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简介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的概念含义:

?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的由来:由“美洲”和“拉丁的”组成,而“美洲这一名词的提出又经历了三个阶段:1,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以为到达亚洲的印度,将其称为”las Indias”;2,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

Américo Vespucio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曾航行至此并在叙述自己航海经历的信中写到: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新大陆”

的概念首次问世,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其它大洲的新陆地。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但名称尚未确定;3,德国地理学家Martín Waldseemüller在地图上根据那位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将这块陆地命名为“America”(亚美利加),欧洲人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词随流传于世。而“拉丁美洲”这一名词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时由法国人正式提出的。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在国际组织和机构中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60-70年代原英属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和圭亚那先后脱离英国独立,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关注,遂国际组织和机构更名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表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别于拉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

◆国家:

?一共有33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巴哈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国体:

?拉丁美洲地区现共有33个独立国家。这33个国家中,古巴是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余32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混合制:

?18个西语国家中16个国家采用总统制,0个采用议会制,1个采用混合制(秘鲁),一个采用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古巴)

◆国家结构:

?拉美33个独立国家中,有29个国家采用单一制;其余4个国家即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采用了复合制中的联邦制。

◆人口、面积:

?2070万平方公里,5.6亿人口(2006年统计)

◆语言:

?拉丁美洲国家所使用的语言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荷兰语以及多种印第安语等。西班牙语使用最广,是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的官方语言。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语。海地、法属圭亚那和法属西印度群岛使用法语。巴巴多斯、牙买加、圭亚那、伯利兹、巴哈马等国使用英语。苏里南及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等使用荷兰语。印第安居民较多的地区一般使用印第安语。印第安语的方言达1700多种分属100多个语族,以纳华特语(náhuatl)、玛雅语(maya)、克丘亚语(quechua)、瓜拉尼语(guaraní)、艾马拉语(aymará)等使用较广泛。

◆货币(7个比索国):

?用比索(peso)的国家:México、Cuba、La República Dominicana、Colombia 、Uruguay 、Chile、Argentina

◆拉美人口最众多的城市(2001):

?MéXICO D.F. 15,012,828?BUENOS AIRES 10,911,000

?SAO PAULO 10,406,166

?LIMA 7,496,831

?RíO DE JANEIRO 5,850,544?SANTIAGO DE CHILE 5,076,808

面积前三的拉美国家:1.巴西 2.阿根廷3.墨西哥 人口前三的国家:1.巴西 2.墨西哥3.哥伦比亚

◆人种、种族: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和印黑混血种人(mestizo、mulato、zambo),其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在这三类混血人种中mestizo人最多,mulato第二,zambo 第三。此外还有外来移民人口。由于西班牙语地区辽阔,各国的种族又有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4个类型:1.印第安人口比较多的国家:危地马拉、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2.混血种(mestizo)人比较多的国家:墨西哥、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巴拉圭。3.黑人和穆拉托人较多的国家:巴拿马、多米尼加共和国。4.白人比较多的国家:阿根廷、智利、古巴、哥斯达黎加、乌拉圭。白人主要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

◆宗教信仰:

?西班牙语地区各国深受原宗主国的影响,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约90%)。

◆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北起墨西哥与美国交界处的格兰德河(El Río

Grande),南至火地岛上的合恩角(南纬56°----北纬32°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合恩角Cabo de Hornos)。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北全长13,5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拥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岛屿集中在加勒比海,组成大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古巴岛、圣多明各岛、多巴哥岛、牙买加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巴哈马群岛、多米尼加岛等等);此外还有散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中的一些重要岛屿(马尔维纳斯岛las Malvinas,玛格丽塔岛Isla de Margarita,复活节岛Isla de Pascua)。

●2..范围: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33个国家)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洲地峡、西印度群岛(安的列斯

群岛、巴哈马群岛)

拉美

南部:南美洲

●3.大陆地形:高原、山地、平原。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平原与高

原相间分布,另外还有沙漠地带河热带雨林。(最重要的4个地形: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

?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9000多km)

?东部:(安第斯上以东)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亚马逊平原、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Patagonia)

●4.河流水系:拉丁美洲的水系以山脉而分。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水

系均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以东。有五大水系:1.亚马逊河

(Amazonas):世界最大水系,发源于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流经巴西北部,注入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南美总面积的40%:遍布热带雨林,素有“地球之肺”雅称。2.拉普拉塔河(la Plata):由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流而成,向南注入大西洋;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均发源于巴西高原,惠及巴西、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四国。3.马格达莱纳河(Río Magdalena):发源于哥伦比亚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向北注入加勒比海;4.奥里诺科河

(Orinoco):发源于巴西和委内瑞拉交界的帕里马山,流入加勒比海;5.圣弗朗西斯科河:发源于巴西高原的南部,流入大西洋。

矿产资源、自然资源

?拉丁美洲的矿产主要分布在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区,位于这些地形区的国家:墨西哥、巴西、智利、秘鲁、委内瑞拉等都是拉丁美洲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

?墨西哥沿岸、委内瑞拉(石油)

?智利:(铜、天然硝石salitre )

?墨西哥(银)

?秘鲁(铜)

?巴西(铁)

?阿根廷:牛肉

?拉丁美洲许多地区气候适宜。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农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以甘蔗、咖啡、香蕉、棉花最重要。糖产量丰富。古巴有“世界糖罐”之称,古巴是世界上出口糖最多的国家,同时,古巴的雪茄烟享誉世界。咖啡产量已远远超过非洲,国际市场上的咖啡60%以上来自拉丁美洲,巴西生产和出口的咖啡均居世界首位。香蕉产量也大,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80%。厄瓜多尔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出口国,有“香蕉之国”的美称,洪都拉斯、巴拿马、危地马拉等国也有大量出口。棉花产量增长很快,不少国家出口棉花,以巴西和墨西哥的出口量最大。此外,还有面积广大的森林和丰富的沿海渔业资源,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大渔场之一。

?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

?秘鲁钒的储量世界最多;

?智利铜的储量世界最多;

?智利硝石的储量世界最多;

?哥伦比亚的希帕基腊盐岩矿山世界最大;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 5 重要岛屿:

?火地岛:火地岛是拉丁美洲南端最大的岛屿,火地岛的交通位置非常重要,北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大陆对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对望。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这里是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轮船的必经之路,现在是许多南极考察队进入南极洲的中转站。

?西印度群岛由散布在加勒比海上的众多岛屿组成,分属于十多个国家,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国。泛指南北美洲之间海域中的一个一连串的岛群。北起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西起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端。总岛屿数达7000个左右。西印度群岛之名来自于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于巴哈马群岛上登陆,误以为这里是印度,故得名。总的说,西印度群岛包括了巴哈马群岛和安的列斯群岛(又可分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小安的列斯群岛)。

● 6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连接了北美和南美,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

●7 墨西哥湾:

?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陆东南部的一个海湾。位于墨西哥、美国和古巴之间。呈半圆形。部分为陆地环绕。海湾的东部与北部是美国,西岸与南岸是墨西哥,东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湾经过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经过尤卡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连接。

?一提起复活节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矗立在岛上的600多尊巨人石像。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着实令人赞叹。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雕凿如此众多的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登岛考察,企图弄个水落石出,结果虽提出种种解释,但也只能是猜测,不能令人信服。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之多。石像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而成。所有的石像都没有腿,全部是半身像,外形大同小异。石像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它的眼睛是专门用发亮的黑曜石或闪光的贝壳镶嵌上的,格外传神。个个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凹,嘴巴噘翘,大耳垂肩,胳膊贴腹。所有石像都面向大海,表情冷漠,神态威严。远远望去,就像一队准备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面对这一尊尊构思奇巧的巨人石像,游客们自然会有一连串的疑问:石像雕于何时?如此高大的石像又用什么办法搬到海滨?一些尚未完工的石像,又是遇到什么问题而突然停了下来?

政经文发展水平:

?总体上看,西班牙语地区国家的政、经、文发展水平在拉丁美洲是相对比较高的。但由于国家众多、大小不等。其政治、经济、文教发展程度有差别。政治制度上,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兼有;经济发展水平上,工业发达的有阿根廷、乌拉圭、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和墨西哥,发展滞后的有:古巴、玻利维亚、巴拉圭、厄瓜多尔、秘鲁;文教方面,教育比较发达的有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墨西哥;文盲率比较高的是玻利维亚和危地马拉(占总人口的65%以上)。

拉美主要区域性组织:

?拉丁美洲经济体系Sistema Económico Latinoamericano—SELA 成立于1975年,现有成员27个,包括阿根廷、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委内瑞拉等国。由各国政府全权代表组成的拉丁美洲理事会是最高机构。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Asociacion Latinoamericana De Integracion—ALADI

拉美地区重要的政府间促进一体化组织,成立于1980年,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拉美自由贸易协会。现有成员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古巴、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等12国。外长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拉丁美洲议会Parlamento Latinoamericano-PARLATINO

成立于1964年,由22个国家和地区的议员组成。其宗旨是促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团结和地区一体化。议会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加勒比共同体La Comunidad del Caribe

成立于1973年,现有成员15个,是加勒比地区最重要的一体化组织。首脑会议是最高权力和最终决策机构。

?加勒比国家联盟Asociación de Estados del Caribe-AEC

以加勒比共同体为核心,成立于1994年,现有成员25个。部长理事会是主要决策机构。

?南方共同市场Mercado Común del Sur

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成员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和委内瑞拉5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由成员国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组成的共同市场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安第斯共同体Comunidad Andina

成立于1969年,1997年8月1日开始正式运作。由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4个安第斯山麓国家组成。总统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南美国家联盟联盟Comunidad Sudamericana de Naciones

前身是成立于2004年的南美洲国家共同体,2007年更名为南美国家联盟。现有正式成员12个,其中包括5个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4个安第斯共同体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北美自由贸易区Tratado de Libre Comercio de America del Norte-TLCAN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的区域性自由贸易组织,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里约集团Grupo del río

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重要的政治对话和协调机构。其宗旨是就国际和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并采取相应行动,以促进拉美一体化事业的发展。

?三国集团Grupo de los Tres --G3

是由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3国于l994年6月13日建立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l995年1月1日正式启动。成员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组织Tratado de La Cuenca del Rio de la Plata

是由拉普拉塔河流域的5个国家于1969年4月建立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宗旨在于开发该地区的水力资源和其他资源,改善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5各成员国为: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巴西和玻利维亚。

?美洲国家组织Organización de los Estados Americanos——OEA

是一个以美洲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组织,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成员为美洲的34个独立国家。古巴原系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由于美国推行孤立古巴的政策,从1962年以后,古巴未再参加该组织活动。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组织Comunidad Iberoamericana

de Naciones——CIN

◆伊比利亚美洲国家首脑会议Cumbre Iberoamericana

【会议目的】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倡议召开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得到拉美西、葡语国家和葡萄牙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在西班牙赞助和墨西哥积极组织下,首届首脑会议于1991年在墨西哥举行。

此后每年召开1次会议,截止到2001年底已举行过11届首脑会议。

【参加者】拉美18个讲西班牙语的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讲葡萄牙语的巴西、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尔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拉美地区简介

拉丁美洲基本概况 拉丁美洲的概念含义: ?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的由来:由“美洲”和“拉丁的”组成,而“美洲这一名词的提出又经历了三个阶段:1,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却以为到达亚洲的印度,将其称为”las Indias”;2,1501-1503年意大利航海家 Américo Vespucio奉葡萄牙国王之命曾航行至此并在叙述自己航海经历的信中写到:我们可以确切地称哥伦布发现的陆地为“新大陆”。”“新大陆” 的概念首次问世,哥伦布发现的新陆地不再被认为是亚洲,而是一块不同于其它大洲的新陆地。从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美洲,但名称尚未确定;3,德国地理学家Martín Waldseemüller在地图上根据那位意大利航海家的名字将这块陆地命名为“America”(亚美利加),欧洲人普遍接受了这一概念,“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这一名词随流传于世。而“拉丁美洲”这一名词最早是在19世纪30年代时由法国人正式提出的。 ?“拉丁美洲”这一名词在国际组织和机构中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60-70年代原英属的安的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和圭亚那先后脱离英国独立,加勒比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关注,遂国际组织和机构更名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表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别于拉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

◆国家: ?一共有33个国家: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巴哈马、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还有仍处于美、英、法、荷统治下的十多个殖民地。 ◆国体: ?拉丁美洲地区现共有33个独立国家。这33个国家中,古巴是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余32个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 ◆政体:总统制、议会制、混合制: ?18个西语国家中16个国家采用总统制,0个采用议会制,1个采用混合制(秘鲁),一个采用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古巴) ◆国家结构: ?拉美33个独立国家中,有29个国家采用单一制;其余4个国家即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采用了复合制中的联邦制。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 主备人:审稿人:时间: 【本讲教育信息】 一.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南美洲 1.自然特征: (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 ②范围:墨西哥以南 墨西哥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 ①特征:湿热为主。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 高原地区温和 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②类型: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 (5)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 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

中国与拉美文化交流新篇章

1959年,古巴取得革命胜利,同年宣布同中国建交,这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拉美国家。1970年,又与智利政府建交。在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等拉美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双方文化交流也广泛地开展起来。一些艺术团体陆续到拉美访问演出,电影《丝路花雨》在许多国家久演不衰。中国武术、针灸医术也在拉美进一步得到传播。2006年2月,拉丁美洲第一家孔子学院──墨西哥城孔子学院成立,接着,巴西、秘鲁、智利等国都相继建立了孔子学院。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起,拉美各国华侨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六十年代末,拉美华侨人数为十六万五千人,到九十年代后期,达到四十多万人。拉美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在经营中积累了资本,成为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如巴西林训明,从事植物油经营,豆油出口居巴西首位,被誉为“黄豆大王”。秘鲁侨领戴宗汉,因成功培育出高产水稻良种,获政府颁发勋章。 华人还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有杰出贡献。例如担任政府要职,如圭亚那前总统阿瑟?钟(Raymond Arthur Chung)、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督何才(Ho Choy)、前卫生部长何五都是华裔。华人中也不乏著名的专家、医生、律师、作家和艺术家。秘鲁著名华裔陈汉基(欧亨尼奥?陈—罗德里格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出任过圣马科斯大学教授,曾获得秘鲁政府颁发最高荣誉奖章──太阳勋章。 中拉文化交融,也出现了某种新趋势。一些华人精英,特别是华裔青年,学习所在国的语言文字,娶当地民族的女子为妻,追求新的身份认同,逐渐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之中。随着中国与拉美各国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必将带来太平洋东西两岸文化交流的新高潮。 *《丝路花雨》:1979年公映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编创者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二千多尊彩塑、四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寻找灵感,将一个个孤立静止的画面,编织成一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一幅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澳门——中国与拉美联系的桥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澳门——发展中拉关系的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宋晓平 (“澳门——葡语世界2003研讨会”上的发言) 内容提要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密。巴西是世界地区性大国,在国际事务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与巴西之间存在着“长远的根本利益”,双方努力发展“战略性伙伴关系”。以巴西为重点和重要渠道,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澳门在中国与巴西的早期交往中曾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如今,在沟通中国和巴西及其他拉美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思想文化联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充分发挥优势,加强桥梁作用,促进中拉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大陆和澳门同胞的共同任务。 一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日益加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与1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包括所有的拉美大、中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拉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6世纪中叶,中国与拉美就有了贸易往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菲律宾马尼拉港转口,同墨西哥和秘鲁太

平洋沿海口岸分别建立了海上贸易通道,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大批华工流入拉美,为当地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及其后代成为中拉经济关系和民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加快发展的过程。70年代,在拉美很多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自此,很多拉美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拉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如果说,在此之前中拉关系是以民间往来为主,那么70年代以后,则呈现出一个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外政策逐步进行调整,把加强同包括拉美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中拉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全面、健康、持续地发展,经贸、科技、文教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可以说,中拉关系进入了历史最佳时期。 在政治方面,双方最高领导人互访频繁,高层领导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对话使双方能够增强理解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目前,中国外交部与拉美十多个国家的外交部建立了政治磋商制度,双方外交主管官员就双边关系事务,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定期会晤、互通情况、交换看法。 在经济领域,中国和拉美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双方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关系。目前,中国同拉美的大国和中等国家均签有贸易协定,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拉丁美洲国家概况以及地图国名记忆技巧 截止2012年,共计33个 南美洲: Aérica del Sur 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 玻利维亚Bolivia 巴拉圭Paraguay 乌拉圭Uruguay 法属圭亚那Guyana Francesa 苏里南Surinam 圭亚那Guyana 委内瑞拉Venezuela 哥伦比亚Colombia 厄瓜多尔Ecuador 秘鲁Perú 智利Chile 阿根廷Argentina 南美洲:America del Sur 北部和南部,一首一尾是两个众人所知的国家——墨西哥和巴拿马,中间一大一小每两个一组,共三组,一共2por4=共8个国家。 墨西哥México 巴拿马Panamá 危地马拉Guatemala 伯利兹Belice 洪都拉斯Honduras

萨尔瓦多El Salvador 尼加拉瓜Nicaragua 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 加勒比地区:El Caribe 12 (安德烈斯群岛Los Antillas) 古巴Cuba 海地Haití 牙买加Jamaica 多米尼加共和国Rep Dominicana 多米尼克Dominica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t Tobago 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y Barbuda 巴哈马Bahamas 巴巴多斯Barbados 格林纳达Grenada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San Vicente y Las Granadinas 南美洲: Aérica del Sur 以巴西为中心,以贴近它的国家,逆时针3个国家为一组向外包围辐射四组1(巴西)+3 por4=13,共计13个国家。 巴西Brasil 关键词金砖五国亚马逊葡萄牙语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发展中拉友好合作关系 创造21世纪美好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宋晓平 (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以来,中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加快发展的过程。我国对拉美地区的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强。截至1998年底,19个拉美国家,包括所有的大、中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双方携手,共同努力,正在把中拉关系推向具有美好前景的21世纪。 一 中国和拉丁美洲的贸易和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在16世纪中叶,中国和拉丁美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菲律宾马尼拉港转口,同墨西哥和秘鲁太平洋沿海口岸分别建立了海上贸易通道,形成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往来其间的大帆船被拉美人称为“中国之船”。中国把丝绸、瓷器、陶器、棉布、香料、火药等产品输入新大陆,从那里带回白银、玉米、烟草等产品。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流入拉美的大批华工,为当地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后来成为中拉经济关系和民间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联系的发展,我与越

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以及美国反华政策的影响,大多数拉美国家继续与台湾当局保持着“外交关系”。但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同拉美国家的很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发展双方的友谊和经济往来做出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拉美国家。 70年代,在过去20多年民间往来的基础上,中拉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圭亚那、墨西哥、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7个拉美国家投票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另外一些国家,如阿根廷、巴巴多斯、哥伦比亚、牙买加、巴拿马等国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投了弃权票。自此,很多拉美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拉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1970年12月15日,智利阿连德政府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70年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拉美国家还有:秘鲁(1971年11月2日)、墨西哥(1972年2月14日)、阿根廷(1972年2月19日)、圭亚那(1972年6月27日)、牙买加(1972年11月21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74年6月20日)、委内瑞拉(1974年6月28日)、巴西(1974年8月15日)、苏里南(1976年5月28日)、巴巴多斯(1977年5月30日)等国。如果说,在70年代之前,中拉关系是以民间往来和“人民外交”为主,那么70年代以后,则呈现出一个官民并举、多渠道、多层次、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二 中国在7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对对外政策逐步进行调

区域地理之拉丁美洲地区练习题

区域地理之北美地区练习 未命名 一、选择题组 近年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五国经济发展迅速,被称为“金砖五国”。其中巴西是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是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读资料和下图后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巴西的人口和经济的说确的是() A. ①区域由于地形平坦,所以是巴西人口稠密区,经济也比较发达 B. 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其钢铁、造船、汽车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C.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气候凉爽是全国人口最多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 D. 巴西有广阔的热带草原,绵羊特别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气候类型主要为() A. 寒带气候 B. 温带气候 C. 热带气候 D. 高原气候 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M区域中部地带一般年降水最多的时间段是()

A. 1—2月 B. 4—5月 C. 6—7月 D. 8—9月 4.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不合理的是()A. 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 B. 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 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D.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 5.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农业主要生产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A. 美国大平原 B. 刚果盆地 C. 华北平原 D. 墨累达令盆地 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6.下列选项中属于两国共有的地理特征是( ) A. 首都的气候特征相同 B. 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C. 图示河流的汛期相同 D. 自然带都以热带雨林带为主 7.关于两国人口集中于东南部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交通便利 B. 气候适宜 C. 旅游资源丰富 D. 开发时间较长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8.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 A. 海拔高,地形复杂 B. 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 C. 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 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 9.当前造成亚马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增长和贫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过度的迁移农业、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直接原因

拉美国家概况知识点

Panorama de América Latina I.Geografía(1) 1.美洲是由意大利人亚美利哥·韦斯普奇Américo Vespucio的名字命名的 2. 白人与黑人的后代是穆拉托人mulato,白人和印第安人的后代是梅斯蔕索人mestizo,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后代是桑博人zambo 3. 墨西哥以梅斯蔕索人mestizo为主,阿根廷以白人blancos为主,秘鲁以印第安人indios为主 4.拉美人喜欢移民至:美国、西班牙 5.拉美人信仰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 6.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Cordillera de los Andes 7.西半球最高的山峰是:阿空加瓜峰Aconcagua 8.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航湖泊是: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 9.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等国家 10.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是:阿塔卡玛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 11.世界第二长及水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亚马孙河el río Amazonas 12.拉美第二长的河流是:拉普拉塔河Río de la Plata,它是由巴拉那河Río parana 和乌拉圭河Río Uruguay汇合而成 13.美国和墨西哥的分界河流是:格兰德河Río Grande Geografía(2) 1.大西洋沿岸比太平洋沿岸更潮湿húmeda 2.美洲原产植物有:玉米el maíz,el tabaco,可可el cacao,花生el maní, 木薯la mandioca,土豆la patata,红薯la batata 3.美洲原产动物有:羊驼La llama,大羊驼la alpaca,小羊驼la vicu?a, 原驼el guanaco 4.智利以产铜cobre闻名,玻利维亚主要产锡esta?o 5.石油产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是:委内瑞拉Venezuela 6.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墨西哥的首都是墨西哥城Ciudad de México,古巴的首都是哈瓦那La Habana 7.拉美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歧视排斥印第安人 II.Política 1. 贝隆主义的创始人是阿根廷前总统:贝隆Perón 2. 1961年4月,美国军队入侵古巴,史称:猪湾事件Invasión de Playa Girón 3. 古巴现任总统是:劳尔?卡斯特罗Raúl Castro 4. 上世纪70年代,智利前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Salvador Allende试图在智利推行改革,但社会主义实践以失败告终 5. 1982年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战争爆发在马尔维纳斯群岛Islas Malvinas 6. 阿根廷现任总统是: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Cristina Kirchner

中国与拉丁美洲文化交流

十六世纪,随着美洲发现和东方新航路开辟,中国和拉美之间跨越长期隔绝的海洋屏障,开始了东西两个半球之间的文化交流。几万年前印第安人的先民从亚洲到达美洲,而古代中国人在哥伦布以前是否又到过美洲?两百余年来,先后兴起了多次讨论的热潮。争论的焦点集中于“中国人发现美洲”的三大历史谜团,即中国僧人慧深发现美洲之谜、殷人东渡美洲之谜以及郑和船队到达美洲之谜。 虽然对中拉的早期接触存在种种猜测,但真正有证可查的联系,是始于十六世纪中叶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从那时开始,直到十九世纪初拉美独立战争爆发,西班牙下令停止墨西哥与东方贸易,持续了近三个世纪的中国与拉美之间的早期交流,方宣告结束。 中国和拉美之间的大交流,是太平洋东西两岸一次双向性的大交流:中国丝绸、瓷器大批量地远涉重洋到达美洲市场,中华文化远播新世界;大量白银源源流入中国,直接刺激了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如蚕丝、纺织、茶以及其他工艺品的发展,增进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商业繁荣;新世界的玉米、红薯、花生等农作物,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传入美洲作物,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和丰富人民物质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美洲作物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三大类:(1)、以玉米、甘薯为代表的食粮;(2)、以西红柿、辣椒和花生为代表的蔬菜瓜果;(3)、以烟草为代表的嗜好品。 十九世纪后,中国与拉美文明交流的主要载体,则由“物”变成了“人”,交流方式也由双向互动,而变成从中国贩运“契约华工”的单向流动。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在“自由贸易”的旗号下,大肆掠卖所谓“契约华工”。广大华工在拉美国家备受奴役和虐待,他们被迫一再起来反抗,并强烈呼吁祖国政府给予保护和支持。1874年,清政府总理衙门宣布严禁苦力贸易。在此形势下,秘鲁等拉美国家为了缓和国际舆论的压力,同时为了继续引进华工,也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十九世纪晚期中国与拉美若干国家建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的。 1875年,中国和秘鲁两国立约建交,接着,又先后和巴西、墨西哥和巴拿马等建立外交关系。在中国和拉美国家建交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里,中、拉两种文化交流的载体,主要仍局限于“人”,但这些人已不是契约华工,而是摆脱了人身束缚的自由人。他们活跃于城市和乡村,逐渐融入拉美社会,为当地的经济开发和文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据统计,六十年代末,拉美华侨人数为十六万五千人,到九十年代后期,达到四十多万人。随着中国与拉美各国经贸关系的迅猛发展,必将带来太平洋东西两岸文化交流的新高潮。

拉美、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附件4: 拉美、非洲、中东、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地区)名单一、拉美市场 01 安提瓜和巴布达 03 阿鲁巴岛 05 巴巴多斯 07 玻利维亚 09 巴西 11 智利 13 多米尼克 15 古巴 17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 法属圭亚那 21 瓜德罗普 23 圭亚那 25 洪都拉斯 27 马提尼克 29 蒙特塞拉特 31 巴拿马 33 秘鲁 35 萨巴 37 圣马丁岛 39 萨尔瓦多 4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43 乌拉圭 45 英属维尔京群岛 47 拉美洲其他国家(地区)02 阿根廷 04 巴哈马 06 伯利兹 08 博内尔 10 开曼群岛 12 哥伦比亚 14 哥斯达黎加 16 库腊索岛 18 厄瓜多尔 20 格林纳达 22 危地马拉 24 海地 26 牙买加 28 墨西哥 30 尼加拉瓜 32 巴拉圭 34 波多黎各 36 圣卢西亚 38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40 苏里南 42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44 委内瑞拉 46 圣其茨--尼维斯 二、非洲市场

01 阿尔及利亚 03 贝宁 05 布隆迪 07 加那利群岛 09 中非共和国 11 乍得 13 刚果 15 埃及 17 埃塞俄比亚 19 冈比亚 21 几内亚 23 科特迪瓦 25 利比里亚 27 马达加斯加 29 马里 31 毛里求斯 33 莫桑比克 35 尼日尔 37 留尼汪 39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41 塞舌尔 43 索马里 45 西撒哈拉 47 坦桑尼亚 49 突尼斯 51 布基纳法索 53 赞比亚 55 莱索托02 安哥拉 04 博茨瓦那 06 喀麦隆 08 佛得角 10 塞卜泰(休达) 12 科摩罗 14 吉布提 16 赤道几内亚18 加蓬 20 加纳 22 几内亚(比绍) 24 肯尼亚 26 利比亚 28 马拉维 30 毛里塔尼亚32 摩洛哥 34 纳米比亚 36 尼日利亚 38 卢旺达 40 塞内加尔 42 塞拉利昂 44 南非 46 苏丹 48 多哥 50 乌干达 52 扎伊尔 54 津巴布韦 56 梅利利亚

(完整版)拉丁美洲和巴西(非常详细)

拉丁美洲和巴西 一、自然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 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首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 利等。 2、位置。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南 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 端最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经纬度位置:80`W-40`W (北回归线-50°S) ,热带为主,少部分 在温带。 (二)地形 1、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2、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 北部——墨西哥高原、南部——南美地形又有东西之别 西:安第斯山脉(成因)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安第斯山脉 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高原平原相间分布、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 最;拉普拉塔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 亚高原。 (三)气候 1、类型及分布。 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和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为主 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以北到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 压带和秘鲁寒流影响),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oS-40oS(巴西和阿根廷) 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oS-40oS,狭长,智利 温带海洋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oS-55o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高原(安第斯山 脉南部阻挡了西风) 2、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 没有南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3、地形影响大: 4、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析 探究活动1:地形对拉丁美洲的气候有何影响?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垂直变化,安第斯 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 的垂直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安第斯山脉南段(40o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 形的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十丰富,为常年 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山地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沙漠气候。 1

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作者:暂无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第3期 闫世刚孙婧外交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合作不断深化、机制逐步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第六届金砖峰会期间,在与巴西、阿根廷等第16 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会晤之际,宣布成立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并提出“1+3+6”务实合作框架。2015年1月,中国一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 京举行,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大成果文件。从此中拉之间构建了全方位合作的战略框架,形成了中国和拉美正式形成了双边、多边和整体合作多层次、立体合作的全 新格局。 拉丁美洲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与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阿根廷这六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在拉美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 文以拉美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 了促进中国与拉美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现状 (一)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额持续增长 2000年以来,中国与拉美六国货物贸易的总进、出口额持续增加,2014年达2096.6亿美元,与2000年的88. 70亿美元相比,增长了23. 64倍。从增长速度上看,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从拉美六国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对其出口,2000至2007年间,中方进口由45. 05亿美元增长到423. 71亿美元,中方出口由43. 65亿美元增长到362. 39亿美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从拉 美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便慢于对其出口,2014年中方进口1080. 31亿美元,与2013年进口额 持平;而中方出口额则从2013年的996. 08亿美元增加至1015. 32亿美元。 同时,拉美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重要地区,2003年中国对拉美投资仅为10.4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拉美投资出现高速增长,并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净输出国,2014年中国对拉美投资221亿美元,投资额相对于2003年增加了21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 的对拉美第二大投资国。而拉美六国成为中国对拉美的主要投资国,2014年我国对拉美六国的 投资占对拉美总投资额超过96%,其中对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分别投资为86亿、70亿和 57亿美元。 (二)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随着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巴西是中国在拉 美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两国建立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2010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2010年至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加强对两国战略伙 伴关系相关领域发展的战略指导。2011年,中巴制订《十年合作规划》,在贸易领域加强经贸 分委会框架下的各项机制,包括贸易工作组、投资工作组、知识产权工作组、海关工作组及贸 易救济合作机制。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以武汉为例 摘要: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对武汉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经济影响效应增强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障碍因素;武汉 On the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Region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nYang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ity of Anyang effe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summed up the urbanization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barriers to pla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Enhanced effect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Anyang 1 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撑,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聚集与辐射双重功能,起着主导作用。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及城市规模扩大,而广义的城市化则还包括城市地域扩展、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及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城市整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含义[1]。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发展效应集中体现于促进区域消费总量增长、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消除人地矛盾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2]。 1.1 城市化对区域消费的拉动效应 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将促进区域消费总量的提高,城市化已经

中国与拉美能源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日益受到国际环境的制约,必须推动能源进口的“多元化”才能解决。目前扩大与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是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之后,提出我国要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转变“公关”的理念和方式,加强对投资的事前评估,以及创新合作模式,从而扩大与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关键词:拉美;能源合作;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4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3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85-02 一、中拉能源合作处于重要机遇期 (一)拉美地区国家具有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 近些年,许多拉美国家纷纷与中国企业签订各种合作协议,中拉之间投资贸易额大增,显示了这些国家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奠定了中拉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基础。之所以这些国家愿意与中国合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这些年来,由于资金不足、设备技术落后、更新缓慢等原因,一些拉美国家石油产量出现下降,到了必须吸引国际投资的阶段,而中国强大的对外投资能力深受欢迎;第二,历史上拉美国家被西方所殖民,因此在石油开发方面许多国家对西方过多依赖,如果想摆脱,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合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金融危机中也能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与中国合作,可以保证稳定的能源需求;第四,当前世界经济萎靡,拉美国家也深受影响,许多国家想加大国内的石油产业投资,但是当前西方国家仍未摆脱经济危机,无法提供足够资金支持,他们只能把目光投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所以,在这种意愿的驱使下,中拉能源合作将会更多、更广、更深。 (二)拉美地区石油储量丰富,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中国石油进口结构较为单一,对中东石油过于依赖,能源安全受到重大挑战,急需扩大其他地区的进口份额。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2011年,中国进口石油共3.28亿吨,其中来自中东地区为1.38亿吨,占42.07%;非洲地区为0.61亿吨,占18.6%;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0.486亿吨,占14.8%;拉美地区为0.29亿吨,占8.84%。由于中东地区经常出现社会动荡,石油产量波动较大,这种较为单一的石油进口结构,使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巨大风险,必须拓展更多的石油进口渠道。 与此同时,拉美地区石油储量丰富,而开发程度却较低,是我国调整石油进口结构,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一方面,拉美地区石油储量不断被发现。1991年,拉美地区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255亿桶,占当时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12.15%,但是到了2011年底,探明的储量已经达到了3368亿桶,占世界总量的20.4%,储产比达到了120年。另一方面,拉美地区的石油开发程度较低。2011年拉美地区石油产量为5.2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1%,其中石油储量较少的墨西哥就占到了3.6%,而拥有大部分石油储量的中南美洲等地区产量仅占世界的9.5%。由此看出,拉美地区的石油开发潜力巨大,可以通过与拉美地区的石油开发合作,更多的从该地区进口石油,调整我国石油进口结构,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三)拉美地区的能源一体化为中拉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近些年,拉美国家在能源合作方面不断加强,积极推动能源一体化的建设,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涉足拉美能源业提供了契机。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能源一体化意味着要摆脱西方资本的控制,因此西方国家的资本并不受欢迎,但如果凭借其自身实力又远远不足,于是引入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的资本变成了其中一个选择。中国当前资金技术雄厚,正可以在拉美国家的能源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作用,并凭借在工程建设、海运等其他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上下游业务,在拉美能源业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如果拉美地区的能源一体化能够最终成功,将会像欧佩克一样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中国当前在世界各主要能源组织中缺少发言权,

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

点拨: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云南德宏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珠三角模式 珠江三角洲发展模式“是人们对广东省珠江流域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其共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珠江三角洲模式”得力于大规模引进香港等地的外资,以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珠江三角洲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模式”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发展起点。由于中央把深圳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衔接香港的桥梁,给予特殊经济政策,使得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的优势迅速转变为一种巨大的经济势能,在较短时间里发展成为实力最雄厚的经济特区。随着深圳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圳市的迅速崛起、产业链的延伸,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成为香港和深圳两市的生产基地。 2.“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本动力是以深圳为龙头的区域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20多年来,深圳的发展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接受香港(包括世界其他地区)高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扩展功能;二是吸引国内其他低经济势能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极化功能;三是迅速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扩散的功能。这三种功能和效应在较短时期内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便出现了“珠江三角洲的奇迹”。 3.以出口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是“珠江三角洲模式”的基本战略。“珠江三角洲模式”充分利用了毗邻香港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出口导向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充分利用外来直接投资和国际市场,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地区。 苏南模式

拉丁美洲知识点

拉丁美洲知识点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77亿人。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 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oN-57oS,40oW-110oW;南美洲:40oW-80oW 3、海陆位置 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美洲。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 (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 (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答: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 岛屿:南北两端岛屿众多。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古巴岛为最大岛屿。南部:岛屿最多,最大为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洲大陆隔麦哲伦海峡。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①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②在甘蔗生长后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甘蔗的含糖量。四、河流 1.亚马孙河: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 (1)水系: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树枝状水系。 水系形状: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 (2)水文:水量大、无结冰期、无明显汛期、含沙量小。 思考1:亚马孙河航运条件好,但航运价值不高,原因是什么? 答: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小。 思考2:为什么亚马孙河水量丰富? ①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流经赤道地区、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

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宋晓平 (2002年2月) 一、中国的对外政策及其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定义或本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政策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政策,目标是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 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以及和平共处。 本质与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内在关系。 从中国的国际关系来看,各个时期的对外关系战略有所变化,但是始终贯穿着这一本质要素——独立自主。根据各个时期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调整对外政策,但是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本质。 中国对外政策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50和60年代。新中国执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即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的围剿和扼杀企图,为了维持生存和寻求发展,新中国只能采取这种战略,与美国对抗了22年(直到1971年,尼克松和基辛格访华),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支持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战争,坚决反对美国霸占台湾,不断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制裁和孤立。

中国执行“一边倒”政策,倒向苏联,并不意味着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对苏联的依赖。中国始终与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老子和儿子关系进行斗争。自50年代后期,苏联要求在中国共建长波电台和潜艇舰队,力图对中国进行军事控制,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此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直至破裂。 第二阶段:70年代。中国执行“一条线”的战略,对付苏联的威胁(当时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陈兵一百万和导弹的1/3),即建立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这改变了中美两国直接对抗的局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 中国执行“一条线”战略的同时,对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特别是围绕着台湾问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我国的独领土完整和统一大业。 第三阶段:起始自70年代末期。中国在经过了与苏联结盟共同抗美和中美相互接近共同对付苏联威胁的两个阶段后,执行和谁都友好、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自70年代末期,维护世界和平在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臵。 这种战略调整,使中国更加贴近发展中国家。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点。中国特别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始终与这些国家站在一起,为维护大多数国家的权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和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