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和基本的概念。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统一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的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

一、系统的定义

对系统要领的一般认识——系统意识

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链状事物,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的链状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认识系统的链和环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

1、认识对象系统的全部组成环节;

2、认识这些环节联结部分的形成和特点。

系统意识——思考、研究、探索和处理某一事物时,要有意识地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明确链-环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二、系统的属性

1、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赋予的、预期的目标。

2、集合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是多个,至少有二个。

3、相关性——系统组成的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4、阶层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成子系统。

5、整体性——任何一个元素离开整体功能就失去意义。

6、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系统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系统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分类:

自然系统——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人造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用自然规律构造的系统。

2、按属性分类: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态化。

概念系统——实体系统的“灵魂”。

3、按运动属性分类:

动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静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4、按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5、按反馈属性分类:

开环系统——通过本系统的。

闭环系统——仅在本系统部进行循环的。

6、按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分类:

大系统——系统具有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参量众多、功能综合多样。

小系统——系统比较小,简单。

7、其他分类:

根据某些特征标志:目的系统、控制系统、行动系统、对象系统、因果系统等等。

二、系统的结构

系统是由元素的集合和元素之间关系的集合两部分所构成。

例如:铁路网;公路网;城市交通等。

三、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输入(能量、物质、信息)——通过系统的处理(转换)——系统的输出(产品、成果、能量、物质、信息)

当元素组合成为系统之后,元素之间发生了各种联系,从而使系统的功能发生了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

系统工程的任务:在于提高系统的功能,特别是提高系统整体的处理与转换的系统能力和效率。

第二章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其定义

1、从字义上理解系统工程

υ系统工程包括系统与工程两个方面,既要从系统看工程,又要从工程看系统,前者指的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工程问题。而后者是指用工程的方法去建造系统。形象地说,工程通常指硬件建设和措施,系统方法常比作软件.这两方面的结合,就使传统的工程增加了容。

υ系统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系统模型与优化方法,预测和决策方法等。

υ工程的方法是处理具体工程问题时的科学方法,包括构思(结构与原理)、原则〈技术的、经济的、政治和和社会的)、计算(对某种关键部分的原理性和整体输出〉、试验(结构、材料和参数〉和设计等一些环节。

υ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用系统方法和工程方法为工具,去建造人们所需要的新系统或改造原有的老系统,使其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2、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理解系统工程

从系统工程与一般工程的区别上看,系统工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研究对象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不把研究局限在某一特定畴。它可以把工程作为对象,但各种自然现象、生态群体、社会现象,人类的、社会的等等也都是它的研究对象.

2〉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应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是分不开的。它不仅如同一般工程学那样,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而且对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社会学、经济学、法学以至一些边缘科学也要加以综合运用。

3) 评价效益的综合性

系统工程是从总体最优出发考虑功能、组成、协调、规划、效果等组织管理性质之类的问题、尤其要考虑社会效果问题。

3、从系统工程学的组成来理解系统工程

1〉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是将研究对象作为系统来考虑,把系统环境作为一个外部系统,系统的输入目标作为一个系统,并把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建立转换过程系统。合理地解决系统外的各接口的协调,以获得系统的最优输出。

2) 系统工程的程序体系

把建立系统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按一定的程序展开,保证系统思想能在每个部分、每个环节上体现出来。系统程序包括二个方面的程序、一是系统开发程序,即解决给定系统问题的步骤,如系统开发、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试验和运行等:二是价值开发程序,它要求获得最大效益,以此为目的的程序就是价值开发程序。

3) 最优化方法

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按照程序展开到具体的环节, 应用最优化方法构造数学模型时。

系统工程是在其开发、设计、建造和运行中所采用的思考方法、程序体系和最优化方法的总和.

系统工程是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合理地结合控制论、信息论、经济管理科学、现代数学的最优化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其它有关工程技术,按照系统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去研究和建造最优化系统的一门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的四个特点:

l) "一个系统、两个最优"

"一个系统"是指以系统为研究对象,要求综合地、全面地考虑问题。

"二个最优"是指系统的目标是总体效果最优,同时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的方法或途径也要求达到最优。

2) 以"软为主"

系统工程是以"软"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它是一大类新的工程技术的总称。

3〉综合性强'

一方面是应用知识和技术的综合性,另一方面是开展系统工程项目,要由各有关专业和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协同工作。

4) 咨询性

系统工程人员一般不参与决策,他们主要是给决策人员提供和分析评价备选的方案,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性,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公证性。

第二节系统工程的方法论

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一般可以用“三维结构”来描述:

一、时间维(工作阶段)

对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从规划起一直到更新,一般可分成以下7个阶段:

(l) 规划阶段;

(2) 设计阶段;

(3) 研制阶段(系统开发);

〈4) 生产阶段;

(5) 安装阶段;

(6〉运行阶段;

(7) 更新阶段。

上述7个阶段是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故有“时间维”之称。

每个阶段有相对独立性和不同的中心任务。

二、逻辑维(思维过程)

在使用系统工程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可以将每一个阶段分为若干逻辑步骤,称为逻辑维或思维过程。通常它可以分为7个步骤:

1、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 着手调查研究(主要从二个方面入手):

1)环境方面的调查研究——

新系统产生于环境,新系统的约束条件决定于环境,决策的依据来自环境,研制所需资源取自于环境,最后,系统的质量也只能放在环境中进行评从。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物理和技术的环境,经济和事物的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物理和技术的环境主要包括: (1)己有系统;(2)用于已有系统的方法:(3)己执行的技术标准:(4)部技术情况:(5〉自然环境:(6〉过渡因素(7〉目前和未来的研制条件:〈8〉外部技术情况:

经济和事物环境主要包括: (1〉组织结构:(2)组织人员:(3〉政策法令:〈4〉决策者倾向:(5)价格结构:(6)新系统的经济条件:〈7)会计事务运用.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1)大规模的社会因素:(2)个别人的因素。

2)需求方面的调查研究——

需求方面调查研究有以下6项要点:

(l)需求的一般指标:〈2)资源和其它约束:(3)计划情况和市场特性:(4〉竞争情况:(5)使用者的要求:(6)需求研究的设计要求。

2、选择目标(系统功能指标设计或列写目标函数)

选择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方向、围、投资、工程周期、

人员和物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正确地选择具体的评价系统功能的目标。将有利于方案的比较。选择目标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l〉要有适当长远的观点,选择对系统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为目标:

(2) 要有总体观点,着眼于系统的总体效果:

(3) 目标务求具体明确,最好能定量表述:

(4) 对多目标应进行合适的排序:

(5〉目标是可行的,而且要明确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6〉注意标准化。

我国一般工程项目制定目标时,主要考虑下述4个方面:

(l〉运行目标,其中包括技术指标:

(2〉经济目标,包括直接与间接的经济目标:

(3〉社会目标,包括顶目符合法律、法规等:

(4) 环境目标,包括防止污染与美化环境等方面。

3、系统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

系统综合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性质及总的功能(目标〉要求形成一组备选系统方案,方案中要明确所选系统的结构和相应参数。方案首先应是可行的,即技术上能达到,资源上有保证,设备能力可提供的方案。

4、系统分析(建立模型):

为了对众多的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需要建立各种模型,把这些方案与系统的评价目标联系起来。

5、系统评价(优化系统)

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我们总希望选择最优的系统。在单目标系统中,如果备选方案的个数不多时,很容易从中找出最优方案。但当备选方案的个数很多, 就要采用一些单目标最优化方法来选出最优方案。如果评价目标有好几个,而且彼此之间又有矛盾, 此时,就需采用多目标最优化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诸方案排序以选择出最优方案。

6、方案决策:

有时,最优方案可能有儿个,或者除了定量目标外,还要考虑一些定性目标。这时必须根据全面的要求,最后决策一个或几个方案试行。

三、实施维(实施计划)。

根据最后选定的方案,具体实施整个计划。如果实施中比较顺利或者遇到困难不大,略加修改即可实施,那么整个步骤即告一段落。

有时则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就有必要回到前面所述逻辑步骤中认为需要的那一些,开始重新做起。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工具

1、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它能够在存在扰动的情况下,力图减小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之间的偏差。随着系统概念系统思想的不断发展,反馈控制原理在各种类型的管理系统和决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规划目标是规划管理系统的输入量,它是当前状态的反映,规划管理部门根据规划目标指导和监督规划执行部门,执行的结果和在执行过程中环境的变化所影响执行结果的情况都作为该管理过程的反馈信息。管理部门将反馈信息与原规划目标进行比较后再作相应调整。这样的管理过程就是反馈控制过程。

对于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或控制, 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可以提高系统的质量。在反馈系统中,还有个稳定性问题。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执行一种政策,其效果往往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称为时间滞后效应。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当效果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强化执行政策的措施以加速过程, 当产生超调后,反馈控制系统将采取相反的措施使它回降。根据各种信息,不断地修正措施或控制作用是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的。

2、最优化原理

在管理控制或决策过程中,有最优决策问题。最优决策与系统"过去的历史"无关(此称为系统的无记忆性或马尔柯夫性〉,它仅取决于系统当前的状态和欲采取的策略。因此,在反馈系统中,为了实现最优决策,反馈信息应包含反应当前状态的全部信息。

3、协调原理

只有整体系统中各个局部(也称子系统〉能够协调地工作,才能实现整体系统的最优化管理或控制。协调工作必须由上级决策者进行,上级决策者主要依靠调动原料或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实施协调。协调的方法不一。

总之,由许多子系统组成总体系统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子系统是分布的或分散的。例如,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整体系统的管理是由分散在各路口的信号灯(或交通警)实施管理的,这样的系统必须在上级决策者的协调下五作才有可能实现系统的总目标。

4、系统工程的主要工具

运筹学;建模;电子计算机。

第三章系统分析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分析的定义

系统工程的对象是大系统。这种大系统的特征就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多样、功能综合、因素众多,而且因素中有许多是矛盾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对这样的大系统,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就难以对其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正确的决策。要想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对系统的有关重大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关键步骤是系统分析。

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发展规划问题时知道: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密度、构造、形状和格式。城市规模和密度的特点表现为城市用地的多少和城市与建筑占地的比率。城市构造与其组成部分的排列有关,每个城市在它的应用区划和空间方法上都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这可以从城市中住宅、商业、生产、文化、游览等的区划上表现出来。

城市并非是一个静止的形态,使现代城市充满活力和变化的是"聚散效应",即一种人和与人有关的物资、能量、信息的聚散活动.如果某一定的区块(有适当的大小)其聚散强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城市.聚散强度越大,城市等级就越高。显然,要使城市系统总体优化,就必须把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交通运输、市政等进行分类、分级,即分系统地进行分析,从规划、建设、管理入手达到预定的目标。可想而知,用一般的方法处理是很困难的,应当借助系统分析方法。

所谓系统分析,就是为了使系统的目的能最好地实现,而对系统应如何构成进行的分析,具体地说,系统分析是从系统长远和总体的最优出发,在选定系统目标和评价准则的基础上,分析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分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和系统思维推理的基础上,产生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及转换过程的种种假设: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利用定性和计量方法,探索若干可能互相替代的方案:并建立模型或用模拟方法分析对比各个不同方案,同时研究探讨可能产生的效果,综合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判断最优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

系统分析着重研究系统建立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效益、可靠程度等。尤其着眼于未来的目的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或几个组合目标。对于涉及社会、经济因素等更复杂系统的系统分析,其环境的约束条件也是变化的,因而对系统的未来目的应当作一个变量看待。

二、系统分析的特点

由系统分析的定义,可以总结出它的四个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

在一个系统中,处于各小层次的分系结队都分别具有特定的功能及目标,彼此分工合作,才能实现系统整体的共同目标。构成系统的所有要素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系统总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其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所没有的,因此,如果只研究改善某些局部问题,而其它分系统被忽略或不健全,则系统整体的效益将受到不利的影响。所以从事任何系统分析,都必须考虑发挥系统总体的最高效益,不可以只局限于个别分系统,以免顾此失彼。

系统总体目标和局部目标分别同系统结构层次的高低相适应,低层次系统的局部目标从属于高层次系统的总体目标。在正常情况下,实现系统的局部目标是达到系统总体目标的手段,个别要素的局部目标只有与系统的总目标相适应时才能顺利实现。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系统分析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许多问题都含有不确定的因素,而系统分析就是针对这种不确定情况,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同的系统分析所解决的问题当然不同,即使对相同的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也要进行不同的分析,拟订不同的求解方法。所以系统分析必须以能求得解决特定问题

的最佳方案为重点。

3、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不能单凭想象、臆断、经验或者直觉,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准确可靠的数字和资料作为科学决断的依据。在有些情况下,利用数学方法描述有困难时,还要借助于结构模型解析法。

4、凭借价值判断

从事系统分析时,对系统中的一些要素,必须从未来发展的观点,用某些方法进行科学预测,或者类比以往发生过的事实,来推断其将来可能产生的趋势或倾向。由于所提供的资料有许多是不确定的变量,而客观环境又会发生各种变化。因此,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还要凭借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优选。

三、系统分析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在道路交通工程中应用系统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制定规划方案

例如国家级道路网规划,即对路网结构,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线路走向、等级、标准,公路主枢纽定址,枢纽设施等进行规划,又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的道路网、客货运输、静态交通设施、交通管理系统的规划等等。这些例子都是以特定系统为对象,综合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和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运用规划理论和方法寻求各种规划方案,然后在保证整体系统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根据系统的总目标从中选出满意的方案。

2、重大的道路交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一条高速公路,一个大型立体交叉工程,一个大型桥梁工程,一个太城市的现代交通管制系统的投资没有一个不是数千万元乃至儿亿元的大型工程项目。这样的项目,按照规定,工程立项耍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对工程项目的确定、项目投资以及经济的社会放益和]:程对环境的影响等诸方面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3、大型道路交通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

大型道路交通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因此,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且管理工作对建设质量,如期完工,节约工程费用能起到保证作用。这样的管理工作,从施工计划的制定到协调实施,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技术管理

大型交通运输系统中主要是客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用系统分析方法从"三流"入手,方有可能制定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优化运输计划并加以实施。

5、交通工程设施的系统设计和建设

城市交通监控系统、大型停车场、收费站、修理厂、枢纽站等的设计和建设都应按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第二节系统分析的容、准则和程序

一、系统分析的主要容

系统分析的主要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阐述系统的目标

选定系统的总目标是系统分析的起点。表述目标耍与客观相一致。目标要尽可能明确。因此,要对涉及系统的各种因素进行具体的计量与测定。

2、调查系统的环境

系统的环境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外部条件构成的对系统的约束,它与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和气候等因素密切地联系着。环境独立于系统控制之外,但直接或间接对系统运行发生程度不同的影响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讲义教学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 统讲义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描述 ●第一节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它不仅为地铁电动列车 提供牵引用电,而且还为地铁运营服务的其它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 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幻灯片26 ●地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 供电,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地铁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幻灯片27 第二节变电所的分类 ●地铁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即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 源开闭所)、降压变电所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主变电所是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接受城市电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 电源,经其降压后以中压供给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一种地铁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并降压变成低压交流电。● 幻灯片28 ●牵引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电 动列车牵引所需要的直流电。 ●主变电所:专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能源的枢纽。 ●牵引变电所:为列车提供适应的电源。 ●降压变电所(配电变电所):为车站、隧道动力照明负荷提供电源。 幻灯片29 第四节供电系统主要运行方式 ● 1 10kV系统运行方式 ● 1.1 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所10kV母联开关和开闭所间联络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每座变电所由 2回电源供电,两段10kV母线分列运行。变电所由开闭所按不同的供电分区供电。 1.2 其它运行方式 1.2.1 故障或检修运行方式 开闭所一回10kV外电源退出时的运行方式时,合上开闭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外电源向该开闭所供电范围内所有变电所供电。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先进得交通管理系统得组成、功能。 答:先进得交通管理系统组成:ATMS就是由一系列得公路状况监视、交通管理与出行建议系统所组成,即: 交通管理控制中心(TMC); 交通流量检测系统(TFDS); 城市信号控制系统(UTC); 交通电视监控(TNS); 交通信息服务(TIS); 紧急求援与事故管理系统(EMS)。 功能:正就是ATMS实现了交通信息得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处理及应用,实现了交通管理从简单静态管理到智能动态管理得转变,使交通静态及动态信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被出行者、驾驶员、系统管理者、交通研究人员及政府机构所共享与利用,从而实现了大交通系统得动态优化运行,为大中城市提供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在现有交通设施得基础上,改善现有路网运行状况,提高道路得有效利用率与交通流量,缓解车辆增加造成得交通需求压力。 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事故,提高行车安全,减少道路得拥挤程度与交通事故得发生率,减少因交通拥挤、事故等造成得出行时间延长等现象。 2、GPS得组成与基本定位原理。 答: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三部分组成,分为空间星座部分、地面

监控部分与用户设备部分。空间部分就是由24颗GPS工作卫星所组成,其中21颗唯一可用于导航得卫星,三颗为活动得备用卫星,地面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得由若干个跟踪站所组成得监控系统所构成,GPS得用户部分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以及相应得用户设备所组成; GPS得基本定位原理:GPS定位采用空间被动式测量原理,即在测站上安置GPS用户接收系统,以各种可能得方式接收GPS卫星系统发送得各类信号,由接收机解算出站星关系与测站得三维坐标。 3、APTS得研究内容划分可划分为哪几个方面? 答:1、公交系统优化与设计; 2、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 3、公交信息服务系统; 4、公交信号优先系统; 5、快速公交系统(BRT0); 6、公交服务水平评价; 4、停车收费带来得效益主要有哪些? 答:①缓解交通拥挤,解决停车难得问题; ②增加城市中心区便捷性及可达性,提高城市活力; ③改善城市环境及节约能源; ④提高停车得周转率,促进城市商业中心泊位利用率; ⑤增加停车经营收入,补偿停车设施建设投资与停车管理费用。一、问答题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C 】A.时间占有率B.空间占有率C.车头时距D.车头间距 2.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C 】A.exp(3600Qt)B.exp(?3600Qt)C.exp(?Qt/3600)D.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B 】A.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 】A.绿灯时间B.相位差C.绿信比D.周期长度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100km/h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B 】A.1600小客车/h B.1400小客车/h C.1250小客车/h D.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及编组站。 5. 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承诺工程质量等级及措施我公司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合格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所采取以下的具体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1.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按照任丘市公安局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质保工作程序,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质量职能。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要掌握负责的工种项目概况。施工机具、检测设备、测量仪器、计量器均以得到保证,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为施工现场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组织好人力、物力及时配合土建、装修等施工单位,做好与安装有关的预留工作,防止预留的孔、洞、槽和预埋件漏配错留造成返工。树立坚强的质量意识,严肃工艺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克服质量通病,消除质量隐患。把好材料和设备质量关,凡是

不符合规定指标的物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做出妥善处理。对质量状况全面跟踪,对工序质量不漏检、不误检。具体采取下列措施 1) 为了能实现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在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等要求,公司在与甲方签定合同前应将合同的要求向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全面详细的传达,公司各管理部门根据要求制定相应措施,全力保证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根据公司有关文件要求,对项目部的施工安排、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进行全面指导与监督,确保项目部对合同的履行。 2) 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图集等公司有关管理文件及施组、方案、图纸、设计变更洽商等施工技术文件均应进行受控,并使用现行有效的版本,施组、方案、图纸等施工文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并传递到相关人员手中。

3) 公司采购的所有原材料均来自公司评定的合格分承包方,并按要求进行验证,对甲方提供的产品应进行清点,单独存放,合理保管,如果甲方要求,可协助甲方进行验收。 4) 根据本工程专业技术要求及特点,确定设备搬运安装、系统调试为特殊过程,配线、设备线缆电气特性测试为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要编写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认可,对施工用设备进行鉴定,设立控制点,由专业质检员对控制点进行检验;对关键过程要严格按施工工艺操作,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由专业质检员对关键过程进行检验。 5) 加强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并作好记录。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均进行检验,所有设备材料不符合要求不得进入现场。 6) 质检部、项目部专职质检人员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质量检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检验。工程完成后,应进行设备性能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讲义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第一章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的定义与属性 系统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概念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和基本的概念。 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体现的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其统一性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从经验到哲学的科学;从思辨到定性到定量。 一、系统的定义 对系统要领的一般认识——系统意识 由若干环节组成的链状事物,环环相扣,由此及彼的链状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系统。 认识系统的链和环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 1、认识对象系统的全部组成环节; 2、认识这些环节联结部分的形成和特点。 系统意识——思考、研究、探索和处理某一事物时,要有意识地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明确链-环关系,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二、系统的属性 1、目的性——系统具有明确赋予的、预期的目标。 2、集合性——组成系统的元素是多个,至少有二个。 3、相关性——系统组成的元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4、阶层性——系统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解成子系统。 5、整体性——任何一个元素离开整体功能就失去意义。 6、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系统变化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第二节系统的分类、结构与功能 一、系统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分类: 自然系统——自然界自然生成的一切物质和现象。 人造系统——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用自然规律构造的系统。 2、按属性分类: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的形态化。 概念系统——实体系统的“灵魂”。 3、按运动属性分类: 动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静态系统——系统部结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4、按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5、按反馈属性分类: 开环系统——通过本系统的。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及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铁路智能运输系 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铁路智能运输系 统的主要构成及其作用,通过对铁路智能运 输系统构成及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出 了ITS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智能交通;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构成;作用 中图分类号:U29-39 文献标志码:A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troduces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their role in China's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railway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 of th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TS.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RITS; Composition ; Function 铁路作为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公共运输形式,其始终不变的目的是安全、迅速、可靠、准确和经济地运送旅客和货物。铁路作为社会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科学技术的推动者和体现者,在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货物重载化和客运高速化为典型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中国铁路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对铁路运输业的

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与项目管理

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1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遵循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我公司将委派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资历的专职项目经理,对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科学、严格、规的管理,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设定科学的、可测量的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理解并配合监理方的工作,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项目采购招标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施工规,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现场位置,交通条件,工程材料。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等综合项目实施能力。 1.2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遵守设计和施工规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进度,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本项目。 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确保实现项目实施安全目标。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向采购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1.3项目目标 1.3.1项目总体目标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安装、部署和试运行;完成项目的培训。 1.3.2主要阶段性目标 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计划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交货、安装验收完毕。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我们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如下的主要阶段性目标:1.3.2.1系统设备供货 完成系统设备的供货,进行到货验收,签署到货验收报告。 1.3. 2.2硬件设备安装 完成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 2.3系统联调 完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及试运行申请。 1.3. 2.4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时提交系统试运行报告。 1.3. 2.5人员培训 试运行期间完成人员培训工作,提交培训记录。 1.3. 2.6系统终验 终验工作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含软件)的验收、项目文档验收、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运行效果定性和定量分析。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重点复习资料

1 交通运输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答: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2 现代化运输业有哪几种运输方式构成?并比较一下这几种方式的优缺点。 答:铁路 适合大宗、笨重的中远程运输;要求准时到过的远程客货运输;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中远程运输。特点有1.铁路运输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强。铁路运输几乎不受气候影响。 2.铁路运输速度比较快。 3.运输量比较大。 4.铁路运输成本较低。 5.铁路运输安全可靠,风险远比海上运输小。 6.初期投资大。 公路 适合少量货物的短途运输;短途客运;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的短途运输。 特点有: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公路运输与铁、水、航运输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设施简单,车辆购置费用一般也比较低,因此,投资兴办容易,投资回收期短。 4、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 5、运行持续性较差据。 6、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据 水运 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 特点有:1、通航能力不受限制。 2、运量大,成本低。 3、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 航空 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大城市和国际的快速客运;报刊、邮件运输等。 特点有:1 .高速直达性高速直达性。 2 .安全性高。 3 .经济特性良好。航空运输的成本及运价均高 4 .包装要求低。 5 .受气候条件限制。 管道 适合大宗流体货物运输。 特点有:1、运量大。不同于车、船等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可以连续运行。 2、建设投资相对较小,占地面积少,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的限制, 3、由于埋于地下,基本不受气候影响,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4、管道输送流体能源,主要依靠每60~70千米设置的增压站提供压力能,设备运行比较简单,易于就地自动化和进行集中遥控。 5、沿线不产生噪声,有利于环境保护。 6、漏失污染少。 3 简述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及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答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智能交通概述

智能交通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1基本信息 智能交通 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智能交通的发展跟物联网的发展是离不开的,只有物联网技术概念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才能越来越完善。智能交通是交通的物联化体现。 21世纪将是公路交通智能化的世纪,人们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

2国内发展数据 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 从企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数据显示,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3特点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

(交通运输)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编

(交通运输)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交通运输)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3年工作报告 铁道科学研究院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组建以来及2003年工作汇报 壹、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 工程中心在组建期内,以通信信号研究所、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主要依托,认真执行《计划任务书》的各项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进程,较圆满的完成了国家和铁道部的各项任务,为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和铁路信息化工程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壹)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定位 1.建设依据 ●国家科技部批复的“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和“计划任务书”

●《关于“十五”期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铁路第十个五年计划》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和《铁路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纲要》 ●《铁道科学研究院“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2.建设原则和标准 ●坚持行业服务,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壹流的工程化、产业化水平、壹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壹流的工程实验条件、壹流的管理运行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和造就勇于参和市场竞争,善于运营管理,勤于开拓创新的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形成壹支具有创新意识和科技攻关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运营水平,实现工程中心人才、技术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 3.定位和目标 ●建设成为铁路智能运输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开发技术体系的基地(科技成果的聚集地) ●建设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基地(工程化成果的扩散源) ●建设成为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技术和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作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本质就是为了解决工程进入系统发展时代所产生的系统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以过去发展起来的许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把这些科学技术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而形成的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它所具有的特点有四个方面:①研究思路的整体化; ②应用方法的综合化;③组织管理的科学化;④管理工具的现代化。系统分析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需要改进的已有系统或准备建立的新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理论分析或实验研究,从而完成系统目的的重审、系统结构的分析、系统性能的估计、系统效益的评价、系统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分析以及系统发展的预测,为系统综合、系统规划设计、系统协调、系统优化控制和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运输系统是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个运输活动为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的原则和方法,为运输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并使之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管理方法。运输系统工程的内容:运输系统分析;运输系统预测;运输系统的优化控制;运输系统的综合评价;运输系统决策;运输系统模拟 研究交通系统工程的方法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研究问题的程序,也就是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及其技术内容,解决问题的工作步骤。通常有硬系统方法论和软系统方法论两种解决方法: 系统方法论:①时间维分为7个工作阶段:规划阶段;拟定方案;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更新阶段;②逻辑维分为7个步骤:明确问题;系统指标设计;系统方案综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方案决定;实施计划;③知识维 ⑵软系统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步骤:问题现状说明;弄清问题的关联因素;建立概念模型;改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与现实系统的比较;系统更新 系统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法或秩序。通过根据过去的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运用已知的客观规律和有关的科学知识手段,对所关心的事物及环境在未来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估计和评价,从而尽可能使人们对这些事物提前采取策略和措施,符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而且也能最优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成为预测。运输系统预测的内容:(1)、运输经济预测:分为宏观运输经济预测和微观运输经济预测;(2)、运输科技预测:分为运输科学预测和运输技术预测;(3)、交通运输和社会关系预测。 随着经济与交通的快速发展, 经典的微分方程建模面对交通系统复杂性的数量级爆发显得无能为力。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交通仿真技术, 因其经济性、安全性、易用性、快速真实性、可拓展性等优点, 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交通仿真模型随着交通仿真技术的发展开始从微分方程向系统动力学模型转变, 并产生了系统的交通仿真软件来模拟交通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交通仿真系统是1 9 6 7 年英国运输与道路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验室开发的T R A N S YT 交通控制系统。20 世纪80 年代 后期, 城市交通拥挤、阻塞现象日趋恶化, 由此引发的事故、噪声和环境污染己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IT s) 应运而生。 交通系统建模的发展历程可从建模的方法、对象、领域三个角度归纳如下: (1)建模的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2 0 1 4

、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不能用来代替交 通 密 度 C 】 A ?时间占有率 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 2 .设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车头时距h 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 头时距h 大于t 秒的概率是— A . exp(3600Qt) B . exp(-3600Qt) 3600) D . 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 【B 】 A . 1600小客车/h B . 1400小客车/h C . 1250小客车/h D . 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_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 、道路 和交通环境。 3 .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 ____ 最高速度 、 加 速时间或加速度 和 最大爬坡能力 。 4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 _中间站、 区段站 及编组 站_。 【C 】 C . exp(-Qt/ 【B 】 D .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绿灯时间 B .相位差 C .绿信比 【A 】 D .周期长度

5.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 _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 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1)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 2. 请画出具有东西向左转专用相位的十字交叉口车辆流向图和信号配时图?

对智能交通工程项目一般流程及深度认识

对智能交通工程项目一般流程及深度认识 智能交通项目流程 1 现场勘查 智能交通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 1.勘察内容和要求: 1) 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周围地形地物、交通情况、房屋状况及民风、治安情况。 2) 调查现场一年中气候变化情况,了解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及所采取的防雷措施。 3) 调查被防护对象周围电磁辐射情况,必要时实地测量其电磁辐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 4)防区勘察勘察检测位置、目的及数量 5)施工现场勘察确定立杆位置,杆子的长度,车道长度,打孔位置确定,现场供电,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线路. 终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线缆进线接线方式,接地确定 2 技术交流 一、原则始终掌握多问的原则,问的越细越好,尽可能的从用户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二、技术交流的目标:(六个了解) l 了解用户的决策链; l 了解用户的技术链; l 了解用户的投资预算;l 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 l 了解中介单位的情况; l 了解专家的情况。三、终极目标:让用户最终采纳我们的方案。 3 方案设计 一、设计目的尽量建议用户选用我们所建议的产品,说明产品的性能及优势。二、设计依据智能交通工程设计严格按照执行。 三、设计步骤(1)对项目做草案(2)进行方案论证(3)征求

用户论证意见(4)对方案进行修改。对以上步骤反复进行,直到用户对方案设计同意。四、设计格式(参考) 1. 用户需求:包括项目概况、用户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等。 2. 设计原则、依据: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设计原则及依据。 3. 解决方案:设计最佳方案。 4. 方案特点:对所设计方案的总体综述,突出方案的特点。 5. 售后服务及培训:根据项目内容制定。 6. 典型案例:跟项目有关的典型。 7. 公司及厂家简介:跟项目有关的简 4 工程实施 5 竣工验收 6 售后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智能交通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大数据、云计算,已逐渐为互联网企业广泛应用,而将这种理念应用在交通管理服务中的,并不多见。烟台市交警支队从2010年开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讲义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描述 ●第一节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它不仅为地铁电动列车提供牵引用电,而且还为地铁运营服务的其它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幻灯片26 地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地铁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幻灯片27 第二节变电所的分类 地铁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即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源开闭所)、降压变电所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主变电所是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接受城市电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源,经其降压后以中压供给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一种地铁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并降压变成低压交流电。 ● 幻灯片28 牵引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电动列车牵引所需要的直流电。 主变电所:专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能源的枢纽。 牵引变电所:为列车提供适应的电源。 降压变电所(配电变电所):为车站、隧道动力照明负荷提供电源。 幻灯片29 第四节供电系统主要运行方式 1 10kV系统运行方式 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所10kV母联开关和开闭所间联络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每座变电所由2回电源供电,两段10kV母线分列运行。变电所由开闭所按不同的供电分区供电。 其它运行方式 故障或检修运行方式 开闭所一回10kV外电源退出时的运行方式时,合上开闭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外电源向该开闭所供电范围内所有变电所供电。 非开闭所一回10kV进线电源退出运行时,合上该变电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进线电源向该变电所供电。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本文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系统整合,讨论了系统建设战略目标对系统整体性的要求,提出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4层体系结构,以及多元化的组织布局概念,并论述了系统整合中的关键技术——共用信息平台的建立问题。 关键词ITS 认识应用形式信息过程雷达采集 1对ITS整体性的认识 对于智能交通系统(以下简称ITS)的含盖范围具有不同的理解,确定为广义的概念——具有“数字化神经网络”的交通运输系统。 ITS的系统整合是建立在对整个系统功能特点的认识、系统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由此确定的系统设计概念的基础之上。 ITS通过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改造,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过交通发展战略决策支持系统、规划决策支持系统、交通需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对政府宏观层面科学决策的有效支持,使得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通过先进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事故信息分析系统、交通仿真实验系统、交通紧急状态应急管制系统等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有序高效运行。 ●通过营运车辆管理系统、公交调度管理系统、出租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等提高运输管理水平。 ●通过公众信息发布系统、交通诱导系统、营运车辆管理系统等实现对交通行为的合理引导,以充分发挥系统的潜力。 ●通过信息化公共交通系统、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向合理的交通运输模式转变。分析国外ITS系统建设经验,结合我国的城市发展阶段特征,将系统总体战略目标确定为:提高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效率;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提高服务水平等的方法引导合理的交通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排放。 行业发展目标可以确定为:建立共享信息环境目标——依靠法治保障,依托适用技术,建立跨越行政体制制约的良好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和增值服务环境;促进管理革命目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组织创新,建立各种管理职能要素灵活有效协调的柔性体系;增强系统综合性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为加强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效协调提供技术保障。 产业化目标将指导相关的产业政策方向: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多元化参与等方法形成具有内在强烈创新机制,能够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据此确定的系统设计概念为:建立一个基于分布式管理和分散选择行为的开放式系统,以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信息组织、知识提炼等任务的“系统神经网络”为核心,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用户行为提供全面的支持。 针对这样一种系统概念,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各分系统具有高的运行效率,而且更加需要关注分系统之间有效协调所产生的总体效率提高。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系统验收标准

平安城市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系统验收标准 1.一般规定 1.1 系统的工程验收应由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和本地区的系统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验收小组,按竣工图进行。验收对应做好记录,签署验收证书,并应立卷、归档。 1.2 各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当验收不合格时,应由设计、施工单位返修直到合格后,再行验收。 1.3 系统的工程验收包括下列内容: 1.3.1 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 1.3.2 系统质量的主观评价; 1.3.3 系统质量的客观测试; 1.3.4 图纸、资料的移交。 2.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 2.1 系统的工程施工质量按施工要求进行验收,检查的项目和内容符合表2.1的规定。 工程名称:

2.2 建设单位应对隐蔽工程进行随工验收,凡经过检验合格的办理验收签证,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可不再进行检验。 3.系统的质量主观评价 3.1 系统的质量主观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 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可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应符合表3.1-1的规定。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表3.1-1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

3.1.2 图象质量的主观评价项目应按表3.1-2的规定。主观评价项目表3.1-2 主观评价表 系统(工程)名称: 设计(安装)单位:

3.2.1 主观评价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 3.2.2 观看距离应为荧光屏面高度的6倍,光线柔和。 3.2.3 评价人员不应少于五名,并应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评价人员应独立评价打分,取算术平均值为评价结果。 3.3 各主观评价项目的得分值均不应低于4分。 4.系统的质量客观测试 4.1 系统的质量客观测试应在摄像机标准照度下进行,测试所用的仪器应有计量合格证书。 4.2 对系统的各项功能应进行检测,其功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贠鸿斌

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探索贠鸿斌 摘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交通运输量在不断的增长,虽然现在全世界各个国 家的道路已经建成整体的交通网络,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道路交通系统。但 是交通拥挤瘫痪,交通堵塞情况数见不鲜。智能交通系统就被用来提高道路的利 用率和道路使用的安全舒适性,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最高方向和目标。本篇 文章主要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和它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交通系统在 中国的发展以及关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道路;智能系统;发展 1.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由交通管理和工程在计算机化后发展过来的。它是跟随着社 会发展、经济进步一起衍生出来的。但是在一开始智能交通系统就和交通工程有 着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因为它的系统性和交流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的高效性,和原来 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工程比起来相差甚远。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 息通信交通系统工程。 1.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 简单的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定义的话就是将已知的电子信息高科技传感和工程 系统结合在一起,与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连在一起,达到一种实时准确的,全方位大 范围的保障交通运输系统顺利的发展。 1.2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功能 “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就是整合信息的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化。它是一 种全新的运输系统,它能够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其最大的工作效率,以提高基础设 施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也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快更高更便捷的使用交通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比基础交通系统产生的社会效率要高得多。不 仅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更会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对于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对 交通事故的处理,对事故的救援,还有人们最担心的高速路口道路收费的问题也 可以得到改善。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能够使道路 通畅,明显提高运营效率,保证道路的通行,完成交通的需求。第二点是它的安 全功能大,事故的处理能力也增强,可以减轻事故发生之后的再次伤害。 1.3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领域 智能交通运输在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领域主要有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 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救援系统等七个。 2.中国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对智能交通系统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 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管理方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还有具体的操作设施,特别是在90年代以来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的时候,取得了很多项的科研 成果,帮助了我们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做的更好。国家对于这个智能交通系统的 支持方面成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道路交 通安全系统的发展,所以2002年科技部批复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这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有10个城市,如北京,上海, 天津作为首批发展个交通系统的城市。我国也在进行着高级公路的建设,其中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