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育苗论文..

工厂化育苗论文..
工厂化育苗论文..

成绩:_______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___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顾勇强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14设施专升本__ __

学号_____ ___141004_________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

姓名:顾勇强学号:14100448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它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国外工厂化育苗的现状,国内工厂化育苗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西瓜为例,介绍工厂化育苗技术,最后总结工厂化育苗技术。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农业技术育苗国内外西瓜

工厂化育苗: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花卉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采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它

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种子,节水节肥,生产成本低;

2.便于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育苗工厂化,机械化与专业化;

3.出苗整齐,苗龄短,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4.基质通气性好,根系易于人为控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5.苗移植过程中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高,缓苗快;

6.种苗利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

7.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8.增强抗逆性,由于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强,很少得病;

9.经济效益明显,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节约用肥,产量增加,产出比系数

提高.

工厂化育苗生产周期短。传统的育苗方式需1.5—3年培育才能出圃,而工厂化育苗2-6个月即可用于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定量精播,节省良种,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良田;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不同林种大而积定向优质培育;集约经营,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厂化育苗设备能够对育苗温室的光、温、水、气、湿等进行人工调控,是在育苗生产车间。主要应用于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应种苗的现代种苗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的优点很多,具体如下:选用轻质基质代替土壤育苗.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操作和运输;土壤带菌,幼苗易受病虫害感染,选用轻质基质,降低丫育苗风险.有利于大规模的商品化育苗;选用轻质基质育苗,避免了带走当地的土壤,如果用土壤育苗,以年育苗3咖万栋每株带走150—250g

土壤计算,不需两年育苗场就会出平地变为洼地。

②整个播种和育苗管理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省工、省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满足从出芽到成苗备阶段的温、光、水、肥等条件点证了苗

的迅速、健壮生长,缩短了育苗时间。

③采用桔量播种,极大地降低了种子用量;一次成苗,减少了分苗等程序。

④育苗盘育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育苗数量,且便于规范化管理,适于长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工厂化育苗技术使得育苗实现了专业化,生产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供苗实现了商品化.因而这一育苗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不断发展和迅速推广,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不断应用于工厂化育苗,使这一育苗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不过,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等原因,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大多数菜农、花农仍沿用传统的育苗方法。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研究,到60年代,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工厂化育苗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1967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综合人工气候室,为育苗综合环境控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荷兰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作为欧洲的典型代表,以大规模、专业化的工厂化育苗为特点,实现了蔬菜育苗的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境内有130多家种苗专营公司,所生产的秧苗除供给本国蔬菜栽培农场的需要外,还大量地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口。8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无土育苗(又称营养液育苗)新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美国100%的芹菜、鲜食番茄,90%的青椒,都采用了穴盘育苗移栽。韩国专门设计的两种

标准化结构的温室——等屋面钢结构玻璃温室和等屋面刚性覆盖材料温室,开发了专业化的自动播种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可移动式苗床、嫁接装置、催芽室、灌溉施肥系统和幼苗发育管理技术体系,蔬菜工厂化商品苗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工厂化育苗起步较早,各国竞相研究,推广应用范围较广,生产组织和管理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和育苗设施、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业、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灌溉和施肥设备、秧苗储运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

二、中国工厂化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种植观念和理念的落后受传统农业耕作思想的影响,中国蔬菜种植业长期以来是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种植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制约了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2.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普及相脱节中国已有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在育苗温室结构建筑、育苗设备与设施、基质配置和加工、育苗环境因子控制、育苗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健康苗识别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但是一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普及,致使中国工厂化育苗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3.工厂化育苗投入大,成本较高工厂化育苗是集成了设施生物技术、设施工程技术、设施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体。目前,国内比较大型的育苗工厂所采用的设施、设备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尽管技术先进,质量好,但价格较贵,投资较大;国内研发的设备、设施尽管价格低,但性能还满足不了要求,而且不配套,故障率较高。同时,育苗工厂所消耗的水、电等量大,运营成本高。

4.秧苗没有成为真正的商品,没有创建自己的品牌由于目前一些秧苗生产企业的规模较小,就很难降低成本,抵御经营风险,提高秧苗的品质,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育苗企业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用现代化企业经营,培育自身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5.工厂化育苗的相关配套技术不完善,良种培育相对滞后,多数优质种子靠国外进口工厂化育苗的有关育苗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管理规范、包装运输技术规范等还没制定和完善,难以提高秧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以西瓜为例,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产的需要,我们来简要的介绍下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

1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厂地选择

选择远离环境污染源、生态良好、水质优良、地势高燥、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建厂。根据上述要求我市蔬菜高新园完全符合上述条件。

2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设施条件

主要设施有日光温室、基质搅拌机、恒温箱、大棚、灯光、加热线、穴盘和苗床,防虫网、黄板、遮阳系统、补光系统、喷淋系统、加温和降温系统等。

3西瓜工厂化育苗技术准备工作

3.1成品苗形态标准

成品苗的子叶完整,具2~3片展平真叶,叶片深绿、肥厚。茎粗4.0~5.0mm,株高15cm左右。根坨成型,根系粗壮发达。无病斑、无虫害。春季苗龄30~35d,秋季苗龄15d。

3.2设施、设备消毒

3.2.1大棚消毒

每667m2大棚用1.65kgK2MnO4、1.65kg甲醛、8.4kg开水消毒。方法是将甲醛加入开水中,再加入K2MnO4,产生烟雾反应,封闭48h消毒,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3.2.2穴盘、平盘消毒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苗盘15~20min,然后在上面覆盖1层塑料薄膜,密闭10d后揭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3基质配制与装盘

3.3.1基质配制

要求育苗基质具有保水、持肥、吸热和透气性能。我们常用的育苗基质有中药渣(经3个月的充分腐熟)、泥炭、珍珠岩等,配方为药渣、泥炭、珍珠岩(粒径3mm)的比例为5∶3∶2,每m3基质加20kg膨化鸭粪拌匀,用40%甲醛100倍液熏闷3d消毒,敞开通风2d 后,即可装盘。

3.3.2穴盘的选择与装盘

穴盘选用72孔塑盘,也可用10cm×10cm营养钵。将含水量50%~60%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稍加振压,抹平即可。

3.4品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春季保护地栽培要求耐低温、弱光、早熟、优质的品种,露地栽培应以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为主[3]。

3.5育苗季节及设施选择

主要分2个季节,冬春季育苗(12月中旬—次年4月下旬)和夏季育苗(6月上旬—7月下旬),具体育苗时间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冬春育苗可采用大棚套小棚的办法或在有加温设备的日光温室中进行,夏季育苗在有降温设备的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中进行。

4播前处理及催芽播种

4.1选种晒种

除掉秕子、虫蛀、破损、霉变子及其它杂物。然后趁晴天气温较高时晒种1~2次,3~4h/次,厚度不超过1cm,每隔2h左右翻动1次。

4.2消毒灭菌

用水温约55~65℃温水烫种15min,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h;药液浸种后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30℃温水浸泡5~8h。

4.3保温催芽

在催芽前,先把浸好的种子在室内摊晾至种皮无水迹后再进行恒温箱催芽。催芽需注意以下2点:(1)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3℃;(2)种子出芽长度以露白为度(<5mm)。

4.4播种

人工播种时,播种前1d润湿基质,将种子平放于穴内,1穴1粒,上覆盖1层基质,用清水润穴面。

5育苗方法

5.1早春育苗

早春采用电热线加温和多层覆盖育苗。将育苗盘、营养钵置于80~100W/m2的电热线上,并在盘(钵)上放一些稻草和盖1层新地膜,出苗前高温(30~35℃)、高湿(相对湿度

95%)促使西瓜出苗。待瓜苗30%~40%出土时揭除盘(钵)上的稻草、地膜,逐步降低温度(白天23~28℃、夜间16~20℃),以抑制下胚轴伸长。

5.2秋延后育苗

秋延后采用防虫网、遮阳网覆盖的避雨棚短龄育苗方式。防虫网要求40目以上,遮阳网透光率为50%~90%,避雨棚一般裙膜揭开,大风等恶劣天气封闭裙膜。出苗前用喷淋系统降温和补湿,出苗后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日照时数,控制浇水量[4]。

6苗期管理

西瓜第1真叶展开后白天升温至28~30℃,并用无土营养专用肥(pH值为5.5~6.5、EC值为0.8~1.2)每隔7d浇1次;秋季及时用根病净500倍液灌根1次,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春季每m2安装60W白炽灯进行补光16h,每增加1片真叶,缩短1h补光时间,促进雌花形成和分化。瓜苗长至2叶1心时,用安吉丰收宝500倍或“植物动力2003”2000倍叶面喷施1次,提高瓜苗素质[5]。起苗前7d降温(白天20℃、夜间15℃)或去除遮阳网,控肥控水,进行炼苗,并用多抗灵100~200倍、杀虫素2500倍防病和治蚜1次。

7综合防治

7.1农业措施

育苗前将所用设施和设备全面消毒;温湿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保证达到各育苗阶段所需要求;在不影响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通风量,避免浇水过多造成湿度过大,诱发病害。

7.2物理防治

将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均设40目的防虫网。设施内张挂黄板,约每10m2/块,诱杀白粉虱、蚜虫等。

7.3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严格执行GB4285和GB/T8321的相关规定。

7.3.1病害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除育苗设施消毒外,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2)炭疽病、蔓枯病可用75%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每5~7d喷雾1次,连续喷3~4次。

7.3.2虫害防治

(1)菜青虫、小菜蛾用5%定虫隆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防治;(2)蚜虫、粉虱可用2.5%扑虱蚜1000倍液药剂防治;(3)螨虫、潜叶蝇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药剂防治;(4)蓟马可用40%绿菜宝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总结

工厂化育苗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一些发达国家在推广普及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在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1.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组织引导,根据中国的人口分布和人们对蔬菜的需求,做好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科学布局,各省、市、县也应做好规划,发挥区位优势和特长。政府应在工厂化育苗的资金扶持、科技支持、政策引导等方面下大气力,切实提升蔬菜产业化水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蔬菜品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2.培育工厂化育苗龙头企业,打造秧苗品牌中国工厂化育苗起步较晚,各地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建立了一些蔬菜工厂化育苗企业,但是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并不多。大多数育苗企业依然是规模小,粗放式经营和管理,没有形成独特秧苗品牌。因此,要通过扩大育苗企业的经营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积累成经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快中国工厂化育苗推广普及的进程。

3.完善工厂化育苗技术和设施、设备,提高国产化能力和水平,近几年,中国工厂化育苗在育苗技术和设施、设备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单项的突破,但从育苗技术来看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设施、设备的配套性较差。应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育苗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消化、理解,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育苗体系。

4.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的力度目前,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偏低,引进现代种植理念,推广普及工厂化育苗还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必须强化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广大农业劳动者接受并从事工厂化育苗。同时,应建立起农业科研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与农业生产部门的联系、合作机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农民在科技推广普及中获益。

5.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实现企业化运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包括农业种植业在内要适应市场经济,农民要不断增强市场经济意识。种植业也要从一家一户的个体育苗向联合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

方向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企业化经营与管理。培育一大批蔬菜

育苗的龙头企业和大户,建立一大批有知名品牌的集蔬菜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蔬菜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崔德才徐培文《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05.

2古群红宋盛宪《金鲳鱼工厂化育苗与规模化快速养殖技术》.海洋出版社.2010-05-03

3陈振德《蔬菜工厂化育苗》.农业出版社.2000-09

4许传森许洋《林木工厂化育苗新技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5 陈殿奎. 《发展穴盘育苗》,推进蔬菜种植业现代化工发展中的中国工厂化农业北京出版社,2000,167- 1 7 1.

6 何启伟,苏德恕,赵德婉. 《山东蔬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95—197.

7司亚平,何伟明《盘育苗技术要点一穴盘育苗配套资材及设施的准备》中国蔬

菜,2000(6):52^53.

8 黄贤贵. 《推进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化的思考》1999 ( 1 ) :46 -47.

9 赵瑞.马健. 《我国疏菜育苗产业化及其生产技术》.长江蔬菜 ,2001(7):27-29.

10魏智龙,邹志荣,吴正景. 《穴盘育苗技术要点》.长江蔬菜

11 陈殿奎. 《我国蔬菜育苗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中国蔬菜 .20 00 ,(6):1-3 .

12肖旭林,刘成枝,陈沃坤,曹春如. 《蔬菜工厂化育苗应用情况及技术要点现代农业装备》, 2005, (07) .

13 武慧玲,温祥珍,李亚灵. 《蔬菜工厂化育苗设备及应用》.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2006, (01) .

14 袁华玲,张金云,张学义,郜爱民,张辉昌.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发展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6) .

15王光亮,张迪.茄果类《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种子, 2004, (10) .

16 赵靖. 《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 新农业, 2008, (07) .

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_宫晓红

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宫晓红 (彰武县双庙镇农科农机站,辽宁阜新123217) 摘要:通过工厂化育苗技术手段实现蔬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可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和蔬菜质量的提高。阐述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提高管理水平、扶持育苗企业壮大等措施,以期为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工厂化育苗;特点;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2-0067-02 蔬菜低糖、低盐、低脂,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坚定不移地搞好蔬菜生产,抓好“菜篮子工程”,保障人们生活供应,是各级政府一直以来的重要责任,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近年来,蔬菜生产污染带来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民生的关注焦点。如何在保障蔬菜生产供应的基础上更多地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值得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思考。通过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手段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和蔬菜质量的提高。 1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特点 工厂化育苗是伴随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以及农业 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蔬菜生产与其他作物生产相比,具有种类多、每种相对数量少、生产周期短、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采用蔬菜工厂化育苗模式开展蔬菜生产,是一大技术进步。蔬菜工厂化育苗主要包括育苗和移栽两个环节,因其生产不必占用大量耕地,所需空间较小且灵活,因此,容易实现集中生产、统一管理。在蔬菜生产全过程中,集中育苗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是蔬菜生产全过程的基础保障,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用种量少,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以大大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便于实施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实现蔬菜的计划生产,提高蔬菜苗的质量;四是可以集中并运 用各种先进技术装备对育苗生产进行有效的人工控制,利于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育苗人员技术水平和育苗生产效率;五是可以缩短苗龄,提早育苗,提早移栽定植,提早产品上市,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的效益;六是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为保障蔬菜常年供应提供种苗支持。 2蔬菜工厂化育苗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工厂化育苗不是独立的产业,它是蔬菜稳产 高产的基础,也是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辽宁蔬菜工厂化育苗尚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全省从事蔬菜工厂化育苗的规模龙头企业不多,适于工厂化育苗的蔬菜品种也不多。蔬菜工厂化育苗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1)从管理角度看,由于蔬菜工厂化育苗一次性投资很大,秧苗定价又不可能过高,导致投资回收时间长。一旦管理不当和技术掌握不好,有可能损失加大,影响企业经营效益。2)从技术层面看,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既要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又要有其实用性和经济性,而一些企业和农户缺乏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导致生产经营风险增加。3)从投资风险看,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品种的优质化,导致优质蔬菜品种尤其是国外进口种子的价格非常昂贵,而一旦育苗环节出了问题,不仅损失大量的种苗钱,而且耽误了宝贵的农时,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4)从消费主体看,蔬菜工厂化育苗的主要用户群体是蔬菜种植大户,他们对种苗价格的承受能力有限,对蔬菜生产缺乏必要的市场把握,许多农户具有跟风的习惯,导致“趋同”现象严重,农民种菜效益下降,蔬菜质量问题上升。蔬菜种植者的随机性选择,影响蔬菜工厂化育苗品种的选择和经营渠道的相对稳定。 3 蔬菜工厂化育苗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创新 我国蔬菜产业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然而产 收稿日期:2017-01-12 作者简介:宫晓红(1963—),女,工程师,从事耕作栽培与农技推广工作。 第2期总第272期 No .2Total No.272 2017年2月 Feb .2017 农业科技与装备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OI:10.16313/https://www.360docs.net/doc/0b6725191.html,ki.nykjyzb.2017.02.029

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大规模实现机械化生产,美国Speedling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eorge Todd首先推出了使用发泡聚苯材料制作的穴盘,并将其应用到花椰菜的育苗上。与此同时,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im Boodley 和Ray Sheldrake教授首次提出用泥、蛭石作为育苗基质,为穴盘育苗的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并提供了优良、稳定的育苗基质,其后将其成功应用于蔬菜、花卉的种苗生产,目前穴盘育苗技术已经普及世界各地。这种育苗技术的核心是以泥炭、蛭石、珍珠岩等轻基质作育苗基质,用穴盘作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实现一次成苗的育苗方式。由于在育苗过程中每一株幼苗根系都各自分离,移栽时只要将种苗穴盘脱出即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幼苗的根系完整,提高了移栽后的成活率,而且将育苗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将其分为基质混合和填充、播种、基质覆盖、洒水和移栽等若干工序,为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可能,提高了种苗生产效率。穴盘育苗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新的种苗生产行业,它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如果以穴盘育苗为例纵观国外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历程,国外的工厂化育苗具有以下特点: 1.穴盘育苗的市场需求量和供应量大穴盘育苗在欧美等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推广普及较为迅速。商品苗生产量居于第一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穴盘育苗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美国为例,最早开始专业种苗生产的公司是Speedling、Kube—Pak、Pinter和Blackmore4家公司,其中Speedling 公司发明的泡沫穴盘大量应用于蔬菜种苗生产,Blackmore公司发明了硬塑胶原料穴盘,大量应用于花卉与蔬菜种苗生产。穴盘育苗的规模增长迅速,1979年,美国的花坛花卉穴盘苗生产量约为50万株,而到了1994年,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花坛花卉穴盘苗的生产,已经超过40亿株。到90年代末期,北美地区超过90%的花坛花卉均采用穴盘苗生产,加上蔬菜、盆栽植物、切花、宿根花卉、组培材料和树苗,每年的穴盘种苗生产量已经超过250亿株。随着种苗产业的发展,育苗公司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90年代初,穴盘苗生产规模最大的是

食用菌工厂化养菇车间500平方米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工厂化养菇车间500平方米项目计划书 篇一:食用菌_项目计划书 “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 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名称 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 二、项目背景 食用菌是全世界,尤其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极为推崇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疗兼用的绿色食品。在我国,平菇、香菇、草菇、金针菇等被人们用作上等菜肴;猴头菇、灵芝、银耳、舞茸等更是具有极好的食疗价值,它自古以来就有“山珍”之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装备的创新,可以人工生产的品种已多达几十个,食用菌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飞速发展的庞大产业。民以食为天,食用菌种植产业不仅是朝阳产业,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说法—人类的最佳饮食结构应该是:一荤,一素,一蘑菇。所以投资“食”是最好的选择。其中效益最好,工业化产业模式最高的当数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除鲜食外,还可进行精深加工,加工成厨房用的半成品原料,即食休闲类产品、冷冻产品、保健产品、美容产品、医药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三、项目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白龙湖村位于丛林镇北面,东邻海孔村,西接万东镇明建村, 南面绿水村,北靠南川区,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21.8平方公里。有丛林至黑山县级公路经过,且全程硬化,交通便利。 白龙湖村是地形以山地为主,种养业资源条件十分丰富,有着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主要资源优势表现在:一是山谷地带较多,相对日照时长较短,光照条件有利于食用菌类繁育;二是纬度适中,大部分区域海拔高度在550~850米之间,年均气温18.0℃,年总积温为6596.9℃,全年无霜期339.2天,年降水量1312.7毫米,宏观气候条件很适宜食用菌产业发展;三是食用菌种植属于丛林镇的传统产业,本地农民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种植经验;四是水力资源丰富,在辖区内的汤家沟水库和邻近的松涛湾水库总库容超过1200万立方米。这一系列比较优势为本项目计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产业现状 在白龙湖村内,食用菌种植属传统产业,种植时间较长,现有总种植数量约100万包。 种植的品种主要是:平茹、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 经营方式:农户自主经营,自主采购菌种、基料,自行管护和销售。生产方式:传统的全手工生产作业方式。 经营地点:主要集中在丛林镇白龙湖村范围内。 销售方式:农户自主分散销售于重庆各大农贸市场。 五、市场分析

国外工厂化育苗发展近况及其启示

题 目: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姓 名: 马丽妍 学 院: 园艺学院 专 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班 级: 设施81 学 号: 1488102 指导教师: 孙锦 2011年5月1日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可以到位口处,要求文电气验;高中资备进行整,编高中试卷度内来范围,资料试。因此

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园艺院设施81班马丽妍 1488102 摘要:工厂化育苗随着科技进步而快速发展,国内外工厂化育苗程度呈现出不同状态,我国要针对我国现状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及进一步提高我国工厂化育苗的技术水平。使现代化农业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国内外农业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缩短苗龄,节省育苗时间;能够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 现今国内外的工厂化育苗已走上正轨,并能批量生产,我国80年代中期从外国引进了工厂化育苗设施和技术,但由于受现代化水平及条件的限制,育苗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技术: 一,育苗的蔬菜种类 由于无土育苗教土壤育苗设施投资较高,因此,一般选择培育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且大多为反季节栽培,目前大型温室蔬菜育苗面积最大的还是番茄和黄瓜,另外,还要考虑栽培形式是日光温室,大棚还是露地栽培以选择不同生态的品种。 二,基质的选择和前处理 育苗基质一般选择颗粒较小的细蛭石,草炭,珍珠岩以6:3:1的比例混合而成,草炭是迄今为止被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最好的育苗基质,有机质含量高达

食用菌工厂化栽建设性项目培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食用菌工厂化栽建设性项目培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项目 2、建设单位:聊城市东昌府区佳悦食品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培养房 900 平方米,培养架 3000 平方米。购制 冷机 25 台,锅炉 1 台,灭菌锅 4 个,接种箱 20 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 机等生产设备。 年产杏鲍茹 24 万公斤,草茹 9 万公斤。 5、建设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 205.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92.2 万 元,流动资金投资 13.3 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 150 万元,建 设单位自筹 55.50 万元。 6、经济效益:投产后年销售收入 255 万元,年利润 78.68 万元,缴纳所得 税 后 年 净 利 润 52.72 万 元 。 项 目 财 务 内 部 收 益 率 33.37% , 财 务 净 现 值 218.91%(IC=10%),投资回收期 3.89 年, 投资净利润率 38.29%。 项目经济效益好, 抗风险能力强。 二、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 7-10%的速度增长,而我 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 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 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 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 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 且味道鲜美。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 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 4000—10000 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有人预测 21 世纪的食品重点是

生产计划优化系统

实验项目:生产计划优化系统姓名:汪慧指导老师:段金华 专业班级:09财管(1)班成绩:日期: 5月5日 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处理不同关联数据,并以此说明数据库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用生产计划优化系统对生产计划进行优化。 一、实验步骤 1)进入程序 2)点击“浏览或修改产品利润”按钮,对产品的利润进行修改;点击“浏览或修改设备能力”按钮,对生产能力进行修改;点击“浏览或修改产品工艺” 按钮,对工艺进行调整;点击“产品产量及利润分析”按钮,对产品的产量进行修改。 3)多次的进行实验,得出最优方案。 完成实验,退出。 二、实验过程 1、浏览或修改产品利润 2、浏览或修改设备生产能力

3、浏览或者修改产品工艺:1代表用;0代表不用。 4、产量及利润分析

5、修改相关项目查看结果并分析 (1)将数据库:产品—-利润数据库中的CP103的利润30改为50,得到的结果是其与数值都没变,但是分析求得的最大利润增加为47920,增加了2200 (2)将数据库二中设备--能力数据库中设备SB01、SB03和SB04、sb02先后改为300、400、400,400查看结果

由图可以显示,当Sb04数值得到修改时,其余的数值均不变,只是设备sb04的剩余生产能力增加到40;当sb01由360降到300时,数值均有变动,秋的最大利润减少到45360;设备sb02的数值由300增加为400时,数值有变动,分析裘德的最大利润增加;设备sb03的数值由460减少到400时,数值变动明显,分析最大利润下降到41040。由实验可知,设备sb03生产能力数值的变动对于利润影响最大 (3)将数据库三:产品——工艺路线数据库的数值修改: cp103 的sb03改为1代表用,可以看出数据改动明显,最大利用减少,而在改动设备sb04时则基本没有改动;同样cp104的sb03改为0见第二幅图最大利润增加到55180,当改动其他数值变动较小。可以看出设备sb03的用于不用在生产优化的试验中影响明显:用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8-06 15:01 15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朱世东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厂化育苗概念与特点 一、工厂化育苗概述 (一)概念 工厂化育苗(raising seedlings in industrial scale):在人工适宜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育苗方式。 (二)特点 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五大优点: 1、提高秧苗质量 (1)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 (2)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比常规育苗平均增产15%~30%。 2、节省资源、成本 (1)节能省电2/3。分散育苗→集中育苗;苗龄缩短10~20天。 (2)省地 100株/m2 → 500 ~1000株/m2, 21~84万株/亩。(育苗效率高) (3)省工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20万~ 40万株/人。如番茄:常规育苗,2000株苗用工大约25~30个;工厂化育苗,1~2个。定植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 / 10。

常规育苗:苗重500克/株;穴盘育苗:苗重35 ~ 50克/ 株。 (4)省种种子包衣处理,1粒/ 1穴。(出苗率) 常规育苗:出苗率60%~70%;工厂化育苗:85%~95% 。 (5)节本劳动力成本降低90%,总成本可降低30%~50%。 3、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 ~ 7倍。 (1)播种效率提高。700~1000盘/小时(工厂化育苗) (2)育苗周期缩短10~20天。 4、适于远距离运输 常规育苗,不适宜较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20公里以内; 工厂化育苗,运输半径可达800公里。(秧苗在规格统一的穴盘中生产,质量轻,便于统一包装;运输有专业盘架)。 5、适于机械化作业 可实现从种苗生产到田间移栽的全程机械化。移栽效率:提高4~5倍。 工厂化育苗的缺点: 1、初期投入大 2、种子质量要求高 3、技术难度较大 工厂化育苗以其优质高产、省工省力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逐步在蔬菜、花卉生产上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节工厂化育苗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工厂化育苗现状 工厂化育苗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佛罗里达州 Speedling 公司(美国维生种苗公司)率先研制出播种机和硬塑穴盘,用于蔬菜育苗。工厂化育苗技术创立伊始,很快被世界各国如荷兰、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引进。20世纪80年代,工厂化育苗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广泛用于蔬菜、观赏植物等育苗。

工厂化育苗论文..

成绩:_______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_____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顾勇强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14设施专升本__ __ 学号_____ ___141004_________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 姓名:顾勇强学号:14100448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它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工厂化育苗的优缺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国外工厂化育苗的现状,国内工厂化育苗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西瓜为例,介绍工厂化育苗技术,最后总结工厂化育苗技术。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农业技术育苗国内外西瓜 工厂化育苗:在人工创造的优良环境条件下,采用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稳定地成批生产优质花卉幼苗的一种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以不同规格的专用穴盘作容器,用草炭,蛭石等轻质无土材料作基质,采用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覆土,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它 具有以下优点: 1.节约种子,节水节肥,生产成本低; 2.便于集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实现育苗工厂化,机械化与专业化; 3.出苗整齐,苗龄短,生长健壮,病虫害少; 4.基质通气性好,根系易于人为控制,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5.苗移植过程中不伤根,定植后成活率高,缓苗快;

6.种苗利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 7.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8.增强抗逆性,由于根系发达,植株长势强,很少得病; 9.经济效益明显,整个生育期很少用药,节约用肥,产量增加,产出比系数 提高. 工厂化育苗生产周期短。传统的育苗方式需1.5—3年培育才能出圃,而工厂化育苗2-6个月即可用于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尤其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定量精播,节省良种,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良田;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促进不同林种大而积定向优质培育;集约经营,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工厂化育苗设备能够对育苗温室的光、温、水、气、湿等进行人工调控,是在育苗生产车间。主要应用于机械化播种、工厂化育苗、商品化供应种苗的现代种苗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的优点很多,具体如下:选用轻质基质代替土壤育苗.降低了重量,有利于操作和运输;土壤带菌,幼苗易受病虫害感染,选用轻质基质,降低丫育苗风险.有利于大规模的商品化育苗;选用轻质基质育苗,避免了带走当地的土壤,如果用土壤育苗,以年育苗3咖万栋每株带走150—250g 土壤计算,不需两年育苗场就会出平地变为洼地。 ②整个播种和育苗管理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省工、省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满足从出芽到成苗备阶段的温、光、水、肥等条件点证了苗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提要 蔬菜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标准的技术措施,运用机械化、自动化的手段,使蔬菜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效、成批而又稳定的一种育苗方式。蔬菜工厂化育苗对于采用科学的环境控制和管理,提高秧苗素质;节约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加速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推动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十分必要,特作可行性研究。 项目名称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申报单位:荆门市蔬菜办公室 法人代表:付祖科 项目执行单位 荆门市蔬菜办公室 荆门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项目依托单位 湖北省蔬菜科学研究所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系 项目建设地点 荆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掇刀、团林镇) 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实行名、特、优蔬菜的工厂化育苗和瓜类、茄果类作物的嫁接育苗,城郊菜地优质苗达95%以上,蔬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项目主要内容、规模与辐射点 拟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设蔬菜育苗工厂,占地面积30亩,主要建设基质处理车间,填盘装钵及播种车间、发芽、绿化、驯化、幼苗培育设施。项目主要辐射点为荆门城郊的10000 亩基地蔬菜。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该项目总投资260万元。申请部、省项目资金130万元,市配套90万元,自筹40万元。 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辐射区内的蔬菜品质和产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据测算,项目辐射区内蔬菜产量可增加20%左右;新增产值60多万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采用工厂化育苗,可有效的控制环境,科学地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施工方案

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工程 方案/措施报审表 NO:编号:SD-SYJ-AH-01

安监部: 年月日编制: 年月日 安徽天新康嘉菇业发展有限公司 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工程施工方案

森德农业装备泰州有限公司 2015年8月10日 目录 3.工程施工措施............................................................................................................................................................ - 6 - 5.3.预留预埋及套管制作安装 (10) 5.4.套管制作、安装 (11) 5.4.1本工程套管采用钢制套管。 (11) 5.4.2套管制作 (11) 套管直径应比管径大两号,若管路保温,套管直径=管路直径+2×(保温层厚度+外缠保护层厚度)。 (11) 穿墙套管长度应等于墙体厚度;穿楼板套管长度应为楼板厚度加20MM,厨卫间加50MM。 (11) 5.5给水管道安装 (11) 5.5.2操作要点......................................................................................................................................... - 11 - 5.5.3热熔接时注意事项......................................................................................................................... - 11 - 5.5.4试压验收......................................................................................................................................... - 12 - 5.5.5 PP-R管安装完毕,成品保护措施............................................................................................. - 12 - 5.5.6其它................................................................................................................................................. - 12 - 5.6排水管道安装 (12) 5.6.1一般规定 (12) 5.6.4室内排水管安装............................................................................................................................. - 12 - 5.6.5总则................................................................................................................................................. - 12 - 5.7卫生器具安装 (14) 与卫生器具连接的给水管不宜使用金属软管或塑料软管,特殊情况使用时,应采用承压能力不小于0.6MPA带复合层的软管。.......................................................................................................................................................... - 15 - 5.8消防管道安装....................................................................................................................................................... - 15 - 消防管道埋地主要采用铸铁管,球墨铸铁管采用承口橡胶圈密封接口。明装部分采用焊接钢管,钢管与球墨铸

(工厂与企业)工厂化育苗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厂化育苗: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2. 嫁接亲和力:砧木与接穗愈合和成活的能力,用嫁接成活率表示。 3.共生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的共生能力,即嫁接成活后能否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4.秧苗质量保持率)指蔬菜秧苗育成后到定植以前的贮运过程中秧苗质量保持程度的一种特定涵义的数量化指 5.边际效应:在利用穴盘进行工厂化种苗生产时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处于穴盘边缘的植株生长势弱于中央的植株, 6.逆边际效应:部分处在苗盘中央的幼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生长速度较慢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育苗期的延长,植株长势越来越弱,以致最终被周围植株全部覆盖而失去育苗价值。 1、褐变:指对于富含多酚化合物的植物,在接种时由于切割或剥离使组织收到伤害,该类物质会在多分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褐变,是培养基变黑,并严重抑制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严重时导致培养物死亡。 2、玻璃化现象:指组织培养中,呈现半透明状的畸形试管植物,这类植物被称为“玻璃化苗”。在离体培养中,再生植株长成玻璃苗的现象,被称做玻璃化作用。 3、胚状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 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与方法,通常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 5、植物细胞全能性:每一个植物细胞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再生植株。 6、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由于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侵染,在培养容器中滋生大量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施工方案

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工程方案/措施报审表

安徽天新康嘉菇业发展有限公司 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工程施工方案 森德农业装备泰州有限公司 2015年8月10 日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2编制依据 3工程施工措施 4施工前的条件和准备 5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要求 5.1保温库体的拼装 5.2预留预埋及套管制作安装 5.3套管制作、安装 5.4给水管道安装 5.5 PPR管道安装 5.6排水管道安装 5.7卫生器具安装 5.8消防管道安装 5.9制冷系统安装 6质量目标及保护措施 6.1质量目标 6.2保证措施 7安全措施

1.工程概括及工程量 1.1工程名称:安徽天新康嘉菇业发展有限公司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 1.2建设地点:天长市新街镇天新康嘉公司内 1.3参建单位: 业主单位:安徽天新康嘉菇业发展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安徽天新康嘉菇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1.4、工程概括 安徽天新康嘉公司1#、2#厂房内菌种储藏库分为洁净室、3间养菌室和25间出菇室部分。1#厂房内的储藏库建筑面积为375吊;2#厂房内的储藏库建筑面积为1911m l;冻土深度0.18米. 保温板为A2级双面岩棉夹芯板,填充芯100mm厚0 钢架梁、柱、门樘柱、地面混凝土等级为C30,沟道混凝土等级为C30,混凝土换填为C1Q 钢筋:HPB235? ) , HPB335? ).钢筋保护层:基础40mm钢梁25mm柱25mm支墩25mm. 本工程火灾危险性为戊类,耐火等级按二级设计。给排水工程主要内容有:给水系统采用冷水PP-R 管材,排水系统、雨水系统采用PVC-U t材,粘胶连接;消防系统明装部分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埋地部分采用铸铁管,承口橡胶圈密封接口。 1.5、工程量 1.5.1、工程量 编制依据 1.1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及相关技术资料; 1.2我国现行质量标准、相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建筑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2002);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聚丙烯(PP-R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给水塑料管安装图集PP-R给水管安装》02SS405-2; 1.4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 1.5我公司同类建筑施工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3.工程施工措施 针对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批准,以进行进度控制。批准后我公司将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开展工作,确保在业主要求工期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

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

工厂化育苗管理技术 (一)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 工厂化育苗的基本程序为:准备、播种、催芽、成苗培育、出苗等阶段。 图6-2 工厂化育苗程序示意图 (二)育苗基质的选择及要求 穴盘育苗对基质的总体要求是有良好的物理性及稳定的化学性,尽可能使幼苗在水分、氧气、温度和养分供应方面得到满足。影响基质理化性状的指标主要有:pH值、阳离子交换量、孔隙度、容重等。有机基质的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以及吸附性与缓冲性,分解程度越高,容重越大,总孔隙度越小,一般以中低等分解程度的基质为好。不同基质的pH值各不相同,泥炭的pH值为4.0~6.0,蛭石的pH值为7.7左右,珍珠岩的pH值为7.0左右,多数

蔬菜、花卉幼苗要求的pH值为微酸至中性。阳离子交换量是物质的有机与无机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的阳离子总量,高位泥炭的阳离子交换量为1400~1600 mmol/kg,浅位泥炭为700~800 mmol/kg,腐殖质为1500~5000 mmol/kg,蛭石为1000~1500 mmol/kg,珍珠岩为15mmol/kg,沙为10~50 mmol/kg。有机质含量越高,其阳离子交换量越大,基质的缓冲能力就越强,保水与保肥性能亦越强。较好的基质要求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和较强的缓冲性能。孔隙度适中是基质水、气协调的前提,孔隙度与大小孔隙比例是控制水分的基础。风干基质的总孔隙度以84%~95%为好,茄果类育苗比叶菜类育苗略高。另外,基质的导热性、水分蒸发蒸腾总量与辐射能等均对种苗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常用的有机基质主要有: (1)泥炭根据泥炭的形成地纬度、气候条件和分解程度的不同,可将泥炭分为低位泥炭、中位泥炭和高位泥炭3大类。 低位泥炭:也称富营养泥炭,分布于低洼积水的沼泽地带,以苔藓、芦苇等植物为主。其分解程度高,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高,酸性不强,养分有效性较高,风干粉碎后可直接作肥料使用。它容中较大,吸水、通气性差,有时还有较多的土壤成分,矿物质的含量往往较高。低位泥炭在我国分布较广,储量也很丰富,但这类泥炭宜直接作为肥料使用,而不宜作为无土栽培的介质。 中位泥炭:也称中营养性泥炭。在低位泥炭沼泽中的各种植物死亡后渐渐堆积使地面隆起,而地下水又难于流到上面,造成矿物质营养供应缺乏。由于木本植物逐渐枯死,而大量仅需大气供养的苔藓却得到了发育。在这类沼泽中生成的泥炭属于中位泥炭。这类泥炭在我国分布较少,只限于东北冷湿地带,面积不大,储量也很少。 高位泥炭:也称贫营养型泥炭,主要由泥炭藓属植物残体组成,故又称泥炭藓泥炭。分布于低位泥炭形成的地形的高处。沼泽中植物陆续死亡和堆积,沼泽表面不断抬高,隆起,当其高出水面时,植物依靠土壤吸收地下养料更加困难,而苔藓植物大量生长发育,就在低位泥炭沼泽上形成了高位泥炭。高位泥炭在我国分布较少,主要分布在加拿大、俄罗斯等近北极圈地区。其分解程度低,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少,酸性较强(pH在4.0~5.0)。容重较小,吸水、通气性好,一般可吸持相当于自身重量10倍以上的水分。在无土栽培中可作为复合基质的

连云港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发展对策 本文作者根据国内外蔬菜育苗发展动态及连云港市蔬菜生产发展需要,提出了发展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大势所趋的观点,然后围绕该观点,叙述了连云港市蔬菜育苗现状、工厂化穴盘育苗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传统育苗和工厂化育苗优缺点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连云港市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发展工厂化穴盘育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工厂化育苗现状前景问题对策 秧苗是蔬菜生长发育的初期,其苗期生长发育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农谚:“壮苗五成收”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培育健壮的秧苗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美国、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己多采用工厂化育苗,主要形式是穴盘育苗。这种以草炭、蛭石、椰子皮、珍珠岩等轻基质做育苗基质,用穴盘做育苗容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越来越受到蔬菜生产者的青睐。穴盘育苗的出现带动了温室制造、穴盘制造、基质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劳动就业机会,已形成一个新的阳光行业。随着我市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面积快速扩大、花色品种增多、复种指数提高,蔬菜业的产量、效益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要实现蔬

菜业持续为农增收,蔬菜传统育苗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实施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是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 1我市蔬菜育苗概况: 1.1工厂化育苗现状我市的蔬菜育苗严格来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育苗,充其量是工厂化育苗的初级阶段。原有的洪门快速育苗室、南门快速育苗室、丁庄快速育苗室、新县快速育苗室、东哨快速育苗室、中云快速育苗室、向阳快速育苗室等7个快速育苗室是80年代建设的玻璃温室,育苗是以锯末和碳灰作主料基质的盒盘育苗,采用电热线加温,电灯泡增加光照,播种、催芽、通风、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人工管理,当时每个育苗室派有2个懂技术的人专门负责管理,每年每室补贴1-2万元;另有朝阳连栋大棚温室1栋是80年代自荷兰50万元引进建设的,它的加热、灌水、遮阳、通风是自动化控制的,但没有降温设备,当时主要用来育苗,解决三县、四区茄果类蔬菜用苗,由于当时蔬菜生产规模小、用苗少,加上锅炉加热、用电、用工等成本太大,至使市蔬菜办公室每年都要投入10-20万元以保证育苗工作正常进行。目前这7个快速育苗室和朝阳连栋大棚温室主要作为普通温室生产蔬菜,其次用来常规育苗,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1.2育苗种类我市蔬菜栽培种类多,常见蔬菜种类有60余种。西瓜、甜瓜、丝瓜、黄瓜、豇豆、架豆、白菜、花椰菜、甘蓝、茄子、青椒、西红柿、葱、洋葱、韭菜、芹菜等50余种

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可行研究报告

蔬菜工厂化育苗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背景 我国蔬菜的产量和需求量在世界占据首位,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指导预计,2020年中国蔬菜总需求量58950万吨,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以及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结合两个文件精神指示:我国蔬菜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来解决。为把握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趋势,满足城镇人口对蔬菜的需求,我们通过对常德市蔬菜育苗和蔬菜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传统育苗的弊端,为实现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促进我县蔬菜生产发展向现代化前进,提出了汉寿县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建议,现将项目内容报告如下: 1 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1.2项目建设年限:2013-2014年 1.3建设性质:新建 1.4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建设育苗中心面积120亩。 主要内容:

1.4.1建安工程:基质处理车间600㎡,播种车间300㎡,催芽室300㎡,包装车间300㎡,检验检测用房150㎡,配电间50㎡,冷藏库100㎡。 1.4.2田间工程:连栋温室大棚8000㎡,单体塑料大棚50个,喷灌设备两套,硬化沟渠1000米,道路1500米,机井一口,蓄水池200立方米。 1.4.3 仪器设备;自动播种生产线一条,变压器及输电设施一条,运输车辆2台。 1.4.4投资估算(720万元) 新建建筑1700㎡,计180万元; 冷库100㎡,计25万元; 仪器设备,计73万元; 大棚计350万元; 沟渠水计92万元。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建设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生产线一条; 1.5.2 解决1100万株茄果类越冬苗的供应; 1.5.3 促进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生产,解决春淡和秋淡。 1.6 辐射及带动能力 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汉寿县近3万亩蔬菜供苗,可提早蔬菜上市20-30天,可提高产量15%左右,亩平增收320元,菜农新增收入960万元,可有效调整汉寿县蔬菜产品结构,推进优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白灵菇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线扩建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 XX市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建筑工程: 新增建筑面积15570 平方米,包括:出菇房4550 平方米,培养房5000 平方米,以及新增仓库、冷库、包装房、采收房共6020 平方米。 建培养房900平方米,培养架3000平方米。购制冷机25台,锅炉1台,灭菌锅4个,接种箱2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等生产设备。 (二)机器设备: 新增加食用菌生产线设备及仪器:100 多台(套)。 五、项目建设地点 XX市XX区XX工业园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984万元。其中工程建设直接费用608万元,其他费用376万元。占地100亩。所需资金由企业及农户自筹,财政扶持,银行贷款三部分构成。企业及农户自筹384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205.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3.3万元。资金来源渠道为:拟申请财政拔款15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55.50万元。 (二)、经济效益: 投产后年销售收入255万元,年利润78.68万元,缴纳所得税后年净利润52.72万元。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33.37%,财务净现值218.91%(IC=10%),投资回收期 3.89年,投资净利润率 38.29%。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 《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其他国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 第二章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XX众一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已建成白灵菇优良品种栽培示范基地100亩,用以引进品种进行栽培观察,了解新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做好产销连接工作,为大面积推广工作奠定基础。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温室大棚150个,菌袋生产车间1个,菌袋培育大棚1个,冷藏车间2个,实验培训办公用房一栋,形成白灵菇栽培养殖中心。建设白灵菇罐,汤

(工厂与企业)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花卉工厂化育苗技术 一,工厂化育苗的含义 工厂化农业是世界农业继原始的采集业进入现代种植业之后,具有华时代意义的农业革命.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自然,挖掘资源,满足物质需要的高科技行为.工厂化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环境控制技术,现代新材料不断创新和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结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最佳的人工栽培环境,从而打破了水,土,季节等环境限制,大幅度提高了园林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工厂化农业定义为:利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在可控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实现集成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 工厂化育苗是近年来园艺中出现的新概念,就是在人工建造的设施(光,温,水,气可控制)内,进行园林植物育苗(成批量,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我国于1996年,在北京,上海,广洲,杭州,沈阳五大城市实施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使我国自行设计的适应不同气候特点的华北型,东北型,东南型,华南型温室首现风采,其中一些新技术及配套设施达到了国内和国际领先水平. 可见,工厂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最佳结合的产物.工厂化生产育苗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先进的工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为花卉育苗,生长发育创造

适宜的环境条件,并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人民生活需要进行有计划,有规模,周年生产的科学生产体系,以提高花卉苗木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以获高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工厂化生产育苗的作用,意义 花卉苗木工厂化生产,育苗是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一次革命,是花卉苗木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厂化的目标是提高花卉冒充产品产出率,质量和档次,改善劳动环境,增加种植者和企业收入.2003年中国的花卉出口额是1,5亿美元,仅占世界花卉交易额的1%左右.而花卉种植面积仅是我国1/10的荷兰,花卉进出口创汇额却占世界的70%以上.不容置疑,花卉工厂化生产起了关键作用. 工厂化生产育苗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意义 1,迅速扩大园林植物新品种的群体.工厂化生产是环境相对可控的农业生产,打破了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因此可以减轻由于干旱,冰雹,涝灾,低温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作到周年生产种苗,保证一个新品种引种成功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其群体数量,加速其产业化开发利用。 2,推动园林苗圃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目前的园林苗木生产大多采用传统露地栽培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不高,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出现将会推动园林苗圃在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栽培管理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和改革。 3,创建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园林花卉苗木的工厂化生产经济效益明显,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阳光产业,如以色列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