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概论

媒介融合概论
媒介融合概论

媒介融合概论

题型:①名词解释(4个)

②简答

③论述

④分析:哪些属于媒介融合,哪些不属于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媒介产业在媒体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方面所进行的聚合和演进。它既指代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指代新闻生产过程的融合,同时也指代新闻产品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数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类型以及大致特征(P11-P23 )

⒈媒介技术融合

⒉媒介所有权合并

⒊媒介间战术性融合

⒋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

⒌新闻报道融合

⒍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三、【论述】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P24-P28)

从传播的“5W”来考察,这种影响表现为:

1.Who---传播者从“术业专攻”到“通才全能”,同时分工细化

2.What---信息从重复叠加到整合连贯,同时各具特色

3.What channel---渠道从各自为营到互动整合,同时分组多元

4.Whom---受众角色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同时分众传播

5.What effect---传播效果从一元效果到复合效果,同时分别影响

四、媒介融合对我国媒介产业的深刻影响

1.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化

2.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的保障

3.媒介融合将促使媒介产业的盈利模式发生转变

4.媒介融合将催生新的传媒服务理念

五、【简答】我国媒介融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联动阶段

2.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报网互动”阶段

3.“第五媒体”与其他其他媒体的融合阶段

4.传统集团尝试融合式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实践阶段

六、【简答】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各个环节及其新特质

1.多介质运作: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特质

2.用户贡献内容:融媒体时代新闻消费的新特点

3.跨媒体的信息终端:融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新特点

七、微新闻

所谓微新闻,是指以微博为主要工具和平台,从组织、生产到发布、扩散的人人可参与的新闻活动。从目前看,微新闻的技术优势在于:一是信源广泛,所有微博用户都是消息源。二是时效性强,所有用户都可能是第一或前端信源,随时随地、全天候同步直播新闻,成为不折不扣的“草根记者”。三是扩散快而广,通过“粉丝”机制和用户转发可以形成几何级、病毒式的高速传播。此外,它还具有个性化、互动性强等优势。

八、跨媒体思维

所谓跨媒体思维,强调的是记者在采访中能自如地运用多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分层处理的思维特质。它要求记者必须了解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各种媒体的采访技能;在采访中,能根据新闻信息的不同特点,迅速判断其适宜用何种媒体进行传播,从而能及时采用不同的采访手段进行信息采集,确保新闻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

九、全能记者

所谓全能记者,即了解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性能和传播特质,熟悉各种媒体的采写技能,能够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新闻表现方式进行现场新闻采集和写作(制作)的记者。与现行单一介质媒体的记者比较,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要身兼多职,一人多用。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现场或重大事件发生时,全能记者要能根据现场情况,运用跨媒体思维,准确地判断现场报道需要用何种介质,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信息最迅速、最有效地传播给受众。因此,它对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综合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名词解释】IPTV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

十一、当前媒体技术问题 &特征P157-158

1.各媒体的采编系统距离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与制作还有较大差距

2.媒体现有数据库还无法承担“媒介融合”环境下用户对信息数据的需求

3.现有各媒介的信息发布技术仅能适应单媒介,无法适应多媒体发布的需求

4.现有媒介接收终端还无法做到及时、互动、迅捷

十二、三网融合的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面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和交叉,应用层面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朝着向用户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各项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十三、云计算、云储存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的发展,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台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机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以及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云储存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十四、大数据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十五、大数据的4个“V”

大数据的4个“V”,或者说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都属于此。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业界将其归纳为4“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十六、媒介融合的组织模式

从国内现状来看,媒介融合基本上是以传媒集团为主体来进行的,而且一般都是异质型的传媒集团,即由多种类型的媒体所组成。按照集团内部、集团与外界的

关系和非集团媒体三种形态,我们可以将目前国内媒介融合的组织模式进行如下划分:

1.从集团内部来看,具体可以划分为:

①“集团领导”的宽泛模式

②“部门负责”的集中模式

③以栏目、节目或报道为单元的松散模式

2.从集团与外界的关系来看,可以将其成为“集团-外部”的松散模式。即在某一系列或某一次报道中,根据具体情况,集团与其他外部媒体之间进行合作报道。

3.从非集团媒体来看,可以将其称为“单一媒体-外部”的松散模式。即某一媒体和其他媒体之间的随机性或区域化合作等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整理人:杰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概念比较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IPTV/ITV/NGB/DTV ①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②宽带互联网视听业务又叫做iTV,是中国电信推出的新一代交互式宽带视频服务,通过电视接入宽带网络,享受直播、点播、回看节目,使用增值应用。 ③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是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有线无线相结合、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务等行业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遍及千家万户。 ④数字电视(DTV):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0、1),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电视形态。 2.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①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 ②所谓“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在的必然联系。 ③连续报道的时效性强,时空集中;系列报道的时效性差,时空跨度大。连续报道按时间顺序进行,每次节目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系列报道没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侧重反应事物空间上的平行关系,报道顺序随主观而定。在题材选择上,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

媒介融合概论

媒介融合概论 题型:①名词解释(4个) ②简答 ③论述 ④分析:哪些属于媒介融合,哪些不属于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媒介产业在媒体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方面所进行的聚合和演进。它既指代这些要素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指代新闻生产过程的融合,同时也指代新闻产品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数字等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服务方式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类型以及大致特征(P11-P23 ) ⒈媒介技术融合 ⒉媒介所有权合并 ⒊媒介间战术性融合 ⒋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 ⒌新闻报道融合 ⒍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融合

三、【论述】媒介融合理念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P24-P28) 从传播的“5W”来考察,这种影响表现为: 1.Who---传播者从“术业专攻”到“通才全能”,同时分工细化 2.What---信息从重复叠加到整合连贯,同时各具特色 3.What channel---渠道从各自为营到互动整合,同时分组多元 4.Whom---受众角色从单一线性到多重交叉,同时分众传播 5.What effect---传播效果从一元效果到复合效果,同时分别影响 四、媒介融合对我国媒介产业的深刻影响 1.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演化 2.媒介融合将促进媒介法规和相关管理制度的保障 3.媒介融合将促使媒介产业的盈利模式发生转变 4.媒介融合将催生新的传媒服务理念 五、【简答】我国媒介融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间的联动阶段 2.传统媒体与网络的“报网互动”阶段 3.“第五媒体”与其他其他媒体的融合阶段 4.传统集团尝试融合式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实践阶段 六、【简答】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各个环节及其新特质 1.多介质运作: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特质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地方党刊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两家地方网站的办网特色 湖南红网2001年成立,是湖南省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全球网站排名前500位,国内网站新闻影响力十强。提供新闻信息、微博、电子商务、广告等服务。东方网于2000年5月开通,是全国重点地方新闻网站,大型综合性互联网文化传播企业。网站拥有120余个频道,中、英、日三个语种版本。业务涵盖新闻发布、舆论交互、数字政务等多项领域,并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互动电视等传播载体,实现影响力的立体覆盖。 红网有独特的“百姓呼声”栏目。他们创造了“红网调查函”的沟通模式——编辑将网民反映的问题,以电子邮件、传真、快递等方式,第一时间发给当地部门寻求处理,并连续监督督促;对迟迟不答复的,就向上级部门通报。红网在“百姓呼声”的基础上,推出“问政湖南”频道——把全省八百多位领导的名字挂在网上,供网友留言。以此督促各地各部门参与网络问政。 该栏目一开始就得到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时任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公开表示:全省各级领导,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各部门领导,要定期浏览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各级信访部门也要利用“百姓呼声”这一平台,把它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补充。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称“百姓呼声”为“网络信访局”,要求各级各部门充分重视“网络民意”。 红网另一个成功的经验是广泛开辟阵地。作为省级媒体,红网和时刻新闻客户端开创了省、市、县三级共建平台、共生内容、共享受众、共促传播的媒体融合模式。他们开设14个市州、123个县市区子频道,由红网和各个分站共同建设内容。客户端还整合省内各电台、电视台音视频节目资源。同时,红网将触角延伸到各省直机关,帮助各机关建立和维护网站,收取代维费。 东方网独特的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东方网资本运作特色明显。智慧社区建设是基于本地、基于社区、基于位置的社区O2O服务。一是针对社区居民庞大的刚性需求,二是立足于云数据平台的建设进行开发。包含金融、医疗、教育、培训、家政、文化等众多领域,凡是在家门口有需求的,结合门店、通过互联网服务去满足。东方网已经在上海各窗口单位、便利店布了800多台智能机。 二、媒体人眼中的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在互联网+的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媒体同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新媒体,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

2021南京大学新传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大学考研 ——新闻与传播

个人考研感悟 距离考研结束已经有段时间了,名单出来以后才真正确定自己被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心里满是欢喜,期待着九月份真正踏入南大开始自己的研究生生涯。 在这里,首先必须感谢high研App当初的陪伴与支持,如果没有它,可能就不会成就现在的我。在我最迷茫最无措的时候,是high研App给我指明了方向,才会让我成功上岸。所以,我想把我的考研之路写下来,给学弟学妹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论坛还给了非常优厚的稿费,两全其美。嘿嘿),希望你们也能像我当初一样,迷茫了就来这里看看,或许我的些许经验真的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呢。下面,言归正传。 回想起我考研备考的整个过程,这一路其实挺辛苦的,我大哭了好几次,吃不下饭的时候也有,睡不着觉的时候也有,但都坚持下来了,我不想辜负我自己,也不想辜负家人的期待。 有很多小伙伴问我到底要不要考研,我看到过很多关于考研的描述,这句最戳心:“考研就像在黑夜里洗衣服,不到天亮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衣服有没有洗干净。”如果要我说,考研到底难不难,我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回顾八个月的备考生活,我基本上是在不断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的死循环中度过。身边不乏有一些很努力刻苦、昼夜学习的同学考研失败,同样也有那种平时轻轻松松、偶尔去自习但还考上985高校的同学,所以考研难不难这种事情永远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当你决定考研,并一路坚持走上考场的那一刻,已经战胜了很多中途放弃甚至考试缺考的同学了,只要把握住时间有真正认真准备,相信我最后的结果不会太差,至少对得起自己。想说的是,在考虑过自己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内心真正意愿后,如果还真的愿意考研,就不要因为别人说它难不难而去放弃。难度因人而异,但关键还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坚持这样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考研是让自己去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遇见更优秀的朋友和老师,有着更优质的资源,未来有更多的可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下定决心考研的时候已经是4月份,之前因为担心万一考研失败,自己也已经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到最后考研工作两手空空。但后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纠结过后,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合,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校园媒体又将何去何从? 一、相关概念 高校校园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校园媒体指在校园中存在的一切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办杂志、宣传橱窗、宣传板报、广告、简报,新媒体如校园网、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及数字媒体形式等。而狭义校园媒体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局限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校园媒体作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承载着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通报,校园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我探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校园媒体。 二、校园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在四川大学,传统校园媒体已经不占优势,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互连网、校园网)等校园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的主体。校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四川大学发展迅速,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这些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等特点得到了师生的接受。 下面简要说明四川大学不同媒体发展情况(就几种主要使用媒体而言,使用较少或没有使用的媒体忽略。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无法影响大学生族群,所以也不作考虑。): (一)校园报纸: 主要分为校园内自办报纸和社会报纸。“川大人“、自在诗文社刊办的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的内容,信息量小,并且因为发刊不固定、期数少,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阅读人群小;由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周末等社会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四川大学的师生中也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使用形式。

(完整word版)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1.摩尔定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 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 2.“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 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 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5.媒介人物: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公众对于媒 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 6.新媒体(New media):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 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7.“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 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8.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 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9.“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商用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字电视 2.网络报刊 3.拟态环境 4.网络暴力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手机报面临怎样的困境?可以从哪些方面解决? 3.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4.新媒介形态和新产业对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哪些冲击?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40分) 1.请结合长尾理论阐述你所熟悉的某种新媒体是如何盈利的。 2.有人说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是获得了重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igital TV,DTV)指节目信号的摄取、记录、处理、传播、接收 和显示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了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播到用户端接收的 全过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2.网络报刊:即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 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网络报刊有网络报纸和网络杂志。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3.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 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4.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 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等。 二、简述题 1.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 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 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主要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针对特征作简要阐述。 2.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 1 / 3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摩尔定律 2.拟态环境 3.公民新闻 4.数字鸿沟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请简述新媒体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3.何为手机报?请简述其运营模式。 4.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哪些?请以优酷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或以其他某个新媒体为例亦可)。 2.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有人说网络媒体实现了公共领域的重构,请加以论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定律: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二、简答题 1.新媒体主要类型: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 针对每种新媒体简要概述各自的相关情况。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字电视 2.媒介环境 3.公民新闻 4.网络暴力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何为数字鸿沟?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4.请简述新媒体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40分) 1.请以优酷网(或其他视频网站亦可)为例,详细阐述其盈利模式。 2.何为手机报,请以某手机报为例,详细阐述手机报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igital TV,DTV)指节目信号的摄取、记录、处理、传播、接收和显示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了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播到用户端接收的全过程。 2.媒介环境:大众传媒把不在场的东西呈现给受众,打破了交流“在场的有限性”。既然面对的是一种“不在场”,人们只有借助媒介来了解信息和理解意义,面对面的直接经验被一种中介化或媒介化了的间接经验所取代,由此,媒介向大众构建了一种有别于现实的客观现实的环境。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二、简答题 1.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主要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作简要阐述。 2.数字鸿沟: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分析及其融合发展 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电台、杂志之外,电脑、手机等也都加入了“媒体”行列。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凭借双向、互动、海量存储、及时检索等技术特性,在传播机制上迥异于传统媒体,并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形成了挑战。但是,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仿效成功的,两者相互融合,互促互进,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媒体日益发达起来,我们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阶段——全媒体时代。目前,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多媒体),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业务融合),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三网融合),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三屏合一),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都能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毋庸置疑,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新媒体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全媒体背景下,报纸已不是读者眼中一张传统的报纸,媒体不再是少数人的领域,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可能独立地享有传播资源和传播对象。同样,任何一种资源或资讯都会同几种或多种传播手段相连接。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特征比较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报道者,才真正实现了新闻视角的无孔不入。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 信息海量化。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信息开放度性和资源共享度,以全世界海量的信息存储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传播学概论》考试大纲(一)传播学史 1.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 2.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及早期的重要人物和理论 3.传播学学术流派、范式及其观点 4.传播学在中国 (二)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传播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 2.思辨研究法 3.实证研究法 4.定性研究法 5.定量研究法 6.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差异与结合 (三)传播与人类传播史 1.有关传播概念的多种观点 2.传播的界定与本质 3.传播的类型 4.人类传播简史: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和规律 (四)信息、符号与讯息 1.信息的界定 2.信息的特征及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 3.信息与讯息、信号 4.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5.有关符号学的理论 (五)传播类型 1.内向传播的定义 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相关理论 3.群体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相关理论 4.组织传播的定义、特点、形式与功能 5.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形式与功能 (六)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1.有关传播过程的几种观点 2.传播模式的类型 3.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缺陷 4.重要的传播模式 (七)传播的功能 1.大众传播功能研究的发展历程 2.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 3.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麻醉精神说” (八)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1.传者的界定以及传者与施控、受控 2.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

3.“报刊的四种理论”及其修正、发展与批评 4.把关人理论 5.媒介组织及其结构 6.媒介专业主义及其反思 7.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控制和社会顺从 (九)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2.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消费文化 3.新闻传播与文艺传播 (十)传播媒介 1.媒介的界定 2.施拉姆的认识媒介的八个原则 3.媒介的演变 4.报纸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5.广播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6.电视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7.互联网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8.移动终端媒介的概念、传播特点、传播手段及其传播优势 9.媒介融合 10.选择媒介的或然率公式 11.英尼斯、麦克卢汉及多伦多学派的媒介观 12.媒介分析理论 (十一)受众 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 2.受众观的变迁 3.受众的选择性行为与解读方式 4.受众的反馈 5.受众的分化 6.受众商品论 7.受众的权利 8.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 (十二)传播效果 1.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 2.早期重要的传播效果研究 3.传播效果的类型 4.认知理论与传播效果 5.枪弹论的社会背景、理论支撑、实现的条件及主要观点 6.态度劝服研究 7.宣传研究 8.有限效果论 9.两级传播论 10.使用与满足研究 11.创新扩散论、网络分析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2017-2018(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新媒体定义(名词解释)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微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多选题) 1、数字化; 2、多媒体; 3、互动性; 4、网络化; 5、个性化 三、新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单选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3、从消费产品到生产内容。 四、用户生产内容(UGC)(名词解释) 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Greated Content,UGC),泛指以任何形式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五、UGC的特征(单选题)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第二章新媒体类型 ★第一节网络媒体 一、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单选题)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 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 。 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户外彩屏、楼宇电视等。

二、搜索引擎的特征(多选题) 1、搜索引擎本身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2、搜索引擎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控制信息的传播。 三、搜索引擎的分类(单选题) 百度搜索属于: 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 四、门户网站的概念和功能(多选题)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被称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五、门户网站的类型(单选题) “中国四大门户”属于以下那一类 1、综合类门户网站; 2、地方生活门户网站; 3、垂直类门户网站 六、门户网站的特性(选择题)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七、社交网站SNS(名词解释) SNS(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八、网络社区(单选题)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概念之一,是伴随着网络以及网络行为的扩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区作为言论传播和人际互动的新平台,是社会群体互动的最重要的网络场域之一。 网络社区包括趣缘型网络社区、SNS型社区(社交网站)、幻想型网络社区、交易型网络社区。 九、博客(名词解释) 博客是英文单词Bl ogger的音译。Bl og是Webl og的简称,即Web 和Log 的组合词,Webl 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 brevity);

媒介融合导论复习材料.

媒介融合导论总复习 什么是媒介融合? 狭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网络电视等等广义: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第一组词知识与命运 ——媒介融合的观念变革 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及其规律: 语言的形成和使用; 文字的创制和使用; 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无线电的发明与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规律:相互叠加而非相互取代。 第二组词大数据、云计算

——媒介融合的技术变迁 一、媒介融合技术发展概览 (一)纸媒和早期电子媒介技术 (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三)网络与广播电视技术融合 二、技术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网络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 社会运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 (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标识 (2)人们有共同的语言和行为体系 (3)人们有彼此联系的渠道 因特网的诞生发展过程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类似,通信线路把世界各地分散、孤立的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这恰如人类社会的形成彻底改变了人类的面貌一样。 三网合一(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第三组词娱乐、文化与产业 ——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与重组 一、媒介形态变化 二、新闻业务变革 三、经营模式改写 媒介产业:

媒介产业是指传播各类信息、知识的传媒实体部分所构成的产业群。 第三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 融合媒介形态: 宽带、流媒体、无线通信成熟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借用 新老媒体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新闻业务变革 1、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 2、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 3、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发生变化。 一句话:融合新闻极大地促进了新闻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重组。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 1、大众媒介垄断新闻发布——人人皆记者的新变。 2、“融合新闻”在本世纪初出现,是以媒介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的改变为前提的。 3、普通民众能够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传播,因此,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考研 汇总

2017北师大新闻与传播考研参考资料整理汇总 本文系统介绍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难度,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辅导,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新闻与传播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新闻理论教程》,郭庆光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着 《新闻与写作》、《中国编辑》 《国学概论》刘毓庆 《传播学引论》,李彬着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新闻理论》雷跃捷 《凯程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讲义、模拟卷》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 《媒介融合概论》宫承波 《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 《凯程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讲义、模拟卷》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一、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人数30人,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北师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北师大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北师大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北师大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北师大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摩尔定律:(书82)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书78页)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公民新闻:(书131页)“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数字鸿沟:(书137页)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在英文里面,数字鸿沟大多数时间统称"Digital Divide",也有时候叫做"Digital Gap"或者"Digital Division",本意是数字差距或者数字分裂。 二、简答题 1.新媒体主要类型: 1.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2.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 3.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与户外新媒体 2.新媒体从以下方面改变了媒介生态(书92) (1)打破传统媒体霸权。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地冲击 (2)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收视率的下降。新媒体能够迅速及时地提供大量信息,大容量,可互动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对传统媒体构成内容资源的挑战。A.发达国家报纸发行量下降B。中国报纸发行增速减缓C。广电收听收视率下降 (3)经营收入变化。1.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增速下滑2.西方报业出现经营困境3.新媒体广告收入高速增长 (4)受众结构变化1.受众人数和时间减少2.年龄结构变化3.网络媒体分流传统媒体受众(5)阅读习惯变化 (6)报纸消亡论,寒冬论与春天论 (7)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生共荣 3.手机报的运营模式(书36):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它的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运营模式: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和手机报用户之间共同构成产业链,并由此完成手机报的采集和传输。操作模式:1.彩信手机报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通过电信运行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2.WAP 网站浏览模式:手机报订阅用户访问手机报的WAP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传播信息的方式在逐渐的改变,传媒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在传统传媒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是现代媒体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就内容、渠道以及市场的融合三个方面阐述新旧媒体的融合。 相对于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的媒体而言,例如手机、电脑等以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依撑的媒体形态就是新媒体。其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形式丰富多样;传播的渠道广泛、覆盖范围广;传播的及时、方便、快捷。因而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1 传统媒体受新媒体的冲击 1.1电视用户被分流 由于新媒体的播放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因而逐渐抢占了电视绝大部分的市场,尤其是白领以及在校的学生等。当代电视用户的主流为家庭妇女以及中老年人等,由客户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分流的情况严峻。

1.2广告份额被蚕食 不仅是客户被分流,利润的集合点――广告,也在被新媒体迅速的瓜分。随着新媒体被客户的广泛认可,广告商逐渐的将宣传的重点转向了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诸多的新媒体。根据调查研究表明,2013年报纸、杂志、电视广告的投资收益大约为6015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了14%,然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告的收益大约为603.2亿元,比2012年同比增长了84%.由此可见互联网等新媒体正在逐渐的被广告业主所认可,价值也在不断的攀升,有望成为中国传媒市场的主力军。 1.3传统传媒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 在过去的若干年内,电视一直占据着舆论主导的地位,几乎对于信息拥有着独家发布的权利。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的绝对霸主地位在渐渐的被瓦解,新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了舆论的主流。快捷性、及时性、多元性等特点是传统传媒无可比拟的特点,因而为新媒体带来了绝对的优势,因为新生代的团体更注重信息化的传播,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以及动员能力发展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2传统媒体应对冲击的策略――融合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二、课程目标 对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法回避的。对于传媒行业从业者来说,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需求,该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于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三、教学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48课时。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2.新媒体的优势 3.新媒体给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四)作业 谈谈怎么看待柯达破产? 第二章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 (一)教学目的 介绍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重点分析创新扩散理论。(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给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 2.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 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 (一)教学目的 阐释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教学时数 理论讲授学时:2 (三)教学内容 1.新媒体时代的受众理论 2.网民的基本特征分析 3.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 (四)作业 分析创新扩散理论模型与中国特有的“2000万现象”的关联。 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 (一)教学目的 了解新媒体中网络传播的类型,掌握网络中的大众传播发展历程,掌握web2.0特征。

95分拿下《新媒体概论》考试的复习资料!

新媒体考试复习资料 新媒体:是一个处于变动的概念,目前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基 础,向用户提供内容资讯、音频视频、连线游戏、数据服务以及在线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 服务的新兴媒体。 人肉搜索:就是在一个网络社区里提出一个问题,由诸多网友人工参与解答并获得结果的搜 索机制。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搜索的对象是人,即尽可能地将某人的个人信息全部搜罗出来, 公布在互联网上。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电脑、手机等方式,以简短的文字(通常少于140 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传播载体,具有通信、娱乐、阅读等多种信息 传播功能的传播媒介。 IPTV(电视TV):也就是交互性网络电视,它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身, 通过互联网络协议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崭新技 术。 手机电视:又被称为“掌中电视”,是融合了电视媒体与手机终端的一种媒介存在形态。以 其独特的接收方式、全新的移动性与交互性,为大众营造了一个新的收视时代。 移动电视:是数字电视的移动接收,是以移动群体为收视对象的户外媒体。狭义上,移动电 视是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移动地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或应用; 广义上,移动电视是指一切移动人群收看的电视(如商场、公园、楼宇电视)和一切以移动 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如手机电视、MP4播放器、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 社交媒体广告:是指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相应位置投放广告,或利用账 号、公共主页等方式进行营销宣传的广告。 网络口碑营销:是口碑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有机结合,旨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通过消费者以 文字、视频等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口碑信息,为企业营销开辟新的通道、获取新的效益。信息 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和转发的方式传向数以万计的网络受众,因此又被称为“病毒式营销”。 网络视频:是以流媒体技术为支撑的视频内容或视频资源,它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于众,集纳了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各类媒介内容,是传统媒体的高度进化与综合延展。 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P.240 浅阅读:即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短暂的视觉快感和 心里愉悦。 媒介融合:1978 年美国尼葛洛庞帝提出,并且对计算机网络、出版业和广电业未来的融合 作出了判断。 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 新媒体如何重塑个人的影响力?(举例) 对于每个普通大众而言,都有一个渴望成为名人、被认知、被承认、被追捧的梦想,新 媒体便为这种梦想插上了翅膀。通过网络推手、水军、专业的策划公司、网民的热炒、手机 微博的转发等等,一夜走红已经不是天方夜谭。比如“奶茶妹妹”、凤姐、旭日阳刚、武大“樱花女神”黄灿灿等等。正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和网络参与的草根化,使一个人或 一条信息可以在一分钟内点击量过万,迅速蹿红大江南北。 新媒体的特征之交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