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

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

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文学现象必须在共时(synchronic)和历时(diachronic)的层面上进行关系研究。某个作品、某个时期或某种文学的特征只能在这样一个关系网络中得以确定。将共时和历时的范畴一起纳入讨论便能体现出各个特征统治(dominance)与依附(dependence)地位的不断更迭。文学系统包括处于中心(center)位置的高雅文学和处于边缘(periphery)的更富活力的新文学。“中心”和“边缘”是蒂尼亚诺夫提出的一对核心概念。

文学的演进在于系统的变异(the mutation of systems)。变异在这里指的是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系统中心与边缘地位的转变。然而这个转变并非循序渐进,而是一个激烈的斗争过程。

此外,他认为,既然文学可以看作系统,那么文化的或社会的集合也可以看作系统。各种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构成系统的系统(a system of systems)。

2. 捷克结构主义(Czech Structuralism)

此后,捷克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克洛夫斯基(Jan Mukarovsky)试图分析文学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与文学作品其他功能共存的美学功能(aesthetic function)。读者将自己的美学和非美学的期待附加在文学作品上,由此将文学作品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因此,文学的演变不仅来自与文学内部的演进(intrinsic evolution),还来自外界的干扰(extrinsic interference)。

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隶属于动态功能主义(dynamic functionalism),强调历史连续体(historical continuum)中文化系统的复杂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佐哈尔批评索绪尔及其学派将系统构想为一个静态(static)(共时)的关系网,使历时层面在实质上被排除到语言的领域之外。可见,佐哈尔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并对复杂多样的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然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去发现规律,对未来的文学现象进行预测。

核心内容

多元系统论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分析现象间的关系。系统中各因素与其周围因素密切联系,并且其价值也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多元系统论属于功能主义的范畴。

佐哈尔对多元系统系统的定义正体现了各个因素间的这种关系

定义

多元系统被视为一个异质的,开放的多个系统的聚合体,其中各个系统相互作用,促使整个多元系统内部持续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多元系统是一个由多个

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分层级的(stratified)集合体,当这些因素相互发生作用时,这个集合体便随之变化和变异。

三组二元对立概念

多元系统的定义中包含着三组二元对立的概念:

经典化(canonized)的产品或模式(model)与非经典化(non-canonized)的产品和模式的对立。这大体上与高级文学和低级文学之间的对立一致。

系统的中心(center)与边缘(periphery)的对立。系统的中心或核心一般被视为重心所在或权力中心,它在体制上比边缘更加强大,更加有组织性系统的中心就是地位最高的形式库(repertoire)指支配任何特定产品的制造与处理,或者生产与消费的规则和材料的集成体。

这些规律和元素,有些自世界上最早的文学出现以来似乎一直带有普遍性,但是有许多会随着时代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文学系统(或其他符号系统)里的斗争,正是为了占据形式库的这个有地区性和时间性的部分。但是,形式库本身没有任何机制能够决定其中的哪个部分可以得到经典化,而是取决于该集合体以外的因素。即,任何文学形式库的地位,都取决于文学系统内存在的关系。

一级(primary)与二级(secondary)的对立。这里一级主要指革新(innovative),二级指保守(conservative)。模式随着时间变化在运作是会产生冲突和变化,一级与二级的对立给模式注入了动态的和历史的特质。一级运作带来形式库的新增要素和结构重组,而二级产品则首先导致稳固状态,但最终会走向僵化和无效。

这三组二元对立的概念以及文学系统的运作观都体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精神实质,甚至可以说是俄国形式主义的忠实翻版。

翻译文学系统

多元系统的另一个主要观点是,构成多元系统的处于不同层级的各个子系统一直不断地竞争系统的中心地位。

佐哈尔强调应该把翻译文学看作一个系统,将其纳入文学多元系统。各种翻译作品或翻译形式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可能起一级或二级的作用,关键在于它们在译入语这个多元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为此,佐哈尔勾勒了三种使翻译处于主要地位的历史条件:

当一个多元系统尚属“幼嫩”,也就是处于正在建立中的阶段;

该文学在一组相关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弱势”的阶段;

该文学出现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的阶段。

第一种情况如以色列,第二种情况如低地国家,第三种情况如20世纪60

年代的美国,那时现存的种种文学模式对年轻作家没有吸引力,他们就转向国外寻求(五四中国翻译)。在这几种情况下,原来的文学不但要借助翻译文学来输入新的思想和内容,就是形式和技巧也需要翻译来提供。因此,翻译活动会变得频繁且重要,占据了中心位置,并且扮演了创新的角色。

相反,但原来的文学系统处于强势且发展完备的时候,便无需依赖翻译来输入外来元素。这种情形下,翻译会处于次要的地位,即翻译文学在多元系统里只能形成一个边缘系统,其文学模式往往是次要的。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它们只能认同或依附于原有文学里一些强有力的系统,结果就是进一步巩固这个系统的地位。因此,即使原有的文学系统已经开始发展出新的规范模式,但翻译文学仍固守着原来的准则,在这种情形下,翻译文学成为保守力量的一大支柱。

多元系统论将经典化的产品与模式和更加富有流动性与多样性的边缘产品与模式系统地联系在一起,使一些在传统上被忽视的文本和形式得以再现。翻译作为一项文化实践,和历史连续体中的其他实践产生互动作用。翻译规范的运作方式、翻译的操纵性质和翻译的效果都被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因而翻译研究成为文化史研究。(Hermans, 1999: 118)

与多数传统翻译研究不同,多元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不是规定性(prescriptive)的,而是以文学的系统概念为基础进行的描述性(descriptive)研究,不是给下一次翻译提供指导原则或是对现存翻译进行评判,而是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探讨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这种研究方法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

然而佐哈尔声称要客观地观察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以一种非精英的、不带任何价值标准的模式来摒除各种偏见的观点是不无问题的。但正如赫曼斯指出的,观察要做到绝对客观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总是从某个文化和历史的语境或某个多元系统的位置进行观察的(Hermans 1999:36)。

另外,佐哈尔关于翻译文学的行为和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假说,脱离了整体文化多元系统这个大框架,而局限于语言和文学多元系统。结果,其研究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影响翻译行为的多种社会文化因素,而只做出局部的解释。

佐哈尔的一些说法也比较粗陋。例如,“边缘”或“弱势”这些评价性的术语到底是如何界定的?这到底是政治的标准还是文学的标准?

针对佐哈尔论述的不足,一些学者对系统概念进行了重要补充。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翻译规范和安德烈·勒弗菲尔(Andre Levefere)的改写概念,进一步推动了多元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图里与翻译规范

多元系统理论家认为,译语文化系统的社会准则与文学规范决定译者的美学观点,从而影响译者在翻译中的抉择。(Gentzler, 1993:107)因此,他们进

行的研究不是为了制定规范,而是通过描写产生译作的过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译作、发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实际抉择,从中得出控制翻译的一系列规则。

建立在多元系统理论之上的描述性研究有几种,最有影响的是图里的描述性研究。图里试图描写并发现语言、文学等各个方面控制翻译的规则,他的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决定译作的相关因素,即制约因素的完整体系。他要求译论必须包括文化历史事实,这些事实规则。佐哈尔很早就提出了规范的概念,但图里认真地探究了翻译和规范的关系,并正式提出了“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的概念。(Gentzler, 1993: 130)

图里所说的翻译规范,并非一般有关翻译讨论中所说的忠实、通顺之类的翻译标准,而指的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说面对的种种制约,这些制约主要来自译入语社会及文化,却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决定。(Toury, 1978: 83-100)

图里将翻译准则分为三类: 起始规范( initial norms)、初级规范(preliminary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

这些规范用于研究译者在进行翻译所面临来自译语文化的种种制约。初级规范是指那些决定译文选择的因素以及整个多元系统中的翻译策略;起始规范是指译者个人的倾向,是重原文本还是译文本,或者是选择居中的态度。图里将这两极称为“充分性”(adequacy)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而操作规范则是指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抉择的规范。

图里的理论摒弃了翻译中一比一的对应观念以及文学、语言方面对等的可能性;提出任何译文的产生都涉及译语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动摇了原文信息固定不变的观念;提出原文与译文在文化系统的交织结构中合为一体。(Gentzler,1993: 133-134)

但在特定的领域和年代,有些规则和规范特别突出,这常常是权力斗争和等级制度等造成的。因此,图里的研究忽视了翻译中的权力关系,忽略了相关语言文化之间权力关系的失衡。

勒弗菲尔与改写在翻译和文化的关系上,佐哈尔和图里的研究主要强调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没有考虑到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针对这一点,美国译学专家勒菲弗尔做了补充。

勒弗菲尔坚持的观点是,语言只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其他问题根植于“tpt”,即:时间、地点和传统(time, place and tradition);原文在社会文化中所处的位置和经翻译后的移位(dislocation)。(Hermans, 1999: 125)

勒弗菲尔的理论兴趣使他接受了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但很快他便开始采用其他观点,如贝塔朗菲(Von Bertalanffy)的广义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 Theory)。他批判多元系统论:过于使用术语行话;抽象的分类并不能为具体的研究起多大作用。(ibid.)

因此,勒弗菲尔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系统概念同佐哈尔的进行区分,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包括:赞助人(patronage),意识形态(ideology),诗学(poetics)。

除此之外,勒弗菲尔与佐哈尔概念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更强调系统与环境的互动;

强调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系统的控制机制;

强调将翻译视为一种改写的形式。

勒弗菲尔认为,翻译在文学系统中的运作受到三种因素的制约:

第一,文学系统中的专业人员,即批评家和评论家(影响作品的接受) 、教师(决定用什么作教材) 以及翻译家(决定翻译文本的诗学观念和意识形态) 。

第二,文学系统之外的赞助系统,即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创作和改写的力量。其中包括有影响或有权力的个人、团体(出版商、媒体、政党或政治阶层) ,以及规范文学和文艺思想流通的机构(国家学术机构、学术期刊,特别是教育构) 。赞助系统可通过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3 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主流诗学。主流诗学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文学手法,即文学类型、象征、母题、原型场景及人物。二是文学的功能观,即文学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

除上述因素之外,勒弗菲尔还把翻译研究与权力和思想意识等结合了起来,并提出,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一种形式。他指出,文学批评、传记、文学史、电影、戏剧、拟作、编纂文集和读者指南,等等,都是对文本的改写,都是创造另一个文本形象的形式。这也就是说,翻译创造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和文化形象。而一切改写,不论其意图如何,都反映了某种思想意识和诗学,它根据的是原文问世之前早就存在于目的语中的价值观、信仰和表达方式,并据之对外国文本进行改写。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翻译实际上也是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操纵”(manipulation),使文学以一定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里产生作用。(郭建中,2000:159)

综上所述,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它把翻译与译作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研究领域。

同时还能让译者意识到,翻译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变化;不同的规范只是为了迎合不同时代的需要或者达到不同的目的,不一定有正确和错误或先进和落后之分。

相关问题

多元系统理论的基本原则是,文化应被视为由许多系统组成的系统。但这个整体文化系统究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其中的各个子系统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它们是怎样构成或改变整体文化多元系统的?

佐哈尔所谓的“边缘”或“弱势”这些评价性的术语到底是如何界定的?这到底是政治的标准还是文学的标准?

佐哈尔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是要在历时的前提下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但一旦在历时的层面上进行研究就难免介入人为的主观因素,这似乎与佐哈尔声称的客观性相矛盾?

图里将翻译准则分为三类: 起始规范、初级规范和操作规范以确定规范在翻译中的作用。究竟哪一项规范最为重要?

图里声称:“任何译文都处于充分性(即面向原文)和可接受性(即面向目标语言)这两个假设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那么有没有可能译文对原文而言是充分的,同时对目的语而言又是可接受的?或者译文既远离充分性又远离可接受性?

勒弗菲尔指出制约翻译的因素之一是“接受方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诗学”指的究竟是文学诗学还是翻译诗学?还是两样都是?

二讨论部分

首先,李龙泉博士对宋莹同学所做的陈述做了简短的评点,认为宋莹同学所做的陈述条理比较清晰,但例子和解释稍显简洁,还需要进一步的补充。

其次,李龙泉博士就多元系统理论的一些基本的相关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简述了多元理论中多元的含义。他认为,根据佐哈尔的观点,首先整个制度和大的文化框架是一个大系统,然后在这个大系统中又包含了文学系统、思想意识形态系统和政治哲学系统等等。这样,人们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每一个独立的学科或门类似乎都可以称之为一个系统。在这个大的框架之内,又有各种门类组成了各种系统,以此类推就形成了多元系统。第二,在文学系统内部,它又包括了许多子系统,比如翻译文学,还有陈述中所提及到的高雅文学和低俗文学等等都属于这个子系统的范畴。这样,在一个文学系统内部同样是多元的。第三,根据佐哈尔的观点,系统与系统之间既有共时的相互关联,又有历时的相互斗争,比如边缘力量与中心力量的斗争,边缘战胜中心,中心又重回边缘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据此,佐哈尔认为他的系统理论与俄国形式主义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引进了时间概念,使他的系统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另外佐哈尔还强调他的系统是一个多元的、异质的系统。佐哈尔提出了3个非常重要的二元对立,即:经典化与非经典化的对立、中心和边缘的对立以及一级和二

级的对立。在我们国家,有许多人在写论文时都引用并详细论证了这3个二元对立,但大都是依借例子来论述并支持这个理论,仔细品读这些例子,你会发现有不少例子是前后矛盾的。此外,具体谈到翻译文学,佐哈尔提出了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中占中心地位。这发生在本国的文学还很稚嫩的时候,或出于弱势或转折点的时候。但由于此观点过于宏观,所以很多人在引用和论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前后矛盾的情况。说到稚嫩期,谢天振教授就曾撰文指出:他认为五四时期中国的现代文学就比较稚嫩,所以大量的翻译文学被引入中国,有数据表明,它占当时文学总量的五分之四。但也有人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就认为按照佐哈尔的观点,当一国的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中占中心地位时,这个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是异化法,这样可以更接近原文。然而这位教授在考证时发现五四时期的中国翻译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并不是异化法,而恰恰是归化法。这些现象告诉我们,自从佐哈尔提出多元系统理论之后,这个理论的影响的确很大,它属于翻译研究文化批评转向前期的一个影响很大的理论,而文化学派也深受这个理论的影响并且更进一步强调翻译系统外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所以文化派与多元系统理论有着渊源关系。

梁正同学针对课件提出了一点疑问:“多元系统理论主张的对翻译影响的三个因素似乎有重叠之处。”宋莹同学做出了解释:“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影响翻译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文学系统中的专业人员和文学系统外的赞助因素属于内部因素,而主流诗学属于外部因素。”李龙泉博士指出其实这种分法并不合理,有很多重叠之处,主流诗学和赞助因素是重复的,都是在说社会因素、权利机构对翻译的影响,所以以后大家写论文要把这点分清楚。其次,主流诗学是很难得到印证的,包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这点上也没有进行区分。

肖娴老师提出了一点质疑,首先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概念的误释。它认为翻译是引入新文化的一种工具和方式,而实际上翻译不仅仅归属于一种文学和文化系统。邓璐璐同学补充说:“多元系统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翻译的影响而非翻译本身,正如陌生化之于文学翻译,必然会导致异化的翻译方法的产生,所以多元系统理论必然会产生一种对翻译偏执的影响。肖娴老师接着提出了第二点疑问:“一个理论如果要表达充分,必须描写到位。多元系统理论研究方法上采取的是归纳现象法,而这种方法并不能描写充分。”李龙泉博士解答道:“多元系统理论的问题所在不是研究方法的问题。”

叶友珍提出了两点疑问:首先,多元系统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文学处于稚嫩期时,必然要依靠翻译引进文学作品资助本国的文学,那么稚嫩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似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其次,多元系统理论说翻译的评判标准有高雅和低俗等等,她认为这些标准和翻译根本没有关系,一旦选择了文本,便没有高雅和低俗之说,应该摒弃那些文化和社会的因素。

李龙泉博士肯定了叶友珍的思考和所提出问题的深度。他指出,多元系统理论是从一个很宏观的角度来探讨问题,一旦涉及到具体的翻译,就会感觉到它的不完善和缺点。文学到底处于优势还是劣势,要看选择的参照标准,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另外,李龙泉博士解释了“经典”的概念,在长期的历史实践

中得到主流意识认同的就可以称作是经典。比如说《红楼梦》,在问世之初被当作是禁书,经过长期的历史验证,到现在还被人们推崇为经典;反之亦然。

叶友珍认为多元系统理论有它的价值所在,因为在研究翻译的同时确实应该考虑其它外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但是如果把过多的文化因素引入翻译,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操纵或改写,翻译并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姜孟老师解释到:“我们可以用网络来比喻多元系统理论,它处于网络的中间,其它所有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一张网络。”

王明璨对姜老师的观点表示赞成,但是反对叶友珍的观点,翻译不是神的翻译,是人的翻译,翻译不可能在一个完全“纯洁”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多元系统理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理论体系。

李龙泉博士对该理论也是褒贬参半的态度,他认为该理论的致命缺点是在历时和实践上是经不起考验的,它主张要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当以动态形态出现时,必然会出现主观唯心主义色彩。

赵彦春教授首先协调了各方的观点,他认为两方说的都有道理,但在感情上他更倾向于叶友珍的观点。叶友珍探讨的是翻译学,而其他人研究的更多的是影响翻译的因子,影响因子从属于翻译学。李龙泉博士认为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的界定是以译入语读者为标准的,只要他们可以接受,便可以界定为翻译。赵彦春教授认为边缘和核心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标准,而是一种价值取向。多元系统理论在所有的悖论中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之所以说它可取,是因为它采用了经典逻辑的分类方法。赵彦春教授认为首先要明白几个关键的术语:dynamic and functionalism,虽然是动态的但是还是可以把握,是静态对动态的把握,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世界一直是处于动态的便无法把握,但实际上世界可以被人们认知和把握的。关于功能主义,赵教授认为多元系统理论是利用了翻译作为一种工具,它违背了翻译最基本的创建功能。科学的观之、系统的观之,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参照系。接着,赵教授从哲学中能指和所指的角度解释了多元系统理论,强调必须用逻辑统辖现象,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李龙泉博士肯定了多元系统理论的价值,接着从深层角度提出两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多元系统理论的功能性和历史性。”赵彦春教授讲解道:“逻辑不能被证伪,所有的悖论一定是认知的参照点出现混乱或者是所想与说话者的原意不同。举个例子:”2/4=3/6,逻辑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参照点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并不相等。”所以,结论是可以从理性出发看问题,学习一些逻辑理论,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王明璨针对赵彦春教授的发言提出疑问:“赵彦春教授针对公式提出的疑问是不合理的”。赵教授解释说:“二级变量是永远没有终结点的。什么是可译,什么是不可译,没有终结点。比如人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人是伟大的,赵彦春是人,所以赵彦春是伟大的。”

姜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逻辑如果离开语义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王明璨认为:“理论如果与实验结果相违背的时候,试验者有两种选择:一是维护这个理论,二是抛弃这个理论;如果要维护这个理论,必须找出错误的实验条件,得出的结论便是超越的、范式的。”赵彦春教授认为:“并不是说范式革命本身是正确的。它是一个科学的科研描述,并不是针对科研本身。”

李龙泉博士打断了大家的发言,把话题引回翻译本身。他解释说:“多元系统理论是有漏洞的,讲功能的理论必然就涉及到效果,所以多元系统理论不讲翻译的过程,只讲成品。比如说当菜刀打造出来时,它的功能就是切菜。所以它就容易陷入用事物的个别属性来取代本质属性的误区。” 赵彦春教授指出:“要搞清这个关系,必须搞明白几组关系,比如,本质与现象,内涵和外延等等。

李龙泉博士说:“对翻译作品的评判是有历史条件的,前人认为翻译的很好的作品,拿到现代可能并不被接受。图里认为翻译有三个规范:起始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而其中起始规范是最高层的规范,因为它规范译者如何去选择译本;初级规范决定译者采用何种翻译策略;最后,操作规范才是翻译本身,决定译者如何选词。按照我们对翻译的理解,操作规范是第一位的。如果按描述理论来说,那就形成一种矛盾,译者完全失去了自主性。但是实际上这种自主性是存在的,译者本身是人,必然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悖论与目的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赵彦春教授解释说:“科学学并不是科学本身,translation 不等于translation studies。不能把翻译理想化而排除一切其它干扰的因素。”最后,赵教授对本次讨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

(整录人:梁正&贾德峰)

——————————————————————————————————————————

评论员文章

对多元系统理论的思考

邓璐璐

在周四川外学坛翻译学坛题为《多元系统理论与翻译研究》的讨论中,以姜孟老师和王明璨为代表的一方认为多元系统理论是对翻译影响因素的研究,它是

一种描述性研究,是对已存事实给出的客观评价,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而以赵彦春老师和叶友珍为代表的一方则认为译者选择了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很多外部因素都应该悬置,因此对多元系统理论持批判态度。

依本人看来,多元系统内部存在几大严重的理论缺陷。一、多元系统指出:孤立地比较译文和原文的传统翻译批评,只反映批评者个人或其所处的社会的价值观,不能算是学术活动。比较原文和译文的传统翻译批判,才有可能在不考虑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就原文本身来评判译文的优劣,才能真正不反映个人和所处社会的价值观。恰恰相反,多元系统把历时的许多因素纳入到翻译研究当中,才真正带有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和个人评价,不能算是纯粹的学术活动,而是加入了社会因素的价值诉求。同时一旦把翻译纳入到历时的研究中,译文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翻译评判体系将荡然无存。二、陌生化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无可厚非的,差异产生意义,有陌生才会有美感。但是如果把陌生化和翻译理论联系起来就不可取,陌生化必定导致文辞不通,语法不顺,陈述事件怪异而让人摸不着头脑,从而使文章桀骜而不可读。鲁迅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就是最好的例子,用的是他倡导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方法,陌生化的效果确实产生了,但坚持读完的人很少。三、多元系统给出三组二元对立的概念:经典化与非经典化,中心与边缘以及一级与二级。多元系统虽指出这3对概念是客观的划分,但是实质上已经染上了文化和政治的色彩,一切划分都是人为意识的划分,且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四、多元系统本身是文学系统,左哈尔也并没有把多元系统独立出来作为单单研究翻译的理论,只是这一理论的发展者图里和勒菲维尔将多元系统看做翻译理论,才产生本末倒置,即翻译边缘属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会成为翻译理论的核心,翻译理所当然也成为多元理论研究的重心。文学源语生活,且高于生活。那么,在文学系统中,政治权利因素,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等概念就是应该考虑的。但是如果在研究翻译时把这些因素纳入进来,翻译才会有“改写”和“操控”。

但是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作为客观的描写性理论意义虽小,但也是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首先,左哈尔的多元系统研究的并不是翻译本身,而是翻译文学在文学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响。对地位、作用以及影响进行客观的描述并不否认翻译所要遵循的“忠实和对等”,而是找出不“忠实和对等”的原因所在。两者的研究在不同的界面上,对翻译本体的研究是纯理论上的,而对翻译影响的研究是在翻译实际运用当中的后果,只存在理论的高低(一个是实质的,一个是表象的)之分,不存在对错之别。其次,左哈尔的多元系统是文学多元系统,翻译文学也只是作为文学多元系统里的一个子集。其重点放在翻译文学对整个文学系统构建过程产生的影响,也并没有研究整个文学系统对翻译文学的反作用,对翻译学也并没有产生恶劣的影响。翻译文学和整个文学系统的影响肯定是双方面的,左哈尔只做了翻译文学对文学系统影响的研究,而没有做文学系统对文学翻译影响的研究,可能也是考虑到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很容易就会在翻译过程中先考虑影响因子)。只是后续的学者:图里和勒菲维尔把整个文学系统对翻译文学的反作用考虑进来,翻译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开始考虑到翻译过程中,才会出现今天翻译的混乱和翻译本质的迷失。最后,左哈尔也指出:与多数传统翻译研究不同,多元系统理论的方法论不是规定性(prescriptive)的,而是以文学的系统概念为基础进行的描述性(descriptive)研究,不是给下一次翻译提供指导

原则或是对现存翻译进行评判,而是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探讨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在这里左哈尔说得很清楚,它并没有要倡导在翻译中应该怎么考虑影响因素,也不是为翻译提供指导原则,它纯粹是对现象的一种描写归纳。我们暂不探讨这种方法论和方法论的误区,但是就其出发点而言,虽然达不到科学的高度,作为现象描写也是没有错的。

赵彦春老师和叶友珍认为译者选择了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很多外部因素都应该悬置,这点无疑是正确的,翻译本身就应该是信息的对等。但是多元系统的研究并不是从翻译过程入手,而是从翻译产品入手,分析翻译为何信息不对等的原因,其就预设了翻译应该是信息对等的,从而分析为何产生不对等翻译的原因。同时,理论明确指出:不是给下一次翻译提供指导原则或是对现存翻译进行评判,而是将翻译文本接受为既成事实,探讨造成其特定本质的不同因素。所以,翻译本质研究和翻译多元系统的研究是在不同界面的问题,多元系统理论虽达不到科学的高度,但是就其客观描述这一行为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已投稿到:排行榜圈子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 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 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机械设计设计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

机械设计 摘要:机器是由机械装置和其它组件组成的。它是一种用来转换或传递能量的装置,例如:发动机、涡轮机、车辆、起重机、印刷机、洗衣机、照相机和摄影机等。许多原则和设计方法不但适用于机器的设计,也适用于非机器的设计。术语中的“机械装置设计”的含义要比“机械设计”的含义更为广泛一些,机械装置设计包括机械设计。在分析运动及设计结构时,要把产品外型以及以后的保养也要考虑在机械设计中。在机械工程领域中,以及其它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都需要机械设备,比如:开关、凸轮、阀门、船舶以及搅拌机等。 关键词:设计流程设计规则机械设计 设计流程 设计开始之前就要想到机器的实际性,现存的机器需要在耐用性、效率、重量、速度,或者成本上得到改善。新的机器必需具有以前机器所能执行的功能。 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应该允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造性,不要受到任何约束。即使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会在设计的早期,即在绘制图纸之前被改正掉。只有这样,才不致于阻断创新的思路。通常,还要提出几套设计方案,然后加以比较。很有可能在这个计划最后决定中,使用了某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一些设想。 一般的当外型特点和组件部分的尺寸特点分析得透彻时,就可以全面的设计和分析。接着还要客观的分析机器性能的优越性,以及它的安全、重量、耐用性,并且竞争力的成本也要考虑在分析结果之内。每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要优化它的比例和尺寸,同时也要保持与其它组成部分相协调。 也要选择原材料和处理原材料的方法。通过力学原理来分析和实现这些重要的特性,如那些静态反应的能量和摩擦力的最佳利用,像动力惯性、加速动力和能量;包括弹性材料的强度、应力和刚度等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流体润滑和驱动器的流体力学。设计的过程是重复和合作的过程,无论是正式或非正式的进行,对设计者来说每个阶段都很重要。 最后,以图样为设计的标准,并建立将来的模型。如果它的测试是符合事先要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知识 一、翻译的定义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定义。翻译是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技艺,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规范、举世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来掌握翻译的本质。 1. The Defin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2. The Definition of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turn into one’s own or another language. 3.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人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 4.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奈达,1974) 5.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 6.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促进社会文 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孙致礼:2003) 7.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 二、翻译的分类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实用文体翻译。 1.按语言分类:本族语译成外语、外语译成本族语/ 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2.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 3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政论作品翻译 4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译述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就是指翻译实践时译者所遵循的原则,也是翻译批评家批评译文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翻译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标准则是从中产生的。由于社会活动受制于社会条件及译者个人等等因素,因此翻译标准也就打上了深深的社会和译者的烙印。 在我国持这一翻译原则的有玄奘、严复和鲁迅等人。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A good translation should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nd intelligible to the public.),意即译文要"忠实通顺"。严复是我国清末时期的名学者。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信"是"意义不背本文","达"是不拘原文形式,尽译文语音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信"、"达"互为照应,不可分割开来。"雅"在今天看来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雅"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即所谓的上等文言文。鲁迅先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这就是说,译文既要信又要顺(both faithful to the SL and smooth in expression)。我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张培基等人在其《英汉翻译教程》中所提出的"忠实"、"通顺"标准也属此类型。从

论多元系统理论

论“多元系统论” 一伊塔玛·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的理论观点 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是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而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佐哈尔于1978年将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集,以《历史诗学论文集》(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为名出版,首次提出了“多元系统”(Polysystem)这一术语。佐哈尔认为不应把翻译活动视作个别的文化现象,而应联系到更大的文化层次上加以探讨。多元系统论实现了对传统语言学和文学界限的突破,并结合翻译研究派的理论,对影响翻译过程的诸多因素及翻译的多元准则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有益探讨。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作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一个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开放的结构,也即是一个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在这个多元系统里,各个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不同的项目可供选择,却又互相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1]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永无休止的斗争:处于中心的系统有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也有可能攻占中心位置。任何多元系统都是一个较大的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与整体文化以及整体内的其他多元系统相互关联,同时它又可能与其他文化中的对应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大多元系统。因此,任何一个多元系统内发生的变化都不能孤立地看待,而必须与整体文化,甚至世界文化这一人类社会中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变化因素联系起来研究。[2]佐哈尔强调,他“创造‘多元系统’这个术语,其实是有用意的,就是要明确表达动态的、异质的系统观念,和共时主义划清界限”。所谓“动态”就是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历时的演变与发展;而文学的“异质”则“体现在一个社会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文学系统”。文学作品不是作为独立的对象来研究的,而应该被视为整个文学系统中的一部分。[3]文学系统被定义为“一个不断与其他秩序相互影响的文学秩序的功能系统”。佐哈尔声称,多元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绝不以价值判断为准则来预先选择研究对象”,不仅应该研究文学系统中的“名著”和高雅文学,同时也要研究儿童文学、翻译文学、大众文学等等。一个文本在系统内的地位是高雅是俚俗并非取决于该文本的“内在特征”,而是取决于文本之外的“社会文化因素”。“多元系统”这一术语,意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从诗这样“高级的”、或者说“经典的”形式(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到“低级的”、或者说“非经典的”形式(如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 二“多元系统论”对翻译研究的新认识 概而言之,多元系统是指某一特定文化里的各种文学系统的聚合。多元系统论带给翻译研究的一个启示就是利用多元系统论来研究翻译作品(翻译文学)在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2008年9月 第31卷第5期 外国语 J ou rna l of F oreign L anguages Sep tember2008 Vol.31No.5 文章编号:1004-5139(2008)05-0064-08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多元系统论中的规范概念 张南峰 (岭南大学翻译系,香港屯门) 摘 要:多元系统论从超然物外的描述性视角来研究支配翻译活动及其它文化活动的规范。规范有模糊性、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多元系统。一个时期,甚至一个译本,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在同时运作,这正是多元系统论所预期并且要尝试解释的文化现象。如果我们认为它无法解释,那只是因为我们对它作了简单化的诠释。关键词:规范;多元系统;翻译;描述性;规范性 The Concept of Nor m s i n Polysyste m Theory CHAN G N am fung (D ep a rt m en t o f Tra n s l a ti o n,L i ngnan U n i ve rs ity,Tuen M un,Ho ng Ko ng) Abstract∶Polysystem theory l ooks at nor m s that govern translati onal and other cultural activities fr o m a descri p tive pers pective.The m selves a polysyste m,a variety of nor m s operate si m ultaneously in a peri od and even in a single text.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theory p redicts and sets out t o exp lain.Only a si m p lified inter p retati on would lead t o the conclusi on that it is unable t o do s o. Key words∶nor m;polysystem theory;translati on;descri p tive;p rescri p tive 21世纪以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学界日趋流行,许多研究者译介、阐释或者应用这个理论,还有不少学者把它放在中国的语境中,检验其解释能力。但是,一些论文有时似乎表现出一种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例如认为多元系统论假设一个译者或者一个时期必然要么归化要么异化,假如归化异化两种现象同时存在,则证明多元系统论的解释力有所不足。另外,“nor m”这个重要概念的翻译问题,也反映出对多元系统论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深入地探讨一下nor m这个概念,有助于澄清一些误会。 1.nor m的内涵与翻译 埃文─佐哈尔指出,不研究nor m s,就“无法理解任何人类系统的行为”;因此,对cultural nor m s的研究,“是一切功能分层理论的核心”[1:13]。他的“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一文,目的之一是要探讨“翻译文学的位置对于翻译的nor m s、行为模式、政策可能有什么影响”[2:50]。他提出的假说是,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时,“译文在‘充分性’(adequacy)(即复制原文的主要文本关系)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最大”;翻译文学处于边缘时,译文则与充分性会有很大差距[2:50]。针对这个假设,图里增添了“可接受性”(accep tability)这个术语,并补充说,译文倾向于充分性还是可接受性,取决于译者的initial nor m[4:56-57]。由此可见,nor m是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正如林克难所说,准确地理解了nor m的含义,也就掌握了描述翻译学派的精髓[3:15]。 nor m的汉译,林克难查到的有“标准”、“准则”、“规范”、“常模”,他自己则主张译为“行为常式”[3:15]。他断定,在nor m的以下两项定义之中: 46

外文翻译中文

运作整合 供应链协作的首要问题是提高运作整合的程度。供应链协作课达到的好处,直接关系到捕捉效率之间的职能的企业,以及全国的企业,构成了国内或国际供应链。本章重点阐述的挑战,一体化管理,由研究为什么一体化创造价值,并通过详列的挑战,双方的企业集成和供应链整合。必不可少的供应链流程是确定的。注意的是,然后向信息技术提供,以方便集成化供应链规划。本章最后审查了定价。在最后的分析,定价的做法和政府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的连续性。 为什么整合创造价值 基本的优点与挑战的综合管理介绍了在第1章。进一步解释整合管理的重要性,有用的指出客户都至少有三个角度的价值。 传统的角度来看,价值是经济价值。第二个价值的角度来看,是市场价值。 实现双方经济和市场价值是很重要的客户。然而,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商业上的成功也取决于第三个角度来看,价值,被称为关联性。 物流一体化目标 为实现物流一体化的供应链背景下,6个业务目标必须同时取得:( 1 )响应,( 2 )差额减少,( 3 )库存减少,( 4 )托运巩固,( 5 )质量,( 6 )生命周期支持。的相对重要性,每个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物流战略。 响应 一公司的工作能力,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及时被称为反应。作为一再指出,信息技术是促进反应为基础的战略,允许业务的承诺被推迟到最后可能时间,其次是加速投放。实施对应策略服务,以减少库存承诺或部署在预期客户的需求。响应服务转向业务重点从预测未来的需求,以容纳顾客对快速订单到出货的基础上。理想的情况是,在一个负责任的系统中,库存是没有部署,直到客户承诺。支持这样的承诺,公司必须有物流的属性,库存的可用性和及时交付,一旦客户订单收到。 差异减少 所有经营领域的物流系统很容易受到差额。方差结果从未能履行任何预期的层面后勤业务不如预期。举例来说,毫不拖延地在客户订单处理,意想不到的干扰,以便选择,抵港货物损坏,在客户的位置,和/或未能提供在适当的位置上的时间,所有创造无计划的差异,在订单到交货周期。一个共同的解决办法,以保障对不利的差异是使用库存安全库存,以缓冲行动。这亦是共同使用的首选运输,以克服意想不到的差异延误交货计划。这种做法,鉴于其相关的成本高,可以尽量减少使用资讯科技,以维持积极的物流控制。向程度的差异是最小化,物流的生产力将提高。因此,差异减少,消除系统中断,是一个基本的目标,综合物流管理。 库存减少 要达到的目标,库存减少,一个综合物流系统必须控制资产的承诺,并把速度。资产的承诺,是财政的价值部署清单。把速度,反映了利率,这是充实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转率,再加上预期的库存供货,平均资产用于库存正在迅速而有效利用,这就是整体资产承诺支持一个综合运作减至最低。 库存能够而且确实方便可取的好处这是很重要的要请记住。库存是至关重要的实现规模经济,在制造业和采购。目的是要减少和管理存货,以尽可能最低的水平,同时实现整体供应链绩效的目标。

翻译理论知识

《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张培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刘宓庆——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王克非——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就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费道罗夫——翻译就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卡特福德——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奈达——翻译就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就是文体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Eugene Nida 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就是如此),翻译就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Peter Newmark 10、“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 target language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Dubois 12、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就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就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3、“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与手法应与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就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就是恰当的、自然的,就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与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与流畅。 5、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她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就是意义, 其次就是文体。

财务内部审计风险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 摘要 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包括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为了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应加强内部审计的法制建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工作程序,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开

展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 一、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内审人员面临的是与单位领导层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同事关系,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非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 审计过程及结论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干扰。 2.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不精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 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审计经验有限。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由于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总之,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簿,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3.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我国内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环境复杂化,这种审计模式不适应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需要,因为它过分依赖于对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测试,本身就蕴藏巨大的风险内部审计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方法,由于抽样审计本身是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因此,样本和总体之间必然会形成一定的误差,形成审计的抽样风险。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会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虽然统计抽样是建立在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之上,但其本身是允许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的。同样,大量的分析性审核也会产生相关风险,使审计风险的构成内容更4.内部审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

从多元系统理论看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翻译思想,几乎涵盖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多元系统理论来研究鲁迅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进一步加深鲁迅翻译研究深度。 关键词:鲁迅;翻译思想;异化翻译;多元系统理论; On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ysystem Theory Huang Xiaoj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Ganzhou, 341000) Abstract:Lu Xun was a great revolutionary writer, thinker and outstanding literary translator in China.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ought have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a’stranslation history for proposing a series of excellentments with profound and unique insights on translation, which almost coveredevery aspect of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so on.This article applies Polysystem Theory to study Lu Xun’s translation thought and strategy and further deepen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ranslation. Keywords: Lu Xun;translation thought; foreignization strategy;Polysystem Theory 引言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鲁迅的翻译活动贯穿他的战斗的一生。在长达3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鲁迅共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篇)作品,共计300余万字,大致跟他一生的创作量相当。鲁迅的译品除了外国文学外,还包括外国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的论著。(方梦之,2004:419)在他长期的翻译实践中,鲁迅发表了相关评论文章。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运用多元系统理论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的翻译思想和策略。 一.多元系统理论简介 多元系统理论是以色列学者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mar Even-Zoha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普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是佐哈尔在充分吸收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的思想的基础上,借用了“系统”这一概念。该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文化、语言、文学与社会等由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形式,须视为系统而非由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才能得以更充分地理解与研究,

翻译基本理论知识

翻译概述(1) 一、学科特点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虽为个体所承作,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就前者而言,翻译经过千百年来各国翻译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在语言学、文学、文化、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并在具体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和语言转换模式。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这种体系和模式正处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就后者而言,翻译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辨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实践转过来又丰富翻译理论。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的产生;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就会难免走弯路。因此,学好翻译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学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正如Steiner和张培基所说的那样:Translating it is that openeth the window, to let in the light; that breaketh the shell, that we may eat the kernel. (Steiner) 翻译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统计学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翻译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Policies for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 supporting industry for realiz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an intensive industry in technologies, capital, resources and energy, and its development requires a comprehensive balancing of all kinds of external conditions. China is a big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comparatively big demand of iron and steel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to go. China's production capacity of iron and steel has ranked the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for many years. However, 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erms of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material consumption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so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for the future shall be put on technical upgrading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whole technical level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promote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improve the industrial layout, develop a recycling economy, lower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pay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ais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realize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develop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to an industry with

外文翻译中文版(完整版)

毕业论文外文文献翻译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关于企业内部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翻译题目最高审计机关的环境审计活动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 姓名张军芳 班级09020615 学号09027927 指导教师何瑞雄

最高审计机关的环境审计活动 1最高审计机关越来越多的活跃在环境审计领域。特别是1993-1996年期间,工作组已检测到环境审计活动坚定的数量增长。首先,越来越多的最高审计机关已经活跃在这个领域。其次是积极的最高审计机关,甚至变得更加活跃:他们分配较大部分的审计资源给这类工作,同时出版更多环保审计报告。表1显示了平均数字。然而,这里是机构间差异较大。例如,环境报告的数量变化,每个审计机关从1到36份报告不等。 1996-1999年期间,结果是不那么容易诠释。第一,活跃在环境审计领域的最高审计机关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活性基团”的组成没有保持相同的:一些最高审计机关进入,而其他最高审计机关离开了团队。环境审计花费的时间量略有增加。二,但是,审计报告数量略有下降,1996年和1999年之间。这些数字可能反映了从量到质的转变。这个信号解释了在过去三年从规律性审计到绩效审计的转变(1994-1996年,20%的规律性审计和44%绩效审计;1997-1999:16%规律性审计和绩效审计54%)。在一般情况下,绩效审计需要更多的资源。我们必须认识到审计的范围可能急剧变化。在将来,再将来开发一些其他方式去测算人们工作量而不是计算通过花费的时间和发表的报告会是很有趣的。 在2000年,有62个响应了最高审计机关并向工作组提供了更详细的关于他们自1997年以来公布的工作信息。在1997-1999年,这62个最高审计机关公布的560个环境审计报告。当然,这些报告反映了一个庞大的身躯,可用于其他机构的经验。环境审计报告的参考书目可在网站上的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工作组看到。这里这个信息是用来给最高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的内容更多一些洞察。 自1997年以来,少数环境审计是规律性审计(560篇报告中有87篇,占16%)。大多数审计绩效审计(560篇报告中有304篇,占54%),或组合的规律性和绩效审计(560篇报告中有169篇,占30%)。如前文所述,绩效审计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实践中,绩效审计往往集中于环保计划的实施(560篇报告中有264篇,占47%),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由政府部门,部委和/或其他机构的任务给访问(560篇报告中有212篇,占38%)。此外,审计经常被列入政府的环境管理系统(560篇报告中有156篇,占28%)。下面的元素得到了关注审计报告:影响或影响现有的国家环境计划非环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政策;由政府遵守国际义务和承诺的10%至20%。许多绩效审计包括以上提到的要素之一。 1本文译自:S. Van Leeuwen.(2004).’’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Auditing by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 33, No. 2, pp. 163–1721

图像检测外文翻译参考文献

图像检测外文翻译参考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译文 基于半边脸的人脸检测 概要:图像中的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分支。为了更有效地检测图像中的人脸,此次研究设计提出了基于半边脸的人脸检测方法。根据图像中人半边脸的容貌或者器官的密度特征,比如眼睛,耳朵,嘴巴,部分脸颊,正面的平均全脸模板就可以被构建出来。被模拟出来的半张脸是基于人脸的对称性的特点而构建的。图像中人脸检测的实验运用了模板匹配法和相似性从而确定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此原理分析显示了平均全脸模型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模板的局部密度的不确定性。基于半边脸的人脸检测能降低人脸模型密度的过度对称性,从而提高人脸检测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还适用于在大角度拍下的侧脸图像,这大大增加了侧脸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人脸模板,半边人脸模板,模板匹配法,相似性,侧脸。 I.介绍 近几年,在图像处理和识别以及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领域中,人脸识别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作为人脸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人脸检测也拥有一个延伸的研究领域。人脸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图像中的信息,比如,图像总是否存在人脸,它的位置,旋转角度以及人脸的姿势。根据人脸的不同特征,人脸检测的方法也有所变化[1-4]。而且,根据人脸器官的密度或颜色的固定布局,我们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人脸。因此,这种基于肤色模型和模板匹配的方法对于人脸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5-7]。 这种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法是选择正面脸部的特征作为匹配的模板,导致人脸搜索的计算量相对较大。然而,绝大多数的人脸都是对称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半边正面人脸模板,也就是说,选择左半边脸或者有半边脸作为人脸匹配的模板,这样,大大减少了人脸搜索的计算。 II.人脸模板构建的方法 人脸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匹配识别的效果。为了减少模板局部密度的不确定性,构建人脸模板是基于大众脸的信息,例如,平均的眼睛模板,平均的脸型模板。这种方法很简单。 在模板的仿射变换的实例中,人脸检测的有效性可以被确保。构建人脸模板的过程如下[8]: 步骤一:选择正面人脸图像; 步骤二:决定人脸区域的大小和选择人脸区域; 步骤三:将选出来的人脸区域格式化成同一种尺寸大小;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实录与评论 书面实录 时间:2009年4月9日 地点:图书馆六楼会议报告厅 主持人:李龙泉博士 参加者:赵彦春教授,姜孟博士,张晶老师,重工肖娴老师及川外其他中青年教师和研部各年级各方向学生 本次讨论旨在对多元系统理论进行一次梳理,从而讨论其对翻译研究的积极意义以及不足,给广大翻译理论爱好者提供一些思想的启迪。本次讨论首先由宋莹对这一主题进行大致的阐述: 一陈述部分 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 理论背景 1.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蒂尼亚诺夫(Yury Tynjanov) 佐哈尔的多元系统思想来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文艺理论家的理论。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文学作品并非是要体现作者的气质或时代精神,而是文学手段的聚合(amalgam),运用这些文学手段或手法是为了让语言或观点显得新颖、独特和陌生。 陌生化 (defamiliarization) 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 陌生化的基本含义在于:“诗歌或文学作品中的一切表现形式,都不是对现实的严格模仿、正确反映或再现,相反,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偏离、背反甚至变形、异化”(张冰,2000:8)。 蒂尼亚诺夫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文学看作系统的人。在蒂尼亚诺夫看来,文学事实(literary fact)是一个关系实体(relational entity)。所谓的文学作品、文学类型、文学时代、文学或文学本身,实际上是若干特征的聚合,这些特征的价值取决于它们与网络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样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但这个系统绝非静止而是不断变化的。

外文翻译中文版

铝、钙对熔融铁的复合脱氧平衡 天鸷田口,秀ONO-NAKAZATO,Tateo USUI,Katsukiyo MARUKAWA,肯KATOGI和Hiroaki KOSAKA。 研究生和JSPS研究员, 工程研究院,大阪大学,2-1山田丘, 吹田,大阪565 - 0871日本。 1)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材料科学和制造分支,工程研究院,大阪大学, 2-1山田丘, 吹田, 大阪565 - 0871日本。 2)高端科技创新中心、大阪大学,2-1山田丘,吹田,大阪565 - 0871日本。 3)Electro-Nite贺利日本,有限公司,1-7-40三岛江,高槻,大阪569 - 0835日本。 4)TOYO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2-1春日,茨城,大阪567 - 0031日本。 (发表2005年6月17日,刊发于2005年7月20日) 氧夹杂对钢液的炼钢反应的影响是很显著的,例如脱硫。控制钢液氧含量是很重要的。使用良好的脱氧剂(如铝、钙),有效减少钢液的氧含量。研究者已经在复合脱氧方面做了一些探究。然而,实验数据不完全符合热力学数据计算值。因为没有具体可以利用的熔融铁钙脱氧的确切热力学数据。在本研究中,铝、钙对熔融铁的复合脱氧平衡控制在1873K。Al-Ca在熔铁脱氧中氧活度通过测量电动势(EMF)的方法求得。Al-Ca复合脱氧平衡实验的有效性由过去的和现在的研究结果共同综合判断的,本实验的Al-Ca脱氧平衡能够比过去的研究更好地反应Fe-Al-Ca-O系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脱氧,铝合金,钙,氧活度,电动势方法,炼钢,生石灰,氧化铝。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对超洁净钢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严格地控制钢中夹杂物。降低和控制钢中夹杂物含量在几个ppm以内。特别地,氧夹杂在钢液炼钢反应中的影响(例如脱硫)是非常大的,控制钢液中氧含量是非常重要的。使用强脱氧剂(如铝、钙)有效降低钢液的氧含量。Al-Ca复合脱氧是更有效的,已经做了一些关于复合脱氧的实验。然而,实验结果不完全符合热力学计算值,因为钙在熔铁脱氧平衡的热力学数据被认为由于测量困难是不可靠的。基于这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