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优化方法之需求收集

流程优化方法之需求收集
流程优化方法之需求收集

流程优化方法:流程优化需求分析

既然流程优化是流程管理的生存之本,那流程优化的需求来源哪里?正如我们序言中提到的,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困惑,其实我们在刚开始做流程管理的时候,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一是不知道流程优化需求来源哪里,二是怕“失业”,因为一直没有探讨出来比较好的可持续产生流程优化需求的方法,生怕那一天不再有流程优化需求产生。不过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最终发现流程优化需求就像那个经典的例子:如果把你对世界的认知当做一个圆的话,你知道的越多,你未知的也就越多。流程优化也是如此,你越是优化你越是发现,还有更多、更高层级的问题等待优化,根本就没有“失业”之说。

在系统整理和总结流程优化需求分析方法论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个流程优化需求字产生到分析完成其实就是一个漏斗“过滤”的过程,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在本企业推广,我们称之为“流程优化需求漏斗分析”。

流程优化需求的来源

我们发现,根据流程优化需求驱动因素的不同,流程优化需求大致可分为三种:问题导向、绩效导向、变革导向。

问题导向:比如流程优化建议、流程事故、外部客户投诉及意见反馈、

流程审计报告等;

绩效导向:流程目标及绩效测量报告、标杆企业对比分析报告等;

变革导向:企业战略、经营思路及策略、重要改革举措、流程规划报告

等。

流程优化需求漏斗分析

1.流程优化需求的收集

1)流程优化需求申报

作为流程管理的专业人员,主要优势就是对流程的整体把握,但却对业务本身了解不足和而且往往会有延迟性,但往往最重要、最急迫的流程优化需求机会来源于业务一线。我们发现,至少在流程管理还没做到一定高度时,由流程管理人员主动发现重要且准确的流程优化需求的机会很是渺茫。鉴于此,我建议在做流程优化需求分析之前,在企业部做一次全面且深入的流程优化需求申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措施至少可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充分发挥流程所有者的作用,找出最急迫和最重要的需求点;二是通过流程所有者从需求阶段的充分参与,有利于保证后续流程优化改善项目获得流程所有者的支持,从而保证优化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提供一份我们的样本作为参考。提供样本的目的不是让你拿来即用,你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如行业、发展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流程理念的普及度、受众的接受度等因素,设计更适合本公司的工具表格。事实上,我们这个表格也是经过无数次修改而成,而且目前还不足够好。而且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些表格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运用反馈情况,做一些调整。有时候需要增加一些问题描述点,而有时候为了提高易用性则需要删减一些非重点问题描述点,甚至有时候会根据不同的填写对象的特点做一些调整。

流程优化项目申报表

我们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客户特点,甚至设计出简易版本。个别客户甚至没要求一定要填写规格式表格,可以按自己的格式填报,甚至发一个即可。主要就是考虑受众的接受度的问题,毕竟需求的收集是目的,

收集的方式是次要的。在这个问题提上,客户更有发言权。我们做得就是尽量引导。

流程优化项目申报表(简易版)

是不是设计好表格发给各部门就可以坐享其成了呢?当然不是。特别是在流程管理还未有足够影响力的时候,流程管理专业人员应该抱住帮助流程所有者更成功的心态推动这件事,事实上,也只有客户更成功,我们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我们的一般做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比如根据申报对象的不同,开几次“流程优化需求申报交流会”。一是告诉为何有必要填写此申报,重点说出此工作可以给流程所有者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二是告诉客户如何更好地填写表格;三是告诉客户根据本年的公司战略流程优化的重点会是在哪里,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只希望做一些引导,不做硬性的规定。

在完成一轮流程优化申报交流会后,还需要定期回访。看是否大家已经足够了解如何申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督促大家在计划时间完成高质量的流程优化需求申报。

无论如何,无法收到所有部门的申报,以及收到的申报质量参差不齐,这些现象你总是无法避免。而且,你应该警觉,别人不提供申报,有可能是因为你所做的工作并没有让他体会到价值。所以,以后你应该更加努力。

2)收集其他各种渠道的需求

由流程所有者申报有其利亦有其弊。因为流程所有者的视角所限,所以他们提出来的流程优化需求大多是基于现状而非未来,基于解决问题而非提升效率,基于部门而非端到端流程视角。所以,流程管理人员还需要从其他视角收集优化需求。

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客户为导向做流程优化绝对是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之一。因为公司部很多流程的设计者本位主义非常严重,自我感觉良好的流程客户不满意,自我感觉较差的流程客户却不一定关心。其实,往往并不是部客户不关心外部客户,而是他对外部客户的意见了解不够全面,或者只是了解一部分。我们曾经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一个对某项服务时效差的反馈,但部流程所有者却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每个流程所有者只了解与自己相关的该服务的一部分,他并不知道整体服务时效远没有达到客户期望。

公司战略:分析公司的年度战略,有利于你圈定流程优化的重点。比如现在经济危机状况下,很多企业把降低管理费用作为战略之一,那么与管理费用相关的流程绝对是你考虑的重点围之一。

流程规划:如果贵公司已经做过流程规划,那么流程规划会发现很多流程框架及大的端到端流程的优化需求。比如以往每个部门都觉得自己的流程运转良好,但为何客户仍不满意。原来大的端到端流程本身存在优化空间。

标杆企业对比分析:有时候你可能觉得已经非常好,但竞争对手可能比你做得更好,而且这恰恰又是企业竞争力之一。那么,这时竞争对手就是你做流程优化的看板。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核心流程的研究,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极大的改善空间和超越机会;如果贵公司不是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那么追赶竞争对手就已经足够让你折腾的。

流程审计:如果贵公司有对流程进行审计的话,审计报告同样是一个流程优化需求的重要输入来源;

流程绩效评估:通过对流程目标本身的定期测量,找到流程的差距;

流程优化建议:有关流程优化建议运作模型,我们将专门分出一个章节讲解。这里我们只是提一下与流程优化需求相关的容。在做流程优化建议分析时,会发现一些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比较大,那么这些流程优化建议一般就适宜纳入到流程优化项目中完成。

2.流程优化需求的整合

当所有的流程优化申报反馈回来时,以及其他各渠道的流程优化需求得到识别后,我们需要对这些需求进行整合,以便分析。

在整合之前,对流程优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往往很多部门提交的优化需求只是问题的表象而已,表象背后的问题本质并没有浮现。所以流程管理人员需要与申报者进行专门的沟通,以便对每一个优化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需求的核心,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做好需求的整合。我们一般是通过开“流程优化需求确认会”的形式与各部门对汇总后的需求进行探讨沟通,重点在明确需求、了解需求的重要度、设定问题大致的改善思路及目标上。如果一次不能就需求达成一致,有时候需要多次的沟通,直到流程管理人员能驾驭这些需求位置。

流程优化需求整合的方法有很多,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以流程导向整合最好。具体一点就是说按照流程的分级/分类/分段,对收集到的各种优化需求进行重新分解或整合,然后归类到所在的流程。这样便于更清楚地看清问题的本质。当然如果贵公司还没完成流程规划,也没关系,只要把所有的需求做一个归类即可。这里我们同样提供一个样本供参考。

组织部一些问题的严重性很容易因为难度大、部门跨度大、一直没人愿意站出来主导解决等各种原因而被淡化,时间一长甚至被认为“本该如此,无法优化”的定论。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处理呢?那就是必要时人为营造急迫度。当然,这不是弄虚作假,而是把此问题的严重度以及后果更准确地展现出来,最好还是应该交由流程所有者定夺。

案例:有些优化需求需要人为营造急迫度

A公司是国知名的办公用品销售商,随着本行业特点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通过互联网下订单的比率越来越高。而在一次流程审计时,我们发现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客户界面不友好的问题。比如因为电子商务平台设计考虑太多部管理需求,导致退单率达35%,而且客户(特别是新客户)下单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全部需要与公司助理进行沟通。

发现此问题后,我们与各部门都做了沟通,结果发现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人解决,所以现在大家已经不再认为这

业务流程管理方法

业务流程管理方法及步骤: 业务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可以达到节省时间金钱、改善工作质量、固化企业流程、流程自动化、实现团队合作、优化流程、向知识型转变等的目的。 业务流程的管理按照其变革的程度分三步:业务流程的建立和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 第一步:确定业务管理需求及目标,如新业务/工作指标/短板问题; 第二步:初步制定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根据业务管理需求及目标,依靠现有的经验及简单的制度,建立新的业务流程规范初稿、关键是明确权责,识别和描述流程,使工作例行化。第三步:试点及优化。 根据建立的流程及规则,进行讨论优化,并实际验证试行,最终评估出可行性及问题,并根据试行评估情况进行进一步改良优化。 第四步: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全面推广、实施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 案例 “当日装、慢必赔”工作业务流程及规则制定过程 确定需求及工作目标; 接应流程讨论初稿: 地市试点 试点评估 全省推广。 落地及推进 新的业务规则及流程只有具备可执行性,才能得到有效落地,推进业务流程、规则落地,实现战略落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首先,目标合理有效分解,与各部门业务活动紧密关联是关键第一步。 一是目标应逐层分解到公司各个职能和层次,与公司的各部门生产活动过程有效关联,才能确保团队内责任分工明确,方向一致。 二是应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形成战略地图。 其次,要实现落地,必须发挥业务流程管理的核心枢纽作用,将各项行动措施落实到各部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实施业务流程分级管理,确保各项行动措施职责分工明确,业务实施流程清晰。 加快装接应职责图 但新的业务流程及规则该如何推进呢?实际中根据具体现状,应进行流程分级管理,流程分级管理会有所区别,一般可分为三级(如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业务流程优化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概念,业务流程优化与业务流程再造的异同点,分析了目前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国内国际实施的现状,借鉴一些成功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并对业务流程优化实施进行了探索。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ory, learns som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some of the successful companies,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makes exploration on it. 关键词:业务流程;优化;流程再造 key words: business processes;improvement;process re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136-02 1 业务流程优化的基本概念 流程,英文“process”,也译作“过程”。对于流程的含义,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创始人迈克尔·哈默给出的定义是“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t·h·达

人力资源总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人力资源总部 内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人力资源总部 二OO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目录 一、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 1、人力资源总部组织机构 2、人力资源总部管理业务流程 3、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管理流程图 二、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部门内部角度看反映的问题 2、从公司角度反映的问题 3、招聘与开发 4、员工培训 5、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 6、信息共享方面 7、制度制订与落实问题 三、人力资源总部内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1、宗旨 2、组织及实施 3、优化方案具体内容

人力资源总部现有业务流程 (一)人力资源总部现有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总部是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开发、管理中心和人力成本中心。核心职能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及管理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分工协作化组织,以完善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的效应。 (1)、组织机构设置 人力资源总部下设综合部、薪酬部、开发部、人事信息部、培 训中心,共五个部门。其职责如下: 综合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公司内外部招聘、试(录)用,部门内综合行政事务处理、对外发文起草工作。 薪酬部:研究及拟订员工薪酬、福利等分配激励制度体系与保险制度体系,并组织具体实施,员工考勤、休假管理。 开发部:研究、制订及组织实施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方案;人力资源开发,包括管理人员需求分析、储备管理人才的发现及开发、管理干部的任期考核及任免;员工调配及外事管理。 人事信息部:公司员工信息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员工信息数据库管理、人才信息收集及反馈;员工户籍管理等。

培训中心:公司培训需求评估分析、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培训方式研究、培训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基地管理。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图 (2)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总部采取分工合作、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坚持分工不分家,协同作战的工作方式;在总经理领导下,各部门交叉运作,相互沟通,保障人力资源运作体系的畅通。 人力资源总部由公司总裁直接分管,总经理全面负责,内设五个部门负责人分管各项工作。 (二)、人力资源总部管理流程 按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以“人”为核心,自员工进入公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企业流程优化的关键成功三大要素 个企业开展全面的流程管理一般经历流程体系建设、流程实施推广、流程持续评估改进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的流程体系建设是策划和设计阶段,是流程能否落地的基础AMT咨询在为很多企业开展流程体系建设项目时往往会面临以下问题和尴尬: 1、如何形成流程的整体架构,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建立清晰的流程脉络,而不是各部门独立编写很多零散的相互交叉各自为政的流程。 2、流程和以往的一些文件体系如何融合,很多流程项目最终结果是在ISO体系、企业现有的规章制度之外又多了一套新的文件,但是具体业务执行的人还是不知道具体工作该参考哪个文件 3、流程优化项目结束了,文件柜里产生了一堆流程文件,但在业务部门眼里是流程管理部门的流程,和自己没关系,业务还是按原来的惯性开展… 如何使流程体系建设能够真正落地,为企业带来切实的价值,结合多个咨询项目管理的经验,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流程框架、流程梳理、流程优化三个核心环节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分析总结。 一、建立流程框架 构建流程框架本身是一个厘清企业管理结构的过程。通过从企业一级流程框架逐渐往下分类分级细化,形成二级、三级直到完整的企业流程清单。其关键是既能体现流程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性,又清晰的界定流程间的边界。 企业的一级流程框架反映企业的整体业务模式,体现的是从企业最高管理层视角对企业的整体认识。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传达企业的战略,同时使企业里的各条流程能紧密衔接,通过建立企业各项活动的有机组合,形成整体系统,从而确保战略的实现和整体效益提升。因此这张总体框架图既能反映企业的业务运作特点,又能突出企业的战略或核心竞争力,反映企业各业务领域的定位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当流程总图被赋予以上意义,这项工作从专业上升到艺术。 从一级流程总图分解细化形成流程清单,对于进行全面流程体系建设的企业,流程清单的意义重大,如同企业人员管理的“花名册”,是流程管理和持续优化的基础,其分解过程关键是清晰的界定流程范围及流程起点和终点。AMT咨询接触过有的企业在构建流程清单时往往分解到三级、四级流程清单就理不请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是以各部门为核心梳理的流程存在很多接口不一致不清晰的地方,其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整体上的策划和流程分类分级的统一视角。 流程的分类分级首先是从管理要求的角度出发对业务的分类,不同分类的业务其管理要求不同,使相应的流程需设置不同的控制点和对应不同的知识经验积累点。如新产品管理,对于全新产品开发管理的重点在于概念评审和过程控制,保证新产品的开发上市成功率;而应对市场竞争的促销及改进类产品,其管理要求是市场响应速度快,因此在流程清单设计时需考虑不同产品的分类而设置不同的流程,即首先是区分管理的差异化,再实现标准化,切忌统一的流程应对所有类型业务。其次流程的分类分级细化需考虑不同细化颗粒度对应的应用对象,使分解的不同层级流程能对应到某一组织或岗位层级。 对于集团管控型企业,可能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即流程清单的分层。不同的组织层级对应不同的管理对象,如人力资源管理,集团总部出框架性的流程制度,下属业务单元会再分解细化,但其分解的下层流程制度文件,必须和上一层流程衔接一致形成一体化,同时细化分解的流程清单也可根据流程责任人区分形成下一层组 织的流程清单。 流程清单的表现形式一般类似树状逐级分解,然而现实业务流程整体描绘出来应该是网状结构,即各类不同的业务都有交叉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企业的整体系统。因此在流程清单分解时要识别各流程间的相关联系,这些联系包括直接触发关联,即一个流程结束启动下一个流程,或者流程间存在信息交互和时钟协同等。 二、流程梳理 流程框架搭建好后,进入具体流程梳理环节,AMT咨询认为这部分工作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个是建立流程文件描述标准模板;第二个是让流程责任人成为责任中心,保证后续流程梳理优化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业务流程优化思维与方案

业务流程优化思维 与方案 1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前期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称为”IT黑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管理软件系统不成熟,系统实施队伍经验不足等,但核心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当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经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而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 3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 一、业务流程优化介绍 (一)定义 流程优化是一项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策略。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即称为流程的优化。流程优化不仅仅指做正确的事,还包括如何正确地做这些事。为了解决企业面对新的环境、在传统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整,从本质上反思业务流程,彻底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以便在当今衡量绩效的关键(如质量、成本、速度、服务)上取得突破性的改变。 (二)目的 1、提高组织运作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2、打破部门间壁垒,增强横向协作 3、管理层能够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企业的整体运作 4、确保公司策略得以有效地执行,从而支撑战略的实现 (三)目标 1、总体目标 ?提高集团管控能力。 2、详细目标 ?确定与流程运行相适应的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的KPI指标体系, ?明确新的流程体系所需的IT支持 ?在试点范围内使流程操作人员掌握项目成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较高且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与合理的财务结构 ?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高效率的内部管理与决策 (四)影响 1、增强业务流程的可靠性 2、降低成本 3、提高顾客满意度 4、提高员工士气 5、减少官僚作风

6、提高报告的质量 7、更好的财务控制 (五)方法 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一般来说,外部经营环境相对稳定时,企业趋向于采取系统化改造法,以短期改进为主。从多数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说,比较适宜的方式是采取系统化改造法,而且最好用流程图形式表现出来。 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 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在外部经营环境处于剧烈波动状况时,企业趋向于采取全新设计法,着眼于长远发展而进行比较大幅度的改进工作。在企业客户服务流程中,多数问题出在客户的诉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得到响应。然而对于网络化的企业来说,其管理理念之一是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这种多环节的运作模式显然不适应。于是,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的客户服务流程就应运而生 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过程 1、业务流程总览 2、业务流程步骤

企业如何优化流程管理

企业如何优化流程管理 一、流程僵化阶段。 流程僵化阶段,是指ERP项目刚上线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为了能够保证项目及时上线,在刚开始流程重组的时候,把相关的流程先确定下来,不管这个流程是否符合企业,在没有更好的流程之前,就下按这个流程来。 我在实施ERP项目的时候,没到流程重组这个环节,我手上会有两份资料。一是客户企业现在在使用的作业流程,二是我们ERP系统所提倡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先让客户自己去讨论,流程该怎么走;当他们讨论不能一致时,那就先按系统所提供的参考流程来走。即使客户认为自己的流程更加合理,但是,若是超过了系统提供的参考流程的底线,即需要改变ERP系统主干流程才能够实现,则用户的流程也要往旁边站一站。 在流程僵化阶段,遇到最大的有两大障碍。 1、客户流程梳理永无休止。 客户流程重组在ERP项目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时候甚至占到项目周期的一半以上。虽然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对于ERP 项目至关重要,但是,为了保障其项目能够按时上线,流程重组的工作也不能永无休止的进行下去,要有一个截至的时刻。 当然,这项工作要先跟企业领导层沟通,让他们认同这个做法。 流程僵化不是终点。我们之所以在ERP项目实施初始,强调对现有流程执行僵化处理,是由多方面考虑的。 一是用户以前都是手工作业,流程比较自由,没有标准化流程的概念,现在,我们前期通过流程僵化,强迫用户在平时工作中,要按条条框框办事情,迫使用户接受流程标准化作业的观念。二是为

了保障项目能够及时上线,能够尽快显现出ERP项目的效益。等到 项目上线,用户开始接受系统后,我们再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来对流程进行优化。 二、流程逐步优化、标准化。 流程优化是指我们对于前期僵化的流程,根据ERP上线后的情况,进行逐步的调整,直至其符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 流程优化时,我们的重点往往是放在一些部门之间的结合点上及一些意外事件的处理之上。有人常说,系统是死的,人是活的。想 用这个借口,来为自己不愿意走标准化作业的路子开拓。其实,标 准化作业是企业发展的主流、必然趋势。 在这个环节,我们要注意: 2、逐步优化、标准化是由个过程的,流程的优化不可能一步到位。新的流程出来,企业需要测试、评估,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 解决某个问题,有时候也不能一步到位,需要一步步来,如解决应 付帐款不准确的问题,其有众多影响因素,价格不准、数量不准、 税率不准等等都回影响到这个应付帐款的管理流程。我们若想着一 天就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那有点天方夜谭。我们要做的是一天、 甚至一个星期消灭一个问题,直到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三、流程标准化阶段。 实现流程的标准化作业,是ERP流程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根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来说,大家也都深有体会。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来实现流程的 标准化,哪些因素在阻碍着流程的标准化作业? 1、在企业管理中,意外事件频发。 标准作业流程至所以在企业中得不到推广,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管理中,时常会出现意外事件。如在生产中,突然发现断料或者发 现原材料不良;销售订单突然客户通知变更数量或者包装方式;财务 突然资金告急推出供应商付款等等。我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用户老 是意外事故太多,无法一一按照流程来处理。

集客业务“流程式”快速开通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集客业务“流程式”快速开通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版本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网络部 二零一七年六月

一、项目背景 集客业务开通普遍采用一单一议的“项目式”的开通方式,每个客户每项业务均需按照先勘察后开通的方式实施。“项目式”开通方式存在环节多、流程长等问题,以某省为例,省内集团专线开通平均时长超15天(未剔除客户及物业入场等因素),影响开通效率、降低客户体验。 现有集团专线(含双跨与本地)的开通流程环节中,由于网络资源信息的与客户之间缺乏关联,导致开通过程存在以下几点痛点: 1、必须勘:网络资源状态与前端客户信息缺乏关联,使得售前支撑阶段必须经过勘察环节。 2、现场勘、勘察长:资源信息的准确性使得必须开展现场勘察,勘察周期长。 3、建设长:资源状态的非实时使得每次开通都得走工程建设流程,开通环节及周期长。 二、优化思路与关键节点 集客专线业务开通参照家庭宽带“装机快开”模式,通过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将预覆盖资源信息向前台推送,从业务受理时即可判断客户预覆盖情况,建立“流程式”开通模式,按需勘察、建设,解决开通“必须勘、现场勘、勘察长”的问题,推动业务开通从“项目式”向“流程式”转变,提升开通效率。 具体关键控制点如下:

1、引入标准地址:通过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首先参照家客建立集客的标准地址库,然后将标准地址与资源关联,明确客户所在地的网络资源,根据预覆盖定义,呈现客户的资源覆盖结果(厚、薄、无)及资源可用情况,有效支撑政企业务发展。具体举措要求见总部重点工作《集客标准化地址管理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2、资源信息前推:通过标准化地址将预覆盖资源信息向前台推送,从业务受理时即可判断客户预覆盖情况,从而节省售前勘察环节。 3、快速开通流程:通过开通工单上标准地址的资源状态,判断专线是否有覆盖,对于无覆盖(或者无标准地址)的工单,则继续传统较长的建设开通过程;但是对于有覆盖的工单,则可以走类似家宽开通的快速开通流程,使得专线开通从“项目式”向“流程式”转变,大大缩短专线开通时长。 三、项目落地实施步骤及要求 (一)建立集客标准化地址模型 要实现“流程式”的专线开通,首先需引入集团客户(楼宇)标准化地址,建立“资源-标准地址-客户”的关联模型,从而实现客户资源状态的实时呈现。该部分的具体方案已另行项目落实,具体举措要求见总部重点工作《集客标准化地址管理优化方案及落地手册》。 (二)“流程式”流程优化方案 引入标准地址库后,为实现客户网络资源覆盖状态推向前端成为可能,也为实现流程式快速开通提供了基础。

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的方法 企业进行流程优化时,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眼和思考: 第一,关注客户的需求。企业流程应以客户为导向,关注客户的需求,关注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第二,向标杆企业学习,即关注行业内标杆企业的成绩及做法、管理。例如餐饮企业的毛利水平,标杆企业可以做到每平米年营业额14000元,自己只能做到12000元、11000元,说明自己比较差;老客户重复上门的次数,标杆企业可以达到60%,自己只有30%,也说明自己需要改进。 【案例】 某缝纫机企业流程优化 某缝纫机企业的缝纫机装配线很简单,就是一个传送带将整机送至不同的环节、各个工位,装配工人坐在一个高凳子上进行装配。每个环节的配件都放在工人旁边,但是每个人能够触及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拿不到,就要从凳子上下来去拿,然后 回到凳子上继续工作,企业发现这样工作效率很低。 经过流程设计后,企业决定将坐立式工作改为站立式工作,但是很快遭到了员工的强烈反对,尤其是装配工班组长的反对,这项流程推进被迫暂时搁置。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家企业去标杆企业参观考察6S建设等项目,装配工班组长也参加了这次参观,员工代表发现标杆企业的员工都是站立式工作,询问标杆企 业的员工时,对方感觉很诧异,回答说:“坐着没法工作,我们从来都是站着工作 的。”这次参观考察结束后,该企业再推行站立式工作就变得非常简单。 由此可见,一些变革受到员工的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做不到,当他们别人已经实现的时候,他们才会有信心完成。 第三,关注部门间协调不畅的环节。

第四,关注流程中较为棘手的事情。 第五,基于部门的职能。 在具体操作时,有以下十个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流程的优化点。 一、确定出发点 定义流程的出发点是工作目标,而不是工作本身。企业要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考虑流程优化,否则就可能在流程优化过程中偏离目标。 二、剔除内外因素的不增值活动 流程优化应剔除对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不增值的活动,加快对内部和外部客户的反应速度。 【案例】 某橡塑企业计划管理流程 某橡塑企业的计划管理流程是:销售部每得到一个订单,就要制定待销售计划,并将销售订单传递至做生产计划的计划室,计划室做好生产计划后传递至做生产作 业计划的生产车间,然后采购部门根据生产作业计划采购物资供应生产。 计划室有3名员工,一位是67岁的计划室分管领导,原来做销售时把身体弄坏了,在计划室养老;一位是销售副总的儿媳妇,30岁、怀孕,原来做人力资源, 现在不能从事出差、重体力活,在计划室养胎;一位是刚毕业一年的年轻小伙儿,原来做人力资源,后调入总经理办公室做秘书,现在计划室缺人,过来临时顶岗。 这三个人在计划室无法开展工作,这一环节在中间不起任何作用,只能浪费时间。 后来,这家企业决定撤销计划室。 表面上看,这个流程逻辑清楚、责任清晰,实际上计划室做生产计划的环节是无效的。该企业撤消计划室,就是剔除内外因素的不增值活动。

企业流程体系建设与流程优化

企业流程体系建设与流程优化 ?课程背景: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经营能力之间的竞争。在企业规模快速增长、业务日益复杂的今天,流程体系正日益成为支撑企业运作的核心模块和基础平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流程体系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并纳入议事日程。流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端到端流程架构设计一一打通部门墙,构筑流程型组织,提升对客户的协同服务能力;②流程规范化和整合一一不断将业务运作标准化和例行化,支撑执行力纵向落地;③流程优化一一消除业务运作中的非增值活动,支撑业务绩效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客户便利上获得持续改善和优化。 企业未来的持续竞争优势将更多地来自流程和组织能力提升,而不仅仅是新产品技术。企业要不断自 我创新以保持其差异化的流程竞争能力,就应该采用以流程优化(BPI)为基础的竞争策略。根据流程实践结果, 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流程能力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经验取代流程,多数流程来自本位的职能驱动而不是客户驱动,流程中往往隐含了大量的不增值活动,影响了流程的效率和成本;另外,管理者的角色错位也导致组织价值创造能力被削弱。业务管理人员成为流程建设的旁观者而不是责任者,或者有流程意识的管理者缺少系统专业的流程优化方法论引导,是造成流程能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主要原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市场化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都迫使企业进行流程的优化与重整,以期在速度、成本、质量和客户便利上获得持续的改善。实践证明,成功的B PI (流程优化)是ERR CRM SCM PDM等信息化管理成功实 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流程优化可以消除流程中大量的非增值活动,并建立客户导向型的、跨部门高效协同合作的团队文化,增强流程对业务绩效的支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特色: ?内容价值定位一一课程内容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流程设计和优化方法论,结合中国企业流程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 ?实操性和互动性一一培训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的实际流程体系规划和设计演练、案例研讨等方式,加深学员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转化能力。 ?讲师的专业性一一流程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有资深的业务管理和流程管理实践经历,以及丰富的咨询、培训经验。 ?学员收益: ----领悟流程建设工作的意义和内涵,明确工作目标、化解工作困惑、理顺工作思路; ----学习并领会“企业级规划和设计”、“从战略到执行”、“结构化和可视化”、“跨部门协同”、 “持 续优化”等流程建设工作的基本思想; ----学会结合战略、客户群、产品线、组织等要素特点,进行流程分层设计方法; ----领会流程端到端和结构化思考方法,掌握流程总揽地图的描述方法,更好地表达业务运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深刻理解战略、流程、组织、绩效的关系,掌握基于流程设计组织结构的方法,掌握流程KPI与组织KPI 融合的方法; ----理解流程与制度体系、IS09000体系、内控体系的关系,掌握流程文件规范、整合、推行、检查的方法 ; ----掌握流程分析的工具和优化的方法;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DOC 12页)

稽核审计部业务流程优化方案 一、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公司成立以来,稽核审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今年6月底,我部已全部完成对公司所属118家营业部的例行审计,在摸清公司家底、遏制违规违纪、揭示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稽核审计工作也存在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审计效率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对由于监管环境的变化、业务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等原因造成的公司风险分布变化及风险点的转移,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监控机制。 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没有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取证并向公司提出处理意见。 ——常规审计项目周期过长 从项目准备到报告送出的整个项目周期过长,大多数项目超过一个月,个别项目甚至超过两个月。一些项目后期制作阶段(包括报告制作与审理)所花的时间超过现场审计时间,个别项目后期制作时间甚至超过现场审计耗时一倍以上。 2、审计质量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审计遗漏 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二百多个项目中,存在一些虽经审计而未被发现的违规违纪情况。应该承认,审计对象有其固有的风险,审计手段有其必然的局限,但审计程序与审计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与完善性仍是一个值得检讨的问题。 ——审计报告时效性差

由于审计周期过长,审计报告递出的时候往往已经事过境迁,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参考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审计评价权威性不强 由于据以作出审计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公司政策规定有不明确之处,理解上有时又不尽一致,加之没有统一规范的审计评价标准,存在对发生在不同营业部的类似事件,审计评价与审计建议不尽相同的情况。 ——审计成果附加值不高 我们目前的审计报告大多仍止于对单个经营单位的财务、经营数据的罗列以及对其违规违纪事实的简单描述,缺乏对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刻探索,也缺乏站在全局高度,对公司整体或某个业务领域的经营情况及风险控制效果的综合分析。 3、审计的广度与深度不够 目前我部仍以营业部为主要审计对象,对总部业务部门的审计基本上限于个别离任审计,对总部管理部门的审计还是空白,审计的范围没有覆盖公司全部的风险点。 已经开展的审计项目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财务审计范畴,以差错防弊及确定资产的安全性、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主要目标。以评价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为主要特征的经营管理审计,目前尚未展开。 4、审计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报告在上报公司领导的同时,以审计意见书的形式,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下达给被审计单位,并将相关情况通报公司有关管理部门。但对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意见书以后的整改情况及整改效果,我部目前尚缺乏完整的跟踪程序与监督措施。 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未能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与公司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5、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与审计工作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审计人员一般对营业部的经纪业务较为熟悉,对常规财务审计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但多数审计人员对非经纪业务(如投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了解不多,对非财务报表审计技术(如工程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

流程优化方法

流程优化的方法。 流程优化是企业管理的战略选择,是与流程重组相对应的。因为流程重组强调剧烈的变革和急速的重塑,除了那些准备充分的企业或是濒临绝境的企业作此选择之外,多数企业都寻求渐进的改善,即流程优化。因此流程优化是基于企业实际的改善,但绝不囿于现实。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确定流程优化原则,然后再来探讨流程优化的方法。 一、流程优化的原则 1、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原则; 2、借鉴行业标杆原则; 3、鼓励创新原则; 4、全员参与原则; 5、始终贯彻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参阅张国祥老师《流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流程优化的注意事项 1、打破传统,不等于摒弃一切。优良传统必须继承。 2、了解学习本行业的最新做法。行业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3、分析本企业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标准,按照现实可行、发展有力来设置新的流程工 作标准。 4、按照顾客至上、价值增值原则重新设计各个运行流程。 三、具体做法如下 1、找出现有活动的阻塞环节; 2、砍掉无价值活动; 3、合并分散活动; 4、找出本企业员工最好的做法; 5、吸纳本行业最优做法; 6、吸收员工的创新建议。

现在管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氨基酸组合效应”,即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因此企业在进行流程优化时,我们建议认真借鉴“氨基酸组合效应”。 流程优化的最高境界就是“缺一不可”。凡是可有可无的环节、活动都应该砍掉。 四、流程优化步骤 流程优化是牵涉全局的管理工作,必须全员重视、全员参与。绝不可少数人闭门造车。为确保流程优化切实可行,张老师建议企业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设计师负责,按前面说的具体做法,完成初步设计; 第二步征求流程涉及的各岗位员工意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步设计小组优化讨论,使各流程之间相互衔接; 第四步企业高层补充完善,确保不留运行空白; 第五步企业负责人审批,便之具有本企业的“法规”效力; 第六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新的流程管理思想、方法深入人心; 第七步全面试行,用实践经验流程优化的效果; 第八步总结完善,持续改进。 流程优化最根本的目的是整体效率最优。流程优化要达到“米格—25效应”,而不是古人的“三个和尚挑水吃效应”。 米格—25效应是指: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1+1 〉2。 我最后要强调指出的是: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预祝贵公司在流程优化和流程管理上取得“米格—25效应”。 张国祥 2009.11.25

企业业务流程优化

浅谈企业业务流程优化 金 今 (哈尔滨商业大学 M BA 教育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我国企业自引入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新型管理方法以来,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获得更广阔的发 展空间。但随着企业的成长及业务量的不断攀升, 业务流程优化中的问题也随之凸显,主要表现是业务流程优化得不到重视、优化方案华而不实,优化难以持续进行。针对优化存在的问题,企业应牢固树立业务流程优化的观念,将业务流程优化运用到实际中,并充分地运用业务流程优化理论,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企业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优化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 B 第2012年第9期(总第405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9,2012Total No.405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9-0043-01[收稿日期]2012-08-13 [作者简介]金今(1983-), 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 教育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项目运营管理。 “死不了活不起”是现如今对企业生存现状的描述。一方面,我国的企业经营者受经营理念的限制,缺乏对企业的整体规划,忽视了在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等软件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企业过度看重利益,忽视了对品牌的打造,缺乏核心竞争力,缺少竞争优势。而且企业只看到了竞争,没有看到合作带来的更广阔的空间。 另外,企业现行的业务流程老化,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又存在诸多困难。业务流程是每个企业业务运行的链条,大多数企业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是依然沿用之前的业务流程。这些业务流程看上去依然合理,也符合业务需求,但是这些陈旧的业务流程都十分的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一、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与应用 流程是一系列共同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相互关联活动的过程;流程优化则是整体流程中的一项策略,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不断进行发展、完善、改进、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从而保持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大部分流程可以通过流程改造的方法来完成流程优化的过程,对于某些效率低下的流程,也可以采用完全推翻原有的流程,运用重新设计的方法获得新流程来完成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再造”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的迈克?哈默教授首先提出,并将它引入到西方企业管理领域,从此拉开了业务流程优化的大幕。目前流行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法主要有:标杆瞄准法、DM AIC 模型、ESIA 分析法、ECRS 分析法、SDCA 循环这5种。流程优化的主要途径是设备更新、材料替代、环节简化和时序调整,在企业应用中主要体现在减少环节、改变时序、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等环节上。 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引入了流程优化与重组的新型管理方法来改善企业运营,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业务流程优化在国内很多企业都获得了成功,如1999年,海尔集团根据国际化发展思路对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1997年初,华为开始了M RPII 系统的试运行,从而揭开了华为流程重组的大幕。 二、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普遍存在的问题 业务流程优化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再管理。在我国企业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来探讨。 1.业务流程优化得不到重视 目前,我国的企业经营者大多是从个体户干起来的,缺乏对企业做出整体规划的意识,因此使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这些公司之前规模较小,业务流程相对单一,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在利益的冲击下忽视了对业务流程的优化,现有的流程已经无法适应公司的发展,这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如果不及时加以改进便会使公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2.业务流程优化没能实际应用 业务流程优化的概念已进入中国很多年了,中国的每一个企业都对流程优化进行了研究,请专家对业务流程进行了诊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在现今的企业来看,业务流程优化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开展的一项“活动”,然而仅仅停留在搞活动上,材料一大堆,方案很完美,但却被束之高阁。制订了计划就等于进行了优化,这使绝大多数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变成了纸上谈兵。 3.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华而不实 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优化时,往往只是制订华丽的业务流程优化方案,而不考虑这些方案是否真正解决了业务流程中的问题,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每一份业务流程优化方案拿出来都制作都不失为一份赏心悦目的范本。然而,我们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仍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下转第46页) 43--

业务流程优化运作方案

驰宏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流程优化设计 运作思路 一.背景介绍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18日,是一家集探矿、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和科研为一体的国家大型制造型企业,2008年驰宏公司提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实内部管理”的理念,通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在“管理精细化、流程标准化、职责具体化、考核实效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驰宏公司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标准和推进方法。 业务流程优化(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管理能力的一个有力手段已经引起了很多的企业重视,并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当作日常运营管理的一个重点。为了应付严峻的经营环境,驰宏公司正在进行“内部模拟市场化运营”的管理提升活动,转换经营管理体制,提高组织竞争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顾问团队运用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的方法优化驰宏内部运营流程,提升驰宏内部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能力,使得驰宏公司“管理精细化、流程标准化、职责标准化、考核实效化”的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地夯实。 二.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发,从零开始设计新流程。这两种流程优化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外部环境。在流程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如下: (一)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 ?与相关业务部门人员进行沟通与研究,探讨某个处理、某道手续,时候否可以 取消。这个是改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高原则,有必要取消的工作,自然不必再花时间研究如何改进。 (二)合并必要的工作 ?如工作环节不能取消,可进而研究能否合并。一项工作自然有分工和合作,分 工的目的,或是由于专业的需要而提高工作效率;或是因工作量超过某些人员所能承受的负担。如果不是基于以上目的,就需要对这些工作进行合并,以达到提高效率,简化工作步骤的目的。 (三)程序的合理重排 ?取消和合并流程后,还要将所有程序按照合理的逻辑重新排顺序,或者在改变 其他要素顺序后,重新安排工作顺序和步骤。

如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如何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企业管理流程优化过程中,应对流程的输人输出及流程的目标进行重新规范,把握好流程优化的关键手段,并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面提高流程效率,通过务实高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取得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流程及流程管理 流程通常是指是将输入如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所有流程均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而输出即为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现代企业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看做是对各项流程的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中,具有多项内容和功能不同的流程,如:产品生产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客户维系管理流程、物流采购流程、订单管理流程等等。每一项流程都如同同高速运转机器中的一个部门,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智能,只有各项流程全部高速运转起来,才能能够保证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正常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绝对消除。风险和收益并存,没有风险,也不可能有收益。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竟争,必然要面对风险。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风险管理的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已经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投融资决策、财务报告管理、内部审计体系建设等。而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从而导致企业经常发生重大风险事件。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因为内外部环境始终处于变化当中,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应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些变化的调整均对流程优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为确保企业的流程能够发挥出最佳效能,对各项流程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流程管理的基本观点认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些工作内容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设计和优化企业的流程的时候,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更好的去判断和甄别各项流程内容及效用,寻找科学合理的部分,去掉低效和无效的部分,这样设计出的流程才能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当前流程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一是流程的认识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对本部门的流程运行情况不了解、不清楚,更谈不上深入理解,由于对流程认识问题,对流程执行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流程的主体不明确。我们发现,一些企业中,虽然员工知道一些流程的运作情况,然而却对该流程的主体不够明确,这种问题造成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流程内容及要求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 三是责任不够明确。由于主体责任划分问题,造成流程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很多问题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问题不断积累,造成企业运行低效率,对生产负面的影响。 三、优化企业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和方法 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前期效果实在差强人意。以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被称为“IT黑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如管理软件系统不成熟,系统实施队伍经验不足等,但核心的问题是信息化建设并没有与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相结合。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管理改造过程。业务流程优化过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考虑现有和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即应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固化管理体系,并提高信息交互速度和质量。 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 首先是现状调研。业务流程优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深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和管理体系、企业战略目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企业现存问题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两者间的差距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对象,这也就是企业现实的管理再造需求。以上内容形成调研报告。 其次是管理诊断。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各级员工对调研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针对管理再造需求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上内容形成诊断报告。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客户服务流程 最后是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小组与企业对诊断报告内容协商并修正,并将各解决方案细化。 具体的业务流程优化的思路是:总结企业的功能体系;对每个功能进行描述,即形成业务流程现状图;指出各业务流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或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可以改变的内容;结合各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将业务流程优化思路具体化,形成优化后的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 目前,业务流程优化有两种方法,即系统化改造法和全新设计法。 其中,系统化改造法以现有流程为基础,通过对现有流程的消除浪费、简化、整合以及自动化(ESIA)等活动来完成重新设计的工作。全新设计法是从流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