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典型例题

光的传播典型例题
光的传播典型例题

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4.6s 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某同学的距离.

典型例题2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

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电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典型例题3

某同学身高1.60m ,在路灯下向前步行4m ,发现此时影子长为2m ,则此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典型例题4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到达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 ,则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

A .51084.3?km

B .81084.3?km

C .51068.7?km

D .8

1068.7?km

典型例题5

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 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km .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典型例题6

在图中画出眼睛通过小孔所能看到的外界景物的范围,并画出最边缘光线的传播方向.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同,实际上两人谁跑得快?

典型例题8

如何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

典型例题9

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B.“▽”形C.“□”形D.“○”形

典型例题10

打雷时,看到闪电后经5秒钟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鸣处离你多远?

典型例题11

运动会上100m跑比赛时,记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记时,比看到冒烟记时早些还是迟些?早或迟多长时间?哪个更准确?

典型例题12

如图所示,AB是窗口,CD为窗外一景物,用作图法画出室内可看到CD整个景物的位置和范围.

典型例题示例

例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

同,实际上两人谁跑的快?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一点,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让学生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并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得出结论。因为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水中以及玻璃等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现象也很明显,如果进行探究实验的话,很多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很容易达到探究的目的。小孔成像的实验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课堂上分组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及时指导,明确的指出观察什么。否则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不知道应该观察哪里,然后由学生自己辅以作图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性质、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讨论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其它实例,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点。 由这节课我也总结了一下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运用实验、有效的提问、引导和讨论等策略,将学生带入物理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引导学生探索。同时辅以相关课件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最后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相关联的物理知识,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识过程。 篇二: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首先介绍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然后再让学生结合图找出各种光源,区分出不同的类别,引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的概念,整节课为概念教学而教学,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但却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思维能力的目的。 我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了以下三点: 一是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为学生首先创设了一个黑暗的环境,由于违背了常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光的研究上来。 二是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如在认识光源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发光的物体把教室照亮,比如点亮蜡烛,手电筒,火柴等,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体会到光源的作用,引发学生对光的研究兴趣。又如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让学生亲自反复实验比较如何让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中开展头脑风暴启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光源,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淡化了知识,让学生在感知寻找辨析中认识光源。 在课的导入部分,我首先把教室中的窗帘拉上,并关闭了所有的光源,创设了一个黑暗的环境,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着进入教室,由于违背了常规,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集中到光的研究上来。这时自然引导学生想各种方法使教室亮起来,拉开窗帘,让太阳光进来,打开灯,让灯光照亮教室。学生一下就感知到了光源。教师再适时的让学生想办法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发光的物体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传播与反射 一、 知识点睛 1.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_______________。 2.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 、 。 (1)日食的形成原理: 月球转到了______和______之间,且处于_____________;月球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使地球上的某个区域没有太阳光到达,出现日食。 1区域:_________;2区域:_________;3区域:_______。 (2)月食的形成原理: 当地球转到了______和_____之间,且处于___________; 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使月球上的某个区域有能反射太阳光,出现月食。 月球位于1区域:_______;月球位于1、2区域之间:________。 (3)小孔成像的原理: 小孔成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与小孔的形状____。 物距<像距,成_______的像;反之,成_______的像。 3.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 像距 物距

4. 光的反射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光的反射光路图中的七要素: 、 、 、 、 、 、 。 6.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 【板块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将一束光射入一杯白糖水中,发现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 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你认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 如图是某中学两根旗杆在路灯照射下的影子,请画出第三根旗杆的影子。 3. 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 OA 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子,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 ,如图所示。则AB 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_____(选填“东”或“西”)。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发生月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 B . 射向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 C . 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D . 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 5. 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奇景,图甲是厦门天文爱好者拍摄 的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 ”。 6.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 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 蜡烛的正立像 B . 蜡烛的倒立像 C . 三角形光斑 第1题图 第3题图

光的传播颜色

光的传播颜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4.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德育目标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 学生用: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呢?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想. 教师紧接着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光源

光的传播典型例题

某同学在看到闪电后4.6s 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某同学的距离. 典型例题2 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快 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电发生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典型例题3 某同学身高1.60m ,在路灯下向前步行4m ,发现此时影子长为2m ,则此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典型例题4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到达月球返回地球共需2.56s ,则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 A .51084.3?km B .81084.3?km C .51068.7?km D .8 1068.7?km 典型例题5 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0m 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60km .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典型例题6 在图中画出眼睛通过小孔所能看到的外界景物的范围,并画出最边缘光线的传播方向.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同,实际上两人谁跑得快? 典型例题8 如何应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 典型例题9 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B.“▽”形C.“□”形D.“○”形 典型例题10 打雷时,看到闪电后经5秒钟才听到雷声,估算一下发生雷鸣处离你多远? 典型例题11 运动会上100m跑比赛时,记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记时,比看到冒烟记时早些还是迟些?早或迟多长时间?哪个更准确? 典型例题12 如图所示,AB是窗口,CD为窗外一景物,用作图法画出室内可看到CD整个景物的位置和范围. 典型例题示例 例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两位裁判在终点分别为其计时,甲的裁判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的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两同学的百米时间相

第七讲光的传播和反射

课前一刻钟(7)——光的传播和反射 1、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按成因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如太阳,蜡烛, 萤火虫,水母等。按发光原理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比如说,太阳是自然光源,蜡烛则是人造光源,但太阳和蜡烛都是利用热能激发的光源,都是热光源,冷光源则有萤火虫,水母等。 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线: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常见的光的传播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等。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这个值。空气中传播速度近似为c=3×108m/s ,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c ,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23c 。 思考: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 答案:不需要,因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太阳 B 、月亮 C 、萤火虫 D 、电灯 答案:B 解析: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因为月亮是通过发射太阳的光才发光的,它本身不能发光。 2、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

注意:光发生反射时,是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并且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而且光速不变。人看到物体的原理: (1)能够看到本身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视觉。如太阳,小灯泡。 (2)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能够使光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形成视觉。如墙壁,杯子等。 光的反射规律: a.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但是墙壁,植物等,表面会发生漫 反射。

PBL教学模式案例光的传播

P B L教学模式案例光的 传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PBL教学模式案例 案例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此案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学习实现问题解决,是一种典型的PBL教学模式案例,可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PBL模式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该案例内容注重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两方面出发,赋予课堂教学新的特点。从信息技术方面看,本节注重联系生活,比如多媒体演示布达拉官夜景,手影游戏等,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从新课程理念方面看,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STS教育。 本案例中关于光的传播等相关内容的得出,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个学习小组的不同实验探究、动手操作最终获得的。以学习小组作为学习单位,并且以确定的不同问题为解决任务,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的过程,既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物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明确了知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尤其对于学生探究方法的掌握和探究思想的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本案例的设计也充分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适过课件演示模拟了生活场景,创设了学习情境。又帮助学生从实践获取知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改革理念。以分组实现学习任务、PBL教学模式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使本案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背景(基本信息) 设计者:xxx,xxxx中学物理教师 学生:xx中学八年级 教材: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 教学设计指导者:杨薇,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及光速。 2.教材编写特点 光的直线传播不仅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几何光学的基础,进一步学习反射、折射都要用到这节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是以后学习的必备知识。 3.教材内容的物理核心思想 在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特意安排了几组可观性强,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便于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关注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了解和掌握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光的传播 颜色习题2

光的传播颜色习题 1.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 m/s.它相当于 1 s内绕地球赤道__________圈.在平常计算中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取为__________. 2.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太阳、月亮、蜡烛、白炽灯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__________.小华的调色板上如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的颜料,他也能通过颜料混合画出各种色彩的图画,这说明色光的混合规律跟颜料的混合规律是_______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小明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结果. (2)早上起床后小红拉开窗帘,整个房间立刻亮了,可见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3)声音在水里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所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也比在空气中快 (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5)黄色颜料和蓝色颜料可混合出绿色颜料,所以黄光和蓝光可混合出绿光. 6.织女星与我们相距2.4976×1014 km,我们现在看到的织女星的光大约是多少年前发出的? 7.你会做下面的实验吗? 模拟“日食”和“月食”现象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乒乓球、皮球(或气球).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点燃蜡烛,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一手持乒乓球(代表月亮),另一手持皮球(代表地球). (2)使皮球围绕蜡烛运动,乒乓球围绕皮球运动,观察皮球、乒乓球各自被

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教学反思 篇一:科学是什么教学反思 1.1《科学是……》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兴奋,刚开始在他们大脑中科学就是做实验,通过看第2页的图片和回忆他们小时候做过的观察蚂蚁,拆玩具,看影子和看小鸡出壳,让学生知道“因为好奇,才去观察”的想法和和科学家特别类似。 在学习了解琴拿纳和牛痘的故事中,让学生认识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为以后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篇二: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磁铁的力量》教学反思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磁铁有磁性”是本单元的第一课的内容。激趣导入,交流“我知道的磁铁”,从引导到“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磁铁有磁性这一最基本的性质的认识。然后通过交流在观察中的发现和产生的问题,引发出后续的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逐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磁铁的认识,并最终指向综合运用。纵观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 现反思如下: 教学开始,我创设了“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景: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几根小铁丝后重新粘合,并在手中放入磁铁。当我将乒乓球放在手上时,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当学生看到这里时,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乒乓球怎么会粘在老师的手上”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 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材料在科学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整堂课我都很注重用材料来调控课堂节奏。如在材料的准备上我准备了课本50页上的铁钉、回形针等十多种典型的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先让学生预测其中的那些物品能被磁铁所吸引,那些不能被磁铁所吸引,然后再用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孩子们的预测是否准确。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由于是常态的科学教学,在教材处理上我还是不够大胆,使学生动手探究的时间受到限制。但由于考虑到尊重教材活动的先后安排,也不敢尝试大环节教学。因此在了解磁铁的形状、生活中的应用及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以上几个活动的教学花去了不少时间,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重点部分,显得重点活动没有深入地 展开。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

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练习题

一、光的传播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发生雷电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为_________米/秒,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_________。 2.能够_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_________光源。 3.迄今为止人类制造出来的最常用的人造光源是_________,它是美国发明大王_________在1878年发明的。 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传播的。工程师们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_________前进,就是利用了激光的准直性。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月亮和萤火虫 D.萤火虫和烛焰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C.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3.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 m/s B.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l08 m/s C.光年是长度单位 D.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A.空气、水、玻璃 B.玻璃、水、空气 C.水、空气、玻璃 D.水、玻璃、空气 5.(2010北京海淀模拟)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光_________传播的规律。

第3讲: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第三讲: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一、选择题 1、(2012湖南株洲)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 B .水中“月亮” 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 2、(2012浙江宁波)在下列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 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B.笔在水中偏折 C.用放大镜看字 D .太阳光下鸽子的影子 3、(2012四川成都)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 射现象的是() A.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水面上山的“倒影” D. 手影游戏 4、(2012福建福州)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 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5、(2012山东德州)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 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 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6、(2012湖北襄阳)下列形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7.(2012江西)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 的是()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8、(2012福建福州)如图3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0角,则:() A.入射角是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0 C.反射角是600 D.入射角增大50,反射角增大100 9、(2012江苏无锡)小明用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 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10.(2012上海)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基色光之一的是 () A. 红光 B. 橙光 C.黄光 D. 紫光 11、(2012山西)2012年5月21日, 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 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下列所述现象 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拱桥倒影 B.海市蜃楼幻影 C.立竿见影 D.毕业合影 12、(2012广东省)广告公司在拍摄水 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 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 看到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13、(2012江苏泰州)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 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 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14、(2012江苏淮安)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 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 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 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15、(2012湖北黄石)一个半径为5m 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 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 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 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 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边的距离 不能超过( ) A.1m B.2m C.3m D.4m 16、(2012湖南益阳,第2题)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 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 17、(2012山东日照)如图 3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 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 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 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 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 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 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8、下图“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19、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 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3:40B.4:20 C.8:20 D.9:40 20、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 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21、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 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 面镜的距离应是() A.1m B.2m C.3m D.4m 21、(2012宁夏)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 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22.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 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23、(2012浙江嘉兴)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 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 慢移动。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原 A B C D 图1

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光的传播

探究式课堂教学案例——光的传播 初中物理实行新的课程标准以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在于激发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上都融入了每一堂课,使学生通过身边的物理现象,探究发现了一系列物理规律。使物理课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研究课,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以下以《光的传播》一节教案为例介绍我们实行新的课程标准的具体做法。 [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单亲家庭或有特殊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光有声的热烈气氛,引导学生观察“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生回答:有声音,有光现象。 教师给出主题“声现象前面已研究过了,今天开始研究光现象,同时板书: 第二章光现象 [提出问题] 1、你看到哪些发光物体?(可以扩大到室外) 学生举例;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灯、夜明珠,点燃蜡烛和烟火,月亮、星星...... 引导学生分类; ①把不是光源的月亮去掉

②星星发光更正为恒星 ③由各种不同的观点把上述光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月亮恒星以上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能发光,教师引导认识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引导学生分类; (A)人造光源,天然光源 (B)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C)冷光源,热光源...... 2、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 3、你最想知道有关光的哪些知识? 由学生充分发言: ①光的传播速度;②光的传播路径 ③光有几种颜色;④光有危害吗 ⑤人类如何利用光;⑥声有声波,光有光波吗? 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先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同时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猜想假设]: 由学生讨论猜想;①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折线;②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曲线;③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1、设计能看到光线传播路径的实验

07高中光的传播习题.doc

1.下列关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Z比叫折射率 B.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 C.临界角的正弦和折射率的乘积--定等于1 D.只要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就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2.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b从空气射入水中, F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光束b的频率比光束d低 B.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d比光束b小 C.水对光束a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川射向空气,则光束b的临界角比光束a的临界角人 3.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外、〃2,已知〃用如、血分别表示水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用申、卩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V?, Vj>V2 V1V2 4.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半圆形玻璃砖顶点垂直于PQ向圆心O射去。保持入射光不变让玻璃砖绕圆心逆时针缓慢转动,当转过”角时,恰好没有任何光线从PQ边射岀。由此 可以判定 A.红光的临界角是a B.红光 的临界角是ad C.紫光的临界角是a D.紫光的临界角是ad 5.如图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 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们之I'可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 细束单色光O垂直于43面入射左边的三棱镜,在图示的出射 光线中 A.笫①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屮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B.第②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C.第③组三条光线(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 D.只可能是第②组中上、下的两条 6.如图所示,发 出白光的细线光源ab,长度为4),竖直放置,上端a恰j 好在水面以下,现考虑线光源"发出的靠近水面法线(图屮的虚线)的细光三三皋三三束经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对光有色散作用,若以厶表示红光成的盍蔭像的长度,b表示紫光成的像的长度,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亡*亡話亡*亡* A?厶<72/2>/()C」2>h>h)D」2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参赛)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陈水云 广东云浮市罗定廷锴纪念中学 一、教学背景: 光的传播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但他们对光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虽然他们整体实力不强,但是他们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的应用,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的、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光的传播是光学的基础,是在小学科学课学过的有关基础知识上的延续与补充,是学习光现象以及相关知识所必须的首先要知道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五、教学难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的能力 六、教具仪器: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 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牛奶)、果冻。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实验和演示实验、板书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光速。学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实现了教学目标介绍或启发学生如何让光在水中、空气中现形,水中加入少许牛奶或粉笔灰,空气中喷洒烟雾,观察光在水或空气中的传播路线。并且在课堂中除了丰富的探究实验以外,还增加了很多唯美的图片和视频,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光的传播的理解和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去解决相关的物理现象。 不足之处是,学生演示的实验效果不太好,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较弱,实验器材较为简陋,由于课堂容量较多,加上图片、视频有点过多,所以巩固练习练得较少。

光的传播颜色教案示例一

第一节光的传播颜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 1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究式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设想 1 重点、难点、疑点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3)探究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规律。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这节课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讨论,从而分析概括,光的直线传播和色光、颜料的混合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霓虹灯、蜡烛、小灯泡、篮球、乒乓球、水槽、牛奶、厚玻璃、三棱镜、手电筒、彩色透明胶片、彩色陀螺、极光图片、雨后彩虹图片、颜料、画板。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彩灯,在优美的舞曲声中欣赏变幻的七色光。 2.漆黑的夜晚会伸手不见五指,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通过观察讨论,认识各种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的光速最大,通常取c=3×108m/s。 白光能分解成各种色光,其中把红、绿、蓝三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教学互动 互动1:你知道哪些光源?它们有什么特点? 明确观看实物、图片资料,认识各种光源,所谓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萤火虫……。启发大家归类出光源可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互动2:体育课上随着老师的口令,同学们总能很快地排好各种队形,为什么? 明确猜想光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互动3:日食、月食是怎么回事?真有天狗吞月吗? 明确利用小灯泡,乒乓球,篮球演示日食、月食现象,显然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影子等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互动3:打靶的时候,怎样才能瞄准? 明确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打靶瞄准时只要把枪上的缺口、准星、射击目标三点放在一直线上就行了。其实排队、挖掘隧道、激光引导方向等都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互动4:打雷时,雷声与闪电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明确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光在水中的速度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4.1光源 光的传播 课后习题

4.1光源光的传播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2.如图所示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B.月亮是光源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光年是时间单位 4、小壮同学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一天后,她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射入白糖水,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激光笔发出的光本身是弯的 B.光在白糖水中是不会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

D.白糖水不是均匀的介质,从而使光传播方向改变 5、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日环食,自贡城区也观看到了日偏食的奇观。日环食和日偏食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6.下列成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D.管中窥豹 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 C.星光闪烁,一眨一眨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 9.小壮同学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如图所示。若保持小孔和烛焰位置不变,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10.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光的传播速度() A.不变B.减小 C.增大D.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二、填空题 1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从物理角度来看,月亮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诗人在地上的影子是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12.“一叶障目”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_____的,这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光学原理是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13、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14、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______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m/s。 15、大约2400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所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__关。 16.图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图,烛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光屏和小孔位置不变,当蜡烛远离小孔时,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1光的传播 教学反思

光的传播教学反思 板芙一中物理科组:张迎新 1.备教学思路。在备课过程中,重视教学思路的准备,重点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程序的连续性、以及语言的组织、过渡语言的准备上,尽是做到语言简练,不啰嗦不废话。 2.备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为光的传播路径,所以安排了实验探究。 3.目标引领。按照我校教学要求,进行目标引领,当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回看学习目标,边看学习目标,边进行小结。既前后照应,又达到了小结本节课的目的。使得授课前出示的学习目标不再是虚设。 4.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PPT课件简捷实用,节省的备课时间,为备课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5.对抽象内容利用flash进行展示。 6.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不容易看到,引导学生想办法,然后我出示喷雾器,在空气中制造“雾”,使学生看到了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本节的重点内容――光的传播路径――设计了分组实验。 7.当堂训练,提高课堂效率。当堂训练是我校课堂教学的一贯主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也符合我校物理组进行的课题研究。 8.启发引导,层层深入。学生能够按照我的启发,一步步深入地进行探究,效果理想。 9.联系生活实际。树阴下的许多圆形光斑常见,是怎样形成的呢?站操或者上体育课时,前后同学如何才能站成整齐的一排呢?提出这样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现象,容易理解。 10. flash课件 有的实验能够演示、或者录制视频进行播放,但也有不能够进行实验再现的,例如日食月食、光进入不均匀的大气层后发生偏折、小孔成像时光的传播路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使用了flash动画。

“光的传播”教学案例.doc

“光的传播”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二、学生实验器材 激光手电、蚊香、玻璃砖、火柴、蜡烛、光屏、中间有孔的不透明硬纸板、盛水的小烧坏(水中放适量粉笔末)、果冻。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课前启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

夜景。 2、导入新课 师: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谈感受)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城市才被打扮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3、新授 (一)光源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城市夜景,那么,这些把城市点缀的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 生: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师:是的,是从光源发出来的。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吗? 生:讨论交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好多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把这些物体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二)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光的传播习题(无答案)

《一、光的传播》 1、真空中光的速度是 m/s,它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圈,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要。 2、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如图1-9所示,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是利用。 3、如图4.1-10所示,O为灯泡,A、B、C、D是地面上四个位置,某人举着一球形物体分别站在四处,在__________处时,墙上的阴影最大。 4、站在远处观察锣鼓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队员敲锣打鼓的动作,而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是因为() A、人眼比人耳反应快,灵敏 B、敲锣打鼓后,隔一段时间才发出声音 C、在空气中声音传播比光慢 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 B、探照灯在节日夜空形成的光束 C、平静的河面上看到电线杆笔直的倒影 D、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6、在图4.1-11中作出室内人观察到的窗户外的景物范围。 7、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一秒钟就可以翻一个跟斗,是神仙里当之无愧的赛跑冠军,但是,如来佛祖说光比他快多了,孙大圣当然不服,于是他与光相约来一次比赛,并请你来做裁判(如图4.1-12)。 (1)你认为他们谁可能赢?为什么? (2)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那么光跑一趟要多久?孙悟空呢?

8、2002年6月11日,家住上海的天文爱好者王强,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的照片如图4.1-13所示,请说明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它的成因是什么? 9、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可以测量河道的宽度。如图4.1-14所示,先用一根竹竿正对河对岸边上O点处的一颗大树(或其他物体)竖直插在河边A点上,再用另一根竹竿竖直插在B点,观察到两根竹竿与树干恰好重合在一直线上,测得AB=2m,然后将A竿向左移动1m,B竿向左移动1.2m才能使它们再次重合在一直线上,请用作图法求出河宽。 10、请看如图4.1-15所示的几幅图: (1)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除了图中所示的几种情形外,你能不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或事实来证明你的结论? 备课注意事项: 1、立足课本。 2、明确目标。 3、明确重点。 4、把握重难点。 5、注重学习自学和互学。 6、教师少说学生多练习。 7、练习要梯度。 8、当堂批改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