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尘。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父子之间的爱,悌是弟兄之间的爱,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

所以很重视孝悌的教育,这说明孔子强调德育注重内心情感这一特色。在道德观念上,

孔子进而把孝加于发展,延伸并与忠联系起来,以事父母之心事君。从骨肉亲情引向社

会政治统治,这就是孔子从齐家到治国的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道德教育特征。

3、克己守道

孔子主张在与人交往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

规范,所谓“克己复礼”。在与人相处时,应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我们

常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克服个人非分的欲望,不为损人利己的事,从而达到仁德的要求。

二德育原则观

孔子德育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道与德的兼顾

孔子进行道德教育时,既注重道德规范的教养,又注意道德意识、道德情操的教育。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有表面的规范言行,而内心却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他只

是一个伪君子。

(二)提倡道德修养应该从自身做起

自我修养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他的道德格言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他所提倡的推己及人的思想也是“推

爱及人”,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人伦关系的和睦。推己及人之道还体现了孔子关于个

人、家庭、国家层层相连的社会观,即由个人的修身而及于治家,再及于治国。

(三)智、仁、勇并举

孔子认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必须兼有三德。“智”是深通君子之道的精

神境界,它可以使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而趋利避害。“勇”包含了见义勇为的思想,

勉励行道的精神,刚强而坚毅的意志力,不同流合污的气节,承担重任的气概以及为道

义而献身的精神。三者中“仁”的地位最高,对“智”和“勇”起统帅作用。但是,如

果一个人只有“仁”,道德修养仍不全面。仁而无智,仁而无勇,既不能和理解仁德,

更不能实施、捍卫仁德,所以,“智”、“勇”要受“仁”的制约。

三德育评价观

(一)重道义

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义和利的问题。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并不反对利,只是他认为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利应服从义。孔子告戒人们,修德

之人要“见德思义”、“见利思义”,不要“见利忘义”。

(二)重大节

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应重大节而不要拘泥于小节,并以管仲为例。管仲因国亡,而

被敌国齐俘获,并辅助齐国君称霸春秋。虽然管仲在辅助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得民心的做法,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孔子评价管仲时认为其是“小节无损”

(三)不以成败论英雄

道德评价重在评价一个人的品德,而不在其人的成败。因此,人时应“以立德为上,立功次之,立言为下”。

四道德方法观

(一)因材施教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智力水平的不同

来“因材施教”。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一书中曾说:“天赋的特殊性,是分工产生的

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也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异性的。而孔子很早便注意到人的这

个特点,所以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这句话的意

思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以下水平的人,

贝,J不可以讲高深的学问。”根据这个原则,他深入了解他的学生们的不同智力、兴趣和能力,掌握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育。

(二)善于启发、诱导学生

孔子是古代首位创立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灌注式妁

方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同时诱导他们主动思考,如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去开导他;

其次是要在他想说出自己意见而又说不出时,再去启发他况出来。另外,一定要使学生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总的精神是指教学时不能只强迫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学

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

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

(三)内省

在孔子看来,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道德的主体,无论在道德实践中,还是在德性

的涵养中,自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美德的养成,主

要不是靠“外烁”,而是靠“内化”依靠自我的努力与锻炼,内在的修养与锻炼才能使

人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

恶的自觉和自由。

(四)发挥榜样的作用

在孔子看来,榜样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一是典范。孔子认为典型人物的高尚想、规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是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孔子在教学中常用品德高尚的人

物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他主张向贤者学习,不要向不好的入学习,以不贤人为镜子,看自己有没有他们同样的缺点。二是示范。孔子不仅以知识教人,而且以言行风范感人,处处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弟子,为世世代代所仰慕。孔子虽然博学,精通六艺,但

却非常谦虚好学,不知疲倦。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孔子

同时认为以身作则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五)陶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提倡用诗歌、音乐来陶冶弟子的性情,认为艺术与精神是相互影响的,诗歌、

音乐对人的精神丰富和品格的形成、完善具有教化作用。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由此可见,他对《诗经》、音乐的对人的教化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因为看重诗歌、音乐对人的精神的陶冶作用,所以他很重视培养学尘的学习兴趣。同时,孔子也很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他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引入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快,“欲罢不能”。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虽然已历经两千余年,但孔子的学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点在孔子的德育思想的研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待孔子的态度

是我们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试金石。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

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子

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分遗产。”山此可见,孔子德育思想的精华部

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3.1必须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是特定历史背暴下对教育所提出的特殊的要求,它的任务

在于,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塑造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使

整个社会的成员在一套统一的道德思想指导下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大变革曾使两干多年前的孔子认识到“饰礼乐,选人伦”教化民众、统一思想和

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也处于一个山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的关键时期,

而对形形色色的思想的冲击,也必须确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道德教育的首要

地位,教育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

社会主义道德牢牢地在全社会扎根,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

3.2必须加强道德规范建设,界定好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什么是必须大力提倡的,什么是必须坚决反对的,这是道德教育的根据

没有明确的道德规范,就没有成功的道德教育。孔子非常注意对道德规范的建设,经他整理的以及他自己创立的道德规范,为人们确立了一系列有章可循有礼可依的道德

原则和行为规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前,我们正处于新旧观念的交替时期,义

利之辨、价值之争还常常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行为取向变得无所适从,人们迫切呼唤着

完整科学的道德规范的确立。学校道德教育也只有以道德规范为根据来展开,才能培养

出具有较高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一贯的道德品质的道德人。

3.3必须优化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

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的文化、政治、法律、舆论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实生活

混乱,道德教育必然举步维艰。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前道德教育中的模式的教育效果值

得深思。所以,要真正实现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对社会经

济生活的优化,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最大程度地惩恶扬善,遏止腐败,创造一个令人信服,共同认可的道德教育大环境。

3.4道德教育必须依靠综合教育

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是构建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文化素质、

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质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孔子为我们做了成功

的尝试。在现代社会,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会有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人类

认知领域的空前拓展,已使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知识等修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才是先进觉悟、高尚道德最可靠的墓础。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依靠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审美、体制等综合教育已是一个不争

的事实,这一事实必须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

3.5必须探索道德教育新方法

一套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

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我们应加以学习,具体方面如3.5.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道德教育,即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也适用于德育工作。孔子在其德育实践中,

紧紧抓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能针对具体的对象作出大意相同又各有侧重的回答。如

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o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见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其它关于“礼”、“孝”、“政”、“士”、“君子”等问题,孔子的回答也多是因人而异。·

其次,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同一问题,针对提出人的不同特点作出含义完全不同的回答。如关于“闻斯行诸”的问题,问时,孔子回答:“行之”。子路问时,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这使当时在场的学生觉得很奇怪。确实,从表面上看,孔

子的回答有些反复无常、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因为每个

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所以教育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第三,针对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能针对其心理特点作出适当的回答。例如,子路

好勇,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当他提出“君子尚勇乎”的问题时,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

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意思是:子路说:“君子崇尚勇

武吗?”孔子说:“君子把道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武而没有道义就会犯上作

乱,小人有勇武而没有道义就会去做强盗。”

3.5.2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认识到,要使学尘

获得渊博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

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这句话

的意思是:不到学生反复思考,将要明白而未明白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反复默想,要想说出而说不出时,我不去丌导他。列举一个道理而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

再教育他了。

孔子论述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他的着眼点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做法是(1)一定

要在学生“心求同而未得”的时候才给开导,引导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努力的基础上:(2)

一定要在学生“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才给予提示,使水到渠成:(3)要求学生举一

反三,以一证三,培养推理能力。

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他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他不但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如他的学生子贡未能做到全面发展,孔子就注意启发诱导,在《论语.公冶长》中载有这样一件事: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

也?”曰:“瑚琏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孔子说:“你好比一个器皿。”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说:“宗庙里盛黍稷

的瑚琏。”孔子的意思是从个别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皿,但却没有注意到全面

发展。

可见,孔子的教育正是启发式教育。孔子的教育活动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孔子启

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的教育是很有启示的。有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

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

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

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器容;“主导”变成

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跟教学规律相违背的。我们必须

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象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

喧宾夺主,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5.3身教重于言传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自己做好,即使不命令(士兵)也会跟从:自己不做好,即使命令(士兵)也不跟从。这句话虽然是就“从政”

说的,但对于德育教育也完全适用。孔子不仅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更是这一思想的实

践者。例如,孔子要求学生“好古敏学”,“学而不厌”;他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自己

就“每事问”,虚心求教;他要求学生确立志向,,自己就“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在《论语》一书中,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要以身作则,就要做到言传身教,把“有言

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他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言传”时,更应该

注意“身教”,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起带头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5.4灵活运用表扬与批评

孔子很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正如他运用因材施教一样,表扬和

批评也是以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依据,是建立在对学生特点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的。

首先,孔子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表扬和批评。例如对颜渊,因其自觉性很强,孔子对他总是以表扬为主。在《论语》中表扬他的文字有十多处,几乎没有什么批评。而对于子路,则因为他秉性“伉直”,又骄傲自大,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经常批评他。其次,孔子又善于针对同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同一心理特点,有时表扬,有

时批评,甚至在同一场合下,有时是先抑后扬,有时是先扬后抑。例如对子路,当他表

现出好的心理品质时,就给予表扬。但当他出现消极的心理品质时,就给予批评。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很不高兴,当

时就指责说:“是故恶乎妄者。”(o又如,有一次,孔子因情绪不好,对子路说:“道不行,乘筏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这本是孔子一时感慨所说的话,但素有傲气的子路

听后却飘飘然起来。孔子见此情景,觉得影响不好,便立即改口说:“山也好勇过我,

无所取材”。还有一次,“子路鼓瑟,有北鄙之声”。孔子对他很不客气地说:“山之瑟,

奚为于丘之门?”其它学生一听,觉得老师似乎是在下逐客令了,于是便“不敬子路”。

孔子见此情景,也感到影响不好,便又连忙改口说:“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②3.5.5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

重要内容,比如,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循序渐进,“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要有恒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孔子要求学生重视温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其中,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是孔子最为强调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我们由此可见是大力主张学思结合,二者并重的。总之,孔子在平时

的教育活动中,是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孔子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其目的是培

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自己会学习。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但可惜的是,目前教育中有相当多的教师仍没有摆脱只教知识不教

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自己从教材中提取知识,然后通过分析把它灌输给学生,这

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做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离开

教师就手足无措。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像孔子那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5.6提倡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提倡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

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孔子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意思是说:对于学问和事业,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由此可见,孔子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

学习态度的相比较,一层一层深入,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界,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适当地表扬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个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二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以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孔子很重视教育的方法,他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比文化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地位,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虽然他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我们必须看到,孔子作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是极富首创精神的,他在自山讲学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尤其在道德教育中所揭示出的具有规律性的教育原则,值得我们借鉴、吸收。对于孔子的德育思想,我们应持科学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为我国现今的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来可泓.论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皮江红萤育云.孔子德育思想的经济伦理意义初探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魏世英龚成.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高建风.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闵杰.略论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6]冯爱红.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7]周蓉.孔子的德育思想浅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曹自立.孔子德育思想辨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9]李青.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I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0]朱依群.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略论空子教育思想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关于孔子的论文: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文、行、忠、信: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都与道德教育有密切联系。这一切可以通过孔子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和文献典籍中得到印证。 《论语》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3 其中 “文”指文献典籍,“行”指行为规范,“忠”和“信”指道德修养。可见,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是道德。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 《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419 这 里提到了孔子的四类教学内容,其中提到的“六艺”即:“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御),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 [3]731 南宋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驭(御)、书、数之文。及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 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4]1 朱熹明确地将“礼、乐、射、御、书、数”归入小学的教学内容,即初级六艺。从小学进入大学,要学高级“六艺”又称“六经”。《庄子》中已有六经之说:“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 [5]220 《庄子·天下》还概述了“六经”的内容:“《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 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487 孔子四教中的文,即其整理过的古代文献典籍———六经。孔子正是通过这些文献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仁德的,或者说,六经是为孔子的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所关注的,正是六经的伦理道德价值。 六经中的《诗》即《诗经》,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文学 性,且亦具有非常强的性情陶冶作用。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教。他曾两次督促儿子伯鱼学诗:“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 言。’鲤退而学《诗》。” [1]178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也与!’”[1]185 他对儿子的这番教导,足以表明其对《诗》的 重视。孔子还对学《诗》的意义作过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185“兴、观、群、 怨”是孔子对《诗》的意义的全面概括。“兴”,古注解为“引譬连类”,即打比方,进行联想。朱熹注为“感发志意”,即获得启发和感染,借诗以言志抒情。这是讲诗的感染和陶冶作用。“观”,古注解为“观风俗之盛衰”。朱注为“考见得失”。这是讲诗的认识作用。“群”,古注解为“群居想切磋”。朱注为“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教人互相砥砺,增强群体意识。这是讲诗具有合群作用、团结作用。“怨”,古注解为“怨刺上政”。朱注为“怨而不怒”,就是说,诗可以批评讽喻时政,或陈述怀抱、发泄苦闷怨恨等情绪。但这种讽喻或发泄要有一定限度,它不是攻击性的,而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促其改善、改良,而不是打倒。“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朱注说:“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就是说,举出事父、事君这两项最重要的人伦之道,借以说明,诗具有明人伦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是讲诗的伦理道德作用和政治作用。 六经中的《书》、《礼》、《乐》、《易》、《春秋》更是如此。《书》是孔子开设的古代历史文献课。《书》又称《尚书》,是孔子将上古时代的历史典籍编辑整理而成的。孔子对《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他在谈话时可以随口举《书》的文句来表达自己的伦理思想。一次,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他回答道:“《书》上不是说嘛:‘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0-21 意思是说,把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 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聂民玉(1969-),男,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副 教授,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聂民玉1,段红智2 (1.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保定学院图书馆, 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孔子;德育;人性论;方法论;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0)06-0030-05 2010年11月保定学院学报 Nov.,2010第23卷第6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23No.6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教育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 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仍有借鉴价值甚至指导意义。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做人做事是最根本的东西,是真正的学问。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特别指出,此句的重点在于“时”与“习”,学问在孔子的思想上,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水平高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有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学到了新知识,时时练习就是很高兴的事,而应是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微笑。《论语》开篇就讲做人做事之道,可见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的整理时就认为:做人做事的学问是孔子对学生的首要要求,是最基础的与最根本的教育。 上述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再来看孔子自己是怎样说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

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友爱同事,处事谨慎,言而有信,爱人如己,亲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学习知识文化。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中,做人与做事是第一位的,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孔子的学生子夏是孔子杰出弟子之一,小孔子44岁,孔子死后,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他对孔子这一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的观点,看到有道德学问的人,马上跟他学习,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为同事办事能尽力而为,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定可以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子夏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他的这一段话无疑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阐释与证明。 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如何做人,个人修养的内涵与外用,都有丰富的内容,系统的阐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孔子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后世所景仰。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强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应该说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校不能有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 案例陈述 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孔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许多道德规范、道德信条作为其德育的内容,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礼”和“仁”。“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礼”中引申出来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主要是“爱人”或“忠恕”。孔子的“仁”是根据“礼”即等级关系去“爱人的,从家庭内部爱起,即以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为基础,在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君臣之间要忠,朋友之间要信。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与人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他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道德在治乱问题上,即在巩固一种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问题。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只靠法律、行政是不行的。用刑法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只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地不做坏事。“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却可以起到行政、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 “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是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不作违礼的事,不说违礼的话,这是孔子的目标,而这一点又与孔子所提出的德紧密联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由此可知,齐之以礼也是孔子提倡的“仁”的根本要求。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或者说德和礼,是互为表里的。 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孝悌是孔子仁的道德的核心内容。这里孔子说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为政的人身上去,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就把道德教育看作了政治统治的一个方面。 孔子一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言传身教。在道德教化中,孔子重视在位者的身教,即在位者自己的道德修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把为政归结为正己正人。认为只要在上的统治者注意道德修养,端正自己,那么就像风吹过草地可以使草随风而倒一样,可以影响百姓也走上正道,如果自己不正,就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上者“正其身”是为政的前提,在上者,而不能先正其身,就谈不到从政。 所有这些,构成了孔子德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政治、道德,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在礼和仁的关系上,他提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指出了政治的上层建筑要以一定的德行为其思想基础。孔子的德育思想和主张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曾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分析 孔子德育思想的功能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语教121 45号郑利芳 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他一丝不苟,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孔子。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俗话说“环境育人”,那么孕育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如何呢,我们且先看一下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吧。 一、时代背景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公室没落,大夫兼并,正处于宗室制度被家族制度取代的社会演变之中,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孔子的家境则比较寒酸,因其在家中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曾祖父是个战争难民,父亲曾是一名勇士,三岁而丧父,到孔子时家道已经衰微,故有“吾十又五而致于学”,足见其受教育之晚。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仪,就是叫狂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六艺”,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他第一个提出了“庶、富、教” , 第一个提出了“有教无类” ,第一个提出了“为政教民” , 第一个提出了“启发诱导” , 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因材施教”。他是我们教育的先师,他的教育思想无比精湛、丰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 并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 特别是对东亚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倡导儒学,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孔子的教育智慧对我们依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今天从这样几个方面来了解孔子和他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一)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经济方面,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井田制开始崩溃,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方面,王室衰微,诸侯壮大。“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诸侯国之强大者,四出征讨,以图霸业。与经济、政治变化相伴而行的,便是在思想文化上由西周的“皆原于一,不离于宗”的官学形态向多元化发展。当时“诸侯力政,百家异说”,“处士横议”,思想家们针对剧烈动荡的社会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阐发自己的观点,开始了百家争鸣。 (二)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这时期,“天下无道久矣”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礼乐之邦”----周礼尽在鲁.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面向全体 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虽然礼崩乐坏,等级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但文化教育仍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称作“官学”,广大平民被拒之于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卫灵公)))。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它大致有两类代表性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以朱熹为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政治失意时,想到通过兴办私学这个途径,传播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知识,也希望能够为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提供一套救治方案,即通过教育来培养一大批能够救国的“士”。《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是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很多内容真知灼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施教上,他潜心钻研,博学以致教,仁爱而广收弟子,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 《论语》中最常提到的字词就是“仁”和“礼”,在“仁”与“礼”的教育基础上,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把他的弟子培养成道德高尚,仁爱有礼,博学多才的君子,此“君子”应当是属于统治阶级范畴。孔子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仁爱有礼的从政人才,孔子希望他的学生能做好官。他想要要培养“圣人”,如达不到“圣人”,至少也要成为“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有句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不出自孔子之口,却也是孔子之所想。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其重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或君子,培养推行德政礼治以为当时社会服务的人才。孔子的教育目标,体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实际上,“学而优则仕”的精髓已深入民族心理,虽然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目的都有些不同,但其思想痕迹并未彻底消除,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仅孔子的教育目标对现代化教育有指引性意义,他同时提出的涉及多个领域的教育内容以及值得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思想与方法都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内容 由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是“君子”,而“君子”在德才两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孔子在施教时提倡知识实践与道德修养的结合。“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基本特点。它所讨论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如何通过知识的教学来开启和扩充存养个体的道德理性,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有益于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秩序的忠臣孝子,所以在教育原则与方法上突出个体内心体验与修养,追求“内圣”,强调通过广博的知识学习,由博返约,从而达到“豁然贯通”的顿悟境界,轻忽知识的实际应用。但不管怎样,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经过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圣人”的很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与思想直到今天仍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有教无类意为教育对象没有族别、贵贱的类别限制。孔子首创私学,主张以文化教育的途径使各阶层各职业的人们普遍接受礼乐教化。现代教育理念已经艰难地认识到了,教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教育也不是为部分学生服务的“应试教育”,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及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素质教育”。 温故知新本意是讲,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深刻的再认和理解,可以认识或接受新的知识。它强调知识内在的逻辑性和认识能力对知识经验的依赖性。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充分肯定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主张将“温故”与“知新”两者辩证地联系起来,认为“知新”也是一个自觉的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动。 举一反三这是孔子提出的启发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启发教学就好象讲明方形物体的一个角,就应该能推知其他三个角一样,使学生能够从个别到一般,再把一般原理运用到类似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上。如果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对所学知识尚未得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显然,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现代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运用。 因材施教这种原则承认人的无赋材质和后天习得性存在个性差别,因此要求在知识学习的能力上知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积极诱导,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教学。毫无疑问,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了因材施教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特点与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提高各种实际能力和开发智力。显然,现代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增强教育目标的层次性和教育手段的针对性会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身正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以身作则的身教作用大于言教,所以他主张“无言”之教。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发展为教育原则,一方面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人之模范,为人表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精通教学艺术和业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学思结合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学”主要是接受新的知识,“思”主要是讲思考,使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变成有益于“知新”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现代教育理论主张熟读精思,认为学与思要紧密结合,强调“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对“学”的深化,两者不可偏废。由博返约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要求学生从吸取广博的知识入手,并且对这些知识详细解说,然后以简练扼要的语言概括归纳,掌握原理性的精神实质。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李彩霞 【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它的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从其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深入发掘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十七岁起就收徒办学,到七十三岁去世,前后办学五十多年,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伟大教育成果。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孔子教育思想中含有历史和阶级的烙印,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历史也证明它们有真理性和超时代性,因此它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论语》中有一节讲到立志。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的志向是他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孔子说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希望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养护。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doc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德育 孔子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也是一位极富首创精神的真诚教育家。在其自由讲学的毕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对改善目前学校德育这一薄弱环节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行素质教育有着深远 的意义。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孔子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更可 贵的是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为德育来服务和促进,所以他说:“君子怀德。”(《里仁》)。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并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关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及实践,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 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存仁德的人安于仁,存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

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得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同一过程和同一目的两个方面;而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次;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对照孔子的这一思想,反观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德育的重要性虽被屡屡强调,但在实施中,却主要通过一两门课程和一些不连续不系统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象孔子所言,将其贯穿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这种德育思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效果多流于形式,并不太理想。结果导致每一次加强德育工作,就多上哪几门课,或搞了多少活动,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无人过问。如此多次恶性循环之后,终于造成如今德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德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道德品质的形式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时,也谈到由知到行的过程。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阶段,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有道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与恨什么人,可见仁德里包含有爱憎两种情感的。“仁者不忧”(《子罕》),这“不忧”也是一种子情感.“诗可以兴”,“兴于诗”,讲的也是激发人们的一种情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主张以丰富的教育内容为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要求兼顾人的个性发展。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和谐教育;启示 一、和谐与和谐教育 “和谐”一词,在英语中为“harmony”,表示感情、兴趣、意见等的和睦、一致,体现了一种整体的和谐统一。在汉语中,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顺和协调之义。一般地说,和谐是事物之间的一种有序协调的秩序[1]。和谐从本质上说,是事物在多样的变化中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是事物的成分和比例配合的适当和匀称,是整齐、对称和平衡。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为成。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和谐”与“中道”都被认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民主的政治,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更需要和谐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的培养又离不开和谐的教育[2]。因为“人均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社会民众道德教养的优劣,以及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水准的高下,才是决定和谐社会是否成功构建的重要指标”,而且“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全局来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应重在和谐教育的依托与支持”[3]。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和谐教育手段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4]。 二、孔子的和谐教育思想 1.和谐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君子。而君子应当做到“仁”与“智”的统一,获得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的专称,孔子把它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君子是孔子实施教育的目的。那么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呢?据《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这表明孔子所要求的君子有两个条件:其一,君子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其二,君子要使老百姓能得到安乐,即君子是治邦安民之才。可见孔子要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人才。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然后将他们选拔到统治岗位,即“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是孔子的教育目的。这—观点与当时的世袭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权为贵族所把持,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

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1.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论述 (一)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

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道德教育,是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塑造。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是关于人的道德修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他围绕着“仁”与“礼”的政治目标,向学生全面实施了包括人性、人伦在内的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使“政治理想”与“道德行为”两大板块的教育达到了和谐统一。本文从“孝悌”、“财富观”、“诚信”、“知行”、“自省”等方面论述了孔子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德育思想道德教育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Wang Hanzong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is to train and shape students' moral virtues.Moral educa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school education.Confucius founded Confucianism,the core of which is moral cultivation.Confuciu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moral education in the long-term educational practice.Around the political goal of"benevolence"and"cerem-ony",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 culture of human nature,human relations,including nation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makes a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two plates,"political ideals"and"ethical behavior".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nlightenment of Confucius thoughts of moral education o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filial piety","the concept of wealth","good faith","kno-wing and doing",and"introspection". Key words moral thought;moral education;revelation Author's address Xiji Subao Middle School of Ningxia,756200, Guyuan,Ningxia,China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思想是核心。孔子通过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人的自我意识和道德修养水平。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于新时期的中学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注重基础,“孝悌其为仁之本” 在《论语》中,“孝悌”出现十多次,可见,孔子把“孝悌”列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孝悌”是儒家的重要伦理思想,以人的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是做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起码要求,也是一切从善行为的基础。孔子所说的“孝”是发自内心地敬养父母即“孝”,设身处地关爱父母即“孝”,以豁达之心善养父母即“孝”,遵循父母之志即“孝”;“悌”即尊敬兄长。在孔子看来,人的道德修养要从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做起,推而广之,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善待、关爱身边所有的人。孔子把“孝悌”的本质要求阐述为:不仅仅是赡养父母,从生活上关心和照顾父母的“能养”,还要把“能养”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践行他“行礼制”的政治主张。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从这可以看出,孔子的“孝悌”教育,是要把“孝悌”与“仁”、“礼”统一,把传统美德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统一,把人伦伦理观念上升为社会礼制观念。孔子重视“孝悌”这一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对于中学教育重视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孝悌”思想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孝悌”是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因此,学校培育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兄友的扶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善待他人,尊重生命的人伦精神,培育学生感恩之心,必须从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入手,遵循“孝悌”之义,以规范人们的道德伦理意识和日常伦理行为,不断塑造与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2安贫乐道,“博施于民而济众” 如何对待物质财富,如何看待贫富、贵贱,这是最能反映一个人道德品行的。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财富观”的教育,要培养君子,就要形成好的“财富观”。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因此,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人人都希望得到物质财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陷,富而不骄,何如?”孔子回答: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作为君子,不管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下,不要为物欲所惑,要做到“安于乐道”,安于清贫,保持一种淡定的心境。孔子也不否定通过一定方式获取物质财富,但要求学生:不要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条件,要安于清贫,固守正道,随遇而安,淡泊明志。孔子把“财富观”问题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物质与精神上,孔子认为精神是首要的。孔子曾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季氏》)孔子教育学生:人的一生,不能只是贪图享乐,还需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像齐景公那样“藏富于室”不如像伯夷、叔齐那样“立德于世”。在这基础之上,孔子把“财富观”和“政治生态”联系起来,主张“节用而爱人”,“周急不继富”,“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境界。学生进入中学这个阶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开始大量地接触金钱,方式多为现 (宁夏西吉苏堡中学宁夏·固原756200)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18-0023-0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