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简介

王士禛简介
王士禛简介

王士禛简介

乐事。

寒山寺,在江苏苏州城西枫桥镇,寺始建于梁武帝天鉴年间(公元502年~519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图七层,宋仁宗嘉佑年间,赐号“普明禅院”,然唐人已称为“寒山寺”了。

元朝末年,寺塔俱毁,明太祖洪武年间重建,经过多次的兵火劫难,到了清末宣统三年,江苏巡抚程德全集资重建,规模宏伟,焕然一新。

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首诗: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前两句写景,天已黑了,东塘正在落潮,诗人当时来到苏州,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后两句抒情,当时的寒山寺早已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兵火中灰飞烟灭,寒山寺的钟声千古出名,美丽的寒山寺钟声,留给人们多少甜蜜的联想。而今天,明末的战火,早已把寒山寺打得破烂,诗人不禁

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来了。作为清初诗人,王士禛发思古之幽情,纯属人之常情。这里面,有多少的家国之思啊!清朝与唐朝,通过枫桥钟声,拉在了一起,而此间,又寄予了诗人多少的感触!

再接着看看第二首诗:“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经过兵火的枫桥,经过兵火的寒山寺,早已是今非昔比。枫桥是寂寞的,是萧条的,而水边的客店,透露了多少的冷清和寂寥,往来旅客的稀少,反映了此时的枫桥的寂寥和孤独,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寒山寺的萧条。诗人千里迢迢来到苏州,与远方的朋友,有着不一样的惆怅和无奈!十年在江南,诗人的是:独自一人,在寂寞的晚上,独自倾听夜半的钟声,独自享受唐朝张继听到的钟声——而今天,诗人来到苏州,听到的钟声,却是如此不同,心境是这样的状态,不禁感慨万千!

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感染力较强,情感冲击力较为强大。是两首较为出色的诗歌!但是,如果把这两首诗歌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气魄和情感抒发空间都明显逊色!

王士禛创立了神韵一派,而以诗的神情韵味为诗的最高境界.他反对重修饰、掉书袋、发议论、无生气的诗,他最爱古澹自然清新蕴藉的情调。他欣赏司空图诗品中所标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意境。他为实践他这种理论,做了大量的诗歌理论实践,成为当时的诗坛盟主!王士禛真正能够实践他的理论,表现神韵的特色的,是他的七言绝诗。但规模过小,又是神韵诗派的

缺点。

从以上两首诗歌看来,还是能够比较好地反映诗人着重写性灵的特点,诗歌句子简练蕴藉,富于神韵,同时又富于清新的气息。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全诗翻译赏析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全诗翻译赏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题秋江独钓图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注释 ⑴蓑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扁舟:小船。 ⑵丝纶: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⑶樽:酒杯。 ⑷扁舟:小船。一人独钓一江秋 参考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士祯早年应朋友邀请,为《秋江独钓图》而题的七绝。 赏析 《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一首题画诗。是诗人早年应朋友邀请《秋江独钓图》题诗。这首诗应画中的意境,巧妙的嵌入九个“一”,描写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景象。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

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一人独钓一江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王士禛简介

王士禛简介 乐事。 寒山寺,在江苏苏州城西枫桥镇,寺始建于梁武帝天鉴年间(公元502年~519年),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建浮图七层,宋仁宗嘉佑年间,赐号“普明禅院”,然唐人已称为“寒山寺”了。 元朝末年,寺塔俱毁,明太祖洪武年间重建,经过多次的兵火劫难,到了清末宣统三年,江苏巡抚程德全集资重建,规模宏伟,焕然一新。 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名噪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一首诗: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枫桥第几桥?”前两句写景,天已黑了,东塘正在落潮,诗人当时来到苏州,夜泊枫桥,形单影只,在一只船上,听外面潇潇雨声。后两句抒情,当时的寒山寺早已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兵火中灰飞烟灭,寒山寺的钟声千古出名,美丽的寒山寺钟声,留给人们多少甜蜜的联想。而今天,明末的战火,早已把寒山寺打得破烂,诗人不禁

想起唐朝诗人张继笔下的枫桥来了。作为清初诗人,王士禛发思古之幽情,纯属人之常情。这里面,有多少的家国之思啊!清朝与唐朝,通过枫桥钟声,拉在了一起,而此间,又寄予了诗人多少的感触! 再接着看看第二首诗:“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经过兵火的枫桥,经过兵火的寒山寺,早已是今非昔比。枫桥是寂寞的,是萧条的,而水边的客店,透露了多少的冷清和寂寥,往来旅客的稀少,反映了此时的枫桥的寂寥和孤独,反映了历经战火之后的寒山寺的萧条。诗人千里迢迢来到苏州,与远方的朋友,有着不一样的惆怅和无奈!十年在江南,诗人的是:独自一人,在寂寞的晚上,独自倾听夜半的钟声,独自享受唐朝张继听到的钟声——而今天,诗人来到苏州,听到的钟声,却是如此不同,心境是这样的状态,不禁感慨万千! 这两首诗歌,既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又写出了世态沧桑之后的万千思绪。感染力较强,情感冲击力较为强大。是两首较为出色的诗歌!但是,如果把这两首诗歌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气魄和情感抒发空间都明显逊色! 王士禛创立了神韵一派,而以诗的神情韵味为诗的最高境界.他反对重修饰、掉书袋、发议论、无生气的诗,他最爱古澹自然清新蕴藉的情调。他欣赏司空图诗品中所标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意境。他为实践他这种理论,做了大量的诗歌理论实践,成为当时的诗坛盟主!王士禛真正能够实践他的理论,表现神韵的特色的,是他的七言绝诗。但规模过小,又是神韵诗派的

王士祯《詹懋举以工为师》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士祯《詹懋举以工为师》原文、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 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 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释】:①一过:一遍。 翻译】: 万历年间,詹懋(m co)举任颍州的太守。有次召用木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画指,好像在评价好坏。叫来问他:“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答说“是”。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詹很惊讶,问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家在西郊外, 见一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担头,于是请让看看。听他弹奏,心里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给他钱,他不要,说:“我,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琴,是老人赠的,现在献给您。”果然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阅读训练】: 12.解释加点字。 (1) 颇善此乎?善( ) (2) 一时琴师莫能及及( ) 13.对画线句“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肩上担着柴,头上常挂一个囊琴,于是请求看看。 B.曾经见一个老人带着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琴囊里,于是请求检 查一下。 C.曾经见一个老人进城卖柴,常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柴担的担头,于是请求看看。 D.曾见一老人带薪金进城,担心薪金,便放在常挂头边的装琴的口袋里,于是请求检查一下。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王士禛《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王士禛《御史梁皙次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王士禛 原文: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①,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蠹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予辈皆为赋诗。未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襥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帖,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启壬戌,卒廉熙壬申,年七十二。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有删节) 【注】①内典:佛经。 译文: 先生姓梁,名熙,字叫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生于一个世家大族,年幼时就不喜欢富贵子弟的习气,爱读古书,名声与利益毫不看重。对诗歌,特别喜欢陶渊明,年少时就写有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老人们很诧异。十三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县学生员,文才的名声很大。

055《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禛

《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禛 《古夫于亭杂录》清·王士禛 ●序 余居京师四十年,前后撰录有《池北偶谈》二十六卷、《居易录》三十四卷,既刻之闽,刻之东粤矣。辛巳请急,五月还都,历壬午、癸未,逮甲申之秋,复有《香祖笔记》八卷。是岁冬,罢归田里,迄明年乙酉,续成四卷,通十二卷,又刻之吴门。余老矣,目昏眵不能视书,跬步需杖。白日坐未久,即欠伸思卧,讵复劳神于泓颖之间,以干老氏之戒。然遣闷送日,非书不可,偶然有获,往往从枕上跃起书之,积成六卷,无凡例,无次第,故曰“杂录”。所居鱼子山下有鱼子水,郦氏所谓“泷水又西北至梁邹东南,与鱼子沟水合,水南出长白山东抑泉口,即陈仲子之所隐者也”。山上有古夫于亭,因以名之。渔洋老人自序。 ●卷一 ◎袈裟本字 盘山释拙庵访宋牧仲中丞于吴中,一日会沧浪亭,唱和裟字韵,拙庵以通首黏连不谐,遂押衲裟。近读唐人李群玉《恼僧自澄》诗:“当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莫遣春风里,红芳点架裟。”则袈字从木,作去声。唐人用字必有据依,惜向来未之知也。按“袈裟”,本作“{ 毛}{沙毛}”,葛洪始改今字,从衣({ 毛}与袈音同)。 ◎苏过书法 释觉范《文字禅·跋苏叔党书》云:“叔党行草,皆蝉蜕尘 盍,笔法亚乃翁,惜其早世。不秋。邵阳俭上人携此帖见过, 然如见其父子角巾竹杖,行小港榕林之下,不胜清绝。”又《跋本上人所蓄小坡书后》云:“鸡苏,《本草》:‘龙脑薄荷也。’东吴林下人夏月多以饮客,而俗人便私议坡误用鸡苏为紫苏,可发一笑。予将发鸾溪,上人出示此轴,笔势飞动,学坡而未臻坡 处,政如马巷中遇王、谢子弟,步趋状貌,蕴藉风流,有自来矣。”观此,则知小坡不独工诗赋,而书法亦不愧家学,矧其忠孝大节,尤卓然者哉(《黄氏日抄》云:觉范本是医士)! ◎何家奇石 寂音《石门文字禅》有云:“何忠孺家有石如砚,以水灌之,则枝叶出石间,如丛桂状。”亦奇物。 ◎东坡画弥勒 世但知东坡善画枯木、竹石,寂音集中有《东坡画应身弥勒赞》云:“相传始作以寄少游,卿上人得于少游之家。”则坡老亦工画道、释人物也。 ◎干言山 今顺德府唐山县有干言山。《水经注》:“氵氐水又东南经干言山”。《一统志》:“《卫风》‘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即此地。”《里志》:“东郡有发干县(今观城县),曹氏曰,即所谓干路史卫,县南有干城。”《诗》所云“出宿于干”者,或以为今之顺德,或以为今之东昌,或以为今之开封,孔氏云:“卫女所嫁,不知何国。”诸书参错不同如此,未可据依也。 ◎徐世溥 豫章徐世溥巨源以古文名家,余素爱其文。中间《诸葛武侯论》一篇,持论甚谬,余既著说以驳之。其集末《诗话》一条云:“王劭《冬夜对雪》诗‘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云云,使先读唐诗,后看六朝,掩姓名而阅之,鲜不以为左司者。”此右丞诗,而巨源以为王劭,以为六朝,舛讹甚矣。此亦如李君实不知韩退之“山石荦确行径微”一篇,同一笑柄也。 ◎龙王造宫殿 康熙三十年,宁海州有木工十数人浮海至大洋,忽沉舟,其家皆已绝望矣。阅八年,乃俱归。言舟初入洋,倏有夜叉四辈掣其四角入水,至一处,宫阙巍焕,如王者之居,曰:“此

王士祯简介_王士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王士祯简介_王士祯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言绝句。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王士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为明朝布政使。士祯出生于官舍/a/anghizhenhtm,祖父呼其小名为豫孙。五岁入家塾读书,六七岁时读《诗经》。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文名渐着,23岁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 王士祯代表作品: 《真州绝句五首其四》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士祯。其全文如下: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 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沉沉大泽乡。 颖川汤沐尽,空羡颗颐王。 《初春济南作》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翻译】 初春,下过雪刚刚晴天的济南城,一个又一个的池塘里,都涌满了清清的泉水。城里的人家都住在水边,城外的山峰有一半也进了城。 《高邮雨泊》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寄于淅川道子》作者为宋代文学家王士祯。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士祯,字贻上”阅读答案附译文原文及翻译

“王士祯,字贻上”阅读答案附译文原文 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9~12题。 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祯严反坐,宽无辜,所全活甚多。扬州鹾贾③逋课数万,逮系久不能偿,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康熙三年,总督郎廷佐、巡抚张尚贤交章论荐,内擢礼部主事,累迁户部郎中。十一年,典四川试,母忧归,服阕,起故官。 上留意文学,尝从容问大学士李霨:今世博学善诗文者孰最? 霨以士祯对。复问冯溥、陈廷敬等皆如霨言。召士祯入对懋勤殿,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直南书房。上征其诗,录上三百篇,日御览集。 迁刑部尚书。故事,断狱下九卿平议。士祯官副都御史,争杨成狱得减等。官户部侍郎,争太平王训、聊城于相元狱皆得减等,而衡阳左道萧儒英,则又争而置之法。徐起龙为曹氏所诬。则释起龙而罪曹,案其所与私者,皆服罪。及长刑部,河南阎焕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杀人论重辟,士祯日:此当论其救父与否,不当以梃刃定轻重。改缓决,入奏,报可。 四十三年,坐王五、吴谦狱罢。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纳通判;谦

太医院官,坐索债殴毙负债者。下刑部,拟王五流徙,谦免议,士祯谓轻重悬殊,改王五但夺官。复下三法司严鞫,王五及谦并论死。又发谦托刑部主事马世泰状,士祯以瞻徇夺官。四十九年,上眷念诸旧臣,诏复职。五十年,卒。 明季文敝,诗者习袁宗道兄弟,则失之俚俗;宗钟惺,则失之纤仄。士祯姿禀既高,学问极博,独以神韵为宗。取司空图味在酸成外、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主持风雅数十年。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三》,略有删改。) 注:①新城:今山东桓台,当时隶属济南②海寇:郑成功③鹾(cu )贾:盐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鹾贾逋课数万逋:拖欠 B.坐索债殴毙负债者坐:犯罪 C.王五及谦并论死论:讨论 D.标示指趣,自号渔洋山人指:通旨,意旨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士祯募款代输之,事乃解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则释起龙而罪曹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C.士祯以瞻徇夺官申之以孝悌之义 D.宗钟惺,则失之纤仄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王士祯刚正不阿,

[明]王士祯《剑侠》阅读答案及译文原文及翻译

[明]王士祯《剑侠》阅读答案及译文原文及 翻译 剑侠 [明]王士祯 某中丞巡抚上江。一日,遣吏赍金三千赴京师。途宿古庙中,扃鐍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怪之,归告中丞。中丞怒,亟责偿官。吏告曰:偿固不敢辞,但事甚疑怪,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愿以妻子为质。中丞许之。 比至失金处,询访久之,无所见。将归矣,忽于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三千。叟曰:我稍知踪迹,可觅露车乘我。君第随往,冀可得也。如其言。 初行一日,有人烟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几百里,无复村疃。至三日,逾亭午,抵一大市镇。叟曰:至矣!君但入,当自得消息。不得已,第从其言。 比入市,则肩摩毂击,万瓦鳞次。忽一人来讯曰:君非此间人,奚至此?告以故,与俱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乃与曲折行数街,抵大宅,如王公之居。历阶及堂,寂无人。戒令少待。顷之,传呼令入。至后堂,堂中惟设一榻,有伟男子科跣坐其上,发长及骭。童子数人,执扇拂左右侍。拜跪讫,男子讯来意。具对。男子颐指,语童

子曰:可将来!即有少年数辈,扛金至,封识宛然。问曰:宁欲得金乎?吏叩头曰:幸甚,不敢请也。男子曰:乍来此,且将息了却去!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门而去。日予三餐,皆极丰腴。 是夜,月明如昼。启后户视之,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大惊,然无隙可逸去。彷徨达晓,前人忽来传呼。复至后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谓曰:金不可得矣。当予汝一纸书。辄据案作书,掷之,挥出。前人复导至市口,惝恍疑梦中,急觅路归。 见中丞,历述前事,叱其妄。出书呈之。中丞启缄,忽变色而入。移时,传令吏归舍,并释妻子,豁其赔偿。吏大喜过望。久之,乃知书中大略斥中丞贪纵,谓勿责吏偿金,否则,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觉,发截若干寸,宁忘之乎?问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剑侠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使赍金三千赴京师赍:送 B.请予假一月,往踪迹之迹:寻迹 C.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漫问之漫:随意 D.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审:审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剑侠技艺高超且传奇神秘的一组是() ①途宿古庙中,扃鐍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门钥宛然。 ②告以故,与俱市口觅瞽叟,已失所在。 ③启后户视之,见粉壁上累累有物。审视之,皆人耳鼻也。 ④复至后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谓曰:金不可得矣。

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会

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会 张宏生 内容提要 王士禛在扬州展开的词学活动,继承了他在济南以《秋柳》相唱和的策略,求得前辈揄扬,成为词坛中心,评点时流,建立经典,体现了鲜明的群体意识和领袖意识。他的词学思想中,更多继承了明代尊崇《花间》、《草堂》的传统,而和朱彝尊有很大区别。但这种词学资源本身也有豪放的路数,因此对后来阳羡词派是一个启发。 关键词:秋柳红桥群体选政浙西阳羡 王士禛涉猎词学甚早,据其自述,十几岁即开始写词,但今存的最早作品,大致作于顺治十一、二年间。此后,他当然时有所作,不过无论如何,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赴扬州任推官之后的五年间,才达到了创作的高峰。在扬州时,他“日了公事,夜接词人”,文学活动频繁。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得到了词坛的承认,确立了在词坛的地位。而当他离开扬州之后,也就基本上不再从事词的探讨了。因此,要研究王士禛的词学,应该特别注意其在扬州的创作,而在扬州最有代表性的创作活动,就是群体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王士禛来说,既反映了他的群体意识,也反映了他的领袖意识。通过王士禛在扬州词坛上的群体活动,不仅可以见出当时词学发展的一些变化,而且也可以对清初词坛风会的某些变化得到更为明确的理解。 一、红桥唱和略说 王士禛来到扬州以后,虽然官职不高,但由于才华、风度、学养、门庭等方面的因素,俨然成为扬州词坛(当然也还有诗坛)的中心,许多唱和活动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从现存的唱和作品看,几乎所有的首倡都是王士禛,他本人确实是词学活动的中心人物。在这些活动中,最能体现他的群体意识的,是大名鼎鼎的红桥唱和。 红桥在平山堂的西侧,是扬州的一处名胜,自来吸引着文人墨客的游踪。王士禛曾有《红桥游记》,记载冶游之乐。其红桥词《浣溪沙》共三首,序云:“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崖赋。”其词第一首云:“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緑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第二首云:“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销。遥指平山山外路,断红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第三首云:“绿树横塘第几家。曲栏杆外卓金车。渠侬独浣越溪纱。浦口雨来虹断续,桥边人醉月横斜。棹歌声里采菱花。”但这件在王士禛非常得意的一件事,在他自己的笔下,却有不尽相同的记载: 1、《红桥游记》:“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