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购音箱实用煲机方法

新购音箱实用煲机方法
新购音箱实用煲机方法

一直听到有“煲音箱”一说,那么如果刚买了一对音箱,是否需要煲?怎么煲?煲多长时间?

在玩音响中确有“煲”音箱一说,当音箱在一定的声压下发声累计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可以使喇叭振动系统的顺性更好,听感更自然,这和新车“磨缸”的原理是类似的。

煲箱有两种:一种就是以平时听音乐过程来顺带煲箱。这种方法时间较长,如每天听一小时,对常规的箱子可能要几个月。

若嫌太慢,或音箱本身特殊需要很长时间煲的话,则可以采用以下快速方法:将一只音箱按正确的正负极性来连接,另一只则用相反的极性来连接,再将两个音箱面对面紧贴,播放音乐时将音量开大。由于两个音箱是反向连接会抵消声音,所以尽管输入较大的功率,但在音箱外面听到的声音是不大的。如此连续开声一两个星期便可基本完成煲箱过程。由于音箱自身也有使用中的老化过程,因此过度煲箱会使这个过程缩短,对于音箱的使用寿命当然不利。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IT168使用技巧】说起煲机,相信有不少音箱爱好者都听说过。不过对于煲机的看法,大家就不太一样了,支持煲机者认为,煲机能令有源音箱脱胎换骨,音质提高几个档次。而反对者则认为,煲机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可能缩短音箱寿命甚至是造成音箱损坏。而更多的消费者在使用时,则根本就未经煲机。那么煲机有什么作用,对于煲机的认识何以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一.什么是煲机

所谓煲机,一般是指对于全新或长时间未使用的音箱,在正式使用前,依靠播放特定的音频信号来加速其老化过程的步骤。说到这,有些消费者会感到奇怪,为何要加速音箱老化呢?其实啊,在新音箱中,由于其内部的电源功放等模块中的电子器件在刚开始工作时,其状态不够稳定,这样就会导致电路的工作点和器件自身的一些参数会随着工作而产生一些变化。而对于全新或长期未工作的喇叭单元来说,由于其振膜和折环顺性较差,音圈与磁钢配合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全新或长期未使用的音箱在刚开始投入使用时,音质不佳,整体的音色偏硬,偏冷,就好像一个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在说话,听起来总是那么不自然。而煲机的作用就是使得音箱能够尽快越过这一阶段,以尽快达到其最佳音质。换而言之,煲机就像新车的磨合期,只有经过充分磨合后,音箱才能发挥出其潜力。

在知道煲机原理后,我们就可以对煲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首先,煲机对于提升音质的确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应该注意的是,煲机实质上是挖掘出音箱原有的潜力,而绝不能提升音箱的档次,别指望通过煲机能够让音箱够脱胎换骨提升档次。就好像一只驯养得再好的鸡,也不可能变成老虎一样。其次,煲机的确对音箱的使用寿命有所影响,但从另一点来说,对于使用寿命达到上千小时的音箱而言,数十小时的煲机对其整体使用寿命音箱并不大,当然了,也有可能在煲机时出现音箱的永久损坏的情况,但这大多是由于煲机方法不当或是音箱存在隐性故障造成的。这提醒我们在煲机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而隐性隐性故障在煲机时引起的损坏,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在保修期中的损坏,对消费者来说,损失会小一些。说到这,也有些消费者认为,煲机不就是让音箱播放吗?这我在正常使用中也可以做到啊,何必刻意去煲机呢?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甚至有一些音频发烧友也认为这是一种最自然,甚至是效果最好的煲机方式。但应该考虑到,这种以正常使用来煲音箱的方法,需要花上长达数周甚至是数月的时间才能把音箱煲熟,这对于追求高效率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难于想象。而且,日常使用时,普通消费者不会将音箱音量开得太大,而一些消费者所听的音乐较为单调,这都会影响到煲机的效果,有一些音箱甚至到淘汰时,仍然没有煲透。

二.你的音箱需要煲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音箱都需要和适合煲机的,首先,对于低端音箱而言,由于受价格的限制,其用料大多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煲机对于音质的提升相当的有限,而且,不少低价音箱由于功放或喇叭单元的功率余量很小,在长时间大功率的煲机时,很容易造成部件的损毁,在这种情况下,花上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这些音箱煲机,显然是不划算的。

对于使用此类音箱的用户,我们建议在使用初期,将音箱音量略开大一些,令其喇叭单元能够热热身,松松骨就可以了。其次,对于那些消费者在二手市场淘到的中高端音箱,在煲机应该相当谨慎。我们且不说二手音箱常常存在的维修甚至是单元更换史常常会导致其可靠性降低,单说二手音箱被长期闲置,其喇叭的折环和振膜特性可能改变甚至存在隐形问题,加之内部电路可靠性降低,振膜自然老化或收到虫蛀,潮湿等破坏,长期闲置的音箱一方面急需煲机来恢复性能,另一方面在煲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由高出不少。对于此类音箱,我们建议在不接入信号时先通电开机一小时左右,然后再以小音量播放音乐10小时左右,待一切正常后,再按照日常习惯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音箱是否有破音,喇叭振膜上是否有破洞或裂缝,如出现此类情况,就不适合对音箱进行煲机了,如在使用一个月后还未发现问题,则可考虑进行煲机。

当然了,是否煲机还要看使用者对音乐的理解,应该来说,音质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未煲机前的偏硬,偏冷的声音,一样有一些使用者会喜欢,甚至认为这样的声音更结实,更有力。在这种情况下,煲机后的音色,对于这些使用者而言是一种退步。在这种情况下,煲机就起到一种负作用了。也许说到这,一些资深的爱好者会开始摇头,甚至鄙视这些使用者对音乐的理解。但我们认为,音乐这东西,还是要讲究个人口味的,只要使用者觉得好听就好,没用必要用一定的标准或口味对其进行约束。

因此,笔者个人认为,对于那些喜欢温暖,自然型音色的使用者来说,当使用价格在300

元以上的音箱,尤其是以听音乐为主的2.0音箱时,在使用之初,是有必要进行煲机的,这将使得音箱能够更快的进入状态,满足你的需求

三.实战煲机

煲机的基本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令音箱长时间的工作,以达到加速老化的作用。但在信号源的选择和具体的操作上,即便是发烧友,其认识差别也是相当大的,有些发烧友认为非煲机金碟不可,而有些发烧友认为收音机上无台时的噪音即可作为煲机信号。有些发烧友认为煲机要用大功率进行,而另一些发烧友则认为小火慢熬是最好的方式。至于一些体温超高的发烧友,在煲机前还要测试扬声器的谐振频率,并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相应的精确频率对音箱进行煲机,更有甚至,通过对扬声器的振膜折环的改造和软化以加速煲机效果。作为高级发烧友的方法我们无法效仿也无法评价。而对于音源和煲机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在音源上,只要选择频率适当的信号就可以了,至于信号来源,并不重要。而从安全和煲机效果的角度来说,煲机的功率由小至大,应该是较为安全和实用的方式。

应该来说,各款煲机软件产生的作用的差不多,功能较为强大,也足以满足煲机的的需求,不过啊不过,用电脑作为信号源可不太合适,要知道,在漫长的煲机过程中,都开着电脑,那可是要花不少的电费噢,这一点都不符合节省的原则。再加上长期开机对电脑存在的隐形伤害和部件寿命的缩短,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那么,能不能想利用煲机软件,想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呢?呵呵,让我们一起来做吧。

1、生成煲机音频信号

图一:文件生成设定方法

首先,下载并开启漫步者煲箱工具(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0f2368922.html,/edifier/Runinv10.zip)。并开启软件中的煲箱功能,按其默认设置,一步一步的进行到开始煲机,这时候,你可以从音箱或耳机中听到“沙沙”声音。

随后,点击屏幕右下角的小喇叭图标。在选项-录音中勾选立体声混音,在随后拉出的菜单中勾选立体声混音,并适当调大选项中的音量。

然后,在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娱乐中打开windows附带的录音机程序,并在录音机的文件中选择属性点击立即转换,将属性中的选项改为48khz,16位,立体声。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只需要点击录音机中的录音键,就可以生成一个音频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录音机程序在录音1分钟后会自动停止,这时候我们可以再点击一些录音键,待其下次停止后即可将音频文件存盘退出。生成粉红噪音信号文。另外,在某些声卡上,可能会出现录制的声音断断续续,与原有声音不一样的情况,这大多是因为录音电平过高,出现了削波的情况,这时,可适当调低立体声混音中的音量即可解决问题。笔者在生成煲机文件时所用的设置为,输出音量80%,立体声混音调节80%,煲机软件信号强度-6db,这样,其生成的文件在电平上与日常播放的音乐文件大致相当。

图二:生成扫描频率文件与低频文件

随后,打开漫步者煲箱工具中的信号发生器功能,将信号类型设置为扫描信号,扫描方式为线性扫描扫描信号为20HZ~20000HZ,随后,依照前面的设置方式,生成扫频信号文件。随后,在将信号类型改为单一频率,至于信号频率,可根据你的音箱中的低音单元口径进行设定,如低音为5英寸单元,频率可设为50hz,6.5英寸,可设定为43hz,8英寸,则设定为35hz,而采用10英寸单元,则设定为30hz。依照前面的设置,生成低频信号文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每次录音时,需要重新设定下录音机的属性,否则,可是会恢复为默认设置噢。

好了,现在你可以将生成的这三个文件拷入mp3,当然了,你顺便可以拷贝几首你常听的歌曲到mp3内。对,我们前面那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用mp3完成煲机过程。当然了,如果你没有mp3,或是嫌以上的做法麻烦,亦或是不在乎你的电脑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忽略上面的步骤,用电脑完成以下操作。

2、七日煲机大行动

第一日:音箱刚买回来吧,呵呵,不急煲机,先用你的音箱听听音乐,感受下音箱的风格吧。当然了,我们建议你用刚拷入煲机文件的mp3来听听音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音量调节要由音箱上的音量控制来完成,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你要确定两件事情,正常音量时,音量控制器的位置,和最大不失真音量时,音量控制器的位置。这个最大不失真音量的确定有些难度,你可找段熟悉的音乐,最好是低音鼓点较为浓重的那种,然后慢慢增加音箱的音量,直到感觉到鼓点开始发软,发破,再将音量适当回一些,这就是最大不失真功率。之所以让大家采用音乐播放来确定音量,主要是因为耳朵会骗人,对于各种测试信号,耳朵往往难以确定其真实音量与失真状况。

第二日:准备上班了吗?好的,打开你的mp3,开始播放粉红噪音文件,别忘了把它设置为循环播放模式噢。当然了音箱也要打开,记住噢,把音箱上的音量控制器设置在正常音量的50%左右。呵呵,声音有点难听吧,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上班时间煲机的原因啊。中文回来后,关机,

避免为噪音所骚扰,待下午下班后再次开机,这次,将音量设置为正常音量的80%即可。至于晚上,呵呵,你爱听啥音乐听啥音乐,看着新音箱不能用,实在是一种折磨,对不?

小贴士:虽然人不在家了,不过音箱噪音吵到邻居也不好是吧,没关系,我们可以将音箱面对面摆放(如上图)。中间留2~3cm的空间,由于漫步者音箱生成的煲机粉红信号相位是相反的,这样,两个音箱生成的音量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音频信号相互抵消,将使得噪音大大减小。什么,这么做之后,音箱产生的噪声依旧,那估计是你音箱的相位接错了,没关系,只需要将音箱接线柱上的线对调就可以了,这下,噪声小多了把。当然了,有些人可能会想到用棉被把音箱盖着,呵呵,那隔音效果绝对好,不过啊,如此煲机,估计等你回家后,音箱已经过热烧毁了。

第三日:继续,早上以100%正常音量煲机,下午呢,则可适当提高音量,把音量放在正常音量与最大音量的中间把。

第四日:好了,可以换段音频进行煲机了,这次,使用扫描信号进行煲机吧,这样吧,早晨以100%正常音量进行煲机,下午把音量放在正常音量与最大音量的中间。需要注意噢,这回的原始信号可不是反向的,而是同向的,噪音大吧,没关系,把音箱后面接线柱上的线对调,这个世界又安静了。到了晚上,你可以体验下煲机的效果了,经过这三天的煲机,音箱的中高音部分应该已经基本成熟,声音,尤其是人声部分,会变得甜美。怎么样,效果与新音箱有差别吧。噢,忘记说了,在听音之前,可要把接线柱接回正常状态噢,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第五日:开始煲低音,要知道,低音单元的折环,振膜的强度较大,加上振动频率低,比较难以煲透噢。就那么定了,早晨以100%的音量播放低频信号,下午以150%的正常音量播放低频信号。

第六日:继续煲低音。把音量放在正常音量与最大音量的中间,煲一天。

第七日:呵呵,该休息了吧,为了煲机,也今天耳朵要受点苦了,以最大不失真音量播放粉红噪音信号,扫描频率信号和低频信号各一个小时。之所以把这工作放在今天,就是为了便于控制,避免损坏音箱。好了,播放“噪音”吧,当然了,我可不建议你呆在音箱边上,听这三小时的噪音,那可是可以把人弄疯的。这样,把音箱放卧室内,关上门,至于你,该干啥干啥去,不过啊,在播放前最好听下放出的声音是否正常,喇叭是否会出现“噼噼啪啪”的打盆声,如果这样的话,可要适当降低音量,直到这种声音消失为止。而在放音过程中,你可要留一分精力来听听声音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立即关机。

ok,经过一周的努力,你的音箱基本已经煲熟了,当然了,对于某些“顽固派”音箱而言,这些努力也许还差点火候,不过吧,把剩下的煲机任务交给后期音乐播放吧。现在,你可以享受一周努力后的成果,好好体验下煲机给音箱带来的变化吧。

在各种不同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方法

在各种不同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法 导读 无论在种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要遵守必要的原则,这些原则告诉大家在各种不同的条件和情况下音箱的布置法。这些法是广大音响工作者和声学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是符合科学规律的,如果不遵守这些原则,在布置音箱时随心所欲,就不可能得到好的声音效果。 一、直射式全频音箱尽量避免界面反射 直射式音箱是声音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扬声器直接与空气耦合音箱;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扬声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设置的音箱。这种音箱主要依靠声波的辐射特性,使扬声器直接向空间发送声能。在一般情况下,直射式音箱的低音辐射角度比高音辐射角度大,如果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低音打到地上被反射后,传给听音者,而此时,由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走过的距离短于反射声所走过的距离,音箱低音的直达声先期到达人耳,反射声随后到达人耳,会出现低音“先来后到”的现象,导致低音重影。大家知道,低音成分的多寡对于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低音本身就有浑浊之感,如果低音出现了重影,就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浊。 直射式音箱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否则听音区听到的低音会被加重,并有含混不清之感。如果房间的地面采用对声音强反射的硬质光滑材料,那么低音浑浊现象会越发重。 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现这种情况,在距离不高的房间中,用直射声音箱(尤其是全频直射式音箱)放音,经常会出现低音听起来浑浊的现象,而这种低音浑浊现象是用均衡器衰减声音中的低音成分所不可能解决的,声音中没有低音则

已,一有低音声音声音就浑浊,其主要原因就是低音的反射声成分太多,低音存在重的重影现象。 为了充分减少低音反射的不良影响,在布置直射式音箱时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 一是不要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最好用金属架将音箱垫高40cm以上,布置距侧墙大于40cm,距后墙大于20cm以上的位置,由于音箱距离反射界面较远,因此低音反射声被明显减少。 二是如果音箱前地面为强反射材料(硬质光滑材料,如地面),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时,也可以采取在音箱前铺吸音地毯的法来吸收低音的反射声,但低音不可能被充分吸收,还存在少量的反射。 二、气流式低音音箱可以利用地面反射 气流式音箱是扬声器的声音不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按照专业术语说,它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纸盘)不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在专业音响领域,气流式音箱一般为低音音箱。现代的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只有低音才可能产生的大幅度振膜振动,实现强烈的空气气流变化,借助这种气流变化来加强低音的传播。气流式低音音箱不仅由于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低音传得更远,还由于其优异的额声学特性式得低音更加丰厚动听。 气流式低音音箱在布置和安装面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即可以吊挂在空气,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 但一般地讲,将气流式低音音箱放在地面上效果会更佳,这是因为,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气流传播的式,故其低音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使存在声辐射现象,但声辐射所占比例也很小,故达到反射界面后的反射声含量也很小,低音反射音

新购音箱实用煲机方法

一直听到有“煲音箱”一说,那么如果刚买了一对音箱,是否需要煲?怎么煲?煲多长时间? 在玩音响中确有“煲”音箱一说,当音箱在一定的声压下发声累计达到一定的时间后,可以使喇叭振动系统的顺性更好,听感更自然,这和新车“磨缸”的原理是类似的。 煲箱有两种:一种就是以平时听音乐过程来顺带煲箱。这种方法时间较长,如每天听一小时,对常规的箱子可能要几个月。 若嫌太慢,或音箱本身特殊需要很长时间煲的话,则可以采用以下快速方法:将一只音箱按正确的正负极性来连接,另一只则用相反的极性来连接,再将两个音箱面对面紧贴,播放音乐时将音量开大。由于两个音箱是反向连接会抵消声音,所以尽管输入较大的功率,但在音箱外面听到的声音是不大的。如此连续开声一两个星期便可基本完成煲箱过程。由于音箱自身也有使用中的老化过程,因此过度煲箱会使这个过程缩短,对于音箱的使用寿命当然不利。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IT168使用技巧】说起煲机,相信有不少音箱爱好者都听说过。不过对于煲机的看法,大家就不太一样了,支持煲机者认为,煲机能令有源音箱脱胎换骨,音质提高几个档次。而反对者则认为,煲机并没有什么效果,甚至还可能缩短音箱寿命甚至是造成音箱损坏。而更多的消费者在使用时,则根本就未经煲机。那么煲机有什么作用,对于煲机的认识何以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一.什么是煲机

所谓煲机,一般是指对于全新或长时间未使用的音箱,在正式使用前,依靠播放特定的音频信号来加速其老化过程的步骤。说到这,有些消费者会感到奇怪,为何要加速音箱老化呢?其实啊,在新音箱中,由于其内部的电源功放等模块中的电子器件在刚开始工作时,其状态不够稳定,这样就会导致电路的工作点和器件自身的一些参数会随着工作而产生一些变化。而对于全新或长期未工作的喇叭单元来说,由于其振膜和折环顺性较差,音圈与磁钢配合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全新或长期未使用的音箱在刚开始投入使用时,音质不佳,整体的音色偏硬,偏冷,就好像一个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在说话,听起来总是那么不自然。而煲机的作用就是使得音箱能够尽快越过这一阶段,以尽快达到其最佳音质。换而言之,煲机就像新车的磨合期,只有经过充分磨合后,音箱才能发挥出其潜力。 在知道煲机原理后,我们就可以对煲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首先,煲机对于提升音质的确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应该注意的是,煲机实质上是挖掘出音箱原有的潜力,而绝不能提升音箱的档次,别指望通过煲机能够让音箱够脱胎换骨提升档次。就好像一只驯养得再好的鸡,也不可能变成老虎一样。其次,煲机的确对音箱的使用寿命有所影响,但从另一点来说,对于使用寿命达到上千小时的音箱而言,数十小时的煲机对其整体使用寿命音箱并不大,当然了,也有可能在煲机时出现音箱的永久损坏的情况,但这大多是由于煲机方法不当或是音箱存在隐性故障造成的。这提醒我们在煲机时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式,而隐性隐性故障在煲机时引起的损坏,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在保修期中的损坏,对消费者来说,损失会小一些。说到这,也有些消费者认为,煲机不就是让音箱播放吗?这我在正常使用中也可以做到啊,何必刻意去煲机呢?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甚至有一些音频发烧友也认为这是一种最自然,甚至是效果最好的煲机方式。但应该考虑到,这种以正常使用来煲音箱的方法,需要花上长达数周甚至是数月的时间才能把音箱煲熟,这对于追求高效率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难于想象。而且,日常使用时,普通消费者不会将音箱音量开得太大,而一些消费者所听的音乐较为单调,这都会影响到煲机的效果,有一些音箱甚至到淘汰时,仍然没有煲透。 二.你的音箱需要煲吗?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音箱都需要和适合煲机的,首先,对于低端音箱而言,由于受价格的限制,其用料大多较差,在这种情况下,煲机对于音质的提升相当的有限,而且,不少低价音箱由于功放或喇叭单元的功率余量很小,在长时间大功率的煲机时,很容易造成部件的损毁,在这种情况下,花上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这些音箱煲机,显然是不划算的。 对于使用此类音箱的用户,我们建议在使用初期,将音箱音量略开大一些,令其喇叭单元能够热热身,松松骨就可以了。其次,对于那些消费者在二手市场淘到的中高端音箱,在煲机应该相当谨慎。我们且不说二手音箱常常存在的维修甚至是单元更换史常常会导致其可靠性降低,单说二手音箱被长期闲置,其喇叭的折环和振膜特性可能改变甚至存在隐形问题,加之内部电路可靠性降低,振膜自然老化或收到虫蛀,潮湿等破坏,长期闲置的音箱一方面急需煲机来恢复性能,另一方面在煲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由高出不少。对于此类音箱,我们建议在不接入信号时先通电开机一小时左右,然后再以小音量播放音乐10小时左右,待一切正常后,再按照日常习惯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音箱是否有破音,喇叭振膜上是否有破洞或裂缝,如出现此类情况,就不适合对音箱进行煲机了,如在使用一个月后还未发现问题,则可考虑进行煲机。

音箱的摆放方法及技巧

1、直射式全频音箱尽量避免界面反射 直射式音箱是声音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扬声器直接与空气耦合音箱;从外观上看,它是一种扬声器喇叭口直接向外设置的音箱。这种音箱主要依靠声波的辐射特性,使扬声器直接向空间发送声能。在一般情况下,直射式音箱的低音辐射角度比高音辐射角度大,如果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低音打到地上被反射后,传给听音者,而此时,由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所走过的距离短于反射声所走过的距离,音箱低音的直达声先期到达人耳,反射声随后到达人耳,会出现低音“先来后到”的现象,导致低音重影。大家知道,低音成分的多寡对于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的影响很大,而且低音本身就有浑浊之感,如果低音出现了重影,就会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浑浊。 直射式音箱最好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否则听音区听到的低音会被加重,并有含混不清之感。如果房间的地面采用对声音强反射的硬质光滑材料,那么低音浑浊现象会越发严重。 在实践中,可能会发现这种情况,在距离不高的房间中,用直射声音箱(尤其是全频直射式音箱)放音,经常会出现低音听起来浑浊的现象,而这种低音浑浊现象是用均衡器衰减声音中的低音成分所不可能解决的,声音中没有低音则已,一有低音声音声音就浑浊,其主要原因就是低音的反射声成分太多,低音存在 严重的重影现象。 为了充分减少低音反射的不良影响,在摆放直射式音箱时要采取以下两种措施之一:一是不要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或位于紧靠墙角的位置,最好用金属架将音箱垫高40cm以上,摆放距侧墙大于40cm,距后墙大于20cm以上的位置,由于音箱距离反射界面较远,因此低音反射声被明显减少。 二是如果音箱前方地面为强反射材料(硬质光滑材料,如大理石地面),将音箱直接放在地面时,也可以采取在音箱前铺吸音地毯的方法来吸收低音的反射声,但低音不可能被充分吸收,还存在少量的反射。 2、气流式低音音箱可以利用地面反射 气流式音箱是扬声器的声音不直接向外辐射的音箱,按照专业术语说,它是一种扬声器振膜(纸盘)不直接与空气耦合的音箱。在专业音响领域,气流式音箱一般为低音音箱。现代的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只有低音才可能产生的大幅度振膜振动,实现强烈的空气气流变化,借助这种气流变化来加强低音的传播。气流式低音音箱不仅由于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低音传得更远,还由于其优异 的额声学特性式得低音更加丰厚动听。 气流式低音音箱从外观上能够很容易地被辨认出来,它是一种低音扬声器背面向外、正面向内(反扣)或不能直接看到低音扬声器正面的音箱,目前最常见的是扬声器内藏式低音音箱和扬声器反扣式低音音箱两种。它们主要依靠声音传播的气流特性,向空间连续不断地送出一个个低音气流团,借助于气流团来传播声波,而不是靠简单的波辐射特性向空气发送声能,低音可以传得更远。 气流式低音音箱在摆放和安装方面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即可以吊挂在空气,也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 但一般地讲,将气流式低音音箱放在地面上效果会更佳,这是因为,气流式低音音箱采用气流传播的方式,故其低音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使存在声辐射现象,但声辐射所占比例也很小,故达到反射界面后的反射声含量也很小,低音反射音量适度。低音音箱直接放在地面上,可以充分发挥地面的作用,相当于把地面作为低音号角的延伸,如此大的低音号角使得音箱的低音下限频率声音的声阻更加匹配,低音听起 来越发厚实、丰满。 3、听音区域要充分获得音箱的直达声 直达声是从音箱发出直接到达听音者的声音,其主要特点是音色纯正,即音箱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听音者听到的几乎就是什么样的声音。直达声没有经过房间的墙面、地面和顶面的反射,不存在由于室内装饰材料对声音反射后产生的声缺陷,它也不受室内声学环境的影响,所以音质有保证,声音保真度高。现代室内声学设计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听音区域充分利用从音箱发出的直达声,尽量控制反射声。 就一个房间而言,判定听音区域是否能获得所有音箱发出的直达声的方法很简单,一般采用视觉法即可。在听音区域如果听音者能够看到所有音箱的整体,且位于所有音箱共同交叉辐射的区域就可以获得音

低音炮正确摆放

低音炮正确摆放 为什么要加个低音炮?是不是超低音单元越大越好?低频糊成一片怎么办?低音炮相位怎么调整?本着实用的目的,雷鲸电子通过专业角度,直接就朋友们疑惑或者遇到的问题来解读一番。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低音炮,它是大家的一个俗称或者简称,严格讲应该是:重低音音箱。重低音其实是电子音乐里,低音音乐的一个叫法。这个词语第一次是被创新开发出来的,而“低音炮”这一个乡土化特色的词语则是由麦蓝(即现在的麦博)开创性地提出的。 就人耳可闻的音频分析而言,由重低音、低音、低中音、中音、中高音、高音、超高音等组成,有强化音节节奏的效果。 简单讲,低音是声音的基本框架,中音是声音的血肉,高音是声音的细节反映。重低音喇叭人耳的可闻是极其有限的,反而是人的其它感官会感受得到,这就是震撼的感觉!就音响与家庭影院反映的音频节目源的需要来说,重低音只是在特定的节目源存在并需要还原的,有它,可以使节目源的还原更加结实,无它,就给人缺乏力量、能量的感觉。比如,在电影院或者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飞机起飞时那种力量与能量的震撼,但是如果我们的家庭影院没有配置重低音喇叭音箱或者配置不合理,人们就无法感受这种震撼,但也仅此而已。 为了还原逼真的多声道音效,低音炮不可少 低音炮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音质,能增加声音的低音质感,有效强化音节节奏的效果。有它,可以使节目源的还原更加结实,无它,就给人缺乏力量、能量的感觉。比如,在电影院或者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感受得到飞机起飞时那种力量

与能量的震撼,但是如果我们的家庭影院没有配置超重低音喇叭音箱或者配置不合理,人们就无法感受这种震撼,但也仅此而已。 低音炮主要分为两大类,它们是无源式(PASSIVE)及有源式(ACTIVE)两种。目前在市面上有很多三件头的带超低音音箱和两个小型主音箱的"3D"卫星系统(Subwoofer/Satellite System),在这种系统中只用一个超低音箱,因此超低音是单声道(L+R)信号,在分音点以上才有立体声效果。 不要以超低音单元的大小判断低音炮的好差 许多用家认为,超低音喇叭上头所配备的单体尺寸一定是越大越好。其实这个问题牵扯到超低音本身的驱动功率、箱体的型式、单体的效率与瞬时表现等因素。大尺寸单体固然能够以更大的面积来推动空气,进而产生更具份量的低频,但大单体拥有远比小尺寸单体更重的音盆重量,想要将它推出更强的低频,在放大电路部份首先得具备更强的输出功率。 再者大尺寸单体的瞬时表现往往不比小口径单体,因此在低频传递时的速度感部份,与较小口径单体相比之下往往显得不够迅速,甚至会产生声音“拖尾”的现象。因此采用大尺寸单体的超低音多半只提供更大的低频份量,在速度感部份可就无法像小口径单体那样的轻盈敏捷。 依照这样的单体特性,曾经有厂商在一只音箱上头,利用多个小口径低音单体排列成与大口径单体相同甚至更大面积的超低音喇叭,借由小尺寸单体较好的控制力与瞬时表现,加上多个单体排列成与大单体相同的空气驱动面积,形成速度快、且能够产生与大口径单体相同能量的完美超低音喇叭。但这样的超低音喇叭在单体、箱体与AV功放等都得相当考究,先不管实际效果如何,光是在售价部份可能就无法让一般消费者所接受。

煲机音乐

煲机音乐 低音;炎黄第一鼓 中频渡口加州旅馆天堂 高频维瓦尔第四季月亮女神 一、煲耳机的方法: 1.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 2.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 3.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 4.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四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 5.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二、煲耳机的音乐: 1.女声——蔡琴《渡口》《你的眼神》、王菲《天空》、万芳《猜心》、莎拉布莱曼等。 2.男声——腾格尔《天堂》、老鹰乐队《加州旅馆》等。 3.高频——吕思清《四季》、阿卡多《Diabolus in Musica》等。 4.低频/整体——阎学敏《炎黄第一鼓》里的《鼓诗》、《高山流水》等。 注意:以上这四类“舒筋”时就开始听;等进入“通络”后,可以增加听略微“厉害”一点的音乐,如《SOUTHAMPTON》;最后才是诸如《THE SINKING》和《DEATHOF TITANIC》之类的音乐,直到耳机“煲”好。 所谓“”,就是和耳机搭配指音源以及放大系统对耳机的动作,也叫“驱动”。推 “XX机器(或者耳放)能推动XX耳机”,一般是指它们功率足够大,能够轻 松地让耳机出比较大的声音。 “XX机器(或者耳放)能推好XX耳机”,意思是XX机器或耳放和XX耳机的搭配比较得当,能发挥耳机的优势,同时弥补它的不足,声音很好听。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1。唤醒耳塞--- Titanic里的South Ampton 2。点燃灵气--- Titanic里的The Sinking / The Death of Titanic 3。妖娆低频--- 宝莲灯原声CD第13段 4。吐钠调查--- 万方的猜心

音箱的正确摆放对听音效果的影响

音箱的摆放对听音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追求。欣赏音乐、聆听美妙动听的歌声、观看声画并茂、震撼人心的影视节目是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以前,人们只能去音乐厅才能听到抑扬顿挫、原汁原味的高保真音乐,只能去影剧院才能看到如同身临其境、震撼人心的具有环绕声效果的影视节目。今天,由于电子技术,声光技术的进步,我们足不出户在自己家里就能如愿以偿。这就是高保真音响与家庭影院给我们带来的听觉与视觉的高级娱乐享受,然而,正确的摆放音箱却能营造出最好的听音环境。下面就正确摆放音箱和房间与音箱配比介绍以下几点:1、音箱的正确摆放 音箱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箱的声音效果。 从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来看,大致有2.0书架式双声道和2.1、4.1、5.1、7.1等X.1声道音箱。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就不是一件简单甚至可以忽视的事情了。尤其是多声道音箱系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声音定位准确且完整的音场,而要达到目的就有赖于音箱的正确摆放。 对于音箱的摆放方法,目前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杜比实验室推荐的“专业”摆法,有常见的七种典型居室空间摆法,包括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和菱形摆法等。下面我就按照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类型,结合这些常见的音箱摆放方法进行通俗的阐述。 (1)书架式2.0音箱的基本摆放 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2米为宜。然后使音箱与聆听者构成一个45°角的正三角形,并尽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聆听者坐在位置上,即可得到最佳听音位置和回放声效。除了角度不变外,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

超重低音摆位与设置

超重低音摆位与设置 当你精心地调校一套家庭影院系统时,要为超重低音音箱找到一个最佳地位置,使家庭影院系统实现最佳地组合和音效,对于家庭影院用户来说这一直是个很大地挑战. 在这个挑战中,有两大因素是不可或缺地,包围聆听区域地听音室边界和这些边界所包围空气储存能量地能力.这两大因素结合起来,就决定了聆听区域地独特地声学特性. 反复地试验是获得最佳音效地关键和实用地方法.现实中不存在完美地摆位位置,你只能寻找那些接近完美地位置.你需要画出许多张草图来,并要在某些方面做出一些妥协.妥协不仅是听音室声学特性地结果,而且也是出于美观、实用及其他方面地考虑,如老婆地偏好,你就不能不当回事儿.在有些家庭中,老婆地偏好可能还是最有决定性地因素. 本宝典之超重低音摆位秘籍将向各位看官介绍在一个听音室里如何摆放两只超重低音音箱.这里传授地招术不需要任何类型地测量仪器,你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就可以搞定一切.当然,你还要有最基本地测试信号,如一张测试大碟,或是含有大量低频内容地音乐唱片.如果你有一个可以准确测量声压地仪器,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你没有,也不要担心,后面我们自有高招. 一、听音室地控制 许多人都为其听音室地“理想尺寸”而感到自豪.一般情况下,听音室地面积越大,低频驻波能听到地问题就越少.为了得到平滑和均衡地低频音效,听音室地天花板要不低于米,宽度要不少于米,长度要不少于米 (如果想得到更深沉地低频,则要不少于米).听音室地各边长(包括对角线)不应是声波波长地整数倍,否则将会出现共振现象.当然,听音室越大,就越需要吸音设施,以减少声波反射地时间,但是驻波一般不会在大听音室内形成.另一点非常重要地是要使用吸音材料,这样低频地衰减时间就大体与中频和高频地相同.这就是人们所说地“中性地听音室”.轻而柔韧地墙壁可充当很好地吸音壁,在这里低频音将穿过墙壁,再也不反射.由石膏板、木材和双层石材以正确地结构建造起来地墙壁可达到这种效果.一间世界级水平地听音室通常需要使用吸音散音材料,以消除共振或回声.要当心墙壁中地小洞洞,它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 看了这个题目,读者会问,2A3、300B是特性不同的两款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怎么能在一个电路上通用呢?是的,请听慢慢道来。 笔者起初制作了一台2A3的单端输出功率放大器,线路见图1,后来发现只要稍改动一下灯丝电路,用300B 也可以工作,后来就成为300B单端输出功放了,并且可以两管通用。 300B是众口皆碑的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有“胆球之皇”的美称,本来早就想制作一台,听听300B的音色,但由于300B的价格不菲,暂时还未拥有。然而手中有一对2A3可以先用,以后再改用300B。2A3是古老的专为音频领域设计的直热式功率放大三极管,音色甜美,胆味很浓,古老的电子管机都用2A3作功率放大。随即便焊了一台4W的2A3单端机。 其实从2A3、300B的典型线路便可看出,只要稍加改动或者加一只开关就可以随时由2A3改为300B,或由300B改为2A3,非常方便,如果用电烙铁2~3分钟即可完成。 2A3与300B的音色不一样,2A3的中音丰润,低音也不俗,听女声或弦乐十分耐听,音乐感强,而300B 的高、中音明亮,有人称300B的堂音好,音乐感强,但低音不如2A3。用此线路想听300B或2A3,随时可换,有条件者不妨试试,定会让你享尽耳福。 2A3、300B管特性如左下表。 制作此机的关键是要有通用的元件,电源变压器是用旧250W E1型变压器改制的,次级高压有一组140+50V 200mA的绕组,灯线有5V3A三组供300B和整流管用,6.3V3A二组供电压放大及推动级电子管用。直热式三极功放管作单端输出时,两只三极管的灯丝不能共用一组电源供电,否则会有共阴极现象发生,对音乐感、音场、立体感等都有影响,所以用2A3时,灯丝供电要5V3A的绕组用电阻降压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用,即=1Ω,降低电阻的散热功率要足够大,要5~10W的,本机用7W的。2A3的屏压250V,可用到300V,300B屏压也是300V,但可用到400V,为了两者兼顾,B+直流高压取交流140V经倍压整流后得到300V 左右的高压再滤波。 输出变压器也要能通用,300B的输出阻抗为3.5kΩ,2A3的输出阻抗为2.5kΩ,2A3用3.5kΩ的输出变压器阻抗稍高,但能使用,输出变压器的阻抗高对低频的表现也更有力,因此用300B的输出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的素质对放大器的音效也有大的影响,有绕制经验者可用优质铁芯和无氧铜线绕制,一般还是买成品为好,出售优质国产输出变压器的有几家,本机使用的是口碑不错的曙光SG-3.5K-30A型单端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3.5kΩ,次级阻抗有4、8、16Ω,外观非常漂亮,两只变压器有十几千克(铁芯尺寸为38mm×52mm),用料很足。 再就是底盘,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宽敞的尺寸,底盘强度不够,日久会变形。本机使用的是从广西玉林购买的专业加工的镜面不锈钢底盘,尺寸为420mm×270mm×55mm(长×宽×高),底盘上的管孔,前排是小九脚管,后排是八脚管,管孔的数量也足够使用,并配有不锈钢长方形变压器罩。音量电位器配有长轴连接,使音量电位器与输入端距离最短。不足之处是安装变压器处未挖方形孔,变压器不能卧式安装,只好用立式固定,并自己做支脚支撑。 线路 本机功放级所采用的是2A3的传统线路(300B的线路相同),电路简洁,性能优越,采用自给偏压的方式,使2A3(300B)安全工作。 电压放大级用五极管6J8的标准线路,五极管的增益高,能输出较高的推动电压,很适合作2A3单端输出机的输入级,尤其是300B的单端输出机,前级推动电压必须有±(25~30)V的变化值才行,用五极管作高增益放大,大约有40dB(100倍)的增益,完全能满足要求,这样可使线路简洁,只要有两级放大就够了。 用五极电压放大管作2A3、300B的输入级是比较流行的线路,早些年国外一些名机也常用五极管作推动级,特性非常好。但近年来,现代电子管机为了得到浑厚和强劲的低音,前级电压放大多改为高屏流的三极管,成品机为适应潮流,已很少再使用高增益的五极管作电压放大。然而业余制作电子管机,为了追求靓声和电子管味,并且能得到较高的增益,仍喜欢用五极管。八脚五极管有6J7、6SJ7,本机使用的是小九脚管6J8,是根据底盘的管孔大小而定的,如果底盘上是八脚管孔,应选用6J7或6SJ7,因为改管孔——特别是不锈钢底比较麻烦,同时北京牌6J8也是很有口碑的电压放大管,音色极为通透,噪音低,欧洲型号为EF86,美国产的是6267。 虽然五极管输出的推动电压较高,但推动电流就不够,使放大器的低频力度稍差,不能满足现代音响的要求,因此又增加了一级推动级,由12AU7来担任,12AU7是中μ、低内阻、高屏流的双三极管,输入范围较宽,推动力强,动态大,再加上并联工作,使输出电流增加一倍,使2A3或300B有足够的推动电流,本机的

营造最佳的听音环境 正确的音箱摆放技巧

随着社会影音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音响系统的“听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消费者往往通过更换、升级音箱来达到提高“听感”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音箱发烧友来说,他们动辄投入上千上万的资金到音响系统中,以提高系统音质。然而,正当人们把心思放在花更多的钱买更好的音箱时,而忽视的音箱的摆放问题。 音箱摆放位置的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平衡性、声场的深度和环绕声效以及重低音的效果等。正确而有效的摆放方法,有助于优化音箱的声音效果,不花一分钱就达到“升级”音箱的目的。 1、音箱的正确摆放 根据房间声学环境(如房间的大小、房间的封闭性及装饰)的不同,音箱的摆放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你可以尝试音箱系统的各种不同的摆放方法,直到你感觉已获得最佳音效为止。 从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来看,大致有2.0书架式双声道和2.1、4.1、5.1、7.1等X.1声道音箱,它们各自对应的音箱数目也就有2、3、5、6、8个之分。这样,如何正确地摆放它们、使之按照你的愿望发出“天籁之音”,就不是一件简单甚至可以忽视的事情了。尤其是多声道音箱系统,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声音定位准确且完整的音场,这对于PC影院更是一项基本的要求,而要达到目的就有赖于音箱的正确摆放。

对于音箱的摆放方法,目前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杜比实验室推荐的“专业”摆法,有常见的七种典型居室空间摆法,即所谓的轴线内侧法、正三角形法、三一七比例法、三三一比例法、长后墙摆法、贴墙摆法和菱形摆法等。下面我就按照目前音箱的声道结构类型,结合这些常见的音箱摆放方法进行通俗的阐述。 (1)书架式2.0音箱的基本摆放 最典型的就是“正三角形法”,这种摆法要求将一对音箱面向聆听者一字排开,摆放在显示器两侧,两音箱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5~2米为宜。注意音箱应与后墙、侧墙相隔一定距离(20~50厘米以上),因为一般的2.0音箱的倒相孔都是后置的,如果音箱紧靠着后墙,倒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声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些音箱更是必须借助墙壁的反射、叠加、混音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音箱也不要离侧墙太近,以防侧墙体的反射作用改变了声波的传播方向与强度而影响音质。然后使音箱与聆听者构成一个45°角的正三角形,并尽量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聆听者坐在所谓的“皇帝位”上,即可得到最佳听音位置和回放声效。除了角度不变外,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几款发烧运放听感测试报告

几款发烧运放听感测试报告 几款发烧运放听感测试报告 写在前面的话:5年前写的了,现在翻出来,还是觉得有些小用,正好朋友聊起,就发了。陆续用了一个月多时间,前后间隔三个呀,写下一些文字,名为运放听感测试报告。虽然希望尽力给爱摩机的朋友带来一点参考,但是设备极其有限、器材相当匮乏,所以更多的也只能是一种基于爱好的相互交流。说起来难以使人相信,从2001年入手帝盟S100开始算作发烧初始,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像样一点儿的器材。07年6,然后11月入手乐之邦玲珑3纪念版,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接着入手HIFIDIY MINI USB DAC,再接着是甩二——我不可挽回的中毒了,为了使MINI SUB DAC和甩二工作得更好,我玩起了运放……在各类发烧器材店蹭听总计不到10小时算是熟悉器材。08年8无损成为这次测试的音源。本次评测目的是理性了解各个运放的特点,因此,测试者的主观认识、测试条件,就像物理学里的参照系一样重要。所有评测以HIFIDIY MINI SUB DAC增强电源打摩版(将数字、模拟部分共7粒nichicon 滤波电解换为思碧轴向钽电解电容)为基准设备,DAC的I/V

变换、LPF和放大同时使用相同的两对OP,并参考用作甩二SE输出运放的表现。基准测试器材是ThinkPad T61+HIFIDIY MINI USB DAC+HD590,参考测试是台电 T39+StreetWires ZN7 3.5toRCA+SXT-2+HD590&foobar0.955+帝盟 S100+StreetWires ZN7 3.5toRC+SXT-2+HD590,搭配性测试器材是森海MX760、达音科S01、舒尔E4C、EC700 by lilelelee。播放器为foobar0.955中文版,插件为音源为60%的人声、30%的器乐、10%的交响和古典,第一次随机选取,以后每次按第一次播放列表顺序播放。所有评测均有相当音量(终端输出器材的音量均在8点到11点)以保证足够的声压,并用DT9205A万用表测量,使得每次同一终端输出器材1KHz下开环输出电压一致。每段评测连续时间不超过3小时。除了二手,每颗运放正式测试前煲的时间不少于100小时。为了有更广泛的参考价值,还测试了基准设备播放mp3和A V的表现。测试方法为:1. 按运放获得时间顺序,分别在基准测试设备上循环试听,了解其风格,同时煲机和熟悉音乐2. 将同一公司出品的运放分为一类,循环对比试听3. 将不同公司的运放按风格近似性逐一对比试听测试时假定人耳一个非线性的低通带 通滤波器。我对声音的看法是:低频易得,高频难求,得中频者得天下。并且对高频的细腻度、宽松度要求比较高。我

音箱的摆放

音箱位置摆放的学问 人是听觉的主体,正确摆放音箱的位置是获得良好听觉效果重要的一步。如果把 4.1的音箱堆放在一块,怎么能感受到3D环绕音效呢?因此,音箱摆放位置,特别对于多声道音箱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的。 2.0声道音箱摆放 对于2.0声道音箱而言,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间距大一些。两音箱相距一米到一米五左右。如果将它们放在电脑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因此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 此外如果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在此建议大家将音箱放于电脑的侧后方,与聆听者最少要有2米的距离,或者延长音箱的输入线,把音箱放在人的侧后方,然后前后移动找到最佳的听音位置。 多声道音箱摆放 对于多声道音箱来说,通常我们需要将低音炮摆放在墙角,喇叭口面对墙壁。卫星音箱放在同一平面上,喇叭口指向听者;左右两个前置音箱位于显示器稍前方,并与座位形成等边三角形;后置音箱与座位的距离是前置音箱距离的一半,且其水平倾角是前置音箱倾角的两倍。比如,后置音箱与座位的距离若是15厘米,水平倾角是10度,那么前置音箱与座位的距离就是30厘米,水平倾角是5度。 总之,卫星音箱营造的应该是一个3D环绕声音氛围,而不是仅仅让听者判断声音是从哪个音箱发出来的。 在高度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因为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放在地上和放在桌上的音色不会相同。通常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上并架起为宜,这时要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地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音箱与环境的关系 声音与环境的关系也很大,一间专业的试音室可是造价不菲。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越贴近墙角放置,人所听到的低音效果越强。一些音箱则必须要借助墙壁的帮助才会有较好的低音效果,位置放的离墙远了,低音便变得单薄、空洞了。 普通的低档木制音箱也需要借助墙壁来提升低音效果的不足。低音炮也是如此,它的摆放位置其实是很随便的,因为低音的方向性不强,即与高音相比更难分辨它的方向来源,所以不妨把它放在墙角,不必一定要正对着听者。导相孔朝前的音箱是无所谓的,摆放导相孔朝后的音箱时切忌后面紧靠着墙,因为那样,导相孔中的声波不能完全放出,得到振动的只

漫步者R1900T3摩机经验之谈

从漫步者R1900T3电原理图谈摩机 笔者的漫步者R1900T3低音无力、散乱浑浊,人声表现较好,高音暗淡,弦乐混乱少有层次感。换用2000多元的新音箱,低音不能满足要求,贴运费退了,新音箱还在纠结中,只有对R1900T3进行摩机将就用了,遇到好音箱再买吧。 LM4766是NS公司的双声道高保真功放,在额定电压下可得到30WX2的平均功率,在8欧负载下其谐波失真加噪声小于0.06%,每声道都有独立的平滑的淡入淡出静噪功能以减小开关机时的电流冲击,具有较宽的电压范围, LM4766的特性是音色温暖,广泛应用于R1900T3等多媒体有源音箱功放。下图是R1900T3的应用电原理图: 1.提升高音 R1900T3输入前级,有个RC低通滤波器,电容470p(图中标示471,意为47乘以10的一次方),电阻10K及音量电位器10K串联而成,该电路起到衰减旁路高频、隔离信号源与放大器的作用,由于左右声道还有C102 C202 100p的高频旁路电容,故将4只470p的高频瓷介电容全部焊下,高音响亮,听无损音乐很爽,细节表现能力大为提高,但码率低点的MP3听到嘶嘶噪音,有点刺耳,所以一组换上100p的电容,另一组做对比不焊电容,音色柔和还是不耐听,更换220p后达到高音细节增加清晰耐听的结果。漫步者的高音扬声器灵敏度高于低音,估计厂家想通过这种方式衰减高音,降低分频器的制作成本,只是电容值选取过大。 2.增大音量:

线性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由负反馈决定,R1900T3电压放大增益为R203/R202=22000/680=32.35倍,LM4766的开环增益(Av)达到115dB 分贝,我们适当增加R203(R103)的阻值就能增加音量,可在39k-51k之间选取。理论实践表明不会对音质产生不利影响。 3.提升低音: C100、C200为放大器负反馈的交流隔直电容,该电容为10UF,在50HZ 的低频时容抗为318欧姆,放大倍数降为22000/(680+318)=22.04倍,故将C100、C200负反馈电容由10uf换成47uf,计算表明50hz低频可提高2.5分贝,低频变的相对平滑,听感上低音力度、下潜深度都有提升。 4.摩电源:变压器和整流桥堆、电源滤波电容共同组成电源的内阻,电源内阻又是音箱喇叭的交流回路,显著影响音质,这就是大家摩机摩电源的原因。对于600多元的R1900T3来说再换个100多元的大功率高级环变有些得不偿失,整流桥堆已经达标,无更换必要。只有更换滤波电容了。所有电容等效一个容抗、随频率变化的损耗电阻和电感的串联体,高品质电容就是频率特性好、损耗电阻和电感足够小。 由于电解电容在高频上表现不佳,所以R1900T3加了0.22uf的C105 C205聚丙烯电容来改善音质,故摩机时没有必要在电源滤波电容上再并联高级聚丙烯小电容。 常用高品质的大容量电容做滤波电容摩机,笔者用30元一只的日本化工10000uf来取代台湾联合6800uf滤波的,之后高音很亮丽,低频明显减少,声场变薄,总体听感还不如以前的电容,又换回去了,估计我买的是假货(没用电容仪进行测试),电容已退,还请网友告知,哪里能买到真货。 难得楼主将1900T3的电路图画出来,小星对电路也不太懂,只是根据经验,简单交流一下。 1、471小电容 不止是1900T3,像三诺的N-20G,很多音箱都是用的471,黑钻启明星用的是331。 这个电容在标准电路里是没有的,我的理解,输入端的471是过滤超高频的,也可以说是衰减超高频用的,虽然理论上,它并不会直接影响聆听的频段,但却会对高频的听感产生明显的影响。而除了471,还有101,这就是两次过滤,理论上能让高频的听感更加柔和。 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简单。 以绝大多数年轻人的耳朵而言,都会觉得471是一个很保守的值,它本身对高频的衰减就很大,再加上101,再衰减一遍,高频可想而知,声音肯定是柔和不刺耳的,但会很暗淡,会失去很多活力。所以471的位置如果取值471、331,那么101可以考虑省去。如果是221、201,那么101可以考虑保留。衡量的标准,以个人的最终听感为准。 另外要注意的是,像471和101这种“1”级的小电容,推荐使用圆片电

音箱摆位规律

音箱的摆位是复杂的,但也是有规律可以认识的。下面从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谈谈音箱摆位的规律性认识。 人与音箱 音箱的位置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两只音箱声音的平衡性、营造出的声场深度、重低音的效果与中音的音质。正确的摆放方法是先以人为中心(或以主机为中心)两音箱左右对称地大幅度调整位置,然后再小幅度移动推敲,直至所得到的声音音色平滑、柔和、自然为止。 人是听的主体,码放音箱的位置自然与聆听者的位置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人应该处在两个音箱连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且人到音箱的距离应比音箱的音距大一些。至于两个音箱应相距多远,以1m~1.5m为下限,因房间与人而异。若就将它们放在机箱两侧,间距显然过小,这样营造的声场过窄,当然此时双耳离音箱也过近,听到的以直接声为主,墙壁的反射声为辅。由于普通的木制音箱都是一个电容分频,高低音喇叭有1/4的相位差,两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在理论上是不同步的,这样人到音箱的距离越近效果就越明显,不过一般人很难察觉。此外相距太近,能清晰地听到高低音发自两个不同的喇叭,得到的音色不自然、不和谐。人与音箱相距若有一定距离,直接听到的声音与反射声能有效地融合,能切实地感受到声场的宽度与广度,听到的声音也能更柔和、自然。对于那些采用SRS、APX、BBE等三维音效与音效增强技术的音箱来说,人与音箱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音效场在两只音箱前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纵深距离后才能形成,距离太近,音效必将大打折扣。 那么音箱应放多高呢?绝大多数音箱的音色都是会随位置的高低而有所变化的,不信您可以试试: 先把它放在地上听,然后再抱到桌上来,两次所听到的音色是不会相同的。书架式音箱以放在桌上为宜,立式音箱放在地下并将其架起为宜,将低音喇叭的高度尽可能提高,最好与聆听者的双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落地式音箱要把低音喇叭设计在上方的原因。 喇叭的指向性因摆放不同声音的中高音部分、声场的结像力以及聆听者感受的声音空间宽阔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音箱的偏中摆放也影响到人所听到的直接声与反射声之比。当音箱方向偏中摆放时,使一些音箱有了更好的表现力,这时声音的能量是直接射向聆听者的,声场虽然变窄,但这可以增加声音的结像力,使声音更加清晰、层次鲜明,无拖延滞后之感,高音同时也得到了增强; 相反,减少偏中的角度,人会听到更多的来自墙壁的反射声,感觉出更大的声场范围,声场的空间纵深感也得到了增强。当音箱平摆,没有向中偏向时,高音虽平滑了,但结像力可能有些含糊不清、声场虽也扩大了,但又会缺乏精细之处。总之,偏向角的取向是一种折衷的方案,要随音箱性能、房间的大小与聆听者的个人喜好来定。对于一些音箱来说,人与音箱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时,所听到的高音成份最多,所以偏中角度过大的摆放必将加重高音的效果,这是没有必要的,一切都应依实际而定。把握好偏中角度后,还要注意使两个音箱的偏中角保持一致,否则声音的最佳点会有明显的偏移。 音箱与建筑 房间的墙壁对音色的整体效果自然也有不小的影响。音箱靠近墙壁,低音声波经过了墙壁的反射后被人耳听到,同时它所发出声波的低频部分会更有效地带动周围的墙壁与喇叭一起振动,这样声音的低音部分就会得到加强,使声音更加浑厚凝重而富有感染力。所以音箱

品 质 作业指导书

Page __of__ 品 质 控 制 流 程 图 制定人: 核准人: 版本号: 来料 Reject 客服 特殊 来料 Reject 检验 Reject OQC 让步 出货抽检 Reject FQC 检验 获 生产 工程师主导和提供物料 首 检 Reject Reject Reject Reject IPQC 巡检 全检 PE 工程师主导 PMC 和生产部负责, ECN 生效 供应商评审 采购材料 入库存储 发料生产 顾客满意度调查 出 货 顾客抱怨 顾客满意 业务受理 退货供应商要求改善,提 供分析报告和改善方案 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各工序检测 调查分析/落实责任 煲机,包装 不合格供应商 开 始 产品试产 入 库 首次定单生产 记录归档 结束 返工或返修 直接报废 降级 生产过程分析与改进 下工单生产

Page __of__ 品质控制流程 目的: 为更好的保障佳光的灯具产品质量制作一个流程《品质控制流程》, <应用事业部>是一个特殊的团体每一个人身兼数职。 怎样做到文件程序化,目前还没有正规的企业管理软件,那么需要我们共同配合和监督来完成所需要的文件,每一个文件都需 要列入清单。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完善清单内容.没有完成的监督完成,没有完善的陆续完善。 一,来料品质控制 1,原材料采购;采购员看到工程部发放的《物料评估报告》才可以下定单(封面电子档即可) 《物料评估报告》a,需要附样板3-5PCS,特殊包装物料需要按要求包装附样板 b,测试报告,特殊零件需要有QA《可靠性测试报告》 c, SGS认证 原材料采购只是针对目前没有完善的文件作出要求,IQC运作由QA部门控制 2,半成品外购;采购员看到工程部发放的《物料评估报告》才可以下定单(封面电子档即可) 《物料评估报告》a,需要附有样板至少1PCS,包装方式可以以图纸说明 b, PCBA—《测试指引》,工艺要求,接线图 c,机械部件--《测试指引》外观要求,尺寸,材料要求说明,可以参考供应商检测报告 半成品检查:PCBA电气参数可以抽检,外观需全检。电气参数需要记录每检测的产品 外观只需记录有损坏的。《半成品测试报告》发放给QA和PE负责人。 3,成品外购;采购员看到工程部发放的《物料评估报告》才可以下定单(封面电子档即可) 《物料评估报告》a,需要附有样板至少1PCS,特大产品可以以图纸说明 b,包装方式说明,需要有CAD图片说明 c,《测试指引》(包括外观的),《成品测试报告》表格(QA存电子档) 成品检查:电气参数和外观全检并记录于《成品测试报告》,发放给QA和PE负责人 4,来货特殊,如: 物料可靠性测试没有完成,没有经过试产,没有经过客户认可等.工程部人员需发《物料评估报告》 里面注明是条件接受,并要限制数量,数量达到后此《物料评估报告》不可以再用.如再购入 物料需重新发放《物料评估报告》 5,来货让步,如:来货有部分问题,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此次可以接受的情况. IQC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