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

(2021年)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

验,得出了相关的估算公式和计算公式,形成了有关标准和规程。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对这些标准和规程有全面而透彻地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使设计尽量合理。现就设计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1接地电阻

地网设计中的接地电阻应重点注意三个值,即土壤电阻率值、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和地网接地电阻的实际值,其中土壤电阻率值是设计的基础,接地电阻允许值是设计的目标,接地电阻实际值是设计的结果。

土壤电阻率ρ的大小直接关系地网设计的难易和地网工程造价的高低。土壤电阻率高时,一方面地网接地电阻很难达到允许值要求;另一方面为降低接地电阻需采取多种措施,从而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因此设计中选站址时,应当考虑该处的土质情况。ρ的取值,不但要考虑地网的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还得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

对于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通过相应的标准和规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查到依据和要求(Rg≤2000/I,其中I为入地电流),但在设计中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如高土壤电阻率区,在高电位不外引和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可以放宽要求。

地网接地电阻的实际值包括设计阶段的计算值和施工完成后的实测值两种。

1.2接地极

接地极是地网的基本组成,一般包括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两种,其中水平接地极既有均压、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作用,又有散流作用,而垂直接地极主要取散泄冲击电流的作用。受水平接地极的屏蔽影响,垂直接地极对地网接地电阻的改善不大,而地网的接地电阻主要由水平接地极的闭合面积决定的,所以设计中一般地网由水平接地极闭合而成,只是在避雷针、避雷器等冲击电流较大的位置加装由垂直接地极构成的集中接地装置。

接地极的设计关键在两点:接地极的选择和接地极的布置。接地极材料和规格的选择既要满足短路热稳定要求,还要考虑腐蚀后的使用寿命。接地极的布置在满足散流的作用下,还应保证均压、减小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作用。

1.3接地引下线

当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首先通过设备接地引下线流入接地网再泄入大地。为了保证接地引下线能承受系统最大短路电流的

通过,接地线截面的选择至关重要。

接地线的最小截面应符合下式要求

S≥Igt/c

式中S——接地线的最小截面(mm2

);

Ig——流过接地线的短路电流稳定值(A);

c——材料热稳定系数(钢c=70);

t——短路等效持续时间(s)。

其中短路等效持续时间t的取值合理与否,对材料使用量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各类变电站保护配置不同,是否考虑主保护失灵,采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以及主保护拒动与接地短路同时发生的概率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参照有关方面的规定及专题研究,建议对于110kV变电站,取t=1.0s。

1.4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在实际的接地工程中,有些地方由于土壤电阻率非常高,要使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降到(Rg≤2000/I)规定值以下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想办法降低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设计中常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 (2021年)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2021年)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

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变电站接地装置安装施 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工业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佳木斯华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2014 年 05 月 30 日

1、适用范围 镀锌扁钢接地线、裸铜绞线和铜排接地线施工2、施工流程及人员组成 施工流程 人员组成 工作负责人:李宝民安全负责人:王宇光

作业人员共:10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1人 电气焊工:2人安装工人:7人; 由负责人指派担负相应工作,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作业人员职责 (1)工作负责(监护)人职责:办理工作票,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进行安全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工作票所记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代安全事项,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等负责。工作结束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工作负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工作班成员:认真学习本作业指导书,严格遵守、执行安全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卡”,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标准作业时间 10个工作人员15天内完成 3、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对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熟悉接地网施工规范。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格和型号,结合工程用量进行接地网用镀锌扁钢、角钢(或铜绞线、铜排、铜棒、铜包钢等)等材料准备;对到达现场材料的规格、质量、外观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同时必须具有出厂质保资料、镀锌质保资料等;焊接用的焊条、焊粉、助焊剂和热熔焊的热熔剂等辅助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

变电站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

变电所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统一基建、生产对变电站接地工程的要求,经研究,就相关标准和要求明确如下: 一、设备接地 1.对钢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高抗、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必须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设备和主设备配套的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对铜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外,其他设备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3.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独立时,每相均须按上述要求实现双接地或单接地,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为联合一体时,则可在A、C相各用1根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 二、避雷针和构架接地 1.避雷针必须双接地;独立避雷针必须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对称连接后实现双接地,安装有避雷针的构架(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最近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A型构架要求每品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构架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保持与主地网连接,独立避雷针应设置集中接地装置与主电网方便连接和打开的接地井。 三、干式电抗器接地 干式电抗器的基座之间接地连接线和引下线采用铜排,且不得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干式电抗器围栏采用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围栏,且必须有一个绝缘断面,不得形成闭合回路。 四、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采用绝缘子设置便于分开的连接点。变电站正常运行时通过接地专用线有效连接,在变电站测量接地电阻时暂时断开,测量完后恢复。当设计不允许避雷线直接和变电站配电装置架构相连时,变电站接地网应在地下与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连接线埋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米。 五、接地工艺要求

XX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

llOkVXX变电站 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查: 编写: XXXX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7月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流程图 五、施工组织安排 六. 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方法 (9) 七、 ............................................. 质量控制 10 1?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10) 2.质量检查 (10) 八、 ......................................... 安全文明施工 11 九、 ...................... 接地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 十.施工监督验收 (13)

一、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621-1977) 3、H OkVXX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设计方案》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J63-2002)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llOkVXX变电站接地网大修 工程地点:llOkVXX变电站 工程内容:对110RVXX变接地网大修工程进行施工,地网阻值现为0.7欧,对地网电阻进行降阻施工,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小于0.5欧的要求。 HOkVXX变电站位于XXX县城内,于1998年建成投运,设110kV/35kV/10kV电压等级,llOkV为户外常规布置,35kV/10kV为户内开关柜布置,主控楼与10kV配电装置楼为一栋建筑,占地而积为66mX 77m。 XX变站址土壤表层为耕作土,下层为沙土,水分含量一般,土壤 电阻率较高,全站接地变电站采用复合接地网,以水平接地体为主,以垂直接地极为辅,接地网外沿闭合,接地网内敷设水平均压带,水平接地体深埋为0. 6mo在避雷针和装有辟雷器的地方应设集中接地装置。 水平接地体采用水平接地体采用40x6〃林彳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

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1变电站接地的施工要求 (2) 2概述 (3) 3施工流程 (4) 4技术措施 (4) 5主要施工方法 (4) 6变电站主接地网的接地设计、布置和连接: (7)

1变电站接地的施工要求 1.1站内接触电位差超过规定值,因此在操作机构前后1m内地面铺设15cm厚混凝土,使接 触电位差满足要求。 1.2电气设备每个接地部分应以单独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主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引 下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部分。 1.3接地引下线及主网的所有连接点不得采用点焊或螺栓连接。扁钢搭焊长度应不小于其宽 度的两倍并三面焊接;所有焊接点均应经防腐处理。地面以上的焊接处,刷银粉漆;地面以下及电缆沟内接地线的焊接处,刷防腐漆。 1.4室外架构接地线当地面上长度超过8m且中间无紧固点时,应每隔4m左右用一卡环固定,以确保接地扁铁牢固地紧贴在砼线杆表面。 1.5设备接地引下线应远离设备的辅助开关和二次控制回路,室内平行布置的应远离300毫 米以上,室外架构上布置的应尽量不同杆或同杆背向布置,控制箱应外附接地线并可靠接地。 1.6不得利用水泥架构内的钢筋作为接地引下线,应外敷明线与地网连接;上下层布置的变电站其上层亦应有明显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连接。 1.7电缆外皮不能用作接地引下线。 1.8设备的接地引下线与地网可靠的焊接在一起,焊口要刷防锈漆进行处理,接地线地面以上1.2米应刷黄、绿相间的色标漆,全站统一规格。 1.9在接地线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的墙壁上,各刷一块(150m M 150mm白色底漆,中间标以黑色符号“ ”。 1.10对站内变压器中性点、充油设备和避雷器,要实行“双接地”,并与地网的两个不同点相连接,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电气主设备为单相架构式或落地式时,每相应单独接地,当为三相架构式时,可每组只设两根引下线,与地网的两个不同点相连接,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的要求。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 (2011年版) 3.1.1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1 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4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5 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可触及的电缆金属护层和穿线的钢管。穿线的钢管之间或钢管和电器设备之间有金属软管过渡的。应保证金属软管段接地畅通; 6 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7 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8 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9 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中无避雷线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10 承载电气设备的构架和金属外壳; 11 发电机中性点柜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12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外壳接地端子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13 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14 铠装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15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3.1.3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2 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3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 4 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3.1.4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3.2.4人工接地网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人工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不宜小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 2 接地网内应敷设水平均压带。按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 3 35kV及以上变电站接地网边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铺设碎石、沥青路面或在地下装设2条与接地网相连的均压带。 3.2.5除临时接地装置外,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和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和钢管。腐蚀比较严重地区的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采用阴极保护等措施。 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当采用扁铜带、铜绞线、铜棒、铜包钢、铜包钢绞线、钢镀铜、铅包铜等材料作接地装置时,其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3.2.9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温层的金属外皮或金属网、低压照明网络的导线铅皮以及电缆金属护层作接地线。蛇皮管两端应采用自固接头或软管接头,且两端应采用软铜线连接。 3.3.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不应小于O.6m。角钢、钢管、铜棒、铜管等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 100mm范围内应做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开工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接地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根据经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编制材料清册,并校对材料规格和数量。 2.1.2施工材料的准备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将材料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程序。 2.1.3施工前应配置最基本的施工人员和配备足够完好的施工机具 表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表2 主接地网施工施工人员配置表

2.1.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2.2接地沟开挖 2.2.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2.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 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2.2.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类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2.3垂直接地体安装 2.3.1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2.3.2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直 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2.3.3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3.4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3.5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XX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样本

110kVXX变电站 接地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查: 编写: XXXXXX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7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流程图 (3) 四、施工总体要求 (3) 五、施工组织安排 (5) 六、主要施工方法 (8)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方法 (9) 七、质量控制 (10) 1.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10) 2.质量检查 (10) 八、安全文明施工 (11) 九、接地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 十、施工监督验收 (13)

一、 编制依据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 2、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 DL/T621-1977) 3、 110kVXX 变电站接地网大修工程《设计方案》 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SDJ63- ) 二、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110kVXX 变电站接地网大修 工程地点: 110kVXX 变电站 工程内容: 对110kVXX 变接地网大修工程进行施工, 地网阻值现为0.7欧, 对地网电阻进行降阻施工, 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小于0.5欧的要求。 110kVXX 变电站位于XXX 县城内, 于1998年建成投运, 设110kV/35kV/10kV 电压等级,110kV 为户外常规布置, 35kV/10kV 为户内开关柜布置, 主控楼与10kV 配电装置楼为一栋建筑, 占地面积为66m ×77m 。 XX 变站址土壤表层为耕作土, 下层为沙土, 水分含量一般, 土壤电阻率较高, 全站接地变电站采用复合接地网, 以水平接地体为主, 以垂直接地极为辅, 接地网外沿闭合, 接地网内敷设水平均压带, 水平接地体深埋为0.6m 。在避雷针和装有辟雷器的地方应设集 中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采用水平接地体采用2406mm 热镀锌扁钢,

(设备管理)变电站设备接地工艺标准

变电站设备接地工艺标准 项目编号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工艺要点图片示例 1 屋外接地 装置安装 1.水平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扁钢,垂直 接地体宜采用热镀锌角钢。 2.接地体顶面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当 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0.6m。 3.垂直接地体间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 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5m。 4.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钢材采用 电焊,铜排采用热熔焊),焊接必须牢固、 无虚焊。钢接地体的搭接应使用搭接焊, 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应该符合以下规 定: 1)扁钢-扁钢:搭接长度扁钢为其 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2)圆钢-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 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3)扁钢-圆钢:搭接长度为圆钢直 径的6倍(接触部位两边焊接)。 4)在“十”字搭接处,应采取弥补搭接 面不足的措施以满足上述要求。 5.焊接结束后,首先应去处焊接部位残 留的焊药、表面除锈后作防腐处理。)镀 锌钢材在锌层破坏处也应进行防腐处 理。钢材的切断面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6.接地网的某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应及 时进行回填土工作。 1.根据设计图纸对主接地网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接地沟开挖深度以设计或规 范要求的较高标准为准,且留有一定的余度。如无特殊要求,变电站接地材料一般如下: 110kV变电站水平接地体采用-60×6镀锌扁钢,220kV变电站水平接地体采用-80×8镀锌 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2.5米长L50×50×5镀锌角钢,接地引下线采用-60×6镀锌扁钢 2.扁钢弯曲时,应采用机械冷弯,避免热弯损坏锌层。 3.焊接位置(焊缝100mm范围内)及锌层破损处应防腐。 4.在接地沟回填土前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同时做记录 工作完成情况的记录和隐蔽工程的记录签证。回填土内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外取的 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屋外水平接地装置安装 水平接地体“十”字搭接

重点变电站主要施工流程注意事项

110室内变电站主要施工流程注意事项 一、三通一平 1、接桩 现场桩位移交人应为业主项目部成员,并需在桩位移交书上签字确认。 2、复测方格网 场地树木、房屋等清理后,场地平整前,一般按照5m×5m 方格网进行复测。如复测后计算出的土方量和图纸设计量有较大误差(达到200m3),需第一时间通知施工技术科和经营计划科,经过科室复核无误后,项目部应立即联系业主、监理和设计部门,要求重新核实标高和土方量。 3、地表土清理 站内参与土方平衡的淤泥、垃圾土方量较大时,在进场施工前应联系业主、设计部门,协商站外堆放地点,为站区工作面开展提供条件。 土方施工前,需清理场地表面含淤泥、耕植土、杂草、树根等地表土,并存放于场地的合适位置,避免二次倒运。站区回填土源应采取有效防雨覆盖措施。 二、基坑支护、井点降水施工 通常室内变电站选址在邻近小区或地址条件较差处,站区土方需进行换填,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基坑支护,地下水位较高

的还需进行井点降水施工,涉及到此类施工的工程,应和业主、监理沟通,要求设计单位对此类项目专门进行设计,按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安全。 三、接地网施工:在施工建筑物基础阶段,埋设接地主网。接地材料为铜质的,需提前备料。图纸到场后,需核对接地材料用量,发现设计量不够,及时和设计部门人员联系解决。交付电气安装前,联系电气测量接地网电阻值,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及时和设计部门人员联系解决。 四、挡土墙、围墙、护坡施工 变电站尽早施工挡土墙、围墙,实行封闭管理;有护坡的围墙段,先施工护坡、后施工围墙。在施工挡土墙或围墙基础时,按图纸设计埋设主排水管、进站电缆沟、电气埋管、接地引出线等。 五、建筑物施工 1、基础及主体施工 (1)地基处理;(2)基础、防水及地下室施工;(3)室内、外脚手架搭设;(4)框架施工。一般二层至屋面涉及若干个标高,施工时应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封顶。 2、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建筑物施工中需注意以下环节:(1)有地下室层的工程,先施工桩基、垫层,再施工防水层,在室外土方回填前,将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完毕;(2)基础至±0.000且室外散水坡土方回填完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 理(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231-53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

管理。 1 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得出了相关的估算公式和计算公式,形成了有关标准和规程。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对这些标准和规程有全面而透彻地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使设计尽量合理。现就设计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1接地电阻 地网设计中的接地电阻应重点注意三个值,即土壤电阻率值、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和地网接地电阻的实际值,其中土壤电阻率值是设计的基础,接地电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 理简易版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

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 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得出了相关的估算公式和计算公式,形成了有关标准和规程。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对这些标准和规程有全面而透彻地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使设计尽量

变电站电气二次施工工艺

15、接地 1)控制电缆的屏蔽层两端应可靠接地。 2)在二次设备室、敷设二次电缆的沟道、就地端子箱等处,使用截面不小于100mm2的裸铜排与变电站的主接地网紧密连接。 3)在二次设备室的电缆沟,按屏(柜)布置的方向敷设经100mm2的专用铜排,将该专用铜排首末端连接,形成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必须至少4 根以上、截面不小于50mm2 的铜导线与主接地网连接。 4)屏(柜)下部设有截面不小于 100mm2的专用铜排。屏(柜)上装置的接地端子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铜线和接地铜排相连。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缆与二次设备室内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 5)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屏(柜)内的交流供电电源(照明、打印机和调制解调器)中的中性线不应介入等电位接地网。 16、抗干扰 1)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所有二次回路的电缆均应使用屏蔽电缆。 2)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回路、交流和直流回路、强电和弱电回路均应使用各自独立的电缆。 3)遵守保护装置24V开入电源不出保护屏(柜)的原则,以免引进干扰。 4)合理规划二次电缆的敷设路径,尽可能离开高压母线、避雷器和避雷针的接地点、并列电容器、CVT、结合电容及电容式套管等设备,避免和减少迂回,缩短二次电缆的长度。 5注意事项 1)本站站内通讯网线由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通讯网线的敷设由

施工单位完成,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完成通信网线接入。 2)本期扩建部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采用直流DC220V,全站断路器电机回路采用AC220V,全站防跳回路采用操作箱内防跳,压力闭锁由断路器机构箱实现。 3)全站隔离开关控制回路采用交流AC220V,全站隔离开关电机回路采用AC380V。 4)在交、直流电源输入处均设电源防雷器,在通信信道装设通信信道防雷器。 5)本期工程所用互感器极性均须由安装调试单位试验决定。 6)本工程施工时,请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设备和人生安全。 6 标准工艺应用说明 二次设备安装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三)工艺标准库》(2011年版)执行,各项目/工艺具体内容如下: 6.1屏、柜安装(工艺编号:010*******) (1)工艺标准 1)基础槽钢允许偏差:不直度<1mm/m,全长<5mm。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全长<5mm。 2)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 3)屏、柜体底座与基础连接牢固,导通良好,可开启屏门用软铜导线可靠接地。 4)屏、柜面平整,附件齐全,门销开幕闭灵活,照明装置完好,屏、柜前后标识齐全、清晰。 5)屏、柜体垂直度误差<1.5mm/m,相邻两柜顶部水平度误差<2mm,成列柜顶部水平度误差<5mm;相邻两柜盘面误差<1mm,成列柜面盘面误差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编号:AQ-JS-0130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Standardize the installation of grounding wire device in Substation

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置的装设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在检修的变电设备上装设接地线,是保证检修人员人身安全的 基本措施,接地线的装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对检修人员的防护水平。 然而,在变电站检修现场,经常会看到一些装设不规范的接地线。 运行人员也常常抱怨装设接地线时遇到的困难:有些设备无法装设 接地线;有些地点难以装设接地线,甚至在装设接地线的过程中也 发生过触电的人身事故。 1变电站装设接地线所存在的问题 1.1设备接地点问题 导体上涂有油漆或包有绝缘护套,不能装设接地线;有的母排 的空间位置(如母排与仓位墙壁间的相对距离太小等)不便于装设接 地线;母排尺寸规格较多,使接地线线夹不相适应。 1.2接地装置问题 在有些需要装设接地线的地点无符合要求的专用接地装置,导

致运行人员在装设接地线时随意将接地线接地极装设在设备构架、设备外壳上等。 1.3装设接地线时的人身安全防护问题 有些装设接地线的位置过高,运行人员难以装设;有时不能保证人与被接地导体间距离符合安全距离要求;有的装设接地线的地点与周围带电导体的距离太近,不能保证人与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 因此对变电站装设接地线的装置进行改造、整治,使之规范化,符合安全要求,是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实行变电站无人值班、集中监控后,运行人员负责的变电站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布置任务更加繁重,如果没有规范的接地线装设装置,就难以保证运行人员装设接地线时的安全,难以保证所装设的接地线质量,难以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2变电站装设接地线规范化的基础工作 (1)由变电站根据站内设备停电检修的需要,制订设备在各种检修情况下装设接地线的方案,确定在设备检修时每一组接地线的具体装设地点。

某变电站接地网施工方案

. 35kVXX变电站 接地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查: 编写: 昱仝科技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流程图 (3) 四、施工总体要求 (3) 五、施工组织安排 (5) 六、主要施工方法 (8)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方法 (9) 七、质量控制 (10) 1.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10) 2.质量检查 (10) 八、安全文明施工 (11) 九、接地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 十、施工监督验收 (13)

一、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GB50169—2006) 2、《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621-1977) 3、35kVXX变电站接地网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J63-2002)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35kVXX变电站接地网改造 工程地点:35kVXX变电站 工程容:对35kVXX变接地网改造工程进行施工,地网阻值现为0.7欧,对地网电阻进行降阻施工,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小于0.5欧的要求。 35kVXX变电站位于XXX县城,于x年建成投运,设35kV/10kV 电压等级,35kV为户外常规布置,10kV为户开关柜布置,主控楼与10kV配电装置楼为一栋建筑,占地面积为XXm×XXm。 XX变站址土壤表层为耕作土,下层为沙土,水分含量一般,土壤电阻率较高,全站接地变电站采用石墨接地体,拟采用水平接地体,接地网外沿闭合,接地网敷设水平均压带,均压带之间的间隔不应小于5米,水平接地体深埋为0.3--0.6m。在避雷针和装有避雷器的地

XX变电站接地网施工方案

35kVXX变电站 接地网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查: 编写: 武汉昱仝科技有限公司 年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流程图 (3) 四、施工总体要求 (3) 五、施工组织安排 (5) 六、主要施工方法 (8) 1.施工准备 (8) 2.施工方法 (9) 七、质量控制 (10) 1.质量控制目标及要求 (10) 2.质量检查 (10) 八、安全文明施工 (11) 九、接地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 十、施工监督验收 (13)

一、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交流电气装置接地》(DL/T621-1977) 3、35kVXX变电站接地网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J63-2002)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35kVXX变电站接地网改造 工程地点:35kVXX变电站 工程内容:对35kVXX变接地网改造工程进行施工,地网阻值现为0.7欧,对地网电阻进行降阻施工,施工结束后接地电阻值应满足小于0.5欧的要求。 35kVXX变电站位于XXX县城内,于x年建成投运,设35kV/10kV 电压等级,35kV为户外常规布置,10kV为户内开关柜布置,主控楼与10kV配电装置楼为一栋建筑,占地面积为XXm×XXm。 XX变站址土壤表层为耕作土,下层为沙土,水分含量一般,土壤电阻率较高,全站接地变电站采用石墨接地体,拟采用水平接地体,接地网外沿闭合,接地网内敷设水平均压带,均压带之间的间隔不应小于5米,水平接地体深埋为0.3--0.6m。在避雷针和装有避雷器的地方应设集中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采用水平接地体采用HYJ-08B石墨接地体。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 管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变电站接地工程全过程管理摘要:该文结合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两个目标,从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来阐述接地工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工程造价 接地网作为变电站交直流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接地,对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接地装置直接影响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不合格的接地网将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接地工程作为隐性工程很容易被人忽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升高及容量的增加,接地不良引起的事故扩大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接地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并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四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1设计阶段 地网的关键是设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般说来,地网工程是一项粗糙工程,不可能达到精确,但经过不少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和实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得出了相关的估算公式和计算公式,形成了有关标准和规程。工程设计

人员只有对这些标准和规程有全面而透彻地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应用,使设计尽量合理。现就设计中应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1.1接地电阻 地网设计中的接地电阻应重点注意三个值,即土壤电阻率值、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和地网接地电阻的实际值,其中土壤电阻率值是设计的基础,接地电阻允许值是设计的目标,接地电阻实际值是设计的结果。 土壤电阻率ρ的大小直接关系地网设计的难易和地网工程造价的高低。土壤电阻率高时,一方面地网接地电阻很难达到允许值要求;另一方面为降低接地电阻需采取多种措施,从而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因此设计中选站址时,应当考虑该处的土质情况。ρ的取值,不但要考虑地网的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还得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 对于地网接地电阻的允许值,通过相应的标准和规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查到依据和要求(Rg≤2000/I,其中I为入地电流),但在设计中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如高土壤电阻率区,在高电位不外引和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放宽要求。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前期准备工作 2.1.1施工技术资料的准备 开工前首先应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并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接地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技术准备工作,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其次根据经会审后的设计施工图编制材料清册,并校对材料规格和数量。 2.1.2施工材料的准备及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对材料的规格、数量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将材料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厂家资质证明等相关文件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确认后方可进场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程序。 2.1.3施工前应配置最基本的施工人员和配备足够完好的施工机具 表1 主要施工机具的配置表

2.1.4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2.2接地沟开挖 2.2.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2.2.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为 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2.2.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类 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2.3垂直接地体安装 2.3.1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2.3.2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直 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2.3.3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2.3.4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3.5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变电站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

变电所接地工程相关标准和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变电站接地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统一基建、生产对变电站接地工程的要求,经研究,就相关标准和要求明确如下: 一、设备接地 1.对钢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高抗、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避雷器必须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设备和主设备配套的机构箱、端子箱、电源箱、控制箱等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对铜质地网,主变压器箱体及中性点设备采用双接地引下线外,其他设备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3.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独立时,每相均须按上述要求实现双接地或单接地,设备支架、基座三相之间为联合一体时,则可在A、C相各用1根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 二、避雷针和构架接地 1.避雷针必须双接地;独立避雷针必须采用两根接地引下线对称连接后实现双接地,安装有避雷针的构架(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应在最近的两根立柱上分别设置接地引下线实现双接地,其他A型构架要求每品采用单根接地线引下。

2.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集中接地装置,构架避雷针的集中接地装置应保持与主地网连接,独立避雷针应设置集中接地装置与主电网方便连接和打开的接地井。 三、干式电抗器接地 干式电抗器的基座之间接地连接线和引下线采用铜排,且不得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干式电抗器围栏采用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围栏,且必须有一个绝缘断面,不得形成闭合回路。 四、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应与线路的避雷线相连,采用绝缘子设置便于分开的连接点。变电站正常运行时通过接地专用线有效连接,在变电站测量接地电阻时暂时断开,测量完后恢复。当设计不允许避雷线直接和变电站配电装置架构相连时,变电站接地网应在地下与避雷线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连接线埋在地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5米。 五、接地工艺要求 1.所有接地引下线均要求实现明接地,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有双接地要求的两根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主地网的不同干线可靠连接。 2.独立避雷针、安装有避雷针的构架(含悬挂避雷线的构架)的双接地引下线要求每根设置断接卡,断接卡设置位置必须方便打开且全站统一高度,以离地面或保护帽顶面500mm高为宜。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电站防雷接地是为防止电气设备意外带电造成电网、设备、人身事故的基本措施。本文从施工实际角度简述主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力求能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保证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将对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施工工艺流程 2、

表2 主接地网施工施工人员配置表 根据业主指定的区域,首先设置接地材料加工棚、生活临时设施等。其次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并悬挂安全标示牌等安全防护措施。 1.2接地沟开挖 1.1.1根据主接地网设计图纸要求,对对接地体(网)的敷设位置、网格大小进行放线。 1.1.2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接地敷设深度进行接地沟开挖,深度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的最高标准 为准,超挖50-100mm左右。宽度为一般为500-1000mm,沟壁需放坡处理,底部如有石块应清除。 开挖完成的接地沟 1.1.3接地沟宜按场地或分区域进行开挖,充分利用土建开挖,减少重复工作,同时应及时恢复各 类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进行接地沟深度深测量 1.3垂直接地体安装 1.1.4按照设计或规范长度进行进行采购垂直接地体。 1.1.5垂直接地极采用人力锤击方式的安装,为避免垂直接地体施工时顶部敲击部位的损伤,在垂 直接地体顶部进行保护(如加自制钢管金属保护帽)。碰到强风化石时采用机械成孔安装。 1.1.6按设计图纸的位置安装垂直接地体。 1.1.7垂直接地体的埋入深度、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1.8接地体安装结束后,顶部敲击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角钢接地体埋深图示角钢接地体放入接地沟 1.4主接地网敷设、焊(熔)接 1.1.9主接地网的敷设与施工应与土建工程的场地平整、填方、挖沟渠、基础和电缆沟的开挖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