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2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

3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 从里奇的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5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6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7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

8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模式和应用

9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10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

11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12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13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14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5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16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7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18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19 Study on the Mute and Deaf People’s Language

20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

21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22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23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24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2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26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

27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2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29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30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31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32 外贸函电写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33 从文化角度论动物词汇的比喻与翻译

34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35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36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37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38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39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40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41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42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43 试究中国古诗词英译中的常用技巧—以《发如雪》为例

44 Metaphors in the Themes of Of Mice and Men

45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46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47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翻译

48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49 论英文电影名翻译

50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51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

52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53 从会话含义角度解读《老友记》的言语幽默效果

54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

55 性格、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

56 A Survey 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al Performance

57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58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59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60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61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62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63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

64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65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内涵之异同

66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

67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68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69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70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

71 浅析《飘》中女性人物形象

72 浅谈汉英时间隐喻的文化异同

73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

74 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

75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76 《荒原》中的神话溯源

77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

78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

79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80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81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82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83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84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85 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86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87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88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89 On China English as A Localized Variety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

90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91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92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93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

94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95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96 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

97 归化和异化在汉语歇后语翻译中的应用

98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99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

100 如果不复仇——论呼啸山庄中的爱与恨

10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02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03 The Essence of Love——An Interpretation of Persuasion

104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105 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106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a English and Its Future

107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108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09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研究

110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义

111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112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113 梭罗的《瓦尔登湖》和道家思想在自然观上的比较

114

115 On the Ways to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Autonomous Ability

116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117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118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119 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

120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

121 从自然主义角度解读《人鼠之间》中的美国梦(开题报告+论文)

122 中美之间宴请礼貌原则的差异以及其产生原因

123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124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25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126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杨译本和霍译本)诗词翻译对比赏析

127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128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129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130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131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132 从成功学书籍的畅销看美国文化价值观

133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分析

134 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135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136 论外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37 中英死亡委婉语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138 心理因素对提高英语口语的影响

139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40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

141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142 论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143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144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145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46 英汉职业委婉语中“礼貌原则”之对比分析

147 中西酒店文化比较及探讨

148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婚姻观的剖析

149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

150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151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152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53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154 从女性主义解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155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156 论《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雷人生悲剧的原因

157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158 《长日入夜行》中玛丽的悲剧和反抗

159 An Analysis of the Divided Human Nature i n O. Henry’s Major Works

160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161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

162 论《黄墙纸》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163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

164 电视公益广告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65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

166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167 论汉语新词语的英译

168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169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70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翻译——以《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为例

171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172 An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hinese Catchwords

173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

174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名字的翻译

175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

176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77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78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179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180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中式菜名英译(开题报告+论文)

181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182 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国英语的发展

183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84 让中国学生说正确英语-------探讨如何摆脱英语语用失误

185 论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对主语翻译的影响

186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87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188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89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190 浅谈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

191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

192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193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194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195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

196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197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198 情感因素与初中生英语学习

199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200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新析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 2 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其翻译研究 3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 从里奇的礼貌原则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5 《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6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7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 8 英语委婉语的表达模式和应用 9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10 从文化角度谈美国俚语的汉译 11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12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 13 浅析《紫色》中西丽的成长蜕变对当今女性的启示 14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5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16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7 从礼貌原则看《威尔与格蕾丝》的对话 18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19 Study on the Mute and Deaf People’s Language 20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 21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22 《飘》与《倾城之恋》中的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23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24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2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 26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 27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2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29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30 中英文新闻标题的差异 31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32 外贸函电写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33 从文化角度论动物词汇的比喻与翻译 34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35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36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37 矛盾与挣扎的悲剧——浅析《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主人公艾米丽 38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39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40 英语委婉语的特点及运用 41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42 玛莎?诺曼戏剧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英师11203班 201200621 姓名:肖福玉 《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 第二语言研究是指学习者在已有的母语基础上怎样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大家普遍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在教学经验和一些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母语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但不具负面影响,而且有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可资利用的研究基础, 它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母语迁移;母语思维; 中介 一、引言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母语是习得二语时最不容忽视和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许多研究者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类相似或相悖的学说。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母语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探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为减少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阻碍提出切合实际的策略。 二、母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一)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概念 母语(Mother Tongue)是指本民族的语言,所以也叫本族语

(Native Language),与外族语或外国语相对应。本族语和母语通称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是泛指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会的一种语言。当然。它又分为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第一语言以外的语言,这叫习得第二语言。在非目的语的环境中学习第一语言或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则称为外语。目前,在二语习得领域,多数研究者对外语和习得第二语言不加区分,统称第二语言。 (二)母语迁移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母语都会对其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所谓母语迁移,就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其中,正向迁移是指对学习有利的语言习惯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形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负向迁移,它是由于套用母语模板或规则而产生的不符合目的语规则的用法。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语言迁移的中心问题就是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问题。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赵世开序,高远,2002)明确指出:母语的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中“根本性的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界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或者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的影响,这同时也就是语言迁移研究的核心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无论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质上都是迁移能力(transfer)的外在表现。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提要:本文认为母语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根据传统语言学的观点,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起“干扰”作用。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反映语言学习的本质。表面上看母语“影响”了外语表达,实际上是母语“帮助”学习者完成了语言交际任务。应该把“干扰”看成“调节”。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呈正相关关系,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面影响,资源 引言: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二语学习者,特别是二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进行听、说、读、写等任务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母语帮助理解或输出。那么,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有什么影响?对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母语思维阻碍了二语学习,尽管这种看法并不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在二语教学界,人们一直将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母语思维问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并不总是消极的。Cohen(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中用一章的篇幅谈一语、二语思维问题,他还将一语或二语思维当作学习策略来看待。这种对母语思维现象的再认识对二语习得理论和实践都不无裨益。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初级和中级阶段,由于学习者的母语水平与外语水平相差悬殊,总会在情急之中或不得已的情况下“借用”母语知识或母语能力,借以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交际目的。 一、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母语思维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问题至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大多数心理语言学家都趋向于这种认识:即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社会的产物;语言则是人类传达、交流和保存思维成果的主要工具,是思维的主要物质外壳。思维先发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但思维对语言有依赖作用,语言可固定思维的方式并协助思维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和思维是人类和客观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的。 语言和思维有其各自的发展规律,也有其相互影响的规律,但两者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各个民族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任何人从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里,客观的社会环境必定对人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人类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运用语言来体现和组织生活经验的方式自然也有同有异。 若仅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那么二者中思维起着主导作用。反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上,强调外语思维的重要性是符合思维主导作用原则的,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忽略了一点,即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这一基石。对大多数人来讲,学习外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它表达自己在母语环境下的思维成果,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不带有深深的母语思维烙印是不可能的。 在学习与应用外语的过程中,外语及其所依附的外语思维在与母语及其所依附的母语思维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必然的,外语思维和母语思维在此过程中相互冲突,并由于思维的共同性而求同存异,相互融合,最终在母语国家产生一种新的带有母语思维烙印的外语国别变体(varieties)是非常自然的。 2.母语思维的作用 既然各种语言之间有共性,那么在外语教学中,作为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知识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借用母语的规则。按照Ellis的观点,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Ellis1994)。 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人一谈起母语就联想到母语的干扰作用,作这方面的分析必然要涉及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各个学科和各种技能之间,或者在同一学科和技能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经常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影响与学习的效率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的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正面促进的,叫做“正迁移”,如果影响为负面的阻碍作用,则叫做“负迁移”。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把外语作为自己的一种辅助语言工具来使用的,他要知道某个词、某句话在他的母语中是什么意思,这是合理行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怎样才能处理好母语、外语与所指称或涉及事物的联系。 学习和使用外语就是为了协调两种语言的关系,力图等值的进行语言的转换。 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多关注“负迁移”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考虑到语言共同性问题,较少考虑如何利用语言共性来促进“正迁移”,提高外语学习效率。因此,掌握好“正迁移”是外语学习成效大小的关键之一。 3.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说明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存在的必然性 以英语为例,英语正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也不再被看作仅有的两种标准语,而只不过是英语的两种国别变体”(汪榕培1991)。这种现象是在不同环境下思维方式影响语言的一种表现,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一样,汉语典故“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英语一旦在某一地区被采用,不论其目的是科学、技术、文学还是人的名望、地位或是现代化,它都会经受一个再生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孙骊1989)。由于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时,必然表现出一些中国特有的方式,这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对外宣传和交流的迅速增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领域表达中国独特事物的英语词汇大量出现,在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都对英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英语在中国正在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国际交流工具,China Daily 和Beijing Review 一类的期刊充满了中国社会文化各方面特有的词汇和表达法,如one country, two system (一国两制),vegetable basket project (菜篮子工程)等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表达法,得到广泛的使用和传播。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言学是一门联系实际的科学。”语言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离不开社会因素,

中文母语对日语学习者的正负迁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8245740.html, 中文母语对日语学习者的正负迁移 作者:周杭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25期 摘要:日语中有着大量的汉字,其在字形和字义方面,和中文汉字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中文和日语中的汉字并不是完全能一一对应的。字形上的简繁差异显而易见,但有些一笔之差却是难以察觉的。因此,字义上的差异更是需要认真比对,找出重合和相异的地方,同时尽可能增强其正迁移作用,降低其负迁移作用。 关键词:正迁移;负迁移;字形;字义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3101 1字形差异的原因及类别 1.1原因 中日汉字在笔形方面产生差异主要是由于日本在汉字传入时就一直沿用当时的字形,并利用汉字的象形意义创造出新的属于日本自有的汉字。而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字体不断发生演变,而每种字体的字形也产生差异。在新中国时期,经过各方面专家的整合整理,于1964年发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对6196个汉字的字形(笔画与结构)进行了规定,从而形成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 1.2中日常用汉字字形差异类别 中日常用汉字在字形方面的差异主要分为结构方面与笔形方面的差异。 结构上的差异:结构上的差异往往一眼就可看出,有些变化较小,有些则完全不同。变化小的如“将一将、铁一鉄、稳一穏、庄一荘”,完全不同的如“辨一弁、斗一闘、惊一蔫、丰一豊”。 笔形上的差异:改曲笔为直笔:例如中国把带有曲笔“呉”这一部分的汉字都改为直笔“吴”。包括“误”、“娱”等。而日本还保有其繁体字形“誤”、“娛”。 丢弃不重要的笔画:例如中国把“呂”、“宮”中的撇去掉,改成了“吕”、“宫”。而日本则保留原本的字形,再如日本写做“換”、“喚”,我国则简化成“换”、“唤”。而中文汉字“每、海、黑、增”等字中的“两点”,日文汉字则改成了“一横”。 2中日常用汉字字义差异的原因及类别

谈母语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2000字

谈母语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学习的第二语言是英语,大多数中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汉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原有的汉语知识必然会对新的语言系统的掌握产生影响。关键词:母语中学生英语正负迁移教学策略 一、前言 1.目的和意义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心理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现象。 2.背景. 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与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产生正迁移,正迁移起促进作用,能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而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出现差异,尤其是表面相似但实际不同时,往往产生负迁移,负迁移则为干扰因素,给外语学习带来困难,是造成语言出现偏误的根源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尤其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母语负迁移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

(一)定义 1.1 语言迁移的概念 语言迁移就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 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即为原有语言知识对新语言知识学习产生影响象,已经存在的语言(母语)知识影响二语(外语)的习得和发展的现象 1.2 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形式 在英语学习中.母语对英语学习可能产生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因此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可分为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 (二)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迁移 1.母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 ①母语促进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 教育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于新信息的获得多半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有的新信息本身就包含与旧知识相同的因素,而且“人的语言发展经历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在学习外语过程中以母语为认知基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习者可以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来学习领会英语的语言规则,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②母语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是学习主体指向一定事物(客体)的自我活动。它不

正确处理母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正确处理母语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英语的学习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已有的母语水平,达到更轻松、更高效的学习英语的目的;另一方面,有些学者则认为母语和英语是两门截然不同的语言,无论是从两种语言学习的年龄起点、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学习者的认知水平、还是动机状态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学生若想学好英语,就需要完全摈弃已有的母语知识。对于以上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孰是孰非,我们不能武断地妄下定论,而应该看到母语的应用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是双重的。 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正如著名语言学家桂诗春所提出的:“外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对于任何一个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来说,母语对英语习得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1.母语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 任何一门语言的习得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大多数学生在学英语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母语知识,他们在初学英语时需要以母语为媒介,以实现对该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往往初学者在进行自我表达时,会先用母语来思考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心译转化成英语表达出来。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英语和思维之间并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借助母语这个桥梁,不断进行反复性训练,当英语知识和技能累积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后,才能脱离母语,实现英语和思维的直接联系。 2.母语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如今的课堂教学一般要求教师采取全英语的教学模式,以便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英语思维。然而,在一些特定的英语知识传授

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探究

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探究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生母语程度差异与二语习得效果比较研究,认为母语程度的差异对二语习得中的写作影响较大,对二语视听说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小。高职生的认知表征多呈现视觉型特征,对二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母语目的语二语习得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语言二语习得研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语言的普遍性与二语习得不可分割,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任何一个正在学习语言的人,都会对语言普遍性有一些了解,一旦开始了二语习得,他就会把在母语中获得的语言普遍性应用到学习中。这样能增加他对目标语的理解,促进二语习得。然而,除了语言本身具有的共性以外,语言习得者自身的差异,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语言习得者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的诸多个体因素中,母语程度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 一、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二语习得者来说,目的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知识的影响。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母语中已有的这方面知识也必然会以种种方式影响二语交流模式和话语结构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为二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一般认为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有两种:结构因素和非结构因素。结构因素包括语言中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如语音、句法等;而非结构因素则是指语言以外的因素,如文化、价值观等。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因素也会影响语言的迁移,如学习者的年龄、对语境的了解程度、语言的共同性、语言距离(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类型性、标记性等。还有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语言水平、心理类型也都会影响语言迁移。 二、母语学习与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差异因素 (一)学习动机的差异 其一,婴幼儿阶段,人对语言信号的刺激颇为敏感并能轻易获得所接触的语言。之后,人的语言获得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二语习得多从小学、初中开始,较母语习得产生的时间晚了许多。母语学习的动机是本能的、内部自发的,从不自觉到自觉,这一动机的产生和人自身的生理、生活需求直接相关。二语学习的动机最初是外来的。高职生的二语习得动机主要有归附型动机(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和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为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某一次考试或者获得某一职位而对目的语学习产生热情)。 表1: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高职生二语习得动机调查表 动机潮流驱使兴趣驱使社会需要自我完善 态度茫然热情实用发展 目的通过考试欣赏外国电影 阅读文学作品未来就业提升综合素质 类型应试型趣味型实用型素质型 所占比例75.2% 2.1% 81.3% 16.7%

影响学习英语的因素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说:英语都学了好几年了,还是什么都不会。当然,这种说法过于极端,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英语难学?在学校,也经常听到领导的批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到这些话时,我们心里总不是滋味。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大量的记忆,更需要练习和运用。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是取决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如学校,环境,教师,家庭等)呢?还是取决于学生本身的主观条件? 过去,人们往往把英语学习问题单纯理解为学习方法的问题,认为只要找到理想的方法,英语学习的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实际上,英语学习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学习方法只是其中之一: 它牵涉到很多因素,如:学习者、教师、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具、测试等。英语学习中的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里、相互影响的。英语学习的成败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从单一因素方面去找原因。其中,学习者是中心,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 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将着重从这两个因素中寻找解决英语学习的答案。 1.英语学习条件是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习的物质条件。 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当然学习英语最理想的环境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目前的条件创造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来。例如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课文的内容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样,既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的能力,又使学生提高了参加交际活动的胆量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然没有英语交际的真实环境,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尽量运用所学的英语交际用语,努力创造一种语言环境。其余的学生也亲身体验了这一对话情景。 2.英语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当然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每位教师都不尽相同,真是"各有千秋"。但每位教师首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充满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对学生要热情,真诚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地去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还要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生要多采用直观教具,配合听说训练,注意生动形象;教学环节安排要紧凑而有节奏,做到动静结合。例如,可多采用如对话、看图说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根据学生机械性模仿记忆的特点,可以加强句型训练,培养他们整句学习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及学生心理的变化,教学方法要多运用机械训练与理解相结合的方式,在形成不同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应的交叉联想。要多创造语言情景让学生运用语言。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解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害怕心理,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去掉或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 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以消极的。怎样对待这些影响,变消极为积极?教师应起指导者和辅导者的作用。但学生则应对环境因素作具体实际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影响【摘要】:母语迁移分可分为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重视负迁移产生的原因,根据迁移规律,利用母语的正迁移,克服其负迁移,从而提高教学中的预见性和针对性。母语的负迁移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尤其突出,这是农村小学相对落后的教学现状的客观原因所致,各地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种种不足,改善教学环境,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创造更好的客观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负迁移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英语运用 2001年1月,教育部提出了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目标,要求20 02年秋季,各地乡镇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时间一般为三年级。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尤其是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无疑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又一大进步,然而这同样也意味着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小学阶段是学生对语音最敏感的时期,机械记忆能力甚至超过中学生,因此小学开设英语课无疑是科学的、准确的。然而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都较少,还未完全形成理解性的思维方式,学习语音时很容易受母语发音——汉语拼音的影响。而小学阶段形成的语音习惯对学生今后的语音又起着关键作用,若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会对今后的语音造成严重影响,并且一旦形成某个语音习惯,之后想纠正往往比学习语音时更加困难。由于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开展规范有效的语音教学更加显得困难重重。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接触到英文字母、音素等时必然会联想到以前所学的汉语拼音,学习发音时也必然会受其影响,这是自然的联想,是不自觉的知识的迁移。本文就汉语拼音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尤其是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一些探讨。 一、何谓迁移 迁移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已有的知识被运用到新知识的环境中的过程。比如,会打篮球的人在第一次学习排球时,会不自觉地联系起篮球的知识或技巧来。所谓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已获得的母语知识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或称之为干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弄清迁移的本质和规律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母语对英语语音方面的负迁移影响 由于三年级学生在开始学英语之前都已学习了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的书写又与英语字母相似,因此学生在学习英语26个字母时往往会把英语字母的读音发音成汉语拼音的读音,如把字母Aa/ei/读成汉语拼音a,把字母Dd/ di:/读成汉语拼音d等,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字母时应给予学生规范的示范和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语音素质,让学生反复地模仿。小学生的语音可塑性很强,如果他们一开始学英语字母时就能得到教师的正确指点和训练,就可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另外,许多教师自己的语音都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这是我国英语教学中常遇到的难题。因此,我们英语教师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多听一些英语录音,多看一些原版的英语电影和录像,不断模仿、交流,这样才能说出地道

心得体会 日语学习心得

日语学习心得 日语学习心得 给日语老师的一封信 从选修日语时的踌躇满志到这段日子学习的沉淀,从与日语的纠缠以及爱恨情仇中,真的感觉到学习一门语言的不容易。说实在的,很多人选择这门课程都出自不同的理由,但我当初选择日语这门课程并不是因为多热爱,只是觉得多一门语言傍身,也是一种优势。于是,带着一份认真的态度和一颗好奇的心,踏上了这条学习日语的漫漫长路。 从课程的开始,老师就说,学习日语,是笑着进来,哭着出去的。所以,零基础的日语白痴,怀着一颗忐忑的心,从了解五十音图,到片假名、平假名,一字一句的学,各种无厘头的记忆方法层出不穷地用上,比如用国际音标记忆法,形似音的读法等等,唯恐忘记读法。仔细的抠读音是否标准,又死记硬背的记忆。每周一节课的学习,在课上,从一开始很害怕在课上在班级面前朗读,不敢举手怕自己读错丢脸,到第一次犹犹豫豫后勇敢地站起来。尽管读得并不完美,但起码战胜自己,也是十分欢喜。所以此后,在老师说你们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时候,便会自己反反复复的练习,一句话读了很多次,这样自己才有勇气让自己站起来,也算是完成对自己、对这份学业的交代。老师幽默,合理的课堂设计让我对日语的冲劲没有日渐衰落,反而日益增长。在课下,一本教科书,一张光碟,由于没有天赋,担心一转眼就会忘记,于是会在宿舍,在路上念念叨叨地练习,以至于同学们都

调笑着说你是在念咒语吗。然后不知不觉地传染着宿舍的人一起说日语,偶尔会玩闹着用日语交流,也算是学习日语的一种方式。 学习日语会话这门课程,不仅学到的是语言,还有老师幽默地植入对一些日本文化的普及,他以诙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让我们在笑声中了解日本的民族文化。于是,我从一个本来对日本涉略不深的人到了解一些日本风土人情。渐渐地,会从网上搜索一些日本动漫去学习日语,去听一些日语的歌曲。会憧憬着有一天学会更多的日语,然后到日本去看看,玩玩。 这门课程,眼见就要结束,想问问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是否能够自如的应对老师一开始提出的对话考试,说实话,很紧张。因为学习日语,真的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的练习。自己的答案,终是底气不足,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用语。但是,即使课程即将结束,但学习日语的心不会在此停止,脚步依然会向前迈进。 很庆幸当初自己选择了这门课,即使明知道困难重重,但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年轻的心不就是需要闯荡闯荡,尝试所没尝试过的吗?很庆幸,遇见日语。ありがとう。第二篇、日语学习心得 日语学习心得 日语网络自主学习心得 大学伊始,怀着对日本的兴趣即将来能去日本深度游的愿望,我选择了日语作为我的日语必须课。转眼间两年很快过去,借着日语网上学习的机会,说说学习日语的感想。 首先说说被日语单词的影响,后来由于选择考N3,买了一本关于日语

浅谈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因素

浅谈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因素 东营市育才学校衣建彬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学生说:英语都学了好几年了,还是什么都不会。当然,这种说法过于极端,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英语难学?在学校,也经常听到领导的批判: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听到这些话时,我们心里总不是滋味。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大量的记忆,更需要练习和运用。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是取决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如学校,环境,教师,家庭等)呢?还是取决于学生本身的主观条件? 过去,人们往往把英语学习问题单纯理解为学习方法的问题,认为只要找到理想的方法,英语学习的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实际上,英语学习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学习方法只是其中之一: 它牵涉到很多因素,如:学习者、教师、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教具、测试等。英语学习中的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里、相互影响的。英语学习的成败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能从单一因素方面去找原因。其中,学习者是中心,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 由于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将着重从这两个因素中寻找解决英语学习的答案。 1.英语学习条件是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习的物质条件。 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环境。当然学习英语最理想的环境是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可是目前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但教师

和学生可以利用目前的条件创造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来。例如在英语课堂上结合课文的内容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得到一种真实的感觉。这样,既使学生学到语言知识,提高了听说的能力,又使学生提高了参加交际活动的胆量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虽然没有英语交际的真实环境,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尽量运用所学的英语交际用语,努力创造一种语言环境。其余的学生也亲身体验了这一对话情景。 2.英语教学环境 英语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当然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每位教师都不尽相同,真是"各有千秋"。但每位教师首先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充满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对学生要热情,真诚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地去提高教学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还要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生要多采用直观教具,配合听说训练,注意生动形象;教学环节安排要紧凑而有节奏,做到动静结合。例如,可多采用如对话、看图说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根据学生机械性模仿记忆的特点,可以加强句型训练,培养他们整句学习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及学生心理的变化,教学方法要多运用机械训练与理解相结合的方式,在形成不同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应的交叉联想。要多创造语言情景让学生运用语言。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解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害怕心理,排除他们的

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浅谈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07-16T09:11:13.433Z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瑜 [导读]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 张瑜(汕头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母语在英语的学习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正、负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尤其我们大部分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都是在汉语环境下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汉语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必须正确看待母语对英语学习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面积极作用,避免陷入母语的思维模式中而产生负面消极作用。我们只有重视和研究这些问题,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学习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目前,我国从小学义务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英语这门课程,然而,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因此,已有的母语知识势必对新语言的掌握造成影响。这种影响的性质,“对比分析”理论认为有正负之分:正的影响对英语学习起积极作用,能帮助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负的则为干扰因素,给学习带来困难,是造成语言偏误的根源之一。所以,作为学生,只有首先明确汉语母语对学习英语究竟有怎样的影响,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母语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一、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 1.语音方面 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是两个不同的语音体系,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音中存在着汉语所不具有的、学生所不熟悉的语音;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汉语发音,所以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用与英语语音相似的音来代替,或用汉语语调来代替英语语调。特别是英语初学者,总是会用找出读音相似的拼音以帮助记忆。 汉语是声调语言,靠声调辨义。英语是语调语言,靠语调辨义。英语的字词有重音、次重音,句子也去升降调之分,初学者往往对其掌握不好,所以,说起英语来往往语调起伏不大,很难读出标准的英语语调来。这样也就完全没有了英语的韵味,语音上变成了地道的中式英语。 2.词汇方面 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混用,冠词、连词、介词的滥用或误用,形容词与副词的混用,单复数的混用,词义的误用。以下是两个典型的错误例子: A.She is student. B.W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good. 例A,受汉语的影响,学生常常漏用冠词,所以正确说法应该是“She is a student”。 例B,原句译作汉语应为“我们可以把英语讲得很好”。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这方面的区分。因此受汉语的影响,学生错用“good”,应改为“well”。 除此之外,学生经常混淆一些词或词组的含义和用法。他们认为只要汉语意思一样,任意哪个英文单词或词组都可以使用,却不知这些词或词组在用法上有很大区别。例如,表示“听”的英语动词有“hear、listen to”,表示“找”的有“look for、find”,表示“穿”的有“put on、wear、dress”,学生使用这一类词时,受汉语影响就经常出现错误。以下是一个错误的翻译练习题: 昨天,她丢失了手表。她到处找它,但是没有找到它。 Yesterday she lost her watch.She found it everywhere,but she could not look for it anywhere. 这显然是受到汉语的影响,没有区分出look for 和find的用法,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Yesterday she lost her watch.She looked for it everywhere,but she could not find it anywhere. 3.语法方面 汉语语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句型结构、否定词的用法、语序、时态等方面。 汉语中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句型,但是翻译成英语时就不能逐字逐句套译。例如: (1)因为他太小了,所以还不能去上学。 译成:Because he is too young,so he can’t go to school. (2)虽然他年纪很大了,但是还是每天工作。 译成:Though he is very old,but he still works every day. 由此可见,这两个句子都是受汉语句型结构的影响,犯了生搬硬套的错误,显然没有明确英语语法的一个规则,即一个句子中because和so、though/although和but不能同时使用。 另外,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语态和人称的变化,通常用“曾经、正在、已经、将要”等副词作状语,或用“着、了、过”等作补语体现时间意义。而英语是通过动作的时和态体现时间意义。表示被动意思时,汉语的表达习惯经常不用“被”字,通常是主动形式表示一种被动意思。如“这本书是1998年出版的”,其实表达的含义是“This book was published in 1998”。汉语中说“你最好把教室清理干净”,而用英语表达是“You had better have the classroom cleaned”,所表达的意思是“教室要被清理干净”。 而且,英语句式结构比汉语的复杂得多,有时一个句子会包括几个从句。如果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很可能一个句子中出现几个谓语动词,甚至是没有谓语。这是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会给学习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4.文化方面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语言的使用会受到文化的制约,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思想和思维方式等都体现在语言当中。所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本族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干扰,造成误解、歧义甚至闹笑话等。例如:“a lucky dog”的中文表达是“幸运儿”,而不是“幸运狗”;“红茶”的英文表达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还有一些我们常常引为笑谈的中国式英语,例如,中国人被别人赞扬后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那中国人就会根据母语把英语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为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影响人群生活质量[1]。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于2011-02/03对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居民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该社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该社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最近1年内在该社区居住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及以上的居民。 抽样方法该研究在成都市某社区随机抽取了12个居民院落,分别对抽中的居民院落中的所有楼栋进行统一编号,以每个院落单数楼栋,单数门牌号作为调查家庭。5万人口以上的社区抽取1 000户家庭[2],该社区人口数在5万以上,因此该调查总共抽取了1 053个家庭,对抽中的这1 053个家庭中所有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共计调查1 227人。 调查方法与内容该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中成熟的社区诊断调查问卷,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②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医生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判断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包括被调查者所患的所有慢性病;③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等情况。

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试论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吉林大学文学院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廉哲,学号2010124051) 摘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关于母语思维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很早就被提出。起初这种影响被认为是负面的、不积极的,即负迁移。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积极的影响也在被人们逐渐认识,即正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如何利用好这两种母语思维迁移所产生的因素,对于二语习得将会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思维、二语习得、正迁移、负迁移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可以说在我们生命成长过程中,这种语言被视为能够发出最原始的欲望的声音的工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了某些手势、表情、眼神。那么,在很多情急之时,用这种语言发声,就是发出自己内心最根本需求的欲望,简单说,就是潜意识或者下意识的欲望。思维,是内在的、是我们头脑中对固有物质所产生的映像。母语思维,即随时随地都能用最简洁的母语准确的表达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例如,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后移民到加拿大的加籍华人在野外徒步时不慎落水,而他脱口而出的并不是“help”,而是“救命”。 一、语言与思维 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对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仅在相互交际时需要语言,想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需要语言,即使是在沉思、在形成思想的时候,也需要语言,或称之为无声之语。因此,语言不但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否则再好的思想也无法表答。思维先发于语言,思维创造语言。但思维对语言有依赖作用,语言可固定思维的方式并协助思维的进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 语言具有民族性这个特点,而思维则是整个人类所共有的。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区域性、民族性,所以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但是由于人类生存的地域、文化等的差异又造成了人类思维的方式不同,所以语言具有民族性特点。例如:在中国点头是代表同意、赞同的意思,而在印度左右摇头才表示这个含义,这就是受民族文化影响,导致同样的意义有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又比如在阿拉伯语中表示和形容骆驼的词语有很多,这是因为骆驼在阿拉伯人的生活中有很多,对他们来说也十分的重要,而汉语中与马有关或马字旁的词语也有很多,由此可见马从中国古代开始至今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观察不同的语种、语言,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找到两个完全意义相同的词语,社会生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不同母语的人在语言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汉语为母语的人一般都非常重视亲属之间的关系,所以汉语中有很多特定的亲属称谓词语,爷爷、姥爷、姨妈、姑妈、叔叔、伯伯等分得十分清楚,如果再把汉语中各个方言中的这类词整理出来,数量将是惊人的,而英语中这样的含义,男性用一个词,女性用一个词,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叔叔伯伯舅舅是没有区别的,而对于汉语来说这些词不但有区别,而且通过这些不同的词语反映了指称对象和说话人之间的特定关系。 不同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正是思维方式不同的反映。正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世界上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语言;正是因为人类有共同的思维基础,人类语言才可能互相翻译,不同民族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二、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思维的影响 母语知识以及通过母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抽象思维能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二语习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