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6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一、预制构件加工 当前建筑工程队预制墙板的外观质量及其外形尺寸的要求都相当高,要求墙板的外表务必应该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不能出现任何的疏松、蜂窝等现象。这也就要求预制构件模板在充分保障适宜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之下,不仅要具备整体稳定性,还应该具备较高程度的表面光洁度。普通的构建模板往往选用的是定型钢模板,如是部分模具需要一模多用的时候,可以将模具的外包尺寸设计成能够随意调节的形式。但是通常情况下,仅是在两种构件的外形一样,而宽度或者长度不一样的时候,为了节省模具数量才会采取的方法。另外,墙板的配置应该选用平躺结构,为了促使墙板外露部分能够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墙板的正面、侧面应该统统和模板紧贴成型。 在预制墙板内部设置的那些连接件就是被俗称为预埋件。通常情况下,PC 墙板的预埋件种类较为丰富多彩,主要有墙板之间、墙板和横梁、墙板和柱之间之间连接的连接件,在安装的时候调整墙板上下高度以及垂直度的连接件和临时稳固的连接件,相应设备预留孔与部分预埋之间的电器线路等等部件。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应该将连接件、预留孔、线路部件在预制墙板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作业。对于那些能够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在模板上打孔并用螺栓在构建外部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再将固定螺栓拆除。对于那些没有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定位架来定位。另外,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作业应该尽量细致,万万不能出现漏振的现象,在进行浇筑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相应的模具、支架以及已经安装完成的钢筋和埋件。 二、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 在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以及临时堆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务必应该严格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外形尺寸来科学合理地设计钢支架,这里的支架一定要具备适宜的刚度,以此来确保运输和堆放预制构建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形现象,另外,为了避免预制构建在储藏过程当中发生损坏情况,构建和钢支架的接触点应该设置枕木。 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构件的重量以及吊运的距离长短,根据具体的起重力矩来挑选适宜的塔式起重机,另外,每层预制构件务必要按照顺序进行吊装。构件的吊装作业是需要使用专业的起吊工具的,当前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起吊工具是吊点可调式横吊梁,这种起吊工具较为新颖,并且较为实用,它能够依据不同的起吊预制构件来调整吊点的具体位置,从而保证塔吊吊钩与构件中心保持竖向一致,进而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出现预制板块倾斜的现象,以便构件准确就位。需要注意的是,吊点往往是选用在预制板内预埋吊环、接驳器、鬼抓等形式,在挑选钢丝绳的时候,应该依据每次起吊的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来挑选。 三、预制构件的调节和固定 当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板块安装的精度都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要求,但是仅仅依靠焊接、螺栓固定这些简单的方法来连接低精度主体和高精度预制混凝土墙板是万万达不到精度要求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之后,应该仔细调节构件的水平、进出、垂直度等等,以此来保障预制构件在拼装完成之后的立面保持一定的平整光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复合保温外墙板、面砖饰面墙板等外立面无抹灰的构件,更是应该重视相应的调节工作。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的设计—— 装配式结构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为了减少装配的数量及减小装配中的施工难度,往往不设置次梁。在进行梁柱等构件布置时,应提前知道工厂生产设备生产构 件截面尺寸的边界条件,否则设计的构件无法生产。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墙 的布置应尽量去方便工艺拆分。 板的传力模式应根据产业化公司板的类型确定,如果采用双向叠合板,则可以 不改变受力模式,如果采用单向预应力叠合板或者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则应把 板的受力模式改为对边传到,单向传力。楼板的配筋,在非主要受力方向,应 该进行包络设计(构造+现浇厚度双向板该方向计算)。 装配式结构用PKPM 等软件进行计算时,周期折减系数梁刚度增大扭矩折减系 数等与传统设计有细微的差别,在设计中应认真对待。 装配式结构在绘制施工图时,应尽量减少柱或者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套筒个数,节省造价。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进行布置时,除了按传统剪力墙结构中 的思维去布置剪力墙外,还应注意如下要点: (1)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布置时,多布置L、T 型剪力墙,少在L、T 型剪力墙中再加翼缘,特别是外墙,否则拆墙时被拆分的很零散。 (2)剪力墙结构中翼缘长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是,对于L 型外墙翼缘长度一般≦600mm,T 型翼缘分长度一般≤ 1000mm(防止边缘构件现浇长度太长而在浇筑中出现问题),在门窗处留出≥200mm 的门垛,如图1 所示: 1、1800mm 为窗宽,200mm 为留出的窗垛(方便拆分),1000mm 为翼缘长度; 2、箭头处在层高方向,只有梁与现浇边缘构件钢筋进行锚固,在其下的200mm 窗垛与现浇边缘构件之间没有钢筋连接,只有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相连,

施工图审查要点

施工图审查要点 一、总图 1.七总图(建筑总平图、建筑+‐0总平图、主次道路路网总平图、停车位总平图、公共设施布置总平图、市政综合管线总平图、园艺景观总平图)是否完整,总平图中小区入口是否人车分流和主客分流,总平图指北针标识是否正确,保留的地形和地物是否准确(在设计工作开始前应安排进行相关的地形测绘工作,特别重要地块如池塘、河道、道路、桥梁、铁塔、需保留的树木和建筑等等,应准确测量、详细标注坐标)。 2.用地四界的测量坐标、建筑组团界线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的位置是否准确,道路、水面、地面、建筑物室内外标高是否正确、合理(结合原始地形,对土方平衡、建筑与地形的结合等予以复核)。 3.建筑物单体、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层数、定位坐标、轴线是否正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广场、停车场、运动场、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的定位是否正确,标高、坡度是否正确、合理。 5.管线综合平面图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植栽以及其他管线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场地外管线接入点的位置、标高是否正确。 二、建筑专业 1.审核建筑设计是否满足规范和强制性条文及质量通病防治的要求,是否和其他专业设计协调,有无冲突;防火、防水、防潮、节能、无障碍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设计总说明是否完整和明确,技术措施是否满足当地特殊要求。 2.审核建筑设计是否和扩初设计或方案设计统一,建筑立面效果是否满足要求。建筑总说明是否齐全准确,室内、外装饰做法说明是否适用,建筑创新设计带来问题是否解决。 3.审核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是否合理,建筑造型、构造的做法是否完整、可行、合理。 4.审核建筑平面图的轴线和轴线尺寸标注是否准确,建筑物层高、净高是否能满足要求。 5.审核建筑内各功能区划分是否合理,交通组织是否合理,是否人性化,楼梯的设置和宽度是否合理,踏步计算和净高计算是否正确。建筑物中重点噪声源的布置、隔声减振设计是否能满足要求。 6.屋面、外墙、门窗等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否能满足要求。 7.审核外装饰材料的经济性、采购的便捷性、施工的可行性。 8.审核外立面线条设计是否合理,空调机位是否漏缺,位置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安装,有没有考虑冷凝水的排放。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 卢学芬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卢学芬 摘要: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风险,应重视对预制装配式 建筑工程的科学性设计,提前完成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以便为工程施 工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从而更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实施质量。本文主要就 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相关问题 1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的意义 (1)有效缩短工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构件大量在工厂批量预制,可于施工现场前期同步进行,无需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浇筑养护过程,缩短工期。(2)借助工业化生产建筑构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当前建筑行业 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建筑工业化,装配式产业化的发展,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大量的预制构件在工厂批量生产,质量都优于现场施工方式,因此构件质量 更容易得到保证;(3)推广先进的施工方式,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能耗,装配 式建筑,主要通过建筑工厂生产大部分建筑构件,项目现场只是完成简单安装, 仅有少量借助脚手架或模板的人工作业,显著减少了包括木材等各种建筑材料的 使用量,降低整个工程造价,也最大程度减小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首先因其中许多建筑配件提前完成,那么现场施工时的垃圾、原材料的浪费 就减少了很多,并且其配件可直接用到建筑中,在建筑施工中就不需要大量的人 员来参与施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工期变得较短。而其最大优势在于具 有极强的环保性能,且符合我国持续发展理念,这样的建筑特点对我国建筑的发 展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新形势的建筑也会逐渐成为必然。新型建筑工业 化的主要特征是的工业化,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 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建造方式的不足,打 破了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各自为战的局限性,实现了建筑产业链上下 游的高度协同。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升级的是行业思维模式和生 产组织方式,因此在“五化合一”之外,应运用“产业化思维”来实现“专业化协同”。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平面设计要点 模数协调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平面设计应对套型模块的种类 和尺寸进行优化,住宅内装部品与住宅预制构件需实现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强和完善住宅产业化相配套的应用型技术,在降低工程资本投入的同时提升施 工的效率与质量。在布局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大空间布局,并对管井及承 重墙的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布置,实现灵活可变的住宅空间布局,明确套内各功能 空间的分区与布局,套内的承重墙体可通过对结构的合理选型有效减少。 2.2立面设计要点 利用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套型组合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 在预制外墙板可以采用不同的饰面材料表现出不同色彩和纹理的变换。预制装配 式建筑住宅大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可通过不同外墙组件的灵活组合,呈现出 工业化建筑立面效果的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 组件、外装饰组件、空调板、阳台、门窗等等,可以充分发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住宅外部组件的装饰效果,使其外观设计呈现立面多样化。外门窗以满足通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方案及各专业审查要点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方案及各专业审查要点: 1)确认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法规的要求。 2)确认结构设计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损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3)确定设计执行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情况。 4)确定审查执行和应用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涉及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条文情况。 5)确定设计文件是否符合政府相关规划设计要求。 6)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和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每一个项目的审查均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质保体系执行,确保每个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 7)我公司拟组成有丰富的施工图审查经验的并由建设厅核准备案的审查师参与施工图审查审查项目组,确保本项目的施工图审查质量。 8)我公司接受委托后,按合同条款要求,根据业主工作计划安排及施工图设计进度完成相关工作内容,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包括提交审查意见、出审查报告。通过施工图审查,杜绝、纠正设计文件中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条文情况,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基建程序合法性和项目科技进步性。 9)为承担本项目我公司拟投入一批足够的能完满地完成任务的设备。 10)施工图审查是一项专业化、领域化很强的工作,对专业人员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专业人员的配备是重中之重。我公司安排具有25年以上勘察设计工作并具有管理经验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组成专家团队,主持本项目的施工图审查工作。 各专业审查要点 1)勘察专业 A、勘察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和《建筑与市政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规范规定要求 B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有关勘察和地基基础方面的强制性条文是否严格执行。 C 相关责任及签章:勘察单位的资格是否具备;勘察文件《包括勘察报告、独立完成的专题报告及试验报告等)公章是否有效,勘察文件单位责任人、勘察项目责任人以及各类图表、原始记录人签章是否齐全、有效。 D勘察任务委托书:委托的勘察任务是否明确;勘察文件是否满足任务委托要求。 E勘察文件深度:是否满足勘察文件深度规定的要求 F 拟建工程概述:拟建工程概况,如位置、拟建建筑物高度、层数(地上、地下)、结构与基础形式、基础埋深等是否明确;勘探点高程及座标引测依据是否明确。 G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要求是否明确。

(完整word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一般分为全装配建筑和部分装配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建筑的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物。该建筑物的特点是,施工速度快,利于冬期施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减少了物料损耗。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体结构,依靠节点和拼缝将结构连接成整体并同时满足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稳固性、刚性、延性要求。连接构造采用钢筋的连接方式,有灌浆套简连接、搭接连接和焊接连接3种。配套构件如门窗、有水房间的整体性技术和安装装饰的一次性完成技术等也属于该类建筑的技术特点。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意义: 1、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劳动强度,确保了构件质量和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垃圾,保护环境。由于实现了构件生产T厂化,材料和能源消耗均处于可控状态;建造阶段消耗建筑材料和电力较少。施工扬尘和建筑垃圾大幅度减少。 3、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构件生产和现场建造在两地同步进行,建造、装修和设备安装一次完成,相比传统建造方式大大缩短了-T-期,能够适应目前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4、转变建筑工人身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代建筑产业减少了施工现场临时工的用工数量,并使其中一部分人进入工厂,变为产业工人,助推城镇化发展。 5、减少施工事故。与传统建筑相比,产业化建筑建造周期短、工序少、现场工人需求量小,可进一步降低发生施工事故的几率。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精选.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目录 一、设计方面 (1) 二、施工过程方面 (2)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 五、施工工艺流程 (6) 六、质量控制 (7) 七、重点难点控制 (10) 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 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 (21)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下面我将从……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 一、设计方面: 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专家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最终图纸。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PKPM微课第12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问答分享 1. 结构计算软件PKPMV3.1的PKPM-PC和现在发布的PKPM-PC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V3.1的PC主要完成装配式的计算分析;现在发布的PKPM-PC可以完成建模,计算,深化设计整个装配式设计流程。前者集成到了后者当中; 2. 装配式建筑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哪些区别? 答:装配式建筑是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今天介绍的主要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KPM-PC可以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 3. 工期增加多大比例? 答:单考虑施工周期是比传统的要快的,但是前期设计要长; 4.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什么阶段?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和区别在哪里?我国装配式建筑又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大,从我们对国外的调研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应用比较成熟,亚洲日本、新加坡也都比较高。但是国内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不过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都很多政策推动。最大的特点是对于抗震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节点连接做法; 5. 地下室能做装配式吗? 答: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建议做,因为是嵌固部位,如果是纯地下室,可以做; 6. 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是最薄弱环节,而中国的建筑施工第一线仍然是农民工,所以一般人买房仍会优选现浇结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现在已经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施工队伍,农民工现在逐渐向产业工人转变,所以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生产和施工安装队伍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如果真的没经验,可以考虑只做水平构件的装配式设计,而不是把竖向构件都做预制; 7. PKPM-PC预制模块收费升级吗? 答:目前的PKPM-PC需要单独收费; 8. PKPM-PC装配式设计参考了国标图集的标准构件了吗?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 汪潇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汪潇 发表时间:2018-10-11T10:49:38.9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汪潇方鸿源 [导读] 现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变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口庞大。 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独有的特点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各个专业进行高度的协调配合,在设计的每个阶段也要有合理的衔接。BIM技术就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使得业内人员进行相互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基于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展开相关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现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同时也变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人口庞大,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也是比较的大的,所以建筑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装配式建筑以建筑速度快、质量好在建筑行业脱颖而出,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我国在2008年引入BIM技术后,BIM技术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中。 1、BIM技术简介 BIM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可分为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BIM的狭义概念指的是建筑物的信息化,即3D可视的参数化模型;而它的广义概念则还包括了创建、组织、管理各构件模型信息的过程,即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各种信息的总集合。 BIM是由美国的Autodesk公司于2002年正式命名的,随后在建筑行业进行广泛的推进。BIM技术可以将仿真模型和仿真建筑物联系起来,并根据仿真模型传递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核对检测和更新,建立更加准确的模型。通过对各阶段的信息整理对比,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直观的信息平台。 BIM技术的核心为参数化建模。通过记录建筑施工图与结构设计、工厂的制造和现场安装等内容将其表达的信息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将这些参数输入系统通过一定的技术建立模型,可以直观的看出各个构建相互关联,如果某一环节更改那么整个模型都可能会随之改变。现在BIM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发展成熟,施工单位也必须掌握这种技术,因为这是大势所趋,而且相比较来说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美国是最早使用的,而我国也于2009年在香港建立BIM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BIM在2014年已经覆盖了大部分项目,许多有能力的企业单位已经拥有了独立的BIM团队。 2、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做好预制构件的预留和预埋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工作比较复杂,而且稍有疏忽就会诱发不必要的冲突,从而导致建筑设计效率低下,影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而将BIM技术引入其中,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把各个环节的设计信息传输至BIM设计平台上,然后借助自动纠错与碰撞功能,可以准确的分析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矛盾,并及时分析出各专业设计之间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而且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设计误差,提高设计的准确率,为后续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行提供保障。 建筑设计标准化是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其通常是以模数协调为基础,但是现有装配式建筑设计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模数协调指导,而BIM技术的出现能够确保装配式建筑信息的开放与共享,从而为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形成和推广提供信息化平台,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设计人员可以把各个环节的设计方案传输至BIM技术平台之上,通过对相关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有效整合,可以生成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类预制构件,例如门、窗等,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得到相应的装配式建筑构建。 BIM技术平台可以将参与讨论的作品成品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并储存起来,建立一个数据库,供年轻设计人员参考。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形成一个合理的尺寸标准,有效的规范了设计标准。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还可以进行创新,使其符合更多用户的需要,也能够使客户得到不同的体验。 3、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工程概况 某一栋三层别墅为装配式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372.2m2,其结构体系是整体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构件结构体系。在对该工程进行设计时,选择BIM技术,Revit软件对工程的模型进行创建,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3.2建筑资源库设计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先利用BIM技术建立建筑资源设计库,该环节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设计建筑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将与建筑设计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的整合,包括部件库、元件库、土建构件库以及机电设备库等。总之,建筑资源库是包含了非常多内容的比较庞大的资源库,为建筑方案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正是由于建筑资源库的数据量庞大,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而利用BIM技术,就能够高效地对所有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有层次、有次序地管理各种部品、建筑部件以及构件,将这些资源统一记录在数据表单上,并据此制作材料表、门窗表以及其他资源的综合表格,方便施工过程中对其的有效管理。此外,利用BIM技术,能够将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分解,在根据分解的每一部分所需的形状、尺寸以及质量等因素,生产适量的部件,有效促进生产及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及效率。 3.3基于BIM的构件深化设计实践 (1)构件拆分 首先将该工程的各个结构数据导入到Revit软件中,形成一个三维立体模型,在该结构模型中主要涵盖了界面轮廓、钢筋信息以及施工材料等内容,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局部的修正,继而对其进行构件拆分。在拆分过程中,首先要在Revit中使用Dynamo对构件进行可视化的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韩庭军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韩庭军 发表时间:2019-09-18T15:54:09.6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韩庭军[导读] 在安装装配式预制构件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损伤装配式件的力学性能,在整体上提升使用的性能。身份证号码:23108419831124**** 摘要:目前,新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轻建筑系统发展,并正在努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多层建筑。装配式建筑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也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这也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项目要求、项目地附近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的表达反映在设计图纸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结构要求。过对建筑工程中实践应用装配式结构的分析,本文总结了这种新型建筑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模式存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了装配式结构的设计要点。同时在实际的施工中,要充分掌握各种施工要点,同时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安装装配式预制构件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损伤装配式件的力学性能,在整体上提升使用的性能。1装配式建筑简介所谓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指的预先制造好建筑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再统一将构件运送到施工场地,在施工现场用它们装配成形的建筑。早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已经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但是最初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外表形式比较单一,所以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到了现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与材料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有了不断的改进,时至今日,装配式建筑结构已经变得非常灵活和多样。我们可以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比喻成为一项设备生产活动,先成批量地加工好零件,再用零件拼装成最终的产品。所以,相较于传统形式的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其的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以及环保性能佳。就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2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和现浇建筑基本类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一些结构连接,并利用一些特殊构造方式实现装配建筑的完工。装配式建筑也使用了很多的节点设计,结构的刚度差异对工程质量也会产生影响,为了增强整体的抗震能力,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节点进行可靠合理的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能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还可以使设计与施工形成一种统一协调性。在进行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提前进行有关构件的设计以及预制作,从而保证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有效提升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然后,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作业,能够极大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还能加强施工作业各步骤之间的配合度。而且,装配式的建筑结构属于标准化的建设技术,能够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着标准化方向前进。由于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技日新月异,这使得装配式结构制作的必要构件从生产工艺上开始变得更加先进,精度变得更高,装配式结构工艺的标准化使得建设工程变得节能环保,返工浪费情况大大减少。最后,装配式建筑结的优越性,可以在保障安全可靠情况下极大的加快建设效率减少工程所用时间。进行实际的工程作业时,整个施工企业首先要对装配式结构用计算进行全面化的数据化处理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与完善。总而言之,使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建筑设计,不仅全方面地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工作效率,而且在保障质量安全下对工程建设周期全面的优化与缩短。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3.1总设计图设计装配式建筑总设计图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以及整体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总的概述,目的在于将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概念化。对于预制的构件与建筑设计空间之间,必须确保满足这一空间设计中,构件与预制构件装配设计空间足够,减少重复提升吊装的次数,尽量保证一次性完成装配任务。对于装配式任务,最主要的在于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能够在安全运转的基础上高效进行工作,在机械运转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工作中相关器械以及与预制构件完整。同时有序整齐摆放预制构件,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地面平整,降低因地面不规则而出现的施工隐患。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工地现场清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从总设计图中设计人员、施工工人能够较为直观分析建筑各个空间结构以及相应的预制构件、构件节点位置,提升了建筑施工效率。 3.2整体性的结构设计在高层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对于整体性的机构建筑进行特别的关注,这是由于在整体性的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具有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筑的不同细节设计部分都需要与整体的结构性设计相适应。为了使得建筑的整体结构具有的形式更为合理的分布形式,需要从整体的结构入手,对于建筑的设计进行规划。在应用的叠合板材料中,需要采单向的板材进行应用。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的内部的不同预留结构装置,对于整体的结构工作作出相应的预留,在开洞的位置中,需要规范化的对于受力钢筋进行应用。洞口位置所用的钢筋,需要根据其应用的位置以及应用的长度对于钢筋进行截断。在外面的收进楼层中,需要结合剪力墙的应用状况对于其后的钢筋设计进行浇筑的工作,并且使得墙体能够整体的平均接受力的分布。在楼层的剪力墙中,需要就其顶部的建筑状况对于其后的设计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水平式的后浇带存在着超过两根的后相连接钢筋,就能够保证整体的结构应用需求。 3.3平面、立面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平面、立面设计属于基础部分。在这一部分基础设计中,首先进行平面设计,设计中要与实际装配建筑具体情况相联系,并综合建筑各个部分与相关尺寸要求,科学布置内部空间,选择合适承重墙与管井具体位置,合理划分建筑内部各个空间大小,以便于发挥其空间作用。在这基础上保持建筑外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立体设计需要采用标准化、系统化与模块化相结合的设计实施方式。同时在对建筑外墙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录建筑整体的美观性,选择不同的外墙材料来进行搭配装饰,从而使得建筑美观性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各种不同的组件,来提高建筑立面效果。结束语

各专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度要求

各专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度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第3.3.2条第5款“建筑、机电设备、精装修等专业在预制构件上的预留洞口、预埋管线、预埋件和连接件等的设计综合图;”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4.3.3 建筑设计说明。 15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 1)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及设计依据; 2)建筑专业相关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选项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措施,如标准化设计要点、预制部位及预制率计算等技术应用说明; 3)一体化装修设计的范围及技术内容; 4)装配式建筑特有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4.3.4 平面图。 22装配式建筑应在平面中用不同图例注明预制构件(如预制夹心外墙、预制墙体、预制楼梯、叠合阳台等)位置,并标注构件截面尺寸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预制构件大样图,为了控制尺寸及一体化装修相关的预埋点位。 4.3.5 立面图。 2 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女儿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外遮阳构件、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烟囱、勒脚、门窗(消防救援窗)、幕墙、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当为预制构件或成品部件时,按照建筑制图标准规定的不同图例示意,装配式建筑立面应反映出预制构件的分

块拼缝,包括拼缝分布位置及宽度等。 4.4.3 结构设计总说明。 1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周边环境(如轨道交通),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结构类型、结构规则性判别,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3)当采用装配式结构时,应说明结构类型及采用的预制构件类型等。 16当项目按装配式结构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结构设计专项说明: 1)设计依据及配套图集 ①装配式结构采用的的主要法规和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②配套的相关图集(包括图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③采用的材料及性能要求。 ④预制构件详图及加工图。 2)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检验要求。 3)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放要求。 4)预制构件现场安装要求。 5)装配式结构验收要求。 7主要结构材料。 7)装配式结构连接材料的种类及要求(装配式结构连接材料的种类及要求(包括连接套筒、浆锚金属波纹管、冷挤压接头性能等级要求、预制夹心外墙内的拉结件、套筒灌浆料、水泥基灌浆料性能指标,螺栓材料及规格、接缝材料及其他连接方式所使用的材料)。 4.4.6结构平面图。

PKPM-PC装配式结构设计软件_简介

PKPM-PC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简介 2016.4.25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住宅在全国范围内正在逐步广泛应用,相应的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国标图集、各地的地方标准图集也都纷纷编制与出版,装配式住宅适应工业化、节能、环保的发展要求,必将是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 为了适应装配式的设计要求,PKPM编制了装配式住宅设计软件PKPM-PC,提供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脱模、运输、吊装过程中的计算工具,实现整体结构分析及相关内力调整、连接设计,在BIM平台下实现预制构件库的建立、三维拆分与预拼装、碰撞检查、构件详图、材料统计、BIM数据直接接力到生产加工设备。PKPM-PC为广大设计单位设计装配式住宅提供设计工具,提高设计效率,减小设计错误,推动住宅产业化的进程。 一、 启动界面与主要功能 装配式启动主界面 包括如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 1)装配式建模; 2)装配式方案; 3)装配式深化设计; 4)装配式施工图; 5) 导出加工数据。 二、 构件库管理 1、辅助装配式住宅标准化

独立于项目的团队共享库,企业标准 ? 构件能满足加工生产要求 ? 建筑方案初期考虑装配式模数化 ? 构件拆分 ? 装配式单元归并 ? 构件深化设计可配置 1)自动设计参数规格化 2)匹配构件库中现有构件 ? 工作基础重复利用,构件或单元可提取 入库,简化设计工作,促进标准化。 2、系统构件库 – 国标图集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内墙板》15G365-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 厚底板)》15G36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预制钢筋混凝土阳台板、空调板及女儿墙》15G368-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15J939-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15G107-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2015年合订本)》G310-1~2。 3、 构件库查询及修改 目前团队共享库的类型包括两种:装配构件库、装配式附件库,通 过左上角的下拉菜单进行切换,当切换到装配式构件库的时候,会把装 配单元按类型在左侧的树形列表中进行罗列,可通过点击树形列表的节点对右侧数据展示区的内容进行更新显示。 构件库中的类型包括:叠合板、预制剪力墙、预制外墙板、预制楼梯、叠合阳台、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等; 附件库是用来管理装配式构件中更小的一些标准件,这些标准件可能会和加工厂能生产的型号及类型由直接关系,同时作为程序中对于模型进行自动化设计时选取材料的一个依据,用户可以指定程序只能从固有的附件库中选择合适的标准件来完成装配式构件的组装。 附件库中的类型包括:钢筋套筒组件、吊装连接件、预埋支撑螺母、预埋线盒、预埋管件等。 构件库支持基本的操作: 1)过滤查询; 2)增加、修改、删除; 预制构件库的维护与管理

施工图设计成果评审要点

精细化审图任务书 一、目的 为保证施工图纸内容完整无遗漏,图纸深度达到国家要求和施工需要,提前发现各专业施工图错漏碰缺问题,有效减少施工时设计变更数量,避免施工后返工,对施工图进行精细化审查。 二、精细化审图原则 2.1施工图设计审查原则是以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为主,是否有错、缺、漏、碰的问题,计算书和设计图纸是否齐全,是否满足设计深度和施工需要。 2.2审查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协调设计,要重点检查各专业的图纸之间是否有冲突、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 2.3轴线间距、构件平面定位尺寸、各层楼板及节点的竖向标高等一定要核对。 2.4审查设计应满足当地有关规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容易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等的影响如何,在满足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经济、合理。 2.5是否需要特殊的材料、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这些材料和设备是否容易获得,所需的费用是否可以承受。 2.6设计说明及设计图中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条件,如需要采用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7管道安装位置是否美观和使用方便,管道、组件、设备的技术特性是否清楚,有无特殊材料要求,其规格、品种、数量能否满足要求,有无材料代用的可能性。 2.8对于设计变更,要重点审查其方案对已经完工部分的破坏及返工工作量及由此引起的成本变化。 2.9图签、专业会签及图纸目录 2.9.1各张图的图签中,工程编号、名称等信息是否正确,人员签名和出图日期是否齐全,图纸名称、编号与目录中是否一致。 2.9.2专业会签栏是否有遗漏。 2.9.3图纸目录中,图纸序号是否连续,引用的通用图及标准图集是否列出,工程编号、名称、图纸名称、编号等与各图是否一致。 三、主要审查内容

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1、PC结构工厂施工 1.1.1.构件单位选择以及生产范围 PC预制装配式构件实行工厂化生产选择专业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装配式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后,运送到工地现场由总包单位负责吊装安装。 按构件形式和数量,划分为装配式预制外墙板、预制楼梯、阳台、叠合楼板等PC构件。 1.1. 2.设备设施 混凝土搅拌: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振捣:高频插入式振动器 模具:成型钢模蒸养:4t锅炉及相应管道等设施和设备 混凝土运输:6 m3搅拌车吊车:12T以上汽车吊。 1.1.3工厂生产施工 1.钢筋工程 半成品钢筋切断、对焊、成型的加工均在原钢筋车间进行,钢筋车间在按配筋单加工中,应严格控制尺寸,个别超

差不应大于允许偏差的1.5倍。钢筋对焊应严格按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操作,对焊前应做好班前试验,并以同规格钢筋一周内累计接头300只为一批进行三拉三弯的实物抽样检验。由于墙板、叠合板属板类构件,钢筋的主筋保护层相对较小,因此,钢筋的骨架尺寸必须准确,故要求采用专门的成型架成型。 2.模具设计和制作 叠合板室内一侧(板底)、楼梯属清水构件,对外观和外形尺寸精度要求都很高,外表应光洁平整,不得有疏松、蜂窝等,因此对模具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模板既要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又要有较强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模板面要有较高的平整度。我们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叠合板的实际情况。墙、板模板主要采用平躺结构,由底模、外侧模和内侧组成。此方案能够使墙、板正面和侧面全部和模板密贴成型,使墙、板外露面能够做到平整光滑,对墙、板外观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墙、板的翻身主要利用吊环转90°即可正位。模析必须清理干净,不留水泥浆和混凝土薄片。模板隔离剂不得有漏涂或流淌现象。如有流淌造成场地积油,必须及时抹干,防止钢筋粘油和混凝土成型后的墙板表面色差严重。模板的安装、固定、要求平直、紧密、不倾斜,并且尺寸要求准确。 1.窗副框安装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黄武华

基于BIM软件下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黄武华 发表时间:2019-01-07T16:50:45.6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黄武华 [导读] 摘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住房商品化已经走过了40年,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 江西同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06 摘要: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住房商品化已经走过了40年,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开始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从模块化的角度分析装配式建筑受力特性,并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同时利用BIM软件模拟出装配式建筑的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为设计和施工服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BIM;三维模型;碰撞检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的需要,我国在引进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十多年后,BIM开始在真正的进入建筑行业人员的视角。在建筑行业的转型过程,装配式建筑发展和BIM技术发展是同步进行的。BIM技术具有信息集成化、各个专业工作协同等技术特点,能够应用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的建筑行业的效率。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基于BIM软件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某装配式住宅建筑为22层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标准层层高3.90m,总高99.90m,小区地上建筑总面积为80000 m2,地下建筑面积为24000m2。 1.2 设计方案原则 ⑴合理的采用高强度,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 ⑵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构件形式和布置。 ⑶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各部分的质量和刚度宜均匀,连续。 ⑷结构传力途径应简捷、明确,竖向构件宜连续贯通、对齐。 ⑸宜采用超静定结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应增加冗余约束或多条传力途径。 ⑹宜采用取减小偶然作用影响的措施。 1.3 基础设计 1.3.1 地质资料说明 根据地质资料报告,现将场地岩土层的组成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由建筑垃圾和粘土组成,厚度为2~6m。 ②粉质粘土:黄褐、灰褐色,软-可塑状,厚度为0~8m。 ③细砂(Q4al):灰褐、灰黄色,稍湿-饱和,松散状,厚度为0~10m。 ④砾砂(Q3al):浅黄、灰褐、灰白色,饱和,中密,厚度为0~5.7m。 ⑤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为主,岩体结构大部分破坏,厚度为0.5~2.2m。 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为主,岩体结构部分破坏,厚度为5.6~11.8m。 本场地地下水埋深为-3.9~-4.6m。各土层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见表1。 表1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1.3.2 桩基选型 本工程框架内力分析结果,各柱脚内力为12000~15000KN,基础采用钻(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⑥作为桩端持力层,根据设计要求,桩端进入持力层4倍D(桩径)。其它拟建物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或钻(冲)孔灌注桩,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⑥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倍D(桩径)。 1.3.3 确定桩基承载力特征值 本工程采用钻(冲)孔灌注嵌岩桩,入岩4D,根据JGJ94-2008中第5.3.9条估算桩基承载力特征值为6500KN,通过静载试验报告测定1000直径桩对应的承载力为7600KN。 1.3.4 桩基承台设计 本工程柱下均布置3~4根桩,承台厚度为1.80~2.20m,根据国家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并输入YJK软件参数,最终确定桩基承台尺寸,完成本工程桩基设计。 1.4 主体结构设计 1.4.1 主要受力构件说明 ⑴框架柱:采用800~1200mm的柱截面,内筒采用300~400mm墙截面。 ⑵混凝土梁:主梁采用叠合梁400x800mm(130现浇层厚)梁截面。 ⑶材料:混凝土C35~C60,钢筋HRB500,H型钢1000x700x36x36。 ⑷楼板:采用120mm现浇板和130的叠合板。 1.4.2 构件受力分析 ⑴根据JGJ 9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条规定,按式(1)对高层建筑进行风荷载验算: 式中μs为风荷载体型系数;H为室外地面高度到屋面,L为建筑长方向的长度。 ⑵根据GB50011-2010第5.1.1条规定,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两个方向分别计入水平地震作用,水平力均由侧立构件承担。 2)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本工程需要考虑双向地震并计入扭转的影响,现对本工程扭转位移采用软件YJK分析如下:(图1为工程案例中的模型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