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09:57:35.1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吕静

[导读]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秋季腹泻的婴幼儿给予优质护理可加快患儿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21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探究秋季婴幼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2014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为患儿治疗后进行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精神和食欲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秋季腹泻的婴幼儿给予优质护理可加快患儿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婴幼儿;秋季;腹泻;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指的是发生在10~11月份的腹泻,患者多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而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秋季腹泻还会伴随着呕吐,部分患儿吐泻时会伴随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严重者甚至脱水死亡[1]。由于目前仍未有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因此患儿治疗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患儿接受治疗后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是患儿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 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患儿46例,女患儿40例;平均年龄(1.5±0.8)岁;发热患儿23例,吐血患儿37例,脱水严重患儿21例,多种症状的患儿5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1.6±0.7)岁,男27例,女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1.4±0.9)岁,男19例,女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进行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优质护理服务。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大便次数频繁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容易引起家长的急躁和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安抚其情绪,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家长配合患儿的治疗。2、饮食护理:仍需母乳喂养的患儿定时给予母乳喂养,暂停其他辅食。无需母乳喂养的患儿尽量食用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食物。3、臀部皮肤护理:要对肛门及肛周给予悉心护理,大便完后,一定要保证肛门部位的卫生,如果肛门有变红的现象,可适当给予抗菌素。4、口腔护理:由于腹泻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所以要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多喂白开水或者是淡盐水,以防脱水引起的口腔溃疡。5、常规护理:记录患儿大便的时间,形状以及每次排泄的量,有利于医师对病情的准确判断。6、卫生护理:卫生消毒,患儿的奶瓶以及餐具均需进行彻底的消毒,要求煮沸30min。患儿饭前需用肥皂洗手,家长多用肥皂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1.3 效果评价[2-3]“显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或恢复正常,无脱水现象。“有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大便水分减少,脱水现象好转。“无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的腹泻情况无明显好转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由于多数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因婴幼儿患腹泻的高峰季多为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此病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4]。由于此病多涉及患儿,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精神和食欲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表明婴幼儿秋季腹泻后给予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用药,可缩短患儿的病程,加快患儿身体的恢复,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是两个高峰期。小儿腹泻应及时护理治疗,注意了解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 腹泻的护理 1.1. 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 1.2.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1.3. 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 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 2.1. 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 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2.2.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2.2.1. 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一般每1~2min喂5ml(约l 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 液。 2.2.2.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 生理需要量。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上

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13T15:31:27.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金良[导读] 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小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李金良(湖南省娄底卫校附属医院 4170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1-0317-02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好发于秋冬季、秋季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小儿,腹泻之前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1]接着出现像高压自来水样喷射而出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拉出的大便像蛋花汤,稀水中飘浮着片片白色或黄色粪质。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只要护理得当,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自然止泻,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因此,护理在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中占重要位置。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在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腹泻小儿共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每日腹泻6-27次不等,呈蛋花样或黄色粪质,量约60-250ml,其中有30例出现中度脱水症状。 1.2治疗方法控制感染,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腹泻可采用口服补液法,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配合饮食调节,脐周围热敷、按摩等护理治疗。 2 护理 2.1饮食护理饮食护理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和节制饮食,以减轻胃肠负担,恢复消化功能、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暂不添加辅食,应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忌生冷、硬、油炸、高脂肪等食物。食物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定时定量,循序渐进地添加,在患儿无呕吐的情况下可食用炖苹果,炒米汤,以及维生素B类蔬菜等改善胃肠功能。 2.2补液的护理静脉补液是适用于严重脱水。(1)轻度腹泻的患儿无脱水和中毒症状,精神食欲好可让患儿继续进食,可采用口服补液调治[2](氯化钠90mmol/L,葡萄糖粉110mmol/L,氯化钾20mmol/L,枸椽酸盐10mmol/L)(2)中度脱水可给予100-150ml/kg,液量在4-6h 少量多次喂哺(3)中度以上脱水患儿应给予静脉补液。 2.3病情观察注意患儿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的变化。密切观察患儿尿量、大便及呕吐物的次数、性质以及量,以准确估计失水情况。 2.4皮肤护理注意及时更换清洁、柔软的尿布,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臀部拭干并涂油。 2.5腹部按摩因小儿脾胃虚弱,可取脾胃经等穴位来按摩,沿着肚脐顺时针按摩20圈,再按中腔穴,足三里穴,太冲穴[3]。 2.6消毒隔离腹泻的患儿应放在同一病室,做好床旁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用具、便盆分类消毒。 3 健康指导 3.1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2嘱咐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3.3服用微生态制剂时应指导家长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4h以上,保护消化道粘膜的药应告诉患儿家长不能和其他药物同时服用。 4 预防措施 4.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4.2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小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 4.3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4.4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每年7-9月份接种一次。参考文献 [1]马慧,黄敬孚,林书洋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B].中国实用医学杂志出版社2010.1:52-53. 2.郭静,陈丽.国际儿科学杂志,口服补液盐的种类及其在儿童急性腹泻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出版,2010.1:62-64. 3.宋瑞华,王国勤.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03:127.

(完整版)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小儿腹泻基本常识 腹泻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又快,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常见的原因有: 1、进食量过多或次数过多,加重了胃肠道的负担; 2、添加辅食过急或食物品种过多,使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 3、喂养不定时,胃肠道不能形成定时分泌消化液的条件反射,致使婴儿消化功能降低等; 4、食物或用具被污染,引起胃肠道感染; 5、婴儿患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也可因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6、环境温度过低、过高时,小儿也可能出现腹泻。 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8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稀,但食欲好,无呕吐及其它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恢复正常。生理性腹泻是某些婴儿的正常现象,不属病态,无须用药。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症之一,也是影响婴儿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身上,尤以1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这种病症表现腹泻、呕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发热等,主要原因是婴幼儿的消化器官尚末发育成熟,不适应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所以一旦喂养不当、冷热失调或遇到感染时,就容易引起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而发病。 主要症状有: 1、轻症:每日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下,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有时有少量水,但量不多,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偶有少量呕吐或溢奶,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偶有低热,面色稍苍白,精神尚好,无其它周身症状。临床脱水症状不明显,病程约3-7天,预后较好。 2、重症:腹泻频繁,每日排便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有酸臭味,伴有溢乳或呕吐。重者吐咖啡色物,伴有发热、烦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惊厥等。部分患者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钙等。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腹泻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而引起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征。以大便稀薄,便次增多,或如水样为特征。属中医学“腹泻”、“泄泻”范畴。 一、未病先防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肠炎,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因其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本病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蛋花样大便,大便次数多,>10次/d,亦可达数10次。病情重者可致严重脱水,酸碱平衡紊乱,对婴幼儿健康危害极大。我科自2011年9月~2012年11月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方法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59例,取得显著疗效。 1理论依据及辨证用药 《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认为泄泻主要病变在于脾胃,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寒温失调,则脾胃受伤,水谷不化以致脾虚湿盛而发生泄泻。 根据泄泻的临床表现,我科在用药上灵活加减:湿热泻,大便黃褐,气味臭秽,舌苔黄腻,多加入黄连、黄芩等清热利湿;风寒泻,大便清稀多泡沫,臭味轻,舌苔薄白,多加入防风、苏叶等祛风散寒;伤食泻,大便多夹带不消化食物,泻后腹痛减轻,舌苔厚腻或微黄,多加入鸡内金、焦山楂以消食导滞;脾肾阳虚泻,病程较长,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多加入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护士要耐心细致地向患儿家属讲解本病腹泻次数多,患儿极易出现脱水,酸中毒等并发症,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很大,而口服药物对婴幼儿不易喂服,或者服后易吐,难以达到药效。中药直肠滴入,操作简便,无痛苦,且疗效肯定,便于患儿及家长接受。其目的、过程、效果及要求都应介绍清楚,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灌肠准备及操作方法取一次性输液管(带橡胶接头)l根、注射器1具、润滑油等备用。遵医嘱,将中药(茯苓,白术,白芍,木香,葛根,乌梅等)1剂煎取30~50 mL,药温在39℃~41℃,将药液倒人无菌输液瓶中。治疗前向患儿家属说明治疗意义.并介绍同类患儿的治愈情况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灌肠前嘱患儿排空二便,取俯卧位,患儿俯卧于家长双腿上,选用一次性输液管,去掉橡胶接头以下部分,连接一次性肛管并用石腊油润滑前端。分开患儿臀部暴露肛门,轻轻插入肛门约5~7 cm,至直肠壶腹部,用左手夹紧患儿臀部,缓缓滴入药液,根据患儿的年龄及耐受能力调节药液滴速,以患儿感觉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为宜。药液滴完后嘱患儿家长协助患儿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位,避免摇晃,尽量保留药液>1 h,以利于药物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2.3观察灌肠后的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儿有无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如有上述症状应减慢滴速或停止治疗。对出现剧烈哭闹、烦躁不安者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完整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浅谈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黄莉 婴幼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6个月~2岁的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轻型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偶有溢乳及呕吐,轻微腹胀等;重症腹泻:每天十次以上,多达数十次,水样便,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惊厥,伴有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深快,甚至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由腹泻所致的身体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导致死亡。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对腹泻患儿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服务,可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阐述如下: 1.饮食护理 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是重要环节之一。对呕吐、腹泻严重患儿可禁食6~8小时,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从稀薄到浓稠,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少食脂类和蛋白质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剧腹泻,导致胀气。对于母乳喂养者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 严格消毒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及更换尿不湿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奶具每日应煮沸消毒一次,每次用完要洗净,在用时开水烫一下。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摸奶具,注意消毒隔离和患儿卫生,病房每天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防止感染。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口服补液盐。 3.2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脱水,必须尽快补充血容量及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尽快补充血容量,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补钾浓度应小于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47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无有效的预防及特效药物治疗,仍以支持、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因此合理的饮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基础护理等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小儿;秋季腹泻;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发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称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腹泻,但也可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1]。现将我科2008年7月~2010年4月收治的247例婴幼儿腹泻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7例中男130例,女117例,年龄5个月~4岁3个月,住院时间3~15d。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量多,水份多,呈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个别有少量粘液,无腥臭味。其中病初1~2d伴发呕吐的240例,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00例,几乎所有病例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其中,重度脱水、酸中毒47例,轻、中度脱水200例,伴发心肌酶谱异常10例,伴发惊厥3例。转归:治愈246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调整饮食腹泻时进食减少,吸收不良,而发热代谢旺盛,营养需要量增加,如限制饮食过严或禁食过久,易造成营养不良,易并发酸中毒,以致迁延不愈,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我们根据患儿年龄,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平常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食。 2.1.1严重呕吐者禁食4~6个h(不禁水),其余患儿继续进食。 2.1.2由于急性期存在乳糖酶缺乏或活力下降,饮食原则应以低双糖、低脂饮食为宜。有学者认为部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有双糖酶活力下降,但并非缺乏,故可继续母乳或牛乳喂养,保证机体营养及能量的供给,防止营养不良,促进恢复。也有学者认为,母乳可抑制轮状病毒粘附及入侵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母乳中的脂肪球膜蛋白能够降低轮状病毒腹泻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时的症状,缩短病程,故母乳是最合适的食物[2]。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 2.1.3人工喂养患儿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的牛奶,但急性期尽量少喂奶制品。也可改用豆制代用品或发酵奶,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

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婴幼儿秋季腹泻86例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09:57:35.1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吕静 [导读]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秋季腹泻的婴幼儿给予优质护理可加快患儿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212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探究秋季婴幼儿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2014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为患儿治疗后进行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精神和食欲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秋季腹泻的婴幼儿给予优质护理可加快患儿恢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婴幼儿;秋季;腹泻;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指的是发生在10~11月份的腹泻,患者多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而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秋季腹泻还会伴随着呕吐,部分患儿吐泻时会伴随咳嗽等呼吸道疾病,严重者甚至脱水死亡[1]。由于目前仍未有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因此患儿治疗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患儿接受治疗后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是患儿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展开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 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患儿46例,女患儿40例;平均年龄(1.5±0.8)岁;发热患儿23例,吐血患儿37例,脱水严重患儿21例,多种症状的患儿5例。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1.6±0.7)岁,男27例,女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1.4±0.9)岁,男19例,女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进行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则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优质护理服务。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的大便次数频繁和精神萎靡等症状容易引起家长的急躁和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安抚其情绪,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家长配合患儿的治疗。2、饮食护理:仍需母乳喂养的患儿定时给予母乳喂养,暂停其他辅食。无需母乳喂养的患儿尽量食用易消化和有营养的食物。3、臀部皮肤护理:要对肛门及肛周给予悉心护理,大便完后,一定要保证肛门部位的卫生,如果肛门有变红的现象,可适当给予抗菌素。4、口腔护理:由于腹泻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所以要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多喂白开水或者是淡盐水,以防脱水引起的口腔溃疡。5、常规护理:记录患儿大便的时间,形状以及每次排泄的量,有利于医师对病情的准确判断。6、卫生护理:卫生消毒,患儿的奶瓶以及餐具均需进行彻底的消毒,要求煮沸30min。患儿饭前需用肥皂洗手,家长多用肥皂洗手,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1.3 效果评价[2-3]“显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或恢复正常,无脱水现象。“有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大便水分减少,脱水现象好转。“无效”为护理两天后患儿的腹泻情况无明显好转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由于多数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因婴幼儿患腹泻的高峰季多为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此病可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l~3天,多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4]。由于此病多涉及患儿,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精神和食欲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表明婴幼儿秋季腹泻后给予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用药,可缩短患儿的病程,加快患儿身体的恢复,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较高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秋季,以病毒感染为主。重症腹泻并呕吐可致大量体液丢失,出现脱水,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甚至威胁生命。通常10次/d,黏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起脱水,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和前卤凹陷﹑哭时无泪﹑尿少。严重脱水时,常伴有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口唇樱红﹑呼吸既深且快,甚至可出现皮肤花纹﹑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少尿等休克症状。更甚至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病毒性心肌炎而危及生命。治疗腹泻一般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消除病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为原则。针对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症状,护理要点如下。 1严格消毒隔离 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婴幼儿前后及更换尿布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病室紫外线照射30 min/d,用具﹑便盆分类集中消毒,污物放入污物桶内统一处理。 2饮食护理 ①调整饮食。腹泻患儿存在着消化功能紊乱,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目的。②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母乳时间,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由少到多,由稀渐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 h,以利肠道休息。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3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1根据脱水情况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吐泻频繁者多有口渴、唇干、明显烦躁,在不宜口服时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润湿润口唇。 3.2静脉补液吐泻严重者必须按量、按时、正确输入,及早纠正电解质紊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 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0.3%,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 h/d,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加强巡回:密切观察临床症状,鉴别脱水程度及类型,输液量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3.3正确记录24 h出入量。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儿科-小儿秋季腹泻的健康教育 什么是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是一种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本病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秋季腹泻在临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呕吐、腹泻。 哪些孩子容易患秋季腹泻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最多见。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 为什么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常见的四个原因: 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因轮状病毒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轮状病毒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有哪些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病程为自限性,一般病程为5—8天,即使用药也不能显著改变病程。 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体温一般为38℃~39.5℃)、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平均一天5至6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

儿科护理查房

概述: 秋季腹泻指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季节性强,多于秋季流行,好发于6月至2岁儿童,有喂养不洁引起消化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所致,轮状病毒感染可破坏小肠绒毛,使小肠绒毛缩短,影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吸收而致电解质紊乱。 简要病史: 患儿张梓霞,女,1 岁,体重8kg,因“腹泻,呕吐1天余,颈项强直5小时”余07-12-8-15:00由家人抱入院。家属代诉患儿1天余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解黄色水样便8-10次/日伴呕吐胃内容物多次,与当地卫生院治疗,予胃复安2片分4次口服,5小时前在补液过程中出现颈强直,表情呆滞,反应差,家人呼“120”接回我院急诊,拟诊“腹泻病”收入儿科。患儿平时有吸吮手指坏习惯。 体查:患儿神志清,表情呆滞,呼之不应,T38.8°C,P140次/分,R56次/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腹平软,肛周皮肤稍潮红。 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WBC12.30*109/L,Hb102g/L HCO3- 15mmol/L 主要护理诊断: 1)焦虑与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反应有关。 2)知识的缺失与患儿家长卫生知识少及患儿不良习惯有关。 3)腹泻与饮食不当和胃肠道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与受损与大便对肛周皮肤刺激与有关。 5)舒适的改变与腹泻致腹部不适有关。 护理计划: 1)安抚家属情绪减轻焦虑 2) 24小时内使家长认识到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及掌握合理喂养的方法。 3) 3—5天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形态正常。 4)使家长掌握有效的皮肤护理能保持患儿皮肤完整 5)使病儿安静、舒适。 护理措施: 1)向患儿家属解释甲氧氯普胺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知识,告知以往同类个案经处理都能得到及时好转,以安抚病人家属情绪减轻焦虑。 2)知识缺乏的护理:向家长进行饮食卫生宣教,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或不洁食物,以及合理喂养方法等知识,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方法,纠正患儿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3)腹泻的护理:评估患儿大便次数、量、性质、颜色,正确及时留取大便标本送检,制定饮食护理计划,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具体可予白粥或米汤加盐。观察皮肤弹性、温度、精神状态,正确估计丢失量,遵医嘱补液,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8—10 ml/kg/h的速度输入,8小时内补足累计损失量,正确指导用药如蒙脱石散最好餐前服,而且与药隔开半小时。避免同时服用时蒙脱石散将其他药物包裹从而影响药效。 4)皮肤受损的护理:观察记录患儿皮肤受损程度,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方法,每次排便后用40—50°C温水清洗臀部后蘸干涂油剂保护皮肤(鞣酸软膏效果更好),或用柔软透气性好的尿布,尽可能使肛周皮肤充分呼吸,指导家长勤换尿布,尿布清洗后消毒或在阳光下曝晒,操作时动作要熟练,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输液时多加巡视,避免药液外渗刺激局部皮肤组织。5)评估病儿是否有腹部不适和其程度,指导病儿或家长减轻腹部不适的方法:如玩具、讲故事,分散注意力,给患儿喝热米汤,用松节油擦腹后用手掌心轻柔按摩脐部周围致皮肤发红。

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患儿家长对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家长总满意率为98.4%,对照组为86.7%;观察组患儿治疗和护理后总体效果明显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秋季腹泻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并对症严格治疗,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整体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小儿;腹泻;相关因素;护理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发,临床一般表现为大便性状改变,呈现为蛋花汤以及水样,并常伴有腹胀、腹痛、血便、发热、呕吐等症状,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相对更高。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腹痛剧烈,部分小儿难以耐受,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严重者会出现脱水以及心肌炎等症状,甚至并发肠出血、肺炎以及脑炎等严重的疾病,直接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威胁[1]。如能在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同步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笔者所在医院即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92例秋季腹泻患儿在治疗的同时进行了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92例秋季腹泻患儿,均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男34例,女28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1.7±0.2)岁。对照组30例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男17例,女13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8±0.4)岁。所有患儿中,70例出现呕吐;31例出现发热;83例出现脱水,7例重度脱水,58例中度脱水,18例轻度脱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参照腹泻临床病理学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均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增多,5次/d以上,呈现蛋花汤状或水状;多数伴有发热和呕吐以及腹部不适等症状;均于秋季发病,且起病急;大便行镜检一般无脂肪球等异常征象。 1.3 方法 纠正患儿体内电解质、水以及酸碱度的平衡,并纠正饮食,根据患儿情况合理用药,重度脱水患儿补充血容量,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做好严密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注意事项 儿童一般是腹泻的高发人群,在秋季更很常见。而且,秋季腹泻多以病毒腹泻为主要特点。为什么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发生腹泻?最 重要的原因是婴幼儿的胃肠道发育还不够成熟,胃肠道酶的活性较差,因此对营养需要相对较高,导致肠道负担加重。同时婴幼儿的 各个器官发育都不够完善,机体的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就很低,所以婴幼儿更易患肠炎。这些四来自婴幼儿本身的原因,秋季腹泻 还有一个重要的外因不可忽略。 秋季腹泻的外因主要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病毒又从哪里来呢?其实这种病毒就藏在小朋友日常食用的食物里或者是饮水用的器具里,人工喂养的孩子的`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的孩子,人工喂养的婴 幼儿一般采用的是奶瓶,如果奶瓶不干净,感染了病毒就会随着婴 幼儿喝水进入体内,就可能诱发腹泻。大一点的宝宝在喂食物的时候,食物的不洁净也容易感染病毒导致腹泻。因此,平时保证孩子 的用具消毒和洁净非常重要。 那一旦发生腹泻该怎么办呢?一般宝宝发生腹泻,主要的表现为:多数患儿最初期是发热,体温可达38℃至40℃,多半会合并上呼吸 道感染症状,类似感冒,但同时伴有严重水样腹泻和呕吐。一旦宝 宝发生腹泻,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让宝宝的肠道进行休息,暂时不 要进食,一般可禁食半天。同时服用小儿腹泻时候应该服用的口服 补液盐,这种可以代替静脉舒压,孩子少遭罪。因为,是病毒感染,因此抗生素是没有用的,千万不要孩子一发烧就用抗生素。如果, 病情严重,温度高热持续不退,不要延误病情,赶快去医院救治。 对于患腹泻的孩子最好采取隔离的措施,这样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触患儿,会传染给孩子。因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紊乱。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6 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 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 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 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 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 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 入不足有关 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 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按医嘱禁食 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 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 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 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 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 预防红臀。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 及需要量调整速度。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

护理查房----小儿秋季腹泻

护理查房----小儿秋季腹泻 时间:2010年11月27日 地点:儿科护士站 参加人员:XX护长,护士A,护士B,实习护士甲,实习护士乙,实习护士丙,实习护士丁。 XX护长:今天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与护理。请A 护士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 A护士:患儿赵一,女,2岁,因“反复呕吐并排水样便4天”入院。4天前无诱因下出现非喷射性呕吐4次,呕吐胃内容物,量不多,无呕血, 无伴腹痛。伴腹泻,每天排黄色黏液便3次,无便血。发病以来有 发热,最高体温为38.4℃,无寒战、抽搐。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度肿大。有咳嗽,有痰,难咳出,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鸣音, 无气促。门诊检验报告示心肌酶增高,转氨酶升高。患儿精神稍倦, 胃纳差,体重近期无明显下降。 XX护长:请同学谈一下此例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实习护士甲: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 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几项护理措施:合理安排饮食,患儿应继续进 食,以缓解病情,缩短病程。先进食米汤或稀释的牛奶,腹泻 次数减少后,再给予半流质如粥、面条等,少量多餐,随病情 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实习护士丙:另外存在体液不足的护理诊断,这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紊乱,口服补液盐(ORS)溶液,于8~12h内将累积损失 量补足。还需要静脉补液,严格遵循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晶 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XX护长:还有其他的护理诊断吗? 实习护士乙: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首先要严格消毒隔离,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 止交叉感染。还要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体温变化、代谢性酸中毒表 现、低血钾表现、判断脱水程度、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 量,做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正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实习护士丁: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应

儿科护理常规全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热情按待病儿及家长,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姓名和联系电话。为病儿安排床位、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配方奶、婴儿饭、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病儿入院测量体温2次/天。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针对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做好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病儿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压和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监测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重症患儿须连续24小时监测。除此之外,还须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3)昏迷患儿还须观察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受压部位是否有压疮的发生。 (4)观察患儿体温及周围血白细胞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防止窒息: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剧烈咳嗽后痰液堵塞呼吸道。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卧床时头肩抬高25度-30度。以利于颅内血液回流。 (2)协助排痰:鼓励清醒患儿用力咳痰,对咳痰无力的患儿每2小时翻身1次,并经常轻拍胸背部,边拍背边鼓励患儿咳嗽,使痰易于排出。 (3)吸痰:咳嗽无力、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儿,及时给予吸痰。吸痰前应充分给氧。吸痰时应取仰仰卧位。 (4)湿化和雾化吸入。 (5)按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地塞米松等缓解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粘膜水肿。 (6)必要时应用人工辅助通气或气管切开,维持有效通气。 3、合理用氧 应低流量持续吸氧以维持PaO2在65-85mmHg为宜。一般中度缺氧吸氧浓度为30%-40%;重度缺氧为50%-60%。在抢救急性呼衰时,如供给60%氧仍不能改善发绀,可用100%的纯氧,但应注意吸入的时间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氧中毒。急性肺水肿时,可给酒精湿化的氧气吸入。常选用鼻导管、面罩和头罩等方法吸氧。 4、保证营养供给

婴幼儿秋季腹泻病的护理

婴幼儿秋季腹泻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7-31T10:02:51.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崔月子 (黑龙江省萝北县人民医院黑龙江萝北15420 [导读] 婴幼儿腹泻亦称为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13-02 【关键词】秋季腹泻护理 婴幼儿腹泻亦称为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在8~12月,10~11月最多,2岁以下小儿患病率较高,潜伏期1~3天。 1 临床资料 收治腹泻患儿68例,男49例,女19例,最小5个月,最大年龄3岁。主要临床症状:频繁腹泻,稀水便,混有黏液,饮食不振,均有不同程度的脱水。 2 临床特点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引起,起病急,大多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早期多先有呕吐,体温38~40℃,腹胀较明显,起病1~2日即出现排水样便,每日大便10次甚至数十次,量多,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婴幼儿最大的危害就是许多婴幼儿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本病多见于6~24个月的小儿。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即大部分孩子在发病后的3~8天自然痊愈,抗菌毒治疗无效。 3 护理 3.1饮食护理 秋季腹泻的饮食疗法很重要,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前提下,适当减少饮食量,轻、中型患儿减食应平时的半量左右4~6小时,重型者6~12小时,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之目的。减食期间液体补充,对吐泻得不严重的孩子,轻、中型患儿口服“补液盐”,多次分服。口服葡萄糖时浓度不宜超过3%,钠浓度也应减低。无水样便即可开始喂养,以母乳为最佳。人工喂养目前主张用配方奶喂养,奶量由少到多,由稀到浓,逐步增加,以逐渐恢复到正常喂养为宜。对乳糖不耐受者,应限制糖量,改喂高营养豆奶粉。对少数严重病例应加强支持疗法,必要时用全静脉营养。因腹泻后患儿营养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后虽大便次数可增加,但肠道吸收与食入量成正比。禁食过久或热量增加过缓都可导致营养不良。 3.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大便的变化,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及时送检,并注意采集粘液脓血部位,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监测病儿之活动量、意识状态、身体的反应、体重的变化,并观察测量病儿的排泄物、尿液的总量与比重等,加以记录及评估。此目的是为了判断病儿体液流失及补充的程度,以提供医疗上的依据。观察病儿有无腹胀,大便次数、性质、气味、水分多少,详细记录,给医师补液提供依据。同时观察尿量,必要时采用一次性尿袋以准确采集尿量。重症病儿及时吸氧,安装心电监测仪,积极配合医师纠正脱水酸中毒。根据补液方案按时输入液体,在补液开始后第一个8h(输完累积损失所需液量后)测体重1次,对比入院体重通知医师,以了解补液方案实施情况。少数病儿烦躁、哭闹不止可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3.3发热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危重病儿因脱水血容量减少外周循环差,体温低,四肢凉,应根据病儿体温进行保温,同时注意热水袋温度的选择,如病儿体温36℃,但四肢冰冷,可选择水温40~50℃热水袋保温,如体温35.5℃左右可选择水温60~70℃热水袋保温。个别病儿体温高热,则根据体温采取降温措施,但15~30min必须测一次体温,以了解降温情况,如采用蓄冷袋降温时病儿不可直接接触蓄冷袋,当体温降至37℃时应停止使用,避免温度骤降引起体温不升。鼓励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体温过高者可给予药物降温。 3.4静脉治疗护理 病儿执行静脉注射时,须选择较不妨害病儿活动且较易于保护或约束固定的部位,以预防病儿活动时受到伤害,或是静脉灌注失效。每小时要检查流速是否正常、顺畅,静脉注射部位有无渗漏。静脉输注对病儿来说是一种身体完整性被破坏的压力,在生理上也使病儿感到极为不适。故病儿一般都会想尽办法,除掉静脉注射管;此时照顾者及护理人员,须设法转移病儿对于点滴的注意力,对于婴幼儿需给予抚抱,较大的孩童则可坐轮椅或步行外出散步。同时,护理人员应让病儿了解其治疗的意义,并保证其安全性。当执行输注时,必须预防感染的发生。输注后24h内须更换点滴瓶,72h内须更换输液套管及注射部位。若注射部位有发红、疼痛或分泌物流出,则须立即拔除注射针,更换注射部位。 3.5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洗澡,腋下、腹股沟两侧涂石蜡油保持湿润避免皮肤干裂。病儿因腹泻易引起臀红,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将臀部便迹、水迹沾干,不可硬擦,再涂一层鞣酸软膏。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并用较柔软纸巾沾拭,保持干燥,禁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皮布,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同时常改变姿势和给予良好的皮肤护理,以预防可能因脱水而产生的损伤。 4 腹泻的预防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鼓励母乳喂养,尤其生后4~6个月内最重要。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人工喂养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每次喂食前用开水洗烫餐具,每日煮沸消毒一次。无论母乳还是人工喂养都应按时添加辅食,但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教给家长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示范清洁口腔、更换尿布、保持臂部皮肤的方法。在发病初期,或食欲不振时,应减少奶和其他食入量,以水代替,最好用口补液盐配成饮料口服。注意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食具、奶具应定时煮沸消毒。培养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卫生习惯。增强体质,适当户外活动,防止受凉或过热。参考文献 [1] 王肇福.儿科护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2] 王慕逖.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