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解释和解决中国社会史问题,需要读中国书,掌握中国社会史料。在中国社会史论战热闹之后,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反思。因此,《食货》半月刊的出现,是在社会史论战大潮之后,对大潮的反思。可以说,它的出现,是顺应当时史学发展形势演变的大潮流的,是应运而生。陶希圣先生抓住了这个机遇。陶希圣创办《食货》半月刊,重视材料的收集。他在《食货》创刊号的《编辑的话》里说:“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争斗,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局部历史的大翻修、大改造。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他并不轻视理论,但他认为理论必须与材料相结合,由材料来实证。“有些史料,非预先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不能认识,不能评定,不能活用;也有些理论和方法,非先得到充分的史料,不能证实,不能精致,甚至不能产生。”“做房子必须要图案画,但图案画并不是房子。方法是史学所必须,但方法不就是历史。观念中的方法,必须从历史现象里再产生出来,才是正确的方法。”(注: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5期(1935年2月1日)。)对于搜集材料有成绩的,又会希望他们加强理论方法的学习。如他在称赞李剑农先生指导下的研究风气时说:“龚化龙先生是在武汉大学李剑农先生指导下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李先生指导下的学人,自有一种风气。他们详细的搜求材料、慎重的发言,他们没有多少自己的话。这种治学精神,如果再加以经济理论的陶冶,历史哲学的引导,必能为了这门学问大张旗鼓的。”(注: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11期(1935年5月1日)。)有了材料,就更显得理论方法的重要,须要理论的陶冶和哲学的引导了。不持偏见、公平的说,主编《食货》半月刊和在北京大学教书时代的陶希圣,他的历史理论和方法正是辩证唯物史观。使陶希圣高明超出他的同辈史学家的正是他的辩证唯物史观。宣传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广告就说:“国内的唯物辩证法叙述古代政治思想史发展概况及各派主张之详细内容者,本书实首屈一指。”(注:见《食货》半月刊多期。)陶希圣曾颇为幽默的用很俏皮的话来反击对唯物史观的攻击。他说:“学术界对于唯物史观的攻击,好像锋头很猛。我要声明的是:一食货学会会员不都是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二这个方法又与什么主义不是一件事情。三这个方法的毛病是在用来容易指破历史上隐蔽在内幕或黑暗里的真实。因为他指出别人不肯又不敢指出的真实,便易受别人的攻击。”(注: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半月刊第2卷第4期。)从他这三点声明看:(一)“食货学会会员不是都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虽然不都是,主编人应该是吧?这句话本身就包含着主编是的意思。(二)“这个方法又与什么主义不是一件事。”这是和当时左派所执的他认为是教条主义的划清界限。(三)“这个方法的毛病是在用来容易指破历史上隐蔽在内幕或黑暗里的真实。”这是真实而又有感情的道出他心的深处是执着唯物史观的。陶希圣先生晚年,反思他过去的学术思想时,曾说他是“社会史观”、是“旁门左道”。他说:“民国20年至26年(1931—1937年),我在北京大学讲课及演说,又往天津、济南、太原、南京、武昌讲课及演说,全是以社会史观为研究古来历史及考察现代问题之论点与方法。在正统历史学者心目中,我是旁门左道。正统历史学可以说是考据学,亦即由清代考据与美国实证主义之结晶。我所持社会史观可以说是社会观点、历史观点与唯物观点之合体。两者格格不入。”(注:见陶希圣:《夏虫语冰录》,台北法令月刊社1980年出版。我没有看到过这本书,这里是从陶晋生的《陶希圣论中国社会史》一文中转引的。)所谓“由清代考据与美国实证主义之结晶”的正统历史学,很清楚的是指的胡适先生为首的当时在中国历史学界占支配地位的学派。这里,他说他的观点是“社会史观”,是“社会观点、历史观点与唯物观点之合体”,以示与唯物史观的区别。他又说:“我虽持唯物观点,仍与唯物史观不同。我自称为社会史观,而反对公式主义及教条主义。我主编《食货半月刊》,讲究方法论,同时注重资料,必须从资料中再产生之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食货半月刊》出版两年半,自成一种学风。”(注:见陶希圣:《夏虫语冰录》。)在别处,他在追述他早期的史观时也说:“思想方法接近唯物史观而不堕入唯物史观的公式主义圈套。使用的方法是社会的历史方法,与桑巴德

的《资本主义史》与奥本海马尔的《国家论》如出一辙。用心用意,把《国家论》译为中文,交新生命书局出版。”(注:转引自陶晋生:《陶希圣论中国社会史》,《古今论衡》第2期(1999年6月)。)细绎陶氏的著作,应该说他是个辩证唯物史观者。他的政治环境和身份,使左派不承认他是、他自己也不敢承认是辩证唯物史观者。从《食货》创刊号起就刊有“食货学会会约”。但据我所知,即使按会约规定这极松散的学会,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应该说,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史上有个“食货学派”。在《食货》上写稿的人,不都是完全同意《食货》的“宗旨”的。抗日战争一发生,《食货》停刊,《食货》的写稿人也就散了。称得上食货学派的人,主要有陶希圣直接指导的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室”工作的:鞠清远、武仙卿、曾謇和后来与陶希圣有工作关系的连士升、沈巨尘、何兹全。当然,学术思想上属于食货学派的还有一些人,后来联系不多,连士升搞翻译,沈巨尘作官,都不再作社会史研究。食货人中,最有成就的是鞠清远。此人粗犷、厚道、勤奋,而有智慧。可惜!鞠、武、沈都误入政治歧途,作了汪精卫伪政府的官。有个全汉昇,是我北京大学史学系同班。最近以90岁高龄在台湾去世。他在《食货》上写过文章。他最有成就、有贡献的文章是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1942年出版)刊载的《中古自然经济》。他1935年毕业后即进入历史语言研究所,所写社会经济史论文很多。除《中古自然经济》这篇文章有《食货》风味外,其他文章多属史语所的《集刊》风格了。《食货》是在20世纪20—30年代之际中国社会史论战理论之争而又争不出个名堂来之后应运而生的。它对中国社会史研究起了一定影响。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上,应该有它一席之地。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史论战算起,中国社会史研究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多年的社会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作三个阶段:解放前是一个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是一个阶段,80年代以后是一个阶段。1926—1928年北伐战争时期,我十六七岁,已稍稍懂事。这是一次革命高潮,在革命高潮中,处处可以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的存在,马克思主义是这次革命高潮的灵魂。当时,上海出现很多小书店,争着出版辩证法、唯物论、唯物史观的书。我是这些书的贪婪的读者。随后在思想界出现三次论争:当代社会性质的讨论;当代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我兴趣不大,很少接触。对社会史论战,我兴趣很高,各派的文章我读过很多。当时神州国光出版社把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文章集结起来,先后出版了几大厚册,大都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骂别人为非马克思、反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20—30年代之交出现的这三次论战,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一次高潮,是一次影响很大的高潮,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解放后,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人的政治任务,这是思想改造的大问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是从苏联进来的,教条主义也跟着进来。在史学界,范老(文澜)的西周封建说正独步天下,郭老(沫若)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也有很多人支持。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口号的感召下,我也大胆的写了《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注:何兹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6年8月。),提出“东汉以来,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和封建社会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后期,郭老的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代替了范老的西周封建说,成为中国社会史分期的主流。当然,残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谈不到学术文化的,更没有什么历史、社会史分期问题了。粉碎“四人帮”后,学术再次解放。1978年,在长春召开了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会。当时分期说的主流是郭老的春秋战国封建说,但西周封建说又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也卷土重来。我在会上也作了“汉魏之际封建说”的发言(注:何兹全:《汉魏之际封建说》,《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改革开放以来,大气候在变化,西方科学技术涌向中国来,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也涌向中国来。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子,一向生活在闭塞圈子里,忽然门窗大开,看到外部世界,什么都是新鲜的,贪婪地吸收学习。我理解这情况大约和七十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时我们那一代人的境遇一样,看见新东西贪婪地学习。中国社会史研究复兴了,但方向大有改变。辩证唯物史观少了,不见了,法国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兴起了。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已不是社会结构、社会形态,而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家庭、宗教等。内容、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社会史研究已是两代了。思想理论转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传入中国。新思想、新理论总是有吸引力的。大家争相接受新思想理论;二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某些共产党员的贪污腐败,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感情,也就伤害了对辩证唯物史观的感情;三是教条主义伤害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性和发展性,它以它的狭隘、专横代替了辩证唯物史观的宽容和发展。此三者,促使中国社会史研究离开了辩证唯物史观,离开了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研究。如果我说的这三种原因不差,就可以看出,这种转化主要是学术外的原因而非学术本身。我认为辩证唯物史观仍是研究中国社会史、认识社会实际的最先进的方法。辩证唯物史观并没有落后。这问题且待后面分解。 二、《食货》半月刊的应运而生《食货》半月刊是1934年12月创刊的,主编陶希圣。《食货》的出现是应“运”而生的。这个“运”,就是中国社会史论战陷入理论之争,参加争论的人中国书读的不多,争论半天也争不出个结果。读书、搜集材料成为需要。《食货》应运而生。我现在回想,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参加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战士,真正研究中国史的人很少,大都是些理论家,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因此,论战虽然很热烈,但争来争去多半是些理论问题,很少真正涉及中国历史的实质。可以肯定,很少人读过二十四史,遇到问题临时查查《文献通考》之类的书就写文章。因此,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名堂。“临渊

讲好中国故事—李子柒范文

【文题】 酿酱油从种黄豆开始,煮粥从种稻子开始……山风轻抚,泉水叮咚——短视频里,李子柒在悉心劳作。除了做美食,她还会养蚕缫丝、染衣服、做竹沙发、做笔墨纸砚……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火速走红,境外粉丝高达735万。 有人极尽赞美,说李子柒是中国继成龙之后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一个李子柒能顶一百间孔子学院。也有人质疑,视频展示的是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不能真实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会加深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讲述中国故事,人们习惯的讲述者是主流媒体,熟悉的话语是高铁、5G、支付宝,李子柒展现了另一种方式,给外国人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体验。 读了材料,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许你有了一定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写作成文,标题自拟,字数800以上。 【优秀范文】 老者在左,新生在右 中国,一个沧桑古老而又焕发着生机的国度。在历史长河古今巨变之中,它拄着拐杖蹒跚走来,而现如今,它又向全世界展示着婴儿般的新生。 中国之“新”,在科技之新、文化之新、思想之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一个变革、飞跃、进取、突破的故事。望,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四野,芳草蔓蔓,活力无限;观,“一带一路”将世界各国连在一起,大国胸怀,大国担当;看,高铁、5G、支付宝名扬海外,中国发明,大有作为。 中国,有着新生儿般的生机与活力,也有着新生儿一样的接纳与包容之心。 江南水乡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南南合作让曾经的受援国变为东道主。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中国方案正为世界各地广大人民普遍接受,集四海之友,美美与共;会八方之客,天涯比邻,中国思想也在吸纳“他山之玉”后熠熠生辉,日新月异。 中国之“老”,如陈年佳酿,醇香浓厚。我们不仅要将中国新故事讲好,也得将老故事娓娓道来。高山流水,钟鼓乐鸣,男耕女织,悠游自在。老故事是中国的文化基因,是展现中国与众不同,渊远流长历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得住时间的洗礼,留下的必是精品,受得住岁月的打磨,成就的才是蚌中明珠。因此,故事虽老,亦有其闪光之处。 中国故事的前半部分是古老的,可它也是最为丰富、渊博的一部分,中国故事的后半部分篇幅虽短,可它也是精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正是老者与婴儿,构成了中国故事这一完整的整体;也正是老者与婴儿,才足以概括中国的面貌。由此看来,不管是李子柒向世界展示的中国农村生活,还是主流媒体描绘的迅速发展的中国,都是真实的、毫无遮掩的中国,我们应为这样一个立体多元,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感到自豪,而不应偏颇地指出如何如何的文化输出就不对,我们生活在一个广袤的土地上,它所孕育出的方方面面,都是中国的名片,都是不可替代与分割的共同体。 从老者的步履蹒跚到新生的蹒跚学步,感谢不论沧桑还是稚幼的声音,是它们汇集成了时代的合唱。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将近30年的历程了。3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在这 一时期内国家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历史的颠簸前行中,一些东西已经沉淀下来并初 步定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也开始越来越清晰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尝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方面做一个概括。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很简洁的概念,但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它 从总体上反映着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人 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是反映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探索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 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 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 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理论,其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在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断,开 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系统阐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表现形态。在这些理论中贯彻 始终的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理想目标,即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基 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本世纪头20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之所以能成为共同理想,就是因为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个理想目标,而且是通向这一目标的现实道路 和路线。它不仅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蓝图,更 重要的是向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具体地说,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以及以此为基础 形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中国近代社会史

1、宗族:宗族组织是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后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和地饶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同性聚落体,在汉族居住的地方人民普遍聚族而居,或一姓一村,或几姓一村等。清代宗族组织发展极为兴盛,宗族组织日益发展,宗族观念深入人心。 2、士绅:“士绅”一词出现较晚,但内涵较宽,主要是指士族和乡绅的结合体。包括士族代表的:门第、衣冠、世族、势族等。和乡绅代表的乡绅阶层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阶层,主要由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当地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统称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含义。 3、以太说:中国近代以“以太”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一种哲学理论。“以太”概念大约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一起传入中国,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孙中山等人,都曾从西学中吸取了“以太”概念,并把它看作宇宙万物的原始,用以表述自己的宇宙观。 4、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一切家庭是不是都有一种特殊的集团?核心家庭之所以被称作核心,是因为在社会中,这种家庭结构最为普遍,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生活。 5、晚晴科举制度的废除及其社会影响。 废除:近代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作为传承封建文化和稳固封建统治的科举制度日益显得不合时宜,并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到了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各项措施的次第推行,废除科举提到日程之上。1901,刘坤一、张之洞联名会奏,要求逐渐废除科举制度。在形势逼迫和社会舆论压力下,1905年8月,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影响:(1):使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 (2):促进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潮。 (3):推动了中国社会基层改革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4):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简介的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5):科举制度的废除,造成了其后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选官制度的紊乱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的败坏。 (6):科举制的废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末民初平衡状态不复存在,政局动荡。(7):科举制的废除还削弱了政府对农村的公信力、控制力。 6、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1)学科复兴阶段(1986年——1990年):1986年10月第一节中国社会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宣告中国社会史学科的诞生,主要成就在与对“社会史学科对象及其研究范围”取得了共识。 (2)体系构建阶段(1991——2000)进入90年代后,社会史发展迅速,专题性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成果颇多,也出现了对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史学科体系研究成果。 (3)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后)学术界更加的几种在专题社会史方面,区域社会史研究工作展开,最后有历史人类学的兴起。 研究的领域:社会变迁(变迁的形势内容)社会结构(人口、家庭、宗族、社区、民族、阶级和阶层)社会生活(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社会问题、社会控制)。 7、试评析三本近年来有影响的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史的书籍。说明作者主要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特点。

英语作文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In modern years, China has already obtained world-acclaimed achievements.The public spend much time talking about China, and the outside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is country.?As Chinese, we have a vital task which is to spread t h e C h i n e s e v o i c e.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eriously understand our country, keep up with developments, and gradually increase the ability to master and us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s on the basis. Second, the story is for individuals to listen to, to let individuals hear it, to attract individuals, to impress individuals, and subsequently persuade individuals.To achieve such a goal, we require paying attention to certai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do our homework.?What's more, we should enhance our level of translation.?Due to the deep gap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re are multifaceted differences such as grammar, word order.?I am greatly convinced that it can be solved by improving English proficiency.

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c7490213.html, 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作者:李萍 来源:《对外传播》2012年第01期 2011年11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在结束对德国和加拿大的访问之后,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和考察,就媒体报道与国家形象等议题与美国政府官员、智库专家以及主流媒体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访美结束前,王国庆副主任在华盛顿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独家采访时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总体还比较肤浅,西方主流媒体对一个变革中的中国的报道还常有偏差。中国要学会坦然面对西方的负面评论,同时更要学会用西方公众熟悉的方式和方法客观、全面地介绍中国,讲好中国的故事。以下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美总站负责人李萍对王国庆副主任进行专访的全文。 记者: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多年,但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甚至存在很大的偏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国庆:确实,西方媒体所描述的中国形象与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中国有很大的差距,西方社会对发生在中国的很多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不利,对国际社会同样也不利。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解决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除了我们自己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外,做好国外媒体的工作也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外国公众是通过他们当地媒体的报道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可以说,当地媒体的“中国观”直接影响当地公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媒体的“中国观”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今年春天中东西非发生了所谓的“茉莉花革命”,西方个别媒体便幸灾乐祸,试图祸水东引。当中国国内有个别人也蠢蠢欲动时,中国采取了一些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对此,西方一些媒体大肆炒作,对中国横加指责。而最近在美国一些城市发生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警察对一些过激行为采取了措施,抓捕了不少人,我们注意到美国媒体对此却没怎么进行谴责。人们不禁要问,同样是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美国的一些媒体就视而不见,而发生在中国,这些媒体就极为敏感,高度亢奋,揪住不放,大炒特炒? 记者:您是说西方,包括一些美国媒体在某些报道中采用了双重标准。那么您如何综合评价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 王国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与前几年相比,应该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对中国的报道更加冷静,更趋理性,客观的报道相对多了,为西方公众了解中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总体而言,他们报道的基调和角度仍然比较负面,这直接影响了西方民众的中国观,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西方社会对中国抱有偏见和误解的重要原因之

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

常建华: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研究 再出发 作者:常建华文章来源:南开新闻网更新时间:2011年09月24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在生活史、地域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生活史研究多采用“社会生活”的概念,这是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特色。但时至今日,有关生活史的研究也面临如何深化与拓展的问题。当前,在生活史研究中强调“日常生活”的概念,从“社会生活”转向“日常生活”,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史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生活史的研究历程 在我国,生活史作为现代史学出现于20世纪20—40年代。当时,一些学者从风俗的角度关注民众生活。1928年瞿宣颖在燕京大学历史学系开设“历代风俗制度”一课,讲述“平民生活状况”。在《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的“序例”中,他批评旧史学“忽以人民日用之常”。同年,陈东原撰著《中国妇女生活史》一书,则直接采用“生活史”作为书名。当时,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一些学者尝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把握历史,发表了不少论文,如郭沫若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1928)、全汉升的《宋代都市的夜生活》(1934)、傅安华的《唐代社会生活一斑》(1937)。吕思勉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有关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的断代史论著中,也设有人民生计、人民生活等专章。当然,这一时期社会史研究中真正关注生活史的学者还是极少数,更多学者的兴趣在“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方面。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讨论社会形态发展史,只有个别学者涉及生活史。如陈直在50年代发表了《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汉代戍卒的日常生活》等文章。吴晗在50—60年代发表过一些有关古人服饰、称谓方面的普及性短文。60年代韩国磐发表《唐天宝时农民生活之一瞥》,分析了唐代农民家庭的收入与支出并判断其生活状况。谢国桢在70年代撰写了《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改革开放后,史学界开始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文革”时期的历史研究。1985年,《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在天津召开“中外封建社会劳动者生产生活状况比较研究讨论会”,将“生活状况”纳入史学研究视野。当时就有学者提出,应从流行半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史著框架中解脱出来,从事各式各样的专史和专题研究,比如撰写一部尽收衣食住行、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风俗礼仪于笔端的著作。 此后,生活史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重视,成为新时期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标志,涌现出不少成果。断代性的如宋德金的《金代的社会生活》(1988)、冯尔康、常建华的《清人社会生活》(1990)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断代史丛书10卷,199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6卷。近现代方面,有严昌洪的《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2007)、李长莉的《中国人的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新中国成立 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讲好中国故事演讲稿-中国崛起故事演讲稿

讲好中国故事演讲稿|中国崛起故事演讲稿 好故事需要一个,好的讲者,才能将故事完美的说出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讲好中国故事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讲好中国故事演讲稿篇一 大师年轻时在上海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他的鞋前面列开了一个口子,他既没钱买新鞋,也没钱缝补。 一日,大师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想买,就问:“多少钱?”大师说:“500美元。” 外国人觉得太贵,便说:“能不能少点儿呢?”大师说:“不能少!”一边说,一边将画撕碎了。 外国人吃了一惊:“年轻人,你怎么撕了它呢?多可惜呀!500美元不卖,少点儿也行呀!你是生气了吧?” 大师平静地说道:“先生,我没有生气,这画我要价500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讲价,不愿出500美元,说明在你眼里它不值这个数,也认为它不好。所以,我要再接再厉,撕了它,重画,直到顾客认可为止。” 那时,大师还不是大师,是个普通的青年。大师当时太穷了,太需要钱了,可他没有降低自己追求的标准,没有让物质的诱惑干扰他的最高追求。他追求的不是钱,是艺术的境界。 假如是常人,他会能卖多少卖多少,先换到钱再说。 就是这个心态,使这个青年日后成为一代雕塑大师,当上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主持雕塑“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雕塑作品。这个人就是一代宗师刘开渠。 是什么成就了大师?是心态。 讲好中国故事演讲稿篇二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漫游的时候,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老虎大吼一声就扑了上来。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逃开,但是老虎紧追不舍,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后被老虎逼入了断崖边上。站在悬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还不如跳入悬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他纵身跳入悬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往崖底望去,原来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看着他,狮子的声音使他心颤,但转念一想:“狮子与老虎是相同的猛兽,被甚么吃掉,都是一样的。”当他一放下心,又听见了一阵声音,仔细一看,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他先是一阵惊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好。” 情绪平复下来后,他感到肚子有点饿,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桠休息,他想着:“既然迟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觉吧!” 他在树上沉沉地睡去了。睡醒之后,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原来就在他睡着的时候,饥饿的老虎按捺不住,终于大吼一声,跳下悬崖。黑白老鼠听到老虎的吼声,惊慌逃走了。跳下悬崖的老虎与崖下的狮子展开激烈的打斗,双双负伤逃走了。 由我们诞生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狮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情景是死亡,唯一的路,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果子,然后安心地睡觉,只有存着这样单纯的心……少欲望、多一点赤子之心。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_朱汉国

2012年9月第5 期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Sep.,2012No.5收稿日期:2012-06-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当代社会史”(10&ZD07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①张静如 :《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之我见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但重点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构成、 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变迁三大部分。中国当代社会史应以剖析社会结构为基础,以论述社会建设为核心,以揭示社会生活变迁及其规律为目标。目前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面临种种难题。当下的首要任务是系 统而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有关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资料。在研究中,力图把个案研究与社会整体研究结合起 来;把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结合起来;注意当代社会生活变革与政治变动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生活变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深化,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从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情况也不难看到这一点。如2008年行龙主持的“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年朱汉国主持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2年李文主持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等。经过学人们的努力,近年来已有一批探讨中国当代社 会史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如田居俭 :《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张世飞 :《试论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姚力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与问题意识》,《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期;朱佳木:《努力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6期;李文:《国史中的社会 史:内容和框架结构 》,《中国地方志》,2011年第1期,等等。2011年,学人们在安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还相继召开了“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现状和学科体系” 、“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观学界有关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学人们在诸多问题上的认识仍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对象 关于社会史研究对象,自上世纪80年代始,学界已有各种表述。有人认为 ,“社会史的对象,应该说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其研究范围极为广泛”。①有人认为,社会史“不是包罗政治、经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中国社会史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社会对其自身运行的安全进行防护和保卫的举措,主要包括社会援助和社会疏导两种方式。 2三教合流:指儒释道三教互为吸收,互为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典型意义上讲就是儒学与佛教的渗透、互补,儒学与道教的渗透、互补。 3.四大徽班:指中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剧坛的4个戏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乾隆帝弘历祝寿, 从扬州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之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 合并为四大徽班。时值京腔(高腔)、秦腔已先行流入北京,徽班在演唱二簧、昆曲、梆子、啰啰诸腔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出现了“四徽班各擅胜场”的局面。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因此,四大徽班进京,被视为京剧诞生的前奏,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清末,四大徽班已相继散落。 4.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相互关系和共同文化维 系力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5.帮会:是以游民为主体的下层民众,为了凭借集体的力量生存下去而通过师徒、宗 法或拜盟结义组成的组织,这类组织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6.社会良性运行:是指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的及各系统内 的不同部分之间、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7.宗族:是指伴随阶级社会而产生的父权制血缘性集团,它有共同的明确的父系祖先, 在组织结构上,它是多级的,它包含着一个主干家庭与由其分化而成的小家族及这些小家族再分化而成的更小的亲属组织,彼此间保持着某种形式的宗教的经济的联系,在这种宗族内各级族长在本族内具有支配与统治族人的地位,表现出至尊的父家长权。8.僧官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朝廷任命僧官管理佛教僧尼事务的制度。始于后秦,以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书林一叶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衡量某一学科的学术进展程度,其有效办法之一,莫过于对该学科展开学术史研究。从提高学术水 准的角度说,学术史研究并非仅仅对已有的学术成就作简单的总结与回顾,而是在更具研究价值的层面上,展示具有积累性价值的学术资源,且能起到开启学术研究新门径的积极作用。这本以中国近代史(1840—1949)作为学术史研究对象的著作,集众多学界专家之力,对50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就,进 行分专题的综合性研究与分析。此项工作对于近代史研究者十分有益,从某种角度上说,可让人较明了 地了解和把握前辈学者在此一领域的研究理路和方法,尤其对研究后学,可使其知晓守其所当守,弃其 所当弃。因此,主编曹业英在本书前言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有那么一些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前辈学 者这一宝贵学术传统。他们研究问题,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从不考察前辈学者对其研究对象有无研究, 或研究到什么程度,只是一味‘跟着感觉走’,自我陶醉在众所周知的陈词滥调和‘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 无知之中,从而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此段话可谓对编辑出版本书价值的最好说明。 本书共分24个专题,涵盖面广,信息量大。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政党、工人、妇女、青年等, 皆有详尽的评析,另有人物、史料、评介等方面的概述。本书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0年4月出版, 581千字,印数3000册,定价50.00元。(骆墨) ●书林一叶 《中国镜像》 副标题:90年代文化研究。作者:王岳川。本书借鉴著名心理学文化学家拉康的“镜像”概念,对中国 90年代思想文化作了全方位的扫描。这种扫描是以“‘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作为出发点,从公共空间和 个体伦理入手,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作为一种当代‘文化镜像’分析视角,去审理90年代中的文化症候 和思想景观,关注被各种主义所掩盖的真实问题,以及问题的前提和产生的后果。”(引言)实际上,作者 是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镜”中,对中国文化自我加以重新体认,书写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 阐释焦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诸问题,在文化冲突与对话中,重现文化中国形象。本书分为上篇“知识境遇与前沿意识”和下篇“价值趋向与文化镜像”,共10章。上篇涉及的主要是90年代思想界与知 识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诸如人文精神的论争、民族主义问题、后现代性问题、知识分子的多元价值与“边 缘化”问题、政治与文化激进主义、新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的论战与批评、后殖民主义中的全球化与本土 化问题,等等。下篇讨论的更多属于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大多集中在文学领域,从诗歌的边缘 化到新历史主义小说盛行,从女性书写到先锋艺术、从大众传媒到当代影视,等等。本书尽管不是一部严 格的史学著作,但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303千字,印数5000册,定价25.00元。(骆墨)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360docs.net/doc/0c7490213.html,

中国社会生活史

一、名词解释。 1.分食制:分食制起源原末奴隶社会初。“分食制”指诸侯按一定食租率提取食邑户的租税。如西晋诸侯三分食一;东晋南朝九分食一. 2.八大菜系: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八大菜系指: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3.脍炙:脍,形声字,从月,会声,本义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会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原指人人爱吃的美食,比喻好的诗文或其他事物受到人们的津津乐道,广为称赞和传诵。 4.五谷: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有“五谷丰登”的说法。对五谷的内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稻、黍、稷(粟)、麦、菽(大豆)。而根据《大戴礼记》的记载,五谷是麻(大麻)、黍、稷、麦、菽。 5.水田衣:又云稻田衣。即袈裟也。因衣纹正方,似水稻田之界画,故名。 6.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对偶婚为一种两相情愿、不受约束而稍有固定的成对同居形式。 7.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源起于汉朝,盛于宋、明、清三代。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三纲与五常之间是不可分离的。 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饮食制度的演变。 答:从分食到合食。 ①从商周至唐初实行分食制; ②唐代中后期开始出现合食制,至宋代逐渐普及; ③合食制的出现与高桌大椅的关系。 2.简述服饰的社会性。 服饰本身作为一“文化符号”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它起到满足自我表现的作用。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社会信仰、经济地位、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3.简述中国古代的婚嫁仪式与程序。 仪式:说媒、批八字与推生肖、定聘、送礼、迎亲、拜堂、闹洞房。 程序:三书六礼、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嫁妆、上头、迎亲、出门、过门、三朝回门。

中国近代社会史论文

近代以来中国妓女阶层的几个变化 (2007级历史学;徐萌萌;070210091) 摘要:近代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妓女阶层是存在于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描述近代中国国妓女阶层在构成、妓女的形象及其爱国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近代;妓女;变化 一 我国学者对中国妓女的系统研究开始的比较晚,研究者也比较少,很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也还没有涉及或涉及较少,涉及近代的也就更少了。建国前仅有王书奴先生于1935年发表的《中国娼妓史》(1988年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再版)一书,该书主要是描述中国自古代至近代的历代名妓生平事迹和历代名人为其所写的诗词及与她们的交往关系,涉及近代的内容较少,也缺乏高层次深角度的分析。 建国后头三十多年由于社会和学术环境等原因也无人愿涉及此领域,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娼妓业在国内的再次兴盛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1988年孙国群发表了《旧上海娼妓秘史》(河南人民出版社),该书引用了大量19世纪和20世纪初赞赏高等妓女的文学作品和其他资料,并对这种“罪恶制度”进行了一些分析,但是其序言却表现出对论题的矛盾态度。1990年武舟发表《中国妓女生活史》(湖南文艺出版社),后又于2006年补充再版为《中国妓女文化史》(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该书内容涵盖更广更丰富,把当今社会存在的娼妓业作为“封建残余”,近代部分占了四分之一。1995年单光鼎出版《中国娼妓——过去和现在》(法律出版社),对中国娼妓问题作了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但是限于通史体例,对一些相关问题没有深入展开。2005年邵雍出版《中国近代妓女史》,专门研究了近代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娼妓业的发展,史料丰富涵盖面广,但是没有一个高层次的总体概括。其他的优秀著作、论文和调查报告如罗苏文的《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江沛的《20世纪上半叶天津娼业结构述论》(《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以及以潘绥明为代表的对于当代妓女的社会学调查等。 海外学者研究成果中涉及中国近代娼妓的主要有:1979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可儿弘明的《近代中国的苦力和“猪花”》,1990年由孙国群等人译为中文本,改名《“猪花”——被贩卖到海外的妇女》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贺萧的《Dangerous Pleasures: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th-Century Shanghai》,2003年由韩敏中和盛宁译为中文本《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学者安克强的《上海妇女——19-20世纪中国的爱情与性》,2004年由袁燮铭等译为中文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二 妓女是我国社会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社会群体。王书奴先生的《中国娼妓史》认为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