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2015年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2015年考博真题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医学考博真题试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黄帝内经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简答题(100分)

第1页共1页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

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针灸甲乙经 D史记 E脉经 2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 A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黄甫谧针灸甲乙经 C史记扁鹊传 D王叔和脉经 E七略 3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D) A黄帝素问直解 B读素问钞 C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素问吴注 4素问直解得作者是D A全元起 B张志聪 C王冰 D高世栻 E滑寿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B A李中梓 B马蒔 C高世宗 D张志聪 E张介宾 6灵枢集注的作者E A高士宗 B李中梓 C张介宾 D马蒔 E张志聪 7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D A吴坤 B王冰 C马蒔 D杨善上 E张介宾 8类经的作者D A王冰 B高志聪 C高士宗 D张介宾 E马蒔 9最早全面注释内经的古代医家E A李中梓 B张志聪 C张介宾 D王冰 E马蒔 10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A

A马蒔 B张志聪 C李中梓 D高士宗 E张介宾 1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C A黄帝内经素问 B黄帝素问直解 C类经 D素问吴注 E黄帝内经太素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名为E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素问E素问训解 1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三焦的气化 D天癸的形成 E五脏之气的充盛 14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指E A主水液代谢 B生殖之精 C主藏精的功能 D主天癸 E主骨 15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六七面皆焦的原因是E A肾气虚 B阳明脉衰 C肾精亏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C A肾气虚 B肾精亏 C阳明脉衰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7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E A肾气虚 B血不足 C三阳脉衰于上 D肾精亏 E阳明脉衰 1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A A筋骨坚 B筋骨隆盛 C肾气实 D肾气平均 E阳明脉衰 19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C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 药大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10.《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2016级硕士研究生选择导师办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级硕士研究生和2011级本硕连读研究生选择导师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6年我校共录取统招硕士研究生563人(含推免生38人),2011级本硕连读研究生425人(其中5+3研究生411人,5+2研究生14人),共计988人。按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规定,2016年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部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进行培养,我校共有375名统招硕士研究生和411名“5+3”研究生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较大。为适应规培需求,我校2016年上半年进行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审核工作,重点在山东省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遴选了一批优秀临床导师。学校在遵循国家关于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导师情况和2016年录取硕士研究生数量,核算出了生师比例,拟定了如下选择导师办法。 一、基本原则 1.选择导师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由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安排。 2.研究生的录取专业必须与研究生学术导师所在专业或导师第二带教学科专业一致。 3.本次导师遴选变更专业的导师按变更后的专业带教研究生。 4.学术导师由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5.参加规培研究生需有规培导师指导临床工作,按照《山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规培导师由规培基地中医临床工作6年以上、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带教师资与培训学员比例应不低于1:3。因此每位规培导师每年只能带教1名规培研究生。学术导师可同时兼任1名研究生的规培导师,其余研究生由导师与学生协商在18家规培基地中选择1位规培导师。由学术导师牵头,与规培导师和相关老师组成研究生指导小组,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每位研究生学术导师和规培导师可以在不同单位,但应在同一地市,且研究方向须一致。 6. 我省共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8家,分别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潍坊市中医医院、临沂市中

尔雅选修课 走进《黄帝内经》 课后作业

尔雅选修课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 《黄帝内经》概论(一)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八十一难经》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10.0分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艺文志》 D、《新唐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金匮要略》 C、《温病》 D、《脉经》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4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5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 B、《脉经》 C、《汉书艺文志》 D、《七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6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 B、修辞用法

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0.0分 7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8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二)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 B、班固 C、司马迁 D、班超 正确答案:A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A、《旁篇》 B、《神农本草经》 C、《金匮》 D、《玉机》 正确答案:A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A、53 B、54 C、55 D、56 正确答案:C 4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

黄帝内经大赛试题库汇总修订版

《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习题 诸君,加油哦!为中医药而战! 1.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煎厥的主要病机是A A阴虚阳亢B气血上冲C风中经络D痰迷心窍E热闭心包 2.根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欲散,当以何种药味治之A(题干是否正确?)(原文: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A酸B苦C甘D辛E咸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四时五脏阴阳”系统结构,其中肝病的特点为B(答案错了,应该是A) A握B哕C忧D咳E粟 4.黄帝与谁的对话,侧重于五运六气的内容A A岐伯B伯高C少师D鬼臾区E雷公 5.将《黄帝内经》称之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是A A王冰B杨上善C张介宾D吴昆E马莳 6.李中梓注解《内经》的著作是C A《素问集注》B《内经释义》C《内经知要》D《内经注证发微》E《素问直解》 7.后世使用的《素问》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C A马莳B吴昆C王冰D张志聪E张琦 8.《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这里阴、阳的本义是A A脏腑与体表B阴经与阳经C内伤与外感D有形之血与无形之气E卫气与

营气 9.后世使用的《灵枢》蓝本是谁整理编次的?B(答案应该是C史崧) A马莳B吴昆C史崧D张琦 10.以下注本流传至今尚有亡佚篇章的是?B(答案是A,因为《太素》比其它的注释本都早) A《黄帝内经太素》B《素问集注》C《素问吴注》D《类经》F《素问经注节解》 11.现存文献中《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史记·扁鹊传》B《汉书·艺文志》C王叔和《脉经》D皇甫谧《甲乙经》E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12.校勘《素问》最有成就的是D(我觉得是B林亿,因为林亿版本是目前的通行版本) A于?B林亿C张琦D胡澍E王冰 13.目前认定的《内经》汇集成书年代是?B A先秦B西汉末年C战国D东汉E黄帝时代 14《灵枢·本神》云:“愁忧者”则C A竭绝而失生B迷惑而不治C气闭塞而不行D神惮散而不藏E神荡惮而不收 15《黄帝内经》书名冠以黄帝之意D A黄帝所作B黄帝口述,他人记载C黄帝与臣子的对话D委托示重E黄帝后人之作 16《素问遗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答案应该是宋·刘温舒) 17运气七篇是哪个医家补入--王冰

2020年整理走进《黄帝内经》 于铁成 章节测验答案.doc

《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 B ? C ? D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 B ? C ? D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 B ? C ? D 4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 ? 5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 ? 6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 B ? C ? D 7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 B ? C ? D 8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 B ? C ? D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 ?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 ? 《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 B ? C ? D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 B ? C ? D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 B ? C ? D 4 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 ? 5 刘向父子编著《七略》之前,没有发现《黄帝内经》的存在。() ? ? 6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A ? B ? C ? D 7 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 A ? B ? C ? D 8 《黄帝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时期的医学成就。() ? A ? B ? C ? D 9 《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 ?

17-18国医通中医选修黄帝内经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内经》的是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素问五藏别论》指出六腑总的生理功能特点是A实而不满 据《素问五藏别》五藏的功能是 A.藏精而不泻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五七的特点是A面始焦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年老有子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肾气有余 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A、全元起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谈虚无的含义是指: A、思想安静乐观 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妇女月经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是: B、太冲脉盛 素问明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反应了 B、阴阳的制约 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天真"与下列哪-项有关? B、肾气 据《素问五藏别论》,传化之府中不包含 B、胆 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B、《针灸甲乙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C、清气在下,浊气在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浊气在上,则生” C、月真胀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飧泄是指: C、大便完谷不化 现在通行的《灵枢经》是: C、史崧校正家藏本 以下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论壮火食气理解正确的是 C、附子之类药物会消蚀元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的重要原则,除下列哪一项以 D、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D、西汉中后期 内经》对人体外部现象的观察的主要原则是: D、以表知里、司外揣内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

E、养生 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E、寒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散气,其"气"指 E、正气 黄帝内经》的作者是 E、以上都不是 在哪本书中提出《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B、《针灸甲乙经》 现在所见的(《素问》其版本来源于: E、林亿等的校本 根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 A.多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其气是指 C、药食之气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天癸”的含义是 E、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机能作用的物质据《素问: 五藏别论》,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而变见于 C、气口

内经(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君主之官 B.相傅之官 C.中正之官 D.仓禀之官 E.决断之官 ★标准答案:B 2. 《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根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无“补益五脏”之论,故选D。 3.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 A.心肺 B.肺肾 C.肺脾 D.肺胃 E.肺大肠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4. 《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故选B。A项为脾气实,其余选项与《本神》五脏虚实病证无关。 5. 《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 A.呼吸喘促 B.肠鸣腹泻 C.肾不纳气 D.腹中攻冲雷鸣 E.以上均不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痹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中”指腹 部,“喘”“争”指气向上冲逆,“中气喘争”即腹部气逆,向上攻冲,选D。 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文,属于“上”的病机是

7. 《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的涵义是 A.独主长夏 B.独主春季 C.独主秋季 D.分主四季之末 E.不定时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不独主一时,而是分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8. 据现考证,《灵枢》最早称谓: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0.10.28整理 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0分,每空1分)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4、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5、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二、选择题 (一)单选题( 20分,每题1分)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A、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A、主传导糟粕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D、化生营气 E、以上均不是 8、《灵枢·本神》篇描述了五脏虚或实的症状,其中肾气虚的症状是() A、耳鸣 B、形寒 C、手足厥冷? D、面白 E、腰膝痠软 9、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水泉不止”是由于() A、肾不化气 B、肝失疏泄 C、肺失宣降 D、膀胱不藏 E、气化失常 10、据《素问·热论》,巨阳为诸阳主气,是因其脉连于() A 风池 B 风府 C 百会 D 大椎 E 阳维脉 11、《素问·痹论》“心痹”的症状是()A、四肢解堕,发咳呕汁 B、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C、烦满喘而呕 D、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 E、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12、《素问直解》的作者是() A、张志聪 B、王冰 C、高世栻 D、全元起 E、滑寿 13、《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之“两虚”是() A、自然界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B、虚邪贼风和人体正气虚; C、异常气候和人体正气充实 D、正常气候和人体正气虚; E、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4、“枢折挈”见于《素问·痿论》中痿证的() A、筋痿 B、骨痿 C、脉痿 D、肉痿 E、痿躄 15、《灵枢·水胀》认为“月事不以时下”的疾病是() A、肠蕈 B、石瘕 C、石水 D、鼓胀 E、皮水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公示名单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公示名单 按照山东省人事厅、校有关文件要求,各学院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对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认真评选。经学校审查,陈萌等381名被评为2008年校级优秀毕业生,现将名单予以公示; 一、本专科优秀毕业生 基础医学院(121人) 陈萌赵环环臧翠翠徐强李静刘丽慧 靳岭辛嫣燕张路迟辉唐亮王省 杨易宋德臣李芳芳梁明吕浩王炎 高博郭建姜楠刘文君王传梅肖瑞 许媛慧赵大鹏赵延娜迟涛胜高占瑞郭炜 纪小美贾广媛李经颂孙伟瑜王剑薛海鹏 王凯郑玫朱璇李晓玲马碧涛黄玮 李玉成刘锟毛妮宋红彬赵林冰杨荣盼 张瑞王桂蒙梁静雅董小康王蕾王越 司源尚子乂刘文佳李强寇军燕管士伟 冯春霞陈源张向超陈桂风董蓓蓓李昌 张庆杰李丽丽潘登郝苗隗嘉鸿高燕 杨珂耿贵锋吴继芳徐伟任东孙妮娜 刘茜茜李宗芳柴红静赵见文伍婧娟钟长安 陈砚真胡延柱李超李玉王静任书亭 谢伟鑫杨忠马全健王馨蕾刘金芳刘晶晶 梁晓明李永强成涛燕化霞张书娟田海宁 刘春阳崔云鹏郭波郑学芳辛花岳子俊 杨洁邢亚明商辉辉周先磊李胜君裴友翠 罗丹王轩张波牛德国刘辉赵丽 任登锋 药学院(102人) 于刚李明月贾猛周英芬陈志丛张业川 吴超朱祥霞徐珊珊王有龙代娜张一军 彭作兰严立业徐公明张春伟郭丽萍刘鑫 马赞冯春雷李晓蕾王小虎吴萍杨学伟

段其书葛晶晶崔妍鞠美玲刘琼晏贝贝郭振杰张玲袁玉玲王鹏赵金凤陈丛丛王启永高铭良陈朋伟杨灿肖腾云李学段聪聪孙樱丹杨小磊郭霞孙丽萍赵永强王文仁沈惟良刘芳瑞薛刚赵健韦迎春余媛君马宁徐璐罗珊珊章宸吴长岩王振华姜建华黄延亮于燕袁海宁王延春张玉朋孙桂芝毕晓雷贾临超李莹莹徐明婧王徽梁琳范军明刘波巢玉彬郭方马荣华张玥张靖万广辉葛萍萍陈伟徐灵巧戚发恒李磊张乐林毛平平王芳高天屹单晓娟杨清波孙蕾刘敏吴桂丹许致林王翔聂树博蒋东旭宋昌鸽范秀平针灸推拿学院(45人) 孙伟张翠萍隋明庚田超孙晓君李安春马洪举崔云龙陈晟刘丛丛宫宝杰王俊磊任燕波赵慧魏宝王燕孔东杨晓琳董保兴战永亮杨然李婷赵兰风路亮王黎明杜辉刘团辉安增亮张永光胡晓刘敬军季友山徐德科王伟李斌丛竼李喜宾朱振明刘志玲于保金钱新新徐远建舒大青卢加庆王颜华 护理学院(34人) 乔海燕刘娜娜潘同慧王娇滕宏宇王建杨素娟王若维徐婧陈明月盛岩徐晓芝张伟辛永亮柏庆宁张霞魏淑军姚菲李安娜蒲欣薛明玥刘瑜李娅娜许庆超国焕甄淑娟王开海王艳芳单晓玲何晓彬王雪王丽孙晓华孙亚男 人文社科学院(9人) 刘广勇刘银平赵鹏杨银霞陈强强范海楠董琛曲平刘来彪 外国语学院(5人) 王肖婷董晓茹毛莎莎刘麒刘婷婷乔佳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中内真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 2000年 中医内科 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10分) 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10 分) 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 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 5.试述“真中”“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 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 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10分) 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 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10分) 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 2001年 中医内科 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 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 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 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 2002年 中医内科 1.中医痿证与西医的神经系统哪些疾病有关 2.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 3.无痰无不作眩的病机含义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高血压如何辨证,降压中药有哪些 4.胸闷病机、症状、治法、代表方剂 5.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知柏地黄汤心悸如何区别应用,方药组成 6.湿邪困脾的脉症特点 7.活血化瘀在急慢性白血病中如何应用 8.消渴病机、症状,消渴肾脏病时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适应症多时什么,方药组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首届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 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人才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 学校致力于高水平中医药特色名校建设,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56.5 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7.1万册、电子图书50.4万册、古籍善本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设置17个教学机构,4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拥有3 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97处实践教学基地、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中医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大医精诚,努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拥有28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点,学位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拥有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与4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7人,硕士生导师589人。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部级有突出

黄帝内经试题广州中医药大学

《内经》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 (一)A型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黄帝内经》汇总成编的大约时代是: ( ) A. 春秋战国 B. 战国秦汉 C. 秦汉时期 D. 西汉中后期 E. 东汉前中期 2.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 ( ) A. 全元起 B. 杨上善 C. 李柱国 D. 王冰 E. 史崧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反作,病之逆从”是指哪种病机: ( ) A. 阴盛于外,阳盛于内 B. 阳盛于外,阴盛于内 C.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 D.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E. 寒气在下,热气在上 4.《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的含义是: ( ) A. 脏藏而隐,象现而彰 B. 藏为主,象为副 C. 藏应于象,象应于藏 D. 藏主内,象主外 E. 以上都不是 5.《灵枢·本神》指出:“心,……则伤神。” ( ) A. 愁忧不解 B. 盛怒不止 C. 悲哀动中 D. 喜乐无极 E. 怵惕思虑 6.下述哪一项不是《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言的“五虚证”病候?( ) A. 脉细气少 B. 皮寒 C. 腹胀 D. 泄利前后 E. 食饮不入 7.《素问·生气通天论》重点讨论的是: ( ) A. 人与自然相通应 B. 阴精与阳气的关系 C. 五味与五脏之关系 D. 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E. 阴精的重要性 8.《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 ) A. 肾 B. 胃 C. 肺 D. 心 E. 脾 9.按《素问·咳论》所述“咳而腹满,不欲食饮”见于: ( )

A. 胃咳 B. 脾咳 C. 肺咳 D. 三焦咳 E. 肝咳 《灵枢·水胀》所述,石瘕属积证范畴,是由于寒气客于所致?( ) 10. A. 肠中 B. 肠外 C. 子门 D. 募原 E. 膀胱 11.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内容,“病进”应见何脉? ( ) A. 洪 B. 数 C. 细 D. 大 E. 弱 12.《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是: A. 清热 B. 滋阴 ( ) C. 补阳 D. 温里 E. 补气 13.按《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出现“筋骨懈堕,发鬓白,身体重,行步 不正,而无子”等表现,是因为: ( ) A. 肾脏衰,精少 B. 五脏皆衰,天癸尽 C. 阴气竭,肝气衰 D. 肾气衰,阳气竭 E. 阴气衰,天癸竭 14.下述不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是: A. 飧泄 B. 温病 ( ) C. 咳嗽 D. 痎疟 E. 寒热 15.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药食之“气厚”者,其性能是:( ) A. 发散 B. 发泄 C. 通利 D. 涌泄 E. 以上都不是 16.据《素问·灵兰秘典论》,下述哪一项是肾所出? ( ) A. 水液 B. 治节 C. 变化 D. 伎巧 E. 气化 17.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 )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18.《素问·痿论》认为“痿躄”的主要病机是: ( ) A.宗筋弛纵 B.骨枯髓虚 C.胞络阻绝 D.肺热叶焦 E.肌肉濡渍 (二)B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可以重复选取) A. 浅深 B. 成败 C. 远近 D. 新故 E. 微甚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作者:————————————————————————————————日期: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本草Top 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 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 ●方药Top 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濒湖炮炙法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鉴 药征五十二病方名医别录 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苏沈良方博济方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千金宝要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 遗) 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普济方 肘后备急方普济本事方严氏济生方药征续编 仁术便览祖剂古今名医方论种福堂公选良方汤头歌诀急救便方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 注 医方论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 歌诀 验方新编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药性切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华佗神方集验方大小诸证方论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经验奇方古方汇精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回生集本草简要方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医方歌括医方简义 ●经论Top 八十一难经内经博议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医经读 医经原旨素问玄机原病式类经类经图翼 内经知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因条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校义黄帝内经太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医效秘传读素问钞 灵素节注类编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素问识 灵枢识难经经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难经集注难经古义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伤寒论伤寒捷诀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 注解伤寒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寻源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证治准绳伤寒论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溯源集 伤寒括要伤寒缵论伤寒贯珠集伤寒法祖 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伤寒论辩证广注伤寒论辑义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伤寒指掌中寒论辩证广注河间伤寒心要 刘河间伤寒医鉴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内,();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内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徽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和新生入学手册指

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徽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开学报 到时间和新生入学手册指 转眼到了8月中旬,xx年9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又一大批学生即将走入大学校门,进入大学,摆脱了初高中那种学习压力,人生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在同学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时,我们也为你们高兴和骄傲,在你们临行前,除了父母的叮咛和期望以外,在这里还要提醒你们几件事儿,希望你们报到顺利,并预祝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报道交流群:119408121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开学报道时间和注意事项 一、山东中医药大学生报名注册流程 在乘校车前往校园的路途中,迎新人员会为新生们发《迎新手册》,手册里面的内容为两大块:学校介绍和入学流程介绍,另外还会附上校园的平面图。同学们要仔细阅读迎新手册,以便到校后顺利地办理各项手续。新生的报到手续总体分为两部分:住宿手续和入学手续。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和收到查询时间通知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入学指南和入学手册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入学考试科目,考试资料和内容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入学必备物品清单(汇总篇)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开学必备物品清单(最全)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军训必备物品清单(女生)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入学必备品列表清单,大学新生开 学必备物品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转专业及转专业考试流程注意事项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大一新生军训科目和军训注意事项 xx年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QQ群,大一新生QQ群号 二、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生资格审核 到达学校,你从校车下来后,就会看到各院系的迎新人员举着标 明院系的彩旗在车门口迎接新生。只要找到自己的院系的迎新人员,他们就会领你到你们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到了自己院系的新生接待处,就会有院系学工组的老师为你做新生资格审核,你必须出示自己的 * 、录取通知书和准考证,自带档案的同学需上交档案。而后你会被告知自己的宿舍房间号和领到一张报到证,上面会注明你的院系和你的学号,你凭着这张报到证去办理后续的手续。 三、山东中医药大学住宿手续 迎新的老师会安排一位师兄或师姐陪你去办理各项手续,有什么 不懂的可以马上请教。各位师兄师姐顶着烈日甚至有时是冒着大雨都面带微笑热情地为你服务,一定要记得对他们说声谢谢。学长会先带你去宿舍,办好住宿手续。住宿手续一般比较简单,通常只要到住宿管理中心或公寓一楼的宿管处,向工作人员出示你的报到证并填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对方会告知你的宿舍号和床号并交给你一把宿舍钥匙。将行李放到分配好的宿舍,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去办理入学手续。

黄帝内经灵枢经集注

<篇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书名: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72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先儒有云。经传而经亡。非经亡也。亡于传经者之精而以粗求之深而以浅视之之失其旨归也。 夫灵素之为烈于天下也。千百年于兹矣。然余尝考汉艺文志曰。黄帝内经一十八卷。而灵枢居其九。 素问亦居其九。昔人谓先灵枢而后素问者何也。盖以素问为世人病所由生也。病所生而弗慎之。 则无以防其流。故篇中所载阴阳寒暑之所从。饮食居处之所摄。五运生制之所由胜复。六气时序之 所由逆从。靡弗从其本而谨制之。以示人维持。而生人之患微矣。若灵枢为世人病所由治也。病既 生而弗治之。则无以通其源。故本经所论营卫血气之道路。经脉脏腑之贯通。天地岁时之所由法。 音律风野之所由分。靡弗藉其针而开导之。以明理之本始。而惠世之泽长矣。是灵枢素问。为万 世所永赖。靡有息也。故本经曰。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而三才之道大备。是以人气流行上应 日。行于二十八宿之度。又应月之盈亏。以合海水之消长。且以十二经脉脏腑。外合于百川汇集之 水。咸相符也。故本经八十一篇。以应九九之数。合三才之道。三而三之。成九九八十一篇。以起 黄钟之数。其理广大。其道渊微。传竹帛而使万世黎民不罹灾眚之患者。孰不赖此经也哉。乃自皇 甫士安类为甲乙针经。而玄台马氏又专言针而昧理。俾后世遂指是经为针传而忽之。而是经几为赘 旒矣。余悯圣经之失传。惧后学之沿习。遂忘愚昧。素问注疏告竣。复藉同学诸公。举灵枢而诠释 之。因知经意深微。旨趣层折。一字一理。确有指归。以理会针。因针悟证。殚心研虑。鸡鸣风雨。 未敢少休。庶几藉是可告无罪乎。俾后之人读素问而严病之所以起。读灵枢而识病之所以瘳。则脏 腑可以贯通。经脉可以出入。三才可以合道。九针可以同法。察形气可以知生死寿 夭之源。观容色可以辨邪正美恶之类。且也因九针而悟洛书之妙理。分小针而并识河图之微情。则 前民用而范围不过者。大易之道统乎是矣。则利民生而裁成不遗者。坟典之传亦统乎是矣。敢以质

黄帝内经练习题与答案

黄帝经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阴在,();阳在外,()。 2、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太冲脉盛,(),故有子。 3、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实则()。 4、怒则气逆,甚则()及飧泄,故()。 5、肝者,(),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 6、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实则()。 7、恐则精却,却则(),闭则气还,还则(),故气不行矣。 8、心者,(),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9、《素问·热论》曰:病热少愈,()则复,多食则(),此其禁也。 10、形不足者,温之(),精不足者,补之()。 11、《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病为本,(),标本不得,(),此之谓也。 12、《素问·举痛论》曰:惊则(),神无所归,(),故气乱矣。 13、《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肾者,()之官,()出焉。 14、《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故精自生,()骨肉相保,()。 1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浊气在上,则生()。 二、单选题 1、《黄帝经》书名最早见于() A、《白氏经》 B、《汉书·艺文志》 C、《史记》 D、《针灸甲乙经》 E、《脉经》 2、《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 3、《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 A 、基 B、本 C、楯 D、根 E、标 4、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人体阴阳平衡的关键是() A、阳气致密于外 B、阴精充足 C、精神清净 D、阴气固守于 E、传精神、服天气 5、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夏伤于暑”,到秋引起的病变是() A、温病 B、飧泄 C、痎疟 D、咳嗽 E、濡泄 6、据《素问·五脏别论》,为“五脏使”的是() A 脉 B 脑 C 魄门 D 髓 E 女子胞 7、《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文献学资料

中医文献学 1 文献 文献一词,首见于《论语·八佾》,其云:“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论语正义》中认为“文”即“典策”,也就是书籍;“献”指秉礼贤者的学识。所以,古代多数学者在解释文献时,均认为“文”即典籍;“献”即 贤士大夫的言论。元代马端临则对“文献”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明晰的解释,认为“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献”则泛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一词的概念有了变化,除泛指书籍外,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石、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而在图书情报中,文献一词的含义更广,泛指一切记录知识的印刷型和非印刷型的出版物。现代广义文献范围更广,凡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载体,均属文献范围。国家标准局于1985年1月31日公布的国家标准规定,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又可分为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 是指五四运动以前,雕版、活字版印刷和手抄等古籍,以及碑铭拓本等。总之,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的,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科学价值的图书文件资料,均可称为古典文献,但不包括没有文字记载的文物。 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一切文献资料。 1文献学、中医文献学 是指对历史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总体而言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继承过去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把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图书资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杂乱无章或古奥难懂的资料条理化、通俗化,为学习研究古籍者提供方便。

是指对中医、中药历史文献进行编篡、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的一门学科。 1 六书 “六书”始自东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其在自序中指出汉字发展的六条规律,称为“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是字象实物,以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传单是集合两个以上的字以表示一个新的事物或意义。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就是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单纯用符号来指明事物。 象形、指事、会意均是以字形来代表概念。 形声 “形声者,以事成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是将意符与声符并用的造字方法,用意符来表意,用声符来表音,但仍未跳出表意文字的范围。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转注是使一个单义字变成多义字,使原来不同意义的字变成能互相注释的同义字,扩大了字的用法。 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是用同音字来互相代替,但两者之间毫无意义上的联系。 转注、假借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使一个字具有了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同时,形声、转注、假借逐渐以字音为主,以音来表意,但汉字的基本规律,仍是以形为主。 1 汉语文字发展过程 ○文(最早发现于山东莒县,约三四千年以前,可能是汉字的祖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