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

的挑战及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丁宏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得以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入世之后,外国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这对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认识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1、银行体制将受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经过重组之后,大都实现了一级法人体制,但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银行体制仍有一些区别:一是产权关系没有理顺,银行财产的控股权仍是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既代表国家利益又符合市场要求的主体来行使股份公司的职能;二是银行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银行不能彻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经营者对银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没有足够的压力,银行经营的好坏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即将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一是产权清晰,二是经营目标明确,三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二者权利与义务符合市场规律。虽然城市商业银行大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但股权结构并不分散,国家既是最大的股东,又是银行管理者。这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模式明显不足。

2、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都规模较小,除了少数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规模不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前20名世界大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以后能够进入我国的外国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不低于500亿美元。虽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运行平稳,主要是因为有政府的保护,如果说,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中外银行处于相同的市场环境,其脆弱的生命力可想而知。

3、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同发达国家的银行管理比较有以下不足:一是因为工作环境、待遇方面的原因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银行管理人才;二是管理水平不尽人意,往往是凭个人经验,个人主观意志进行管理,而不是应用系统的、专业的理论,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三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市场经验不够丰富。而外国的管理者大都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技术人才,体现了专家治行的优势。

4、观念落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城市信用社是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金融机构,其组成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加上我国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使得银行员工存在着“官办银行”的思相和“老爷”工作作风,没有服务的意识和竞争的观念,改革阻力大。而外国银行一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银行员工只有不断进取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他们身上没有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不存在改革的阻力,更谈不上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5、抢占市场的能力相对薄弱。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实行分业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存款、货款、结算,中间业务很少,市场需求量大的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缓慢。但外国银行在中国市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业务广泛,可以

经营包括金融、证券、信托等多种业务;二是服务更到位,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化管理更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三是金融创新能力强,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迅速快捷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比较起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货款手续繁锁,审批时间漫长,机构多、效率低,捕捉市场信息缓慢,金融创新能力差,没有建立客户为中心的深层次服务体系等方面不利于我们在未来抢占更多地市场份额。

6、城市商业银行包袱沉重。城市商业银行由城市信用社制改革而来,历史包袱沉重,一是双呆比例高,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双呆货款超过资产总量的30%,经营困难、银行效益差,职工工资低;二是资本金严重不足,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资本充足率,增资扩股困难,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三是官司多、冗员多,银行每年要为此出大笔费用。而外国银行资本金充足,资产质量较好,经营规范在经营起点上同城市商业银行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对策

1、规范商业银行运行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管理体系,使之成为有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股份制银行。

(1)建立产权管理机构。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特点,建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独立法人,是城市商业银行国有资产所有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惟一目标,并按股份制公司的运行规则行使董事会权力。

(2)严格按照股份公司动作要求管理银行。董事会必须依据管理水平选聘管理人才,城市商业银行管理者(行长)必须是专业性管理人才,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做到优胜劣汰,专家治行;管理者按照股份制公司的要求,独立行使管理权力。行长仅对董事会负责,严禁行政干预。

(3)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金字塔式的分配体制。按照股份公司的管理权限,拉开工资档次。总行行长工资应是员工工资的10倍以上。

(4)加强监督管理。董事会对银行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控制吃、喝、玩等非经营性支出。

2、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

(1)联合。日前,全国有90多家商业银行,如果这些银行采取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将能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2)重组。可采取强强联合或兼并的方式,实现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化经营。

(3)增资扩股。以股份的形式,吸收企业等法人机构或职工个人入股,增强资金实力。

(4)上市。许多城市商业银行运行规范、效益较好,具备上市公司的条件。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实力,也为其它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形象、目标树立了榜样。

3、解决城市商业银行历史遣留问题。

(1)不良资产由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了具有城市商业银行国有股股权的所有权外,同时具有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权: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欠债不还的贷款户,收回贷款;通过联合兼并的方式,促进贷款企业改革经营现状,救活企业;对于扭亏无望的贷款户,申请破产,清产核资,减少损失。

(2)解决历史包袱。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债券或财政拨款向城市商业银行注入资金,解决城市商业银行超负荷经营问题。

(作者系河南省洛阳市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部经理)(责编:高谛)—602—●经济师方略《经济师》2001年第9期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利弊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利益[1] 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将降低新兴市场获得资金的成本,改善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效率,延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系统能力,改善金融基础设施,提高会计和公开性要求,改进交易制度,增加衍生产品的品种,完善清算及结算系统。海外金融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外国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对市场交易活动的参与,迫使资本流入国的金融管理当局采用更为先进的报价系统,加强市场监督和调控,及时向公众传递信息,增加市场的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采用国际会计标准,改进信息质量和信息的可获得性,改善交易的公开性。交易数量和规模的增加,有助于完善交易制度,增加市场流动性。而外国投资者带来的新的金融交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衍生产品的出现及发展。建立一个技术先进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对于有效控制风险、保持该市场对外国证券资本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市场国际化所蕴含的风险[1] 1、因市场规模扩大而造成监管失控的风险 与国际化相伴随的外国资本的大量流入和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在增加金融市场深度、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的同时,将导致金融资产的迅速扩张。如果缺乏足够严格的金融监管,这种扩张可能成为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根源。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体系不成熟,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旦大规模的资本流入突然发生逆转,势必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2、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的风险 从国际经验看,对于规模狭小、流动性比较低的新兴金融市场来说,与国际化相伴随的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和外国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尤其是在一些机构投资者成为这类国家非居民投资的主体时,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表现得更为显著。 目前,我国金融经济基础设施尚待完善,尤其是在会计标准、公开性、交易机制、票据交换、结算和清算系统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承受资本大量流入冲击的能力有限,因而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加大后可能出现市场价格迅速上升或下降以及流动性突然丧失的危险,大大地增加全局性的市场波动。 3、金融市场表现主要受海外市场牵动而脱离本国经济基础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市场融合程度的逐渐加深,新兴国家金融市场与主要工业国金融市场波动的相关性显著加大,其中,后者对前者表现出很强的溢出效应。根据我们的计算,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对韩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93年到1994年间高达12%,对泰国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88年到1991年间高达29.6%,对墨西哥股票市场波动性溢出的相关程度在1990年到1994年间高达32.4%。这种溢出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在市场稳定发展时期,资本流入国的金融市场波动接受主要工业国的正向传导,二者的波动呈同步性;其二,在市场波动显著、存在一定的恐慌心理时,二者波动出现背离,甚至呈反向关系。 4、遭受金融危机传染的风险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资本流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其行为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羊群效应”,对新兴市场的进入和撤出常常具有“一窝蜂”的特点,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大量的国际投资者把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视为一个整体,同时从上述市场撤出资金,导致其同时崩盘,其金融市场相关系数显著增大。如韩国和印度尼西亚股市的相关系数由43%上升到73%,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股市的相关系数由15%上升到78%,泰国和韩国股市的相关系数由55%上升到63%。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习题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不包括()。 A、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 B、存款人的存款 C、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分配的财产 D、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 2、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了吸引存款而发行的一种不记名的存款凭证是()。 A、普通股股票 B、证券投资基金 C、银行承兑汇票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3、某甲与所供职的公司签订合同,该合同规定:某甲每月支付100元,当其在公司工作满三年后,从第四年起有权按约定价格购买该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这种交易是()交易。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投资基金 D、货币掉期 4、提出有效市场假说的是()。 A、凯恩斯 B、弗里德曼 C、格兰杰 D、法玛 5、美国经济学家法玛认为,如果有关证券的历史资料不影响证券价格的变动,则证券市场达到()。 A、弱型效率 B、半强型效率 C、半弱型效率 D、强型效率 6、采用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典型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法国 7、商业银行的下列业务中,属于资产业务的是()。 A、吸收存款 B、票据贴现 C、发行金融债券 D、同业拆借 8、银行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 A、吸收存款

B、再贴现 C、发行债券 D、同业拆借 9、某企业为更新改造设备而进行的贷款属于()。 A、资本贷款 B、商业贷款 C、消费贷款 D、担保贷款 10、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称为商业银行的()。 A、资产业务 B、负债业务 C、投资业务 D、中间业务 11、下列金融机构中,以其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等历史形成的优势,为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替代的是()。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政策性银行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被保险的存款包括()。 A、外币存款 B、人民币存款 C、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 D、投保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投保机构的存款 E、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存款 2、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有()。 A、期限短 B、交易方便 C、流动性高 D、利率敏感性强 E、收入免税 3、下列属于短期政府债券特点的有()。 A、面额大 B、不记名 C、流动性强 D、收入免税 E、违约风险小 4、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流动性原则通常的含义是()。

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目录 编辑本段金融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一方面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可以说,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 然而,金融全球化也有其另一面。从发达国家来看,1992年的西欧金融风暴迫使英国退出了欧洲货币体系。从发展中国家来看,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面和深层次的,在全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编辑本段影响 这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危机促使人们不断反思,金融全球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场全球化的较量中,孰喜?孰忧? 金融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程度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资金的跨国流动也会带来风险,如上述的西欧金融风暴,还有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事件,但这些金融动荡的不利后果大多局限在某个金融领域。即便是1987年10月纽约股市的“黑色星期一”,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因此受到严重挫伤。近年来西方金融市场充满活力,特别是纽约股市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咸适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因素进行分析阐述,总结性的对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对离岸金融的发展要素进行研究,为我国发展离岸金融提供了对比参照。 关键词:离岸金融经济全球化发展 国际上离岸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因素较多,其中不仅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因素,即包括经济全球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竞争、国际经济不平衡等方面;也包含像石油美元、债务危机等微观因素。从整体发展路径来看,还有其不同的分类方式和风格迥异的发展模式。 一、离岸金融的产生因素分析 (一)离岸金融产生的宏观因素 离岸金融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业中举足轻重的部分,除了具体的业务活动或政策举措外,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金融背景。离岸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宏观因素包括经济全球化、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金融自由化、国际金融竞争、国际经济不平衡等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欧洲货币市场的萌芽期。那时出现的欧洲货币(亦称离岸货币)和欧洲货币市场(亦称离岸金融市场)是有其发展的特定因素。 1、世界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包括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四个重要方面。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战后经济一体化的突出表现。任何国际贸易的发展都需要国际金融的支持。1951年英镑发生危机,英国加强了外汇管制,禁止本国商业银行用本币对非英镑区居民之间的贸易提供融资,英国商业银行就通过吸存美元向跨国贸易公司发放贷款。跨国贸易公司也盼望能够无限制得到低利息的信贷资金,同时,如果公司资金宽裕时能够有一个高利息的存款银行,国际离岸金融市场成了较好的选择。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迎合了进出口商的客观需要。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资本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母公司资本,二是市场借款。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中国际金融市场借款比例一般在20%以上,高的可达60%。跨国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通常要求宽松简便和成本低廉的融资条件,离岸金融市场更具优势。欧洲债券发行总额中跨国公司借款比例达60%左右。跨国公司全球税务筹划和保密等要求也只有在离岸金融中心才更容易运作。如开曼群岛是著名的“税收天堂”,有两万多家公司、四五百家银行和信托公司、三百多家保险公司。荷属安第列斯群岛一度也是加勒比海地区的避税天堂。跨国公司的特殊要求推动了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的内容是金融全球化,主要是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金融机构国际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点跨国化,即在境外设立分行或子公司,增加物理网点。二是产品国际化。与境外客户或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占整个金融业交易的比重日益增长。客户交易主要是离岸金融交易,业务对象基于非居民开办,它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业务。 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其业务内容的变化上,离岸业务品种不断发展,主要包括:欧洲辛迪加贷款,外汇期权、期货,银行同业间的短期资金交易,外币可转让存单等业务。其次,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还表现在资产构成的变化上。美英等国商业银行在离岸金融中心分支行的总资产约占所有海外分支行资产的65%。再次,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还表现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面对金融国际化

中国证券市场如何面对金融国际化 一.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带来金融国际化,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证券为媒介的国际间资本流动,即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超出一国的界限,实现国际间的自由化,本来一国性的证券市场变成了国际性的证券市场。世界各重要证券市场已经浮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这重要表现为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各国竞相建立创业板市场、各国证券交易所寻求大联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开放,我国证券市场也逐步国际化,这使得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关联程度提高,相互影响更加明显。中国加入WTO以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生产、贸易、市场等各方面都参与了国际分工,同时也带动了筹资和投资的国际化。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了获取国际比较利益而进行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融资,对证券市场国际化也提出了直接的要求。此外,资产选择理论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金融创新与投资工具的加速发展、会计制度的规范与统一、科学技术与证券交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证券国际化的现状 从一国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本国的证券发行和本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外国的证券发行,这是国际证券筹资;二是外国投资者对本国的证券投资和本国投资者对外国的证券投资,这是国际证券投资;三是一国法律对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包含证券的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进出本国证券业自由化的规定和本国证券业经营者向外国发展,这是证券商及其业务的国际化. 一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可能更重视证券市场筹资功效突破国界,但从国际化程度高的证券市场看,则更偏向于筹资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国际化。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重要体现在国际证券筹资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步伐是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对外发行国际债券开端的。 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障碍具体表现为: 1.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从纵向看,中国证券市场扩张较快,但从横向看,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融资水平却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抵御国际化的风险。2.证券市场结构性缺陷突出我国的证券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证券市场不是依靠投资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划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而是按投资主体的身份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等。在上市公司中,能够流通的股本平均只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6%左右,有74%左右的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国家股、法人股转配的部分不能流通,而且在可流通股的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只是极少部分。这种结构性的缺陷扭曲了证券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高投机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的开放市场。3.金融管制较严,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4.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够规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较短,其法律架构和监管制度与国际证券市场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度不够,仍然存在许多非市场化的操作,行政干预色彩还很浓厚。而且,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有效、及时,会计制度没有完全按照国际化的标准统一。 三金融国际化是一种趋势. 因全球范围内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业开放加速而使国别资本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趋势;是资金或资本或金融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大量和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金融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各国经济与金融的相互依存关系因国别资本或金融服务可以迅速地、大量地和基本上不受限制地跨国界流动而变得日益密切的动态过程;是全球金融活动和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一个过程;是全球化进程中资本积累的金融化,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一体化,一国的金融活动与其他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b2677336.html,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 作者:史皑皑王焱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拉近,加快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步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之一,广泛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来,积极面对“走出去”的客观发展要求,本文探讨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商业银行机遇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统称一带一路,依靠地理上的区域优势,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丝路沿线国家同中国共享包括道路建设、贸易融资、文化交流和政策沟通等在内的多项合作成果。这一伟大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能为沿线众国提供很大的金融支持,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国内产能过剩,也能带来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产品在沿线国家的渗透率等益处。 二、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受新经营环境和商业银行自身性质所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将必然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主要是体量庞大、信用等级较高、筹资能力较强和资金成本较为适中,且金融牌照较为齐全,具有多元化的业务优势,可以提供信贷、上市融资、发债、投资、结算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能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产品组合服务方案,“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成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国际业务、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的一大机遇。当然,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客户提供业务过程中,会遇到更多国际业务所涉及的问题,如语言人才短缺、国际市场综合风险因素和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等,都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挑战。 (一)积极实施业务战略转型,提高商业银行综合业务能力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倒逼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优化服务水平。“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最直接表现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单选题 1、下列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7.69 分) A 都能对工商企业发放贷款 B 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 C 商业银行能吸收社会公众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则不能 D 商业银行承担货币发行任务,中央银行则没有 正确答案:C 2、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发挥着化货币为资本的作用。这是它的()职能的体现。(7.69 分) A 支付中介 ? B 信用中介

C 信用创造 D 货币创造 正确答案:B 3、单一银行制下的商业银行只有一个单独的银行机构,不设分支机构。比较典型的采用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国家是()。(7.69 分) A 英国 B 日本 C 中国 ? D 美国 正确答案:D 4、目前,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都采用的银行组织形式是()。(7.69 分)

A 单一银行制 ? B 总分行制 C 专业化银行制 D 综合化银行制 正确答案:B 5、商业银行的自有资金来源不包括()。(7.69 分) A 股本 B 公积金 C 未分配利润

D 发行金融债券 正确答案:D 6、商业银行向除吸收存款以外的其他渠道借入款项的目的是()。(7.69 分) A 提高资产充足率 B 防范风险 C 增加盈利性 ? D 补充短期内银行头寸的不足 正确答案:D 7、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活动是()。(7.69 分)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结算业务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商业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比较,区别主要在()。(7.69 分) A 是否以盈利为目的 B 是否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 C 经营范围的宽窄 D

金融市场的垄断

金融市场的垄断 全球化进程最为明显的莫过于金融市场了。尽管贸易的在日益繁荣,移民在不断增加,但这些趋势与国际金融交易的突破性增长相比均相形见拙。据估计,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额从1986年的188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2万亿美元,这几乎是贸易增长速度的3倍,发达工业国家的国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也如此之快。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间增长了5倍,西方七国的跨国性证券与产权交易在这一期间几乎增长了10倍。 全球化进程是不容置疑的,它不仅渗透于发达工业国家,同样也扩展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流量的增加是其标志之一,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1983 年至1989年间的0.5%发展至1994年至1996年间的3.5%之多。仅列出外国资本的主要流向就能清晰地表明金融市场已触及全球。1990至1995年间最大资本输人国降序排列依次为:中国、墨西哥、巴西、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泰国印度尼西亚。外国资本同样涌人玻利维亚、波兰、俄罗斯、印度以及越南——而这些国家在几年前还未象现在这样提出许多吸引外国投资者的措施。 信贷商—无论它们是想得到国外生产设备的公司还外资“投机商”——都当然承认向国外投资是一种机遇,在资本交流市场日益扩大的年代,这一机遇并不仅限少数国家,专业投资者已经认识到,绝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国的篮子中,将资本分散投资可以获得最大收益。 金融一体化的益处 在低收人国家中,金融全球化引起了很大的争辩。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依赖国际资本市场对发展中世界利弊兼有。他们认为,被廉价劳动力所吸引的跨国投资商从发展中国家转人到低附加值的轨道之中。 大量证据表明金融一体化(开放国内外汇交易市场)会深化金融业的发展(即使本国金融市场更为活跃、流动性更强、效率更高),金融业的深化发展又将鼓励投资高涨,加速经济增长,更快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 1、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深度和广度不够。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好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丰富的融资产品与渠道进行融资;长期投资者能够得到合适稳定的回报;市场价格基本合理;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则。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人民币“投资池”尚未形成;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成为引导整个利率体系的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等。总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高度开放、规模巨大、品种繁多、赢利性和安全性达到规范的适应货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市场。 2、利率和汇率缺少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和时间价格,汇率则是货币的交换价格,两者应分别由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否则就会被压制或是被扭曲,从而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压制和经济行为的扭曲。如果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引导其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如果汇率不能真实反映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贸往来,该国货币就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能。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受到诸如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金融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阻碍着国有银行的国际化进程。 4、金融风险防范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主要包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也有部门金融监管职能。但是,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通常只注重国内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而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还需加强。特别是随着货币国际化的加快,本币的流出也将日益增多,而境外本币的增加会使得市场投机因素增多,容易造成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期削弱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效用,甚是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和失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它们对我国造成的直接冲击不大,但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我国金融风险监管体系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5、金融市场尚不完备。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是很不完备的,除了传统的银行信用间接融资外,仅仅局限于同业拆借业务和票据承兑业务,发展很慢。主要表现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投资欲望和价值观念;银行没有企业化,信贷资金尚有供给制,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尚不发达,信用工具缺乏.现有证券的不流通;价格体系的不合理,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准确及时的投资信息,资金得不到合理流动;金融立法、章程残缺不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等。 三、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持: 1、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坚持将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作为重心,进一步扩容我国债券市场、丰富和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加大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力度,为境内外人民币提供交易和投资的“资产池”。相对来说,债券市场融资便利程度要超过股市,融资效率较高。很多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甚至超过了股票市场。因此,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要以推进产品创新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增强市场功能为着力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同时,重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等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各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渠道,使各市场之间联通互动,提高金融市场整体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这样才能适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需要。 2、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参与国际市场,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支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范文

银行业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其中包括开放银行业、允许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享有同等待遇等。同时,根据对等原则,我国在引进外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可以走出去,向海外发展。因此,“入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冲击和竞争的压力,同时,也给我国银行业提供了加快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 一、我国银行业的现状 从现状看,我国的银行体系由四部分构成:①国有商业银行;②其他商业银行;③城市商业银行;④中央银行。其中,其他商业银行是指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指按国务院批准的计划由原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的为城市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在上述四类银行中,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历史包袱或历史包袱较小;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在全部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很小可暂不讨论;中央银行则无论在现存状态下还是在完全开放情形下,所面临的只是监管内容和形式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分析我国银行业,关键是分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因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全社会储蓄、存款和信贷资产总量中占有绝大比例。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相比,我国银行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盈利能力差。我国银行业的人均利润只有0.13万美元,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美国是我国的41倍,德国是我国的45倍,英国是我国的40倍,而日本因为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这点就不与其相提并论。 2、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尽管四大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总资产都相当可观,但人均资本只有2.28万美元,不足美国的12%,英国的15%,仅相当于德国的0.9%,日本的2.2%。所有者权益与贷款的比值,1997年末只有4.2%,在发行了特别国债补充了资本金后也不足6.9%。 3、资产质量差。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达25%,而这仅是保守的估计。而国外银行这一指标一般不足8%。因此,尽管四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量在持续增长,但由于大量的不良资产,利润水平在逐步降低。 4、体制性弊病严重,人浮于事,结构设置重复,非生利资产比重过高。服务质量低下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现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机构规模会被迫压缩,银行就业人员的下岗现象也会普遍化。四大商业银行的平均员工人数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27倍,德国的9.5倍,英国的4.8倍。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5、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透明度日益降低,而造假数字、虚报情况的现象在四大商业银行中尤为严重,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种矛盾较容易掩盖,但在外资银行的业务份额达到一定比例其会计、报告、统计等制度就会向国际透明化,四大商业银行若再不提高透明度强化内部制约监管机制,就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银行业的全线崩溃。 二、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思考 2009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中心与银行金融市场业务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其外延来看,上海要成为金融机构集聚的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核心在于提高上海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从其内涵来看,是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延伸,形成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国际化程度较高,交易、定价和信息功能齐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核心在于掌握金融产品特别是人民币产品的定价权。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在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欧美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商业银行依靠存款来发放贷款的固有盈利模式开始逐渐弱化,传统存贷款产品不断受到公司股票、私人养老金、共同基金、私人信托投资和私人人寿保险等新产品的挑战。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业务在银行的规模、收入贡献稳步提升,金融市场业务部门从传统的资金调剂部门,日益成为各大银行的资金营运平台、资产负债管理平台、金融产品创新平台和新的利润创造中心。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面临的新机遇 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政策机遇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之后,上海市政府随即成立了上海市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连续下发《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国务院关于推进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集聚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通知和规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于2009年6月份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在地方立法层面形成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纵观上海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政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是今后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围绕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在上海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的“先行先试”给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政策空间。 金融市场业务拓展的市场机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根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计划,今后将争取在上海建立全国票据集中交换中心、信贷转让市场、信托资产转让等市场;在债券市场计划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在投资者、交易品种、登记托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在期货市场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者等一些安排。这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 的挑战及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丁宏术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得以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入世之后,外国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这对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认识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1、银行体制将受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经过重组之后,大都实现了一级法人体制,但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银行体制仍有一些区别:一是产权关系没有理顺,银行财产的控股权仍是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既代表国家利益又符合市场要求的主体来行使股份公司的职能;二是银行财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不明确,银行不能彻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三是经营者对银行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没有足够的压力,银行经营的好坏同经营者的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即将进入中国的外国银行一是产权清晰,二是经营目标明确,三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二者权利与义务符合市场规律。虽然城市商业银行大都实现了股份制改造,但股权结构并不分散,国家既是最大的股东,又是银行管理者。这样,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城市商业银行体制模式明显不足。 2、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大都规模较小,除了少数大城市的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外,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规模不超过100亿人民币。目前,前20名世界大银行的资产规模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以后能够进入我国的外国银行的资产规模一般不低于500亿美元。虽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运行平稳,主要是因为有政府的保护,如果说,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中外银行处于相同的市场环境,其脆弱的生命力可想而知。 3、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管理同发达国家的银行管理比较有以下不足:一是因为工作环境、待遇方面的原因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银行管理人才;二是管理水平不尽人意,往往是凭个人经验,个人主观意志进行管理,而不是应用系统的、专业的理论,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三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市场经验不够丰富。而外国的管理者大都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技术人才,体现了专家治行的优势。 4、观念落后。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城市信用社是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金融机构,其组成人员大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不易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加上我国银行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使得银行员工存在着“官办银行”的思相和“老爷”工作作风,没有服务的意识和竞争的观念,改革阻力大。而外国银行一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银行员工只有不断进取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在他们身上没有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不存在改革的阻力,更谈不上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5、抢占市场的能力相对薄弱。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实行分业经营,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仅限于存款、货款、结算,中间业务很少,市场需求量大的个人资产业务发展缓慢。但外国银行在中国市场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业务广泛,可以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于可201100130045 金融2班 镡晓艳201100250038 金融2班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突飞猛进,特别是逐渐与国际金融接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将更加国际化,金融创新的速度也将加快,并且呈现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联动的特征,金融市场的深度也将增加,利率和汇率都将实现市场化。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业改革进行总结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国际金融发展背景下我国金融业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金融业改革方向和未来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一个国家能否具有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与配置、风险的流动与分散、产品的定价与创新、财富的培育与管理。对于中国这个正在飞速崛起的世界大国,如何建立起与自身经济相匹配的金融市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2007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通过海外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外需,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当美国遭受这么大的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肯定免不了受影响,关键是在于影响的大小,而由于人民币币值一开始低估,人民币现在面临的升值压力将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市场。 1.1 金融结构的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金融结构的发展问题也渐渐凸显,银行金融结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失衡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这制约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发展,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伤害。由于金融结构的明显不合理,出现了很多制约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所以其现在的结构状态仍然不能满足现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的金融效率。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组织体系由国有商业银行,股票,证券和区域城乡合作金融等四个层次组成,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横向看来,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仍处于一个很低的位置,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主体不够完善和成熟,金融工具的种类不是很多,已经发明的金融工具的运用次数也很少。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也还不合理,比如证券市场,我们要把参与主体在证券市场的收入从买卖差价上转移到资本利得上来。综上所述,中国整体的金融市场都有待改善。 1.2 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发展较良好 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持续发展,在加快资金流动,资源优化配置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之间合作得很好,这样才有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 1.3 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

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发展原因探究

货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发展原因探究 从欧元来看,中国、哥伦比亚、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新加坡都选择欧元作为主要的“货币锚”。就回归的系数来看,除了墨西哥比索和俄罗斯卢布以外,其它国家的货币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国家的货币币值随着欧元币值的升高而缓慢降低。欧元出现于1999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此后欧元逐步成为全世界继美元之后的第二个主要的国际化货币,其地位超越了日元。 欧元国际化进程的推动,来自于欧元区特有的优势:欧元区内部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开放度为欧元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当然,欧元区实体经济的规模、优势以及同全世界其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都是不可忽略的,这些特有的优势能够为欧元的发行区域以及欧元的使用国家带来使用欧元的规模经济效应(Hartmannetal,2002)。除此之外,欧元币值的稳定以及投资者对欧元未来走势的信心,使各国投资者选择欧元,欧元逐渐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对外经济往来中占据支配地位,其国际化进程持续推动。从日元来看,除了阿根廷与巴西以外,日元成为了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印度、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俄罗斯、新加坡和南非的主要“货币锚”。 特别是在东南亚和南美国家的一篮子货币中,日元的地位较为重要,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依据日元币值的波动对本币外汇汇率实行调整,希望通过这个调整来达到一种最优水平,以保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Kearneyetal,2007)。就回归系数来看,除了人民币、新加坡元和泰铢以外,其它国家的货币均为负值,说明这些国家的本币外汇汇率随着日元币值的升高而缓慢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带来经济严重衰退,日本资产价格的减缩,银行货币供给政策也给金融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过,即使如此,在东南亚地区,一些经济体的对外经贸往来却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日元作为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计价货币。究其原因,主要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边际产业扩张,日本企业对东亚国家投资,转移国内淘汰产业,在国外加工为半制成品以后再进口到日本国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

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分析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状况 【摘要】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本文主要在阐述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应该如何在新的金融形势下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竞争力,健全金融防范的机制,建立和完备成熟的金融市场。 【关键词】:金融市场;国际化;防范;机制;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我国金融市场也逐步走向国际化,与各国的经济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增长,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对外贸易增势强劲,财政收入大幅提高。普遍来说,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深度和广度不够。真正成熟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好企业可以随时通过丰富的融资产品与渠道进行融资;长期投资者能够得到合适稳定的回报;市场价格基本合理;市场参与者遵守规则。但目前中国金融市场远远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决定人民币国际化关键的人民币“投资池”尚未形成;国内一级和二级市场、场内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现象;同业拆借利率尚未成为引导整个利率体系的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等。总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高度开放、规模巨大、品种繁多、赢利性和安全性达到规范的适应货币国际化要求的金融市场。 第二,利率和汇率缺少市场化。利率是资金的使用价格和时间价格,汇率则是货币的交换价格,两者应分别由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求来决定,否则就会被压制或是被扭曲,从而导致对整体经济发展的压制和经济行为的扭曲。如果利率不能反映真实的货币借贷市场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引导其他金融商品的价格;如果汇率不能真实反映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并以真实的市场利率参与国际经贸往来,该国货币就难成为国际货币,并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能。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受到诸如金融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第三,金融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是央行有效执行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基石。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的主体仍为四大国有银行,虽然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但在整体运行机制和风险管理能力上仍和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长期以来在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