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配煤系统简介-II

自动配煤系统简介-II
自动配煤系统简介-II

煤矿用自动装车配煤控制系统简介

由于煤矿矿井煤质构造比较复杂,影响煤质的因素较多,造成矿井煤质不稳定,波动性较大,难以符合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把不同质量的煤相互掺合,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目标煤质,称为配煤。

对于采用两种煤质的配煤,就是将矸石以一定的比例混入原煤中,使混合后的煤的热值符合用户的要求。

本系统适合两种煤质的配煤,是利用灰分测试仪在线测试混合后煤的灰分,然后动态调节矸石的流量,使混合后的煤符合用户的要求。对多种煤质的配煤,需重新设计,但原理一样。

一、基本原理

在煤的掺合过程中,煤的质和量有以下数学模型

A1*Q1+A2*Q2=A3*Q3 -------------①

式中各变量的定义:

A1-----原煤的产品灰分

Q1-----原煤的产品流量

A2-----矸石的产品灰分

Q2-----矸石的产品流量

第 1 页共7 页

A3-----配完以后的目标灰分

Q3-----配完以后的目标流量,Q3=Q1+Q2

由①式可得出:A3=( A1*Q1+A2*Q2)/(Q1+Q2)

由于灰分是表示煤中所含杂质的比例,故必须存在A2≥A3≥A1的条件,配煤才有实际意义,只要满足此条件,无论A1、Q1、A2具体的值是多少,都可以通过增加和减少Q2来达到希望的A3,见图1-1。

图1-1

第 2 页共7 页

第 3 页 共 7 页

当A3被指定后,通过指定值和检测值的比较,适时调节矸石流入量,从而达到A3在一个允许的小误差范围内波动,实现配煤自动化。

由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如图1-2所示的基本系统:

图1-2

二、系统框图

第 4 页共7 页

二、系统各单元介绍

1.储煤仓

储煤仓用来储存待配比的原煤和矸石,本系统最少需要两个储煤仓,分别储存原煤和矸石,如有多个储煤仓轮流使用,效果最好。

2.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流量自动调节装置是位于储煤仓底部,用来关闭储煤仓和自动调节从煤仓流到传送皮带的煤的流量,由自动控制箱、液压站、液压闸板、位置传感器组成,可受中心站计算机集中控制,能够预置或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液压闸门的开启位置,由此开启位置中心站计算机可以估算出煤的流量。

3.皮带传送装置

有两套皮带传送装置,1#皮带将一定比例的矸石送到2#皮带上,然后与原煤仓流下来的煤混合,2#皮带将混合后的煤送到装车提升漏斗。

4.在线灰分测试仪

关键设备(内含上位机一台),利用红外线可在线、实时测量煤的灰分,即杂质含量,并可以将测试结果以电压或电流模拟量的形式上报。本系统包含两套在线灰分测试仪,分别测试矸石和混合后煤的灰分(其中原煤的灰分相对稳定,由另外的系统完成配制,其灰分值可以由操作人员在中心控制计算机上输入),中心站计算机采集两个灰

第 5 页共7 页

分数据后可以很快计算出原煤和矸石的流量比,然后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实现比例控制。

5.在线核子称(含上位机一台)

核子称是利用放射线原理,在线、实时测量煤的流量,积分计算后可以得到实际装煤数量,反过来也可以设定日装煤量,由中心站计算机计算出原煤和矸石的流量,然后通过自动调节装置实现流量控制,提高装车效率。

6.变送器

将灰分测试仪、核子称的上报数据以4~20mA电流量的形式送到中心站,经PLC模块逆变换后恢复原来数据,给数据处理单元使用,用此模式可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7.中心站

中心站由中心控制机柜、中心控制计算机、完成对系统所有电源的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流量预置或调节等。

四、系统特点

整个检测系统首先采用流量比较作为控制基础,精确控制矸石配入量,以得到准确的目标灰分,最终通过灰分比较系统把关,属双系统灰分检测控制配煤自动化。不但要控制配煤结果,还对配煤过程进行了有效控制,比传统的单一过程控制或结果控制都要优越。加上系统采用了高质量精度和性能的硬件配置,使系统运行更加准确可靠。

第 6 页共7 页

五、主要配置

本厂专业生产电液推杆,液压拉紧装置,电液动平板闸门等液压系列产品,欢迎选购,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533109.html, 或进入中国液压机械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a13533109.html,联系电话:400-6030-828

第7 页共7 页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14年修订) 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总则 本准入条件适用于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精制生产企业。 (一)炼焦包含常规焦炉、热回收焦炉、半焦(兰炭)炭化炉三种生产工艺。 1.常规焦炉是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 2.热回收焦炉是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尾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焦炉结构形式分立式和卧式。 3.半焦(兰炭)炭化炉(以下称“半焦炉”)是指将原料煤中低温干馏成半焦(兰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二)焦炉煤气制甲醇是指以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装置。 (三)煤焦油加工是指以常规焦炉生产的高温煤焦油或半焦炉生产的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蒸馏方法生产酚、萘、洗油、蒽、煤焦油沥青等化工产品的装置。 (四)苯精制是指以炼焦煤化工产品粗苯或轻苯为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装置。 二、生产布局 (一)新(改、扩)建焦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二)炼焦项目建设应根据当地资源、能源状况,以及环境容量、市场需求情况,落实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 (三)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河流两岸、高速公路两旁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保护地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建设焦化企业。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焦化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自动配煤系统简介-II

煤矿用自动装车配煤控制系统简介 由于煤矿矿井煤质构造比较复杂,影响煤质的因素较多,造成矿井煤质不稳定,波动性较大,难以符合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把不同质量的煤相互掺合,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目标煤质,称为配煤。 对于采用两种煤质的配煤,就是将矸石以一定的比例混入原煤中,使混合后的煤的热值符合用户的要求。 本系统适合两种煤质的配煤,是利用灰分测试仪在线测试混合后煤的灰分,然后动态调节矸石的流量,使混合后的煤符合用户的要求。对多种煤质的配煤,需重新设计,但原理一样。 一、基本原理 在煤的掺合过程中,煤的质和量有以下数学模型 A1*Q1+A2*Q2=A3*Q3 -------------① 式中各变量的定义: A1-----原煤的产品灰分 Q1-----原煤的产品流量 A2-----矸石的产品灰分 Q2-----矸石的产品流量 第 1 页共7 页

A3-----配完以后的目标灰分 Q3-----配完以后的目标流量,Q3=Q1+Q2 由①式可得出:A3=( A1*Q1+A2*Q2)/(Q1+Q2) 由于灰分是表示煤中所含杂质的比例,故必须存在A2≥A3≥A1的条件,配煤才有实际意义,只要满足此条件,无论A1、Q1、A2具体的值是多少,都可以通过增加和减少Q2来达到希望的A3,见图1-1。 图1-1 第 2 页共7 页

第 3 页 共 7 页 当A3被指定后,通过指定值和检测值的比较,适时调节矸石流入量,从而达到A3在一个允许的小误差范围内波动,实现配煤自动化。 由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如图1-2所示的基本系统: 图1-2

二、系统框图 第 4 页共7 页

基于PLC控制的锅炉自动输煤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以锅炉的自动输煤系统为研究对象,自动输煤系统的出现不仅仅解决了在锅炉输煤过程中只能使用人力的现状,也解决了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论文首先简述了锅炉概况,对自动输煤系统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设计,然后对输入输出点进行分配,设计了主电路,对PLC进行分析选择,最后画出梯形图。通过对原有锅炉输煤系统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PLC 控制系统选用日本三菱F1-30MR型PLC,通过硬件选取,软件调试,实现整体控制系统结构合理,运转良好的目的。个机械之间均涉及安全连锁保护控制共嫩:系统的输煤电机启停有严格控制顺序,彼此间有相应的联锁互动关系,当启停某台输煤系统设备时。从该设备下面流程的最终输煤设备开始向上逐级启用,最后才能使该台设备启动;当停止某台输煤设备或某台设备故障时,从该设备上面流程的源头给煤设备开始向下逐级停机,左后才能使该台设备停止。这样就保证了上煤传输的正常运行在线控制煤流量,避免了皮带上煤的堆积,也保护了皮带。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布局合理,工作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工作良好。用PLC 输煤程控系统。用PLC来对锅炉输煤系统进行控制。锅炉输煤系统,是指从卸煤开始,一直到将合格的煤块送到煤仓的整个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卸煤生产线、煤场、输煤系统、破碎与筛分、配煤系统以及一些辅助生产环节。本设计中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输煤系统部分,即煤块从给煤机传输到原煤仓的过程。采用了顺序控制的方法。不但实现了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因此PLC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引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PLC;自动输煤系统;煤料自动控制

沙钢配煤专家系统介绍

沙钢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杜屏1 吕青青1 周俊兰1 白新革2 钱如刚2 任华伟2 为了稳定沙钢集团焦炭质量,保证高炉顺产,并且平衡焦炭质量与焦化副产品收益之间的比例,实现焦化厂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沙钢钢铁研究院根据沙钢焦化厂对焦炭的质量要求,结合焦化副产品的市场价格,开发出既能保证焦炭质量,又同时使焦化副产品收益达到最大化的配煤专家系统。该系统集合了煤炭数据采集、焦炭质量预测、焦化副产品预测、优化配煤和配煤结果检验五大功能。实现了沙钢焦化厂焦炭生产的高质、稳产、低成本的长远控制。 1 焦炭强度回归 该系统可以自动收集1#~8#焦炉的配合煤指标和焦炭强度指标,自动建立焦炭强度指标和配合煤指标间的回归关系。在建立回归方程过程中,该系统被引入了常规焦炭质量预测方程所从未使用的Xi 指标,并使用了牛顿迭代,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大大提高了预测方程的准确性。 1.1 焦炭回归方程的建立 1.1.1建立焦炭冷强度M40、M10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通过引入Xi (i=1,2,3,4,5)指标,M 40的相关系数r=0.77,标准方差σ=0.36,M10的相关系数r=0.79,标准方差σ=0.22。 图1 M 40、M 10回归结果(有效数据点n=79) (相关系数r=0.77,标准方差σ=0.36) (相关系数r=0.79,标准方差σ=0.22) 1.1.2建立焦炭热态性能CSR 、CRI 回归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CSR 的相关系数r=0.73,标准方差σ=0.79,CRI 的相关系数r=0.65,标准方差σ=0.88。 ),,,,,,(10543212Y Y Y Y Y G ash f M =),,,,,,(40543211X X X X X G ash f M =),,,,,,(5 43213X X X X X G ash f CSR =) ,,,,,,(6543214Y Y Y Y Y Y ash f CRI =

配煤理论

配煤理论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 互换性配煤原理 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 共炭化原理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外Collin在400℃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国内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保庆等利用10g固定床反应器研究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塑料添加量不超过5%时,煤气产率增加,焦油收率提高,焦油中脂肪烃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显增加,而半焦性质基本不受影响。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

基于PLC的配煤自动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配煤自动控制系统 发表时间:2010-01-25T17:10:14.76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2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司丛华[导读] 煤矿的产品是煤炭,煤矿平均每天拉出煤炭几十万吨,装车、卸车、配煤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非常大司丛华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矿选煤厂) 摘要:实现全自动配煤作业,既可以减少浪费,又能节省开支,因此对于煤矿来说,建立一个便捷、可靠的自动配煤装车系统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PLC由于体积小、组合方便、可靠性高以及具有很强的柔性,仅需修改梯形图程序就可改变控制功能,同时具有计算、通信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领域。 关键词:PLC 配煤控制系统 0 引言 煤矿的产品是煤炭,煤矿平均每天拉出煤炭几十万吨,装车、卸车、配煤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非常大。选煤厂的原煤来自多个矿井,各矿井原煤的煤质不尽相同。但是客户对煤质的要求一般不会变化,如果对各种煤质单独洗选,则需频繁改变选煤工艺参数,给选煤厂带来许多不便。因此,选煤厂往往是将2种或者3种或者4种原煤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煤,得到一种较为适宜洗选的煤,然后进行洗选。过去手动操作时,由于人的主观误差而造成的煤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非常迫切需要提高装车配煤的自动化程度。 1 配煤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皮带的上方有一个料斗,皮带运动时,由给煤圆盘旋转装置使原煤料仓中的煤落到皮带上。输送皮带由控制电机M驱动,速度传感器SF给出频率和皮带速度成正比的电信号。输送皮带的下方装有核子秤WZ,它输出与皮带上煤的重量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皮带配煤核子秤控制器接收SF的速度信号和WZ的重量信号,计算皮带上物料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并显示结果,同时与设定的流量值进行比较,通过控制器调节,输出电流控制信号,经功率放大,控制电机的转速,使配煤量稳定在设定值。各个原煤料仓中的煤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送往下一道工序,配煤结束。配煤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控制系统 2.1 结构框架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采用三级集散控制结构,即直接控制级、过程管理级和生产管理级,分别由图2中的现场控制系统、PLC程控系统及上位机控制系统担任。其中现场控制系统主要由各主设备的动力控制柜组成,直接与各现场设备相连。另外,在现场控制系统的旁边还配有一套主要由继电器、接触器及操作按纽等构成的备用现场手工控制系统,它也可以手工控制各现场设备,以备在自动配煤控制系统失效或需检修时不会中断配煤任务,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该两套控制系统通过程序软开关进行切换,即在上级PLC程控系统输出的配煤胶带、电磁阀、风机等主设备控制信号之上另附加了一个程控有效信号,由它来控制系统切换继电器的动作,从而实现现场手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的自动切换。由于采用了多个程控有效信号,这样使得该两套不同的系统能混合运行,以解决复杂情况下的配煤问题。 2.2 PLC程序控制设计充分利用PLC各模块的自诊断功能。根据工艺流程,在软件中插入诊断程序,实时判断传感器信号,如有异常上传报警信息。采用多种故障报警提示以及灵活的故障处理手段,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设计方案如下:①初始化程序。初始化是主程序的部分任务,提出系统的控制变量,设定列车的车厢数目、车厢长度、牵引绞车速度初始值、装车方式设定等参数。②主程序。数据初始化及各子程序模块的调用。漏斗放料,自动装车,称重处理,故障报警等过程以子程序模块供主程序调用。PLC每隔2秒计算当前车厢的装煤量,以调节牵引绞车的速度。③集中启停程序。上下级设备之间具有闭锁功能,只有下级设备可靠启动后,PLC才发出启动上级设备的命令;如启动过程出现故障,将按闭锁关系停止设备,同时发出报警信号。④故障报警。实时采集位置传感器和接近开关的状态,防止装车皮带跑偏、打滑;显示屏给出画面,并声光报警。而且,PLC记录故障时状态,故障处理完毕,程序继续,不影响装车的煤量计算。 总的说来,在整个系统控制程序中除充分利用了PLC硬件的自诊断功能外,还使用了3种不同类型的诊断处理,一种是利用定时器或计数器来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诊断;另一种是利用对立传感器信号的相互检测来实现传感器的故障诊断;第3种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诊断传感器的好坏。另外,对系统运行有重要影响的传感器,我们都设计了屏蔽功能,如拉绳、煤位报警等,当某个传感器发生故障而系统又急需运行时,可以由上位机暂时屏蔽掉这个故障传感器,从而程控PLC不再考虑该传感器的信号,使系统能继续运行。对于那些由于检修等原因不能加煤的煤仓同样可以屏蔽。这样,完备的自诊断功能与强大的可屏蔽功能的结合,不仅给系统的维护、检修带来方便,也增强了系统的强壮性。 3 结束语 利用PLC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吸收其它同类控制系统的优点,设计出具有结构开放,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操作简单规范等显著特点的配煤自动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并且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编程技巧,程序易编易改,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为维护、检修带来方便。参考文献: [1]李明河,晁冰.PLC在空压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基础自动化.2000.7(4):48~50. [2]王常力,廖道文.集散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贾风军.动力配煤技术及其重要意义[J].科技与经济.2006(18):127~128. [4]赵立民,靳斌.PLC在配煤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基础自动化.1999.(2):49-51. [5]王志刚,许晓鸣,倪伟.PLC在自动配煤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2001.(3):48-51.

自动化产品中英文名称对照大全

1.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cement element analyzer 2.中子活化煤质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coal analyzer 3.中子活化煤质旁线分析仪 By-pass neutron activation coal analyzer 4.中子活化烧结料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sinter element analyzer 5.中子活化铝土矿元素在线分析仪 Online neutron activation bauxite element analyzer 6.实验室中子活化固态物料元素分析仪 Laboratory neutron activation solid material element analyzer 7.实验室中子活化液态物料元素分析仪 Laboratory neutron activation liquid material element analyzer 8.X荧光在线多元素分析仪系类产品 Online X-ray fluorescence multi-element analyzer series products 9.便携式X荧光分析 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 analyzer 10.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系类产品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series products 11.在线核磁共振分析仪 Onlin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zer

优化配煤技术在谢尔煤气化工艺中的研究介绍

优化配煤技术在谢尔煤气化工艺中的研究 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轻油为原料的大型化肥装置,其化肥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逐渐由盈利转为亏损。要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调整化肥原料结构。相对来说,我国油气资源少,煤炭资源丰富,以煤代油就成为必然选择。 Shell 煤气化工艺(SCGP)是一种洁净的煤气化技术,以干煤粉为原料、纯氧和水蒸汽为气化剂,液态排渣,属加压气流床气化。气化炉内采用水冷壁结构,反应温度在1400~1700℃,因而对煤质的要求相对较为宽松,Shell气化法从技术上讲,对原料煤种的适应范围很广,可以气化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及石油焦在内的多个煤种,对煤的活性几乎没有要求,对煤的粘结性、含水量、含灰量均不敏感,灰熔点高的煤也能气化(灰熔点大于1400℃的煤加助熔剂)。Shell气化效率、碳转化率均较高,氧耗较低,在选择煤气化方法时,Shell 法受到了多数人的重视和欢迎,选用Shell 干煤粉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煤的组成比较复杂,性质差别很大,从技术和经济两种角度考虑,煤的灰熔点、灰渣的粘温特性、煤的活性等指标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特别是灰熔点、灰渣的粘温特性、灰渣流动控制等问题对气化过程操作影响巨大,煤的灰熔点和粘温特性仍是加压干粉气化法选择原料的主要条件。 煤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煤源紧张,煤价上扬,煤质不稳,随着Shell煤气化技术在中石化为主“油改煤”项目中的建成投产,中石化多套Shell煤气化工艺都将面临煤源紧张,煤质不稳,灰分高和灰熔点高等一系列问题,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转。为保证中石化“油改煤”项目能经济、可靠和安全运行,必须重视Shell 煤气化配煤专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针对这种情况,于2005年~2006年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优化配煤技术和采用新型助熔剂,可以拓宽Shell气化煤种,降低原料煤成本,有效利用当地煤源,可有效降低原设计助熔剂(石灰石)的加量(最低可使之减少至煤基2%),降低煤灰熔点,改善灰渣流动特性,提高煤的活性、可磨性指数,对解决煤质不稳,煤源紧张,改善运行条件,减少设备故障,增加气化效率、合成氨产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沙钢配煤系统

沙钢优化配煤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 1 1 2 2 2
吕青青 杜屏 周俊兰 白新革 钱如刚 任华伟 (1.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炼铁环境研究室,张家港 215625; 2.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宏发焦化厂,张家港 215625)
为了稳定沙钢集团焦炭质量, 保证高炉顺产, 并且平衡焦炭质量与焦化副产品收益之间 的比例, 实现焦化厂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沙钢钢铁研究院根据沙钢焦化厂对焦炭的质量要求, 结合焦化副产品的市场价格, 开发出既能保证焦炭质量, 又同时使焦化副产品收益达到最大 化的配煤专家系统。 该系统集合了煤炭数据采集、焦炭质量预测、焦化副产品预测、优化配煤和配煤结果检 验五大功能。实现了沙钢焦化厂焦炭生产的高质、稳产、低成本的长远控制。
1 焦炭强度回归
该系统可以自动收集 1#-8#焦炉的配合煤指标和焦炭强度指标,自动建立焦炭强度指标 和配合煤指标间的回归关系。 在建立回归方程过程中, 该系统被引入了常规焦炭质量预测方 程所从未使用的 Xi 指标,并使用了牛顿迭代,非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大大提高了预测方 程的准确性。
1.1 焦炭回归方程的建立 1.1.1 建立焦炭冷强度 M40、M10 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M 40 = f1 (ash, G,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M 10 = f 2 (ash, G, Y1 , Y2 , Y3 , Y4 , Y5 )
图1
M40、M10 回归结果(有效数据点 n=79) (相关系数 r=0.79,标准方差 σ=0.22)
(相关系数 r=0.77,标准方差 σ=0.36)
1.1.2 建立焦炭热态性能 CSR、CRI 回归的非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 CSR = f 3 (ash, G,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CRI = f 4 (ash, Y1 , Y2 , Y3 , Y4 , Y5 , Y6 )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火电厂控制系统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控部分,第二部分是副控部分。下面就这两部分具体内容做个介绍。 一、火电厂主控系统 火电厂主控系统是保证火电厂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随着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Web技术的飞跃发展,火电厂主控系统的控制水平和工程方案也在不断进步,火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主控系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必将成为未来火电厂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传统火电厂的DCS系统也必将向这一趋势靠拢。火电厂主控系统以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DAS、MCS、SCS、BMS及DEH等系统。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数据采集系统-DAS: 火电厂的主控系统中的DAS(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连续采集和处理机组工艺模拟量信号和设备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实时监视,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 ■数据采集: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实时数据采集、扫描、处理。 ■信息显示:包括工艺系统的模拟图和设备状态显示、实时数据显示、棒图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事件记录和报表制作/ 打印:包括SOE 顺序事件记录、工艺数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与查询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设备故障诊断 2.模拟量调节系统-MCS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 ● 送风控制,引风控制 ● 主汽温度控制 ● 给水控制 ●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 ● 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 ■高加水位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轴封压力控制 ■凝汽器水位控制 ■消防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控制 ■快减压力调节,快减温度调节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3.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BMS系统: BMS(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并能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包括BCS(燃烧器控制系统)和FSSS(炉膛安全系统)。 ■锅炉点火前和MFT 后的炉膛吹扫 ■油系统和油层的启停控制 ■制粉系统和煤层的启停控制 ■炉膛火焰监测 ■辅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循环泵等)启、停和联锁保护 ■主燃料跳闸(MFT) ■油燃料跳闸(OFT) ■机组快速甩负荷(FCB) ■辅机故障减负荷(RB) ■机组运行监视和自动报警 4.顺序控制系统—SCS: ■制粉系统顺控 ■锅炉二次风门顺控 ■锅炉定排顺控 ■射水泵顺控 ■给水程控 ■励磁开关 ■整流装置开关 ■发电机灭磁开关 ■发电机感应调压器 ■备用励磁机手动调节励磁 ■发电机组断路器同期回路 ■其他设备起停顺控 5.电液调节系统—DEH: 该系统完成对汽机的转速调节、功率调节和机炉协调控制。包括:转速和功率控制;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运行参数监视;超速保护;手动控制等功能。 ■转速和负荷的自动控制 ■汽轮机自启动(ATC) ■主汽压力控制(TPC) ■自动减负荷(RB) ■超速保护(OPC) ■阀门测试

基于PLC的火电厂配煤系统设计

目录 1 引言 (1) 2火电厂配煤顺序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 2.1犁煤器工作原理 (2) 2.2犁煤器工作过程 (2) 3 程序设计及组态画面制作 (3) 3.1PLC程序设计梯形图 (3) 3.2画面动态过程 (14) 3.3点组态画面 (16) 4 硬件接线图 (18) 5实训总结 (19) 6 参考文献 (20)

1 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围绕PLC在火电厂配煤顺序控制系统的应用,在实际的火电厂中主要有三种配煤方式,分别是按顺序配煤、按原煤斗剩余量配煤、按一定时间配煤,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顺序控制配煤方案。火电厂配煤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煤仓配煤可靠性的任务。火电厂顺序配煤是完成对皮带输送的煤,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犁煤器分配到原煤斗中。该系统主要由犁煤器、输煤皮带和煤斗组成。皮带主要将原煤进行传输,犁煤器将皮带上的煤进行分配,原煤斗则对煤进行存储。 本次课程设计中主要采用PLC和组态软件编程与监控,PLC型号为德国西门子S7-200XP,它有14个数字量输入、十个数字量输出。PLC是一种数字运算控制操作的电子系统,为专业环境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数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组态软件版本为紫金桥组态软件。PLC主要实现配煤的自动与手动程序的编写与运行,紫金桥软件则通过组态对配煤的控制过程进行形象的表现与画面监视。 1

课程设计 2火电厂配煤顺序控制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2.1犁煤器工作原理 犁煤器工作时,首先启动电动推杆,当电动推杆推出时,其下端伸长。在推杆伸长过程中,拨叉带动移动支架向后移动,移动支架底部斜面沿前后滚轮向上滑动,使支架抬起;两端的可折托由槽型变为平形,皮带工作面成水平状态,便于缷煤。同时,在缷煤刮板中立和电动推杆的推力作用下,缷煤刮板处于落下位置,与皮带面垂直接触并紧贴皮带表面。当皮带载煤到犁煤器前时,来煤沿缷煤刮板向两侧缷入刮板两侧缷入煤斗中。犁煤器工作完毕后,推杆返回。返回过程中,拔叉又使移动支架向前端移动,支架底部斜面凹槽落入前后轮上,使支架下落,随之下降。于是,可托板由平形变为槽型,皮带呈槽型状态。载煤皮带顺利通过犁煤器,正常运行状态。电动液压推杆装有过载保护装置及限位装置。当伸出或缩回受阻,推(拉)力超过额定值时,可自动切断电动液压推杆电源,以保证犁煤器处于正常缷煤状态或不缷煤状态。 2.2犁煤器工作过程 1)当手/自动开关处于手动状态时,按下一号犁煤器启动开关时,电机正转犁煤器落下与皮带面垂直接触并紧贴皮带表面,下限位开关断开,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开始卸煤工作;当按下一号犁煤器的拾犁按钮犁煤器抬起,电机反转,当到达上限位开关时,停止工作。以此类推,2号,3号,4号犁煤器也是这样工作的。 2)当手/自动开关处于自动状态时,系统根据设计程序自动运行。当按下自动启动按钮时,第一个犁煤器先落下,当原煤斗中的煤从10%到达90%时,第一个犁煤器拾起。此时第二个犁煤器落下,当原煤斗中的煤从10%到达90%时,第二个犁煤器拾起。以此类推,3号,4号犁煤器也是这样工作,当第四个犁煤器拾起后工作结束。 3)当自动运行时,犁煤器可以实现手/自动的无扰切换。 4)配煤系统无论工作在手动还是自动的状态下,均能通过急停按钮,对系统进行紧急停止。 2

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综述及预测

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综述及预测 范杜平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摘 要:综述了国内10年来混煤研究的情况——混煤掺烧配比和混煤热解与燃烧两个主要问题。根据相应的研究文献,总结了混煤掺烧配比和混煤热解与燃烧问题研究的大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对国内近10年来研究情况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一些现象解释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混煤研究;混煤配比;热解与燃烧 随着动力配煤的开展,国内科研单位对配煤做了许多研究性的工作。为了使此课题的开展进一步得到完善,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近10年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国内在此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未解决问题,并得出国内在此方面的努力方向和一些现象解释的可能方向。 1、混煤掺烧配比问题 混煤掺烧配比的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的煤种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煤的煤质特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可磨性与单煤种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我们确定这种关系之后我们又该怎样根据实际电厂的情况对不同的煤种进行配比,配成适合电厂燃烧的混煤。 图一国内混煤掺烧配比问题研究情况 混煤掺烧配比问题在国内研究情况归纳如图一所示。由于煤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混1作者简介:范杜平(1979-),男,硕士研究生

煤的配比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对特定的电厂的实际用煤的配比问题还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煤种。但是在10余年中国内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对混煤配比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文献[1]率先地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两种不同性能煤种的混煤着火性能,燃尽特性、结渣情况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从而确定优化其最佳的掺混比例的问题。这是国内第一篇比较系统地利用试验研究混煤的特性,并提出一种配比的方法。文献[2]介绍了燃煤成分对电站锅炉燃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燃料成分确定燃煤最佳配比的方法;冯宝安等人[3]详细地论述了混煤应用与火电厂的作用,考虑电厂降低SO 排放的环保要求,提出了一种 2 易于电厂操作的混煤配比确定方法。浙江大学抓住这个机会对混煤配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汤龙华、周俊虎等人[4]提出非线性规划实现动力配煤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师生成功地开发了动力配煤的专家系统,并且投入了生产。在这个时候混煤配比研究的主要框架基本确定下来,图一就是根据浙江大学的专家系统的框架来描绘国内混煤配比问题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该图我们可以看出,在专家系统确定下来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 (1)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问题。浙江大学和西安交大部分研究工作者已经做了部分工作,例如BP神经网络,灰色系统到最近的遗传算法[6][7][12][13]来研究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问题,当然这些算法也可以用到后面将要提到的约束条件模块中去。这些先进的算法比常规算法[14]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最大好处就是不依赖于混煤过程和混煤燃烧的具体模型。相反地其可以根据实际的(或者实时的)数据自动建立混煤过程的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从而为研究混煤的物理化学机理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该部分的工作随着先进算法的出现而不断地得到改善。 (2)目标函数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把目标函数由原来的配煤得到的混煤综合性能改为满足同样发热量的条件下得到更为低廉的配煤煤种[11],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修改目标函数来满足电站燃烧过程的单项指标。例如可污染物的排放、结渣问题作为混煤配比的目标函数以便进行考核。 (3)约束条件的调整。这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而且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在众多的煤种混合过程中,煤种到底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具体的定量的关系(包括煤质特性、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排放性、可磨性)怎么确定,是否具有统一性?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这项工作不容乐观,这归结于我们对煤燃烧的过程和煤混合过程还没有完全了解,理论上存在不足,试验也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算法来解决实际生产的部分问题,但由于其混煤过程的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出来之前,对我们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附件 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2014年修订) 为促进焦化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引导和规范焦化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标准规范,按照“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能(资)源、保护环境、技术进步、创新转型”的原则,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总则 本准入条件适用于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包括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苯精制生产企业。 (一)炼焦包含常规焦炉、热回收焦炉、半焦(兰炭)炭化炉三种生产工艺。 1.常规焦炉是指炭化室、燃烧室分设,炼焦煤隔绝空气间接加热干馏成焦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装煤方式分顶装和捣固侧装。 2.热回收焦炉是指焦炉炭化室微负压操作,机械化捣固、装煤、出焦,回收利用炼焦燃烧尾气余热的焦炭生产装置。焦炉结构形式分立式和卧式。 3.半焦(兰炭)炭化炉(以下称“半焦炉”)是指将原

料煤中低温干馏成半焦(兰炭)和焦炉煤气,并设有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的生产装置。加热方式分内热式和外热式。 (二)焦炉煤气制甲醇是指以焦炉煤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甲醇的装置。 (三)煤焦油加工是指以常规焦炉生产的高温煤焦油或半焦炉生产的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采用蒸馏方法生产酚、萘、洗油、蒽、煤焦油沥青等化工产品的装置。 (四)苯精制是指以炼焦煤化工产品粗苯或轻苯为原料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装置。 二、生产布局 (一)新(改、扩)建焦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区、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二)炼焦项目建设应根据当地资源、能源状况,以及环境容量、市场需求情况,落实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 (三)新(改、扩)建焦化企业必须在依法设立、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布设。在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现有城市居民供气项目和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以内,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弱的近岸海域岸线(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厂区内配套项目除外)、主要

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08-4-7 作者:王建国1,吴建兵2,吕震中1,民学星1 摘要:为了提高输煤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水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输煤程控设计方案。文章介绍了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分析了自动配煤功能难以实现的原因,阐述了改进的自动配煤设计方案,以某2×330MW 燃煤火力发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文中还提出 引言 输煤系统为锅炉制粉系统提供燃煤,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许多电厂的输煤程控系统都采用了DCS或PLC,实现了设备的远方监控、联锁启停以及设备故障时的自动跳闸等功能。但是,绝大多数电厂的输煤系统仍然不能实现全部工艺流程的程序控制,本文将对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设计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的设计方案。 一、输煤系统工艺流程 输煤系统一般由储煤、上煤、取煤、掺煤、配煤等工艺流程组成:①储煤流程。厂外来煤通过输煤系统的输煤皮带输送到煤场。②上煤流程。厂外来煤通过输煤皮带直接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煤仓。③取煤流程。将贮藏在煤场的燃煤通过输煤皮带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原煤仓。④掺煤流程。将厂外来煤和煤场的储备燃煤掺配在一起,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煤仓。这样就实现了各种不同煤种的混合掺轧从而适应锅炉的燃烧要求。⑤配煤流程。通过犁煤器或卸料器等将输煤皮带上的燃煤卸载下来,分配到锅炉不同的煤仓。 从功能上看,上煤、取煤、掺煤流程都是将原煤输送到锅炉原煤仓,只是源头不同而已。储煤和配煤流程的作用相对独立,储煤流程就是将外来的煤暂时运送到煤场贮存起来,配煤流程则通过犁煤器的抬落及时合理地将输煤皮带上的原煤分配到各个不同的煤也保证可靠连续地供给锅炉。 二、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 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输煤系统有3种控制方式:程序控制、远方软手操作和就地手动操作。目前,上煤、取煤、掺煤和储煤流程基本能够实现上述3种控制方式。程控时系统按照逆煤流方向逐级自动启动设备,顺煤流方向逐级停运设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该设备立即跳闸,并按逆煤流方向逐级联锁跳停其他相关设备,故障点以后的设备仍然维持原来的运行状态。但是,大部分电厂的配煤流程只能实现后两种控制方式,即远方软手操和就地手动操作,手动配煤需要运行人员在就地不停地监视各个煤仓的煤位情况,通知集控室操作人员控制犁煤器的抬落。 由于输煤现场环境恶劣,手动配煤的安全可靠性低,很容易导致因人为原因而出现堵煤现象,进而引起皮带跳闸、系统停运。若长时间不能恢复,便可能使机组因燃料不足而降低负荷甚至被迫停运[2]。所以配煤流程实现程序自动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动配煤功能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煤仓煤位检测信号不可靠。煤仓煤位信号是优先配煤和终止配煤的依据,所以煤仓煤位的准确测量是程序自动配煤的关键。然而,煤位的测量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它不像液体那样可以通过测量其静压或差压来确定其液位高低。因为该类容器内一般都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给料位的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早期采用的各种接触式料位测量装置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的料位检测装置很多,己经可以有效地解决煤仓煤位的检

配煤基础知识

配煤炼焦技术 【摘要】系统介绍了近几十年来配煤炼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情况,也介绍了焦炭质量预测的几种方法,重点介绍了专家配煤系统,并探讨了当前配煤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配煤炼焦灰分硫分原理质量预测建议应用 配煤是炼焦煤准备的工序之一。炼焦或碳化前煤料的一个重要准备过程。即为了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焦炭,把不同煤牌号的炼焦用煤按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 从前,炼焦只用单种焦煤,由于炼焦工业的发展,焦煤的储量开始感到不足。而且还存在着煤炼的焦饼收缩小,推焦困难;焦煤膨胀压力很大,容易胀坏炉体;焦煤挥发分少,炼焦化学产品产率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采用了多种煤的配煤炼焦。配煤炼焦扩大了炼焦煤资源,把不能单独炼成合格冶金焦的煤,经过几种煤配合可炼出优质焦炭,还可以降低煤料的膨胀压力,增加收缩,利于推焦,并可提高化学产品产率。配煤炼焦可以少用好焦煤,多用结焦性差的煤,使国家资源不但利用合理,而且还能获得优质产品。 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扩大炼焦煤资源。配煤技术涉及煤的多项工艺性质、结焦特性和灰分、硫分、挥发分的配合性质和煤的成焦机理等。长期以来,配煤试验一直是选定配煤方案、验证焦炭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配煤技术程序。配煤方法有配煤槽配煤和露天配煤厂配煤两种。 当前世界各国炼焦煤资源稀缺,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考虑到经济效益及现实情况,国内外各焦化厂都在致力于配煤方案的研究。虽然方案千变万化,而配煤的原理却不外乎胶质层重叠原理、互换性原理、共炭化原理这三种。 一、配煤理论简介: 1 胶质层重叠原理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 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

自动配煤控制方式

自动配煤控制方式 “自动配煤”方式分为超低煤位优先,低煤位优先,定时顺序加及余煤加四种。煤位信号分为超低、低、高、超高四个,超低煤位信号为该仓立即加煤的信号,低煤位信号为提示需要加煤的信号,高煤位信号为正常停止加煤的信号,超高煤位信号为该仓禁止加煤(余煤加)的信号。超低煤位信号设定位置离原煤仓出口7米,低煤位信号设定位置离原煤仓出口8米,高煤位信号设定位置离原煤仓出口12.5米,超高煤位信号设定位置离原煤仓出口13.5米。 自动配煤方式指完全根据现场的煤位信号,自动控制犁煤器的起落,完成加仓上煤。在“自动配煤”方式下,当输煤系统发出“程启”操作后,煤尾皮带即先运行。当煤尾皮带出现运行信号后,首先向出现超低煤位报警的仓进行超低煤位加仓上煤,即该仓的犁煤器首先落下,直至消除煤仓超低煤位状态。然后依次逆煤流方向对出现低煤位报警的仓进行低煤位加仓上煤。在消除煤仓低煤位的加煤过程中,若某一仓出现超低煤位,则立即转向此仓进行加仓上煤。待超低煤位信号消失后,再转至原低煤位仓加煤。所有低煤位信号消失并延时一定时间后,接着从第一仓开始进行定时顺序循环加煤,顺序将所有煤仓加至高煤位。在此过程中,若有某一仓出现低煤位,则自动对此仓进行加仓上煤,待低煤位消失并延迟一定时间再返回原煤仓进行加仓上煤。在顺序加煤过程中自动跳过出现高煤位点的位置进行加仓上煤。当所有参加加煤的仓均为高煤位后,则自动从煤源开始延时停设备,同时从第一个原煤仓位置开始进行皮带上余煤加。在此过程中依顺煤

流方向一直加到最后位置后再回到第一位置循环加煤,直至煤源皮带停机为止。在顺序余煤加过程中出现超高煤位仓不再参加加煤。在加煤过程中,如出现某一犁煤器卡死,带负荷不能抬起时,立即将沿逆煤流方向最近且煤仓未至超高煤位的犁煤器落下,延时几秒,然后再抬卡死的犁煤器,如还未抬起,此时先停煤源设备,然后按逆煤流方向进行顺序加煤,直到将皮带上的煤加完为止。若故障犁煤器前面的煤仓均至高煤位或超高煤位,立即停止皮带机运行。顺煤流方向第一个犁煤器卡死,立即停止皮带机运行。在“自动加煤”过程中,检修仓不参入自动加煤操作。若尾仓为检修仓,沿逆煤流方向,尾仓前面第一个犁煤器在整个加煤过程中均在落下位置。程控可手动将煤仓设置成尾仓、停用或检修状态,设置成尾仓时该仓两个犁煤器自动到落位,沿逆煤流方向尾仓后面的所有仓都不加煤,默认状态下1号E(2号E)仓为尾仓;设置成停用状态的仓在自动配煤过程中不加煤,其它仓按配煤原则正常加煤;设置成检修状态的仓沿逆煤流方向前面的第一个仓自动设置为尾仓,检修仓及后面的所有仓不加煤。

洗煤厂集控系统设计方案实用版

YF-ED-J485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洗煤厂集控系统设计方案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洗煤厂集控系统设计方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概述 选煤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任务是完成各生产设备的控制及闭锁、洗选工艺自动调节以及信息上传和共享,是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部分。洗煤厂自动化控制系统按照安全、实用、可靠、先进、开放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吸收以往洗煤厂成功的经验,选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正常地运行。 传统的洗煤厂集中控制系统一般采用逻辑元件实现集控,通过硬接线实现联锁。由于元件的特性不一,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烧毁

元件的现象,对生产影响很大。若需要修改联锁关系时,必须改变柜内的接线方式,灵活性不高。 由计算机实现的集中控制系统能对全厂设备实现自动化管理,由操作员在集控室内直接控制设备的起停及过程参数的调节。在上位机界面中能够直观地显示各种设备的起停状态及故障状态,便于操作员及时的掌握现场情况。 通过以太网,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产品指数和过程参数传送至调度室,从而使全矿能够统一地安排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 选煤厂由于环境恶劣,对设备及设备的控制水平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系统采PLC+计算机+总线模块等组成工业控制网络,提高系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