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_邵丰收

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_邵丰收

N ●能源环保●表1 河南省土壤A 、B 、C 层背景值统计量及范围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Cu Pb Zn Cd Ni Cr H g A 40720.0 5.919.9 1.35对11.0-36.1B 25721.7 6.421.3 1.36对11.5-39.2C 33820.7 6.820.6 1.44对10.03-42.49A 40722.3 5.321.8 1.27对13.6-35.0B 25721.5 4.921.0 1.28对13.0-34.1C 33821.3 5.420.8 1.30对12.4-34.8A 40762.513.561.9 1.25对40.1-95.7B 25763.013.962.2 1.27正35.3-90.6C 33863.113.962.9 1.25正35.4-90.9A 4070.0650.0210.065 1.4对0.034-0.124B 2570.0620.0220.060 1.5对0.030-0.121C 3380.0580.0220.057 1.5对0.027-0.120A 40727.47.927.3 1.31对16.0-46.4B 25729.77.9129.1 1.31正13.9-45.5C 33829.68.930.0 1.33对11.9-47.3A 40563.214.462.5 1.26正34.5-91.9B 25665.815.065.4 1.25对42.0-102.0C 33565.318.164.8 1.31正38.2-109.8A 4070.0250.0130.026 2.0对0.007-0.097B 2560.0450.0140.025 2.0对0.007-0.093C 3360.0200.0110.020 2.0对0.005-0.076As Co V Mn F 有机质(%)p H A 4079.83.99.4 1.6对 4.0-21.7B 25711.04.310.4 1.48正 2.5-19.5C 33810.64.810.2 1.57正 1.1-20.2A 40711.53.611.3 1.39对 5.8-21.8B 25712.13.811.8 1.38对 6.2-22.5C 33812.33.912.2 1.43对 6.0-24.5A 407118.747.3118.21.575对47.6-293.1B 257106.438.4107.41.569对43.6-264.5C 337110.439.2112.01.553对46.5-269.9A 407567158570 1.35对316-1029B 257597189590 1.35对324-1075C 338618230605 1.44对293-1250A 407439139442 1.42对221-888B 255457159454 1.43对224-921C 336477167474 1.44对229-984A 382 1.390.83 1.35 2.13对0.30-6.10B 2550.760.490.71 2.2对0.15-3.32C 3340.590.370.57 2.5对0.10-3.35A 3737.71.07.6 1.2正5.8-9.6B 2298.00.78.0 1.1正6.6-9.4C 3067.90.87.9 1.1正6.4-9.4表2 国内外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比表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元素 符号国内土壤背景值国外土壤背景值河南省土壤背景值黄河下游潮土背景值全国土壤背景值日本土壤背景值美洲大陆连片地区世界土壤背景值中位数95%范围值平均值95%范围值中位数95%范围值几何均值算术均值中位数全距中位数全距Cu 20.011.0-36.121.420.6-22.220.77.3-55.125.5024.8217<1-700302-250Pb 21.813.6-35.014.413.9-14.923.510.0-56.118.1017.1219<10-700352-300Zn 62.540.1-95.765.163.4-66.868.028.4-161.157.3054.8960<5-2500901-900Cd 0.0640.034-0.1240.0910.088-0.0940.0790.017-0.3330.380.330//0.350.01-2.00Ni 27.316.0-46.424.924.1-25.724.97.7-71.019.3018.5819<5-700502-750Cr 63.334.5-91.953.652.4-54.957.319.3-150.228.3025.67541-2000705-1500H g 0.0260.007-0.0970.0220.020-0.0240.0380.006-0.272////0.060.01-0.50As 9.8 4.0-21.712.9412.57-13.329.62.5-33.57.20 6.827.2<0.1-9760.1-40.0Co 11.2 5.8-21.810.259.87-10.6311.64.0-31.2//9.1<0.3-7080.05-6.50V 112.747.6-293.1//76.834.8-168.2//80<7-500903-500M n 560316-1029600578-623540130-1786450.3431.99600<200-7000100020-10000F 433221-888453441-463453191-1012////20020-700有机质(%)1.290.30-6.10/

/2.00.3-13.2//////p H 7.95.8-9.6//6.84.1-10.4//////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

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邵丰收 周皓韵 摘要 根据《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成果,给出了河南省境内Cu 、Pb 、Zn 、Cd 、Ni 、Cr 、Hg 、As 、Co 、V 、M n 、F 、有机质等

元素(项目)的背景值,分析了背景值在剖面上的分部特征,并与

国内外背景值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土壤 元素 背景值

1 背景值概况背景值的概念始于地球化学,常被理解为克拉克含量,也称

地球化学丰度。在环境科学中,背景值表征岩石、土壤、水、大气、

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身固有

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反映环境原有状况。土壤环境背景值即

是土壤在其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化学特征。土壤环境背

景值的研究,对于评价区域性环境质量,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法

规,研究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预测、预报

环境污染的发展与变化趋势,制定环境治理计

划,合理规划工农业发展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外自60年代即有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开始了土壤背景值方面的研究,国内从70年代由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在北京、南京等地开展了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在1987年国家还将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列为“七五”重点科技课题进行攻关。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起步较晚,仅有省科学院地理所于1980-1982年间

进行了主要针对农业项目的背景值调查。

2 《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概

况《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项目编号75-60-01-01)河南分课题(合同号75-60-01-01-13)的扩大和延伸,在完成国家课题下达的河南省内

86个土壤剖面环境背景值调查与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扩大到全省12个主要土类407个土壤剖面,分析样本数1047个,共取得有效实验数据17178个。课题于1987年2月开始,1996年6月结束,1996年11月通过河南省环保局主持的成果鉴定。1997年5月获得河南省环保局一九九七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11月,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 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表示方法土壤元素背景值有多种表示方法,一般按其在土壤中的丰度,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采用《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组规定的方法,以数学期望值(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中位数等)来表示背景值集中的趋势,用相应的标准差来表示其离散程度,并据以建立背景值的表达方式,其数学处理过程如下:①对元素测定的原始数据进行顺序量统计,用偏度峰度法确定分布类型。

②根据分布类型,剔除异常值:对于分布类型属于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X -±3S (X -为算术平均

值,S 为标准偏差)以外的异常值;对

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M /D 3

~M D 3(M 为几何平均值,D 为几何

标准偏差)范围以外的异常值。③根据分布类型,确定背景值表

达方式和参数:对于属于正态分布的元素,用X -±2S(X -表示95%置信度的背景值范围;对于属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用M /D 2~M D 2表示95%置信度的背景值范围。 4 河南省土壤主要元素的环境背景值按上述原则确定出的河南省A 层(表层)、B 层(淀积层)、C 层(母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见表1。为便于与国内外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比较,将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国内外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主要统计量列于表2。由表1可以看出:各元素在土壤垂直剖面中(自上而下)的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为:Cu 、Zn 、Ni 、Cr 、As 、Co 、M n 、F 、p H 基本呈现增高趋势,Pb,Cd,Hg ,V ,有机质呈现降低趋势。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除钒(V )的范围值上限略为偏高外,大都在全国土壤背景值含量范围之内;与黄河下游潮土区背景值相比较,各元素范围值上限均明显偏高;与日本土壤背景值比较(以中位数与其几何均值比),Cd 明显偏低,Cr 偏高,其余项目接近;与世界土壤背景值比较(中位数相比),Cd 、Ni 、Pb 、Hg 、M n 明显偏低,F 略微偏高,其余项目较接近。 5 主要参考文献 5.1 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研究》1996年6月 5.2 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 5.3 李健、郑春江等《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5.4 中国环境监测站《“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国土壤背景值》研究参考资料(一)~(三)1988年(内部资料)本栏责编 任瑞芳·29·

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_邵丰收

N ●能源环保●表1 河南省土壤A 、B 、C 层背景值统计量及范围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 层 样 统 元 点 计?素 次 数量算 术几 何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分布类型95(%)范围值Cu Pb Zn Cd Ni Cr H g A 40720.0 5.919.9 1.35对11.0-36.1B 25721.7 6.421.3 1.36对11.5-39.2C 33820.7 6.820.6 1.44对10.03-42.49A 40722.3 5.321.8 1.27对13.6-35.0B 25721.5 4.921.0 1.28对13.0-34.1C 33821.3 5.420.8 1.30对12.4-34.8A 40762.513.561.9 1.25对40.1-95.7B 25763.013.962.2 1.27正35.3-90.6C 33863.113.962.9 1.25正35.4-90.9A 4070.0650.0210.065 1.4对0.034-0.124B 2570.0620.0220.060 1.5对0.030-0.121C 3380.0580.0220.057 1.5对0.027-0.120A 40727.47.927.3 1.31对16.0-46.4B 25729.77.9129.1 1.31正13.9-45.5C 33829.68.930.0 1.33对11.9-47.3A 40563.214.462.5 1.26正34.5-91.9B 25665.815.065.4 1.25对42.0-102.0C 33565.318.164.8 1.31正38.2-109.8A 4070.0250.0130.026 2.0对0.007-0.097B 2560.0450.0140.025 2.0对0.007-0.093C 3360.0200.0110.020 2.0对0.005-0.076As Co V Mn F 有机质(%)p H A 4079.83.99.4 1.6对 4.0-21.7B 25711.04.310.4 1.48正 2.5-19.5C 33810.64.810.2 1.57正 1.1-20.2A 40711.53.611.3 1.39对 5.8-21.8B 25712.13.811.8 1.38对 6.2-22.5C 33812.33.912.2 1.43对 6.0-24.5A 407118.747.3118.21.575对47.6-293.1B 257106.438.4107.41.569对43.6-264.5C 337110.439.2112.01.553对46.5-269.9A 407567158570 1.35对316-1029B 257597189590 1.35对324-1075C 338618230605 1.44对293-1250A 407439139442 1.42对221-888B 255457159454 1.43对224-921C 336477167474 1.44对229-984A 382 1.390.83 1.35 2.13对0.30-6.10B 2550.760.490.71 2.2对0.15-3.32C 3340.590.370.57 2.5对0.10-3.35A 3737.71.07.6 1.2正5.8-9.6B 2298.00.78.0 1.1正6.6-9.4C 3067.90.87.9 1.1正6.4-9.4表2 国内外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比表 单位:mg /kg (另注明者除外) 元素 符号国内土壤背景值国外土壤背景值河南省土壤背景值黄河下游潮土背景值全国土壤背景值日本土壤背景值美洲大陆连片地区世界土壤背景值中位数95%范围值平均值95%范围值中位数95%范围值几何均值算术均值中位数全距中位数全距Cu 20.011.0-36.121.420.6-22.220.77.3-55.125.5024.8217<1-700302-250Pb 21.813.6-35.014.413.9-14.923.510.0-56.118.1017.1219<10-700352-300Zn 62.540.1-95.765.163.4-66.868.028.4-161.157.3054.8960<5-2500901-900Cd 0.0640.034-0.1240.0910.088-0.0940.0790.017-0.3330.380.330//0.350.01-2.00Ni 27.316.0-46.424.924.1-25.724.97.7-71.019.3018.5819<5-700502-750Cr 63.334.5-91.953.652.4-54.957.319.3-150.228.3025.67541-2000705-1500H g 0.0260.007-0.0970.0220.020-0.0240.0380.006-0.272////0.060.01-0.50As 9.8 4.0-21.712.9412.57-13.329.62.5-33.57.20 6.827.2<0.1-9760.1-40.0Co 11.2 5.8-21.810.259.87-10.6311.64.0-31.2//9.1<0.3-7080.05-6.50V 112.747.6-293.1//76.834.8-168.2//80<7-500903-500M n 560316-1029600578-623540130-1786450.3431.99600<200-7000100020-10000F 433221-888453441-463453191-1012////20020-700有机质(%)1.290.30-6.10/ /2.00.3-13.2//////p H 7.95.8-9.6//6.84.1-10.4//////河南省主要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 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 邵丰收 周皓韵 摘要 根据《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成果,给出了河南省境内Cu 、Pb 、Zn 、Cd 、Ni 、Cr 、Hg 、As 、Co 、V 、M n 、F 、有机质等 元素(项目)的背景值,分析了背景值在剖面上的分部特征,并与 国内外背景值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土壤 元素 背景值 1 背景值概况背景值的概念始于地球化学,常被理解为克拉克含量,也称 地球化学丰度。在环境科学中,背景值表征岩石、土壤、水、大气、 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本身固有 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反映环境原有状况。土壤环境背景值即 是土壤在其自然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化学特征。土壤环境背 景值的研究,对于评价区域性环境质量,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法 规,研究各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而预测、预报 环境污染的发展与变化趋势,制定环境治理计 划,合理规划工农业发展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外自60年代即有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开始了土壤背景值方面的研究,国内从70年代由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在北京、南京等地开展了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在1987年国家还将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列为“七五”重点科技课题进行攻关。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起步较晚,仅有省科学院地理所于1980-1982年间 进行了主要针对农业项目的背景值调查。 2 《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概 况《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是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项目编号75-60-01-01)河南分课题(合同号75-60-01-01-13)的扩大和延伸,在完成国家课题下达的河南省内 86个土壤剖面环境背景值调查与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扩大到全省12个主要土类407个土壤剖面,分析样本数1047个,共取得有效实验数据17178个。课题于1987年2月开始,1996年6月结束,1996年11月通过河南省环保局主持的成果鉴定。1997年5月获得河南省环保局一九九七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11月,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 河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表示方法土壤元素背景值有多种表示方法,一般按其在土壤中的丰度,即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采用《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课题组规定的方法,以数学期望值(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中位数等)来表示背景值集中的趋势,用相应的标准差来表示其离散程度,并据以建立背景值的表达方式,其数学处理过程如下:①对元素测定的原始数据进行顺序量统计,用偏度峰度法确定分布类型。 ②根据分布类型,剔除异常值:对于分布类型属于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X -±3S (X -为算术平均 值,S 为标准偏差)以外的异常值;对 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剔除M /D 3 ~M D 3(M 为几何平均值,D 为几何 标准偏差)范围以外的异常值。③根据分布类型,确定背景值表 达方式和参数:对于属于正态分布的元素,用X -±2S(X -表示95%置信度的背景值范围;对于属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用M /D 2~M D 2表示95%置信度的背景值范围。 4 河南省土壤主要元素的环境背景值按上述原则确定出的河南省A 层(表层)、B 层(淀积层)、C 层(母质层)土壤环境背景值见表1。为便于与国内外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比较,将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国内外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主要统计量列于表2。由表1可以看出:各元素在土壤垂直剖面中(自上而下)的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为:Cu 、Zn 、Ni 、Cr 、As 、Co 、M n 、F 、p H 基本呈现增高趋势,Pb,Cd,Hg ,V ,有机质呈现降低趋势。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除钒(V )的范围值上限略为偏高外,大都在全国土壤背景值含量范围之内;与黄河下游潮土区背景值相比较,各元素范围值上限均明显偏高;与日本土壤背景值比较(以中位数与其几何均值比),Cd 明显偏低,Cr 偏高,其余项目接近;与世界土壤背景值比较(中位数相比),Cd 、Ni 、Pb 、Hg 、M n 明显偏低,F 略微偏高,其余项目较接近。 5 主要参考文献 5.1 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土壤环境背景研究》1996年6月 5.2 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 5.3 李健、郑春江等《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 5.4 中国环境监测站《“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国土壤背景值》研究参考资料(一)~(三)1988年(内部资料)本栏责编 任瑞芳·29·

土壤背景值及其采样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 土壤背景值及其采样方法 土壤污染概念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基于环境科学对土壤污染含义的解释,土壤污染概念存在两种认识:一种是基于环境科学对土壤污染含义的解释,指土壤环境中污染物累积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并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有害影响,境中污染物累积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并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有害影响,即以污染物含量及生态效应双重含义作为土壤污染与否及污染程度的评价标准;物含量及生态效应双重含义作为土壤污染与否及污染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种理解则认为土壤污染程度是表征原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叠加的外源污染作用强度,土壤污染程度是表征原始地质地球化学背景基础上叠加的外源污染作用强度,即以地球化学背景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学背景作为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等级划分最理想的是通过不同污染等级能够反应人类活动不同强度、不同类别污染,又具有生态效应含义两个方面。 应人类活动不同强度、不同类别污染,又具有生态效应含义两个方面。 基准值具有地域性和成因性。 基准值具有地域性和成因性。 基准值存在一个基本单元,在这个基本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 1/ 7

到统一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到统一,基准值存在一个基本单元,在这个基本单元内成因性与地域性达到统一,区内元素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均值)可以代表该单元的地球化学含量。 态分布,正态分布的期望值(均值)可以代表该单元的地球化学含量。 三是基准值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是基准值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 四是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区域性的基准值由于以应用为目的,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四是具有相对的代表性,区域性的基准值由于以应用为目的,区域内无法以单一的函数确定地球化学元素的的分布特征。 无法确定有绝对代表性的数值,定地球化学元素的的分布特征。 无法确定有绝对代表性的数值,从而可能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值作为其基准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基准值有所不同,代表性的数值作为其基准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基准值有所不同,它不仅含有自然背景的部分,还可能含有一定的面源污染物(如大气降尘等)。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的自然部分,还可能含有一定的面源污染物(如大气降尘等)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定的自然。 历史期间,一定的地域内土壤中某些原有或淮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原有或淮原有状态的物质丰度[2]。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 知 【法规类别】污染防治 【发文字号】商政[2017]30号 【发布部门】商丘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7.06.28 【实施日期】2017.06.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商政〔2017〕3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6月28日 商丘市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全国重

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商丘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由于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土壤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为切实保护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2017〕13号)精神,结合商丘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市场驱动、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城乡美、生态好、百姓富的魅力商丘提供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总体得到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 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土壤pH值测定标准

pH值 土壤pH值是土壤重要的理化参数,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和肥力有重要影响。例如在pH6.5~7.5,土壤磷酸盐的有效性最大。pH>7.5,由于磷酸钙的沉淀及pH<6.5,由于磷酸铁、磷酸铝沉淀的生成而降低了磷酸盐的有效性。土壤酸性增大,使土壤中许多金属离子的溶解度增大,其有效性或毒性均增大,酸雨作用使铝的溶解度增加而造成对植物根系的中毒便是一例。土壤pH值过高(碱性土)或过低(酸性土)对植物生长均不利。 中国土壤pH值得分布大体上是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从中国4095个表土实测pH值为3.10~10.6;中位值6.8;95%置信度的范围为4.10~10.4。不同生物气候带及不同类型的土壤pH值是不同的。 pH测定(电极法) 概述 1、方法原理 土壤试液或悬浊液的pH值用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测量电池,可测出试液的电动势,由此通过仪表可直接读取试液的pH值。 2、干扰及消除 土壤样品宜过20目筛(1mm),因为土壤过细过粗对pH测定均有影响。土样应贮存在密闭玻璃瓶中,要防止空气中的氨,二氧化碳及酸性气体的影响。 3、方法适用性 本方法适用于一般土壤、沉积物样品pH值的测定。 仪器 (1)pH计:读数精度0.02pH,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2)磁力搅拌器。 试剂 (1)pH4.01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经105℃烘干2h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g,用蒸馏水溶解,稀释至1000ml,在20℃,其pH值为4.01。 (2)pH6.87标准缓冲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钾3.39g和无水磷酸氢二钠3.53g 溶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000ml,此溶液在25℃,pH值为6.87。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河南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和治理措施研究的问卷调查

【调研问卷模板】关于河南土壤污染治理现状和治理措施研 究的问卷调查 1. 您的年龄区间为? 10岁以下 10-20岁 20-30岁 30-40岁 40-50岁 50-60岁 60岁以上 2. 您的居住地点为? 城市 农村 3. 您的职业为? 农民 工人 养殖户 学生 环保工作人员 4. 您在河南省居住的时间? 10年以下 10-20年 20-30年 30年以上

5. 您了解土壤污染种类吗? 非常了解 了解 较少了解 不了解 6. 您觉得本地土壤污染情况如何? 没有污染 较轻 较严重 严重 没注意 7. 您认为本地当前主要的土壤污染类型是?有机废料 无机废料 污水污染 生活固体垃圾 8. 您平时有没有向田边倾倒垃圾? 经常 偶尔一次 从来没有 9. 本地养殖场的废物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沼气利用 自己找地方倾倒 不经处理直接还田 10. 当地的农业产量近几年来有无下降趋势?

无明显变化 有轻微下降 有大幅度下降 有上升趋势 11. 您对国家出台的“土十条”政策有无了解? 没听说过 听说过有一些了解 很了解 12. 本地是否开展过“土十条”的学习? 从来没有 有过吧?不是很清楚 开展过 13. 本地政府或环保局针对土壤污染是否提出相关条例和应对措施? 没有提出或不了解 做出措施但成果较小 做出措施且成果显著 14. 您平时有没有关注过土壤污染或其危害的相关报道? 从来没有 些许关注 很关注 15. 您对于土壤污染会影响人体健康是什么看法? 没什么影响 有影响但很小 有很大的影响

16. 您对于土壤保护的知识是否了解? 不了解很少关注 了解一点 很了解 17. 您身边有无发生由土壤污染引起的影响甚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 有,比较严重 有,但不严重 没有 18. 您知道的土壤修复技术有哪些? 生物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 19. 如果政府或者其他公益组织在当地举行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讲座,您会参加吗? 一定会 应该会 视情况而定 不想参加 20. 您认为村委会在本地土壤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 改变村民随意处理垃圾的行为 帮助村民学习土壤保护与治理的知识 制定保护土壤的一定措施 21. 您觉得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治理土地污染?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土壤分析 河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主要是棕壤,黄褐土,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下面就从其分布,性质,利用改良这几个方面一一介绍, (一)黄棕壤: 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18℃,≥10℃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 河南省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 性质:脱盐基酸化和弱脱硅富铝化,体现过渡特点。粘化作用明显:形成大量粘粒并产生明显淋淀粘化,形成粘化层(Bt)。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变化大,自然植被下的表土层为20~40g/kg,耕地土壤表层一般仅10g/kg左右。 利用改良:黄棕壤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农业历史悠久的地区,丘陵区还可种植茶、桑、发展果园,平缓丘陵区,可作为农业生产基地,适于稻、麦、棉和油料等作物的生长。黄棕壤属于淋溶土,受水分淋溶作用强,自然土壤肥力较高,耕种后肥力易于下降,若植被保护不好,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注意水土保持,发展灌溉和防止内涝,增施有机肥或种植绿肥,培肥土壤。地形平缓多为农耕地,山地黄棕壤则是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重要生产基地。利用上应注意多种经营和综合开发。低山丘陵荒地的上半坡土层浅薄,可栽植耐瘠的马尾松、刺。槐、山杨和桦木等,下半坡和坡麓土层较深厚,可以发展栓皮栎、麻栎、杉木等,也可辟为茶园或栽植油茶、油桐、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二)黄褐土: 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其地域范围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南至长江中下游沿岸,与黄棕壤处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据统计,黄褐土的面积为5714.6万亩,以河南和安徽的面积最大,其次为陕南、鄂北、江苏和川东北;在赣北九江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这是黄褐土分布的南界。黄褐土分布在北亚热带湿润的东部(江北区)和半湿润的西部(秦巴区)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降水量760-950毫米,由西向东逐增。降水季节多集中在高温期的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 河南省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与沙河一线以南至桐柏-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多为海拔在300m以下的岗丘和沿河阶地。信阳市区、信阳县、光山、商城、息县、罗山、潢川、淮滨、固始、卢氏、项城、漯河市区、郾城、舞阳、南阳市区、镇平、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叶县、桐柏、唐河、社旗、新野、邓州、驻马店市区、西平、遂平、确山、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鲁山、舞钢。 性质:黄褐土与黄棕壤处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具有相似的形成特点。黄褐土由黄土状沉积母质发育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弱富铝化土壤。粘粒Ki为3.0左右。盐基饱和度高,呈中性、微碱性反应。A层:pH5.5~6.5 ,C层:pH在7.0以上。黄褐土的淋淀粘化作用强,粘聚层(Bt)厚,一般甚在50厘米以上,至形成粘盘层。 利用改良:黄褐土因土质粘重,结构紧实僵硬,胀缩性强,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不耐旱涝。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农村土壤污染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于污水、废气、垃圾等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到的污染,而对于具有隐蔽性的土壤污染却很难察觉。土壤污染治理的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壤污染产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壤污染污染源措施 一、土壤污染概述及现状 土壤污染是指进入土壤中的有害、有毒物质超出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而农村土壤污染则指农村区域内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土地受到污染。 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到2013年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到严重污染。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土壤污染事故,包括砷、镉、铅等重金属污染事故达30多起。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污染的加剧导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减少,土壤质量下降,自净能力减弱,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出现环境报复风险。 二、土壤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大气污染土壤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和生活取暖排出的有毒气体,它的污染面大、覆盖范围广,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废气污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气体污染.如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大气和水滴中转化为硫酸、硝酸等随雨雪落地,形成酸雨。酸雨不仅直接腐蚀农作物,而且降低土壤缓冲能力;二是固体颗粒污染,如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及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二)废水污染土壤 使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农田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N、P、K等成分的肥效使农作物增产,因此大量农村农田灌溉用水来自于污水。但是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它们会将污水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带至农田,在灌溉渠中形成污染带。 (三)化肥、农药的不当使用污染土壤 化肥及农药的使用能大大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但是氮、磷等化学肥料的长期大量使用却能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致使耕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生物残体和牲畜排泄物对土壤的污染 1、我国农村有大量的散养或小规模集中养殖牲畜的现实状况,由于

土壤元素背景值的研究_以南方某区域为例

土壤元素背景值的研究 以南方某区域为例 曹雪琴,万军伟,陈 雯,王 超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依据南方某区域农业地质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按照不同土壤类型求取了研究区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并分别与该区域所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进而对研究区土壤中各元素及指标的丰缺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对现有土壤利用状况作出评价,为该地区土壤污染评价和治理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也为农业环境的规划和相应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土壤;环境;元素背景值 中图分类号:X825;X8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56(2009)02 0027 06* Study on Soil Element Background Values T aking a R egion in the South for Ex am ple CAO Xue qin,WAN Jun w ei,CH EN Wen,WA NG Chao (S chool of Envir onment,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Acco rding to 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data obtained fro m agricultural geolo gy and eco g eo chem i cal investigatio n of a r eg io n in the South,the so il element backgr ound values o f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the resear ch area are obtained and have horizo ntal and vertical compar isons w ith those of the pro vince in w hich the reg ion lies and those of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 el.Then the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conditio ns of the a bundance and scarcity of regional soil element background values and index es in the soil of the r esearch area in or der to pr ovide the basic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 ation fo r estima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 n o f soil use, planning the ag ricultural enviro nment,making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s and pr oviding important g eo chem ical data for so il pollutio n appr aisal and repairing. Key words:soil;environment;elem ent;backg round value 0 引 言 农业地质调查中,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最基本的化学参数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时间和区域内不受或者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现代工业污染的情况下的土壤化学组成或元素含量水平,也代表了成土过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土壤与其各环境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元素含量[1]。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影响的普遍性,现已很难通过调查研究获得绝对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既是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自然演变的结果,又是衡量由人类活动叠加到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等组分多少的度量标准,其涵义涉及土壤的自然背景、人为累积程度、元素现实含量以及活动组分含量等研究内容[2]。因此土壤环境背景值只能是一个相对概念,包括自然背景部分和外源污染物部分[3],即调查时排除明显污染和主要干扰后的地球化学特征值。 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农业地质和环境地球化学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基础资料,为土壤环境的评价、土壤分区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局部异常区的圈定 第16卷 第2期2009年 3月 安全与环境工程 Safety and Enviro nm ental Engineering Vol.16 No.2 M ar. 2009 *收稿日期:2008 10 15 修回日期:2008 11 14 作者简介:曹雪琴(1984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工环地质。E mail:cxq84813@https://www.360docs.net/doc/1010098179.html,

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南、西南土壤污染问题梳理

工矿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污染地块、受污染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东北老工业基地 (1)土壤污染状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主要生产煤炭、钢铁和石油。其中辽宁主要以钢铁和机械重工业为支柱;吉林以汽车和新兴的生物医药为主;黑龙江以石油和煤炭为重。由于长期进行重工业、采矿及石油开采活动,使得重金属、石油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严重的土壤问题。 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重工业分布密集且类型较多,其由于工矿企业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工业冶炼与采矿区土壤污染。开采于1972年,1982年,1991年和2001年的辽河油田周边土壤中石油含量为4789.86-32491.31mg/kg,是国家农业标准临界值(500mg/kg)的9.6-65倍。辽宁省东部山区岫岩、宽甸、凤城3个县重污染区占30.05%,中污染区域占29.42%,主要原因是当地受到高度频繁的采矿和冶炼活动影响。辽宁葫芦岛八家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镉(Cd)超标率达100%,铅(Pb)超标率达66.7%;丹东市青城子铅锌矿区附近土壤中铅(Pb)超标率达到66.7%。二是城市典型工业区土壤污染。城市典型工业区的大部分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史较长,“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较高且种类繁多,城市土壤环境作为大气、水体和固体废物重污染物的重要受纳体,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在土壤中长期滞留。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周围土壤表层土壤(0-20cm)中镉(Cd)、铅(Pb)、铜(Cu)和锌(Zn)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74.92,2.27,4.07和3.15倍,土壤

关于我国土壤污染问题

关于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严重总超标率仅16.1% 威胁食品安全 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图为新疆某地的一处农田采用机械回收田地里的塑料残膜。汪铁锁摄在我国一些重金属排放大省,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对农田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图为湖南省临武县三十六湾被重金属污染的田地。资料图片 福建省安溪县最近建立了国内首个乡镇茶园“土壤医院”,“医生”对茶农送来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据此开出“处方药”,指导施肥和针对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茶叶品质。 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卢一富近几年来也一直忙于为土壤做“治疗”。自2011年底至今,他在当地一家铅冶炼企业周边开展了小规模的污染农田修复试点项目,调查并治理了约17亩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在这些农田里,铅、砷、镉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浓度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 土壤确实“生病”了。 根据日前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从点位监测来看,我国土壤总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其中耕地点位超标率更高达19.4%,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过去数十年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对土壤环境的损害,至此明确地显露出来。而在此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期间,间或爆出的“镉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也为我国土壤污染与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 不过,早在此次调查之前,全国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一些地区,已开展了为数不少的农田土壤修复实验。在修复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和数据,将为即将开展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支持。 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诊治”已经拉开了大幕。 土壤污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随着工业化过程中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其实在三四十年之前,我国农业还是一个创造正外部性的行业。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因为和自然性状直接结合,是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业生产除了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之外,也带来了第二重正外部性:保障食品安全。 “那时候几乎听不到类似今天这么多的食品不安全事件,或者叫食品质量事件。”温铁军说。 但如今,上述两重正外部性已逐渐消失。农业生产不但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也因此产生了越来越严峻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根源在于土壤。随着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 “我国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比如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也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中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严重超标。 农业生产活动也成为了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比如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也导致了耕地土壤污染。

农村土壤污染现状

农村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农村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至少有1 300 万hm2~ 1 600 万hm2 耕地受到农药污染, 约占全国耕地的10% 以上, 污水灌溉污染耕 地216. 7 万hm2 , 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 3 万hm2 , 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 200 万t,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 亿元。 2. 1农业土壤中肥料(主要为N, P) 元素的污染 与城市土壤的污染有所不同的是, 农业土壤中无机肥料元素 的污染最为严重。由于农业土壤长期使用肥料, 致使农业土壤中 积累最多的污染因素为肥料元素, 即N, P 及其营养盐的累计。大 量的肥料残留造成土壤酸化的加速, 破坏原有土壤结构, 导致土 壤盐渍化。尤其是超量使用氮肥, 造成农业保护土壤的次生盐渍 化问题的加重。 2. 2农业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中的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镉( Cd) 、汞( Hg) 、铬( Cr) 、铅( Pb) 、铜( Cu) 、锌( Zn) 等重金属和砷( As) 、硒( Se) 、氟( F) 等非金属 物质。2001 年国家环保局对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4 个! 菜篮 子?工程试点城市一些区域的种植生产基地的砷、汞、铅、镉、铜、滴滴涕和六六六等土壤因子进行的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表明: 由于污染物在土壤中长期富集, 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只有

84. 9%。 北京某些地区, 30 个土壤、水质监测点位中有5 个监测点位 菜田耕层土壤中汞含量超标, 超标率为16. 7%, 最大超标倍数为 3. 1 倍; 天津市11 个土壤、水质监测点位中有3 个监测点位超标。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 在约140 万hm2 的污水灌 区中, 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 8%, 其 中轻度污染的占46. 7%, 中度污染的占9. 7%, 严重污染的占 8. 4%。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是由于伴随着化肥的生产, 有许多重金属 被引入肥料中, 从而进入农田土壤。以磷肥为例, 磷肥的生产原 料为磷矿石, 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 和As, 同时磷矿石的加工过 程还会带进其他重金属Cd, Hg , As, F, 特别是Cd。另外, 利用废酸生产的磷肥中还会带有三氯乙醛。此外, 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 废水的灌溉, 导致部分重金属进入农田。 2. 3农业土壤的有机污染 造成农业土壤有机污染的, 主要是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 此 外还包括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类杀虫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机污染。而农业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积 累的主要原因是农药的使用。我国农药产量和使用量居世界前 列, 1997 年农药总产量为66. 6 万t, 使用量131. 2 万t, 平均用量为14 kg/ hm2, 比发达国家高出1 倍, 但利用率不足30%。农药的大量使用, 虽然对病虫害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但那些未发挥

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奖惩考核工作办法(试行)

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奖惩考核工作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河南省清洁土壤行动计划》(豫政〔2017〕13号),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管控土壤环境风险,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土壤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开展,根据我省关于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及承担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的省直各有关部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的年度考核和最终考核。 第三条按照统一协调、突出攻坚、目标达成、客观公正、便于操作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的年度考核包括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目标、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内容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 1.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目标包括:总目标及年度目标。 2.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内容包括: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环境监测制度与能力建设、防范新增土壤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涉重金属排放等土壤污染源监管、耕地安全利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八项内容。 3. 保障措施包括:责任主体和工作机制、防治资金投入、 — 1 —

科技支撑、宣传教育、环境执法监管、公众参与及其他等6项指标。 第五条考核实行百分制,土壤污染防治攻坚目标总分为100分、攻坚内容及保障措施总分为100分。权重及档次如下: 1. 2018年、2019年、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坚目标权重分别为60%、40%、80%,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内容和保障措施权重分别为40%、60%、20%。 2. 考核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90分(含80分)为良好,60—80分(含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对省直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包括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完善机制、制定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监督管理、督导检查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 1. 考核实行百分制,组织领导、工作部署、完善机制、制定方案设定30分分值,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监督管理、督导检查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设定70分分值。 2. 考核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先进单位,60-90分(含60分)为合格单位,60分以下为不合格单位。 第七条2018年和2019年,每年12月份对年度攻坚目标及攻坚内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2020年的最终考核按照国家考核通知及标准进行。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和省直相关部门出现1次年度考— 2 —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谢小姐---136---6236--5104 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 ●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实施方案; ●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监测; ●编制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开展场地环境监测工作(现场采样及实验室分析); ●开展场地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编制《场地环境初步调查报告》; ●编制《场地环境详细调查报告》; ●编制《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协助场地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环境风险评估 相关法规、规范、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2008]87号); (5)《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9号);(6)《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7年生态环境保护部令第42

号) (7)《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2018年11月29日) (8)《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4]47号); (9)《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10)《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11)《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1月26日);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 7号); (13)《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4] 66号); (14)《广州市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修复、效果评估文件技术要点》(穗环办[2018]173号); (15)《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16)《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1-2014) (17)《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2-2014); (18)《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3-2014);(19)《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发布稿)》(HJ25.4-2014);(20)《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2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22)《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23)《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试行)(2014); (24)《环境检测分析方法标准制定技术导则》(HJ/T168-2004); (25)《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6)《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27)《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2017年第72号);(28)《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