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

2012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
2012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12年辽宁省议论文阅读8篇

展示我们的善良

①善良是什么?是看到不幸会流泪难过,是遇到不平会挺身而出,是对弱者的保护,对恶者的谴责……

②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做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做善良的参与者?我们不是没有过这样的追问。当有人见死不救甚至挟尸要价时,我们被深深刺痛;当有人不顾学生安危自己逃之天天还振振有词时,我们异常愤怒。一次次追问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③人心向善。如同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绚烂花朵般,我们自然而由衷地渴望善良并展示着善良。

④如果不是那场飞来的车祸,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她的名字,美丽的丽,茉莉的莉,她叫张丽莉。与千千万万的我们一样,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她只是一个内心善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80后,与丈夫恩爱,老人眼中的开心果,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然而短短的几秒钟,一个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变。5月8日,熙熙攘攘的学校门口,刚放学的孩子,冲向学生的失控大客车,勇敢而果断冲上前去救人的张丽莉老师…

⑤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危急时刻,张丽莉可以本能避让,她却冲上前推开两个孩子。这一推,保住的是两个稚嫩的生命,冒的却是失去生命的危险。美丽的大眼睛,灿烂的笑容,最美女教师的救人壮举,向我们展示着那本真的善良如天使般纯洁美丽。这个年轻的生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更感动激励着我们无数人。

⑥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奋不顾身抢救落水者,直至溺水身亡被打捞上岸时还保持着救人姿势的人,有为癌症晚期老人圆梦,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帮他将肖像发布到世界各地的人,有好心的哥免收盲人乘客一份车费,只因为“我挣钱比你容易点”…

⑦是的,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标注着一个善良的平凡人生。每一个小小的善举背后,都蕴含着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从我们每个人心底涌出的一股清泉,汩汩向前,生动又鲜活,

⑧有明便有暗,有美便有丑。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有时不是我们看不见善良,也不是内心的善良不在,而只是有些灰尘蒙翳了我们善良的心灵。拭去那些灰尘看到这个鲜亮美好的世界,你会为之感动,你也会为之行动。

⑨展示我们的善良吧,那本真的善良会唤起我们曾一度遗忘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19.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例子谈谈其作用。(3分)

答:

20.本文第⑧自然段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1.谈谈你对“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摸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一句的理解。(3分)

答:

【参考答案】

18.呼吁人们展示自己的善良(2分)

19.事例论证,对社会上的不义之举阴暗面的言行进行,驳斥。阐明善良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激励着我们无数人,号召人们展示自己的善良。(2分)

20.不能删去,因这一段澄清人们思想上糊涂认识,使论证更严密。(2分)

21.希望人人都能用关爱、信任善良的品质去感召别人,化自私冷漠为温暖奉献。(2分)

(2012辽宁阜新)

信念·极力·拼搏

①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大漠中前行的旅行者,突通沙暴迷失了方向,丢了干粮和水壶,仅剩一个青苹果。然而,三天后他竞走出大漠,战胜了厄运。为什么?因为他有个坚定的信念——“我还有一个苹果”。信念是他前进的动力,是他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这说明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②人生几十年,没有多少风和日丽,没有多少平川坦途,而时时会有冰霜雨雪、沙暴飓风,时时会有大漠荒原、峡谷险峰,但我们不能畏惧绝望,不能任命运摆布、愚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科学要进步,就必须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和挫折,去争取胜利和成功,而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永不放弃。这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③信念是什么?它也许是个青苹果,也许是句格言、谚语,也许是生之渴望,也许是亲情、友情、爱情,也许是民族的荣辱,也许是对事业的追求……

④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信念,就可以激发我们产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而勇往直前。而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又是信念实现的手段。艾青曾说过:“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若只有信念而没有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不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事业就会夭折,信念就会化为泡影。所以,我认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成功。

⑤正是把握了这一成功的秘诀,司马迁著成了《史记》,贝多芬写出了《第九交响曲》,欧里希发明了“六O六”,越王勾践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他们有的身处逆境,有的突遭不幸,有的屡遭挫败……但他们都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不懈地拼搏,穿过了布满荆棘的山野,采摘到成功的硕果。

⑥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小破烂王高旭就不能进北航,无臂青年陈瑞就不能用脚写字参加高考,抗日战争就不能胜利,中华民族就不能崛起……

⑦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有力支柱,是攀登者手中的拐杖,是挫败者重新奋起的阶梯。让我们永远拥有坚定的信念这一法宝,在人生路上凭着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去争取一个又一个成功。

(选自《中学生获奖作文》)

2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8.选文开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29.第④段文字的删掉?请说明理由。(3分)

30.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1.请从修辞和内容两方面赏析下面这句话。(3分)

信念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寄托,是托起人生大厦的有力支柱,是攀登者手中的拐杖,是挫败者重新奋起的阶梯。

【参考答案】

27.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2分)

28.引出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分,每点1分)

29.不能删掉(1分〉。因为本段阐述的是信念、毅力、拼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述论点(1分),引出下文的论证。(1分)

30.举例论证(1分)比喻论证(1分),生动、具体有力论证了"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这一中心论点。(1分)

31.结尾一段运用比喻(0.5分)、排比(0.5分)的修辞方法,阐述了信念的重要意义(1分),生动形象,句式整齐、有力。(1分)

(2012辽宁锦州)

淡泊,是一种智慧

佟晨绪

①前不久,我回到了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伙伴。大家畅所欲言,从儿时的单纯有趣,到毕业前的难舍难依。更多地聊到毕业后工作的经历,有人谈及工作中的一些成绩时,眉飞色舞,一脸的优越感;而也有一些人是满腹牢骚,面对工作与生活和实际中有极大反差时,自怨自艾,满是沮丧和失落感。

②我那时是他们忠实的听众,没有表现出大起大落的心情变化来。一方面,自己工作业绩平平,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我只是尽自己的心力而努力工作,然后就是踏实地生活和学习;另一方面,自己曾有过生活的艰难和工作的磨砺,走过之后,才会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淡泊,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

③淡泊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一种情致,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雅趣,一种乐观,一种洒脱,是人生的一种气韵!淡泊是从容、平和、谦卑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好高骛远,总想能金戈铁马乘风破浪,或是战天斗地壮志凌云,梦想轰轰烈烈地成就一番事业。

④然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从古到今,那些英雄、贤才,哪一个不是从平凡开始,经过重重磨砺,最终才能赢得辉煌的人生呢?而有一些人功成名就后,就沾沾自喜,甚至饱食终日,不思进取了,有的甚至挥霍无度,以至晚景凄凉可

悲。

⑤面对成功,我们更需要从容、淡泊,就如商坛一些杰出人士,既能坦然面对事业的一次次成功,也能在失意和落败中,总结教训,东山再起。

⑥淡泊也是一种豁达、宁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背负难以承载的压力,工作、家庭、爱情中不如意十有八九,一些人面对挫折会迷离彷徨,不知所措。“路遥知马力”,“疾风

..知劲草”,可曾明白倘若没有“路遥”、“疾风”,怎能知道它们有多少能力。对于挫折,我们应坦然面对,淡然处之。

⑦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是激烈的,如果人们一味地追求心目中的“成功”,恐怕总有失落和不平衡。实际上,成功的喜悦,不在结果,而在追求的过程。因此,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你不妨给自己定一个前进的方向,一个远期目标,然后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只要你用心工作和观察,就会获得人生意外的收获。这就需要人们应该多一份人生的淡定,少一份浮华。

⑧人生的潮起潮落,人生的迷惘困惑,人生的失意痛苦,这么多的风雨,我们总要经历,这就更需要我们拥有一份淡定。这是一个人的修养,是坦然的人生态度,是人生的积淀,是一种气韵!

(选文略有改动)2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6.联系文本,说说开头①②两段的作用 ?(3分)

27.文中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 有什么作用 ?(3分)

28.联系全文内容,给选文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29.结合文意,请理解第⑥段“疾风知劲草”中“疾风”一词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

25、淡泊,是一种智慧。(或“时刻保持一颗淡泊、豁达、平静的心,这才是大智慧。”)(3分)

26、把我和身边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中心论点(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1分)。

27、对比论证(1分)。突出地论证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英雄毕竟是少数,更不能唾手可得。”这一分论点,进而更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

28、示例:南非总统曼德拉历经27年牢狱之灾,始终坦然面对,淡泊处之。他曾说过,“生命中最伟大的辉煌不是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再度升起”。正是靠着这样的人生态度,出狱后他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政治舞台上。(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能够论证中心论点即可,3分)

29、“疾风”比喻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意思对即可,2分)

(2012辽宁营口)

感恩母亲节,回首略谈孝文化

叶小文

①明天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往往是萱草花,又名忘忧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慈母爱,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

②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③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

④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

⑤何为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⑥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也是今天现代化的动力;尊重生命,道德约束——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反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⑦“人,在发觉诊治身体的药石业已无效时,才能急着找出诊治心灵的药方。”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之合理内核,有助于找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治疗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孝的本质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文化所倡导的“善事双亲”、“敬养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从而扩展为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将“亲其亲、长其长”的家人之孝升华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大爱。孝的本质之二是“敬畏”。人不应敬畏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宗教的原理是敬畏神,孝文化的原理是敬畏人——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变薄”,那么,“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⑧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选者注)写过《国富论》,也写过《道德情操论》,意在市场经济必须有道德约束。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今天,我们正多方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妨打开视野,有容乃大,包括回首孝文化,肃清其附着的污泥浊水,找出其相通之普遍价值,发掘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可用功能。

⑨爱乡方爱国,尽孝常尽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选自2012年03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分别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本论部分的结构是()(只填序号)(2分)

A.并列

B.对比

C.递进

D.总分

20.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面对这道难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孝文化。(2分)

18.精华:①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1分)

②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1分)

糟粕:“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1分)

19.C(2分)

20.举例论证。(1分)运用人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一系列道德失范的事例,有力地论

证了患上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原因是人们违背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的观点。

(2分,意思接近即可)

21.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坡、信仰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人们忽视了对生命

的尊重和敬畏,所以说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2分)我们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弘扬孝文化的合理内核。(1分)

(2012辽宁朝阳)

当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1)海水容纳百川,水以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却从不居功。清风飘送花香,雨水润物无声,这温柔敦厚的自然总是厚德载物,却又不事张扬,更不会以造物主自居。那么自称万物灵长的我们,更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

(2)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跳出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本不必与外夷互通有无”,正是清朝常常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没有认识到自身各种弊病,从而日益落后于世界。后人再看历史,无不扼腕叹息。因此跳出自我,并审视自我,才能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

(3)不以自我为中心,就要有谦和的姿态。北大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以一位平凡老者的身份替一位入校新生看行李,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恼不怒,反倒用一句“没关系”化解了那名新生的不安。著名影星林志玲在参加一个宣传活动时,很多经销商都和她握手。有人注意到身高 174公分又穿着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那天地总共蹲了八十几次。生活中,有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对每个人都保持一种“高姿态”,这种人其实最无实绩。反而是季羡林和林志玲这样的人,以谦和的姿态平等待人,更显高贵。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都需要学会尊重池人,不以自我为

中心,保持自身的风度与姿态。

(4)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而不单从自身出发。或许你以为自己是万众瞩目的大明星,是舞台的焦点,可是,在一个农民眼里,你只是个普通的人,远不及他的庄稼重要。或许你正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殊不知在他们眼里,蓝天、白云、草地、游戏才能构成最美的童年。所以,在别人眼中你不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定耀眼,你要用他人的眼光看到自己的卑微。在孩子眼中,你奉为金科玉律的东西可能一文不值,所以你要以孩子的眼光去帮助他们找到幸福与快乐。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你将看到更绚丽的色彩。

(5)不以自我为中+心,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事万特皆有其闪光的一面。师法自然,小草的坚韧,大树的昂扬,细流的执著,大海的宽容……都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师法大师,圣贤的哲思,大儒的风范,永远是我们追随的目标;师法凡人,芸芸众生里有很多普通人更值得我们学习。“当代雷锋”郭明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爱心,几十年如一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不顾个人安危勇救学生……这些平民英雄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口的人性光辉,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向他人学习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更高境界。

(6)当你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你将明白众生平等,从此不再轻视一只蝴蝶、一片落叶,你将读懂无言的自然和多彩的生活。

2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

27.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8.选文(2)(3)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说明理由。(3分)

答:

29.选出最适合作选文(5)段道理论据的一项()。(2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沦语》)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

30.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选文的观点,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应该怎样做。(3分)

答:

【参考答案】

26.我们应该学会不以自我为中心。(3分)

27.举例论证(1分)列举清王朝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或以“天朝上国”自居),而日益落后于世界的事例(1分),从(反面)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当你不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2分),此题共计4分。28.不能,(2)段阐释了不以自我为蝇心的意义(或“只有你不把自己当办报中心的时候,你才能正确认识自己”)(1分)(3)段论述的是如何才能做到不以自我为中心(或“不以自我为中心,要有谦和的姿态”)(1分),两段内容是闯进关系,所以不能互换位置(1分),(本题一结论海参崴有理由不得分),此题共计3分。

29.A(2分)

30.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能结合生活实际(1分),围绕本文论点或某个分论点来谈(1分),语言表达通顺(1分)。

示例:生活中,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格,我非常地不理解,(1分);读了本文后,我懂得了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道理(1分);以后再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替他们想想(1分)

(2012辽宁抚顺)

①人渴望成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最近我读《居里夫人自传》,却发现名的另一面。当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他们平静的科研生活被打破,丈夫皮埃尔抱怨说:“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我写文章,要我作报告,如果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即使那些请我写文章作报告的人也将惊讶地看到我竟然年华虚度,什么也没干。”从这段中,我们意识到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只有摆脱这种重负,才能让事业之树常青。

②一个人没有出名的时候,可能对“名”充满无限艳羡,而一旦成名,可能就会不胜其扰。这时候如果不能像居里夫妇那样,淡然处之,就可能被“名”吞噬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摆脱名的重负呢?

③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居里夫妇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地全部献给了人类,没有申请任何专利。季羡林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人们赞誉他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然而,季先生将这些桂冠一一摘去。他说:“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在他们心中,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才是最高的目标,“名”呀“利”呀,他们根本就没放在心上。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人才会即使成名,也依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往前进。

④中国文化有一种淡泊名利的传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传统,一定要好好继承。譬如南朝梁人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宁愿隐居深山,也不愿出来为官。他撰写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为中国的中医学做出了贡献。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矜名不若逃名趣。”名,能逃则逃,能逃得名,不为名缰利锁所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⑤现代社会,充满一种浮躁的风气,很多人渴望一夜成名,于是投机取巧者有之,花招百出者有之,这样即使获得所谓的荣誉,那也一定是昙花一现。要知道居里夫妇从成吨的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成功,是靠扎扎实实努力的。年轻人更应踏踏实实,不要被名利所诱。

⑥名是无根的花,虽然美艳,但总有枯萎的一刻;事业才是有根的果树,一旦扎下根来,就会硕果累累。(选文有改动)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说说本文第③段中所选用的两个事例的特点和作用。(3分)

18.第⑤段是如何阐述观点的?(4分)

19.从修辞角度对第⑥段的表达效果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6.(2分)出名虽好,但也有重负,我们只有摆脱名的重负,才能让事业发展。

17.(3分)居里夫妇和季羡林都是名人,事例具有典型性;他们的国籍、所处的领域不同,事例具有广泛性;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观点:人做事的出发点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

18.(4分)首先从反面举有些人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的例子,再从正面举居里夫妇4年提取出0.1克镭的例子,二者构成对比,最后归纳出成功要靠扎扎实实的努力的道理。

19.(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名”比作“无根的花”,将“事业”比作“有根的果树”,生动形象地阐明:名是虚浮、短暂的,只有事业才是根本,脚踏实地才能成功。

(2012辽宁大连)

创造机遇

①古时候,有个富人要出远门。出发前,他叫来三个仆人,分别给了他们500两白银,让他们自行支配。富人走后,其中两个人用这些钱进行投资经营,第三个人却把白银保存起来。后来,富人成了皇帝。他找来三个仆人,询问500两白银的支配情况。第一个仆人在原有基础上又挣了500两白银。皇帝说:“做得好!你已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我任命你为知府。”第二个人也使其财富增加200两,于是被任命为知县。而第三个仆人,当他把那原有的500两白银呈现给皇帝时,皇帝将他赶了出去。

②这个故事必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只有努力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

③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机遇,让生活得到改善”。确实,我们无法决定自己收获多少,但可以决定自己去付出多少。到底是满足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现状,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它生长、翻倍,也同样取决于你自己。

④争取机遇过程的本身就是对风险的挑战。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通常都不知道结果怎样,我们一些人在工作中怕犯错误,尽量避免自己作决定,更愿意服从命令,导致工作缺乏创意,失去了机遇。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在当今社会,大的突破往往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史蒂芬·莱因史密斯博士是研究领导学的前沿专家,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去发现答案的。”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集体智慧的创新来实现的,这就需要一个能“找出答案”的团队。

⑤“利乐包”是一个生产牛奶、果汁等液体包装盒的大公司,其2010年的收益接近100亿欧元。1943年,当一个年轻的瑞典科学家看着妻子把肉灌入肠衣的时候,不禁这样想:“是否可以发明一个系统,将所有液体用纸盒包装起来?”他是一个有增值“500两白银”点子的科学家,但他不是投资商。他的同伴——化学家沃伦伯格、工程师哲朗德、销售经理托鲁德,在长期的反复试验与失败后将这个点子转化成了适应市场的产品。有了好点子,再有一批去做、去行动的人,“利乐包”终于在全球取得成功。

⑥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有好的机遇。其实不然,许多人的机遇是经过努

力奋斗而获得。梅兰芳挑战自我,练就了流动如水的双眼,终成著名京剧大师;袁隆平敢于创新,培育了饱满如珠的水稻,终成“杂交水稻之父”;,

,。

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人生的每一个出发点,把握住每时每刻,创造一个充实的自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走过漫漫人生路,尽情地拥抱生活,从而寻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原文有改动)

35.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3分)

36.请在选文第⑥段结尾画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写在答题卡上。(3分)

37.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38.选文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9.你最想拥有的机遇是什么?结合本文谈谈你怎样才能获得这个机遇?(4分)

【参考答案】

35. 只有努力去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3分)

36.比尔·盖茨敢于挑战、创造了堆积如山的财富,终成世界首富。(3分)

37.开头用了一个故事(1分)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只有努力去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

大成功”,(1分)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中心论点(1分)最后得出结论并发出号召。(1分)

38.举例论证(1分)具体论证了“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团队集体智

慧来实现的。”(2 分)进而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1分)

39.示例:我最想拥有的机遇是一次选拔性篮球赛。我会刻苦训练,寻找各种机会参加比赛,

提高自己的技能,成为篮球赛上最抢眼的一个,让选拔赛的教练选中我,成为一名像林书豪一样的球星。(4分)

(2012辽宁丹东)

天下第—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1)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2)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3)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4)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5)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6)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

.................

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7)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8)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9)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选自《意林》)2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6.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7.第(5)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答:

28.理解文中加点句子的含义及作用。(3分)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答:

29.请结合文章论点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分)

答:

(2012辽宁盘锦)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集锦 一、作文写作 1.题目:那声音,常在我耳畔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答案】参考例文 那声音,常在我耳畔 时常记得,那是六年级第一学期的一个星期一的上午…… “什么!你让我写黑板报的全部板书,你没找错人吧?”当我接到班上负责出黑板报同学的邀请的时候,我是又摇头又摆手,说什么也不肯。“可是……可是班上那几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都嫌太浪费时间,都不肯写。”负责出黑板报的同学也很难堪。我有些动摇了,我又看了一眼课表,发现下午第二节课是我最爱的体育课。“哎呀,求你啦,你就是我唯一的救命稻草了……”最终,我还是禁不住她的连哄带骗,只得点头答应了,她郑重其事地交代我:“你一定要拿出你最好的水平来写。”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花了整个上午的课后休息时间来写板书了。可是,我还只写了大概四分之一的板书。哎呀,照这个速度,我的体育课算是泡汤了,怎么办呀……我不由得加快了书写的速度。终于,我赶在体育课之前,完成了我的“佳作”。我乐滋滋的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去了。 一阵大汗淋漓过后,我们回到了教室,我正在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喝水,刚放下水杯,便听见后排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调皮的风儿好像故意似的,竟将那话一字不漏地刮进了我的耳朵里,声音不大,却听得真切。 “啧啧啧,你看看这字呀,这是谁写的?这么不负责任,……”我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负责黑板报的同学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就是对我的一种认可,一种信任。既然我答应了,就要对这个任务负责任,而不能马虎了事,这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誉,更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荣誉……余依依呀余依依,你这样做,不是在给班级抹黑吗?我心里惭愧极了。 放学后,我故意慢吞吞地收书包,慢吞吞地走在队伍的最后面。我趁着老师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地跑回了教室。我走到教室后的黑板前端详起自己的字来,那些字张牙舞爪的,仿佛也在嘲笑着我。我想起了负责黑板报的同学将任务交给我时脸上郑重的表情,想起了负责画画的同学的满面汗水,想起了班主任吴老师看着我们办黑板报时充满期待的眼神,想起了……我拿起了黑板刷,将我写的字一点一点都擦得干干净净。 我要重写!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放弃了所有的下课时间和午休时间,早上提前来到学校,下午放学推迟回家。我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工工整整地标好每一个标点符号。有的时候,我的手酸了,我又想偷懒,又想乱写一通的时候,“这是谁写的?这么不负责任!”这句话又在我耳畔响起,我咬咬牙,继续认真地写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的黑板报获得了全校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全班同学都欢呼雀跃。吴老师走上讲台说:“这次我们班黑板报获奖的最大功臣是谁?”“余依依!”同学们齐声回答道。“余依依为了办好黑板报,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早晨最早来到学校,晚上最后回家,她是个责任心很强的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同学们对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我

2019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

2019中考语文热点话题 议论文 考点一:寻找或提炼论点。 常考题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题技巧: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不能只有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 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考点二:论点的提出方法及作用 常考题型:本文开头引用名言或某个故事或某种生活现象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议论文常见开头的形式及作用 总体上说,议论文开头提出论点的方式分为两大类: 直接式,即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间接式,从故事、名言、工作生活中的某一现象等引出论点。考试时基本上是考查间接提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基本作用分析如下: ①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论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常考) ②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常考) ③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作用:引出中心论点;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常考) ④用生动的比喻引出论点,作用: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了解) ⑤用设问提出问题,作用:引出论点(或论题);引起读者思考。(了解) 考点三:归纳概括论据及作用 常考题型:某段举了那些事例?有什么作用? 答题技巧: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它们的的作用都是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概括论据的基本模式是: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考点四:补充论据。 常考题型:结合平时的积累,请你再举一个例子或名言来证明作者的某个观点。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

中考真题——议论文阅读10篇 1.2019年江西,17——20题,17分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1、阅读下文,完成1-5题。 不速之客 ?在乡村,许多人家都把车停在屋外的车道上,我和丈夫乔恩则喜欢把车停在车库里。我猜那个男孩的想法是:这户人家屋外没车,里面的人肯定外出了。 ?那天,乔恩和我恰好呆在家里,与我俩在一起的还有我家那条懒惰的猎犬艾德。最初是艾德觉察到了什么,而后乔恩和我听到厨房里有动静。我俩满腹狐疑地互相看了一眼,接着听到脚步声从厨房里传出,随后穿过起居室,进入靠南的一个小房间。我和乔恩正坐在那个房间里看报纸。猛然间,我俩与那名不速之客打了个照面。这是一名八九岁的小男孩,瘦瘦的,一头浅黄色头发。他显然没料到我们会在屋里,一时目瞪口呆。 ?“啊,我……我没有……”他支支吾吾地说。 ?乔恩问他:“你在找什么?” ?“我在……我没……我进来是想看看时间的。哎,请问几点了?” ?乔恩回答:“9点30分。可你总是这样不敲门就进人家的屋吗?” ?“我以为屋里没人。我想知道是什么时间,因为……我想回家,我得走了。” ?他不安地看着我俩,同时试探性地一点点往后退,似乎怕乔恩冲过去把他揪住。我和乔恩只是坐在那里瞅着他,后来听到他走出起居室,出了屋门之后将门关上了。 ?与乔恩谈起这个年幼的不速之客,我说:“如果他是想偷什么东西的话,这儿可没他感兴趣的。哎呀,我有一美元硬币放在厨房冰箱上,”我走进厨房。“唉,那一美元不见了。这可不行。咱们受到了侵犯,以后在家时,要不要把门锁起来?现在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跟警察说一声?” ?“就因为那小男孩?没什么。他准是附近哪个农庄的孩子,没必要追究,”乔恩宽慰我,“我小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分清是非好坏。要知道,大人讲的那一套对是对,但孩子没亲身经历过就不会留下印象。我觉得这个男孩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见过像他那样害怕的。” ⑴但我总不能释怀,心想以后一定留意着那男孩。 ⑵几周后的一个早晨,有车子停在我家门外的车道上,一名陌生女子下车向我家走来。 ⑶“有一只狗在我家农场附近转悠,我怕它是无人要的野狗,也许会伤人,想射杀它。可我儿子告诉我,他知道这只狗是你们家的,而且性情温和,所以我们把它带回给你们。”她冲我说道。 ⑷车后门打开了,一个男孩牵着艾德走了出来。浅黄色的头发,瘦瘦的身材,正是拿走一美元硬币的那个小男孩。此刻他在笑吟吟地看着我。 ⑸我感到有些意外,走近小男孩,我说:“谢谢你。”“哦,我该谢谢你们。”小男孩微笑着说道,一边向我主动伸过手来。我连忙握住他的小手,忽然感觉有什么硬邦邦的东西塞到了我的手心。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他已迅速跑回车内,挥手向我告别。 ⑹看着手心那枚锃亮的一美元硬币,我感到有些歉疚。我想,虽然我不知他的姓名,他也不晓得我叫什么,但我们都从对方那里学到了点有价值的东西。 1.“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不速之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恩为什么决定不去追究小男孩的偷窃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小男孩有哪些优点?请至少说出两条来,并简要说明他的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⑹段说“我感到有些歉疚”,为什么“我”感到有些歉疚?

2020届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18讲 议论文的语言,拓展延伸复习习题

第18讲议论文的语言,拓展延伸 3考点精练 一、(2016·云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毕淑敏 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主要它像童谣,或者说简直是句顺口溜。 ②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从此把“强”和弓联系起来。 ③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本意居然说的是一枚虫。这要从“强”的繁体“強”说起,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组成。“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强”字像个微电影,描绘了一条卑微小虫的奋斗史。 ④而“大”的本意,其实就是非常单纯地独指一个人。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 ⑤“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你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 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强大的原意指的就是一个卑微如虫的生命,只要将精神弘扬出来,它就有力量。只要你是一个人,自然就强大。 ⑦爱因斯坦说过: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⑧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相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 ⑨一个再弱小的人,也比一条虫子要有力量。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的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⑩我们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只不过修复的能力比较强,速度比较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2012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8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12年辽宁省议论文阅读8篇 展示我们的善良 ①善良是什么?是看到不幸会流泪难过,是遇到不平会挺身而出,是对弱者的保护,对恶者的谴责…… ②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做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做善良的参与者?我们不是没有过这样的追问。当有人见死不救甚至挟尸要价时,我们被深深刺痛;当有人不顾学生安危自己逃之天天还振振有词时,我们异常愤怒。一次次追问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③人心向善。如同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绚烂花朵般,我们自然而由衷地渴望善良并展示着善良。 ④如果不是那场飞来的车祸,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她的名字,美丽的丽,茉莉的莉,她叫张丽莉。与千千万万的我们一样,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她只是一个内心善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80后,与丈夫恩爱,老人眼中的开心果,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然而短短的几秒钟,一个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变。5月8日,熙熙攘攘的学校门口,刚放学的孩子,冲向学生的失控大客车,勇敢而果断冲上前去救人的张丽莉老师… ⑤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危急时刻,张丽莉可以本能避让,她却冲上前推开两个孩子。这一推,保住的是两个稚嫩的生命,冒的却是失去生命的危险。美丽的大眼睛,灿烂的笑容,最美女教师的救人壮举,向我们展示着那本真的善良如天使般纯洁美丽。这个年轻的生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更感动激励着我们无数人。 ⑥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奋不顾身抢救落水者,直至溺水身亡被打捞上岸时还保持着救人姿势的人,有为癌症晚期老人圆梦,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帮他将肖像发布到世界各地的人,有好心的哥免收盲人乘客一份车费,只因为“我挣钱比你容易点”… ⑦是的,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标注着一个善良的平凡人生。每一个小小的善举背后,都蕴含着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从我们每个人心底涌出的一股清泉,汩汩向前,生动又鲜活, ⑧有明便有暗,有美便有丑。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有时不是我们看不见善良,也不是内心的善良不在,而只是有些灰尘蒙翳了我们善良的心灵。拭去那些灰尘看到这个鲜亮美好的世界,你会为之感动,你也会为之行动。 ⑨展示我们的善良吧,那本真的善良会唤起我们曾一度遗忘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 19.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例子谈谈其作用。(3分) 答: 20.本文第⑧自然段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1.谈谈你对“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摸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一句的理解。(3分)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①过去在部队时,有一位前辈作家,请吃饭时钱不够了,就把手表押上,也要让大家吃得尽兴。当时手表是责重物件,找对象的“三转一响”之一。这是有面子的事。 ②有一次跟团旅游被关在一个景区,导游伙同景区商场的经理,非让我们买东西不可,可是东西又不好又贵,大家都不肯买。现场气氛僵持不下,表面的和气快维持不住了。商场经理背后的大门紧闭,没有人能飞出去。终于团里一个有钱的游客,说她要买这买那,她其实什么都不缺,但显然是为了给大伙解围,化解了一场危机。这也是有面子的事。 ③我们中国人,大多注意面子,血气方刚有之,一掷千金有之。面子固然重要,然而里子方面,有时却注意不够。我认为: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④康紅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剧组解散之后,演员各奔东西,潘虹老师的房间里,她穿过的戏服全部自费干洗后,整洁地挂在房间里。她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⑤我还认识一个摄影助理,他说有一次拍周润发的广告,那时周润发的名气如日中天,男人们都想在现实生活中学他燃烧美元点烟的镜头。所以现场他被团团图住,纷纷让他签名。摄影助理实在小得放在哪里都是透明的,没有半个人注意到他。他只是站在一边默默看着,默默工作,直到所有的拍摄工作全部结束。周润发却主动向他走了过来,与他拍了合影。这也是个讲究里子的人。 ⑥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北京郊区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赔,还用床单擦鞋。而且打了长途电话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我听了无言以对。再如有些美女在外面绝对光鲜靚丽,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或者,私下里张口就是瞎话,颇为不堪。这些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儿就没里子。 ⑦名人也罢,普通人也罢,面对他人和面对自己时都要展现我们的面子和里子。过分追求鲜衣怒马、锦上添花、煊赫恭敬,不但容易丧失意志、流于平庸浅薄,弄不好还会丢人破财、触犯法律。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认真充实美化自己的内在,才能得到恒久不衰的尊重和认可,支撑起真正的面子。 ⑧最近买过两件衣服,我都是一眼看中了里子才喜欢的。而以往买衣服首先当然看样式,然后是质地,最后是手工和细节,但这两件衣服的里子都十分惊艳。看不到的地方尚且如此精致,看得到的地方大体可以放心了吧! ⑨做人也一样,里子也要讲究一点。 (李传鹏选自《新民晚报》2017年12月20日)(1)说一说文章开头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谈谈你对“做人,里子也要讲究一点”这句话的理解。 (3)④—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说说本文论证思路。 (5)根据本文的观点,说一说以下三则材料,哪一则不能论证这一观点?为什么? 【材料一】西南政法大学大四女生谢仁慈,在车祸中失去了左腿,但她没有因为残疾失去

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

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练习 我们都是成功者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②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当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当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一步,对人生的感受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种经历和感受,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信心,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人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1、第①自然段中“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中“可怕的自卑”指的是什么?(1分) 2、第②自然段中“幸福和快乐就会长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的原因是(1分) 3、第③自然段中“这种经历和感受”句中的“经历”与“感受”两词的次序能否互换?其理由是什么?(2分) 答: 4、简要概括本文论点(不超过10个字)(1分) 5、作者是从两个方面围绕论点展开论述的,这两方面是什么内容?(2分) (1) (2) 6、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成功的?(2分) 答: 7、古今中外的名人不胜枚举,请你从中挑选一位,简要概述他(她)的成功经历。(2分) 答: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 散文《时光》(作者:冯骥才)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②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 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

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⑤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 ⑥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⑦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⑧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

四川达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19)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四川达州议论文阅读5篇(2003—2019) 痛定思痛说“戾气” 陈鲁民 ①这些天,最使人悲痛而无语的消息,莫过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真相浮出水面: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十几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 ②其实,像这样的人并不罕见。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坐过站、袭击司机”以及“抢方向盘”等关键词,搜索结果居然达40多起。就在万州公交车坠河惨剧发生仅仅一天后,北京也有一名坐过站的乘客拿着一个装满牛奶的包装箱直接砸向了正在开车的公交车司机,还要抢司机方向盘!幸好司机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除了公交车,还有在飞机、高铁上闹事的…… ③痛定思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痛悲剧?除了肇事者的目无法纪,漠视规则,极端自私任性,还有一条就是戾气太重。戾气的主要成分是火气、怒气、怨气、恶气,而这四种气在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带来好结果。从字形来看,“戾”就是关在房子里的一只狗,因为关太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乱咬乱叫。这位女乘客,明明是自己没注意司机报站而错过下车点,却丝毫不顾公共安全,不考虑其他乘客的安危,大吵大闹,大打出手,疯狂挑衅,结果就如同网友形容的那样,“本来只多坐了一站车,却一下子坐到了人生终点站”。面对区区小事,一个戾气十足的人撒泼,胡搅蛮缠,甚至因此闹出人命,全车无辜者 ...陪葬,其戾气惊人至此,是典型的“垃圾人”。 ④毫无疑问,戾气已成了当今社会公敌,“垃圾人”已成危害公共安全的极大隐患。 ⑤戾气的产生,虽有客观原因,譬如受到不公正待遇,受种种不良现象影响,工作环境不好,生活压力太大等,更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太差,缺乏教养,缺乏公德意识,缺乏法治观念。因而就会戾气十足,不管不顾,见谁怼谁,不计后果,并把这种恶劣情绪常态化,弥漫在一切空间,浸淫在每一个细胞,迁怒于任何觉得束缚自己的规则。其结果是毁掉自己的心情,破坏了他人的幸福,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毒化了他人的生活,早晚必定酿成更严重的事故。 ⑥平心而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不尽如人意处总会存在,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进步力量克服那些消极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调节心情,提高修养水平和文明素质,不要堕入戾气的陷阱,不当危害社会的“垃圾人”。譬如说,遇事冷静一些,决不跟人瞎起哄,被人当枪使;与人和善一些,宽以待人,严以责己;吃亏时大度一些,看轻身外之物,不必过于计较;争执时谦让一些,少发偏激之语,不干极端之事。如果人人如此,戾气自然就无发生之源,亦无藏身之地,“垃圾人”也会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⑦戾气是人精神上的可怕病灶,“垃圾人”是和谐社会的大敌。我们如果不及时遏制戾气的蔓延滋长,不打击形形色色的“垃圾人”,正常的社会秩序就无法得知,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幸福指数就要大打折扣。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既是保护他人,也是爱护自己,更是净化社会,端正风气,真真是善莫大焉! (选自《成都晚报》2018.11.06,有删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 ①用水告急、用电告急!去年入夏以后,这样的信息不断充斥耳际,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再次成为各级紧急呼吁的重点和国人必须的选择。 ②曾几何时,“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 ③其实,提倡节约与我们发展经济奔小康、提高生活水平并不矛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对于“节约”二字,我们也应该从更高层次、更深内涵上来理解、把握和追求,让节约成为我们统一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 ④让节约成为一种追求。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干净的水源、清洁的空气、放心的食物……如今,缺水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地球上维系生命的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有人打了个比方,如果地球上的总水量是一杯水,那么其中淡水仅有1茶匙,而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1滴。我国又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其可利用淡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可见节约用水,乃至于节约一切资源,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 ⑤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当你离开家或办公室时,你应该记得把电器开关关上:当水龙头滴漏时,你应该想到先用一个容器把水接下来,再请人抓紧修理:当你扔掉一张纸时,你应该意识到它的另一面还可以用,而这样做可以减少一半的用纸量。节约是一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通过节约,我们可以保护一条河流,少建一座电站,拯救一片森林,保留一处资源…… ⑥让节约成为一种精神。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德。古人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里的节俭便是节约,便是告诫人们要力戒奢侈和铺张浪费。 ⑦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大力提倡“节约每一个铜板,为着中国的革命事业”。今天,战争的烟云虽已远逝,勤俭节约的真理却并未失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非常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让节约成为一种传统、一种追求、一种习惯,更成为一种精神吧! 1.通读全文,说说本文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作者的观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谈到“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你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请用与本段相同的句式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请你为宣传节约拟一句标语和一副对联(或对偶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忍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周瑜临死时说的。周瑜至死仍未明白,自己和诸葛亮在才智上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是缺少了诸葛的大度,因为这,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感慨

2017年中考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型讲解(有答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型讲解 议论文基础知识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常见题型 1、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 2、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3、概括论据的内容 4、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 5、判断某文段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6、论据的作用 7、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8、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9、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10、分析过度句,或者是起始句、结尾句的作用 考点分析 1、把握中心论点 2、辨析论据类型,分析其作用 3、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5、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议论文文体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议论文结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 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 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观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题型解答技巧 一、把握中心论点 常见提问:以上选文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中心? 答:这篇文章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怎样找中心论点? 1、形式:一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2、要看文章的标题 3、常出现的位置 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⑷结尾归纳(表示总结性的词语:所以,总之,因此,由此看来归根结底……) 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 4、通过论据反推论点 练一练: 最美的姿态(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二、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提问方式:选文主要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阅读练习: 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 杨福成 ①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 ②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 ④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十)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 (十) 导读:本文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十),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模拟试题(十)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

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全人类大脑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辩题)假如让全人类大脑实现知识共享,你支持吗? (正方)说实话,一说到这个技术我就热血沸腾。统计清华大学每年的入学人数和家庭背景,你会发现,越来越少的人出身于贫寒家庭和偏远落后山区,寒门再难出贵子,而知识共享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根据诺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研究表明,当社会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更高的时候,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这意味着一旦共享知识了,人人变得更博学,贫富差距将会缩小,寒门将出更多的贵子。这个技术真是太好了。 (反方)对方辩友乐得沸腾了,但有人会气得沸腾!因为这一技术会极大地破坏现有的公平格局,抹杀了个人努力。这个技术,让那些没有付出努力的人躺在家里就可以获得知识。设想你寒窗苦读12年,当终于收到了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广播里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声音:全人类知识共享,清华大学解散了!凭什么呢?更让人觉得不公平的是,这一技术置各种专利于何地呢?发明专利的人发现自己的成果被人半路截胡了,人人都可以灵光一现申请个专利,那研究发明还有什么动力! (正方)我不同意对方辩友的看法,少努力一点儿有什么不好?就我个人而言,2006年我开始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在此之前,我用了15年去学英语,又用了9年去学计算机,而最后我顶多能听懂一个生僻的网络关键词。如果我7岁就能拥有27岁的知识储备,我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样子?普通人穷极一生去学习,恐怕都学不到所有人掌握的所有知识。知识共享,等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当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不再只是一颗星星,而是无穷的宇宙奥秘。“朝闻道,夕死可矣”。全人类大脑知识共享,让我节省了学习时间,更接近真理与宇宙的尽头。 (反方)我看对方辩友确实是走到宇宙的尽头了。大脑共享直接获得知识,显然省略的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这样真的好吗?就《西游记》而言,我们都知道这是佛祖安排的九九八十一难,佛祖不可以直接把经书给唐三藏吗?他可以,经书是完全可以共享的,但是取经的路是不可以的。而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啊!我们活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活在一个生产知识的速度超越储存它速度的时代,所以我们这个时代考验的恰恰是你从这些知识当中去挑选辨别排序的能力。比匮乏知识更可怕的是,这些辛辛苦苦学了知识的人,发现付出的努力是个笑话,这不是在分享知识而是在毁灭知识! (节选自2018年11月16日《奇葩说》,有删改)(1)【思维导图】阅读双方辩词,完成思维导图。

2019-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9-2020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201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 邓中翰 ①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曾将自己的三大研究领域——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亲昵地称为“金三角”,并告诉别人:“别看它们表面上枯燥,其实只要深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充满快乐。而正是这快乐给予了我无穷的动力。”谷先生的数学人生启示我们,科研工作者要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不可缺少那种发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 创新的快乐,否则就缺少了动力。可是,在很多人眼里,科研创新是艰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为快乐的源泉呢?其实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从源头到过程再到 结果。 ②创新的快乐,基于对科研的热爱 ......。许多从事基础创新科研的学者,对自己所研究的学问怀有真诚的喜爱、极大的兴趣、澎湃的激情与乐道的情怀,把治学作为人生最高价值来追求。科学巨匠们都有这样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对科研的热爱。【甲】有了这种热爱,学者们 才会对艰辛的研究工作甘之如饴,兴味盎然,产生创新的恒久动力,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③创新的过程 .....虽然充满着艰难曲折,但其中却有着无限的乐趣。从谷超豪到邓稼先、孙家栋,科学家们或埋头于复杂的数字演算,或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漠,或坚守在偏僻孤寂的实验室,虽有艰辛,但乐趣无穷。【乙】为了科技攻关,科学家们战胜了无数的挑战,攀登 了无数的险峰。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因不断畅想、发现、创造、超越而带来的 种种乐趣。 ④创新的快乐,还在于对创新成果的分享 ........。爱迪生用电灯给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全球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全人类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丙】用创新成果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是科 研工作者最大的快乐。 ⑤科技创新事业,因其兴趣的基础、挑战的过程和共享的目的而充满了魅力,带给了科研工作者无限的快乐,也因为这样的快乐,创新智慧才会竞相迸发,创新成果才会大量涌现,国家自主创新的步伐才会坚实有力。 (有删改)------------------ 【注】①邓稼先,我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②孙家栋,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③袁隆平,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④高锟,华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不超过25个字)(2分) 19.阅读第②-④段,简要分析为什么说创新的快乐来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创新的过程” 和“对创新成果的分享”。(3分) 答: 20.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孟子认为,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自己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不如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 更快乐)。 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③俄国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都不是痛苦, 而是一种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