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中补液相关问题

(内容:摘自昆医大附一院麻醉科Mr罗医森整理)一、术中输液治疗的目的:

1、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2、维持正常的血液动力学。

3、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和渗透压。

4、维持正常体液生理需要量。

5、供应机体组织需要的能量。

一、手术期间需要补充的液体?

1、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3、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

4、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5、围手术期间丢失的血液量。

四、补充液体的计算

1、术中正常生理需要量:

1)计算公式:

3) 每小时补充速度:

4ml/(kg.h) X 10kg +2ml/(kg.h)X10kg+1ml(kg.h)以后每个10kg.

4)举例:70kg的病人,麻醉手术4个小时,则围手术期生理

需要量为(4X10+2X10+1x50 ml/h x4h=

440ml)

5)液体选择:晶体液。

6)术中匀速输注。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1

)麻醉手术前,病人可存在因手术前禁食导致体液丢失、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和不显性液体丢失。

2)累计缺失量二每小时的生理需要量x术前禁食时间

3)举例e:70kg体重的病人,禁食8小时后液体的丢失量大约为

(

4x10+2x10+1x50)ml/hx8h=880ml

4)液体选择:晶体液

5)麻醉手术前体液的丢失都应该在麻醉前或者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

3、麻醉手术期间液体在体内再分布和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1)烧伤、炎症、严重创伤的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常继发性引起大量液体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者直接进入肠腔内。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在分布。

2)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3)手术创伤的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计算方法:

组织创伤程度额外体液需要量

(ml/kg.h)

中小手术创伤(阑尾0-2

切除术)

中手术创伤(胆囊切2-4

除术)

大手术创伤(肠道切 1 4-6

除术)

4)举例:60岁,70kg胃癌根治术,手术4小时,液体需要量二(70x5)mlx4=1400ml

5)液体选择:晶体液

4、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0麻醉药物、麻醉方法(硬膜外、腰麻、腰硬联合、全身麻醉等)和围手术期处理(如:降压处理)会产生血管扩张和心功能抑制, 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麻醉后需要及时补充减少的血容量。

2)需要补充量二(5-7ml)x体重

3)液体选择:CVE主要靠人工胶体代用品,如:羟乙基淀粉或者明胶。

4)为什么不用晶体液补充需要量?

晶体液补充需要量很大(与胶体在血管内相同的容量治疗效果,需要3-4倍的晶体液),大量快速的使用晶体液(>4-51)会导致组织明显水肿,这部分体液术后72小时返回血管内,若术后3天肾或者心功能不全不能代偿,将会出现高血容量,甚至肺水肿。

5)补液时机:

在麻醉实施前或麻醉作用开始的同时,增加或加快输液以代

偿血管扩张,增加前负荷,利用stadli ng定律以代偿心肌抑

制造成的血容量降低。

5、围手术期丢失血容量

1)术中失血量估计:

(1)吸引器瓶里的出血量(吸引器上有血容量刻度)可直接读出出血量。

(2)手术纱布里含血量:可用称重法计算,纱布里含血量=术后纱布重量-术前纱布重量

(3)总出血量=吸引器瓶里的出血量+手术纱布的含血量

)如何补充血容量:

2

(1)人体总血容量=体重x(6%-7%)

(2)出血量少于总血容量的20%,不用输血。可以给予晶体液或者胶体液补充。晶体液需要量=4 倍的出血量

(3)出血量大于血容量的20%。则需要输血,如何输注,后面讲解。

举例:

70kg女性病人,术前无贫血(hct:37% (女性正常het:37-48%,无凝血因子缺乏,术前禁食8小时,麻醉手术时间4 小时,手术为中等创伤手术。术中采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术中失血量500ml,术中视野凝血无异常。问:该病人麻醉手术期间应补液多少?

、计算

1

1)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4x10+2x10+1x50)ml/hx8h=880ml 2)术中正常需要量:(4x10+2x10+1x5)0 ml/hx4h=440ml

3)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

70kgx4hx4ml/kg.h=1120ml 4

)血管扩张

补充量:

70kgx6ml/kg(5-7)=350-490ml

5)手术失血量500ml,不需要输血,输注胶体液500ml或者晶

体液2000ml.

总补充血容量:

880+440+1120+420+500=3360ml

2、液体选择和输注速度

液体选择:

1)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880ml)术中正常生

理需要量(440ml)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

(1120m)l 此三部分共2440ml用等渗晶体液补

充。

2)血管扩张补充量(420ml)

补充手术失血量(500ml)

此两部分共计920ml用等渗胶体液补充。

输注速度:1)第一个2小时: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880mlj晶体液;血管扩张补充血容量420ml,在进入手术室后2小时内快速输注完成。

2)第二个2小时:术中正常生理需要量(440m)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1120m)手术补充失血量500ml胶体液,在随后的时间里缓慢滴注,如术中遇到大出血,需要加快输注的速度。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中补液相关问题 (内容:摘自昆医大附一院麻醉科Mr罗医森整理) 一、术中输液治疗的目的: 1、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2、维持正常的血液动力学。 3、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和渗透压。 4、维持正常体液生理需要量。 5、供应机体组织需要的能量。 一、手术期间需要补充的液体? 1、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3、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 4、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5、围手术期间丢失的血液量。 四、补充液体的计算 1、术中正常生理需要量: 1)计算公式: 体重液体容量(ml/kg)液体量(ml) 第一个10kg 440 第二个10kg 2 20 以后每个10kg 1 体重-20 2)计算时间:入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 3)每小时补充速度:4ml/(kg.h) X 10kg

+2ml/(kg.h)X10kg+1ml(kg.h)X以后每个10kg. 4)举例:70kg的病人,麻醉手术4个小时,则围手术期生理需要量为(4X10+2X10+1x50)ml/hX4h=440ml)5)液体选择:晶体液。 6)术中匀速输注。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1)麻醉手术前,病人可存在因手术前禁食导致体液丢失、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和不显性液体丢失。 2)累计缺失量=每小时的生理需要量x术前禁食时间 3)举例e:70kg体重的病人,禁食8小时后液体的丢失量大约为(4x10+2x10+1x50)ml/hx8h=880ml 4)液体选择:晶体液 5)麻醉手术前体液的丢失都应该在麻醉前或者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 3、麻醉手术期间液体在体内再分布和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1)烧伤、炎症、严重创伤的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常继发性引起大量液体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者直接进入肠腔内。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在分布。 2)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3)手术创伤的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计算方法: 组织创伤程度额外体液需要量 (ml/kg.h) 0-2 中小手术创伤(阑尾 切除术)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中补液相关问题 (内容:摘自昆医大附一院麻醉科 Mr罗医森整理) 一、术中输液治疗得目得: 1、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得血容量。 2、维持正常得血液动力学。 3、维持正常得电解质与渗透压。 4、维持正常体液生理需要量。 5、供应机体组织需要得能量。 一、手术期间需要补充得液体? 1、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3、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 4、麻醉处理导致得血管扩张(CVE) 5、围手术期间丢失得血液量。 四、补充液体得计算 1、术中正常生理需要量: 1)计算公式: 第一个10kg 440 第二个10kg 2 20 以后每个10kg 1 体重-20 2)计算时间:入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 3)每小时补充速度:4ml/(kg、h) X 10kg +2ml/(kg、

h)X10kg+1ml(kg、h)X以后每个10kg、 4)举例:70kg得病人,麻醉手术4个小时,则围手术期生理需要量为(4X10+2X10+1x50)ml/hX4h=440ml) 5)液体选择:晶体液。 6)术中匀速输注。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1)麻醉手术前,病人可存在因手术前禁食导致体液丢失、非正常得体液丢失与不显性液体丢失。 2)累计缺失量=每小时得生理需要量x术前禁食时间 3)举例e:70kg体重得病人,禁食8小时后液体得丢失量大约为(4x10+2x10+1x50)ml/hx8h=880ml 4)液体选择:晶体液 5)麻醉手术前体液得丢失都应该在麻醉前或者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 3、麻醉手术期间液体在体内再分布与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1)烧伤、炎症、严重创伤得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常继发性引起大量液体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者直接进入肠腔内。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在分布。 2)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3)手术创伤得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计算方法: 0-2 中小手术创伤(阑尾 切除术)

围手术期补液管理

液体治疗是麻醉医师临床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全部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输液的种类、量和速度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所患疾病以及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不同而千变万化。液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氧供,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和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液体治疗的观点比较保守,基本上倾向于采取限制性策略。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有关液体治疗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有些观点甚至尖锐对立,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但是,即便是在激烈的争论中,学者们还是对一些基本问题有着近平共同的认识。 1.体液、电解质生理 1.1正常体液分布 人体含水量随性别、年龄及脂肪分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成年男性身体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为50%。婴儿体内含水量较多,约占体重的70~80%。体内水分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其中组织间液中可与血浆交换的部分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功能性细胞外液对体液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2电解质 对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钙、镁以及氯离子。在生理情况下,机体有着精确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各部分体液成分内电解质含量的稳定。在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最主要的阴离子是C1-,二者的生理浓度分别是(135~145)mmol /L和(96~106)mmol/L。它们对于维持细胞外液中的渗透压是至关重要的,二者约占血浆总渗透压(280-320mOsm/L)的(77~90)%;而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K+,最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Ca+和Mg2+在体内的含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存在于骨组织中,体液中的浓度很低。但是他们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神经电活动的形成和传导、肌肉收缩、酶活性等基本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和调节总是相互伴随、相辅相成的,机体通过四种方式来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在体内各生理间隙的移动,包括渗透作用(osmosis)、扩散或弥散(diffusion)、主动转运(activetranspt)和过滤(filtration)。 2.输液时的血浆容量扩张(PVE)动力学 理论上,静脉输液后,一部分液体滞留于血管内成为有效循环血容量,而另一部分则将进入组织间隙甚至细胞内。不同成分的液体静脉输入后,其在机体各个生理腔隙之间的分配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别甚大。而在临床液体治疗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兴趣的是静脉输入的液体有多少能够留在血管内,成为补充机体所需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液体在机体内各生理腔隙之间的分配决定于Starling平衡:即QkA[(Pc-Pi)+σ(Iii-IIc)](Q:液体转移量;k:毛细血管滤过系数:A:毛细血管横截面积:Pc:毛细血管静水压;Pi:组织间隙静水压;巧:反应系数;IIi: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IIc: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由于白蛋白不能向水和电解质一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手术麻醉期间的补液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手术、麻醉中补液相关问题 (内容:摘自昆医大附一院麻醉科Mr罗医森整理) 一、术中输液治疗的目的: 1、补充体液丢失量,维持有效的血容量。 2、维持正常的血液动力学。 3、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和渗透压。 4、维持正常体液生理需要量。 5、供应机体组织需要的能量。 一、手术期间需要补充的液体? 1、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3、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 4、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5、围手术期间丢失的血液量。 四、补充液体的计算 1、术中正常生理需要量: 1)计算公式: 第一个10kg 440 第二个10kg 2 20 以后每个10kg 1 体重-20 2)计算时间:入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

3)每小时补充速度: 4ml/(kg.h)X10kg+2ml/(kg.h)X10kg+1ml(kg.h)X以后每 个10kg. 4)举例:70kg的病人,麻醉手术4个小时,则围手术期生理需要量为(4X10+2X10+1x50)ml/hX4h=440ml)5)液体选择:晶体液。 6)术中匀速输注。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1)麻醉手术前,病人可存在因手术前禁食导致体液丢失、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和不显性液体丢失。 2)累计缺失量=每小时的生理需要量x术前禁食时间 3)举例e:70kg体重的病人,禁食8小时后液体的丢失量大约为(4x10+2x10+1x50)ml/hx8h=880ml 4)液体选择:晶体液 5)麻醉手术前体液的丢失都应该在麻醉前或者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 3、麻醉手术期间液体在体内再分布和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1)烧伤、炎症、严重创伤的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常继发性引起大量液体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者直接进入肠腔内。通过液体限制也不能预防这种体液在分布。 2)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3)手术创伤的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计算方法:

围手术期处理及补液的有关问题

补液问题是一个涉及面较广、临床应用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他关系到我们每个医生的治疗安全及每个患者的生命安全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必须重视。多年来我有很深的体会,有时临床上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术后突发不明原因的死亡的情况在每个医院都有发生,有时还因此发生医疗纠纷。这种情况不论是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都措手不及。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病例似乎都归咎于重要器官的梗塞,而忽视了患者内环境的紊乱的问题。那么内环境紊乱能不能导致患者死亡呢,这就是内环境的认识问题。内环境的补液重要性我相信我们每个临床医生都有充分的认识。但通过我的学习和应用体会到由于教材上介绍的比较分散,导致我们不易理解和掌握。故我用我的理解做一综述。 人体总的来看是由大量的液体及大量的细胞组成,细胞生存于液体环境中,所以液体的成分及量和动力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细胞的生存环境,例如心肌细胞生存环境的变化可导致心律失常,脑细胞生存环境的变化可导致细胞水肿及萎缩凹陷,心率失常可心跳骤停、脑细胞的水肿可导致发生脑疝、脑细胞的萎缩可发生颅内的出血。所有这些都可突然致命的。 通俗的说人体内的液体可分这几个部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是存在于细胞之外的液体。细胞外液包括存在于血管内的血液,及存在于血管外的组织细胞间的组织液,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分泌液,如脑脊液、关节液、及胃肠分泌液等。 各部分的液体可相互转化及生成,但这种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血管内外之间的转化是这样的:晶体液可以自由进出血管的,而胶体是由大分子物质组成的不能通过血管壁的,故只能留在血管内,这样血管内比血管外多了一个胶体液,血管内的胶体物质主要是血管内的白蛋白。组织液和血管内的晶体渗透压是相等的,所不同的是血管内存在胶体渗透压。这种胶体渗透压的存在正是血压高于组织液压的原因。所以要想使液体在血管内外之间发生流动及转移,调节胶体渗透压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当然这也是提升血压的一个重要方式。机制是这样的:当血管内的胶体物质增多时-------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间的晶体液向血管内转移到达高渗区---------血管内的总渗透压下降-------最后血管内外液体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血管内的液体增多-------在有限的空间内血管壁压力提升-------血压升高。 组织细胞浸在组织液内,细胞内外的液体亦发生流动及转移,这受细胞内外液体的晶体渗透压所影响的。当细胞内的晶体物质浓度增高----------晶体渗透压增高--------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内的晶体渗透压下降------细胞内外的液体流动达到新的平衡。大家都清楚细胞壁对形成晶体渗透压的金属离子来说是不能自由通过的,需要离子泵来维持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晶体与胶体的作用是不同的,晶体液的作用是调节组织细胞内外的液体平衡的,而胶体液的作用是调节血管内外的液体平衡的。同时血管内的液体携带营养物质及氧气透过血管壁到达组织液,到达组织液的营养物质及氧气等在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组织细胞。我们必须明白一切液体存在及流动都是为组织细胞的存活而服务的,所以我们决不能把我们的目光仅仅聚焦在血管内的液体上,而把维持血压的正常作为我们临床医生的唯一目的。我们要真正关注的是组织细胞的灌注问题。血压的正常不一等说明组织灌注的良好,但血压不正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灌注,也就是出现了微循环的障碍。故我们必须明白维持血压的根本目的是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而不是单纯为了血压,血压的直接作用只是维持血液正常快速的流动,血液的正常快速流动的同时进行了微循环的灌注,最后把氧气等传递给组织细胞,同时把细胞代谢物质带回血液。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血管内液体任何成分的变化也是间接影响组织细胞生存的重要因素,例如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因为钾离子直接出入血管壁,最后组织液的钾离子浓度和血管内的浓度几乎相同,进而组织细胞所生存的环境是高钾的,如果是心肌细胞,那么结果就是致命的。 围手术期的病人补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因为手术的病人术前要禁食,术后也要禁食,同时还要术中出血等问题,故内环境紊乱是十分容易发生的,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否

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

《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 项目概述 本项目是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和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最具基础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医院统一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有序开展。 1、系统的基本要求: ★必须满足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内容中“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部分”中的各种指标,(要求B级以上)。 2、系统的实现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标准原则:在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中,必须“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加强指导、组织和协调,规范数据平台的基本功能、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等信息标准。 性能稳定原则:数据中心平台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全院7*24小时服务的要求,保证医疗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要。 保证安全原则: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系统设计和建设中要符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经济实效原则:项目建设必须坚持经济实效的原则,注重投入产出效益,不盲目追赶技术超前,防止大起大落,以合理的投入,产出适宜的效果。 具扩展性、兼容性: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应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

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标准和业务系统需求变化对数据格式、处理方式等带来的业务流程变动和模式调整。 3、项目建设目的 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液泵等设备输出数据的自动采集,采集的数据能够如实准确地反映患者生命体征参数的变化,并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根据采集结果,综合其他患者数据,自动生成手术麻醉相关医疗文书,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通过该系统的实施,能够规范麻醉科的工作流程、实现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自动生成各种医疗文书、完整共享HIS、LIS和PACS等患者信息,实现医疗过程电子化管理,从而提高科室管理工作的水平。 系统要能够全面支持麻醉科和手术室的工作流管理,并满足各环节特定的功能要求。同时,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及手术麻醉相关管理系统。 4、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项目建设总体需求 4.1 概述 手术与麻醉临床信息管理子系统是用于医院手术、麻醉科室对手术病人的手术和麻醉信息的记录和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实现整个手术及麻醉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医院手术、麻醉管理合理、有效、安全地运行,并留下完整的手术记录、全程跟踪、记录手术的申请(预约)、审批、手术室和麻醉科对手术进行安排等相关信息。完成手术涉及的所有记录。精确记录和追踪手术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生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_[2015年版我国麻醉学指南及专家共识]

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14) 于布为王俊科邓小明叶铁虎许幸(共同执笔人)吴新民(负责人)岳云徐建国黄文起(共同执笔人)薛张纲 一、概述 液体治疗是麻醉手术期间保证循环血容量正常,确保麻醉深度适宜,避免手术伤害性刺激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维持良好的组织灌注,内环境和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措施。为适应近年来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进展,特对《麻醉手术期间液体治疗专家共识(2007)》进行修订。 二、人体液体分布 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由细胞膜所分隔。通过细胞膜上Na+/K+ATP泵的调节,使细胞内液的容量和成分保持恒定。细胞外液由组织间液(IFV)和血浆(PV)组成(见附件1),并随年龄增加有一定变化(见附件2),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营养并为电解质提供载体。细胞内液以K+为主,细胞外液以Na+为主,Na+是形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容量,尤其是有效循环血容量,是液体治疗的关键。 血液是由60%的血浆和40%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15%分布于动脉系统,85%分布于静脉系统。血浆中含有无机离子(主要是Na+ 和Cl- )和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主要是白蛋白、

球蛋白、葡萄糖和尿素),白蛋白是维持细胞外液胶体渗透压和血管内血浆容量的主要物质。 组织间液分布于血管与细胞之间,机体代谢产物可在其间进行交换,过多的组织间液将通过淋巴管汇流入血管内。正常血管内皮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 )自由通过,但限制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或人工合成胶体)的通过,从而使其保留在血管内。 决定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流动的因素可通过Starling-Lardis 公式表示:Jv=KhA[ (PMV-PT)-δ(COPMV-COPT)],Jv代表单位时间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净液体量;Kh代表水的液压传导率,即毛细血管壁对液体的通透性,普通毛细血管动脉端的Kh值较静脉端高4倍;A 为毛细血管表面积;PMV代表毛细血管静水压;PT为组织静水压;δ为血浆蛋白反应系数,当δ为0时,血浆蛋白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膜,当δ为1时,血浆蛋白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在大多数器官中,血浆蛋白在微血管中的δ值超过0.9并保持稳定,但在低氧血症、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生理状态下则明显降低。COPMV代表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T为组织中的胶体渗透压。 通常每日液体摄入量成人大约为 2000 mL。每日液体损失量包括(1)显性失水量:尿量 800-1500 mL;(2)隐性失水量:肺呼吸250-450 mL、皮肤蒸发250-450 mL;(3)消化道液体丢失量,呕吐、腹泻和消化道准备时需考虑。消化道液体分泌量及成分见附件3。正常机体可自行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量,保持其平衡。 三、液体治疗的监测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补液

中华麻醉在线 http://www.csaol.cn 2007年9月 神经外科围术期补液的特殊性 颜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围术期补液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持充分的组织灌注,只有保证充足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和全身氧供,才能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神经外科病人围术期体液情况复杂多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个有争议的热点问题。麻醉科医师应充分了解神经病变及麻醉和手术对体液的影响,应重视此类病人围术期的液体治疗,针对病人的病种、手术类别、病情的变化作出具体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液体治疗方案,使病人安全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 (一)补液特点 神经外科病人围术期水、电解质的处理与其他科不尽相同,有其特殊性,在补液时需考虑以下几个特点: 1、病人常有意识障碍,禁食禁水,呕吐频繁,食欲不振,往往引起体 液紊乱。 2、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的存在是常见的。输液时必须考虑此点来确定 输液的量、质、速度,稍有不慎即可引起致命的脑疝。 3、血脑屏障是脑组织所具有的特殊功能。除了对水、电解质进入脑细 胞有影响外,对脑组织酸碱平衡也有影响,必须注意纠正。 4、全身麻醉时过度换气容易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5、中枢性水、电解质调节机构在丘脑下部,垂体-第三脑室近旁,该部

病变往往对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产生影响,引起脑性盐类耗损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尿崩症等特殊代谢障碍,异常高电解质血症,蛋白代谢异常。 6、异常排泄包括呕吐、脑脊液瘘,脑脊液外引流等,输液时也要考虑。 (二)血脑屏障功能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结构基础是脑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围绕着脑血管形成一个五层的粘连物,阻止了细胞之间的分子通道。在健康大脑,分子通过BBB的唯一通道是分子自身穿过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一旦被机械分离(直接分离),可造成血脑屏障功能破坏,水及分子进入脑实质的通透性即发生改变。临床上有许多病理生理状态以及特殊药物,可改变BBB的通透性。例如:①颅内肿瘤可破坏血脑屏障;②高血压超过脑自身调节范围,可引起连接分离;高热、持久高碳酸血症和头部外伤也可发生连接分离;③长时间低氧(6~12小时)可出现不可逆性血脑屏障破坏;④脱水利尿药如甘露醇和呋喃苯胺酸可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皱褶,发生细胞连接破坏。这种现象可解释用大量甘露醇后颅内压的反弹现象;⑤类固醇类药物有稳定和修复已破坏的血脑屏障作用。 对于血脑屏障完整的病人,由于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液体的移动按照Starling规则进行,即取决于血管内、外流体静水压和渗透压之间的差异。如输入低渗液可致血浆渗透浓度下降,水将沿着渗透压梯度进入脑组织,其结果是加重脑水肿、升高颅内压和降低脑灌注压。所以,对神经外科病人体液管理必须严格避免低渗溶液输注,目的是防止血浆渗透浓度降低。

术中补液

术中补液 一液体得种类:晶体(盐水,平衡液),胶体(糖苷,明胶,淀粉,血液制品),血液 二,麻醉病人术中补液,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①病人进手术室后短时,即补禁食禁水期间得丢液。 ②手术开始后,每小时应补人:a.不显性丢水;b.术野蒸发量;c.渗入第三间隙得液体。?③视具体情况应补得液量:a.小量失血,以液代血。较多量得失血,须补液及适量补血。b、麻醉引起得血管扩张,应适量补液以保持正常至低循环量(大约就是500ml)、?小儿术中补液:?一、手术期间输液?1、正常维持液量:正常维持量(ml)=每小时需要量×估计手术时间。小儿生理需要量:0~10公斤:4毫升每公斤每小时;10~20为40+2,大于20为60+1?2、术前禁食所致得液体缺失量:术前禁食液体缺失量(ml)=禁食时间×每小时需要量,此部分液 体可在第一小时输入1/2,第2、3h各输入1/4、 3、麻醉丢失量:麻醉后得血管扩张、不显行失液。 4、手术创伤所致液体丢失:一般按小手术补充2ml/(kg/h);中等手术4ml/(kg/h);大手术6ml/(kg/h);腹腔大手术可达15ml/(kg/h)。 5、电解质需要量:每100ml水需要量应补充电解质:Na+2。5mmol,K+ 2、5mmol,CL- 5、0mmol。 二、液体选择 输1%~2%葡萄糖平衡液(可自配),可提供适当得热量与液体,也可手术开始时用5%GS平衡液输注,输完250~500ml后改用平衡液输注,

可以满足术前失液、术中维持及第三间隙失液得需要。 三、估计血容量、失血量及其补充?a、估计病儿血容量(EBV):新生儿80mg/kg,婴儿75ml/kg,小儿70ml/kg,肥胖小儿65ml/kg、?b、计算最大允许失血量(MABL):MABL=EBV×(病儿Hct-30)/Hct,如失血量〈1/3MABL,补平衡液:失血量>1/3MABL,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