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10重走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10重走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10重走丝绸之路教案设计

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10重走丝

绸之路教案设计

1、探究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

2、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

3、了解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古代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友好使者。

3、准备课件资料。

教学教程

【一】漫谈丝绸之路

1、展示资料,交流探究: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进行资料知识点的补充总结,重点介绍丝绸之路的重要城镇---楼兰古城。

2、学生讨论

〔1〕想一想为什么这条路被称作〝丝绸之路〞?

小结: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因此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3、故事会:

〔1〕玄奘游印度

〔2〕郑和下西洋

4、总结提高,深化认识

【二】走进现代丝绸之路

1、导语: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把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古代丝绸之

路。那现代丝绸之路指的是什么?它在那里?

2、交流资料,丰富认识:

3、学生讨论:新亚欧大陆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4、了解新亚欧大陆桥的沿海港口

〔1〕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之一的山东日照港〔2〕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

〔3〕荷兰的鹿特丹港

5、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是什么?

6、拓展延伸:查资料了解有关航海节的情况。

【三】想一想,说一说

新亚欧大陆桥的作用是什么?

活动延伸

课后自己查资料了解有关航海节的情况。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在秦朝以来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海上丝绸之路发生很大的变化。总体说来,大致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一)秦汉时期—形成期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展很快。当时番禺地区已经拥有相当规模、技术水平很高的造船业。南越王墓出土的具有波斯风格的银盒、两河流域工艺制作的金珠泡饰、非洲原支象牙等珍贵文物,见证了当时以“番禺都会”(今广州)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实况。 西汉史书明确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公元前111年,汉朝平南越,汉武帝派使者前往南海地区。《汉书·地理志》记载,其航线为: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境内)、合浦(今广西合浦县境内)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南部的黄支国和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这是目前可见的有关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文字记载。 这样,从中国广东番禺、徐闻、广西合浦等港口启航西行,与从地中海、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出发往东航行的海上航线,就在印度洋上相遇并实现了对接,标志着贯通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打通,广东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此后,远至印度、罗马帝国的外国商人、使节,都沿着这条航路,往来沿海地区,进入中国内地。 (二)魏晋南北朝—发展期 这一时期南方政权(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因为与北方对峙,更注重向海洋发展,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航海经验的积累,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魏晋以后,开辟了一条沿海航线。这条航线自广州启航,经海南岛东面海域,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南海诸国,再穿过马六甲海峡,直驶印度洋、红海、波斯湾。 这条航线穿越印度洋后,向西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那时,中国南方与斯里兰卡之间已经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官方联系。不少前往印度求法的中国僧人也取道海路。东晋高僧法显沿陆路到印度,由海路返回中国。 (三)隋唐时期—繁荣期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中国与西方的交通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广州成为唐朝最大的海外贸易中心,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航线,具体走向为:从广州启航,沿东南方向航行至屯门山(今广东深圳南头),然后西行,经海南岛东部海面,越过西沙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抵印度南部后,沿半岛西岸北上,再沿海岸线西行直达波斯湾,从波斯湾沿阿拉伯半岛西南行可到非洲东岸。这条海路是八世纪至九世纪间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在南海,东南亚诸国基本上进入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海洋贸易圈内。考古发现显示,唐代广州极可能已开辟直航菲律宾的航线。唐朝陶瓷开始成为主要出口商品,湖南长沙窑、河南巩县窑、河北邢窑、浙江越窑、广东潮州窑等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而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 (四)宋元时期—鼎盛期 宋代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为加强。更重要的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远超前代,私人海上贸易在政府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小学美术教案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一:第1课添画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应会: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 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讲授新课 组织学生欣赏图片。 分小组交流。 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 (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 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 (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说一说制作方法。 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提作业要求: 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 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 (1)能否巧妙利用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 (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 (4)注意近太远小的关系。 展示讲评作业 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布置、展示作品。 自评,组内讲评,班内讲评相结合。 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第2课绘画游戏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应会: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 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学习材料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整理好学习用具。 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第二课《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自学文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自主学习的独立性,是独立阅读文章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集资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查阅课外资料的本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整理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应该在大量的交流材料中展开,学生可在材料的交流中,初步了解丝绸之路,由抽象变具体,在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学习内容。 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要结合课文适时指导朗读。搭建资料平台,创设自主空间,感悟文章所写,激发热爱之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设计线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了解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学习过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 2、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时数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侯、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的灿

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你们知道了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以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并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 2这篇文章的题目《丝绸之路》,那么看了这个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预测: ﹙1﹚什么是丝绸之路? ﹙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 ﹙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 【课外与课内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提出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丝绸之路上看看,好,现在我们就一同进入课文之中。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张骞与丝绸之路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这是联系欧亚两洲的一条交通大道,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作者先描写了陕西西安市的巨型浮雕,然后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最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从问题开始 ①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⑥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⑦人类梦想能够飞翔,从而发明的飞机⑧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⑨人类从诸如“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传说中获得灵感,从而登上了月球。⑩人类从鱼潜水得到了启发,发 明了潜水艇。?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幻想会成为科学家探索 的动力和基础。 创造的快乐 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坦莫尼尔发明了缝纫机,2、胡克发明了显微镜3、玛丽安娜发明了纸尿片4、迪斯尼创造出米老鼠的经典形象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爱迪生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看不到失败的价值。“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 零一次的成功”。?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 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从田野到车间 ?写一句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21 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法宝。种庄稼 不仅辛苦,也是一门学问。22 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 料。我们离不开农业。23 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员动物的生产活动。 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24 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 收获着快乐。 走进车间 27 瓷器的制作过程:和瓷泥→制坯→烘干→上釉→烧窑→质检28 写一段感谢工人或农 民的话. 29 插上科技的翅膀30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31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32 袁隆平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4 坐在家里看世界 35 从古代的烽火台、驿站到今天的传真、电子邮件和网络,到现在的的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时代正向我们走来。36 报纸、电视、电话、网络,在为我们传达室递信息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财富。37 通信是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8 古时候,人们靠烽火、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39 沟通无极限 40 寄信是常用的通信方法之一,以其简便、安全、费用低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41 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格式写。4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 发展,电话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最为普通的一种通信方式。电视、计算机、网络、广播、 报刊等各种传媒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渠道。43 信息高速公路是更具威力的信息网络,它 将真正成为地球的“神经网络”。 44 我的信息生活 45 在网络上,我可以向作文网站投稿,设计自己的网页、在网上查资料、在网上超市听我喜欢的音乐。46 我们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网络规则,还要提高警惕,免受伤害。47 中小学生不要去网吧上网。应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上网。48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灿烂的古代文明 52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53 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也有了不起的文明成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3月)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目录 前言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前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 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 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 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 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

小学美术课《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一、课标相关要求 本课属第一学段“设计应用”学习内容。结合《课标》,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应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美术学习,相信孩子们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孩子们懂得美术学习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都能帮助我们美化生活,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海底世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海底世界里的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动一动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纸设计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本课设计的是活动一内容: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几只不同的

鱼形纹样。主要通过播放影片,观赏图片,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鱼的基本形态特点。 能力目标: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鱼的外形特征。鱼身上的花纹。 教学难点: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出鱼形纹样。 (四)教材课型、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范作、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海底世界背景图。 学生准备:铅笔、剪刀、双面胶、彩纸,塑料袋。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属“设计应用”学习教学内容,学生通过以往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了一些设计知识。鱼儿是人类的朋友,在他们的世界里鱼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在本课课上,通过影片情景的创设,带学生进入一个美妙而神奇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39分 1、如果我们希望男女同学愉快相处,就要留意异性同学的(),用()的眼光去看待对方。 2、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是外在的(),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说的。 4、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5、水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成年女性为5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就会导致死亡。 6、森林被誉为“()”,它每年吞噬着大量的(),又制造出大量的()。 7、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把石油称为“()”。 8、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9、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年,持续了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年,持续了()年之久,先后有60个国家20亿人口卷入战争。 11、1955年,中国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12、热爱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13、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的飞鸽。由此,鸽子被正式公认为()的象征。 14、交通工具和()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世界变成了“()”,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 15、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 二、判一判。27分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必节约用水。(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岛旅游产品对南海旅游的启示 前言 “海上丝绸之路”活动的发起,促进了南海群岛的旅游规划开发,但是南海群岛开发程度非常低,除去已有基础设施的西沙永兴岛外,其余岛屿的旅游开发程度约等于零。“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中存在不少旅游发展规模成熟的著名海岛,所以本篇论文就希望借鉴海丝沿线的国外成熟的热带海岛旅游产品设计经验,将其经过合理的筛选统计,制作一个适合南海三沙群岛的旅游产品设计。 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地理环境介绍 本研究选取的海岛特点为热带及亚热带的国际著名海岛,海岛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范围内,且海岛开发系统成熟。针对这两类要求,筛选出五个海岛,分别为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巴厘岛、毛里求斯、普吉岛。 1.1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是一个由26组自然环礁[1]和1192个珊瑚岛[1]组成的海岛国家,共计总面积(包含水域面积)达到90000多平方公里[1]。拥有1192个海岛的马尔代夫实际上拥有居民居住的岛屿只有199个[1],剩余的岛屿都是从未有人居住的无人岛屿。属于南亚的马尔代夫,全国都处在热带区域,并且赤道横穿马尔代夫的南部岛屿,也是一个具有典型的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海岛国家。马尔代夫与斯里兰卡和印度两个国家隔海相望,分别相距669公里和600公里。马尔代夫的陆地面积仅有298平方公里[1],岛与岛之间的出行需要依赖水上飞机和快艇。马尔代夫度假的酒店淡水资源紧缺需要依赖大量海水淡化去满足酒店的日常的生活用水。马尔代夫具有适宜潜水的优质海域水体资源。 1.2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是坐落在亚洲南部的岛屿国家,其位于印度半岛的东南方向,保克海峡间隔了印度与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整个岛屿的形状类似于梨形,拥有65600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2],中南部是高原,北部及沿海区域是平原。全国位于热带覆盖区域内,拥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都是夏季,国内河流湖泊众多,淡水资源丰富。斯里兰卡国家拥有丰富的锆石、云母、钛铁、宝石等自然矿藏资源和林业渔业资源。 1.3 巴厘岛 巴厘岛是隶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行政省份,全岛面积约为5630平方千米,当地居住人口约315万。呈菱形的巴厘岛全岛是山地型地貌,也拥有优质的海滨沙滩及海滨浴场,岛民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岛上曾被发掘出来许多古代的帝国遗迹,也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这些因素造就了以雕刻、绘画、建筑、音乐出名的巴厘岛。被植被种类多样,鸟类种群丰富及海底世界风景独特所环绕的巴厘岛地处热带,热带海岛气候造就了巴厘岛鲜花烂漫,气候湿润。岛上仍留存有四五座火山,是当地著名的观光景点。 1.4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海岛国家,该岛的国土面积达到2040平方公里,海岸线绵长达到217 千米,但是当地的自然矿产资源匮乏需要依赖进口,例如:石油、天然气。毛里求斯的渔业资源稀缺、淡水资源少,自然的淡水资源只有存在少量的高山湖泊。由火山喷发而产生的毛里求斯在浅海区域生长了珊瑚礁,海岛水质质量优良。岛上拥有有几种世界珍稀动物。毛里求斯的地势走向呈现中间高原,四周为平原,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 1.5 普吉岛 安达曼海西南部的普吉岛是整个泰国区域内最大的岛屿,并且还有39个附属小岛隶属普吉岛管理。海岛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岛上具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和海鲜。普吉主岛和陆地有桥梁连接上岛便捷和泰国省会曼谷距离867公里。岛屿的东边和南部设有养殖渔场,约有70%是山区,全岛拥有茂密的植被,沙滩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可见度高,海域活动丰富,岛

小学美术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 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 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丝绸之路优秀教案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等方法理解,学会用准确、简介的词语进行概括,批注感受。 2、通过朗读、批注,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一、引入 1、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踏上丝绸之路,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丝绸之路在开辟前是什么样的?男生齐读相关段落。那么开辟之后的丝绸之路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女生读出相关段落。 好一派“来往络绎商不断”的繁华景象。这样一条路是谁开辟的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张骞。(板书) 二、分析张骞 1、文章中有一个句子赞美张骞的壮举,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句子用波浪线勾出来。 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读了这个评价,你有什么问题? 随机板书:伟大、毕生开辟 2、自读思考: 为什么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为了开辟丝绸之路

献出了毕生精力。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批注自己的看法。 三、交流(学生说到哪里相机点出该自然段) 1、五自然段 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板书学生概括的词语。 在这段中,你还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张骞的XXXX(根据学生概括的词)? 在日夜兼程赶路中,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如果说到匈奴骑兵,出示图片,这就是匈奴骑兵,感觉如何。 遇到剽悍的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是怎么做的?不敢正面抗击,而是躲,是应该他们胆小懦弱吗?你说?你认为呢?你是怎么想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这样的xxxx(根据学生概括的词)是必不可少的。(板书) (根据学生概括的词)概括得真好,让我们把体会融入到我们的朗读当中,齐读这段文字。 2、六自然段 张骞耐心地等待了多久,读(点PPT) 在这十一年里,张骞不露声色地准备着什么?读(点PPT) 张骞打算在这里安居乐业了吗? 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张骞,请用一个词概括批注下来。 3、七自然段 这是张骞走过的地方,张骞还走过了什么地方。荒原、沙漠戈壁、帕米尔高原,这些张骞走过地方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通过预习查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 黄慧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 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3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及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记视频展示)。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问题】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 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幻灯)。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三、丝绸之路的线路 (幻灯)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 【问题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 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知识点大全[1]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1、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电脑(给我们和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电脑有(辐射),长期使用电脑会给人的(视力和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农药可以(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但是,(农药有一定的毒性,人长期食用,会引起中毒)。 2、我们要(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邪教)。 3、我们要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样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4、你喜欢的休闲生活有哪些:(阅读、运动、听广播、下棋)等 5、生活中的陷阱有:(赌博、暴力游戏、烟酒、黄色录相、吸食毒品)。 6、吸烟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影响)。 7、毒品是人类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吸毒不仅使吸毒者本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8、克隆就是(复制)1996年,科学家克隆的小羊(多利)出生了。 9、科学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现在社会中仍存在着一些(迷信)和(伪科学)现象,我们应当学会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已的头脑,用(科学)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认识事物,这样才不会因愚昧无知,走入精神误区。 10、在银行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米线) 11、保持你、我、他之间的距离不仅仅是空间的概念,也体现了对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尊重)。 12、我们要注意自已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学会在公共场所兼顾他人的(利益),尊重他们的(权利)。这样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讲(文明)的人。 13、(文明),是人类和谐相处的金钥匙;讲文明不仅为别人,受益的也是我们(自已),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14、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冰毒)等能够使人上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5、判断(1)当别人打电话时,我们可以靠近。() (2)当别人填写包裹单时可以上前去看。() (3)当别人在交谈时可以过去听。() 16、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吸烟不像吸毒,吸两口没关系。()(2)我吸烟是为了好玩。() (3)我觉得吸烟、大碗喝酒很豪爽,像个男子汉。() (4)网上游戏很好玩,每过一关,就有一种成就感,还想过二关、三关……有时打打杀杀,真过瘾。() (5)网上聊天,无拘无束,有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说的话,和网友说没关系。()(6)游戏只

小学美术教案设计

小学美朮课教案设计 在生活中的线条 在过去的教学方案中,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去画一幅画的时候,往往侧重于要求学生按该图型的比例结构以及颜色的搭配等去进行作业,极小去作其它的什么人文景观等的引导。通过学习传统美术文化和“渗透美术文化”的认识,使自己收获不浅,新的教学方案如下: 在生活中的线条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线条的平直与弯曲,会使人产生动或静的感觉。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而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充分运用线条的各种造型或搭配,已经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对美化画面和深化主题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点: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教学难点: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准备: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之分。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3、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暖+直=温暖、平和暖+曲=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直=单调、呆板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三、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颜色。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五、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丝绸之路》教案

309教育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81355547.html, 309教育资源库https://www.360docs.net/doc/081355547.html,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丝绸之路》,进一步感受现代电子音乐的魅力。 2. 扩大艺术视野,加深对电子音乐的了解,学习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不同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电声乐队表现音乐的方法。 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是喜多郎的代表作之一。1980年,他担任了《丝绸之路》的音乐制作,日本最具影响的公共传媒机构NHK使用他的歌曲原声带作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的主题曲,受到广泛喜爱,也使他的国际知名度不断增加。乐曲采用合成器演奏,声音色彩、层次丰富,具有乐队般的音响效果。作品富于浓厚的中国情调,同时又具备强烈的现代气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常用的电声乐器和电声乐队的组成形式,哪位同学能把这些知识帮助大家复习一下? 二、《丝绸之路》 1. 播放《丝绸之路》一个完整乐段,思考:主旋律选用了什么音色,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音乐? 生:不很确定,有点像箫,中国的。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丝绸之路》,是日本著名音乐人喜多郎先生为纪录片系列“丝绸之路”创作的主题曲,哪位同学们可以为我们讲讲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吗? 2. 师: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人们历经艰难险阻……曲作者选用了一些特殊的音效来表现它们。乐曲共演奏了3次,请同学们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认为这些特殊的音响效果表现了什么? 完整播放音乐《丝绸之路》。 生:驼铃的声音,风的声音,第一次主题演奏两次,第二次与第三次都演奏一次,第一次后半部分的伴奏有颠簸的感觉,第三次渐弱结束…… 师:曲作者用合成器模仿沙漠里的驼铃、风声等自然界音色加入乐曲中,又选用具有中国特色民间乐器的音色作为主旋律的演奏,更有来自合成器、电吉他等营造出来的一种能够把听众带回古代、飘渺的伴奏衬托,使这首现代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中国情调。 三、课堂小结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

1、站立起来的xx人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 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

(向世界证明了xx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 (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 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 耻辱。 气愤。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新时期推动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适应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进一步加强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但是由于海上丝绸之路涉及国家众多,合作基础存在明显差异,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重大。 绪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各国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强调,打造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与经济合作和不同文明交流进步,是一项造福世界的伟大事业。本文我们将概述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状况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正文 一、历史背景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扬州、福州等其他支线港组成。 二、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七年级历史下册丝绸之路教案新人教版

丝绸之路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汉朝在中国历史上发兵征讨匈奴,开拓四夷,声威远播,是一个重要的朝代。汉朝时期对外交往奠定了古代中外文明往来的基础,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之间沟通的具体体现。本课是初中历史第一次提到中外关系,对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具有示范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了解西域都护设置的有关史实;熟悉丝绸之路示意图,知道丝绸之路;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答案以解决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问题;利用角色扮演的模式,让学生重温历史事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学习张骞身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坚强意志。 (三)重点、难点: 1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2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此次教学的对象是长沙市明德中学初一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刚进中学的他们充满了好奇心,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内容上我就选择以教材为主,同时教会他们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这一阶段的当务之急。 (二)教法: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三学法选择: 遵循有效学习的原则,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设置情景,学生参与的过程来完成学习。 四教学流程: 本课主要围绕“一个人物、两条路线”这一线索而展开。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是通过带领一次旅行,利用三个情景,突出三个要点来完成教学。三个要点包括“一人、两路”,三个情景依附于一次旅行,一次旅行统筹整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