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第四章 生态工程 单元测试

2019-2019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第四章生态工程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A. 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B. 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 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D. 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2.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

A.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

B. 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

C. 湿地生态净化工程

D. 草原植被恢复生态工程

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B. 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明显提高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

C. “无废弃物农业”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应用

D. 发展沼气工程对节省林木和保护植被具有重要意义

4.如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

B. 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

C. 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D. 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5.某些地区大力发展了“稻→萍→鱼”立体农业,对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稻→萍→鱼”体现了生态系统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

B. 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生态农业,大幅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弃耕后的稻田将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D. 放养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依赖于系统内生物问特定的营养关系

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鄱阳湖生态恢复工程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情况,以及如何解决迁出农民的生计问题

B. 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却大量种植杨树,是没有遵循整体性原理

C. 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有的出现大量的樟子松死亡是因为没有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D. 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音又是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所以应当限制城市居民购买汽车

7.在我国闽东南地区试验了一种“果树—牧草—禽畜—食用菌—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 )

A. 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B. 能够使废弃物资源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 在沼气使用过程中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不需外部能量投入

8.目前,在一些城市,科研人员采用“浮床生态工艺法”治理水体污染,这种浮床生态工艺法净化水体的机理不包括()

A. 浮床上种植植物吸收水中的悬浮物,使水体透明度得到了提高

B. 浮床上种植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

C. 浮床遮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防止水华发生

D. 浮床生态工艺法能使水生生物得到自然恢复,使水域生态系统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9.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④工程学原理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图是苏南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 湿地周边植物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 该人工湿地具有蓄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该人工湿地的构建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

11.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将湿地开垦成为农田

B. 自然保护区内任意引入外来物种

C. 利用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

D. 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应完全禁止捕捞海洋鱼类

12.生态工程的优点()

A.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B. 防止污染

C.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D. 经济效益高

13.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B. 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C. 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

D. 应用物种多样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1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二、填空题

16.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________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 .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的是________ ,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4)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表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 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设计方案为________ ,结果A组长势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5)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________

17.生态专家把某一废弃池塘改造成新型池塘如图,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香莲、芦蒿、多种藻类、水草,还有多种鱼类、虫类,塘边建有猪舍和蘑菇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池塘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 ;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的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底植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 结构.

(2)人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用于________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鲢鱼从200克增加到2019克,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藻类________ 克.

(3)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除了以上所列成分外,还必须要有的成分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新型池塘生态系统较好地实现了________ .

(4)芦蒿是一种作物,其细胞产生的________ 两种激素,在适宜浓度范围内均能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

18.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沼﹣鱼﹣肥﹣果蔬”生态模式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该生态系统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

一起,这体现了________ 原理.

(2)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 ,若要生产3kg鸡肉最少需要水稻和大豆共________ kg.

(3)氮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呢?________ .(4)若农田内有害虫发生,采用何种措施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有效防治害虫?________(写出2个)

(5)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析,焚烧秸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 .该地农民的做法主要破坏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________

三、综合题

19.下图是某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等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

(2)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________原理。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每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

________能力。

(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该农场果园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4)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某一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大豆和水稻的种间关系是不是竞争?________。

(2)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秸秆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3)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课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是:________。

(4)若该生态农业系统弃耕后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________。

(5)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600摩尔氧气,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摩尔的葡萄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故选:D.

【分析】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它遵循的基本原理如下:(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万里长城建筑工程”,同时也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故选:B.

【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我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三北防护林最重要的生态效益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据此答题.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A正确;B、通过生态工程可以明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能改变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B错误;

C、“无废弃物农业”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重要应用,C正确;

D、发展沼气工程对节省林木和保护植被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B.

【分析】生态工程的概念及目标:

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

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余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4.【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图中A表示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有机物,这些物质可以提供给细菌进行呼吸作用;B表示是细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物质,这些物质提供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细菌和藻类是共生关系;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答】A、“稻→萍→鱼”空间立体养殖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故A错误;

B、生态农业是按照自然规律设计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故B 错误;

C、弃耕后的稻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故C错误;

D、放鱼的数量与萍的生长量相匹配,如超过环境承载力,则鱼的种群数量会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6.【答案】A

【解析】【解答】A、鄱阳湖是小流域治理模式,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A正确;

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呢之一.杨树不适宜栽种在少雨的地方,这种做法违背了协调与平衡原理,B错误;

C、“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生态适应性问题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原理;树种多样性问题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C错误;

D、需要考虑经济问题,所以应采取改善油品质量及消音处理的措施,而不是限制买车,D错误.

故选:A.

【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1)问题:小流域(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2)案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