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文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文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论文

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摘要】中国的国民性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渊源,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国民性中的消极因素起着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作用。伟大的文化战士鲁迅用他冷峻的眼光和犀利的笔,深刻地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根源,表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和对拯救国民拯救国家的热切愿望。本文试图从鲁迅先生对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特点及批判方式作粗浅的分析,以加深自己对鲁迅的理解和对国民性的认识。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批判

鲁迅一生都在思考国民性问题,他以刀为笔,解剖中国人的灵魂,对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给予彻底的暴露和批判。他的许多作品及杂文都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那么鲁迅是怎样思考国民性问题的呢?其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一、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基础及意义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认为中国民族的”种性”是”孱弱”的,他根据优胜劣败的公式,认为中国民族有灭种的危险,而鲁迅所说”国民性”的缺陷也是”种性”或民族的弱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和落后。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是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情感来关注国民性问题,鲁迅先生的国民性批判思想植根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讲稿

鲁迅与五四以降的改造国民性思潮 一、鲁迅生平、著述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从小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自1898年到南京求学和1902年赴日学医,又广泛接触了西方文化,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在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迁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从1907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笔耕一生,留下了大量著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写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文学创作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鲁迅对梁启超的继承 1903年以后的梁启超,思想和研究兴趣都开始转移,启蒙也再不是他的主要关注点了。然而启蒙的时代要求并没有因此而停歇——事实上,它已历史地落在了即将开始酝酿、兴起的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肩上。而新文化和新文学阵营中最早承扬梁启超的人,则是鲁迅。完全可以说,启蒙——五四时被重新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鲁迅致力终身的精神事业与追求,也是成就他为20世纪中国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最重要方面。 鲁迅接受梁启超的影响很早。周作人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说:“癸卯(1903)年三月鲁迅给我一包书,内中便有《清议报》汇编八大册,《新民丛报》及《新小说》各三册”。《清议报》于1901年12月出满一百期后停刊,而这时的《新民丛报》发行仅一年,《新小说》则刚开办不久,这样,从周作人谈及的情况看,是年才21岁出头的鲁迅已悉数阅读并保存了梁启超创办的这三种反响最大的报刊,继而又将它们全部另赠周作人,希望周作人也好好阅读。 显然鲁迅也是从这时开始思考国民启蒙问题的。他经常同一起在日本求学的许寿裳讨论:第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在哪里?《新小说》推崇雨果,鲁迅则转译了雨果的随笔《哀尘》。他同样倾心于斯巴达人的爱国尚武精神,写下了小说《斯巴达之魂》,与《哀尘》同发于《浙江潮》第五期。梁启超在《新小说》上译载了凡尔纳的科学小说《海底旅行》,鲁迅则不仅随后译述了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还在《〈月界旅行〉辨言》里写道: 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势力之伟,有如此者!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1904年和1905年,鲁迅又译有《北极探险记》、《造人术》等科学小说。 再联系鲁迅发表《说铂》、《中国地质略论》,1904年4月于东京弘文学院毕业后毅然去仙台医专学医,以及与同学合编《中国矿物志》,我们应当看到,鲁迅这时信奉的是科学救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学术研究论文 论鲁迅的“志士之祸”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澳门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志士”一直是一个褒义词,指那些有高尚志向和道德节操的人。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此“志士仁人”或“仁人志士”就成为汉语中极富表彰性的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但在鲁迅笔下,“志士”常常成为他讽刺、挖苦甚至贬斥的对象。在《破恶声论》中,他谈到一些所谓的“志士”禁止农人搞祭祀活动时就愤怒地写道:“农人之慰,而志士禁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正是在这句话中,鲁迅提出了“志士之祸”的概念。从《破恶声论》整篇文章来看,鲁迅对“志士”的讨伐,不只限于禁止农人娱乐这一件事,而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乱相,充分表达了他对“志士”的厌恶与批判。“志士”历来被看作社会的精英、民族的栋梁,何以会遭受鲁迅如此激烈的笔伐?这不能不引人深思。 要搞清楚“志士之祸”的含义,先要分析“志士”一词在《破恶声论》中的含义。纵观全文,“志士”一词一共出现了15次,分别归属在13句话中。此外还有含义十分相近的“伪士”一词,出现了一次,未列入统计数据。为了后面的论述方便,我将这13句话划分为五组,具体如下。 第一组:……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欧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 第二组:(1)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成入自觉之境矣。(2)崇侵略者类有机,兽性其上也,最有奴子性,中国志士何隶乎?(3)而吾志士弗念也,举世滔滔,颂美侵略,暴俄强德,向往之如慕乐园……(4)今志士奈何独不念之,谓自取其殃而加之谤……

第三组:(1)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2)国民既觉,学事当兴,而志士多贫穷……计惟有占祠庙以教子弟。(3)若在南方,乃更有一意于禁止赛会之志士。(4)号志士者起,乃谓乡人事此,足以丧财费时,奔走号呼,力施遏止……(5)农人之慰,而志士犯之,则志士之祸,烈于暴主远矣。 第四组:……然此破迷信之志士,则正敕定正信宗教之健仆哉。 第五组:(1)故病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帼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2)顾志士英雄不肯也,则惟解析其言,用晓其张主之非是而已矣。 以上五组言论,除第五组是总论“志士”的特点外,其余四组分别代表了四类人,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组指面对民族忧患,率先赴欧美学习先进经验,“苏古纳新”以图救国的知识分子。鲁迅一方面肯定了他们在救国问题上的积极努力,认为”中国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但同时鲁迅也指出,他们学习西方仅得其皮毛,未能改变中国的“寂漠”状况。 第二组指那些鄙视印度、波兰等落后国家,崇拜武力,崇尚侵略的进化论者和主张以武力解决中国问题的革命者。这一观点在《文化偏至论》中也有表达,他将那些“竞言武事”的人,讥为“辁才小慧之徒”。 第三组指那些反对宗教、反对迷信的文人。清朝末年,由于义和团运动大力宣扬迷信,引发了士人对迷信的反感;又加上庚子事变引发的危机,清政府被迫实行了“新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破除迷信,“废庙兴学”。鲁迅对这一做法十分厌恶,愤怒地写下“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句子,其中“伪士”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 核心提示: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中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他还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作为一个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伟大启蒙思想家,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永远都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经常重温、反复品味和时刻警醒! 本文摘自《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4期作者:陈延斌胡相峰原题为: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以毕生精力探讨改造国民性或民族性的,莫过于被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鲁迅在长期挖掘、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同时,不仅集中地、深刻地探讨了新型国民性的内涵,而且对建构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途径、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之际,学习、研究和借鉴这些思想,对于塑造和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鲁迅所要改造的国民性内涵是什么?研究者认识有差异,依笔者见解,国民性或民族性,就是国民素质,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它们的基本内涵都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及相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性格特质、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乃至于心理、风俗习惯等等。 鲁迅研究国民性,目的正是为了中国劳苦大众的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他在杂文《不满》中说的那样:“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种族,祸哉祸哉!”逝世前半年,他还在《致尤炳圻》的信中指出,“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因此鲁迅一生都将揭露国民性的痼疾、挖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中的“病根”、探索塑造新型民族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鲁迅改造国民性、构建新型民族素质的思想历程可以大略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留学日本到1927年回到上海之前。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以进化论为武器激情洋溢地呐喊到短暂的寂寞、苦闷和彷徨,再到重新振作起昂扬的斗志,从单纯的“文明批评”到“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过程。该时期他正确地解决了改造国民性、塑造新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以及国民思想革命与社会政治革命的关系,侧重于对专制的封建意识形态所造成的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第二个时期是从1927年回到上海直至1936

论鲁迅

论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色彩 【关键词】,《野草》,象征主义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对中国传统的旧文学给予了较为彻底 地批判,并普遍地借鉴外国文学来建设中国新文学。,当时几乎所有的文学革命倡导者和参与者如鲁迅、刘半农、胡适、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秋白、田汉等都 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影响较大的刊物还定期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潮的动态。,在“五四”以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流派及其有关的哲学思想都纷纷引进中国如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象征主义、人道主义等都在不同范围产生过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这种世界文学上罕见的文化冲击,打破了中国文学长期闭关自守的状态,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新文学是生长和成熟浇灌了新的养份。 当然对于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流派,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某些内容不是全盘地吸收而是有选择、有鉴别的吸收、消化和扬弃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 而使这种文化得到发展、创新。如郭沫若的《女神》明显地受惠特曼影响周作人“平和冲淡”的小品文也浸润着英国随笔散文的某种痕迹,鲁迅不仅参照了外国近代小说的体式,而且在现实主义手法的基础上又充分吸取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写下了《狂人日记》、《野草》等中国现代小说、散文诗的奠基性 作品。散文诗《野草》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开山之作。因此要深入解读《野草》领略象征物的深刻内涵就应深入解剖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探寻《野草》象征主义的根源。 一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认为诗应以自身 为目的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并通过暗示、梦幻、隐喻等多种手法来揭示个 人主观的内心世界。,它的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为整个现代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础,对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它兴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1886,年法国青年诗人莫雷亚斯正式提出“象 征主义”这个名称并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提出反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 宣称要取消现实在文学中的地位,而代之以写内心世界:,“,象征主义诗歌作为 ‘教诲、朗读技巧,不真实的感受力和客观描述’的敌人,它所探索的是:赋予思想 一种敏感的形式,但这形式又并非是目的,它既有助于表达思想,又从属于思想。同 时,就思想而言,决不能将它与其外表雷同的华丽长袍剥离开来。,因为象征艺术的基 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景色,人类 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们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 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1】 到,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出现第二次高潮通常称为后期象征主义。这一时期 的象征主义传播到了欧美各国,甚至影响到世界各地。,象征主义成为了第一个影响 深远的国际性现代主义文学运动。 象征主义之象征,其含义本身就是以一事物暗示另一事物,尤其是指用可见的表面 物象隐喻不可见的深层次理念。它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有着自己是理论 基础、文学主张和特定的艺术风格。 象征主义以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为理论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只有主观 世界才是真实的,客观万物不过是主观精神的种种暗示和象征。,象征主义主张诗歌

鲁迅思想_1500字

鲁迅思想_1500字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 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 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论文 对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对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莫让权力腐败在校门封闭中滋生 高校校园开放与否,从公共资源的角度上看,开放应该是主流,封闭应该是例外。不过,纵观国内的高校,几乎清一色采取了封闭校门的做法。清华大学只是著名高校而被广泛关注罢了。不过,根据记者的调查,如果真正实行封闭校门政策,只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开放,如此政策也不会引起社会的讨论。但如果这样的封闭校门形同虚设,让保安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仅有的那点权力中饱私囊和外界商贩合谋的话,这显然就走到了政策的背面。不仅校门的封闭政策大打折扣,清华大学所谓的“保证学生上课”的初衷也无果而终。 我去过很多高校,都有保安检查证件,是该校的学生就放行,不是该校的学生不允许进入。比如苏州大学,无论是本部校区还是独墅湖校区,每次去都会由保安盘问和检查。但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保安往往只是“抽查”,并非全部检查。那些看起来特别像学生的人,即使不是该校的学生也同样畅通无阻。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保安的职责是确保学校的安全,缘何从“检查”变成“抽查”了呢?清华大学也是如此,校门口的保安对行人“抽查”证件,而当行人租借到20元一辆的“清华大学”自行车却被放行,难免让人想到这背后的生意经。不过,到底有没有生意,只是一种猜测。却让我们看到了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则,凡是稀缺的地方都会滋生权力的腐败;凡是管制的领域,都是权力的泛滥领域。 那么,保安如何才能够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呢?这不仅需要保安一个一个调查,甚至会造成拥堵。对于清华学子来说,如此盘查会浪费时间;对于保安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时间。这完全属于双输的政策。让学生们主动将证件亮出来是一种措施,也能够减少其中的检查时间,但同时也能够带来新的问题。即如果有头脑的学生将自己的证件拿出去出租呢?这个到底如何检查呢?可见,考验的就是保安的眼力。但谁都知道,不是每个保安都会尽职尽责。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_初二作文

论鲁迅的批判性思维 我们深知鲁迅是个民族伟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社会风尚败坏,人心惶惶,生灵涂炭……有很多“正人君子”虐待百姓。国家正在走向灭亡。迫使鲁迅成为一个批判家,揭发社会的黑暗,那么为何鲁迅对那些人,那些事那么仇恨?这种仇恨又带给他了什么?使他改变的转折点又有哪些? 要完整的透析鲁迅的批判思维就要明白这两点。 一、鲁迅批判性思维的成因 我们都已经读过《朝花夕拾》了。通过对这本书的浏览,我们能够理清鲁迅的成长经历为:7岁启蒙,12岁进入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随后到南京水师学堂读书——《琐记》;然后去日本留学——《藤野先生》;最后回国,开始揭发社会的黑暗。——《范爱农》。 鲁迅在与阿长交往的过程中,在百草园或在三味书屋中都没有受到过外界污物的影响,从《阿长与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童年是高兴的。但在鲁迅13岁时,鲁迅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对此鲁迅自述曰:“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其实不很愁生计。但

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这段文字看起来简略。事实上,正是这段生活成就了后来的鲁迅——他性格中的冷峻与多疑,他对世道人心的洞透与深刻,都与这段生活脱不了的管系! 在鲁迅文中这么写道:“好。那么,走罢!但是,那里去呢?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诟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那时为全城所笑骂的是一个开得不久的学校,叫作中西学堂,汉文之外,又教些洋文和算学。然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了;”说明鲁迅在困境中离开故土。之后便一直流离在外,我从各个文章统计过,大概鲁迅回家的次数在6次以下,说明了鲁迅对家乡莫名的反感. 结合资料,鲁迅到日本留学的经过是这样的: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 在《自习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以阿Q和祥林嫂为例分析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最近在读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之前就有接触过,但是对于鲁迅的文字当时觉得是深奥难懂,觉得不会再看了。这一次专题改变了我对鲁迅文章的看法吧,小说里塑造了很多印象极深的人物,可以说还是迷进去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多半是以现实生活中人来做模板的,但鲁迅的小说不是。他是以当时中国国民普遍的、共有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作为创作的基本,所以他的小说人物可以反映的当时中国的国民性。所以王富仁说他“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鲁迅怀着对祖国的热爱,揭露出国民性的劣根性,强调对国民灵魂的改革。下面通过几个印象特深的人物来论述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无论读过没读过鲁迅文章的人大概对阿Q也是耳熟能详的,鲁迅笔下的这个人物没有名没有姓贫穷,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且又是受尽欺负。他却可以常常感觉有优胜感。“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闲人们嘲笑他头上的癞疮疤时,他甚至斥骂说“你还不配”。当他被闲人们痛打一顿之后,就在心里设想为“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踌躇满志地感到自己获得了胜利,当人们逼着他承认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牲”时,他甚至自轻自贱地承认自己是“虫豸”,从这样的屈辱中竟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就是“第一个”吗?分明失败了,却没有勇气去正视事实,只是在荒谬可笑的假想中寻求虚无的自我满足。阿Q揭示了国民的狭隘性和盲目性,这不是单单一两个人民身上有的痼疾而是整一个国家民族社会弥漫着的雾霾。清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却也是觉得别人是求他的赏赐,将割地视为对帝国主义的赏赐,全然不觉得是在丧失国权。 《阿Q正传》的发表的确引起了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思考,但是阿Q的时代远远还没有结束。“事实上只要私有制度还没有消灭,只要人们还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狭隘性、盲目性和奴性主义,还没有彻底确立最为科学的现代观念,类似阿Q所患的“精神上的胜利法”就依旧会存在下去”(林非)当今的中国亦是还存在着,社会上的各种“被平均”现象何尝不是一种政府的“精神胜利法”。人民生活不尽如意没有达到他们所谓的目标,便把社会总资产拿来除以人口。那些打工月薪也就1500左右的也被平均为3000,但这上涨的一倍是虚拟的。就像考试30分平均分60分,这样能代表30分的已经及格了吗?平均完就当做国民生活水平成倍增长,然后喜滋滋的向上级汇报。所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至今也还是存在,国民性的劣性依旧存在。 《祝福》里鲁镇人们的看客形象也是印象极深的。对祥林嫂的悲剧始终是看笑话的心态,重复的问,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身上。这确确实实是从古至今根深蒂固的劣根!是历代的统治者的剥削压榨,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人民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恻隐之心好像在就被尘封了一样。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也是那次幻灯片时间令鲁迅深知国民是灵魂上出了问题,看着自己的同胞被强杀,围观的国民眼睛里的是麻木还是麻木一潭死水没有一丝涟漪,像看待杀猪杀狗而已。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能视为一个故事这样看,我想这也是社会主义理想社会难以实现的原因。历史上中国的公社化那段时期,想要达到共产主义,在大饭堂吃饭大家一起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但是事实证明根本做不到,每个人都抱着看别人做事的心理,自己独享好处,然后拖着一家老小到公社饭堂吃饭,然后这次革命又失败了。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论文: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 思想的深刻性与价值 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 2009级

从鲁迅小说看其“改造国民性”的 深刻性与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鲁迅在小说中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下的国民思想精神病态,一针见血的批判了国民性的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他通过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对国民性进行的挖掘和分析,揭示出了国民性产生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上的洗脑和制度上的长期压迫。其目的在于揭露中国“吃人的社会”,来挽救社会的堕落。,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他所抨击的国民性,因此,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封建制度封建社会国民性深刻性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1) 本论 (1)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1) (一)何为“国民性” (1) (二)麻木,愚昧,冷血,看客心态 (1) (三)典型的阿Q式“精神胜利法” (4) 二国民劣根性探源 (5) (一)思想上的洗脑.................... . (6) (二)制度上的压迫 (7) 三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想性格 (8) (一)国民性思想的现实意义 (8) (二)理想的国民性格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论 我国对于鲁迅的研究,自鲁迅在世时就已开始,迄今已经有九十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革命家代表。1987年9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关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文化批判到国民性改造》,郑欣森著。之后,国民性批判研究的论文百花齐放,陈鸣树,谭德晶,冯骥才,阎玉刚,荣挺进等都对其批判国民性的价值,特别是当代意义进行了探讨。绍兴文学院和鲁迅研究所等高校以及三联周刊,新浪等媒体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加深了对于鲁迅的认识,丰富了鲁迅的形象,完整了鲁迅作品中的国民性。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进入20世纪以后,起了一阵“贬鲁”之潮。茅盾指出,“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①此后,很多作家从反对神化鲁迅变成过分苛责鲁迅,走向了一个“贬鲁”的极端。1985年,《杂文报》发表《何必言必称鲁迅》,将鲁迅的遗产称为“鲁货”。冯骥才,王朔,陈漱渝等都对鲁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国民性思想过时了吗?鲁迅思想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意义?对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回到作品中,回到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去认识鲁迅,研究鲁迅。 一、鲁迅作品中所批判的“国民性”内涵 (一)何谓“国民性”? “国民性”一词产生于清末,当时中国人内忧外患,国内有清王朝的压迫,军阀混战,国外是帝国主义的侵虐凌辱。而反动统治者对外软弱,奴颜媚骨,一味的逆来顺受,人民大众愚昧麻木,忍气吞声,敢于挺身而出的,有远见的,为数不多。 “国民性”即“国民劣根性”,就是国民在社会背景下的不自觉产生并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不健康的思想特质。一般来说,表现为:麻木,安于现状,冷血,愚昧,充满奴性,等负面的精神状态。 (二)麻木,冷血,愚昧,看客心态 在鲁迅的小说中,不管是人物数量还是对于人物的描写程度,麻木,冷血,愚昧,安于现状的人物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几乎出现在他的每一篇小说之中。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在《祝福》中,鲁迅刻画了一个平凡而悲惨的人物形象,祥林嫂。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论鲁迅国民性思想改造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大众传播 年级 2010级 学生姓名王雷 学号 2010631044 指导教师宋秀芬 二〇一三年四月

汉口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毕业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机构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 本毕业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4) 1.引言 (5) 2.中国人的国民性: (6) 2.1贤者们的国民性格探索 (6) 2.2当代人的探索 (6) 3.鲁迅改造思想的由来 (7) 3.1动荡的社会背景 (7) 3.2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8) 3.3个人经历与机遇 (9) 4鲁迅改造国民性问题涉及对民众的看法 (10) 4.1实业救国梦 (10) 4.2文艺革命 (11) 5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方法与途径 (13) 5.1将文艺作为改造国民性的“利器” (13) 5.2依靠精神领袖 (13) 5.3道德素质的改造 (14) 5.4坚持“拿来主义” (14) 6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在被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的思想被各种来源的信息影响甚至左右。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络上说、专家们说、亲友们说··· 面对如此多的信息轰炸和信息陷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保持人格的独立,坚守自己的底线。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怀疑的人,拨开云雾,追求真理。要知道,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不一定为实。我们要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活得更明白。 截至目前,批判性思维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武器。批判性思维似乎是业界精英和政客们才拥有的特质。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具备精英意识的优越感。自信,思想独立,敢于挑战和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中国要真正进入现代文明,必须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会依据理性和程序解决问题,知道什么时候问问题,知道怎样问问题才能确定相信什么,知道提出批判性问题是维权的必须能力。而不合格的公民,听话时是顺民,不听话时是刁民,受到伤害时就被煽动成暴民。 受到教育的人民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作为现代文明人,我们不能头脑空空任人摆布,我们不能依赖别人的思想生存,我们不能总像愤青一样活着,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探究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要一直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 我们要有对书籍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要判断报告者或演说者的水平,我们要公正地评价历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这个世界到底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他们为什么说假话? 别把拥有批判性思维当作是赶时髦,拥有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批判性思维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改变思维,克服情感,关注价值,自我批判并反复练习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会问问题的要素。 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另一种是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是选择性获取信息。阅读时问自己: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个段落的意思是?通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要求记住作者的观点及推理。淘金式思维是主动与信息提供者互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推导过程合乎逻辑吗?这个论据的可信度高吗?目的是发现有意义的论点。 1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呐喊·自序》(1922) 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又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者,但却又绝得日见其光荣。 ——《坟·论睁了眼看》 这是因为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两地书·第一集(八)》(1925年) 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国家,他们也未必为“家”设想。最大的病根,是眼光不远,加以“卑怯”与“贪婪”,但这是历史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我对于攻打这些病根的工作,倘有可为,现在还不想放手,但即使有效,也恐很迟,我自己看不见了。 ——《两地书·第一集(十)》(1925) 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1933) 乡下人捉进知县衙门去,打完屁股之后,叩一个头道:“谢大老爷!”这情形是特异的中国民族所特有的。 ——《从胡须说到牙齿》(1925年) 造化赋给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 ——《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1934年)

鲁迅思想的作文

鲁迅思想的作文 在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中,大量的成果集中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冯骥才在《收获》上发表的《鲁迅的“功”与“过”》中认为,鲁迅作品的成功之处即在于独特的“国民性批判”,“在鲁迅之前的文学史上,我们还找不到这种先例”,但这不过是“源自1840年以来西方传教士”的舶来品,鲁迅从中受到了启发和点拨,却没有看到里面所埋伏着的西方霸权话语。冯骥才进而认为鲁迅没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和被西方人认作经典的以审丑为主要特征的“东方主义”的磁场。这一度引起了学者们的激烈争鸣。陈漱渝在《由〈收获〉风波引发的思考》和《挑战经典——新时期关于鲁迅的几次论争》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受到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影响。然而,“鲁迅展示中国人的丑陋面,并非印证西方侵略者征服东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否定性评价,使读者在否定性的体验中获得审美愉悦。”黄川在《亚瑟·亨·史密斯与东方主义》中重点分析了“东方主义”一词的含义和史密斯《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详细情况,指出冯骥才把“东方主义”加之于鲁迅的头上是“轻率的、不科学的”。 由论争引发,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被导入了十分广泛、

深刻的领域。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形成的渊源,日本学者北冈正子的《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由来》以翔实的史料证实:鲁迅留日时期与许寿裳关于国民性的探讨,是受到当时弘文学院院长加纳治五郎与中国学者杨度关于国民性讨论的直接触动。潘世圣的《关于鲁迅的早期论文及改造国民性思想》认为,“青年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问题,其实与近代西方,明治日本,他的先辈思想家如梁启超以及与他同时代的留日学生有着多样的联系,鲁迅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他的时代,他的周边世界的精神倾向。”王学谦在《精神创伤的升华——“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形成的心理因素》中指出,幼时的家庭变故使鲁迅的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直接影响了鲁迅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促成了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程致中在《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中认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包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国民性的讨论的影响,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着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切反省和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的影响等等。袁盛勇的《国民性批判的困惑》则认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主要源于一种强烈的自省意识,他看到了我们国人的“古老鬼魂中”还有一个“我”,因而,“鲁迅的国民性话语是一种自我在场的启蒙话语……他把自己拽进话语语场的同时,也一并让读者沉入其间,在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期末论文

数据的诱惑 汤慧2012151472002 建环学院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误用统计数据来作为行事的准则,或者一些人会试图用数据来动摇或误导我们。我们需要批判的思考数据和结果。 关键词:数据、批判性分析与思考 正文:本杰明?迪斯雷利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据。”虽然他有些夸张但毫无疑问人们常常会误用数据或被数据误导。 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看到广告商的数据:61%的受访者都用**洗衣液!90%的人都选对了爽身粉**!诸如此类的带有“科学性”数据的强有力的广告词,通常会让我们相信这款商品值得购买或诱导我们认为商品的质量值得信赖。那么,你是否像我一样曾想知道这61%的受访者是谁?受访的对象又是谁?这时,我们需批判性的接受这些数据: ①‘61%的受访者都用这款洗衣液’这个事实是否存在? ②这个事实的针对人群和区域是哪些?是适用于受访区域还是普遍适用? ③61%的人因为什么都选择了这款洗衣液,因为价格公道还是质量上乘还是包装新颖? ④61%的人都选择意味着我也要选择? 当然,针对此例中数据的片面性,诱导性,作为理智的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消费者思考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我们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以及数据能带来的推论。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数据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行为。例如,为了使我们对洗衣液有信心,接受调查的人群应该随机挑选,而不能系统的排除一些人,如果我们发现被调查的人都在参加**洗衣液的股东会议,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欺骗! 例2: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市或某社区的人群平均收入达到多少多少,因此这个地方的人们生活普遍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当我们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不会问问自己:是真的吗?是哪种平均? 当这个小区想要评选进步奖想要显示自己的繁荣等等时,想象一下,仅仅调查一下社区的富人的“平均”收入,平均数就会被富人的收入夸大了;如果为了使社区符合低收入人群援助条件,我们可以选择收入的“中位数”。这些都代表了“平均数”。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赛事的计分时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避免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的原因。因此,在使用数据时,既不能将其忽略掉,更不能不假思索的加以使用。报告统计数据的人告诉你这些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该数据的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却是由你来决定。 前面两个例子都是和“事情本身”有关或者数据和结果互为因果。例如,91%的人都选择(在91%这个数据不片面不刻意时)某件商品和这件商品较受欢迎是有因果关系的,或者是有相关性的。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一些人为了使我们相信他们的立场往往会在我们面前使用与之不相关的数据来试图证明他们对待数据的态度是科学的是严谨的。 例3:阿司匹林的商业广告,吹捧其产品进入血液能很快的被吸收,然后我们被阿司匹林的吸收率所诱惑,而忘记问这款商品是否真的有效!阿司匹林如果不能缓解疼痛的话,那么及时瞬间被吸收也没有意义,这种数据看起来让人对商品对事情印象深刻且觉得真实可信,可是这时候,我们已经被数据带离了问题本身,它并不是在阐述真正的问题,而只是在转移我们的注意和吸引我们的眼球。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我想强调,数据不是可以用来证明任何东西,但是,数据也不是不能证明任何东西,数据本身并没有错,而是我们在使用数据时,需要运用自己的批判性分析能力来判断它是否重要和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