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水性聚氨酯

The perfect match –

BASF raw materials for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coatings

Dr. Rainer Erhardt, BASF SE

Team Leader Technical Marketing Automotive & Industrial Coatings,

Resins and Additives Europe

New 2K PU Brochure

Content

?100 % Coatings based on bio-based polyols (application: pipeline coating) ?Super high-solid flexibl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adhesion on PVC

(application: truck tarpaulin coating)

?Water-borne coatings showing fast drying performance,

early block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What do natural oil based polyols (Sovermol?) offer to polyurethane coatings/adhesives manufacturers?

?Bio-based Polyols (polyfunctional alcohols) based on

renewable raw materials like rapseed oil, Castor oil,

soybeen oil etc. treated with technologies like

epoxidation followed by ring-opening,

transesterification, ethoxylation or propoxylation

?Unique properties:

?Improved hydrophobicity;

low sensitivity towards moisture

?Low viscosity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Broad adhesion spectrum

?Very low shrinkage

?High pigment loading with good self levelling

properties …EASY to APPLY“

?Solvent free – ZERO VOC

Construction kit approach to customer needs

Solvent free 2-pack PUR Pipeline Coating

Guide Formulation 805-1092/55 (aromatic polyisocyanate cured)

Equipment: Dissolver or vacuum dissolver. Ratio of ? dissolver blade to ? container approx. 6 : 10

Airless sprayable at 50 °C

Solvent free 2-pack PUR Pipeline Coating

Guide Formulation 805-1092/55

Salt spray test – Coating (170 μm) without primer on non-sandblasted steel.

Solvent free 2-pack PUR Pipeline Coating

Guide Formulation 805-1092/55

Salt spray test – Coating (170 μm) without primer on non-sandblasted steel.

Content

?100 % Coatings based on bio-based polyols (application: pipeline coating) ?Super high-solid flexibl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adhesion on PVC

(application: truck tarpaulin coating)

?Water-borne coatings showing fast drying performance,

early block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Joncryl? / Sovermol?) (DF13-28 Jan)

Suppliers (1) BASF S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Joncryl? / Sovermol?) (DF13-28 Jan)

Key characteristics:

?Extremely flexible

?Rubberlike surface

?High chemical resistance (> 200 MEK double rubs)

?Good adhesion on various plastics (example: PVC) ?Fast chemical drying

?High gloss

?Very hydrophobic

?Very low VOC (283 g/l at 20s DIN 4 flow cup time)

Content

?100 % Coatings based on bio-based polyols (application: pipeline coating) ?Super high-solid flexibl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adhesion on PVC

(application: truck tarpaulin coating)

?Water-borne coatings showing fast drying performance,

early block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Joncryl? OH 8311 (primary dispersion) (DF_06/09/2011)

Suppliers (1) BASF S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2) Air products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3) Elementis Specialties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Joncryl? OH 8311 (DF_06/09/2011)

Hardness Development

Pendulum hardness @ 23 °C

50 μm dry film thickness

Substrate: glass

Joncryl? OH 8311 (DF_06/09/2011)

Coating Properties

(Binder: secondary dispersion) (DF_06/09/2011)

Suppliers (1) Supplier A

(2) BASF SE 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3) Air Products www.airproducts.de

(4) OMG Borchers www.borchers.de

(Binder: secondary dispersion) (DF_06/09/2011)

Hardness Development

Calculation osc in sec Array

Pendulum hardness @ 23 °C

50 μm dry film thickness

Substrate: glass

(Binder: secondary dispersion) (DF_06/09/2011) Array Basonat? HW 3180 B:

Forced drying (60 °C or higher)

necessary for chemical crosslinking

Thanks to all contributors

Georg Bourscheidt

Oliver Kowald

Daniel Flojhar

Angelika Enckler

Nicolas Wiemer

Sabine Schmierl

双组份水性聚氨酯

The perfect match – BASF raw materials for 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coatings Dr. Rainer Erhardt, BASF SE Team Leader Technical Marketing Automotive & Industrial Coatings, Resins and Additives Europe

New 2K PU Brochure

Content ?100 % Coatings based on bio-based polyols (application: pipeline coating) ?Super high-solid flexible coating with excellent adhesion on PVC (application: truck tarpaulin coating) ?Water-borne coatings showing fast drying performance, early block resistance and high hardness

What do natural oil based polyols (Sovermol?) offer to polyurethane coatings/adhesives manufacturers? ?Bio-based Polyols (polyfunctional alcohols) based on renewable raw materials like rapseed oil, Castor oil, soybeen oil etc. treated with technologies like epoxidation followed by ring-opening, transesterification, ethoxylation or propoxylation ?Unique properties: ?Improved hydrophobicity; low sensitivity towards moisture ?Low viscosity ?High chemical stability ?Broad adhesion spectrum ?Very low shrinkage ?High pigment loading with good self levelling properties …EASY to APPLY“ ?Solvent free – ZERO VOC

双组份聚氨酯胶在不同环境怎么使用

双组份聚氨酯胶在不同环境怎么使用 对于TJ-968 双组份聚氨酯胶水来说,水分如同其中的主剂(聚酯、聚醚多元醇等)一样,可与固化剂中的NCO基团反应。据测算,1g的水可以消耗掉26~32g 的固化剂,当然,这是就纯粹的反应重量比而言,在实际当中,混入工作胶液内的水分在与固化剂反应时是与主剂相竞争的。但不管有多少水分参与了反应,这无疑消耗了固化剂,使得其与主剂反应的量达不到原来设定的工作配比,因此也就造成了固化的不彻底和残留黏性。而聚氨酯胶水的粘度和反应活性则与温度有着很大的关联。胶粘剂厂家给出的粘度值是以25℃为标准温度用旋转粘度计测量出来的,这意味着实际使用时,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夏季可比其高出10余度,而冬季天冷时可能比其低上20多℃。胶水的粘度正好与温度高低相反,即同样的胶水在温度高时表现出来的粘度值较低,流动分散性能好,温度低则粘度高,流平差。另外,胶粘剂的两个组份之间的交联固化反应,在温度低时反应速度慢,温度高时反应速度快。 针对这样的情况,在使用双组份聚氨酯胶水进行复合时可根据环境变化做以下一些调整: 1.如果空气潮湿,气温偏高,将固化剂的用量适当提高10%~20%,以弥补水分对其的消耗 2.经常用干爽的棉纱或布碎吸掉复合机上冷凝的水滴,防止其落入胶盆内; 3.用不完的工作胶液可添加少量溶剂稀释,然后密封保管,如果条件允许,可置于小型冷柜内冷藏保管,这样效果更佳,下次再用时,在密闭情况下解冻,并与新配的工作胶液混合使用。 4.当冬季气温偏低时,配制工作胶液可适当多加一些溶剂以降低体系粘度,改善

流平分散性,同时也减少了工作时胶盆内气泡的产生,但这样做工作胶液的浓度会有所降低,如不欲改变工作浓度,则可以用少量的丙酮取代部分醋酸乙酯,即使用丙酮与醋酸乙酯的混合溶剂来作为稀释剂。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聚氨酯胶的配方设计 胶粘剂的设计是以获得最终使用性能为目的,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要考虑到所制成的胶粘剂的施工性(可操作性),固化条件及粘接强度,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久性等性能要求。 1.聚氨酯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聚氨酯由于其原料品种及组成的多样性,因而可合成各种各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例如从其本体材料(即不含溶剂)的外观性严主讲,可得到由柔软至坚硬的弹性体,泡沫材料,聚氨酯从其本体性质(或者说其固化物)而言,基本上届弹性体性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粘接强度,机械性能,耐久性,耐低温性,耐药品性,主要取决于所生成的聚氨酯固化物的化学结构,所以,要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首先要进行分子设计,即从化学结构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来认识,有关聚氨酯原料品种及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2. 从原料角度对PU胶粘剂制备进行设计聚氨酯胶粘剂配方中一般用到三类原料:一类为NCO类原料(即二异氰酸酯或其改性物、多异氰酸酯),一类为oH类原料(即含羟基的低聚物多元醇、扩链剂等,广义地说,是含活性氢的化合物,故也包括多元胺、水等),另有一类为溶剂和催化剂等添加剂,从原料的角度对聚氨酯胶粘剂进行配方设计,其方法有下述两种。 (1).由上述原料直接配制最简单的聚氨酯胶粘剂配制法是0H类原料和NCO类原料(或及添加剂)简单地混合,直接使用,这种方法在聚氨酯胶粘剂配方设计中不常采用,原因是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分子量较低(通常聚醚Mr<6000,聚酯Mr<3000),因而所配制的胶粘剂组合物粘度小,初粘力小,有时即使添加催化剂,固化速度仍较慢,并且固化物强度低, 实用价值不大,并且未改性的TDI蒸气压较高,气味大,挥发毒性大,而MDI常温下为固态,使用不方便,只有少数几种商品化多异氰酸酯如PAPlDesmodur RDesmodur RFCoronate L等可用作异氰酸酯原料。不过,有几种情况可用上述方法配成聚氨酯胶粘剂例如 1)由高分子量聚酯(Mr5000-50000)的有机溶液与多异氰酸酯溶液(如Coronate L)组成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可用于复合层压薄膜等用途,性能较好,这是因为其主成分高分子量聚酯本身就有较高的初始粘接力,组成的胶粘剂内聚强度大; (2)由聚醚(或聚酯)或及水,多异氰酸酯,催化剂等配成的组合物,作为发泡型聚氨酯胶粘剂,粘合剂,用于保温材料等的粘接制造等,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NCO类及OH类原料预先氨酯化改性如上所述,由于大多数低聚物多元醇的分子量较低,并且TDI挥发毒性大,MDI常温下为固态,直接配成胶一般性能较差,故为了提高胶粘剂的初始粘度,缩短产生一定粘接强度所需的时间,通常把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单组份的硅酮胶

单组份的硅酮胶,其固化是靠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双组份则是指硅酮胶分成A、B两组,任何一组单独存在都不能形成固化,但两组胶浆一旦混合就产生固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单组份硅酮密封胶 单组份硅酮密封胶按性质又分为酸性胶和中性胶两种。 酸性密封胶主要用于玻璃和其它建筑材料之间的一般性粘接。而中性胶克服了酸性胶腐蚀金属材料和与碱性材料发生反应的特点,因此适用范围更广,其市场价格比酸性胶稍高。 市场上比较特殊的一类密封胶是硅酮结构密封胶,因其直接用于玻璃幕墙的金属和玻璃结构或非结构性粘合装配,故质量要求和产品档次是玻璃胶中最高的,其市场价格也最高。 单组份硅酮密封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 硅酮玻璃胶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加之其较广泛的适用性,能实现大多数建材产品之间的粘合,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大。 硅酮玻璃胶由其不会因自身的重量而流动,所以可以用于过顶或侧壁的接缝而不发生下陷,塌落或流走。它主要用于干洁的金属、玻璃,大多数不含油脂的木材、硅酮树脂、加硫硅橡胶、陶瓷、天然及合成纤维,以及许多油漆塑料表面的粘接。质量好的硅酮玻璃胶在摄氏零度以下使用不会发生挤压不出、物理特性改变等现象。充分固化的硅酮玻璃胶在温度到204℃(400oF)的情况下使用仍能保持持续有效,但温度高达218℃(428oF)时,有效时间会缩短。 硅酮玻璃胶有多种颜色,常用颜色有黑色、瓷白、透明、银灰、灰、古铜六种。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限制条件 (一)、酸性密封胶 1、适宜作密封、堵塞防漏及防风雨用途,室内室外两者皆宜(室内效果更佳),防渗防漏效果显著。 2、粘接汽车的各种内部装饰,包括:金属、织物和有机织物及塑料。 3、接合加热和制冷设备上的垫片。 4、在金属表面加装无螺孔的筋条、铭牌以及漆加塑料材料。 5、对烘箱门上的窗口、气体用具上的烟道、管道接头、通道门进行封口。 6、为齿轮箱、压缩机、泵提供即时成形的防漏垫。 7、对船仓以及窗口密封。 8、拖车、卡车驾驶室玻璃窗的密封。 9、粘合和密封设备部件。 10、形成防磨涂层。 11、镶嵌和填充薄金属片迭层、道管网络和设备机壳。 (二)、中性耐候胶 1、适用于各种幕墙耐候密封,特别推荐用于玻璃幕墙、铝塑板幕墙、石材干挂的耐候密封; 2、金属、玻璃、铝材、瓷砖、有机玻璃、镀膜玻璃间的接缝密封; 3、混凝土、水泥、砖石、岩石、大理石、钢材、木材、阳极处理铝材及涂漆铝材表面的接缝密封。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使用底漆。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及分类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及分类 韩慧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材0803)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发展绿色环保型涂料将成为今后的一个主要方向。聚氨酯防水涂料是反应型涂料的一种,其防水效果优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终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及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双组份热固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水性改型聚氨酯涂料的性能特点及新发展。介绍了这三种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建筑、汽车、木器家具、皮革涂饰方面的应用,以及提高水性聚氨醋耐溶剂性耐水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固化交联技术。 关键字:水性聚氨酯涂料应用改性交联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Y WATER 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S Han Hui University of Jina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bstact:With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consciousness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ating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in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Polyurethane waterproof coating is a kind of reactive coatings, its waterproof effect in engineering, fine can be widely used. Eventually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and widely used, mainly introduces the aggregate-organ, polyurethane coating of waterborne sex of two-component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thermosetting waterborne retrofit pu coating performance features and new development. Introduces the three coating,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in building, automobile, wood furniture and leather coating ACTS the role of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improving water-borne get together ammoniac vinegar nairongji sexual water resistance an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ring crosslinking technology. ? Key words:Th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s Apply Modified Crossling 1.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特点 60年代末以来,随着发达国家居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严格的环保法规,溶剂型涂料的用量成句年下降趋势,同时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用量逐年增加。我国这番方面起步较晚,但这些年的努力依然颇有成效。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基料,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类涂料,具有生产成本低、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节省有机溶剂等优点。此外,它还保留了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一些优良性能,对纸张、木材、纤维板、塑料薄膜、金属、玻璃和皮革等均有良好的粘附性。水性与溶剂型聚氨酯树脂相比,其毒性小、保色性优异,但是不良的施工料件有可能影响成膜强度、弹性优于油性涂料,对个别溶剂的抵抗性不如油性涂料,粘结性广泛,对某些基质的粘结性不如油性涂料。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交联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涂膜机械性能、耐水性、耐溶剂性及老化性能,而且与传统的双组份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性能相近,本文会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2.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种类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必备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必备[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聚氨酯防水 涂料施工必备 篇一 :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必备 双组份聚氨酯A、B组分构成 1、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由A、B组分组成,一般A组分为预聚体,B组分为固化剂组分。 2、A组分可与水分反应成膜,低温时低湿时气泡较少,高温或高温高湿时易起鼓;B组分为固化剂、填料、填充料、溶剂等组分,其与A组分反应成膜,反应过程中无气体生成。 3、一般A组分与B组分反应速度高于 A组分与水的反应速度,但仍不排除少量A组分与水气反应生成气泡。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注意事项 本注意事项适用于A组分为预聚体组分、B组分为含填料的固化剂组分的双组份类聚氨酯防水涂料。 1、在施工前将B组分搅拌均匀:如为大批量涂膜,可直接将B组分桶切开,一般机械搅拌3~5min; 2、先将A组分倒入容积大于25L的塑料容器中,再将搅拌均匀的B组分倒入,机械搅拌3~5min后使用。先倒入A组分目的:A组分挂壁,可直接观察塑料容器中料是否搅拌均匀;B组分密度较大,倒 入后沉降,形成A组分包裹B组分现象。 3、如施工面倾斜角度超过30?或为立面,可将搅拌均匀的A、B组分静置 3~5min,再进行施工,避免流平性较好影响斜面厚度不均匀、立面流挂。

4、如为小批量配料,即一次使用量低于最小组别的包装量,配料时不建议目测计量,务必要用电子秤进行精确计量。使用电子称称量目的:因B组分密度大,靠视觉判断极容易形成B组分超量现象,影响涂膜效果,可能导致不干、开裂、强度低等现象;例如雨虹SPU-361产品,要求A:B质量比为1:1,按密度计算实际体积比约为5:3; 5、高温环境下施工,混合后的产品的凝胶时间缩短,建议一次少配多次配料或将A、B组分搅拌均匀后立即倒在施工基面上,并迅速摊开,然后再慢慢刮涂施工。目的:适当延缓反应放热而导致的凝胶速度加快。 6、因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与塑料的粘结性低,施工结束后的塑料桶,不需要清洗,固化结膜后,很容易清除干净。 7、施工时尽量不添加稀释剂,如必须,应预先进行小面积涂膜试验,即将添加稀释剂约5%的产品和不添加稀释剂的产品同时在基面涂一小块涂膜,观察表实干时间以及涂膜强度,若成膜状态正常,方可大面积使用。 8、聚氨酯类防水涂料尽量不要与水性涂料直接复合使用;且施工时必须保证新涂刷的水泥基基层完全干燥。两种情况未按要求操作均 可能引起分层、不粘问题。 9、建议做下道工序前,在最后一遍涂刮聚氨酯后立即进行洒砂处理。可选用河砂、石英砂等增加粘结性能,尽可能不选带尖锐棱角的砂类,避免破坏防水层。可选择混合细度砂类,砂类的细度范围可根据下道工序的厚度选择,一般下道工序越薄砂类越细。 篇二 : 浅析聚氨酯双组份抗污标线涂料 聚氨酯低溶剂高固体抗污染标线涂料, 是在无溶剂双组份冷塑性标线涂料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新一代改性聚氨酯低溶剂高固体抗污标线涂料。同以往双组份产品的区别在于,在改性聚氨酯树脂中添加超细的填充物,使涂料表面密实度和光洁度

聚氨酯密封胶解析

聚氨酯密封胶解析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聚氨酯密封胶解析 1.概述 密封胶是用来填充空隙(孔洞、接头、接缝等)的材料。无定形密封胶是密封材料的主体,种类有有机硅(包括改性有机硅)类、聚氨酯类、聚硫橡胶类、丙烯酸酯类、SBR橡胶类、丁基橡胶类、沥青、油性嵌缝胶类等,最早使用的密封胶有沥青类、油性嵌缝胶等。而用于填充须经受震动或热涨冷缩等所致具有伸缩性的间隙,则必须采用弹性密封胶。30多年来,弹性密封胶在建筑、土木、汽车、船舶、电气通讯等许多工业、民用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建筑用密封胶需求量最大。弹性密封胶是将粘接和密封两种功能集于一身的产品。其中性能较好的三类高档弹性密封胶分别是有机硅密封胶、聚硫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表1列出几种弹性密封胶的性能。表2为弹性密封胶所要求的性能项目。 表1 几种弹性密封胶的种类与特性

○优良,△中。

表2 密封胶所要求的性能 表3 美国1995年部分密封胶的产量

表3可看出,美国1985年聚氨酯密封胶的产量与有机硅密封胶相当。90年代其聚氨酯密封胶产量已超过了有机硅,1990年聚别为15kt和 19kt,而1995年欧洲聚氨酯密封胶产量达万t。 聚氨酯密封胶之所以发展快,需求大,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性能。聚氨酯密封胶的特点有:(1)优良的耐磨性;(2)低温柔软性;(3)性能可调节范围广;(4)机械强度大;(5)粘接性好; (6)弹性好,具有优良复原性,可适合于动态接缝; (7)耐候性好,使用寿命可长达15-20年;(8)耐油性优良;(9)耐生物老化;(10)价格适中。 当然,聚氨酯密封胶也有一些缺点。如:不能长期耐热;浅色配方易受紫外光老化;单组分胶贮存稳定性受包装及外界影响较大、通常固化较慢;高湿热环境下固化可能产生气泡和裂纹;许多场合需底涂剂。 聚氨酯密封胶一般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两种基本类型,单组分为湿气固化型,双组分为反应固化型。单组分密封胶施工方便,但固化较慢;双组分有固化快、性能好的特点,但使用时需配制,工艺复杂一些。两者各有其发展前途。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合成及表征 郑延清1*,邹友思 2 (1.闽江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以聚酯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1,4-丁二 醇(BDO)和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多元醇组 分作为A组分。考虑到溶解性,反应活性,工业成本等因素,本文从小分子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一缩乙二醇等),小分子三元醇(甘油),小分子四 元醇(季戊四醇),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从200到2000),聚丙二醇(相对分子 质量从300到2000)等数十种醇类化合物中,反复试验,再三筛选,最后确定以聚 乙二醇-800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三聚体为原料合成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 固化剂作为B组分。将A、B组分混合配制,得到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通 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粘度、吸水率、粘接强度、离心稳定性等 性能测试,分别对A、B组分合成的关键步骤及影响产物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DMPA、BDO、TM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3%时,多元醇 组分的外观、稳定性、粘接强度等性能较好;选择聚乙二醇作为亲水组分对HDI三 聚体进行改性,且当其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1%及以上时,制备出的多异氰酸酯固化 剂组分具有较好的水分散性。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多元醇组分;固化剂;粘接强度 中途分类号:O 63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标号: 聚氨酯胶黏剂具有独特的软硬段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耐低温、耐磨、耐脆化、拉伸强度高、韧性、弹性好等优点[1-4]。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以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二甲苯等溶剂为分散介质,这些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和毒性较大,污染环境,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的舆论压力和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限制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法律法规,这些因素促进了*通信作者:yanqingz2115@https://www.360docs.net/doc/0f3191122.html,

硅酮密封胶生产工艺相关.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加成型室温硫化硅橡胶(双组份为主) 组份名称相应种类 基础聚合物含乙烯基的有机聚二甲基硅氧烷,如双端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交联剂低粘度的线型甲基含氢硅油 第八族过渡金属(如铂、钯、铑、镍等)及其化合物或配合物 催化剂 填料补强 :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和表面处理白炭黑等; 非补强:硅藻土、沉淀法碳酸钙和高岭土(SiO2-Al 2O3) 抑制剂延迟硅氢化反应的抑制剂,如炔醇类抑制剂 当前市场的硅胶牌子有很多,从高端到低端有: 高端: GE东芝,瓦克(张家港),道康宁(美国),野牛(荷兰),罗纳星(法国),千里马,白云(中国),之江(杭州),高士。(12 元以上) 中档:新展,安泰,硅宝,森戈,快事达,宏英,欧利雅、永安(以上均为国产)。 低端品牌:金鹰翔,豪威,美城,基亿,恒德,宏华,宏固,精硅等等,小厂家特别多。 目前市场做的较好的有道康宁,建华,之江,硅宝、欧利雅、新展等牌子。 生产方法 107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碳酸钙、白炭黑、助剂等混合均匀,抽真空制成玻璃胶。 化学方程式: 107RTV+SiO2+CaCO3=玻璃胶 常见种类 1.单双组份分类:单组份和双组份 2.酸碱性分类:酸性和中性胶 3.颜色分类:黑色、瓷白、透明、银灰、灰、古铜六种 4.耐候胶性、防霉性分类:耐候硅酮密封胶适用于各种幕墙耐候密封,特别推荐用于玻璃幕 墙、铝塑板幕墙、石材干挂的耐候密封。耐候密封胶适合金属、玻璃、铝材、瓷砖、有机

玻璃、镀膜玻璃间的接缝密封;耐候硅酮密封胶混凝土、水泥、砖石、岩石、大理石、钢材、木材、阳极处理铝材及涂漆铝材表面的接缝密封。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使用底漆。 防霉硅酮密封胶是未来的趋势,有防霉效果的硅酮胶比一般的胶使用时间更长,更牢固,不易脱落,特别适用于一些潮湿、容易长霉菌的环境,如卫浴、厨房等。 缩合型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的组成:基础聚合物、交联剂、催化剂、填料及添加剂等配制而成,前 3 种为必须成分,但作为实用产品,后两种往往也不可缺少。 1、基础聚合物:α ,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即HO(MeRSiO)nH(式中,R为Me、CF3 CH2CH 2、Ph 等; n=100~ 2000)是制备缩合型单组分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最重要的基础聚 合物。其中, HO[Me(CF3CH2CH2)SiO] n H 用于制备耐油耐溶剂产品;HO( Me2SiO)n(MePhSiO) m H 用于制备耐寒及抗辐照产品。 (2)交联剂 交联剂指能将基础聚合物联结成网状结构并具有三个以上水解性官能团的硅烷或聚硅 氧烷,是单组分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的核心组分,是决定产品交联机理的基础。目前使用的 典型交联剂品种有 MeSi(OAc) 3、 MeSi(ON=CMeEt)3、 MeSi(OMe)3等。 不同结构交联剂与水反应的能量及活性不同,不过,交联剂水解能与硫化胶表面消粘时 间有关,活性越高、消粘时间越短。相同催化剂用量条件下,交联剂的水解反应活性的顺序 为:丙酮型>酰胺型>醋酸型>酮肟型>醇型 (3)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类能提高基础聚合物与交联剂在室温下的反应速度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使用锡化合物及钛化合物。其中,锡化合物类催化剂主要是有机羧酸锡及有机锡鳌合物,如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辛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甲氧基二丁基锡、二丁 基氧化锡、 Bu2Sn(OMeC=CHCOMe)2等,常用的钛化合物类催化剂主要是钛酸酯及钛的鳌合物, 如四异丙氧基钛酸酯、四正丁基钛酸酯、四(三甲基硅烷氧基)钛、二异丙氧基- 双(乙酰丙酮基)钛等。 (4)填料 单组份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所用的填料可分为补强性填料和非补强性填料(增量填

水性聚氨酯涂料

双组份水性氨酯的概述 在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重复链节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氨酯(简称 PU)树脂。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二(或多)元醇与二(或多)元胺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反应机理如式(1.1)所示: nOCN — R—NCO + nOH — R'— nOH ------- — -(CONH — R — NHCO 0—R」0)n 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是由组分A (多异氰酸酯预聚物,如多异氰酸酯的二聚体、三聚体或是它们与羟基化合物生成的低分子量的聚合物)以及组分B (含多羟基 的水分散体系,即多元醇组分)组成。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成功制备,是聚氨酯涂料史上的一个新的突破。 按使用形式水性聚氨酯涂料可分为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双组份水性聚氨 酯涂料。 聚氨酯树脂即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指树脂中含有相当数量的氨酯键的树脂,链中含有交替的软链段和硬链段,使得其聚集态结构为多相结构,这决定了聚氨酯涂料优良的耐磨、柔韧等性能,自20世纪40年代出现以来,在涂料、弹性 体、泡沫塑料及粘合剂等方面均已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社会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危害认识的提高,在原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上极大减少了VOC 含量的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高分子材料。水性单组分聚氨酯涂料施工方便,但存在耐化学品性、耐磨性、耐热性、硬度等诸多性能的不足。而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成膜温度低、附着力强、耐磨性好、硬度大以及耐化学 品、耐侯性好等优越性能,可取代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广泛应用于汽车、木器、塑料、工业维护等诸多领域的表面装饰和防护。 1.2水性聚氨酯国外的发展史 1937年德国化学家Otto Bayer教授首先利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氨酯树脂,随后英、美等国家于1945?1949年从联邦德国获得 了有关聚氨酯制造技术,并在1953年相继实现工业化[5]。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开发及其生产几乎与聚氨酯树脂的工业化同时进行。 1943年德国化学家Schlack在乳化剂及保护胶体存在下,将二异氰酸酯在水中乳化首次成功制备出聚氨酯乳液。1953年Du Pont公司的研究人员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制和发展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制和发展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制发展 摘要 随着环境法规对涂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的限制,高性能与低VOC 含量相结合的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成为涂料工业发展的趋势。采用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组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发现双组分涂膜的机械性能和外观是由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多元醇的扩链剂(TMP)含量、中和度、中和工艺和双组分涂料的配比等决定的。当扩链剂含量为2%~4%,中和度为100%,NCO: OH=1.0~1.2时所得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膜外观好、快干、硬度高和施工方便。本文综述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合成、组成、性能和应用研究新进展。讨论了副反应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成膜、活化期及涂膜外观等的影响,并指出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活化期;双组分;应用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双组分;涂料中图分类号:TQ630.1; TQ630.495; O623.734文献标识码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涂膜硬度高、附着力强、耐磨性高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耐候性和低温成膜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防护、木器家具和汽车涂饰等方面。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健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溶剂型聚氨酯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量受到愈来愈严格的限制。开发低污染、高性能、多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成为涂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1]。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将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排放相结合,成为涂料工业研究的热点[2]。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是由含NCO基的低粘度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甲组分)和含OH基的水性多元醇(乙组分)组成,其涂膜性能主要由乙组分羟基树脂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与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不同,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乙组分必须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能以尽量低的剪切能耗将甲组分很好的分散在水中。通常乙组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介绍及特点(精)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介绍及特点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 /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于硬材料的粘接;在NCO组分用量少的场合,则胶层柔软,可用于皮革、织物等软材料的粘接。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具有性能可调节性、粘合强度大、粘接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聚氨酯胶粘剂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产品。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光化工厂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仍是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聚氨酯胶粘剂,国内用户达千家以上,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复合膜、多孔材料、深冷保护材料等的粘接。 1.产品规格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清漆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清漆 Lothar Kanl;Manfred Bock; Eberhard Jurgens Hans Josef Laas 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清漆已成为溶剂型体系的一类换代产品。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在汽车施工过程中,涂料的原材料及其特性。同时亦介绍了交联反应以及各组分的最佳混合工艺。 1 绪言 对高质量的汽车来说,外观同舒适和安全同样是重要的。随着汽车市埸国内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使用高质量涂料的趋势越来越强烈。在过去十年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涂料体系,并已进行了试用和考核。 由于聚氨酯清漆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如抗划痕性,抗化学性,同时具有优良的高光泽,高亮度,所以在欧洲和美国受到了特别的青睐。这些体系正逐渐替代传统的丙烯酸/氨基体系。高固体单组份和双组份聚氨酯清漆也能满足减少汽车涂料溶剂释放的要求。 水性和粉末清漆能进一步减少溶剂的释放。现在粉末涂料正处在有利发展阶段。这些体系在生产线使用的适用性,将从1996年开始在欧洲和美国的中试生产线上进行试验。水性单组分清漆已经并正用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上面这些体系的性能均优于丙烯酸/氨基清漆,但仍达不到溶剂型双组份PU体系的水平。 为满足汽车在线涂装(OEM)的主要要求:包括高光泽,优异的耐化学性,耐划痕性及耐候性,已经研制生产了水性双组份PU清漆所用的原材料。 本文介绍了水性清漆交联反应的分析研究,并解释了施工性能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讨论了原材料发展前景和涂料组分混合的最佳工艺。 2 原材料选择: 1988年,Bayer公司首次报道了水性多元醇和无水多异氰酸酯交联形成一种漆膜。对体系进行优化后开发出了工业化产品,可用于工业涂装、木材涂装、塑料涂装、和汽车维修。在汽车OEM 使用中同样也存在原材料匹配问题,这将通过进一步与涂料工业加强合作而进行开发。 用于汽车OEM涂装的水性双组分PU清漆是用脂肪族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与水性聚丙烯酸酯及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活化期;双组分;应用 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涂膜硬度高、附着力强、耐磨性高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耐候性和低温成膜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防护、木器家具和汽车涂饰等方面。随着各国环保法规的健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溶剂型聚氨酯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量受到愈来愈严格的限制。开发低污染、高性能、多功能的环保型水性涂料成为涂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将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高性能和水性涂料的低VOC排放相结合,成为涂料工业研究的热点。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由含羟基的水性多元醇和含NCO基的固化剂组成。多元醇组分和固化剂组分各有独特的特性。本文综述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新进展。 1 水性多元醇体系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配方是单独的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分散50。涂膜后水分蒸发和组件的形式反应交联聚合物网络。虽然2K水性聚氨酯涂料,应该从理论上讲,从溶剂型2K 系统,涂料有55相匹配的属性,在实践中,缺乏足够的耐水性,光泽度,耐候性和硬度。水性2K系统的成功,到现在为止,依赖于一些重要的和经常笨拙制定曲折。例如,多元醇的需要,这就需要两个60羟基官能聚氨酯形成反应和水分散性的基团,通常是不市售。丙烯酸酯聚合物与酸和羟基功能的方法之一(美国专利号5075370所示),是由(65自由基聚合)共聚丙烯酸单体和羟丙烯酸酯单体(如羟乙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不幸的是,羟烷基丙烯酸酯是相当昂贵的。此外,也很难使羟丙烯酸酯聚合物都高的羟基官能度和分子量足够低,低VOC,可交联的涂料系统价值。其结果是涂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比本来是可取的较低水平。最近开发的含羟基丙烯酸聚合物烯丙基醇烷氧基烯丙基醇(见,例如,美国专利号5525,693)克服使用羟丙烯酸单体的一些限制。然而,这些树脂的价值,到现在为止,被证实主要用于溶剂基聚氨酯涂料(见'693专利的例子9-11)或高苯乙烯(> 50 WT。%),树脂(见美国专利。 5646225),而不是用于水性聚氨酯涂料。 第二个常见的方式来调整的2K水性聚氨酯涂料的配方是修改的聚异氰酸酯。迄今为止所作的工作大多使用了部分反应,它具有亲水性聚醚(见,例如,美国专利号5200489,5194487,5389718和5563207)更新日期聚异氰酸酯。聚异氰酸酯亲水乳化交联剂,共反应物提高了兼容性。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但是。首先必须合成,亲水性的聚异氰酸酯。第二,更昂贵的亲水性聚异氰酸酯,必须使用(未修改的聚异氰酸酯相比),得到相同的士官功能贡献。第三,亲水性的聚异氰酸酯涂层纳入,往往使得其水敏感性高得无法接受。 第三种方法修改的处理,同时保持在制定商业聚异氰酸酯。令人担忧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充分地分散在水中的异氰酸酯,因为从商业聚异氰酸酯的乳液往往聚集和解决。粒径的聚异氰酸酯是一种方法,减少高剪切混合(见上述雅各布文章引用)。不幸的是,高剪切混合能源密集型的,耗时,需要特殊的设备。添加助溶剂和乳化剂可以帮助,但是,这至少是部分失败使用水系统的目的。需要改进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组合物。最好,成分配方,以显著减少油漆和涂料中的VOC和HAPS的水平。最好,组成双组分体系没有涂层的物理性质,基于水性PUD的缺点。一个理想的双组分系统将使用商业的聚异氰酸酯,但不会要求高剪切混合。此外,理想的配方将消除任何需要,从昂贵的羟acryate单体多元醇组件。最后,行业将受益于2K水性聚氨酯配方,使涂料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包括高光泽度,硬度,耐冲击性,柔韧性,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良好的平衡。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交底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交底 一、材料要求 1、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双组份),应有出厂合格证,应经复试合格后使用。 2、甲组份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酯等原料,经过聚合及反应制成的含有端异氰酸酯基的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外观为浅黄粘稠状,桶装,每桶20kg。乙组份是由固化剂、促进剂、增韧剂、防霉剂、填充剂和稀剂等混合加工制成,外观有红、黑、白、黄及咖啡色等,膏状物,桶装,每桶40kg。 二、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电动搅拌器(功率0.3-0.5KW,200-500r/min)、搅拌桶(容积10L),油漆桶(3L)、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油漆刷、弹簧秤、干粉灭火器等。 三、作业条件 1、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必须将尘土、杂物等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灰浆硬块和突出部分应铲平、扫净,抹灰、压不,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或钝角。 2、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并要平整、牢固,不得有空鼓、开裂及起砂等缺陷。 3、在找平层接地漏、管根、出水口、卫生洁具根部(边沿),要收头圆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必须安装牢固,嵌封严密。经过验收。

4、突出地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细部,应先做好附加层增补处理,刷完聚氨酯底胶后,经检查并办完隐蔽工程验收。 5、防水层所用的各类材料,基层处理剂、二甲苯等均属易燃物品,储存和保管要远离火源,施工操作时,应严禁烟火。 6、防水层施工不得在雨天、大风天进行,冬期施工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 四、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表面→细部处理→配制底胶→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细部附中层施工→第一遍涂膜→第二遍涂膜→第三遍涂膜防水层施工→防水层一次试水→保护层饰面层施工→防水层二次试水→防水层验收 2、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尘土等杂物清除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 3、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不得有凸凹不平、松动、空鼓、起砂、开裂等缺陷,含水率一般不大于9%。 4、涂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1) 配制底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按比例为1:2.5(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制量应视具体情况定,不宜过多。 2) 涂刷底胶,将按上法配制好的底胶混合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15-0.2kg/m2,涂后常温季节4h以后,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双组份聚氨酯胶水性能

双组份聚氨酯胶水性能 本次双组份聚氨酯胶水性能测试采用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提 供的双组份聚氨酯胶水,此次试验共有6组样品,分别为1#、2#、 3#、4#、5#、6#号样品,对每组胶水分别进行发泡时间测试,并对发泡时间满足要求的胶水再进行粘结性能测试(实验环境温度为约20°、钢板表面温度约为15°),具体如下: 一、胶水发泡时间测试。 1、试验材料:1#、2#、3#、4#、5#、6#白料若干、黑料若 干、搅拌棒、0.5m*1m彩钢板一块、布若干。 2、试验步骤: 1)取一片彩钢板,用布将其表面搽干净; 2)取1#白料20g,倒在彩钢板上; 3)另按1:1.2的比例取24g黑料,倒在彩钢板上; 4)将两者搅拌均匀,并记录此刻时间; 5)观察胶水发泡的过程,隔段时间用手触摸,直至其没 有粘性为止,记录此刻时间。

3、2#、3#、4#、5#、6#样品按照1#样品的实验步骤重复一 次,得出数据如下: 二、经过发泡时间测试,得出5#、6#胶水符合我们的要求,对5#、 6#胶水进行粘性测试。 1.实验材料:50mm厚的岩棉条若干,5#、6#白料各100g, 黑料240g,500mm*1000mm、两涂一烘的彩钢板四块,布 若干,200kg的配重两块,搅拌棒,美工刀。 2.实验步骤: 1)将彩钢板内板一侧用布擦干净,倒上50g白料5#,再倒 上60g黑料; 2)将黑白料混合均匀,并将其均匀涂抹在彩钢板上; 3)将岩棉条切好尺寸,放在胶水上,填实压紧; 4)在另一块彩钢板上按照1)、2)步骤涂抹胶水; 5)将彩钢板倒扣在岩棉上,并使用配重块进行层压;

6)再使用6#白料按照上述步骤重复一遍,制作6#胶水的粘 性实验样品; 7)经过12小时的层压后,将5#、6#胶水的粘性实验样品 撕开,检查其粘结效果,如图所示: 3.由撕开后检查的结果来看,胶水与岩棉的粘结效果较好,而 胶水与彩钢板的粘结效果较差。 三、由上述胶水发泡时间实验与胶水粘合性能实验可得,5#、6# 胶水样品符合我们对胶水发泡时间的要求,但两个胶水样品在粘合性能上都不满足要求。经过与上海东大聚氨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联系,得知要使双组份聚氨酯胶水与彩钢板粘结,则对彩钢板的温度要求是涂抹时为35°以上,而在整个发泡的过程中为25°以上。 由于我们的生产工艺没有提供加热的环节,所以如果我们要使用双组份聚氨酯胶水,要提供两个加热设备,一个在涂抹胶水时,将彩钢板温度加热到35°;一个是在层压时,保证彩钢板温度为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