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1 一、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ɡ jiāo shèāi shānɡ línɡ hún ()()()()二、巧手填词语,我能快又准。

( )人( )味难以( )( ) ( )( )大方

清晰( )( ) 永不( )( ) 美丽( )( ) 三、找反义词。

暂时—( ) 细腻—( ) 永不磨灭—( ) 彼—(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

五、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怀疑:①疑惑;不很相信;②猜测。

1.我怀疑

..他今天不来了。 ( )

2.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 大方:①对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②(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③(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3.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

..、端庄。 ( )

4.这种布的颜色和花样看着很大方

..。 ( )

5.他很大方

..,不会计较这几个钱。 ( )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6.她的朴素

..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 )

7.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艰苦朴素

..的作风。 ( ) 六、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按文段的内容填空。

( )的双唇 ( )的嘴角 ( )的微笑 ( )的画笔

2.下列的词语写一句话。

有时……有时……有时……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耐人寻味:

4.这一段具体描写了 ( )

A.《蒙娜丽莎》的创作过程。

B.“蒙娜丽莎”的喜悦和哀愁。

C.“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

5.请用文段中的话回答,为什么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用“”画出)

参考答案

一、探访交涉哀伤灵魂

二、耐寻捉摸端庄细腻磨灭动人

三、永恒粗糙转瞬即逝此

四、1、转瞬即逝 2、耐人寻味

五、1.② 2.① 3.② 4.③ 5.① 6.① 7.②

六、1、2.略。

3.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4.C

5.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2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ɡ jiāo shè fēnɡcǎi zhuō mō chèn tuō huàn jué()()()()()()二、比一比,再组词。

扭()防()催()概()

纽()仿()璀()慨()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晰()()细腻()()

朴素()()温柔()()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肖像画(xiāo xiào)恬静(tián shé) 捉摸(zhuózhuō)

交涉(shēshè) 暂时(zàn zhàn) 嘴唇(cún chún)

五、选词填空。

寂静幽静恬静安静

1. 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 的微笑。

2. 贝多芬在一条( ) 的小路上散步。

3. 同学们( ) 地坐在教室里。

4. 四周一片( ) ,听不到一点声响。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组织成一句话)

3.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七、修辞方法我知道。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

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4.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八、阅读

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

时让人觉得(),

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

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2. 按原文填空

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4. 这段文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第二十七课《蒙娜丽莎之约》答案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探访交涉风采捉摸衬托幻觉

解析:注意“捉摸”字的书写。

二、比一比,再组词。

扭动防水催促大概

纽约仿佛璀璨慷慨

解析:形近字辨析。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楚含糊细致粗糙

朴实华丽温和暴躁

解析:课文词语的积累和理解。

四、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xiāo tián tián shè zàn chún

解析:从易混字音方面进行区别。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恬静幽静安静寂静

解析:恬静:恬适安静。

幽静:清幽寂静。

安静: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

寂静:一般形容环境,指环境十分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

2 . 我在她面前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3. “蒙娜丽莎”是明珠。

解析:1.将反问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句意前后转折。

七、修辞方法我知道。

1. 反问

2.排比

3. 比喻

4.拟人

解析:2.有时……有时……有时……有时……连用四个有时,所以是排比。

2.把“蒙娜丽莎”比作明珠。

3.把灰鸽拟人化。

八、阅读。

1. tiǎo qiāo

2. 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误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

3. 描写画面的句子: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

想象和感受的句子:好像有话要跟你说。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误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解析:1.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4. 蒙娜丽莎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富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

解析:1.易混字音的角度去分析。

2.课文重点句子的积累。

3.从正面描写和联想的角度去分析。

4.从对蒙娜丽微笑的理解和感受的角度去分析。

《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3

基础训练

一、画出正确读音。

肖.像(xiào xiāo) 几.乎(jī jǐ) 恬.静(tián tiǎn)

颈.部(jǐng jìng) 山峦.(luán lán) 璀璨.(càn chàn)

二、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g jiāo shèāi shāng líng hún

( ) ( ) ( ) ( )

综合训练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

耐人( )( ) ( )瞬( )逝清( )( )腻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 )

三、加标点。

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

提高训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与可画竹

文与可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当时他画的一幅《筼(y n)筜(dāng)谷偃竹图》,图中竹不过几尺长罢了,却有高达万尺的气势。他的朋友晁补之写诗称赞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说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成语“胸有成竹”就是由此而来。

文与可“胸中”的“成竹”从何而来呢?是他天生就会画,竹吗?不是。是他冥(míng)思苦想出来的吗?也不是。原来,文与可家的院子外边有许多竹子,为了画好竹子,他一年四季都站在院边仔细观察竹子的变化。竹子什么时候萌芽、拔节,竹笋、竹叶、竹枝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他都了如指掌。为了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他常常在那一站就是一天,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苏轼曾写诗和他开玩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shè)箨(tuò)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诗的意思是:汉水旁的长竹贱如蓬草,刀斧何曾把竹笋放掉?我料想那清贫而又嘴馋的太守(指文与可),把渭河两岸的千亩竹子都吃进肚子里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称赞——仔细——

2.写出文中的成语。

3.用文中的话来说说“胸有成竹”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与可画竹,为什么能做到胸有成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xiào jītián jǐng luán càn

二、探访交涉哀伤灵魂

综合训练

一、耐人寻味转瞬即逝清晰细腻

二、1.转瞬即逝 2.耐人寻味

三、,、、、、,。

提高训练

1. 答案:有名赞扬细心

2.答案:栩栩如生胸有成竹冥思苦想了如指掌废寝忘食

3.答案:他的朋友晁补之写诗称赞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说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答案:因为他一年四季都仔细观察竹子的变化,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题

温故知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晰()()细腻()()

朴素()()温柔()()

2、选词填空

寂静幽静恬静安静

☆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贝多芬在一条的小路上散步。

☆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四周一片,听不到一点声响。

3、按要求改写句子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组织成一句话)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含英咀华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tiǎo tiāo)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qiǎo qiāo)然流露出()、()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按原文填空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转瞬即逝

耐人寻味

4、用““画出描写画面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作者赏画时的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5、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

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

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 统计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1.中国居民每天食物最佳搭配方案是:蔬菜水果类 500∽700 克,谷类 300∽500克,鱼、肉、蛋类 150∽200 克,豆奶类 150 克,油脂类 25 克.下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这种搭配方案. A.第一幅 B.第二幅 2.某校六年级(1)班的全体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现在最喜欢各种球类的人数的大小关系3.下列哪个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总体的数量关系。() A.折线 B.扇形 C.条形 4.五(1)班有40个学生,选一名同学任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图表示了这一选举结果。□内应填()

A.① B.② C.③ 5.下图是对一份杂志(共208页)各版块的统计结果,体育版约占() A.10页 B.35页 C.50页 D.100页 6.六年级一班要在六一儿童节评选一名“金星少年”,采取一名学生只投一 能表示这个投票结果的图形是() A. B. C. 7.下图是王奶奶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三种蔬菜的销量情况统计图,已知辣椒的销量是700千克,则茄子的销量是() A.2000千克 B.900千克 C.400千克 8.某市九月份的天气情况如下图,本月的晴天有() A.21天 B.6天 C.3天 9.太阳是由75%的氢和25%的氦形成的,下面哪个图能正确地表示这个信息?()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27课时 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7课时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卷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0分) 1.(10分)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肖.(xiāoxiào)像脸颊.(jiáxiá) 悄.(qiāoqiǎo)然矜.(jīnjīng)持 山峦.(lánluán)细腻.(lìnì) 2.(10分)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g fēng cǎi zhuōmōchèn tuōhuàn ju é。 3.(10分)区别字形组词。 纽诞幻雅 扭延幼雕。 4.(10分)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人让人觉得略带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5.(10分)修改下列病句。 (1)《蒙娜丽莎》是卢浮宫中的三件宝。 (2)李芳同学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6.(10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3)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7.(20分)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jījǐ)乎只(zhǐzhī)是一种棕(zōngzhōng)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么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mǒmā)

的色彩,而是真的血(xuěxuè)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是真的在里面流动。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奇异轻松柔和明亮 (3)用“﹣﹣”画出最能表现“我”迫不及待的心情的语句。 (4)这段文字具体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的和的特点。 三、写话 8.(20分)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写下来。

人教版1-6年级美术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上)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请你画出波浪线和圆形: 请你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别涂出来了哦 三、请你用你学过的方法(绘画、剪贴等),创作一幅你喜欢的画

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试卷 《美术》第三册(知识卷50 分) 中山小学班姓名:成绩(等级) 、在图形添加美丽的图案和主体动物或人物,并填上美丽的颜色。(25) 、请你在下面的动物图案中用水彩笔或油画棒填上美丽的颜色和背景。(25 分)。

《美术》第三册(技能卷50 分) 设计绘制一个美丽的花瓶,(要求:构图合理,画面丰富,色彩鲜艳,内容富有情趣.)绘制要求:A)画面饱满,绘画认真;B)画面干净;C)色彩搭配丰富、大胆、有创意;E)构思新颖,造型奇特。 A等(42.5 -50 分):符合六项要求为准;B等(37.5 -42.4 分):符合其中 四项要求为准;C等(30-37.4 分):符合前三项要求为准;D等(30 分以下, 不含30 分):符合其中两项要求为准。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期末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7 分) 1、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被称为_____ 、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色。 2、我最喜欢的颜色是________ , 它给我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喜欢__________ 色,它给我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色相环中,_______________ 是暖色, _____________ 是冷色。 4、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集________________ 于一身,是于面部佩戴的艺术品。 二、选择题:( 8 分) 1、生活中的暖色有()等色彩,生活中的冷色有()等色彩。 A 红; B 蓝; C 橙; D 绿 湖北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有()。 A 生肖邮票; B 剪纸; C 糖塑; D 年画 3、《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运用了()的表现方法。 A 水粉画; B 中国画; C 拓印画 、创作画《我的小天地》(25 分)

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 48平方分米 5. 150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 4. ①、④、⑤ 练习一 2. a/12 4. 24平方厘米14平方厘米36平方厘米 5. 40分米 6. 160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 1.66平方米 5. 352平方厘米 6. 128平方厘米 练习二 3. 105.6千克 4. 1350平方米 5. 144平方厘米 6. 1800平方厘米 体积和容积 4. C A B D 5. 4 练习三 5. 27 18 24

6. 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4. 39.2升 5. 6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3. 15米 4. (1)240平方厘米(2)3600立方厘米 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3. 不能 4. 2.75分米 5. 600立方厘米 6. 0.864立方分米 练习四 7. 3分米8. (1)2400平方米(2)102000块 9. (1)0.72平方米(2)32升 整理与练习(1) 5. 不够 6. 1平方米0.048立方米 8. 63000立方厘米 9. (1)16平方米(2)28平方米 整理与练习(2) 5. 384平方厘米720立方厘米 6. 10厘米 7. 12.6吨 8. 21立方分米 9. 2000立方厘米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5. 4厘米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1) 5. 3/5千米 6. 5/6 1/6 7. 1/4×100=25 1/8×40=5 分数与整数相乘(2) 4. 1700米 6. 月季花:24平方米菊花:16平方米郁金香:32平方米 7. 郁枫成绩好一些 8. 40岁 练习五 4. 804小时 5. 蛋白质:200克脂肪:100克 6. 3 3 6/5 6/5 分数与分数相乘 3. 5/8米1/24米 4. 爸爸:3/10升小军:1/5升 5. 5/12米25/72平方米 6. 第37页 分数连乘 3. 15人 4. 100下 6. 1/100 倒数的认识 4. 180只 5. (1)3 4 (2)1/10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 》精品练习 (9)

蒙娜丽莎之约 (一)课前预习 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应读阅读提示,根据阅读提示解决问题: 我觉得应该解决如下问题: 1、我能读熟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将加点的字和它正确的读音用直线连接。 cǔī xiào tián mǐn jīn mù càn 肖.像微抿.矜.持恬.静沐.浴璀璨 ..(2)、通过自读全文,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3)、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 (4)、我搜集的相关资料是: (二)挑战自我 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以下内容。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课本上。 1、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批注在书上。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我来盘点: Α、本课难以识记的生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Β、我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 课题扩充法(),段意合并法(),重点突出法() 句子摘录法(),重点罗列法()。 С、我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上网()、读书()、咨询别人()没有搜集() (三)合作探究 学法提示:边读边想象,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写了什么,再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内

容。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 1、认真研读文中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段落,课文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画像的? 2、读读描写蒙娜丽莎的句子,结合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 3、除了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四)达标训练: 读下面这段课文,在完成练习。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对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举得略含哀伤, 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 耐人寻味。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 ....的面部表情, 成了永恒 ..的象征。 ⑴、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查字典理解词义:矜持,选择第()种意思。 ①、怜悯②、自尊自大③、拘谨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转瞬即逝: 永恒: ⑵、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怎样的?她这一神情让人产生那些联想? ⑶、写写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个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㈡教学内容: 教材第 22 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1 / 4

)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位置与方向(二) ] 二、自主设疑 1、如何根据路线图确定位置? 2、如何根据描述画出示意图?三、探究交流㈠教学例题 3。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大屏出示)(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 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 教学札记: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 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540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30 度方向移动了 600km,到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北偏西 30 度方向移动了 200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集(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一)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1、川流不息惶然大悟囫囵吞枣 2、稀奇刺猬团聚 3、至敬厨房络绎不绝 4、兹养深奥详细 (二)下面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鸡冠.冠.军张冠.李戴冠.心病 2、银项圈.圈.套猪圈.圈.定 3、小号.号.哭号.外北风怒号. 4、数.不清数.落数.九寒天数.一数二 (三)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3、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4、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5、我们沙地里潮汛来的时候就有许多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四)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2、闰土回家去了。我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3、闰土会刺猹。闰土会捕鸟。 (五)背一背,填一填。 1、千夫指,孺子牛。 2、我好像一只牛。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的。

5、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 ,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六)读句子,体会蕴含的感情,再写下来。 1、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2、我于是日日盼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到了。 。 3、“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鲁迅小时候在那里读过书,现在是绍兴鲁迅jìniàn guǎn ()的一部分。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着一棵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yǐ zi(),桌子上照从前的样子,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候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 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得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sōng chí()地奋斗了一生。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 2、默读第二自然段,填一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1 一、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ɡ jiāo shèāi shānɡ línɡ hún ()()()()二、巧手填词语,我能快又准。 ( )人( )味难以( )( ) ( )( )大方 清晰( )( ) 永不( )( ) 美丽( )( ) 三、找反义词。 暂时—( ) 细腻—( ) 永不磨灭—( ) 彼—( )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 五、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怀疑:①疑惑;不很相信;②猜测。 1.我怀疑 ..他今天不来了。 ( ) 2.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 大方:①对财物不计较;不吝啬; ②(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③(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3.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 ..、端庄。 ( ) 4.这种布的颜色和花样看着很大方 ..。 ( ) 5.他很大方 ..,不会计较这几个钱。 ( )

朴素:①(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②(生活)节约,不奢侈。 6.她的朴素 ..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 ) 7.尽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还是要保持艰苦朴素 ..的作风。 ( ) 六、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按文段的内容填空。 ( )的双唇 ( )的嘴角 ( )的微笑 ( )的画笔 2.下列的词语写一句话。 有时……有时……有时……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耐人寻味: 4.这一段具体描写了 ( ) A.《蒙娜丽莎》的创作过程。 B.“蒙娜丽莎”的喜悦和哀愁。 C.“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 1、远近的奥秘 授课班级:六年级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 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 生: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作业展示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1.1分数乘整数 一、填一填。 1.74+74+74=( )×( ) 2. 107 ×2=( )+( ) 3.9 4 ×5表示( )。 4.8个11 1的和是( );求6个92 的和,列式是( )。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 2 米,它的周长是( )米。 二、计算。 113×2= 169×5= 4×157 = 93×5= 7×10 7= 三、 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小时滴水 10 1 桶,5小时滴水多少桶?10小时呢?24小时呢? 四、 教室的门高2米,小明的身高大约是门高的4 3 ,小明的身高是多少米? 五、爸爸和红红都感冒了,妈妈要给他们买3天的药。 1.红红和爸爸一天分别要吃多少袋? 2.妈妈需要买多少袋药?

答案: 一、 1. 3 2. 3. 5个 相加 4. 6× 5. 二、 三、 ×5=(桶) ×10=1(桶) ×24=(桶) 四、2×=(米) 五、 1. ×3=1(袋) ×3=(袋) 2. 1×3+=7(袋) 1.2分数乘分数 一、计算。 3241?= 31×61= 4 131?= 3152?= 14 5 87?= 9 8 43?= 7 9 21?= 7 6 83?= 6 7 92?= 5 6245?= 二、列式计算。 1.71的51 是多少? 2. 43的6 5 是多少? 3. 156 千克的3 1是多少千克? 4. 87 米的21 4是多少米?

三、校园面积的5 3是空地,空地的32 准备铺草坪,铺草坪的面积占校园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四、五(1)班和五(2)班同学在学校操场上打扫卫生,每班负责打扫操场的一半。五(1) 班完成了本班任务的53,五(2)班完成了本班任务的5 4 。两个班分别打扫了操场的几分之几? 答案: 一、 二、 1. ×= 3. 4.

推荐-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27《蒙娜丽莎之约》课时练习(2)(无答案)

27蒙娜丽莎之约(2) 一、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肖(xiāoxiào)像脸颊(jiáxiá) 悄(qiāoqiǎo)然矜(jīnjīng)持 山峦(lánluán)细腻(lìnì) 二、读拼音,写词语。 tànfǎngfēngcǎizhuōmōchèntuōhuànjué ( ) ( ) ( ) ( ) ( ) 三、区别字形组词。 纽()诞()幻()雅() 扭()延()幼()雕() 四、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人让人觉得略带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五、修改下列病句。 1.《蒙娜丽莎》是卢浮宫中的三件宝。 2.李芳同学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 六、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体会。() 3.形容玉石的光泽鲜艳夺目。()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jījǐ)乎只(zhǐzhī)是一种棕(zōngzhōng)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么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mǒmā)的色彩,而是真的血(xuěxuè)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是真的在里面流动。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奇异轻松柔和明亮 3.用“——”画出最能表现“我”迫不及待的心情的语句。 4.这段文字具体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的和的特点。 八、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写下来。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套】

1、形体切挖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教学难点: 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二、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 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三、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四、生作业,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展示。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 六、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2、点的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 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请你猜猜我是谁? 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 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 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 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欣赏比较: 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 2、《纳蒂布港》西涅克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创始人之一。 3《牧羊女》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 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 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有梯度)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 文档 六上数学全册同步练习 练习一 【知识要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 法。 【基础检测】 1、5 14 ×7表示 ;还 可以表示: 。 2、310 +310 +3 10 =( )×( )=( ) 720 +720 +720 +7 20 =( )×( )=( ) 3、计算。 2 13 ×6 1 4 ×8 12×5 16 4213 ×14 527 ×13 15 14 ×18 4、解答下列应用题。 ①小明每分钟步行1 20 千米,10分钟可步行多少千 米?1小时呢? ②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2 9 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③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 28 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分米? ④一个鸡蛋重5 36 千克,60个鸡蛋共重多少千克? 【冲刺明鸿】 1、在○里填上“>”、“<”或“=”。 16 ×10○16 34 ×1○3 4 713 ×0○7 13 ★2、14 +14 +14 +……+1 4 =( )×( )=( ) 100个 ★3、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4次后打开,就将这张约平均分成了( )份,每一份是它的( ),每3份是它的( ),4个3 份是它的( )。 ★4、实验小学有一长方形花坛,花坛的宽是9 10 米, 长是宽的20倍,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5、学校一月份节约用水 10 9 t ,照这样计算,全年共可节约用水多少t ? ★ ★6、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是80,约分后为7 9 ,求这个分数。

最新优秀的教育word 文档 姓名: 练习二 【基础检测】 1、5 6 ×6表示( ),还可以表示( )。 9×2516 表示( ),43×713 表 示( )。 2、计算。 42×928 944 ×77 6 5 ×15 3、 列式计算。 ① 5千克的3 10 是多少千克? ②4个2 9 是多少? ③20米的5 16 是多少米? 4、解答下列应用题。 ①一瓶果汁重3 5 千克,20瓶果汁重多少千克? ②一只水箱可以容水500千克,4 5 箱水重多少千 克?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米,高是底的9 8 倍,高 是多少? ④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23 24 M ,它的周长是多少M ? 【冲刺明鸿】 1、计算下列各题 914 ×21 5×311 7 9 ×7 121 24 ×22 26× 10415 68 11 ×17 ★2、 512 小时=( ) 7 20 米=( )厘米 425 吨=( )千克 4 3m 3=( )dm 3 3 5 L=( )ml 25分=( )时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底的3 4 ,这 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小明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1 10 , 已经看了3天,还有几分之几没有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按拼音写汉字 xiào xiàng tàn fǎng cuǐ càn jiāo sh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mó miè dàn yǎ zhuō mo chèn tu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huàn jué jīn chí mù yù tián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多音字组词 颈jǐng ________ gěng ________几jī________jǐ________ 3.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肖像 纽约 恬静 ________ ________

璀璨 沐浴 4.写出近义词 矜持—___l8.用关联词组织成一句话 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关联词组织成一句话)。 9.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微笑 ________的微笑 10.选词填空 寂静幽静恬静 ①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________的微笑。 ②贝多芬在一条_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 ③四周一片________,听不到一点声音。 11.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①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 ________ ②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服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________ ③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________ 12.我会补充成语 雕________画________ 不落________ 古________古________ 余________绕________ 曲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不胜________ 13.我能给加横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义 日子:A日期 B时间(指天数) C指生活或生计。 ①过去的日子如云烟。 ________ ②昨天是我参军的日子。________ ③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________ ④日子越来越美。 ________ 14.找出下列四字成语中书写有错误的字,并改正 专心至志________ 语重心常________ 暴风瀑雨________ 博博生机________ 易想不到________ 养遵处优________ 15.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① 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案

六年级位置 一、教材分析 《位置》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经验,培养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的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关键: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为了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是以谈话的形式开始:①用“开学的头两天,你们是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新位置的”为话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②然后指名前排、后排、左侧、右侧四名学生代表说说。为这节课的空间思维活动拉开序幕。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我分为四大步来进行。 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这一步的教学,我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引导学生先认识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再让全班同学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变为座位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然后提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下往上数(或从前往后数。) 第二步:学会用第几列第几行来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位置。 主要是让学生说说我的座位是在第X列第X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在第X列第X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再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感知到用列、行来确定位置比以前的方法更具体更规范,然后又从具体的第几列第几行现象中抽象出数对的表示形式。 第三步: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重点) (1)理解数对的含义。即结合前面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第X列第X行,用数对来表示怎样表示?先表示什么,再表示什么,怎样写?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2)用数对介绍自己的位置。 (3)让全班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4)数对闯关活动。目的是提升数对认识,分为三关来进行。 第一关:老师出一个数对,这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下面的数对,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数对是(3,4),第二个(4,3)。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英语六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六 年 级 上 册 练 习 姓名:________

Unit1 What are those farmers doing? 一、知识要点 1.country 农村 2.field田 3.pick摘 4.grass 草 5.give 给 6.cow 奶牛;母牛 7.sheep 绵羊 8.other 其他;别的 9.river 河;江 10.goat 山羊11.few 极少;几乎没有12.a few 几(个、条......) 13. goose 鹅(复数是geese) 14.on the farm 在农场里15.fruit trees 果树 16.in the field 在田里17.pick apples 摘苹果 18.some geese 一些鹅19.on the river 在河上 20.grow flowers 种花21.plant trees 种树 22.feed the chicken 喂鸡23.feed the pigs 喂猪 二、课文 Ben: What do you grow on your farm, Uncle Chen? Uncle Chen: So many things. There are fruit trees in this field. You can pick some apples or oranges from the trees if you want. They are delicious. And in that field we grow rice. Ben: What are those farmers doing? Uncle Chen: They are cutting grass to feed the animals. We gives it to the cows and sheep. Ben: Do you have any other animals on the farm? Uncle Chen: Oh yes. We have a few goats and pigs. And we also have some geese. Ben: I see them on the river. They look lovely.

最新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课课练习

蒙娜丽莎之约 一、画出正确读音。 肖.像(xiào xiāo)几.乎(jī jǐ)恬.静(tián tiǎn)颈.部(jǐnɡ jìnɡ)山峦.(luán lán)璀璨.(càn chàn) 二、读拼音,写词语。 tàn fǎnɡ jiāo shèāi shānɡ línɡ hún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耐人()()()瞬()逝清()()腻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2、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 五、加标点。 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与可画竹 文与可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当时他画的一幅《筼(yún)筜(dānɡ)谷偃竹图》,图中竹不过几尺长罢了,却有高达万尺的气势。他的朋友晁补之写诗称赞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大文学家苏轼也曾说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成语“胸有成竹”就是由此而来。 文与可“胸中”的“成竹”从何而来呢?是他天生就会画竹吗?不是。是他冥(mínɡ)思苦想出来的吗?也不是。原来,文与可家的院子外边有许多竹子,为了画好竹子,他一年四季都站在院边仔细观察竹子的变化。竹子什么时候萌芽、拔节,竹笋、竹叶、竹枝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他都了如指掌。为了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他常常在那一站就是一天,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真是到了废寝忘食

的地步。苏轼曾写诗和他开玩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shè)箨(tuò)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诗的意思是:汉水旁的长竹贱如蓬草,刀斧何曾把竹笋放掉?我料想那清贫而又嘴馋的太守(指文与可),把渭河两旁的千亩竹子都吃进了肚子里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称赞——仔细—— 2、写出文中的成语。 3、用文中的话来说说“胸有成竹”的意思。 4、文与可画竹,为什么能做到胸有成竹? 部分答案: 一、xiào jī tián jǐnɡ luán càn 二、探访交涉哀伤灵魂 三、耐人寻味转瞬即逝清晰细腻 四、1、转瞬即逝 2、耐人寻味 五、,、、、、,。 六、1、有名赞扬细心 2、栩栩如生胸有成竹冥思苦想了如指掌废寝忘食 3、他的朋友晁补之写诗称赞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大文学家苏轼也曾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小学生六年级数学同步练习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一、填空。 1、0.4====% 2、13628中的6表示;70.6中的6表示;中的6表示。 3、280004320读作,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4、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小强21kg,小兵25kg,小丽24kg,小红22kg。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小强,小兵,小丽,小红。 5、一个数由3个一,5个百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把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是。 6、1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12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 7、能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8、a的5倍与b的差是,比x少的数是。 9、1.8公顷=平方米5米60厘米=米 2.4时=时分7200立方米=立方分米 10、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颗梨重150 一张床长2

冰箱的容积是216 明明早上7起床 11、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甲数占乙数的。 12、找规律填空。 ⑵ 1 ,4 ,9 ,16 ,25 ,,,64 ,81 二、判断对错。 1、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3、2019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4、里面有3个0.1。 5、把60缩小到它的是0.06。 6、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全长的。 7、6人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2次。 8、右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25%。 三、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 B、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C、负数比正数小 D、数轴上-4在-7的左边 2、出油率一定,香油的质量和芝麻的质量。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3、一本书降价25%的售价是36元,原价是元。 A、9 B、27 C、45 D、48 4、甲正方形的边长是12dm,乙正方形的边长是10dm。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