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

(2) 激光入侵探测器

激光与一般光源相比有如下特点:

a.方向性好,亮度高。一束激光的发散角可做到小于10-3~10-5弧度,即使在几公里以外激光光束的直径也仅扩展到几毫米或几厘米。由于激光光束发散角小,几乎是一束平行光束,光束能聚集在一个很小的平面上,产生很大的光功率密度,其亮度很高。

激光光源和其它光源的亮度比较:

光源亮度(w/Sr?cm2)

蜡烛0.5

电灯470

太阳表面0.165M

氦-氖激光15M

红宝石激光10亿兆~37亿兆

b.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好。

激光是单一频率的单色光,如氦氖激光器的波长为6328?,在其频率范围内谱线宽度ΔU=10-1Hz,而其他一般光的ΔU = 107-109 Hz。光的相干性取决于其单色性。

光的相干长度δm与谱线宽度的关系是:

δm=c/ΔU,其中c为光速。

一般光源的相干长度为几个毫米。单色光源氦-86灯,λ=6057?,相干长度

δm=38.6cm;而氦氖激光器λ= 6328?,δm=40km。

按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来分,激光器可分为如下几种:

固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固体,如钕玻璃、红宝石等。

液体染料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液体染料,如若丹明香豆素等。

气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氦-氖、氮分子等。

半导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

激光探测器与主动红外式探测器有些相似,也是由发射器与接收器两部分构成。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接收器上,当有入侵目标出现在警戒线上,激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接收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报警信号。

激光探测器的作用距离:

式中

P1——激光功率;

QT——光束发散角;

M——调制光速调制度;

SR——接收面积;

PR——接收到的功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要提高探测器的作用距离,应增大激光源的发射光率,增加光学系统的透过率,减少发射装置的发散角,也可采用高灵敏的光电传感器。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所以激光探测器十分适用于远距离的线控报警装置。由于能量集中,可以在光路上加装反射镜,围绕成光墙,从而可以用一套激光器来封锁场地的四周,或封锁几个主要通道路口。

激光探测器采用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在红外线波段时,处于不可见范围,便于隐蔽,不易被犯罪分子所发现。激光探测器采用脉冲调制,抗干扰能力较强,其稳定性能好,一般不会因机器本身而产生误报,如果采用双光路系统,可靠性更会大大提高。

3.面型入侵探测器

面型入侵探测器的警戒范围为一个面。当警戒面上出现入侵目标时即能发出报警信号。振动式或感应式报警探测器常被用做面报警探测器,例如把用做点报警探测器的振动探测器安装在墙面或玻璃上,或安装在某一要求保护的铁丝网或隔离网上,当入侵者触及时网发生振动,探测器即能发生报警信号。

面型入侵探测器更多的是使用电磁感应探测器。电场畸变探测器是一种电磁感应探测器,当目标侵入防范区域时,引起传感器线路周围电磁场分布的变化,我们把能响应这畸变并进入报警状态的装置称为电场畸变探测器。这种电场畸变探测器有平行线电场畸变探测器、泄漏电缆电场畸变探测器。

(1) 平行线电场畸变入侵探测器

平行线电场畸变入侵探测器是由传感器线支撑杆、跨接件和传感器电场信号发生接收装置构成,如图2-10所示。传感器是一些平行线(2条~10条)构成,在这些导线中一部分是场线,它们与振荡频率为1kHz~40kHz的信号发生器相连接,工作时场线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场能量。另一部分线为感应线,场线辐射的电磁场在感应线上产生感应电流。当入侵者靠近或穿越平行导线时,就会改变周围电磁场的分布状态,相应地使感应线中的感应电流发生变化,由接收信号处理器分析后发出报警信号。

传感器线通过跨接件固定在支撑杆上。跨接件上有特种钢弹簧片,一方面可以拉

紧传感器线,另一方面可使探测区内有连接的电磁场,没有盲区。信号发生、接收器安装在中间支撑杆上。

平行线电场畸变入侵探测器主要用于户外周界报警。通常沿着防范周界安装数套电场探测器,组成周界防范系统。信号分析处理器常采用微处理器,信号分析处理程序可以分析出入侵者和小动物引起的场变化的不同,从而将误报率降到了最低。

(2) 泄漏电缆电场畸变入侵探测器

所谓泄露电缆是一种特制的同轴电缆,见图2-11,其中心是铜导线,外面包围着绝缘材料(如聚乙烯),绝缘材料外面用两条金属散层以螺旋方式交叉缠绕并留有孔隙。电缆最外面为聚乙烯保护层。当电缆传输电磁能量时,屏蔽层的空隙处便将部分电磁能量向外辐射。为了使电缆在一定长度范围内能够均匀地向空间泄漏能量,电缆空隙的尺寸大小是沿电缆变化的。

图2-10 平行线电场畸变探测器

图2-11 泄漏电缆结构示意图

把平行安装的两根泄漏电缆分别接到高强信号发生器和接收器上就组成了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当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电磁能量沿发射电缆传输并通过泄漏孔向空间辐射时,在电缆周围形成空间电磁场,同时与发射电缆平行的接收电缆通过泄漏孔接收空间电磁能量并沿电缆送入接收器,泄漏电缆可埋入地下,如图示2-12所示。当入侵者进入探测区时,使空间电磁场的分布状态发生变化,因而接收电缆收到的电磁能量发生变化,这个变化量就是入侵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可使报警器动作。

泄漏电缆探测器可全天候工作,抗干扰能力强,误报漏报率都较低,适用于高保安,长周界的安全防范场所。

(3) 振动传感电缆型入侵探测器

这种入侵探测器是在一根塑料护套内装有三芯导线的电缆两端,分别接上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并将电缆波浪状或呈其它曲折形状固定在网状的围墙上(如图2-13所示)。用这样有一定长度的的电缆构成一个防区。每两个或四个、六个防区共用一个控制器(称为多通道控制器),由控制器将各防区的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当有入侵者触动网状围墙,破坏网状围墙等行为使其震动并达到一定强度时(安装时强度可调,以确定其报警灵敏度),就会产生报警信号。这种入

侵探测器精度极高,漏报率为零,误报率几乎为零。且可全天候使用(不受气候的影响)。它特别适合围网状的周界围墙(即采用铁网构成的围墙)使用。

图2-12 泄漏电缆产生空间场示意图

(4) 电子围栏式入侵探测器

电子围栏式入侵探测器也是一种用于周界防范的探测器。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即脉冲电压发生器、报警信号检测器以及前端的电围栏,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4所示。

当有入侵者入侵时,触碰到前端的电子围栏或试图剪断前端的电子围栏,都会发出报警信号。

这种探测器的电子围栏上的裸露导线,接通由脉冲电压发生器发出的高达1万伏

的脉冲电压(但能量很小,一般在4焦耳以下,对人体不会构成生命危害),所以即使入侵者戴上绝缘手套,也会产生脉冲感应信号,使其报警。这种电子围栏如果使用在市区或来往人群多的场合时,安装前应事先征得当地公安等部门的同意。

(5) 微波墙式入侵探测器

图2-14 电子围栏式入侵探测器

微波墙式入侵探测器,主要也是用于周界防范。它类似主动红外对射式入侵探测器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是用于探测的波束是微波而不是红外线。另外,这种探测器的波束更宽、呈扁平状、象一面墙壁的形状,所以防范的面积更大。其安装后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2-15所示。

图2-15 微波墙式入侵探测器原理图

这种探测器在使用时,应注意使墙式微波波束控制在防范区域内,不向外扩展,以免引起误报。另外,在防范区域(波束)内,不应有花草树木等物体,以免当有风吹动时,产生误报。

4.空间入侵探测器

空间入侵探测器是指警戒范围是一个空间的报警器。当这个警戒空间任意处的警戒状态被破坏,即发生报警信号。声入侵探测器和微波入侵探测器以及被动红外探测器等都属于空间入侵探测器。

(1) 声入侵探测器

声入侵探测器是常用的空间防范探测器。通常将探测说话、走路等声响的装置称声控探测器。当探测物体被破坏(如打碎玻璃、凿墙、锯钢筋)时,发生固有声响的装置称为声发射探测器。

① 声控入侵探测器

声控探测器是用声传感器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经前置放大送报警控制器处理后发出报警处理信号,也可将报警信号经放大推动喇叭和录音机,以便监听和录音。

驻极体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在声控探测器中。在声控探测器中使用的驻极体送话器由一个金属极板蒙上机械张紧的驻极体箔(约10μM),驻极体箔与金属板之间构成一只电容。根据静电感应的原理,与驻极体相对着的金属板上就会感应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荷。驻极体电荷在空隙中形成静电场。在声波作用下,驻极体箔发生运动,产生位移,在电容极板上感应出电压。

驻极体送话器的频率响应范围主要取决于送话器的结构。在此频率范围内,驻极

体箔的位移与所加的声强成正比,送话器的输出电压仅与声强有关,而与频率无关,音频驻极体送话器在20Hz~15000Hz的频率范围内有恒定的灵敏度。

② 声发射入侵探测器

声发射探测器是监控某一频带的声音发出报警信号,而对其它频带的声音信号不予响应。主要监控玻璃破碎声、凿墙、锯钢筋声等入侵时的破坏行为所发出的声音,玻璃破碎声发射探测器通常也用驻极体传话器作声电传感器。当玻璃破碎时,发出的破碎声由多种频率的声响构成。据测定,主要频率为10kHz~15kHz高频声响信号。当锤子打击墙壁、天花板的砖、混凝土时会产生一个频率为1kHz左右的衰减信号,大约持续5ms;据钢筋时产生频率约3.5kHz、持续时间约15ms 的声音信号。采用带通滤波器滤去高于或低于探测声信号的干扰信号,经放大后产生报警信号。

③ 次声入侵探测器

次声为频率很低的音频信号。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声发射探测器相同,不过采用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和中频音频信号,而放大次低频信号报警。

房屋通常由墙天花板、门、窗、地板同外界隔离。由于房屋里外环境不同,强度、气压等均有一定差异,一个人想闯入就要破坏这空间屏障,如打开门窗、打碎玻璃、凿墙开洞等,由于室内外的气压差,在缺口处产生气流扰动,发出一个次声;另外由于开门、碎窗、破墙产生加速度,则内表面空气被压缩产生另一次声,而这二次声频率大约为1Hz左右。两种次声波在室内向四周扩散,先后传入次声探测器,只有当这二次声强度达到一定阈值后才能报警,所以只要外部屏障不被破坏,在覆盖区域内部开关门窗,移动家俱,人员走动,都低于阈值,不会报警。但是这种特定环境下如果采用其它超声、微波或红外探测器都会导致误报。

④ 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所谓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以上的音频信号,这种音频信号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超声波探测器是利用超声波技术构造的探测器,通常分为多普勒式超声波探测和超声波声场型探测器两种。

多普勒式超声波探测器是利用超声对运动目标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构成的报警装置。通常,多普勒式超声波探测器是将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装在一个装置内。所谓多普勒效应是指在辐射源(超声波发生器)与探测目标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的回波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如图2-16所示,设超声波发射接收器发射的信号为:

U = U m Sin(ωot+j o)

式中,ωo为发射超声波的角频率,ωo=2πfo,j o为发射信号的初始相位。那么当发射接收器与目标间有相对运动时,经目标反射后超声波发射接收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为:

Ur= U m Sin[ωo(t-tr)+j o]

=U m Sinj

式中,tr为超声波往返于超声波发射接收器和目标之间所需的时间,设目标与发射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S(t),超声波的速度为c,则有

tr=2S(t)/c

且S(t)= So-vr?t

式中,So为初始时刻目标与发射接收器的距离,vr为目标与发射接收器相对运动的径向速度。回波的角频率为

ωr=dψ/dt=ωo?(1+2vr/c)

也可写成fr=f0(1+2vr/c)= f0+fd

fd=(2vr/c)?f0

由此可见目标以径向速度vr向发射接收器运动,使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不再是发射频率fo,而是fo+fd,这种现象称多谱勒效应,fd称为多谱勒频率。当目标背向探测器运动时,νr为负值,则所接收的回波信号频率为fo-fd。

超声波发射器发射25kHz~40kHz的超声波充满室内空间,超声波接收器接收从墙壁、天花板、地板及室内其它物体反射回来的超声能量,并不断的与发射波的频率加以比较。当室内没有移动物体时,反射波与发射波的频率相同,不报警;当入侵者在探测区内移动时,超声反射波会产生大约±100Hz多普勒频移,接收机检测出发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频率差异后,即发出报警信号。

图2-16 多谱勒效应示意图

场型超声波入侵探测器是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超声波在密闭的房间内经固定物体(如墙、地板、天花板、家具)多次反射,布满各个角落。由于多次反射,室内的超声波形成复杂的驻波状态,有许多波腹点和波节点。波腹点能量密度大,波节点能量密度低,造成室内超声波能量分布的不均匀。当没有物体移动时,超声波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当改变室内固定物体分布时,超声能量的分布将发生改变。而当室内有一移动物体时,室内超声能量发生连续变

化,而接收器接收到这连续变化的信号后,就能探测出移动物体的存在,变化信号的幅度与超声频率和物体移动的速度成正比。

(2) 微波入侵探测器

微波是一种频率很高的无线电波,波长很短,一般在0.001m~1m之间,由于微波的波长与一般物体的几何尺寸相当,所以很容易被物体所反射。按工作原理微波入侵探测器可分为移动型微波探测器和阻挡型微波探测器。

① 移动型微波探测器

移动型微波探测器又称多普勒式微波入侵探测器。其工作原理与多谱勒式超声波探测器相同,只不过探测器发射和接收的是微波而不是超声波。

微波发射器通过天线向防范区域内发射微波信号,当防范区域内无移动目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微波信号频率与发射信号频率相同,为fo。当有移动目标时,由于多普勒效应,目标反射的微波信号频率将发生偏移,偏移的多普勒频率为fd,接收机分析fd的大小以产生报警信号。

由于多普勒效应告诉我们,偏移的多普勒频率fd,正比于目标径向的移动速度而反比于工作波长,所以微波探测器较多普勒超声探测器有更高的灵敏度。

多普勒微波探测器的探测距离通常用下式表示:

式中,

PI——微波发射功率;

GI——发射天线的增益;

λ——微波波长;

σ——目标截面积;

k——卡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To——接收机噪声温度;

Bn——接收机等噪声带宽;

Fn——接收机噪声系数;

L——微波系统损耗;

M——检测所需要的最小信噪比。

由上式可以看出,要增加探测距离,可增加发射天线增益,提高发射天线的方向性,将视角变小。而提高发射功率固然可以增大探测距离,但不经济,尤其是大功率的微波幅射还有损健康,所以一般不采用。

② 阻挡型微波探测器

阻挡型微波探测器由发射器、接收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使用时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相对放置在监控场地的两端,发射天线发射的微波束直接送达接收天线。当没有运动目标遮断微波束时,微波能量被接收天线接收,发出正常工作信号;当有运动目标阻挡微波束时,天线接收到的微波能量减弱或消失,此时产生报警信号。

有关被动红外探测器及由微波与红外组成的双鉴式探测大等空间入侵探测器,前面已有阐述,这里就不再提及了。

简易金属探测器制作

金属探测器 元件清单 提供Altium Designer 6.9和Protel99 SE所用格式的原理图和PCB,此外,原理图分两种网络标号连接和使用线直接连接,并有PDF 格式的原理图和PCB图,方便使用和查看。 1、提供KEIL编写程序工程和程序的文本文档文件方便打开,程序详 尽注释。

二、功能说明 1、实现金属物质的探测,如硬币,钥匙,金属手机壳等,LED和蜂鸣器实现声光报警。 2、按键设置探测金属的精度。 3、LED显示高、中、低。三种精度。 4、结构简洁,稳固,高效。 本系统采用USB电源供电,提供电源线,可以插到电脑、手机充电器、充电宝上供电,十分方便。 三、按键说明 系统有一个按键,设置精度加和精度减。 使用时,将金属物质放到线圈的上方或线圈中间,系统会自动报警

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bit flag; //定义标志位,确定是否到了1s unsigned long x=0,x1=0,x2=0; uchar T0count; //从T0的计数单元中读取计数的数值uchar timecount; sbit LED = P2^0;//LED引脚定义 sbit Speak = P2^1;//蜂鸣器引脚定义 sbit KEY = P1^0;//按键1 void Timer(void); //延时函数 void Delay_ms(uint jj) { uint ii; while(jj--) for(ii=0;ii<125;ii++); } void main() //函数功能:主函数 {

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安装说明书

产 品 概 述产 品 参 数 1、产品型号:A705-IR2。 工作电压:18~30Vdc 2、用途和适用范围:适用防爆场所的火焰探测器。 监视电流:≤25mA 3、符合标准: 报警电流:≤35mA GB15631-2008《特种火灾探测器》的规定。 探测视角:≤110° 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 探测距离:≤50m 部分:隔爆型“d”》的规定。 输出触点:2A@30Vdc 工作温度:-10°C~55°C 储存温度:-20°C~60°C 工作湿度:0~95%RH 注 意 事 项 防 爆:EXdⅡCT6 防 水:IP66 1、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检查与维护,操作前须 产品尺寸:141.5mm x 105mm x 91mm 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安装尺寸:65mm 2、不得带电进行安装、检查与维护,在通电状态下不 得松开后盖和进线孔处锁紧螺母。 3、电缆引入进线孔,进线孔内配置有直径10mm的隔爆 监 视 范 围 橡胶圈,务必使用与隔爆橡胶圈内径相匹配的防爆 电缆线作为连接线,否则将降低探测器防爆性能。 4、探测器做整体接地,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内部接地 或外部接地 (外部接地见安装指南图一“4”,内 部接地见安装指南图三“13”)。 5、接线前检查外部连线是否存在开路、短路或接地 故障。 6、探测器需安装牢靠,使用时不可产生机械振动。 7、探测器安装时应注意保护探测器窗口(见安装指南 图一“6”),保持探测器窗口清洁且无损坏。 8、选择恰当的安装角度与安装高度避免遮挡造成探测 盲区。 9、应对产品进行定期(约一个月)进行检查、清洁窗 口、报警测试。装 箱 清 单 1、A705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 2、A705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说明书; 3、合格证; 进 线 操 作 指 南产 品 图 A705-IR2 上海安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连线的末端剥去大约6mm的绝缘护套,连接到A705 系列双红外火焰探测器的接线端子上。

探测器原理大全

探测器原理大全 (2) 激光入侵探测器 激光与一般光源相比有如下特点: a.方向性好,亮度高。一束激光的发散角可做到小于10-3~10-5弧度,即使在几公里以外激光光束的直径也仅扩展到几毫米或几厘米。由于激光光束发散角小,几乎是一束平行光束,光束能聚集在一个很小的平面上,产生很大的光功率密度,其亮度很高。 激光光源和其它光源的亮度比较: 光源亮度(w/Sr?cm2) 蜡烛0.5 电灯470 太阳表面0.165M 氦-氖激光15M 红宝石激光10亿兆~37亿兆 b.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好。 激光是单一频率的单色光,如氦氖激光器的波长为6328?,在其频率范围内谱线宽度ΔU=10-1Hz,而其他一般光的ΔU = 107-109 Hz。光的相干性取决于其单色性。 光的相干长度δm与谱线宽度的关系是: δm=c/ΔU,其中c为光速。 一般光源的相干长度为几个毫米。单色光源氦-86灯,λ=6057?,相干长度 δm=38.6cm;而氦氖激光器λ= 6328?,δm=40km。

按激光器的工作物质来分,激光器可分为如下几种: 固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固体,如钕玻璃、红宝石等。 液体染料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为液体染料,如若丹明香豆素等。 气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氦-氖、氮分子等。 半导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半导体材料,如砷化镓。 激光探测器与主动红外式探测器有些相似,也是由发射器与接收器两部分构成。发射器发射激光束照射在接收器上,当有入侵目标出现在警戒线上,激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接收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报警信号。 激光探测器的作用距离: 式中 P1——激光功率; QT——光束发散角; M——调制光速调制度; SR——接收面积; PR——接收到的功率。 由上式可以看出,要提高探测器的作用距离,应增大激光源的发射光率,增加光学系统的透过率,减少发射装置的发散角,也可采用高灵敏的光电传感器。 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所以激光探测器十分适用于远距离的线控报警装置。由于能量集中,可以在光路上加装反射镜,围绕成光墙,从而可以用一套激光器来封锁场地的四周,或封锁几个主要通道路口。

双鉴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被动红外复合的探测器,它将微波和红外探测技术集中运用在一体。在控制范围内,只有二种报警技术的探测器都产生报警信号时,才输出报警信号。它既能保持微波探测器可靠性强、与热源无关的优点又集被动红外探测器无需照明和亮度要求、可昼夜运行的特点,大大降低探测器的误报率。这种复合型报警探测器的误报率则是单技术微波报警器误报率的几百分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把被动红外探测器和微波探测器做在了一起,主要是提高探测性能,减少误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把微波和主动红外、振动探测器、声音探测器等组合的产品,大家可参考说明书了解。 被动红外探测技术是一探测人体红外辐射与背景物体(墙、家具、树木、地形等)红外辐射相比较而产生的差异部分依据的,背景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微弱而稳定的。入侵者(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红外辐射量往往是大的,可以引起警报信号。如果只用一种技术进行探测,各种动物(如狗、猫、老鼠等)及各种非动物的红外辐射源(如暖气、强灯光、太阳光等)往往也会引起警报的,这种报警是符合工作原理的,专门从事双技术探测器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微波探测技术和被动红外探测技术组合在一个机壳里构成一种入侵探测器。组成的这种双技术探测器,都选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的两种技术组合在一起,使从工作原理上无法避免的误报警的到了抑制。因为双技术探测器要求两种技术都提供报警信息时,才提供一个触发报警信息。其中任何一种提供报警信息,都不触发报警。因此使误报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扩大了探测器的使用范围 微波红外复合探测器的内部结构 下图中是一款有线红外微波复合探测器,其中最上端部分为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输出部分;中间为微波探测,下端为红外探测;

自制作地下金属探测器电路图

自制作地下金属探测器电路图 自制作地下金属探测器的完整的电路图示于图2。平衡式金属探头包括两个线圈:一个发射线圈( T X) 和一个接收线圈( RX) 。发射线圈由一个方波振荡器驱动,在线圈中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接收线圈的安放方式是部分叠加在发射线圈上( 参见图 3 ) 。通过调整叠加量可以找到一个平衡位置,在这一点上,接收线圈中的感生电压不存在或被抵消,使得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电信号产生。只有当一个金属物体进入线圈区域,才会引起磁场不平衡,进而在接收线圈中产生检测信号。围绕I C l a 构建一个简单的时钟发生器作为发射器的振荡器,电路以含有1 6个施密特反相器的集成电路4 01 0 6的一个 r ] I Cl a 为基础组成。操作中振荡器的频率是否稳定对于这种应用目标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在发射器的线圈上产生一个交变的磁场。I C l b 用作缓冲器以稳定I Cl a 的负载。I Cl a 振荡器的音频频率由电阻R1 和电容C1 决定,而电阻R2 用于限定通过发射器的峰值电流为1 2 mA。

自制地下金属探测器电路图 接收器的前面是一个简单但灵敏的预放大器,以I C2 b 为基础组成。用于提高来自接收器线圈的信号,其增益约为 1 6 5 。使得当金属出现时,输出信号会有较大的变化。它也为下一级放大器提供较大的增益。接为比较器 ( 或称为电平检测器 ) 的I C2 b 用于检测放大后的接收波形的峰值。由于这些信号的峰值变化迅速而数值很小,很像露在水面上的冰山的尖。这将能严重地影响电路的灵敏度。因此,在这一点上,使用了一个简单但重要的增强方法。即,通过电阻R9 来提供一个滞后的正向反馈,从而恢复信号为振荡器输出的方波形式,有效地使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了两倍。 I C 2 b 第7 脚上的输出通过C 5 馈送给峰值检测器的I C l e 。I C 1 是一个施密特反向器,只有一定幅度的脉冲才能穿过它输出。通过正确调整频率粗调控制器VR2 和细调控制器VR3 ,可以找到一个点,使信号能以随机的

隔爆型红外火焰探测器说明书

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图1 )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Ver1.0 JTGB-HW-BK51Ex 点型红外火焰探测器 安装、维护及使用说明书 安装探测器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以便正确地使用和维护探测器。 注 意: 此探测器的使用者应保留本说明书。 性能特点概述: 1. 本产品为我公司最新开发的隔爆型红外火焰探测器,该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国 外同类产品. 探测器保护区域示意图(图2) * 保护区域:如图所示的3D 锥形视野。 * 只有1/4 2. 该探测器使用最新型红外传感器,通过通道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可分别对碳氢化合物燃烧火焰中红外区的峰值波长进行跟综检测. 3. 该探测器内置CPU,可通过软件算法对火焰中波长信号的强弱和比率进行仿真,能够识别背景 光线、环境干扰和燃烧火焰,是真正的日光盲型火焰探测器. 4. 该探测器响应速度快,适用于产生爆炸性可燃气体、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的场所. 5. 探测器采用四线制连接方式(两根电源线,两根信号线)。 测器安装方式图 正确安装方式 错误安装方式 监视目标 监视目标 技术条件 防爆标志: Exd ⅡCT6 防护等级: IP65 环境温度: -40℃~80℃ 相对湿度: ≤95﹪RH (40 + 2℃) 工作电压: 15~32VDC 静态电流: ≤25mA (24VDC ) 报警电流: ≤40mA (24VDC ) 火灾灵敏度: Ⅰ级(正庚烷火)(注1) 探视角: ≤90° 旋转角: 360° 仰视角: 80° 重量: 1.2kg 执行标准: GB12791-91, GB15631-1995,GB3836.1-2000,GB3836.2-2000, GB12476.1-2000 注1:Ⅰ级: 探测器距离面积为1100C ㎡(33㎝×33㎝),高为5㎝的正庚烷火燃烧中心25m 时,能在5s 内 发出火警。 安装 安装原则: * 探测器安装布线时,应使所监视的区域处于视场角的有效范围内。 * 探测器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免障碍物的阻挡,对于外形横、纵尺寸不超过0.5米的障碍物,探测器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小于2.5米;对于外形尺寸超过0.5米且无法避免时,应适当增加探测器的数量。 注意:该探测器适用于室内安装,存在有或隐或现的IR 源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误报。 4 1 BOKANG ? ELECTRON 25m

金属探测器原理图

金属探测器原理图 一、工作原理 地下金属探测仪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在空间产生涡旋电场。而涡旋电场如果遇到金属的话,会形成涡电流,可以被检测到。 涡电流产生后反作用于磁场使线圈的电压和阻抗发生变化。 发射线圈的电流会产生一个电磁场,就如同电动机也会产生电磁场一样。磁场的极性垂直于线圈所在平面。每当电流改变方向,磁场的极性都会随之改变。这意味着,如果线圈平行于地面,那么磁场的方向会不断地交替变化,一会儿垂直于地面向下,一会儿又垂直于地面向上。

随着磁场方向在地下反复变化,它会与所遇的任何导体目标物发生作用,导致目标物自身也会产生微弱的磁场。目标物磁场的极性同发射线圈磁场的极性恰好相反。如果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地面向下,则目标物磁场就垂直于地面向上。 接收线圈能完全屏蔽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但它不会屏蔽从地下目标物传来的磁场。这样一来,当接收线圈位于正在发射磁场的目标物上方时,线圈上就会产生一个微弱的电流。 这一电流振荡的频率与目标物磁场的频率相同。接收线圈会放大这一频率并将其传送到金属地下金属探测仪的控制台,控制台上的元件继而对这一信号加以分析。 二、金属探测器的知名产品 一个品牌的认知,要看一个品牌的历史背景。好的产品,一般都有久远的历史背景,浓厚的企业氛围,很高的知名的。那么,有哪些好产品,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呢? 金属探测器在国际市场中应用很广,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为主要生产国。 1、Pro-Arc考古专家

美国Fisher金属探测器最知名的一款型号是Pro-arc考古专家,原产于美国,导电弧型显示屏,硬币大小探测深度在16英寸左右 (40cm-50cm),目标越大、导电性越好、埋藏时间越长,可探测的深度就会越深。具有静态全金属和动态全金属模式、目标识别模式、超深探测模式和超载报警系统。它不但灵敏度高,而且能指示金属材质、目标信心度、土壤矿化程度、相对探测深度等。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自动地表抓斗功能,能很好的排除矿化反应,并且能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名列全球十大地下探测器之首,在全球累计销量8000万台,力压一切其他竞争对手。美国海豹突击队(海陆空三栖)指定特种装备,承担起反恐的重要使命,同时被考古学家、探宝爱好者强烈推荐。 它代表了金属探测器行业历史最悠久的公司Fisher公司所拥有的最好技术。重量轻、平衡性很好,是本行业最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金属探测器。它有着按指令驱动的直观界面,超大屏幕LCD显示。而且有相应的视觉指示器,例如:目标识别、目标可信度指示、目标深度指示器、地表矿化度。并且有多种勘探模式:识别模式、静态全金属、动态全金属模式。触发器驱动的FASTGRAB地表平衡,带手动制动。触发器控制的驱动目标精确定位功能,可变音频音高。显示屏背光可用于夜晚或微光环境。档位和识别控制。 Pro-arc考古专家同时是是一款多功能的高性能电脑化金属探测器。它的高灵敏度和地表平衡控制能力可以适应所有环境,它的识别响应能力是专为复杂环境设计的。而对于特殊种类的人工制品,它的

感烟探测器工作原理

感烟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感烟探测器 该种探测器主要响应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液体微粒即烟雾粒子的探测器, 主要用来探测可见或不可见的燃烧产物及起火速度缓慢的初期火灾。可分为离子型,光电型,激光型和红外线束型四种。 ①离子感烟探测器: 它主要是利用烟雾粒子改变电离室电流原理而设计的火灾探测器。探测器内部装有а放射源的电离室为传感器件,现今使用大多为单源双室结构(补偿室,测量室),再配上相应的电子电路或CPU芯片所构成。 探测器内部的а放射源是由镅-241(Am241)发出。物质的放射性来自原子核的自发衰变过程如下:Am241->237Np+42He 由于а粒子比电子重得多,且带两个单位正电量,其穿透能力很弱。能量为5MeV的а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为3.5cm, 而金属中射程为2.06*10cm, 所以屏蔽遮挡很容易, 同时а粒子的电离能力很强,当它穿过物质时,每次与物质分子或原子碰撞而打出一个电子,约失33eV能量,一个能量为5MeV的а粒子,在它完全静止前, 大约可以电离15万个左右的分子或原子。采用放射源Am241的优点,除了电离能力强,射程短以外,其半衰期长,成本也较低。 图所示是单源双室结构的离子感烟探测器原理框图: 在单源双室结构的电离室正极板上放置有а放射源AM241,其放射源可以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不断地放射出а粒子, а粒子不断地撞击空气分子,引起电离,产生大量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从而使极间空气具有导电性,两个电离室分别称为补偿室和检测室。当在电离室的正负极间加上12V的工作电压时(实险测得:12V 工作电压时电离室线性度最佳),可使原来做无序运动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正离子向负极运动,负离子向正极运动,从而形成电离电流。电离电流的大小与电离室的结构尺寸,放射源的特性,施加电压的大小,以及空气的密度,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多种因素有关, 施加的电压越高,电离电流越大,但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 施加电压再高, 电离电流也不会再增加,此时达到饱和工作区。设计时保证离子室工作于线性区。 当火灾发生时,烟雾粒子进入测量室,部分正负离子会被吸附到比离子重许多倍的烟雾粒子上。一方面将使离子在电场中的速度降低了,另一方面增加了正负离子互相复合的几率,

各种探测器介绍说明资料讲解

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简单的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组成。大一些的系统也可将探测器和报警主机看做是前端部分,从报警主机到接警机之间是传输部分,中心接警部分看做是后端部分。 报警系统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可分哪几种? 按信息传输方式不同,从探测器到主机之间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从主机到中心接警机之间也可分为有线和无线2种,其中有线系统还可分为基于电话线传输和基于总线传输2种类型。 探测器分为哪几种类型?市面上常见的有哪些类型? 红外、微波、震动、烟感、气感、玻璃破碎、压力、超声波等等。其中红外探测器还可分为主动红外和被动红外,烟感还可分为离子式和光电式。市面上常见的有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对射、栅栏(主动红外)、双鉴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探测器由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一束或多数经过调制过的红外光线投向红外接收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遮挡物时,探测器不会报警。有物体遮挡时,接收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探测器报警。 被动红外探测器工作原理? 被动红外探测器中有2个关键性元件,一个是菲涅尔透镜,另一个是热释电传感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o)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不同温度的物体释放的红外能量波长也不同。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与周围环境温度存在差别。当人体移动时,这种差别的变化通过菲涅尔透镜被热释电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微波探测器工作原理? 微波探测器应用的是多普勒效应原理。在微波段,当以一种频率发送时,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固定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不变,即f发=f收,探测器不会发出报警信号。当发射出去的微波遇到移动物体时,反射回来的微波频率就会发生变化,即f发≠f收,此时微波探测器将发出报警信号。 什么是双元红外探测器?什么是四元红外探测器?

金属探测器课程设计报告

《感测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金属探测器的制作 学号姓名:刘长军刘倩倩刘嘉威刘校 罗林李鑫林祥祥林晗 老师:袁新娣 时间:2013年11月

引言 认识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器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己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诸多领域。比如在机场、大型运动会(如奥运会)、展览会等都用金属探测器来对过往人员进行安全检测,以排查行李、包裹及人体夹带的刀具、枪支、弹药等伤害性违禁金属物品;工业部门(包括手表、眼镜、金银首饰、电子等生产含有金属产品的工厂)也使用金属探测器对出入人员进行检测,以防止贵重金属材料的丢失;目前,就连考试也开始启用金属探测器来防止考生利用手机等工具进行作弊。 由此可见,金属探测器对工业生产及人身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能够准确判定金属物品藏匿的位置,就需要金属探测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目前。国外虽然已有较为完善的系列产品,但价格及其昂贵;国内传统的金+ .属探测器则是利用模拟电路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其电路复杂,探测灵敏度低,且整个系统易受外界干扰。 一、设计目的 1、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涡流效应的原理。 2、了解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原理。 二:任务和要求

1、任务:设计一种可准确探测小范围内是否存在金属物体的电子。 2、探测器性能要求: (1)工作温度范围:-40℃——+50℃。 (2)连续工作时间:一组5号干电池可连续工作40h(小时)。(3)要求当有金属靠近传感器时相应的电路会发出警报。(4)探测距离在20mm以内。 三、总方案设计 1、元器件的准备 电路中的NPN型三极管型号为9014,三极管VT1的放大倍数不要太大,这样可以提高电路的灵敏度。VD1-VD2为1N4148。电阻均为1/8W。 金属探测器的探头是一个关键元件,它是一个带磁心的电感线圈。磁心可选Φ10的收音机天线磁棒,截取15mm,再用绝缘板或厚纸板做两个直径为20mm的挡板,中间各挖一个Φ10mm 的孔,然后套在磁心两端,如图1所示。最后Φ0.31的漆包线在磁心上绕。如果不能自制,也可以买一只6.8mH的成品电感器,但必须是那种绕在“工”字形磁心上的立式电感器,而且电感器的电阻值越小越好。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JTY_HF_C33(普通、防爆型) 产 品 安 装 使 用 说 明 书 版本:2.0 北京盛世长远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

订货说明 1 产品自签订购销合同后,供货周期为一个月。 2 本产品所报价格,不包括运费、运输保险,外地购货的用户可代办托 运,费用由需方负担。运输方式:中铁快运、铁路快件、航空运输等。 3产品分为三种信号输出型:1 x电流型、2 x开关量型、3 x电压型,用户在选用我公司产品时,应考虑配接厂家输入模块的报警及故障参数,以选用相应的输出型探测器。 4本产品保修期为二年。 5定购我公司产品的用户,当产品出现故障、损坏时,公司采取提前发货更换维修的方法。并根据用户要求代办托运到指定地点。 6如需更多的资料、价格及供货方面的信息请与我公司联系。

目录 一、概述............................................................. (4) 二、特点............................................................. (4) 三、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 (4) 四、技术参数............................................................. . (7) 五、安装、布线与调试............................................................. (8) 1. 安装探测器的环境条件.............................................................. (8) 2. 安装与布

光电探测器原理

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 光电探测器种类繁多,原则上讲,只要受到光照后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任何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光电探测器。现在广泛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的,是变光信号为电信号的元件。 光电效应分两类,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他们的区别在于,内光电效应 的入射光子并不直接将光电子从光电材料内 部轰击出来,而只是将光电材料内部的光电 子从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于是在低能态留 下一个空位——空穴,而高能态产生一个自 由移动的电子,如图二所示。 硅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内光电效应的。 由入射光子所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称为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空穴对虽然仍在材料内部,但它改变了半导体光电材料的导电性能,如果设法检测出这种性能的改变,就可以探测出光信号的变化。 无论外光电效应或是内光电效应,它们的产生并不取决于入射光强,而取决于入射光波的波长λ或频率ν,这是因为光子能量E只和ν有关: E=hν(1)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要产生光电效应,每个光子的能量必须足够大,光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每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hν也就越大。光强只反映了光子数量的多少,并不反映每个光子的能量大小。 目前普遍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有耗尽层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是很好的固体元件,主要有光导型,热电型和P—N结型。但在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在近几年发展的光纤系统中,光导型探测器处理弱信号时噪声性能很差;热电型探测器不能获得很高的灵敏度。而硅光电探测器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区能有效地满足上述条件,是该波长区理想的光接收器件。一、耗尽层光电二极管 在半导体中,电子并不处于单个的分裂 能级中,而是处于能带中,一个能带有许多

红外探测器原理

红外探测器原理 安防2007-10-16 10:17:07 阅读888 评论3 字号:大中小订阅 被动红外探测器 凡是温度超过绝对0℃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而温度低于1725℃的物体产生的热辐射光谱集中在红外光区域,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热。而任 何物体由于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本身温度不同所产生的红外辐射的波 长和距离也不尽相同,通常分为三个波段。 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μm 中红外:波长范围3~25μm 远红外:波长范围25~1000μm 人体辐射的红外光波长3~50μm,其中8~14μm占46%,峰值波长在9.5μm。㈠被动红外报警探测器 在室温条件下,任何物品均有辐射。温度越高的物体,红外辐射越强。人是恒温动物,红外辐射也最为稳定。我们之所以称为被动红外,即探测器本身不发 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探测器安装后数秒种已适 应环境,在无人或动物进入探测区域时,现场的红外辐射稳定不变,一旦有人体 红外线辐射进来,经光学系统聚焦就使热释电器件产生突变电信号,而发出警报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形成的警戒线一般可以达到数十米。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主要由光学系统、热传感器(或称为红外传感器)及报警 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不见是红外探测器件,通过关学系统的配合作用可 以探测到某个立体防范空间内的热辐射的变化。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μm,人体辐射的红外峰值波长约为10μm,正好在范围以内.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Passive Infared Detector,PIR)根据其结构不同、警 戒范围及探测距离也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单波束型和多波束型两种。单波束PIR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这种方式的探测器境界视场角较窄,一般在5°以下,但作用距离较远,可长达百米。因此又称为直线远距离控制型被动红探测器,适合保护狭长的走廊、通道以及封锁门窗和围墙。多波束型采用透镜聚焦式光学系统,目前大都采 用红外塑料透镜——多层光束结构的菲涅尔透镜。这种透镜是用特殊塑料一次成

红外对射说明书接线图

第一章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探头) 第一节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 一、产品型号规格 1、命名规则SAB-xx 室外警戒距离 新安宝产品双光束对射系列 2、双光束型号规格SAB-20 / 30 / 40 / 60 / 80 / 100 室外警戒距离20米/30米/40米/ 60米/80米/100米 二、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1、双光束主动红外探测器由投光器(T)与受光器(R)两部分组 成。 2、由投光器发射出两束红外光,受光器在另一端接收由投光器 发出的红外光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 过适当处理后再送往报警控制器电路,如图所示: 3、因为红外光为不可见光,所以在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构成了 一道人眼瞧不同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红外光时,受光器 输出的电信号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号。 三、各组成部件名称(如图2) 五、外形尺寸(如图3) 六、探测示意图(如图4) 七、产品特点: ※自动增益电路(AGC)设计,适应雨、雾、雪等恶劣天气;

※采用日本技术菲涅尔螺纹透镜,多重聚焦,抗杂光能力强; ※使用进口大功率发射管(金属包装管),光束射程远; ※外壳采用PC塑料,韧性好,不变形,抗紫外线穿透能力强; ※防雷电路设计。 ※受光指示、OK指示、瞄准镜、对准电压测试 八、主要技术参数: 九、接线方法: 十、安装与调试: 1、安装方式有墙壁安装方式与固定支架安装方式(见说明书); 2、按九所示接线连接; 3、调试: ⑴取下瞄准镜,进行远距离观察; ⑵调整上下调整螺钉及水平调整支架,使对面的探测器影像落入瞄准镜中间部位,此时受光器GOOD指示灯应点亮; ⑶将万用表笔插入测试孔,再重复⑵的划线部分操作,使测试电压为4V左右为探测器正常工作状态,如调试使测试电压为4、3~4、5时,受光器GOOD指示灯最亮,探测器则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十一、注意事项: 1、投光器与受光器之间不应遮挡物; 2、安装支架(与基础)要稳固; 3、受光器不能正对太阳;

感温探测器原理及作用

感温探测器响应的是异常高温或异常温升速率的火灾探测器。消防安装公司其结构最简单、价格低廉而且某些类型 的感温探测器不配置电子电路也能工作。可靠性较感烟探测器高,且对环境要求低,但对初期火灾响应迟钝。智能化方面是探测器的发展趋势。感温探测器同样也在该方面不断发展,例如我国西安久安公司的JW —WM?9124型小灵通感 温探测器是智能型二总线探测器,采用软件地址编码,内部的单片微机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火灾判断处理并进行资料记忆,比较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探测器采用适当的算法能辨别虚假的或真实的火灾,是较好的智能化产品,另外还具有独特的自诊断功能和工作点自动跟踪补偿功能,随时检查探测器的工作状态。感温火灾探测器按其作用原理区分主要有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和差定温探测器。 (1)定温探测器它是在规定时间内,火灾引起的温度上升超过某个定值时启动报警的火灾探测器。它有点型和线型两种结构形式,其中线型结构的温度敏感元件呈线状分布,所监视的区域是一条线带,当监测区域中某局部环境温度上升达到规定值时,可熔的绝缘物熔化使感温电缆中两导线短路,或采用特殊的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绝缘物质制成的可复用感温电缆产生明显的阻值变化。从而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点型结构是利用双金属片、易熔金属、热电偶、热敏半导体电阻等元件,在规定的温度值上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目前,常用的定温探测器有双金属、易熔合金和热敏电阻等几种形式。 (2)差温探测器它是在规定时间内,火灾引起的温度上升速率超过某个规定值时启动报警的火灾探测器。它也有线型和点型两种结构。线型结构的差温探测器是根据广泛的热效应而动作的,主要的感温元件有按面积大小蛇形连续布置的空气管、分布式连接的热电偶以及分布式连接的热敏电阻等。点型结构的差温探测器是根据局部的热效应而动作的,主 要感温元件有空气膜盒、热敏半导体电阻元件等。消防工程中常用的差温探测器多是点型结构,差温元件多采用空气膜盒和热敏电阻。膜盒型差温火灾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当火灾发生时,建筑物室内局部温度将以超过常温数倍的异常速率升高,膜盒型差温探测器就是利用这种异常速率产生感应的并输出火灾报警信号。消防安装公司它的感热外罩与底座形 成密闭的气室,只有一个很小的泄漏孔能与大气相通。当环境温度缓慢变化时,气室内外的空气可通过泄漏孔进行调节,使内外压力保持平衡。如遇有火灾发生时,环膜盒型差温火灾探测器结构示意图孔境温升速率很快,气室内空气由于急剧受热膨胀而来不及从泄漏孑L外逸,致使气室内空气压力增高,将波纹片鼓起与中心接线柱相碰,于是接通了电触点,便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这种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特点,因而应用十分广泛。 (3)差定温探测器它结合了定温式和差温式两种感温作用原理并将两种探测器结构组合在一起。在消防工程中,常见的差定温火灾探测器是将差温式、定温式两种感温火灾探测器组装结合在一起,兼有两者的功能,若其中某一功能失效,则另一种功能仍然起作用。因此,它大大提高了火灾监测的可靠性。差定温火灾探测器一般多是膜盒式或热敏半导体电 阻式等点型结构的火灾探测器。在当前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用得较普遍的差定温火灾探测器是电子式。它的定温探测和差温探测两部分都是由半导体电子电路来实现的,共采用3只热敏电阻R,Rz和Rs,其特性均随着温 度升高而阻值下降。其中差温探测部分的 R,和尺z阻值相同,特性相似,它们在探头中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上R布置在铜外壳上,对外界温度变化较为敏感;R。布置在一个特制的金属罩内,对环境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当环境温度缓慢变化时,R 和R。的阻值相近,BG。维持在截止状态。消防安装公司当发生火灾时,温度急剧上升,Rz因直接受热,阻值迅速下降;而R-则反应较慢,阻值下降较小,从而导致 A点电位降低,当降低到一定程度,BGt、BC3导通,向报警装置输出火警信号。定温探测部分由 BG。和R。组成。当温度升高至标定值时(如70C或90C), Rs的阻值降低至动作值,使BG。导通,随即BG。也导通,向报警装置发出火警信号。

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

金属探测器工作原理 一、全球金属探测器品牌排行榜 1、美国Fisher顶级金属探测器 2、美国Teknetics高端金属探测器 3、Garrtt盖瑞特金属探测器 4、德国OKM金属探测器 5、White金属探测器 6、希腊天狼星金属探测器 7、土耳其Nokta金属探测器 8、MP金属探测器 9、觅宝金属探测器 10、日本犬神 从榜单中不难看出,美国Fisher金属探测器基本位于前一、二名。在低端金属探测器中,德克萨神号首战胜出。美国Fisher费舍尔获得销量第一。而美国Teknetics泰尼克斯在这次榜单中也表现不佳,在全球排名在第二的位置,一直紧追Fisher费舍尔。根据2014年,美国最大财经金融报纸《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Teknetics泰尼克斯品牌在中高端产品中表现不俗,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是delta多功能金属探测器,尤其适合组队探宝、户外娱乐的等,是中级、初级探宝爱好者的首选。Fisher 金属探测器公司成立于1931年,在实验条件很

艰苦的情况下,研发出了世界首台金属探测器。经过近百年的潜心研究,已经成为探测器领域最知名的品牌。Fisher金属探测器使用了最前沿的技术,一举成为了最信赖的品牌。Fisher 金属探测器被广大探宝爱好者喜爱,是因为它的多功能性,深度更广和使用了最尖端的技术,而且非常容易使用和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美国Fisher金属探测器最知名的一款型号是Pro-arc考古专家,原产于美国,导电弧型显示屏,硬币大小探测深度在16英寸左右(40cm-50cm),目标越大、导电性越好、埋藏时间越长,可探测的深度就会越深。具有静态全金属和动态全金属模式、目标识别模式、超深探测模式和超载报警系统。它不但灵敏度高,而且能指示金属材质、目标信心度、土壤矿化程度、相对探测深度等。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自动地表抓斗功能,能很好的排除矿化反应,并且能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名列全球十大地下探测器之首,在全球累计销量8000万台,力压一切其他竞争对手。美国海豹突击队(海陆空三栖)指定特种装备,承担起反恐的重要使命,同时被考古学家、探宝爱好者强烈推荐。 Teknetics泰尼克斯是美国三大品牌之一,其中美国第一大品牌是Fisher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JTY_HF_C33(普通、防爆型) 产 品 安 装 使 用 说 明 书 版本:2.0 北京盛世长远科技有限公司 2005年12月 订货说明 1产品自签订购销合同后,供货周期为一个月。 2本产品所报价格,不包括运费、运输保险,外地购货的用户可代办托运,费用由需方负担。运输方式:中铁快运、铁路快件、航空运输等。 3产品分为三种信号输出型:1x电流型、2x开关量型、3x电压型,用户在选用我公司产品时,应考虑配接厂家输入模块的报警及故障参数,以选用相应的输出型探测器。 4本产品保修期为二年。

5定购我公司产品的用户,当产品出现故障、损坏时,公司采取提前发货更换维修的方法。并根据用户要求代办托运到指定地点。 6如需更多的资料、价格及供货方面的信息请与我公司联系。 目录 一、概述................................................................ (4) 二、特点................................................................ (4) 三、工作原理与结构特征................................................................ .. (4) 四、技术参数................................................................ . (7) 五、安装、布线与调试................................................................ (8) 1.安装探测器的环境条件................................................................ . (8) 2.安装与布

自制了一种金属探测器

自制了一种金属探测器 我们在做某些智能控制设计时,需要检测金属物的位置或探知是否存在金属,这些智能控制装置如智能小车感应铁块、机器人探“雷”和金属接近开关等。在平时的制作中买一个金属传感器价格高且使用效果也可能不太满意。笔者自制了一种金属探测器,使用效果不错,介绍给大家。 一、电路原理 本金属探测器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反相器ICl与外围的电感和电容构成了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主要由电感L,电容器C2、C3、C4决定。调节电位器RP可使电路处在刚刚起振状态下。微小的振荡信号通过由IC2和R1组成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再经二极管VD整流,电容器C5滤波,最后经过反相器IC3和IC4进行放大和整形。在IC4和IC5的输出端得到两路反相的输出信号。 在金属探测器的探头电感L没有接近金属物体时,电路正常起振,振荡信号通过反相器Ic2放大及整流滤波,在反相器IC3的输入端形成一个负电压,使IC3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反相器IC4的输出端为低电平,Ic5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发光,有利于控制器拾取该信号。当有金属物体接近时,电感L的Q值下降,使电路停振。由于反相器IC3

的输入端通过电阻R2上拉到VCC,所以IC3的输出端为低电平,IC4、IC5输出端分别为高电平和低电平,发光二极管不发光。 二、元器件选择 上图中要求反相器ICl工作在线性状态,所以选用 CD4069六反相器集成电路。Vcc接正电源,Vcc接负电源,电源电压可以为3V~15V(DC),用+5V供电完全能实现与单片机直接连接。 电感L探头是非常重要的元件,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感应器的感应性能。在制作中可有以下选择: (1)可以选用从旧收音机上拆卸的带磁性棒的绕线电感,要求能让振荡器正常起振,但感应距离较近,一般在2cm左右。(2)选用大约为6.8mH的立式电感,电感的电阻值最好在10Ω以内,电感器的电阻越大,则探测距离越小。(3)自制高Q值的电感探头,可以用φ0.15mm~φ0.2mm的漆包线在φ10mm的磁棒上绕300匝,探测距离可达20cm以上。 电容器最好均使用涤纶电容器,这种电容器比较稳定,二极管可以用1N4148,电位器用小型微调电位器。 三、调试与安装 金属探测器的PCB图如右图所示,电路板尺寸为 37mm×29mm(若用贴片元件设计尺寸将更小),所有元器件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

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手册 1、【基本信息】 1.1 器材名称:主动红外探测器(对射) 1.2器材型号:SBT-30S/60S/100S、SBM-50S/75S/100S/150S/、 SBQ-75S/100S/150S/200S/250S 1.3 器材种类:安防报警探测器类 1.4 器材品牌:SELCO 1.5 器材使用年限:3—4 年 2、【功能信息】 2.1 器材功能: 利用光束遮断方式的探测器当有人横跨过监控防护区时,遮断不可见的红外线光束而引发警报。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它总是成对使用: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发射机发出一束或多束人眼无法看到的红外光,形成警戒线,有物体通过,光线被遮挡,接收机信号发生变化,放大处理后报警。 2.2 器材应用:室内外均适用,一般安装在周界围墙上、建筑物外围防窗户、大门等。 2.3 器材优势:无 2.4 器材不足:遇到恶劣天气(大雾、大雨)比较容易误报警。 3、【参数信息】 3.1光束数:二光束(警戒距离:30m 60m 100m)、三光束(警戒距离:50m 75m 100m 150m)、四光束(警戒距离:75m 100m 150m 200m 250m) 3.2 工作电压:10.5~28VDC

3.3 消耗电流MAX:85mA 3.4 感应速度:50-700ms 可调 3.5 环境温度:-25 C ~+ 55C 3.6工作湿度:相对湿度三90% 3.7 防水性能:适合在室外安装 4、【使用信息】 4.1 器材检验: 功能检验的内容包括: 4.1.1在工作环境正常下,给探测器上电,设备是否能工作 4.1.2调节灵敏度,遮挡红外光速,探测器反应速度 4.2 器材安装条件: 4.2.1 主材准备 探测器接收端1 只探测器发射端1 只探测器底版2 只固定支架2 只4.2.2安装工具 16A 的小型电源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两眼三眼插座)1套 2 .5平方毫米线径的电源拖线盘(规格10 /20/30 米)1套电锤(配6/10mm 钻头)1把为5mm十字螺丝刀1把为3mm 一字螺丝刀1把斜口钳1把剥线钳1把

红外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主动红外探测器原理与应用 一、主动红外探测器组成与工作原理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是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探测器利用发射机发车红外射线,由接收机接收。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产生报警信号。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现在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 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目前市售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均给出最短遮光时间范围。例如:某品牌的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最短遮光时间范围是30ms—600ms。给出一个范围的原因是不同的使用部位可以设定(调节)不同的最短遮光时间,这有益于减少系统的误报警。例如: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构成电子篱笆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30ms附近;用在围墙上或围墙内侧警戒时,就应将最短遮光时间调至600ms附近。具体数值使用者可通过试验确定。 主动红外发射机所发红外光束定发散角,在GBl0408.4—2000标准中规定:“室内使用时,发射机与接收机经正确安装和对准,并工作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辐射能量有75%。被持久地遮挡时,接收机不应产生报警状态。”从另一角度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接收机接收的能量小于25%时,系统就要产生误报警。为了减少由此引起的误报警,安装使用中应让发射机与接收机轴线重合。 目前,除单光束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外,还有双光束和4光束的。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