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

现象

学生:朱晨迪

系别:健康与运动科学系

班级:2010级应用心理班

学号:141008130104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摘要:本次报告中以2011级心理班的“冬至圣诞欢乐行”为现实事例,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与之相结合。从群体、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身边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班级活动的理解。另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班级的深入思考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班的不懈努力和多进行一些这样的练习,我们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会获得双丰收。也希望通过此次报告能够让大家更加客观的看待班级活动,更加积极的参与我们的班级活动。使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班更加美好!

关键词:班级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因知识而有力。那么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生活的点滴,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石。

2011年12月21日,10级心理班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冬至圣诞欢乐行”的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次活动的宗旨意在:在传统节日之际,大家都会有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为了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天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最终达到使同学们在节日的时候能够开心快乐,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凝聚力更加强大,使得班级和大家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辉煌。

从班级活动透视“社会化”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角色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必须要能够很好的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那么在大学生活中,班级对于班级成员的社会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更好的进行社会化的手段。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让个体知道班级这个社会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比方说我们期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去,因为在班级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哪个同学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就是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安排很多活动分配给班级成员,这些任务能够让同学们体现他们在班级中的价值,也是班级对于他的期待。

另外,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个班级都有他的规范,虽然不是成文的,但是通过班级活动,大家就会将这种比较模糊的规范明晰化。这就为同学们在今后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做好了铺垫。

在任何一个群体活动中,都会出现类似于意见不合,意见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协商,去统一。那么就会有人做出退让。或是大家都各让一步,从而让我们的活动更顺利,更好的进行。这些经历都会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如何更好的在群体中生存。

社会文化对于社会化的进程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应用到我们的班级,班级中有班级文化,宿舍有宿舍文化等等。班级文化对于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都是显而

易见的。如果这个班的班级文化是积极向上,乐观,爱学,团结友爱的,那么这个班的成员,也会变现出这些优秀的品质。而班级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班级活动,我们班已经形成了,活跃,活泼,积极向上,乐观好学,团结友爱,永争第一的这样一种班级氛围和班级文化,这对于同学们的社会化,是有着深远和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班级活动中透视“角色理论”

作为班长,我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那么我的规定角色是班长,大家对于我的这一角色的期望多种多样,例如——能够为班级做贡献,协调班级关系和气氛,有困难找班长,和辅导员关系良好为班级争取最大的利益等等。而我对于班长这一角色的领悟,就是我的领悟角色。那么我对这一职务的领悟就是,班长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他需要各方面都优秀,要能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并帮助解决,要在同学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大家,要多组织活动,让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丰富充实。正是由于同学们对于我的期望,和我于这一角色的领悟,就导致了我的实践角色,也就是我的实际行为。说的具体化,就是促成了我和团支书经常组织班级同学进行活动,想尽一切方法让大家能够多一些有意义的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大家的感情,想让我们班在各方面都能够做到最好。

由于这一规定性角色,就导致了,我在确定班级活动内容的时候,采用了投票决定的形式,但是最后的活动不是票数最高的桌游棋牌加聚餐,而是票数第二的滑冰加聚餐,正是由于这一规定性角色的约束。作为班级成员,我希望大家能够玩儿好,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但是我的“班长”这一角色使得我必须从班级大方面考虑。班级搞得活动要除了让大家感受家的温暖,玩儿的愉快之外,还要对于班级建设,增加班级成绩,在学校领导心中留下良好印象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有益的。所以我最后在和班委集体讨论和征求意见之后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班长是我的规定性角色,当然我的另一规定性角色,就是2010心理班的一名成员。在这个角色当中,大家对于我的期望应该就是能够很好的适应这个班的环境,氛围,能够很好的和每一个人相处,成为很好的朋友。我的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也由此产生。

也是由于这两个规定性的角色,在我组织班级活动的时候,就会发生角色间的冲突。组织活动的时候,达到每一个人都去是非常难以实现的一个目标。总有人不去。那么有人不去的时候,作为班长,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参加班级的活动,希望大家能以班级优先,因为大家25个人相遇不容易,我们要好好的珍惜我们的班,珍惜我们的相遇。但是作为只是心理班的成员,作为大家的朋友,我明白,大家总会有自己的事情和班级活动发生冲突,如果我不是班长,或许我也会选择这么做,这样的选择不管是在情感上还是理性上都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发生了角色间的冲突。

而我对于这一角色间冲突的解决做出的努力是,尽量的搞清每一个同学的原因,会和他关系好的同学进行询问,看能不能做一些调整,如果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尊重每一个同学的决定。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去。

那么再谈谈开放性角色。

其实每一个同学在班级中都有自己的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可能有些不是班委,但是他们还是在自己的开放性角色中,在班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拿刘冠扬(六弟)来说,他不是班委,但是大家如果有什么关于电脑上的问题,

都会找他,可以说他算是计算机达人了吧。而且他是一个挺活跃的人。在我之前讲过的班上同学的利他行为中我也提到过,他为班级氛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班级活动,会让大家的开放性角色多样化起来,当大家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班级中都担任着重要的,特殊的角色的时候,他们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就会明晰,这是非常有利于凝聚力的增强和班级的团结的。

从班级活动透视“印象管理”

每次班级活动之前,我都会选择好负责人或是自己来负责去确定活动的地点,预定地点,谈好价钱,和老板确定好时间,行程等等。比方这次我们是周三下午进行的活动,周二的时候我上网找了滑冰和吃饭地点的电话。和老板确定了价钱,我们到的时间,以及核实了场地是否拥挤。和具体的细节。比方说,我们聚餐是吃烧烤,但是因为要给大家过冬至,所以一定不能没有饺子,否则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所以我和老板商量好了,我把饺子带过去由店家煮。

我做这些是我作为活动组织的所必须要做的职责。因为我必须保证大家活动顺利的进行,不要在中间卡壳,不要让大家等待,充分的利用好时间,更重要的是保证活动的安全性和质量。不能让大家将自己的事情调整了参加班级活动,但是你组织的活动却让大家失望。这样的话,下次活动一定不会有多少人参加了。由于那家烧烤店,我之前去吃过对于那的味道我十分有把握,但是它在滨江道的店,非常偏僻。所以我必须保证我能顺利的把大家带到那里。所以下午我在大家滑冰的时间,提前找了有接近一个小时,找到了那家店,并在大家来之前将菜点好,饺子托付给店家,一切都办妥之后才回去找大家。

我之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把这些都做到,其实也算是我的印象管理吧。因为我不想给大家留下一种办事不利的印象,不想让大家积极的参加我组织的活动的时候,最后落下别人说:“她都不知道在哪,就领我们来了。”l类似于这样的话。所以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活动完美,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印象。那大家在班级活动中也有关于印象管理的体现。

比方说,男生会变得更加绅士,女生即使比较腼腆,但是在班级活动中也会尽力让自己开朗起来,和大家很好的开玩笑啊,玩儿游戏啊等等。这些都属于印象管理的部分。

由班级活动透视“归因方式”

其实在归因方式这个话题中,还是来谈论对待大家有人不去这件事情的。不去的大致上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类,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基本上不去。第二类,确实有事。第三类,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或者误会矛盾类的,不想去。或是认为活动没必要,不在乎班级活动等等。当我听到有人告诉我不去的时候,我会自动的在心里面归因,而不是只听他们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如果我过多的归因于第三类的话,就容易让我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所以我的做法是,也不能只依据我自己主观的判断。我会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下最后的结论。然后做出相应的努力。也许有些做法不妥,不过我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让大家都能够在这个家庭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由班级活动透视“沟通技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每次我组织活动或者通知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首先和团支商量,之后开一个班委会,再然后开班会。这是由群体规范所决定的,其实也是一种沟通的技

巧。首先,班级中的职能和地位不同。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角色的期待和领悟自然也不同。所以我们要让在那个位置上的感受到他在那个位置上应该感受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们心里会感到平衡和舒服。其次这也是一种沟通技巧。比方说组织活动,大家肯定有人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也会有一部分人不希望你搞活动。当我也想组织大家活动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怎么样才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能让计划成行。先和窦皓然(豆豆,团支)商量我的想法,当我和他的想法统一一致的时候,这样我就有了非常坚定的一个支持者,且这个支持者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比较强大的。其次我开班委会说我们的想法和计划,在班委会中我已经有了我坚定的支持者,就会非常容易通过,而且班委一般都会从班级利益考虑,所以都会提出不错的意见和建议。当班委会开完通过认可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的支持者就扩大到了七个人。而这七个人有都有自己的非正式团体。并且在自己的非正式团体具有比我要大的影响力,通过这七个人,就会把支持者继续扩大。那么当我在开班会的时候来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了这些支持者,无论是因为从众,或是迫于群体压力也好,或是本身也赞同,就会使得支持者更加的扩大化,从而达到我最初的愿望,使这个计划成行。

当然在三个大部分中我们如何来说这个计划也是非常有技巧的。比方说,和团支的话,就把办这个活动的好处,意义进行说明基本上都可以获得认同和支持。而对于班委会,要充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班委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这件事情的意义,以及部分群众的愿望。那么在给大家说的时候,就要注意两点,首先说明这个计划是自下而上提出的,是大家的愿望,其次要以一种商量的口吻和大家来说,充分的尊重大家,而不是以一种领导者和告知的语气去说。再然后,就是说明班委会讨论的结果,施加压力。最后说明细节和计划的可行性,另外在这一部分当中你要充分表现出,你是真的从大家的利益出发,想尽一切办法为大家着想。

由班级活动透视“群体决策”

这次活动的活动内容,是我组织大家投票选出的。这是比较民主的一种办法,让大家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群体中是有地位,是有价值,是有发言权的。另外具体的细节,基本上在上一部分已经说过了。这样的群体决策才是有力的有效的群体决策。

由班级活动透视“暗示”

在投票选出活动内容的时候,我给了大家几个选项,或是在大家没有思路的时候,说,大家都写滑冰,三国杀之类的。这其实就是暗示。并且在滑冰的时候,李新浩(带耳钉的男生)喊了一声豆豆(窦皓然),他就明白了是要去交钱。等等这些都是暗示。

最重要的一个暗示,就是我们在滨江道做了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那个实验。“拉绳子”的实验。两个同学在街上装作在不停的拉绳子,看有没有人会跨过去,而不是走过去。实验的结果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有绳子在,会选择绕道而行,小部分人会跨过去,而更多的人是走过去,但是一直在找绳子。不停地看。最有趣的是有一个专卖店的店员,跑过来在地上反复的用脚去搓地看有没有绳子。这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暗示。

由班级活动透视“利他行为”

这次班级活动中,利他行为可以说是被大家演绎的淋漓尽致。滑冰的时候,刚开始大部分人都不会滑,不敢滑,后来就有男生鼓励女生,并且主动说要教女生滑,而且,拉着女生保证女生不摔倒。旁边有人快倒的时候,总会有人去拉住他,尽量不让大家滑倒,有人滑倒了,大家都会很贴心的去关心一下,问问疼不疼。大家玩儿的越来越开心,就玩儿起了开火车的游戏,刘冠扬(六弟),窦皓然(豆豆)等人都主动请缨当火车头带大家玩儿。后来的桌球和桌游时间,男生非常热情耐心教班里不会打桌球或是玩儿桌游的女生玩儿。大家的气氛非常的融洽和愉快。吃饭的时候,男生给够不着烧烤的女生拿,让女生先入座,帮忙要餐巾纸,帮忙抬饮料,抬酒,吃饺子的时候,要辣椒要醋,倒酒,等等等等。我们班同学的利他行为多的数不胜数。

由班级活动透视“门前效应”

因为滑冰这项活动大家很多人之前都没有玩儿过,特别是女生,对于冰刀,或者摔跤都有一种恐惧。所以在去之前,好多女生都不想去。后来我和女生商量说,因为大家很多人也不了解那个场地,以及安全性还有滑冰本身,反正我们也要去滨江道吃饭,所以我们还是一起下午出发,咱们跟着豆豆先去滑冰场,看一下,如果大家看了之后还是特别害怕或者不想的话,咱们之前拿着牌呀,三国杀之类的,咱们再组织一拨人去玩儿那些。或是女生想自己溜滨江道也行。女生听了之后都特别高兴,都答应了。到了滑冰场之后,其实大家到的人,都没有过多的犹豫,凡是去了的人,都穿了鞋滑了冰,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一个门前效应。本来我对大家提出了去滑冰这个提议,算是一个请求或是要求吧,但是遭到了部分同学的拒绝。这个时候,我做出了退让,提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之前小的要求,让大家去那里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大家都答应了。

由班级活动透视“竞争与合作”

在这次班级活动中,滑冰、三国杀、还有桌球都是包含有竞争因素的项目。但是大家更多的是在合作,比方说排火车滑冰,比方说男生教女生打桌球和三国杀等等。那么再比方说,每个人在成绩,奖学金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存在着竞争的。如果大家都把每个人当做竞争对手的话,就有可能在班级活动的时候,想,如果参加了,说不定,我就又比XX多得了什么,然后就不去了。但是我认为,大家更多的是看到,我们这个班级共同进步,共同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对于每个人带来的影响和益处。所以只有良性的竞争,精诚合作才能让班级更好,让每个人更好!

由班级活动透视“成功命题”“价值命题”

成功命题就是指当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得到了回报,大家就越可能采取这个行动,比方说,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开玩笑让徐子宁和李菲喝交杯酒,他们俩个最后被大家闹得不得已同意了,喝了交杯酒,之后大家又开始闹我和豆豆,以及祝亚辉和李菲,还有唐睿和李新浩。这其实就是一个成功命题的例子。

价值命题就是指如果某一行动结果对于人们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可能采取这个行动。那价值命题在班级活动中得体现就是,班级活动搞得越好,班级变得越好,大家就越愿意参加班级活动,为班级做贡献。因为大家能从中得到的价值越来越多,所以大家就越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由班级活动透视“模仿”“引起注意”“从众”

当时我们大家在滑冰场滑冰的时候,玩起来了开火车,旁边的人看我们玩儿的特别开心,于是他们也纷纷的开起了火车。这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模仿,他们看到开火车很好玩儿,会玩儿的很开心,于是也开起了火车。

引起注意和从众,于是我们所做的心理实验中所表现出来的。我们在滨江道大铜马的那个路口,一群人看天,并且一起大叫:“你看到了么?”“我看到了”“就在那呢,你怎么没看到啊”于是真的有很多人跟着我们一起看天,有的人甚至停下脚步和我们一起看,还拿出手机拍天空。其实天空中除了一颗星星,什么稀奇的都没有。我们的大叫和一群人站在路口看天,引起他们的注意,并且因为这么多人都在看天,所以他们就不自觉的自愿的和我们一起看天。这是一种从众行为。其实从班级活动中还可以透视出社会懈怠,责任分散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因为班级就是一个小的社会。

感谢胡老师能够给大家这样一个平台,更好的认识自己,更好的认识我们班,更好的看到班级活动的重要性。

最后我希望我们班能够越来越好,也希望我能为班级为大家做更多的努力和奉献!

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的总结

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的总结 【篇一】开展班级读书活动的总结 一年多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越来越深入每一位同学的心,也渐渐地成为我们四(2)班的一种氛围。为了让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播下爱读书的种子,我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优良的环境和条件下快乐地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现将书香班级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1、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向学校图书馆借来一些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里,每天中午让学生借阅。为了充实图书的数量和内容,学生还从家里带来上百本自己的藏书放供同学自由借阅。为了更好的保管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我们还成立了“班级图书管委会”,确保图书借阅的正常运转。 2、做好摘抄笔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每个学生的“采蜜本”“诵读本”已初具规模,能做到及时摘录,并运用到作文当中,还能做到图文并茂,从孩子们的日记本中发现运用了好多书上及课外书上的优美词句,写作方法及修辞方法,使文章大增其色,*重要的一点是有许多孩子原来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现在变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是那么讨厌写作文了,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正是由于平时的积累,内化,才一步步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安排读书时间:为了让读书活动有序开展,我认真制订了“书香班级”的读书时间。每天每节课课前三分钟为班级集体诵诵的时间,让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歌及《弟子规》。每周的阅读课上请一至两名同学上台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摘读其中的优美字段或读书的心得。中午两点半到三点这一段时间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 4、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为了让孩子在

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

公交车让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从众心理心理学道德素养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公交,在车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人需要座位时,如果前座的没有人让座,那么,其他人都不会轻易起来让座;如果有一个人起身的话,那么后面马上会有其他人站起来。不去让座的人总会有某些素质,道德缺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部分人,而是那些让座位的人。在表扬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清楚地分析到这些好心人最原始的动机和致使他们让座的原因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中的根本的引导性和固然的高尚性,但支撑其行为进行的直接心理因素我们还是要经过一番讨论。 当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演奏时,一曲完毕,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使你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你还是会不自觉地跟随大家一起鼓掌?这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就让座而言,当一个青年为一位老人起身让座之后,一定会有第二第三个青年站起了,尽管最初他们并不想移动自己的屁股,又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动则已,一动皆动的现象呢?也可以用从众来解释吗?社会传染效应模式之一“变色龙效应”可以说明这一从众心理,即当你看到其他人一些行为时常发生时,你也许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其中,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要件是,起引导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像我们所研究的这种情况,单个个体影响引导其他人,最主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建立使社会某群体都认可尊重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

小学班级特色活动总结

孙留小学班级特色活动总结 一个班集体,总要有这么一个载体,大家都喜欢。它是展示学生的平台,更是收获成功,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凭借。目光追寻着学生的兴趣点,我在搜索,我在定位。 一个班集体,到了某一阶段,总会凸现出班级都独有的风格。这种风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我在观察,我在总结。 一个班集体,要有这么一个舆论导向,想方设法激烈那些勇于挑战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中动手动脑,不断创新,乐此不彼。 有那么一天,那简单的“七巧板”进入孩子们的视线时,整个班级一片专注。孩子们的大脑飞速运转,一副副精美的作品在手中诞生。 有那么一天,班级里的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自己涂鸦漫画,那些透露着稚气和人文气息的作品成了孩子手中的宝贝。我惊奇地发现,孩子眼中看世界,孩子画自己眼中的世界,是多么难能可贵。 我想:我该为班级,为孩子提炼点什么了。 特色班级定位: 酝酿了三年,从四年级开始,我和孩子把班级特色定位为“巧手班”,我们的口号是:心灵手巧,智慧闪耀。 我和孩子们这样形容班级:这是一个充满蓬勃生机的班级。33个孩子像花园里的小蜜蜂勤劳质朴,很多时候会静静地在知识的百花园里徜徉;我们更像山间流过的清泉充满灵性,一路奔跑一路欢歌。“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这是我们追求的学习境界。我们的学习是扎实的,勤奋的;也是自主的,快乐的!我们心灵手巧,喜欢动手动脑,在实小的快乐天地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特色班级实践的策略: (一)特色班级创建与学生的个性相结合 一个班集体是有鲜活着学生个体组成的,一个富有生机的班级,应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个性表现方面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哲学家布莱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因此,创建特色班级,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的个性作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在个性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相应的循环显现。在班级中,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必须凭借一定的载体有所发展和提高。 从刚接手这个班级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孩子共性的东西。我发现班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静能动。课堂上他们个性张扬,见解独特;做起事情来细致有耐心。特别是动手能力强,他们对“七巧板”、“漫画”的痴迷让人惊叹。闲暇时间里,他们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校园生活,去描绘生活中的真善美。从第一年在市科技节上崭露头角,到第一副漫画作品的风靡全班。我知道,孩子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了,孩子发展的共同支点是什么了。选择一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并带动班级共性融合的载体,让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地参与进来,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是创建特色班级的基石。 (二)特色班级创建与学校的活动相结合 特色班级不可能是班级的单打独斗,那样会失去发展的活力。因为班级设置的平台毕竟是有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 现象 学生:朱晨迪 系别:健康与运动科学系 班级:2010级应用心理班 学号:141008130104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摘要:本次报告中以2011级心理班的“冬至圣诞欢乐行”为现实事例,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与之相结合。从群体、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身边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班级活动的理解。另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班级的深入思考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班的不懈努力和多进行一些这样的练习,我们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会获得双丰收。也希望通过此次报告能够让大家更加客观的看待班级活动,更加积极的参与我们的班级活动。使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班更加美好! 关键词:班级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因知识而有力。那么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生活的点滴,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石。 2011年12月21日,10级心理班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冬至圣诞欢乐行”的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次活动的宗旨意在:在传统节日之际,大家都会有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为了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天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最终达到使同学们在节日的时候能够开心快乐,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凝聚力更加强大,使得班级和大家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辉煌。 从班级活动透视“社会化”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角色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必须要能够很好的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那么在大学生活中,班级对于班级成员的社会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更好的进行社会化的手段。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让个体知道班级这个社会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比方说我们期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去,因为在班级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哪个同学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就是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安排很多活动分配给班级成员,这些任务能够让同学们体现他们在班级中的价值,也是班级对于他的期待。 另外,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个班级都有他的规范,虽然不是成文的,但是通过班级活动,大家就会将这种比较模糊的规范明晰化。这就为同学们在今后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做好了铺垫。 在任何一个群体活动中,都会出现类似于意见不合,意见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协商,去统一。那么就会有人做出退让。或是大家都各让一步,从而让我们的活动更顺利,更好的进行。这些经历都会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如何更好的在群体中生存。 社会文化对于社会化的进程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应用到我们的班级,班级中有班级文化,宿舍有宿舍文化等等。班级文化对于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都是显而

小班班级特色工作总结(2020版)

( 工作总结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小班班级特色工作总结(2020 版) The work summary can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evious work, clar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work,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小班班级特色工作总结(2020版) 我们小一班共有30位小朋友,我们的孩子活泼、可爱。我们的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支持、配合。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在我们小班组的研讨课中,我班的孩子表现出色,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情绪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影响,意志较为薄弱,他们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目的和意义,也不能主动支配和调整自己的行动。如果活动的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体验。是很难说服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我班的孩子对听故事很感兴趣,只要我们讲故事,他们会马上安静下来,认真地听。还有下课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在我们的图书吧中挑选自己喜欢看的书,认

真地看了起来。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把班级特色定为分享阅读。 一、我们为幼儿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为幼儿创设轻松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我们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图书吧。在图书吧中我们自制了一些大图书,也精心挑选了一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的图书。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时时吸引着幼儿,孩子们还把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吧里,与同伴一起分享。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图书吧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场所。每次孩子走进图书吧,我们都不会忘记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常规教育。不断提醒孩子们要爱护图书,看完后放回原处。每天还会选1到2名幼儿当图书管理员,帮助整理,整齐地摆放图书。 二、开展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常规的好坏是早期阅读的先决条件,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幼儿终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总结4篇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总结4篇 不经意间,一个活动就结束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不如来好好的做个总结。现在你是否对活动总结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总结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班级读书活动总结篇1 书籍,可以净化灵魂,升华人格。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为了营造读书氛围,鼓励学生与书为友,“一路书香,快乐成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审美情趣和文明水平,让浓浓的书香伴随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开展的“营造书香校园”活动要求,为了班级能够书香盈室,为了孩子们能够宁静志远,使其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班级拟定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我们要有良好的班风。在班级建设上,我与学生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班级的书香氛围营造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好板报这一有效宣传窗口。用心出好每期的黑板报。板报内容内容包含诗歌、成语、美文诵读、名言警句等。在内容选择上尽量围绕每期不同的主体,选取不同的内容供学生诵读品味,积累运用。其次建设好班级专栏。班级中我们共开辟四个专栏,分别是:书海之旅、读书卡片、阅读作业、图书角。“书海之旅”专栏旨在激励学生热爱读书。在不同时期,将

学生中在阅读过程中写的读书体会、感悟,摘抄的好词好句、美文片段,张贴到上面,以此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作业”专栏的开设是通过在学生中征集从而开设的新专栏。里面展现的是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中、生活中一些巧妙的手工、绘画、诗文、书法等特色成果。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展示空间,让学习生活变得活泼生动而充满生趣。“读书卡片”是学生每读一本书记录的作家资料、历史人物、作品人物分析等制成的卡片,美观实在,选优登出。“图书角”里摆放着同学们自己凑的书籍和从图书室里借来的书籍,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借出、收回,做好记载、保管,每遇破损则及时补修。图书角让学生们每天走进教室都能在书籍中开启新的一天——与书为伴。 二、开展丰富的书香活动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如何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在班级氛围中,开辟专栏用来展示学生特色、专长而外,通过平时开展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如我们每月必须要进行的就是阅读之星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小组内的推荐、然后结合一周来的阅读数量跟读书随笔的质量来评定。通过我一个学期的实践,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我们班的特色活动了。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课,每学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如六年级上学期师生共读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下学期读的是《西游记》。另外我还向同学们推荐了高年级

幼儿园班级特色的活动总结

幼儿园班级特色的活动总结 幼儿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一)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新的组合体教师、孩子、家长都是新的。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我班幼儿35人,男孩16人,女孩19人,这些孩子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通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主动准时参与园、段、班三级教研活动,认真记录,踊跃发言,积极提出疑难问题、及时调整落实。 (二)各领域活动成效显著 健康 每天早晨我们会提供各种器械组织幼儿进行晨间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培养他们坚强意志,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一些丰富有趣的体育游戏:《木头人》、《切西瓜》、《吹泡泡》等,培养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很习惯,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 语言 通过一学年的学习生活,幼儿都能听懂普通话,也能用普通话较流利、连贯地与人交流。本学期重点让幼儿学说普

通话,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每个幼儿都能大胆讲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些孩子胆小、内向不爱讲话,我们就通过听说游戏、语言游戏鼓励这些孩子大胆讲述,积极参与游戏之中;我们还通过让幼儿接触经典富有情节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很优美;幼儿自带喜欢的图书与同伴分享,早期阅读《大家都看图画书》、《小狗的白皮书》等更是培养了幼儿对书籍、阅读、文字符号的兴趣。 社会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晨间谈话、小故事、语言游戏进行有目的、有针对的教育,培养幼儿团结友爱、诚实勇敢、不怕困难、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品质。 科学 幼儿期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电话、电视机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利用他们身边的这些物体让幼儿观察、探索、感受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小实验中孩子动手参与实验知道了糖在水里怎么不见了,多彩的肥皂。对一些偶发事件,注意抓住教育时机,适时引导幼儿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数学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游戏让幼儿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4以内的数量,学习把相同名称的物品放在一起,学习一一对应、分类,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小学二年级班级特色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班级特色工作总结 xx年小学二年级班级工作总结 我把加强班风建设放在首位,通过班会、晨会等各种教育渠道强化班级的团结,只有形成一个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全班上下一心的良好的集体,才可以带动班级其他各方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讲讲我所做的具体工作: 一、把一颗爱心捧给学生 热爱,尊重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师德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偏袒,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爱之深,求之严,我总是以热爱学生为前提。例如,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有的班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纪律,与同学打闹,学习不求上进的现象,我就找他交谈,帮助教育,使其尽快改正,对个别既调皮学习差的学生,不是置之不理放任自流,总是想尽办法创造条件,耐心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上进。 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

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的集体。我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另外我碰到比较有必要说的事情了,我会在语文课上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教育。 三、教育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四、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 学生有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一个学生在家里学习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几个同学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有必要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和学生家长一起共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各种优良习惯的形成。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五篇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五篇 特色班级的创建是一门艺术,巧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学期,在我校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作为班级的特色来创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普通话相互交流,建立深厚友谊、扩大交往,寻求进一步发展,让说普通话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在校外一些公共场所也要发扬特色——讲普通话,并做好义务宣传员。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确目标:全体师生共同制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个人目标和“人人都学普通话、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都用普通话的氛围,提高个人修养”的班级目标;并且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学生粘贴在家里时刻约束自己,也争取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阶段是宣传教育:班级成立一个“学说普通话监督团”,民主选举5名“督员”,负责监督同学说普通话的状况,杜绝一切不文明的卫生行为发生,碰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加以劝阻和制止。 第三阶段是自查自律:①开展“经典诗文晨读”活动,从声音大小、朗读质量、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每周评出一名“晨读之星”。 ②开展“我的一天”谈话活动,分组交流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小组其他同学就语音、语法等发面予以纠正评价。③定期举行“普通话知识大比拼”活动,对平时使用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读音以及语法知识进行归类、交流。④每日课前进行“两分钟新闻播报活动。

第四阶段是总结评价:活动尾声,每位同学就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找出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仍需要改进的地方,班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活动,班级学生说普通的状况明显好转,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乐于用普通话交流、不说脏话、普通话水平日见提高…… 班级文化建设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主题,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二) 在追求个性的时代,学生独特个性的养成离不开环境的营造,请走进初一一班,感受我们的班级特色。 班级特色的形成与活动的关系亦如鱼儿和水的关系。我们的班级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从而形成我们独特 的班级特色,不用说我们的班级文化,也不用说我们的亲情周记活动,就单单说我们自己主办的“缤纷天地”活动和我们的精彩作文时光就让你流连忘返了。 “缤纷天地”活动始创者是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在这里孩子们是真正的主角,至于老师嘛,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绿叶了。下午最后一节课,经常是此栏目的活动时间。第一次是由老师主持的,“缤纷天地”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一) 特色班级的创建是一门艺术,巧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本学期,在我校开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我是中国娃, 爱说普通话作为班级的特色来创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 够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普通话相互交流,建立深厚友谊、扩大交往,寻求进一步发展,让说普通话成为一种习惯;同时在校外一些 公共场所也要发扬特色讲普通话,并做好义务宣传员。开展班级 特色文化建设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明确目标:全体师生共同制定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的个人目标和人人都学普通话、人人都 讲普通话、处处都用普通话的氛围,提高个人修养的班级目标;并 且发放《致家长一封信》,要求学生粘贴在家里时刻约束自己,也争取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第二阶段是宣传教育:班级成立一个学说普通话监督团,民 主选举5名督员,负责监督同学说普通话的状况,杜绝一切不文 明的卫生行为发生,碰到不文明的行为要加以劝阻和制止。 第三阶段是自查自律:①开展经典诗文晨读活动,从声音大小、朗读质量、朗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议,每周评出一名晨读之星。②开展我的一天谈话活动,分组交流当天的学习生活情况, 小组其他同学就语音、语法等发面予以纠正评价。③定期举行普

通话知识大比拼活动,对平时使用普通话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读音 以及语法知识进行归类、交流。④每日课前进行两分钟新闻播报 活动。 第四阶段是总结评价:活动尾声,每位同学就此次活动谈体会、写感受,找出自己的进步之处,以及仍需要改进的地方,班 主任利用班会课进行总结评价。 通过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活动,班级学生说普通的状况明 显好转,大部分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乐于用普通话交流、不说脏话、普通话水平日见提高 班级文化建设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主题,滋润 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 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今 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 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 初中班级特色活动总结(二) 在追求个性的时代,学生独特个性的养成离不开环境的营造,请走进初一一班,感受我们的班级特色。 班级特色的形成与活动的关系亦如鱼儿和水的关系。我们的 班级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从而形成我 们独特的班级特色,不用说我们的班级文化,也不用说我们的亲 情周记活动,就单单说我们自己主办的缤纷天地活动和我们的精 彩作文时光就让你流连忘返了。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关于文明班级活动的总结

关于文明班级活动的总结 篇一:文明班级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质,这个学期,我们学期开展了关于“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积极动员,全班参与 本次“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学生都很重视,校长在集会时专门作了动员,提出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方法、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同学们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大家认为: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当前我们的祖国正积极建设文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是每一位同学的责任。 二、组织认真,内容丰富 1、引导同学们发挥主动性,自己动手收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资料。涌现了一批文明礼仪学习宣传积极分子。他们利用家里的电脑上网搜索并打印了不少相关的文明礼仪资料,在活动时上讲台读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 2、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班会。全班同学在课堂上集体学习了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对照文明礼仪的要求,同学们明确了努力方向。 3、加强了教育活动的宣传。在黑板上设计了“文明礼仪”宣传板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三、从严要求,积极实践 同学们不光将教育活动停留在学习上,而是积极将文明礼仪的要求体现到我们平时的言行中。从我们的走路、着装、语言、路队以及课堂秩序等等方面,都有意识地按文明礼仪的要求做,进一步规范了同学们的文明言行,逐步使同学们的言行举止自然得体,落落大方,又文明、又规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乱扔杂物、粗言野语、乱摘花草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我们进一步增强讲究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并不断把文明礼仪意识转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

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总结4篇

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总结4篇 创建文明班级 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现代文 明礼仪知识,遵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我班结合“文明”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开展了一些 相应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我班有学生17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9人。从行为习惯上来看,男生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一些,他们的行为有些散漫,听不进老师的教诲,比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个人卫生搞不好等等,在礼仪上他们不是很注重。这些情况一度引起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注意、重视。在这次的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改变让我有了以下的感想。 一、加强宣传,坚持教育 文明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窗口,只有我们每个人自觉提高文明意识,规范自己的 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社会才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才会愉悦。为此,宣传文明礼仪 知识,加强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在利用读报时间,让学生们看看课外书籍,然后交流读后感,从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文明”的向往。 同时,在学校开展的“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中,我班积极参与。在此绝好的机会中,我 加紧了“文明”的宣传,将“文明”细节化,如:教室卫生、用餐纪律、放学秩序、礼貌用语 等等。采取“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二、开展活动,促良好习惯养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法制演讲,表演活动等。活动中我们老师和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不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此 活动还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促进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意识,使校园文明意识大大提升。文 明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了使学生真正记住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结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在班级倡议: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让每位学生都知道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将这样的感受付诸于行动。 在公车上,要让座给老、弱、病、残、孕;在亲戚朋友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仪表;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