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简介

(mental accounting)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概念发展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sunkcosteffect)”的影响。萨勒认为: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论”,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推测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账户系(PsychicAccountingsystem)。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1981年,丹尼尔·卡尼曼和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在对“演出实验”的分析中使用“Psycho logical Account(心理账户)”概念,表明消费者在决策时根据不同的决策任务形成相应的心理账户。卡尼曼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1984年,卡尼曼教授和特韦尔斯基教授认为“心理账户”概念用“mental account”表达更贴切。卡尼曼认为: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实际上就是对多种选择结果进行估价的过程。究竟如何估价,最简单也最基本的估价方式就是把选择结果进行获益与损失(得失)的评价。因此,他提出了“值函数”假设和“决策权重”函数来解释人们内在的得失评价机制。

1985年,萨勒教授发表《心理账户与消费者行为选择》一文,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心理账户现象,以及心理账户如何导致个体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萨勒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在作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萨勒列举了4个典型现象阐明心理账户对传统经济规律的违背,并提出了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特征。

1996年Tversky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这种认知幻觉影响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使投资者们失去对价格的理性关注,从而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5]。

Kivetz(1999)认为,心理账户是人们根据财富的来源不同进行编码和归类的心理过程,在这一编码和分类过程中“重要性-非重要性”是人们考虑的一个维度。有学者从行为的角度对“心理账户”进行定义,认为心理账户是个人或家庭用来管理、评估和记录经济活动的一套认知操作系统,这套认知操作系统导致一系列非理性的“心理账户”决策误区。

1999年,萨勒发表《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一文,这是对近20年“心理账户”研究的一个总结。在文章中,萨勒认为:心理账户的三个部分最受关注,首先是对于决策结果的感知以及决策结果的制定及评价,心理账户系统提供了决策前后的损失--获益分析; 第二个部分涉及特定账户的分类活动,资金根据来源和支出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住房、食物等),消费有时要受制于明确或不明确的特定账户的预算; 第三个部分涉及账户评估频率和选择框架,账户可以是以每天、每周或每年的频率进行权衡,时间限定可宽可窄。因此,“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

应用

经济学中应用

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人们在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这些行为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心理效应:非替代性效应、沉没成本效应、交易效用效应。

最早提出心理帐户现象的经济学家萨勒曾讲过他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瑞士给他的报酬还不错,他很高兴,讲课之余就在瑞士作了一次旅行,整个旅行非常愉快,而实际上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第二次在英国讲课,也有不错的报酬,就又去瑞士旅行了一次,但这一次到哪里都觉得贵,弄得特别不舒服。为什么同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他把在瑞士挣的钱跟花的钱放在了一个帐户上;第二次不是,他把在别的地方赚的钱花在了瑞士的账户上。

跟团旅游同样如此。先付掉旅行所有的费用和先付一部分钱,然后每次门票费再另付可能路线、费用都一样,但舒服度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是怎么玩乐怎么高兴,因为钱已付了;后一种情绪变化会比较大,因为总在掏钱。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让痛苦分阶段,既然痛苦不可避免,就应让让痛苦一次到位,剩下的全都是好的。

决策无处不在,大到公司的业务决策,项目决策,小到每个人日常生活当中,购买怎样的房子,购买哪支股票,甚至晚上该吃什么等。既然是决策就有理性的与非理性的。

我们都有两个帐户,一个是经济学帐户,一个是心理帐户,心理帐户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消费决策。经济学帐户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

在心理帐户里,对每一块钱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视不同来处,去往何处采取不同的态度。

心理帐户有三种情形,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例如,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帐户内。正常人不会拿自己辛苦赚取的10万元去赌场,不过如果是赌马来的10万,去赌场的可能性就高多了。一个人会将辛苦赚来的项目报酬有严谨的储蓄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

一个10元等于两个5元吗?由于心理帐户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认识和行为决策有不同。认识到如此,那么做为子女,每年一次性给一大笔钱孝敬父母,不如分若干次以小额的形式,这样促使他们真正使用这笔费用。

认识到心理帐户的存在,了解非理性的效应。

应该明白,钱是等价的,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和不同数额的收入一视同仁,做出一致决策。

教育学中应用

“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绝大部分都有,学生当然也有。

我们是否可以应用这一心理现象为布置作业服务。

学生在心中为所学的各门功课都建有一个心理帐户,当天的功课均匀而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能并不感觉多,但一门功课留的作业较多,学生就感觉今天的作业很多,其实前面各科的作业总量要比这一科的作业多很多。这就是学生的心理帐户在起作用。

消费领域的应用

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 (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 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探讨了人们面临信用市场不完善、未来收入和寿命不确定以及自身目光短浅无足够储蓄的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要求人们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 和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也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的。)是凯恩斯以后消费函数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但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

例如,生命周期假说就认为:人总是能够深谋远虑,在任何时候都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利益,并站在这种高度,根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使一生的总效用达到最大。这显然和人们实际的消费行为不符,这种过于理性化的理论也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1988年Shefrin和 Thaler提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behavior lifecycle hypothesis)修正了传统的生命周期假说,使之能更好地描述现实中人们的消费行为。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自我控制和心理账户。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心理账户”理论解释消费行为。

消费者根据生命周期不同财富的来源和形式,将它们划分为三个心理账户: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I),现期资产账户(A)和未来收入账户(F)。行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不同账户的财富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是不同的。

现金收入账户消费的诱惑力最大,因此,将这个账户的收入不消费而储蓄起来的心理成本也最大;

现期资产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居中;

未来收入账户的诱惑力和储蓄的心理成本最小。

由于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不同,所以,消费者倾向于较多地通过现金收入账户消费,而较少通过现期资产账户消费,几乎不通过未来收入账户消费。不仅不同的心理账户对消费者的诱惑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心理账户,其中的财富余额不同,对消费者的诱惑也不同。财富余额越多,诱惑越大。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f (I, A, F),且有:1≈C/I > C/A > C/F≈0。这就是说,现金收入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最大,接近于1;现期资产账户次之;未来收入账户最小,接近0。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相比,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强调的是心理方面的因素,这些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心理账户加以描述。所以,心理账户的划分及其性质是理解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关键。

影响

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在上面的问题中,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就是被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抛售之前是账面上的亏损,而抛售之后是一个实际的亏损,客观上讲,这两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但是在心理上人们却把它们划上了严格的界限。从账面亏损到实际亏损,后者在心理账户中感觉更加“真实”,也就更加让人痛苦,所以这两个账户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人们并不能从心理上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当原来的账面亏损不小心成了实际亏损之后,那个股票的账面亏损账户在心里就以最终亏损的状态关闭了,人们一般不能把账户再往回拨,也就是从实际亏损账户再回拨到账面亏损账户。

错误的行为用情商来管理心理账户

【“错误”的行为】用情商来管理“心理账户”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现代行为金融学的重要先驱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2015年中信出版社出版塞勒专著《“错误”的行为》,塞勒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心理账户这一概念,并列举多项生活事例来分析心理账户的作用机制。我们运用塞勒心理账户机制来分析诸多债券交易行为,并从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比如,如何对待账面浮亏和实际亏损?当投资者以4.7%的收益率买入10年期国开债170215,此时收益率上行至4.9%,在卖出之前是账面浮亏,卖出之后是实际亏损,而在4.9%的位置对于机构的损益表影响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投资者可能会受“浮亏心理账户”和“实亏心理账户”两个心理账户的共同影响,若“浮亏心理账户”更胜一筹,投资者将更愿意继续持有170215,因为这是账面浮亏,未来收益率可能会回落至4.8%或是成本线4.7%,但如果卖出了就是实际亏损20BP,但最后的结果是收益率突破了5%。实际上,当收益率上行至4.9%的时候,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根据4.9%的收益率与当时的市场基本面、投资者预期等是否一致来做决策,而跟当时是浮亏还是实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投资者深受心理账户的影响,将会错过有利的卖出时机。又比如,当要卖出债券组合中的债券时,投

资者会优先卖出那些账面盈利的债券,而留下账面亏损的债券,对于浮亏的债券则苦苦持有,不到成本价不考虑卖出,因此在面对“浮盈心理账户”和“实赢心理账户”的决策时,显然“实赢心理账户”的影响更大,而这与面对浮亏时,“浮亏心理账户”的影响结果是截然相反的。塞勒将上述特征称之为“损失厌恶心理”。塞勒的“损失厌恶”的价值函数曲线为损失带来的痛苦是收益带来的快乐的两倍。塞勒用赌徒赌场赢钱的例子说明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的,赌场赢钱的人似乎并不把赢的钱当“钱”看。如果一个赌徒赢了钱,你会发现被塞勒称为“双兜”心理账户情况,比如赌徒带200元去赌博,然后赢了100元,此时他会将200元放进一个兜里,然后把赢得的100元放在另一个兜里(更可能的情况是准备继续下注)。债券交易也会有“双兜”心理账户的体现,比如债券组合有较多的盈利,当考虑用盈利资金再投资时,我们的谨慎程度会降低,认为这是赚来的钱,他们就变得愿意承担风险了,“浮盈加仓”影响下会无意识的买入久期偏长的债券。与之相反,当人们某个心理账户遭受损失时,也会有复杂偏好的情况。前景理论预测,人们面对损失时会追求冒险企图翻本,但如果承担风险并不能翻倍,人们也不会贸然承担风险。比如当债券组合有较大的亏损时,此时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谨慎程度会明显提高,对于长久期债券的买入会变得畏手畏脚,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复习过程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 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 Wilhelm Wundt 1832---1920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简介 (mental accounting)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概念发展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金融和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首次提出“PsychicAccounting(心理账户)”概念,用于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sunkcosteffect)”的影响。萨勒认为:人们在消费行为中之所以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卡尼曼教授等提出的“前景理论”,另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推测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账户系(PsychicAccountingsystem)。人们在消费决策时把过去的投入和现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来衡量决策的后果。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的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价过程。

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能拿到诺贝尔——心理账户是什么

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拿诺贝尔——心理账户是什么? 2017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了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奠基者。这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自2002年颁发给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Dain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之后,又一次专门颁发给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号称是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完美融合,而丹尼尔·卡尼曼更是热销心理学书籍《思考?快与慢》的作者。难怪学界有了这样的一句玩笑:“懂心理学的经济学家都能拿诺贝尔”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半授予卡尼曼,表彰他“把心理研究的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了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作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卡内曼的主要贡献是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卡内曼证实传统的人类理性的假说是错误的,而且人们作出抉择妄想的误差是有规律性的。这些主要发现开创了关于“启发式与成见”(heuristics and biases)的研究。遵循Simon的有限理性学说,经由过程对判定的研究,Kahneman和Tversky指出,人们在不确定性世界中作判定依靠于有限的启发式。3种最主要的启发式搜罗: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可得性(availability)以及锚定和调整(anchoring and adjustment)。弗农·史密斯教授因“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经济学方面的经验性分析,特别是对可选择性市场机制的研究”而与丹尼尔·卡纳曼一同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今年泰勒恰恰也是因为“心理账户”等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心理账户、禀赋效应、交易效用是什么。 心理账户:钱和钱不一样? 1980年,理查德·塞勒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ting)的概念与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人们不仅有对物品分门别类的习惯,对于钱和资产,人们一样会将它们各自归类,区别对待,在头脑中为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账户,从而管理、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经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因此人们通常感觉不到心理账户对自己的影响。但人们如何将收入和支出归类,

心理学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X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70以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动机和行为的效果有不完全一致方面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对)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对过去曾经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产生了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或)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反映。 2.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遗忘是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现或错误地再现。 4.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四.判断题 1.灵长类动物虽然能学会一些手势语,但它并不能进行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所以他们的心理只能说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 √ ) 2.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 ( √ ) 3.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过程. (√ ) 4.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适用于一切适宜刺激. ( X ) 5.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叫做注意的分散. ( X ) 6.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许多知识,这是通过随意识记获得的. ( X ) 7.与意志的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顽固、执拗和动摇. ( √ ) 8.学习程度与遗忘和保持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学习程度达150%时,保持的效果最佳. (√ ) 9.气质不影响人的成就高低、贡献大小,但却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 √ ) 10.气质更多地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性对行为的自然影响,因而具有天赋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 ( √ ) 1、社会环境对人的心里有特别重要的作用。V 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利用错觉为生活和教 学服务。X 3、人的感觉能力高低是天赋的,无需训练。X 4、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叫前摄抑制。V 5、要使学习过的知识记得牢就得反复学习,学习次数越多越牢。X 6、练习只要次数越多,效果越好。V 7、晶体智力随着年龄的衰老而衰老,在40岁时达到高峰。X

心理学七大流派

心理学七大流派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活跃时间:1879—20世纪20年代 (3)观点: ①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 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②主张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 (4)评价: ①首先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推动了心理学实验研究 的传播和发展; ②把心理学看成纯科学,只研究心理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 义和功用,因而狭隘。 (5)备注: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安吉尔 (2)活跃时间:1890—20世纪30年代 (3)观点:

①主要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 流的概念; ②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③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 限; ④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4)评价:由于机能心理学对心理的研究已从主观方面扩大到外部行为,因此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开拓了道路。在机能心理学的影响下,个别差异心理学、各种心理测验、学习心理学、知觉心理学等在美国有了明显的发展。 三、行为主义 (1)代表人物:旧行为主义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以斯金纳为首(2)活跃时间: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3)观点: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③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④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完全是由环境所控制 和决定的。 (4)评价:

时间心理学

时间心理学 (Psychology of time)是研究个体大脑对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的科学。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是围绕着时序、时距和时点这三个时间信息的基本属性进行的。由于人对时间的反映同计时工具测量出来的时间通常不一致,因此对时间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建立时间心理学这门学科对把握主观时间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时间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时间心理学大致经历了从纯粹时间知觉模型建构到对整个时间认知范畴研究,从单一的时间认知研究到认知人格研究的一体化,从纯粹的现象分析到系统学科的建立。将时间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结合起来,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大师们(Allport, Cattell, Eysenck 等) 所没有涉及到的人格的时间维度的差异研究, 在中国由黄希庭等著名心理学家把时间研究和人的人格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时间人格研究。已经论述的认识有:时间是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在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时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时间知觉与意识,主要研究时间知觉和意识过程的关系,特别是探讨意识过程的时限和时间整合问题,其中时间知觉与意识时间知觉即“知觉到的现在”(perceived pre-sent),和时间估计不同,它强调的是离散的心理事件只有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其上限约为3秒钟)才能形成知觉上的整体[1]。P ppel认为这种时间知觉就是意识的限度; (2)时间认知的脑机制,主要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和脑成像技术探索时间信息加工的时程和功能定位问题; (3)时间人格研究,主要探讨时间洞察力的内涵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及其应用。 法国的弗雷斯因其对时间和节奏心理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成型的认识。 他认为时间包含的概念有两个:顺序和期间,顺序就是比较多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而期间就是指时间间隔的概念,它代表两个先后发生的事件之间所经历的时间,他主要谈到的时间概念为事件的顺序、时刻间的时间量(期间)。他还指出,在空间和时间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空间的大小与时间的大小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他提出了知觉到的现在(perceived present,1963、1984)这一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能在很短暂的时间内把若干有限的事件排列有序并知觉为一个单位,在此单位中,各个事件则成为了一个相对同时的整体。他将这种有限性与心理学的“现在”概念(定义为不必参照记忆就可以觉察刺激的时间间隔)相联系起来,称为知觉到的现在。知觉到的现在不超过 5 秒,平均在2-3 秒,该时段内的时间适应对于有机体的生存和进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致力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级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健康: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行为有目的、有计划观察并记录及进行分析,以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方法。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调查法:就某个问题要求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根据预先拟定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级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测验法(人格):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索和鉴别的方法。 横断研究法: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纵向研究法:对被试进行较长时间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 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质的变化 规律。 群体序列研究法:在同一时间 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 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 的跟踪研究。 投射测验:若干个模棱两可的 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 使自己动机、态度。感情及性 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 意识与注意意识(心理活动): 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 心理活动,对内在的身心状态 和环境中外在(人、事、物) 变化的觉知。 无意识:不能觉察的心理活动 和过程。 前意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过 度层面。 催眠: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 识恍惚状态。 注意: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 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 与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瞬间意识选择 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 象。 注意的集中性:意识指向某个 对象时,在这这个对象上集中 起来。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 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 注意: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 节省意志的努力。 感觉感觉:对直接作用与感觉 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在脑中 的反映。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 力。 感觉阈限:感到性大小的基本 指标。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 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对两 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察觉能 力。 知觉知觉:通过感官得到内部 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信息经过 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 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的整体性:在经验基础上 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 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时,从复 杂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 抽出组织成知觉对象,其他部 分则留为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 经验来解释对象。 知觉的恒常性:感觉不断在变 化,知觉稳定不变。 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 和自己的身体在空间所处的位 置的知觉。 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 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 程。 陈述性记忆:陈述性的知识(即 事实类信息),可以用语言表 达。 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记忆 程序性知识或多个序列联系动 作,在同一瞬间进行的动作间 的横向联系,无法用语言表 现。 情境记忆:亲身经历过的,在 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 去情境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对词、概念、规 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知识的记 忆。 感觉记忆(感觉寄存器、瞬时 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 第一直接印象。短时记忆:是 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长时记 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 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 忆。 情境依存记忆:环境上的相似 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 象。依存性记忆:同外部环境 一样,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 也会编入长时记忆,作为一种 提取线索。 图式:心理网络结构,各种知 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 地点法(位置法):熟悉的地点 与记忆材料建立关系,主要利 用视觉表现。 韵律法(口诀法):使用语音 的韵律记忆材料。 学习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 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 验、构建心理结构适应环境的 过程,可以通过行为变化而有 所表现。 接受学习:将别人的经验变成 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 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 传授者传授的,无需去独立发 现。 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 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 创造经验的过程。 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 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 息。 机械学习:在缺乏某种先前的 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学 习。 思维思维:以知识为中介,对 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 映。 直觉动作思维:依据行动来解 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 (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 程。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言语符号 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 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聚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 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根据问题信息和记 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 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 1

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经济理论问题 《生产力研究》No.9.2004 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李爱梅1,曾小保2 (1.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2.中共新余市委党校,江西新余336500) 【摘 要】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由萨勒(Thaler)教授正式提出。他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非替代性;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从值函数,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账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心理账户;非替代性;运算规则;值函数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4)09—0018—02 一、 “心理账户”理论的基本概念 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是1985年由康乃尔大学心理学教授萨勒(Thaler.R.H)正式提出。心理账户理论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在做经济决策时,这种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其心理记账方式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因此,概括起来,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理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使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常常偏离基本的“经济人”理性原则。 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二是心理账户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正是由于心理账户的这两个本质特征,造成了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学理性假设的背离,即非理性特征。 二、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特征 (一)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的表现 我们先来看萨勒教授举的一个实例。 实例1:有两对夫妻外出旅游钓到了好几条大马哈鱼,这些鱼在空运中丢失了,航空公司为此赔了他们300美元。这两对夫妻拿了这笔钱找个豪华饭店大吃了一顿,花了225美元。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在饭店花过那么多钱。但是如果换一种情况,每对夫妻得到的是他们各自一年的工资增加额150美元,这么奢侈的饭局就不会发生了。从金钱的数量来看,不管是航空公司的赔偿款还是年工资增加款,每对夫妻获得的都是150美元,为什么人们的消费行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上述案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然而却与经济理论相背离。按照经济规则,金钱不会被贴上标签,它具有替代性(fungibili2 ty)。但在实际行为中,金钱却常常被归于不同的心理账户系统,不同的账户不能互相替代。在上例中,这两对夫妇显然把这300美元划入了“意外横财”和“食品”账户,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就一反常态;而如果每对夫妇得到的是每年的工资增长额150美元,辛苦挣来的钱理应好好地犒劳自己,可是他们仍然不会用所有的钱去吃一顿奢侈的饭。可见在心理账户中,人们把不同来源的钱分得清清楚楚,意外之财和辛苦挣来的钱不具替代性。人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 (二)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的根源 心理账户非替代性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存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账户结构和特点的账户,不同类别的心理账户具有非替代性。就其表现形式看,心理账户的账户结构或类别包括:不同来源的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不同的消费或支出类别划归为不同的账户;不同存储方式的财富也划归不同的心理账户;等等。 1.由财富来源不同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实例1揭示的就是人们会根据财富来源不同划入不同类别的心理账户。由财富来源不同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规则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为什么赌徒的口袋里永远没钱,原因在于如果赌徒输了,口袋肯定没钱,可是如果赢了,反正这钱也是不劳而获,来得容易,谁愿意存银行呢,不如潇洒痛快地花掉。类似的规则还可以帮助政府制定政策。比方说,一个政府现在想通过减少税收的方法刺激消费。它有两种做法,一个是直接 【收稿日期】2003-12-04 【基金项目】暨南大学“211”课题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爱梅(1972-),女,江西人,企业管理专业博士,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曾小保(1970-),男,江西人,中共新余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1.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3.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 4.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5.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 6.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7.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 8.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 9.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10.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11.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 1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3.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1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15.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17.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9.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0.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21.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22.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2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4.空间知觉: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5.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 2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 27.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连续的运动。 28.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29.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30.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31.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32.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33.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34.实物直观:是在感知实际实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教学方式。 35.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以形成感知表象。 36.言语直观:指在生动形象的言语作用下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

看人心理学

1.那个人突然不联系你了,很正常;那个人突然又联系你了,也很正常,这什么也不说明。这句话就如同,别人访问你主页并不代表别人想念你或者对你感兴趣,也有可能别人正在给身边人举例解说什么是傻B。 2.原谅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没那么容易了。所谓的百毒不侵,也不过是人麻木的表现而已。 3.“爱”和“喜欢”的区别很简单,如果你爱花你会给它浇水,喜欢则会摘下它。同理一个人,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悉心呵护她,喜欢则想要不择手段占有她。 4.【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5.【两性心理学】男人不能原谅女人身体出轨,女人不能原谅男人精神出轨。男人更注重对女人身体的独占欲,女人更看重对男人心灵的占有。女人可以接受有故事的男人,男人普遍不爱有故事的女人。 6.【墨非定律】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的面前;而当你想念一个人时,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 7.你对着一个异性讲出一些很肉麻但是你自己却不认为肉麻的语句时,你可能已经爱上这个异性了。 8.但凡真爱上一个人,你会患上感情洁癖,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点感情不洁,不论身体还是精神上。 9.男女思考角度不一样。 10.有时候人就像只刺猬,当别人抱着他,血滴在他身上时,他说“我把你伤害了”,可他却不知道那血是那个人的。 11.人总是这样,对亲近的人太苛求,对陌生人显得过于宽容。 12.女生最讨厌听到的话 “不是早和你说过吗?” “随便。” “以后再说。” “你自己看着办。” “你可以找到比我更好的。” “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

“你想多了。” “那就这样吧。” “恩。” “无所谓。” “算我错了行吧。” “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 13.这句话适应于那些还放不下的孩子:其实有时候要想想,是真的爱的深,还是因为不甘心。 14.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语调特别敏感,所以“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摩丝 15.上帝之所以创造指纹,是因为他想让人们知道:其实,每个人都有伤痕。 16.生命中最美好的都是看不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接吻,哭泣,许愿的时候闭上眼睛。 17.心理科普:越是拥有越是不满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这在心理学叫“配套效应”。 18.心理学上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是一种依赖。 19.当一个男人同时对两个女孩子有好感时,他更爱谁取决于谁更不爱他。——韩寒(这是传说中的犯贱心理学么) 20.对着情人左耳说情话更能打动他的芳心。实验结果显示,人们能够写下从左耳听到的70%的情感词语,而右耳只记得58%。 原因是人脑分工不同,左脑掌控逻辑思维,右脑进行感性直观思维。而左耳正是由右脑控制的。 21.根据心理学测试,迷恋上某人最长只有4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超过4个月还是迷恋着同一个人,那么你真正爱上他 /她了。 22.勾着手臂只不过是礼仪,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只有手心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相通。 23.手牵手比分享一张床还意义重大。——林燕妮 24.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们总希望看到别人出丑。

时间管理心理学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就必须让我们的时间管理做得更好,要把时间管理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以下为时间管理的要点。 一、时间管理心理学 (一)心理建设:要把时间管理好,基本上要先作自我心理建设。(1)欲望:您要有把事情做好、时间管理好的强烈欲望;(2)决定:决定达成作好时间管理的目标;(3)操练:时间管理是一种技巧,观念与行为有一段差距,必须经常地去演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4)决心:下定决心持续学习,直到能运用自如。 (二)时间= 金钱= 生活:甚至於时间> 金钱,即时间比金钱还重要。若时间管理好,才能够达到自我理想,建立自我形象,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每个人应把自己当成一个时间管理的门外汉,而努力不断地学习。若能每天节省2小时,一周就至少能节省10小时,一年节省500小时,则生产力就能提高25%以上。每一个人皆拥有一天24小时,而成功的人单位时间之生产力则明显的较一般人高。 (三)成就感:引起动机的关键就是成就感。要成就一件事情,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才会把事情做好,把握「现在」,专注在「今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把握。一位领导人物,有二个关键,第一就是工作表现,要有能力去完成工作,而非只强调其努力与否而已,第二是重视结果,凡事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做出成果来。时间管理好,能让人更满足、更快乐、赚取更多的财富、自我价值亦更高。 二、策略性的目标设定 (一)立定标竿、全力以赴:譬如射标,一定要有一个靶,才会射中标的。同样地,人生若没有目标,只会任由环境影响,而非自己影响环境。根据耶鲁大学研究,只有3% 的学生为自己订下目标,而其他的学生则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指出,当初有订下目标的3%学生,其成就远超过其余97%学生的总和。

消费心理学-《心理账户》让客户从最有钱的心理账户花钱

商学院-《心理账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主题消费心理学。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客户?你满怀激情地跟他聊了很久,介绍了半天,你的产品,他也确实很心动,似乎觉得什么都好,但最后就是觉得太贵了呢? 真的是因为他小气吗?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包,他的表都很奢华。小气和大方是相对的,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所谓小气的客户变得大方呢? 这一讲,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小气和大方背后的商业逻辑,教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所谓绝对的小气,也没有所谓绝对的大方,只是一个人对一个商品的价值的判断,他认不认为你的这个商品值这个价格。他可能会在这件商品上非常小气,可是在其他很多商品上却非常大方,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面其实并不是统一存放的,我们是把钱分门别类的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等。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案例:

听音乐会前,丢失了200块。 当丢失的是价值200块的公交卡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前往观看;当丢失的是打算用来购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块时,大多数人选择不去看了。 运用:场景 巧克力厂家: 宣传时,将几百块钱的巧克力,放到情感维系账户里面,会比放到生活必须开支账号里面,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 装修公司: 如果你能让客户明白,你的装修方案会帮他省下4、5个平方米的面积,他就有可能会非常动心。因为他会觉得,你是帮他在买房的账户里面省了钱,而不是在装修的账户里面多花了钱。 总结: 心理账户,就是每一个人其实把同样的钱在心里面,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的账户里。 你要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让他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愿意为此付钱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去,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可能曾经很小气的客户变得非常大方起来。你的客户其实并不真的是小气,而是你的这个商品,并不在他愿意为此付费的那个心理账户里面。

心理学教育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做时间的主人 一、教案选择和设计理念 时间管理是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时间管理能力的强弱作为现代人性格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课通过“撕纸人生”、“过去24小时”等活动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学习时间到底有多少,自己的其他时间都是怎么用的,引起他们对自己时间利用情况的思考;接着通过讨论,找出管理时间的科学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提高,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与生活的满意度。 二、理论与实践依据 研究表明,时间管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Miyake(2004)研究发现,在制定学习计划过程中,时间管理良好的学生自我效能感更高,更愿意选择任务难度大的任务,学习成绩更好。时间管理差的学生,更喜欢有自我控制和效能以及困难水平低的的任务,学习成绩更差(Miyake et al., 2004)。倪荣彪等(2017)通过对高职生进行时间管理技能训练发现,时间管理倾向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高职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和学习成绩。接受了时间管理训练的高职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未接收时间管理训练的高职生(倪荣彪,刘红燕&方波,2017)。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很累,或是觉得一天下来却什么事也没做成,很无聊很郁闷。这表明他们对时间管理的认识还不到位,还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因此,对高一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教育,对于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 全体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能够体会时间的宝贵。 2.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能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 2.学会合理科学地分配时间; 3.把学到的时间管理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情感目标:1.对自己的时间负责; 2.形成良好的时间观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时间四象限法则

心理账户理论

27 心理账户理论 萨勒教授的理论 1980年,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萨勒在一篇题为《Using MentalAccounting In A Theory Of Consumer Behavior》的文章里,针对消费者行为首次提出“心理账户”理论。所谓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理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账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账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比如,今天晚上你要去看你最喜爱的歌星的演唱会,票价是4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前几天刚买的价值4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这时,你是否还会去看这场演唱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人仍然会去看。可是如果情况发生改变,假设你昨天花了4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演唱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很不幸地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看演出,就必须再花400元钱买张票,你是否还会去听? 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可你不妨仔细想想,上面这两个答案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掉的是电话卡还是演唱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400 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数字上看,并没有区别,没有道理丢了电话卡后仍旧去看演唱会,而丢失了门票之后就不去听了。 塞勒认为,之所以出现理论和现实的偏差,是因为传统的理论把不同来源的收入看成是完全可替代的,而实际上人们常常把不同来源的收入归

入相应的账户,此即心理账户。上面的例子就是这样,在人的脑海中,把电话卡和演唱会门票归到不同账户中,所以丢失电话卡不会影响演唱会所在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看演唱会。但是丢了演唱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同一个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800元看演唱会,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可见,人们在做什么事情之前,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决定事情的重要性,进而决定取舍。说得专业一些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如情感情绪、成就动机、价值权衡、才智品德、心理偏好等都是影响做出决策的重要因素,因而使得决策过程呈现出种种非理性的特征。 可见,心理账户对于理财,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帮手,因为如果在心理上事先把这些钱归入了不同的账户,一般就不会产生挪用的念头。比如一个现代女性,主要收入有:用银行卡发放的工资、用现金发放的奖金、偶尔炒个股票赚的外快,那么她就可以这样进行理财:把银行卡中的工资转入零存整取账户作为固定储蓄,奖金用于日常开销,季度奖购买保险,剩余部分用于支付人情往来,外快则用来旅游休闲。 可是如果把心理账户和决策联系起来,恐怕谁都会清楚它的危害,因为非理性状态下做出的决策是有失偏颇的。 不同出发点决定不同方案 人的心理账户是怎样确立的呢?这和人的出发点有关。出发点不同,采取的方案也不相同。

心理账户

行为金融学 专业:金融工程 班级: 0809131 学号: 01 姓名:宋国一

心理账户案例分析 案例: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的回答者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音乐会门票。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你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要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分析: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心理账户分类很细,也很自由,在日常支出预算中,甚至连衣服和演出门票都被严格地放在两个账户中,也就是买衣服的钱和买门票的钱要从不同的两个口袋中掏出。人们总倾向于把相似的支出归到同一个账户中,并且锁定起来,不让预算在各个账户间流动。因此就会产生丢了戏票就不看戏,丢了电话卡就不打电话,甚至丢了饭票就不吃饭的情况。但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经济决策,消费决策也好,投资决策也罢,都不应该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一个理性的人应该让钱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间流动,假如说你某个账户超支了,你应该从其他账户中挪一点钱过来,保证各个账户间大致的比例不变。 由不同来源的财富而设立的心理账户之间具有非替代性,例如意外之财和辛苦得来的钱不具替代性。一般来说,人们会把辛苦挣来的钱存起来不舍得花,而如果是一笔意外之财,可能很快就花掉。正如案例中所说的一样,因为我现在准备干的事情是去看音乐会,而电话卡是另一码事,当200元电话卡丢失的时候,就好比是200意外之财丢失一样,并不像音乐会门票一样好像是自己劳动的来的,所以对于200元电话卡不是很重视,而对200元音乐会门票却格外执着。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因此总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等值的钱财,并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块的工资、一万块的年终奖和一万块的中奖彩票并没有区别,可是普通人却对三者做出了不同的消费决策。 启示:知晓心理账户的存在,是精明理财的第一步,它会帮助你理性地消费。有个方法——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精明的理财者会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决策,如果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应当避免人为地设置心理账户而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应当让财富在心理账户间相互流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