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和种类。

2、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3、了解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4、了解营养元素的缺素症及其诊断。

【教学重点】

1、掌握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和种类。

2、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项目引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土壤的概念及组成,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耕性,土壤肥力。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第三章我们开始学习合理施肥。要合理施肥就需要知道植物都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元素?

营养: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所需的物质,以维持其生长和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营养。

营养元素:植物所需的化学元素也成为营养元素。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判断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三条标准:

(1)对所有植物完成生活周期是必不可少的。

(2)其功能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缺乏时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

(3)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

2、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 Mn;铜Cu;锌 Zn;钼Mo;氯Cl。

大量元素:占干重千分之几以上 C、H、O、N、P、K

微量元素:万分之几以下 Fe、B、Mn、Cu、Zn、Mo、Cl

中量元素:Ca、Mg、S

各元素对植物营养和生理功能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代替。

3、肥料三要素

在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植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多,而土壤中一般含量都很低,常通过施肥补充才能满足植物营养的需要,故称为肥料三要素。

二、植物矿质营养的吸收

1、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

离子态:阳离子、阴离子

分子态:二氧化碳、尿素

2、植物根部营养

(1)土壤养分向根表迁移的途径:

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一般有三种途径:截获、质流、扩散

(2)根系吸收养分的形式:被动吸收:不消耗能量

主动吸收:消耗能量,有选择性

3、根外营养:

植物不仅通过根系吸收养分,还可通过茎、叶来吸收养分,主要是通过叶面吸收,因此根外营养又称作叶部营养。

根外营养的特点:(1)直接供应养分,减少土壤养分固定

(2)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营养需要

(3)能影响植物代谢活动

(4)是经济有效施用微肥和补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手段根外营养应注意的事项:

(1)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施用效果好,单子叶植物喷肥时,溶液中可加少量湿润剂,或适当加大溶液浓度,并尽量喷于叶的背面。

(2)在下午4时以后无风晴天喷施。

(3)对于P、Cu、Fe、Ca等移动性差的元素要喷在新叶上,并增加次数。

(4)喷阳离子溶液调到微碱性,阴离子调到弱酸性,利于吸收。

(5)尽量选择植物吸收快的肥料(如尿素)用于叶面喷施。

4、植物养分离子间的相互关系

拮抗作用: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养分的吸收。如:Ca与Mg、K与Fe、P 与Zn、P与N、P与Cl。

协同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帮助和促进植物对其他离子的吸收或相互促进吸收的作用。如:P与K、N与P、N与K

三、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1、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功能:

(1)构成植物体的结构物质、贮藏物质和生活物质

(2)在植物新陈代谢中起催化作用

(3)参与植物体物质的转化与运输

2、Fe影响叶绿素的形成,促进根瘤菌形成;Cu是叶绿体蛋白——质体蓝素的成分;Zn参与生长素合成;Mo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B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Cl 对植物气孔有调节作用。各元素对植物营养和生理功能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代替。

四、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及其诊断:

1、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

缺B——棉花蕾而不花,甜菜、萝卜心腐病,苹果缩果病

缺Zn——玉米白苗病、水稻矮缩病,果树小叶病

缺Mo——柑橘黄斑病

缺Mn——烟草花叶病、燕麦灰斑病、甜菜黄斑病。

缺Fe——果树梢枯、失绿病

缺Cu——果树顶枯病、开垦病

2、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诊断

(1)形态诊断:新生部位: Fe、Mn、 B、Mo、Cu、Ca、S

老叶:N、P、K、Mg、Zn

缺Zn叶片叶脉间失绿,出现棕褐色斑点

缺Fe叶脉间失绿,但叶片呈黄白色

(2)根外喷施诊断:0.1%——0.2%

(3)化学诊断:土壤化学诊断和植株化学诊断

第二节植物的氮素营养

一、生理功能:

氮是蛋白质、核酸、磷脂、多种酶和辅酶、叶绿素以及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的组分;

在各种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成和生长、植物细胞的各种代谢过程、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以及细胞的伸长和分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氮缺乏外观表现

整株:植株矮小,瘦弱。

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老叶开始出现症状。

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

茎:细小,分蘖或分枝少,基部呈黄色或红黄色。

花:稀少,提前开放。

种子、果实:少且小,早熟,不充实。

根:色白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

2. 氮过量

(1) 外观表现

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

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互相遮荫;

茎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

根系短而少,早衰;

(2) 作物例子

禾谷类:无效分蘖增加;迟熟,秕粒多;

叶菜类:水分多,不耐贮存和运输;体内硝酸盐含量增加;

麻类:纤维量减少,纤维拉力下降;

苹果树:枝条徒长,花芽分化不充足;易发生病虫害;果实不甜,着色不良,晚熟。

第三节植物的磷素营养

一、生理功能:

磷:在生物膜形成、细胞分裂及遗传信息传递,能量转换和核酸合成,淀粉的合成,光合作用,氮素代谢及脂肪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抗旱、抗寒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磷素缺乏症

*植株生长迟缓,矮小、瘦弱、直立,分蘖或分枝少;

*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

*多种作物茎叶呈紫红色,水稻等叶色暗绿;

症状从茎基部开始。

(二)磷素过多

*无效分蘖增加、早衰,造成锌、铁、锰的缺乏等;

苗期时植株矮小,因为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植物体内易形成花青素,如玉米的茎常出现紫红色症状;

缺磷导致作物植株矮小,禾谷类作物分蘖减少,叶色暗绿,迟熟;

缺磷导致成熟期禾谷类作物籽粒退化较重,如玉米秃尖。

第四节植物的钾素营养

一、钾的作用

1、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钾不足时,植株内糖、淀粉水解为单糖;钾充足时,活化了淀粉合成酶,单糖向合成蔗糖、淀粉方向进行。

钾能促使糖类向聚合方向进行,对纤维的合成有利。施钾肥对棉、麻等纤维类作物有重要作用。

2、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

钾能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的运输,使各组织生长发育良好。

3、协调“源”与“库”的相互关系

4、促进植物经济用水

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钾离子以高浓度累积在细胞中,因此,细胞壁渗透压增大,水分便从低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向高浓度的根细胞中移动,直至渗透压和膨压达到平衡为止。膨压是细胞扩张的动力,它从细胞内为细胞壁的延伸或细胞分裂提供必需的压力。

5、促进有机酸的代谢

钾参与植物体内氮的代谢,木质部运输中钾离子是硝酸根离子的主要陪伴离子。当硝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氨后,钾与苹果酸根结合为苹果酸钾,并可重新转移到根部。

6、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二、不足时的症状表现:

1、缺乏时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叶尖或叶缘发黄,变褐、焦枯似灼烧状,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或斑块,但主脉附近仍为绿色;缺钾加剧时症状沿叶缘向叶基部发展,整叶变棕色至干枯;有的作物缺钾时叶面皱缩不平。果树缺钾果小易裂果,着色不良,含糖量低,味酸,熟前落果重,抗逆性差。2、禾谷类作物缺钾时,先在下部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严重缺钾时新叶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然后枯黄,症状由下至上发展。水稻缺钾易出现胡麻叶斑病的症状,发病植株新叶抽出困难,抽穗不齐。根量少,呈黑褐色。

3、玉米缺钾时,所形成的果穗尖端呈空粒,如能够形成籽粒也不充实,淀粉含量低。

4、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钾充足,不但能使作物产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质。

三、过剩时症状表现:

果树钾过量时表现为果肉松软,耐贮性差,枝条不充实,抗寒性差;降低植株对镁和钙的吸收,出现缺镁及缺钙症状。

第五节植物的中量元素营养

一、植物的钙素营养

1、植物体内钙的含量

一般为干物质重的0.5~3%作物种类:豆科植物、甜菜等需钙较多,而禾谷类作物需钙较少

钙生植物>避钙植物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器官:一般地上部比较多,根部较少,老叶较多,果实、籽粒较少

土壤钙含量:土壤交换性钙含量>10m ol/kg时,作物通常不缺钙

2、植物体内钙的形态

在植物组织的细胞中,钙通常以游离Ca2+形态存在,钙也可与阴离子(羧基,磷酸根,羟基)形成草酸盐、磷酸盐等形态沉淀于液泡中种子中,钙以植素的形态存在在细胞壁中,钙以果胶酸钙的形态存在。

3、钙的功能

(1)钙能调节介质的生理平衡中和作物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机酸调节植物体内pH 值

(2)稳定生物膜钙能与生物膜表面的磷脂分子结合,在维持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3)参与细胞壁的形成钙是细胞壁中果胶酸钙的成分,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4)降低原生质的分散度促使原生质浓缩,增强原生质的粘滞性,减少根中阳离子外渗

(5)钙作为第二信使,通过次级受体,如钙调素和钙调蛋白等调节植物体内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

4、钙的吸收

植物体内较高的钙离子浓度与植物生长介质中钙离子浓度较高有关,而与植物根细胞的吸收机制无关。植株吸收钙离子的数量受器官中阳离子代换量和草酸含量的影响。钙离子的吸收速率通常低于钾离子。

钙离子的吸收速率低是因为钙离子只能被没有发生木栓化的根尖吸收。

5、钙的运输

尽管植株顶端的呼吸作用远低于下部老叶片,但是钙离子通常优先向地上部的顶端输送。植株向下运输钙离子的速度非常慢,因为韧皮部中的钙离子浓度很低,植株通过韧皮部液体获得钙离子的器官,其钙离子的浓度远低于叶片中钙离子的浓度,植株体内的钙离子一旦在老叶片中沉淀,就不会再向植株生长点运输了。

6 、植物对钙的反应

(1)植株缺钙症状

植株矮小,生长点或根尖易粘连弯曲;分生组织生长受到抑制。缺钙植株的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首先出现缺素症;幼叶蜷曲变形,失绿,缺钙程度加重,叶缘出现坏死;缺钙导致细胞壁溶解,使组织变软。

自然土壤不易缺钙,通常发生在人工培养的环境中。

(2)钙不足导致的植株失调

苹果:苦痘病,木栓病,水心病;西红柿,西瓜;

马铃薯和辣椒:脐腐病;

芹菜:黑心病;

胡萝卜:空洞病;

樱桃:硬化与开裂病;

卷心菜,莴苣,大白菜:叶焦病。

(3) 导致缺钙的原因

过量施氮:钾,铵,镁的离子竞争;缺硼;过度修剪;收获量过大(如果树);

气候原因:湿度过大或干旱

土壤因素:水浸土壤,盐分高,气性差,低温。

二、植物镁素营养

1、植物体内Mg的含量

植物体内镁的含量:干物重的0.05-0.7%

作物种类:豆科植物〉和谷类作物

器官:种子〉茎秆和叶片〉根系

成熟叶片中的含量:0.2-0.25%

2、植物体内镁的形态

70%的镁是可扩散的,并且与有机物或无机物结合在一起,例如苹果酸。在叶片中与叶绿素结合在一起与非扩散阴离子如羧基,磷酰基结合在谷物种子中以植酸盐形式储存。

3、镁的吸收与运输

镁向根系的移动

(1)镁主要通过质流供应给根系

(2)与钙相比,根系截获提供的镁离子要少得多

3.1镁的吸收

(1)镁通过根系以离子态被吸收。

(2)镁的吸收是被动吸收(协助扩散)。

(3)酸性土壤上,镁离子的吸收通常很低(受到H+的拮抗)。

(4)当介质中其它阳离子含量很大时,镁离子的吸收受到抑制,尤其是K+和NH4+。(5)作物体内K/Mg > 8 时,易缺镁,C a/M g<2时,作物易减产

3.2镁的运输

1、镁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运输受到K+和Ca2+的控制。

2、镁在韧皮部移动性很强,因此可以从老叶转移到幼叶或植株顶端。

3、增加钾的供给,对植物不同器官镁离子浓度的影响不同。钾离子促进镁向果实和储藏器官中运输

4.镁的功能

(1) 叶绿素的成分

镁位叶绿素的中心原子,10~20%的镁存在于叶绿体内。

(2) 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几乎所有的磷酸化酶、激酶、烯醇酶等都需要M g2+来活化,促进光合作用。

(3) 促进脂肪合成Mg2+通过活化AT P和辅酶A形成乙酰辅酶A促进脂肪的合成。

(4) 促进氮的代谢

活化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肽合成酶,促进谷氨酰胺和蛋白质合成;促进果实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合成,改进果品品质。

5、缺镁症状

(1)对于双子叶植物,多数植物的主要症状是脉间黄化

极度缺镁时叶脉间出现坏死

(2)叶片会出现萎蔫状态,叶片变硬易碎。有些植物,叶片会提早脱落缺镁症状先出现在老叶

(3)谷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缺镁症状通常不一样

(4)基部的老叶先出现由于叶绿素积累出现深绿色斑点,与叶片浅黄色的背景呈鲜明对比

(5)继续缺乏则导致叶片失绿并呈条纹状。叶尖出现坏死。

6、镁过量

(1)镁过量不会对植物或其它生物产生毒害作用,过量的镁存贮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2)过高的镁或减少其它阳离子如钾离子的吸收.

三、植物的硫素营养

1、硫的含量

通常为干重的0.1~0.5%(与磷在同样的数量级)

谷物(小麦,玉米)需硫量5-20kg S/ha

饲草(苜蓿)需要10-35kg S/ha

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等作物需硫较多

作物各器官中硫的分布是种子中较多,茎杆中较少

2硫的吸收

硫通过根系主要以无机态的硫酸盐形式被吸收

主动吸收, H+/ SO42-协同运输或OH-/ SO42-对向运输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还可以通过叶片吸收

3硫的运输

硫在植物体内是一种相对不易移动的元素; S不从老叶向幼叶迁移,因此缺硫先出现在幼叶。

4 植物体内硫的功能

硫是植物需求量相对较大的植物(与P,Ca,Mg相近,少于N和K)

(a)是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成分

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氨基酸。植物体内90%的硫贮存于蛋白质

中 N/S >20 时可导致:

1)蛋白质合成减弱;

2)水解加强;

3)非蛋白氮的积累;

4)动物不能有效利用饲草中的氮素;

5)降低了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b)是固氮酶中的钼铁蛋白和铁蛋白两个组分中的成分,施用硫肥能增加豆科作物固氮量

(c)是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成分,如CoA

(d)巯基是一些蛋白质中重要的基团,在光合、固氮、硝酸还原和硫酸还原中有重要作用。

(e)硫是铁氧还蛋白的组分,铁氧还蛋白在CO2的还原和NO3-还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2)调节氧化还原过程

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相互转化,能调节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3) 硫能够形成二硫键,对于稳定蛋白质的结构有重要作用,可通过影响麦谷蛋白的含量而影响面粉的烘焙质量。

(4) 硫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 硫脂化合物在人类营养和制药业有特殊的作用。

5、缺硫症状

(1) 缺硫可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阻,硝酸盐还原受阻,缺硫植株体内有机氮与有机硫比值较高。

(2) 缺硫时蛋白质合成受阻导致失绿症,其外观症状与缺氮很相似,但缺硫症状先出现于幼叶。

(3) 缺硫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成熟延迟,植株僵化,茎杆细,整株失绿。

(4) 植株幼苗易僵化,新叶失绿黄化;老叶出现紫红色斑;禾谷类植物缺硫,结实率低。 6.硫过量

(1)SO42-浓度过高不会对植株直接产生危害,但是可影响盐碱土中可溶性盐含量。

(2) 大气中S O2浓度过高可对植株产生伤害, S O2的毒害主要表现在叶片坏死。

雨可破坏云杉针叶表皮的蜡质层(云杉)。

第六节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一、铁

1. 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

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

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成有关。

2. 失调症: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

果树“黄叶病”;

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

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

二、硼

1. 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

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

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

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

2. 失调症: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

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花椰菜“褐心病”、萝卜“黑心病”等。

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

三、锰

1. 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

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

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2. 失调症: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

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甜菜“黄斑病”。

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

四、铜

1. 生理功能:酶的组分;

参与光合作用;

参与氮代谢;

影响花器官发育。

2. 失调症: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

五、锌

1. 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

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

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2. 失调症: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六、钼

1. 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氮代谢;

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

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

增强抗病力。

2. 失调症: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褐色斑点,变厚焦枯,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

七、氯

1. 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

酶的活化剂及某些激素的组分;

调节细胞渗透压和气孔运动;

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结瘤固氮;

减轻多种真菌性病害。

2. 失调症:缺乏症:棕榈科植物 (如椰子树、鱼尾葵等) 叶片出现失绿黄斑。

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卷曲,老叶死亡,提早脱落。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厚、脆性、易破碎。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新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名词解释 1. 矿质营养 2. 必需元素 3. 大量元素 4. 微量元素 5. 水培法 6. 叶片营养 7. 可再利用元素8. 易化扩散9. 通道蛋白 10. 载体蛋白11. 转运蛋白1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3. 反向运输器14. 同向运输器15. 单向运输器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分布在中。 2.土壤溶液的pH对于植物根系吸收盐分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pH增大易于吸收;pH 降低易于吸收。 3.生产上所谓肥料三要素是指、和三种营养元素。 4.参与光合作用水光解反应的矿质元素是、和。 5.在植物体内促进糖运输的矿质元素是、和。 6.离子跨膜转移是由膜两侧的梯度和梯度共同决定的。 7.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质元素是。 8.驱动离子跨膜主动转运的能量形式是和。 9.植物必需元素的确定是通过法才得以解决的。 10.华北地区果树的小叶病是因为缺元素的缘故。 11.缺氮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2.缺钙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3.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的。 14.一般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时期。 15.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16.植物体内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和最典型;不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最典型。17.追肥的形态指标有和等;追肥的生理指标有和。 18.油菜“花而不实”症是土壤当中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 19. 引起大白菜干心病、菠菜黑心病矿质元素是。 20. 被称为植物生命元素的是。 21. 一般作物生育的最适pH是。 22.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和。 23.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和。 三、选择题 1.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矿质元素的是()。 A.铁 B.钙 C.氮 D.磷 2.植物缺铁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A.叶脉仍绿 B.叶脉失绿C.全叶失绿 D.全叶不缺绿 3.影响植物根细胞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因素是()。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二章-植物组织

第二章_植物组织 一、何为植物组织?植物组织与细胞和器官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形态结构相似,在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并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由多种组织有机的结合,紧密地联系,形成各种器官。 二、从功能上区别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答:分生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增加植物体中的细胞数目; 成熟组织则完成植物生长所进行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同化、吸收、支持、输导等活动,均是由成熟组织所承担的。 三、试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组织学基础。 答:植物个体的长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所以分生组织的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完成诸如同化、吸收、支持、输导等各种生理功能。每种功能的完成,都需要专门的组织来承担,所以植物体中各种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依靠,是植物进化的必然。 四、什么叫脱分化?试述其意义。 答:由成熟细胞转化为具分裂能力的细胞的过程就称为脱分化。 脱分化在侧生分生组织的产生、侧根的形成、创伤后愈伤组织的形成等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五、试从结构与功能上区别:同化与贮藏组织,厚角与厚壁组织,表皮与周皮,筛管和导管,筛胞和管胞,木质部和韧皮部。

六、根据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答: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分化出了导管,韧皮部中分化出了筛管,用以输导水分、无机盐。管胞和筛胞仅起着辅助的输导作用。而裸子植物中大多仅有管胞和筛胞。 导管与管胞相比,其导管明显大于管胞,且导管的端壁形成穿孔,筛管的端壁为尖斜状,仅有纹孔而不形成穿孔,输水能力明显大于管胞。筛管的直径也比筛胞大,端壁有筛板,管胞的端壁尖斜,未形成筛板,筛管的输导能力明显大于筛胞。 由上述特点可知,被子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结构比裸子植物的更为完善,其功能效率更高,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由此说明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进化。 七、简述植物各类型成熟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功能 植物的成熟组织也称永久组织,它们的特点是丧失分裂能力。 成熟组织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 分泌组织。 1 保护组织可分为表皮和周皮,覆盖体表,起保护作用。 2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壁薄,排列疏松。据功能不同,又可分为:同化组 织、吸收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组织。 3 机械组织为植物体的支持组织。又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包括石细 胞) 4 输导组织是体内长距离输导水分和有机物的组织。包括导管,筛管和伴胞。 5 分泌组织包括内分泌结构和外分泌结构。

比较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比较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国家二级营养师马培龙 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主要提供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性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它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等。 一、动物性食物的营养成分 肉类可分为畜肉和禽肉两种,前者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兔肉等,后者包括鸡肉、鸭肉和鹅肉等。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较植物性食物少,不含植物纤维素。肉的组分变化不仅取决于肥肉与瘦肉的相对数量,也因动物种类、年龄、育肥程度及所取部位等不同而呈显著差异。常见的蛋类有鸡蛋、鸭蛋、鹅蛋等,各种禽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1%~13%,水分含量为85%~89%;蛋黄中仅含有50%的水分,其余大部分是蛋白质和脂肪,二者的比例为1:2。此外,鸡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色素等。 水产品包括各种鱼类、虾、蟹、贝类和海藻类(海带、紫菜)等,其中以鱼类为最多。鱼类的营养成分因鱼的种类、年龄、大小、肥瘦程度、捕捞季节、生产地区以及取样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鱼肉的固形物中蛋白质为主要成分;脂肪含量较低,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鱼肉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特别是海产咸水鱼含有一定量的碘盐和钾盐等。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奶类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食用价值很高的食物,不仅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乳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鲜奶一般含水分87%~89%,蛋白质3%~4%,脂肪3%~5%,乳糖4%~5%,矿物质0.6%~0.78%,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牛奶是人类最普遍食用的奶类,与人乳相比,牛奶含蛋白质较多,而所含乳糖不及人乳,故以牛奶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满足不同材料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种类植物对营养的要求不同,甚至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以及不同培养阶段对营养要求也不相同。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无机营养物质(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碳源、有机添加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凝胶剂。一些组织可以生长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这些培养基只含无机盐和可利用的碳源(蔗糖),但大多数组织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氨基酸和生长物质,而且经常还将一些复合的营养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这种由“化学定义”的化合物组成的培养基称为“合成”培养基。 人们已设计了许多培养基用于特殊组织和器官的培养。 怀特培养基是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之一,最初作为根培养的培养基。为了诱导培养组织器官发生和再生植株,广泛使用含有大量无机盐成分的MS(Murashige和Skoog,1962)和LS(Linsmaier 和Skoog,1965)培养基。原本为细胞悬液或愈伤组织培养而设计的B5培养基,经过改良后,被证实有利于原生质体培养。同时,B5培养基也被用于诱导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尽管Nitshch(1969)为花药培养设计的培养基仍然使用频繁,但另一个称为N6的培养基,专门用于禾谷类花药培养和其他组织培养。类似的,N6培养基越来越多地

用于大豆、红三叶草和其他豆科植物的培养。该培养基营养成分促进胚性细胞和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快速生长。使用这些培养基成功的原因很可能是营养元素的比例和浓度基本上满足不同培养体系中细胞或组织生长和分化的最适需要。 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无机和有机成分的浓度用质量浓度(mg/L 或ppm,但现在习惯用mg/L)或物质的量浓度(mol/L)表示。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学协会的推荐,应该用mol/L表示大量营养元素和有机营养成分浓度,用μmol/L表示微量营养元素、激素、维生素和有机成分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优点是,每一种化合物每一摩尔的分子数是常数,所以按照特定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时,无论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为多少,原物质的量浓度都可以使用。但是,用质量浓度来表示浓度的话,就不能不考虑无机盐化合物的水分子数目了。 1、水分 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馏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精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变质。研究培养基配方时尽量用蒸馏水,以防成分的变化引起不良效果。而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常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如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氯和其他离子,最好将自来水煮沸,经过冷却沉淀后再使用。

第二章 矿质营养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成分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和种类。 2、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3、了解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4、了解营养元素的缺素症及其诊断。 【教学重点】 1、掌握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判断标准和种类。 2、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掌握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及根外营养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项目引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土壤的概念及组成,土壤的力学性质和耕性,土壤肥力。 导入新课: 我们都知道,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第三章我们开始学习合理施肥。要合理施肥就需要知道植物都需要哪些营养元素。 什么是营养?什么是营养元素? 营养:植物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所需的物质,以维持其生长和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营养。 营养元素:植物所需的化学元素也成为营养元素。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一、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判断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三条标准: (1)对所有植物完成生活周期是必不可少的。 (2)其功能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缺乏时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 (3)对植物起直接营养作用。 2、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 Mn;铜Cu;锌 Zn;钼Mo;氯Cl。 大量元素:占干重千分之几以上 C、H、O、N、P、K 微量元素:万分之几以下 Fe、B、Mn、Cu、Zn、Mo、Cl 中量元素:Ca、Mg、S 各元素对植物营养和生理功能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代替。 3、肥料三要素 在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植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多,而土壤中一般含量都很低,常通过施肥补充才能满足植物营养的需要,故称为肥料三要素。 二、植物矿质营养的吸收 1、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 离子态:阳离子、阴离子 分子态:二氧化碳、尿素 2、植物根部营养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习题 一、选择题 1. 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 A.原生之组织 B.出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2. 位于成熟组织之间,分裂时间有限的分生组织是()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3. 单子叶植物一般不能增粗是因为其没有() 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 D.顶端分升组织 E.侧生分生组织 4.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 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 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 5. 甘蔗茎、葡萄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 A.角质 B.毛聋 C.晶体 D.腊被 E.淀粉 6. 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叶上腺鳞的细胞数通常为() 个B. 6 个个个个 7. 气孔轴式是指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的() A.大小 B.数目 C.来源 D.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 8. 茶叶上的气孔多为() A.直轴式 B.平轴式 C.不等式 D.不定式 E.环式 9. 茎的栓内层细胞常含有叶绿体,又称为() A.复表皮 B.绿皮层 C.初生皮层 D.次生皮层 E.落皮层 10. 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的细胞是()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导管 11. 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 A.表皮下方 B.周皮中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

12. 纤维次生壁外层有草酸钙结晶的称() A.韧性纤维 B.晶纤维 C.晶鞘纤维 D.嵌晶纤维 E.硬纤维 13. 纺织用麻类植物的纤维属于() A.木纤维 B.韧皮纤维 C.髓纤维 D.纤维管胞 E.韧型纤维 14. 常含叶绿体的是() A.纤维 B.石细胞 C.导管 D.管胞 E.厚角细胞 15. 石细胞壁上的孔纹是() A.单纹孔 B.具2个同心圆的具缘纹孔 C.具3个同心圆的具缘纹孔 D.半具缘纹孔 E.以上都不是 16. 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 17. 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腺毛 B.蜜腺 C.乳管 D.油室 E.角质层 18. 不纤维仅存在于() A.体内的木质部中B 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E.被子植物F.隐花植物 19. 成熟后为无核生活细胞的是() A.导管 B.筛管 C.伴胞 D.管胞 E.油管 20. 由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是() A.分化 B.特化 C.脱分化 D.再分化 E.退化 21. 植物组织培养是依据于植物细胞的() A.特化性 B.分裂性 C.再生性 D.全能性 E.生化性 (二)B型题 A. 侵填体 B.复筛板 C.胼胝体 D.前质体 E.盘状体 22. 在冬末堵塞筛板的碳水化合物形成垫状物称() 23. 堵塞导管的相邻薄壁细胞的囊状突起物称() A. 植物体持续伸长 B.产生异常构造 C.植物体短期迅速伸长 D.产生次生维管组织 E.产生周皮 24. 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结果是()

各种农作物的秸杆含有相当数量的营养元素(精)

各种农作物的秸杆含有相当数量 的营养元素(精) 各种农作物的秸杆含有相当数量的营养元素,直接还田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 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我区2007年承担了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 在上级业务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任务,并获得显 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主要的技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永川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幅员面积1576平方公里,是渝西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市 辖22个镇(街)、总人口107万,其中农业人口79万,全市总耕地面积75万亩,有35%的耕地是可排可灌,75万亩耕地有5个土类、8个亚类、17个土属、63个土种,水稻土类占耕地面积的81.63%,紫色土类占耕地面积17.18%,两项合计占耕地面积的98.81%,常年粮食种植面积110余万亩,人均占有粮食量达到481公斤,单位面积生产能力450公斤,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但是近年来在粮食生产上农民偏施化肥较严重,很少施猪、牛、羊鸡、兔粪、土渣肥等有机肥,秸杆还田也很少,大量秸杆用于材烧,或者直接在田土里焚烧,造成空气污染,降低秸杆肥效,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粮食产量不高,降低了种粮效益,并且长期施用化肥,造成了大量土壤板结和水土流失,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全区旱地有机质平均含量 1.1%,稻田有机质平均含量1.7%,有很大一部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1%,微生物分解活动就大大减弱,结果土壤中氮、 磷、钾的速效养分含量降低,直接降低了土壤的肥效,间接增加化肥施用量,增加生产成本,

降低粮食产量,况且永川区土壤里缓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经过目前对土壤的化验,一般在150-900 mg/kg,它一般不能被作物吸收,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激活它,变成速效钾,再被作物吸收利用。由此可见,在我区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项目,非常必要。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主要是围绕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农民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的意识,实现耕地养分的投入产出平衡,在逐年提高单产的同时,使土壤肥力得到不断提高,达到培肥土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因此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项目对促进. 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技术内容及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年度、地点、面积: 2007年项目计划在朱沱、何埂、五间、仙龙、三教、板桥6个镇实施3.6万亩, 其中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 3.15万亩,使用腐熟调节剂6.3万公斤;墒沟埋草(秆)耕作培肥技术模式0.45万亩。实际在6个镇实施了3.66万亩,超任务600亩,其中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实施了 3.20万亩,墒沟埋秆耕作培肥技术模式实施了0.46万亩。通过重庆市农技总站招投标,使用了成都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瑞莱特”微生物腐熟剂9000包,实施8955亩,北京市系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圃园”微生物催腐剂13625公斤,实施6813亩,两项合计占土壤有机质肥力提升试点补贴项目面积的43.1%,其余全部为秸秆直接还田。 2.项目实施应用的技术模式: (一).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 A、选择适宜区域 选择有水源保障的冬闲一一季中稻、油菜-水稻等耕作方式的稻田。 B、技术要点 (1)、冬闲一一季中稻耕作方式:水稻收割后,秸秆均匀撒施田面,亩施用厌氧性秸秆腐熟剂2公斤,灌深水泡田。次年视田水深度,放水免耕栽插中苗秧,田水插秧深度1?

第二章植物的大量营养元素与大量元素肥料

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 地球上的大部分氮素存在于岩石圈和大气圈中,在大气中惰性气体占78%,占地球总氮量的1.96%,地球表面每平方米上空有7550kg的N,但这些氮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许多因素与氮的循环转化有关,其中有生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而且是许多过程伴随进行氮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关系极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缺氮。 1、含量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干重的0.3-5%,而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种类: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禾本科作物 器官:种子>叶>根>茎秆 品种:高产品种>低产品种 一、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生长点>非生长点 生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老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一般作物吸收高峰在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期,以后迅速下降,直到收获,到成熟期作物体内氮从茎叶转向种子或果实。 2. 分布: 营养生长期:大部分在营养器官中 生殖生长期:转移到贮藏器官约占植株体内全氮的70% 二、氮的营养功能 1/蛋白质的重要组分: 蛋白态氮通常可占植株全氮的80-85%。蛋白质中平均含氮16-18%,体内细胞的增长和新细胞的形成都必须有蛋白质,否则受到抑制,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 2/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 核酸是合成蛋白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因此也是植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RNA,DNA,核酸中含氮15-16%,核酸态氮占植株全氮的10%左右。 3/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据测定,叶绿体约占叶片干重的20-30%,而叶绿体中约含蛋白质45-60%。 4/许多酶的组分 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是植物体内生化作用和代谢过程中的生物催化剂。 5/氮是多种维生素(B1 B2 B6 PP等)的组分----辅酶的成分 6/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7/多种维生素的组分 8/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 9/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玉米素、GA、CTK)--生理活性物质 10/生物碱的组分 N是一切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所以它被称为“生命元素”。 五、氮素不足或过多对作物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 作物缺氮的外部特征 苗期缺氮: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叶小,叶色发淡,甚至发黄、干枯而脱落。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较强,缺乏症首先从下部老叶片开始。生长中、后期缺氮:植物早衰、早

植物生理学的习题集及答案第二章植物矿质营养.doc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34、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35、nitrogenase 36、transport protein 37、nitrate reductase 38、critical concentration 二、中译英(Translate) 1.矿质营养 2.胞饮作用 3.被动吸收 4.必需元素 5.大量元素 6.灰分元素 7.流动镶嵌模型8.磷脂双分子层 9.外在蛋白 10.内在蛋白 11.整合蛋白 12.离子通道运输 13.膜电位差 14.电化学势梯度

完整word版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的组织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一、单选题 1.基本分生组织从其性质上看属于() A.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侧生分生组织 E.居间分生组织 2.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增粗有限,是因为其没有() A.原形成层 B.原分生组织 C.原表皮层 E.侧生分生组织D.顶端分生组织)(3.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组织是 A.基本薄壁组织 B.同化薄壁组织 C.贮藏薄壁组织 D.吸收薄壁组织 E.通气薄壁组织 4.判断气孔的轴式是观察与气孔保卫细胞直接相连的副卫细胞() A.大小 B.形态 C.来源 D.数目和排列关系 E.特化程度 5.属于初生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是() A.厚角细胞 B.厚壁细胞 C.薄壁细胞 D.导管细胞 E.管胞 6.厚角组织细胞多直接位于植物体幼嫩器官的() A.表皮下方 B.周皮内侧 C.皮层中 D.维管束中 E.髓中 7.蜜腺一般位于萼片、花瓣、子房或花柱的() A.顶部 B.上部 C.中部 D.中下部 E.基部 8.不属于分泌组织的是() A.腺毛 B.蜜腺 C.乳汁管 D.油室 E.角质层 9.筛胞的存在部位是() C.蕨类和裸子 B.蕨类和被子植物韧皮部 A.被子植物韧皮部植物韧皮部D.蕨类和被子植物木质部 E.蕨类和裸子植物木质部 10.豆科植物番泻叶的气孔大多为)( A.不等式 B.直轴式 C.不定式 D.平轴式 E.环式 11.属于输导薄壁组织的是() .伴胞 E.管胞 D.髓射线 C.筛管 B.导管A. 12.气孔周围副卫细胞数目不定,副卫细胞狭窄,围绕气孔排列呈环状。该气孔类型是( ) A.直轴式 B.平轴式 C.环式 D.不等式 E.不定式(该气孔是).13气孔周围副卫细胞的数目3~4个,其中有一个显著的小, E.不定式 CA.直轴式 B.不等式.环式 D.平轴式形状与其他表皮细胞相似。其大小相近,.14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3个以上,)该气孔为( A.平轴式.不等式 C.不定式 D B.直轴式 .环式 E15.叶表面具星状毛的药材是() A.苏叶 B.大青叶 C.石韦 D. 枇杷叶 E.淡竹叶 二、多选题 1.构成植物的组织的细胞,哪些相同或相近?()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 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荞麦、莜麦等 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蛋白质: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其中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粉,小麦胚粉含量最高 2、脂类:小麦胚粉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莜麦面、玉米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最低 3、碳水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稻米中的含量较高,小麦粉中的含量次之,玉米中含量较低;在稻米中,籼米中的含量最高,粳米中较低,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 4、维生素:谷类中的维生素,如B1、烟酸、泛酸。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和烟酸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2含量普遍较低。谷类维生素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矿物质同)。合理利用: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多。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淘米损失B1 豆类及其制品 分为大豆类和杂豆。大豆分黄、青、黑、褐和双色。其他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豆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蛋白质含量为20%~36%;其中大豆类最高,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35.1)。 2、脂类在15%以上,其中油酸占32%~36%,亚油酸占51.7%~57.0%,亚麻酸占2%~10%。 3、豆类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等,干豆类几乎不含抗坏血素,但经发芽做成豆芽后,其含量明显提高 4、豆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g可达10~15g 豆类及制品的合理利用 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的因子,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加热煮熟后消化率随之提高。豆类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赖氨酸,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 蔬菜类 蔬菜按其结构及可食部分不同,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菌藻类。 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叶菜类:绿叶蔬菜和橙色蔬菜维生素含量较为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在菜花、西兰花、芥蓝等含量较高。 (2)根茎类: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硒的含量以大蒜、芋头、洋葱、马铃薯等为最高。(3)瓜茄类: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含量以南瓜、番茄和辣椒为最高。 (4)鲜豆类:与干豆区别,增加了维生素 (5)菌藻类:菌藻类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外,还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研究发现,蘑菇、香菇和银耳中含有多糖物质。‘ 水果类 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其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的水果为柑、橘、杏和鲜枣; 坚果中蛋白质含量多在12%~22%之间,如西瓜子和南瓜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达30%以上脂肪含量较高。坚果类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坚果富含矿物质。铁的含量以黑

各种食物营养成份表

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及作用 1.粮谷类食物——不可缺少 粮食是人国人民的主要食物。膳食中60% ~ 70%的热量、70%的碳水化合物、50%左右的蛋白质以及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是由粮食供给的。小米、玉米中还含有胡萝卜素,谷类的胚芽、谷皮中含有维生素E。 粮谷类中的赖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低,因此不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必须与豆类一起吃才能达到互补作用。 2.豆类和豆制品——健康的保证 豆类是我国的特产,在膳食中可重要呢!豆类包括黄豆、蚕豆、豌豆、绿豆、黑豆等多个品种,而以黄豆营养价值最高。豆类富含蛋白质, 约含20% ~40%,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动物性蛋白质近似,是优质完全蛋白质。而且还富含植物油脂,约含15% ~ 20%,是不饱和脂肪酸和B 族维生素易于消化、吸收,除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无机盐。豆腐、豆浆、豆芽菜等豆制品营养价值也很高,而且比干豆类容易消化吸收 3.畜肉及内脏——蛋白质及铁的主要来源 畜肉指猪、牛、羊、马、驴、狗肉等,大多数人都以吃猪肉为主。 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约占10% ~ 20%,其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利用率均较高。肉类中所含的脂肪因部位不同而异,含脂肪量自10%到30%不等, 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少量的胆固醇、卵磷脂。肉中碳水化合物较少,约含1% ~ 5%。肉类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 畜类动物内脏一般含脂肪较少,肝、肾等内脏主要是铁的理想来源,并富含维生素A、D等脂溶性维生素。

4.水产品——优质蛋白质 鱼类及虾、蟹等水产品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食品,易于消化吸收,是小孩和老年人的最佳补品。 20%,其中必需氨基酸与畜类近似,但脂肪含量较低,因此生理价值较高。鱼肉纤维较短易于消化,肉松软,一鱼类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5% ~ 3%左右,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常呈液态,很容易被吸收,脂肪的消化率可达98%左右。般蛋白质消化率可达87%-98%。鱼类脂肪含量在1% ~ 水产品含无机盐丰富,特别是碘、钙和脂溶性维生素。除此之外,鳝鱼、河蟹、海蟹等产品还含有丰富的核黄素。 5.奶及奶制品——天天吃终生受益 3.5%。含有全部必需氨基酸,奶类食品营养丰富,牛奶与人奶近似,区别在牛奶蛋白质含量高,人奶乳糖含量高。牛奶蛋白质含量约为3% ~ 相对含量与鸡蛋近似,利用率较高。牛奶含脂肪约3.5%,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容易消化吸收,同时含有必需脂肪酸、卵磷脂等。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5%,以乳糖形式存在,可调节胃酸,促进胃肠蠕动。牛奶中的无机盐,特别是钙、磷、钾的含量很丰富,钙的含量可达115mg,而且吸收率很高。奶中的碱性元素含量高于酸性元素含量,有助于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但铁的含量较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婴儿必须从4个月开始补充优质含铁食品。牛奶中还含有维生素A、D、抗坏血酸(维生素C)、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6.蔬菜、水果——餐桌上不可缺少 蔬菜和水果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约占每日食物摄入量的40%,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和有机酸,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的蠕动,并是某些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蔬菜中的绿叶菜,如油菜、苋菜、雪里红、菠菜和韭菜等,富含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核黄素,也是钙、磷、铁等无机盐的宝库。根茎类菜,如马铃薯、山药、芋头、藕等,含有丰富的淀粉,可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及胡萝卜素。瓜茄类菜,如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富含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鲜豆类蔬菜,如扁豆、毛豆、绿豆芽、黄豆芽等,所含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硫胺素都比其他蔬菜高。 新鲜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以鲜枣、山楂、柑桔、柠檬、柚子等含量较高,猕猴桃等野生水果含量更高。此外桔子、杏、菠萝、柿子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也较丰富。水果同样是钙、磷、铁、铜、锰等无机盐的很好来源,此外因水果中含有果酸、纤维素和酶,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和排泄。

第二章 植物施肥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植物施肥的基本理论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与肥料三要素 1939年阿隆(Arnon)和斯托德(Stuot)提出了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 (1)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缺少这种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对高等植物来说,即由种子萌发到再结出种子的过程。 (2)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就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其他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3)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环境改变的间接作用。 符合这些标准的化学元素才能称为植物必须营养元素,其他的则是非必需营养元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和氯(Cl)。 氮、磷、钾是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肥料,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又称“肥料三要素”。 ●植物吸收营养的器官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根部是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养分和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重要部位,他在土壤中能固定植物,保证正常受光和生长,并能作为养分的储藏库。植物除可以从根部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跟外营养。 矿质营养元素首先经根质外体到达根细胞原生质膜吸收部位,然后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跨膜进入细胞质,再经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运输,或通过质外体运输到达内皮层凯氏带处,再跨膜转运到细胞质中进行共质体运输。 一、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因此,除了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外,土壤和其他环境因子对养分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分的运移都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主要包括介质中的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根的代谢活性、苗龄和生育时期植物体内养分状况等。 1、介质中养分的浓度 (1)中断养分供应的影响 如过中断某一养分的供应,往往会促进植物对这一养分的吸收,因为植物对养分中断具有反馈能力。在植物体内,由于磷能迅速转移到地上部分,根中磷的浓度不会很快提高,使得控制吸磷的反馈调节能力可持续数月。因此,在缺磷一段时期后再供应磷会导致地上部含磷量大大增加,甚至还可能引起磷中毒。虽然在土培中供磷状况未必会发生如此快速的变化,但在营养液培养试验中,尤其在更换溶液后,是很可能会发生的。 (2)长期供应的影响 当养分供应以后,养分吸收速率会非常高,甚至在高浓度范围内吸收速率仍继续增高。这种现象至少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当体内在养分浓度上升后,吸收速率就减慢了。 (3)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不仅受植物预处理方式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受植物对养分需求量的主动控制。这种反馈调控机理可使植物体内某一离子的含量较高时,降低其吸收速率;反之,养分缺乏或养分含量较低时,能明显提高吸收速率。 (4)细胞质和液泡中养分的分配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是进行各种生化反应的主要场所。由于养分在各种生化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在于保证细胞质组成和状态的稳定以及植物旺盛的代谢作用,因此,一般认为,当养分供应不足时,可通过调节跨原生质膜的吸收速率或对储存在液泡中的养分再分配调节。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单元自测题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单元自测参考题 一、填空 1.矿质元素中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 括、、、、、。(N,P,K,Ca,Mg,S) 2.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有、、、、、、、。(Fe,Cl,Cu,Zn,Mn,B,Mo,Ni) 3.植物体中,碳和氧元素的含量大致都为干重的%。(45) 4.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以外,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 5.植物体干重0.01%为铁元素,与铁元素含量大致相等的是。(氯) 6.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细胞结构,植物生命,电化学) 7.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16%~18%)。 8.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铵态氮,硝态氮)。 9.N、P、K的缺素症从叶开始,因为这些元素在体内可以。(老叶,移动)。 10.通常磷以形式被植物吸收。(H2P04-) 11.K+在植物体内总是以形式存在。(离子) 12.氮肥施用过多时,抗逆能力,成熟期。(减弱,延迟) 13.植物叶片缺铁黄化和缺氮黄化的区别是,前者症状首先表现在叶而后者则出现 在叶。(新,老) 14.白菜的“干心病”、西红柿“脐腐病”是由于缺引起。(钙) 15.缺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B) 16.必需元素中可以与CaM结合,形成有活性的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Ca2+) 17.植物老叶出现黄化,而叶脉仍保持绿色是典型的缺症。是叶绿素组成成分中的金属元素。(Mg,Mg) 18.植株各器官间硼的含量以器官中最高。硼与花粉形成、花粉管萌发和过程有密切关系。(花,受精) 19.以叶片为材料来分析病株的化学成分,并与正常植株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植物是否缺素的诊断方法称为诊断法。(化学) 20.植物体内的离子跨膜运输根据其是否消耗能量可以分为运输和运输两种。(主动,被动) 21.简单扩散是离子进出植物细胞的一种方式,其动力为跨膜差。(电化学势) 22.离子通道是质膜上构成的圆形孔道,横跨膜的两侧,负责离子的跨膜运输,根据其运输方向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在蛋白,单向,内向,外向)23.载体蛋白有3种类型分别为、和。(单向运输载体、同向运输器,反向运输器) 24.质子泵又称为酶。(H+-ATP酶) 25.研究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不能只用含一种盐分的营养液培养植物,因为当溶液中只有一种盐类时即使浓度较低,植物也会发生。(单盐毒害) 26.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叶片表面的进入叶内,也可以经过角质层孔道到达表皮细胞,进一

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必需营养元素: 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同,所引起的作用也不同,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是是不可缺少的,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三个依据: (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2)必须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营养元素代替; (3)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入植物代谢作用. 2.目前已发现16种必需营养元素: (1)大量营养元素: C、H、O、N、P、K; (2)中量营养元素Ca、Mg、S; (3)微量营养元素: Fe Mn Cu Zn B Mo Cl(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3.有益元素: 在16种营养元素之外,还有一类营养元素,它们对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作用,或为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人们称之为“有益元素”,其中主要包括: Si Na Co Se Ni Al等. 4.为什么大量施肥并不能获得高产? (1)各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 大量、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有最缺乏的营养元素决定的,要想节约肥料的投入成本又能获得高产,必须做的平衡施肥。 (2)常见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表 土壤类型土壤pH<6.0 土壤pH 6.0-7. 0 土壤pH>7.0 沙土、氮、磷、钾、钙、镁、铜、氮、镁、锰、硼、铜、锌氮、镁、锰、硼、铜、锌、铁 锌、钼 轻壤土氮、磷、钾、钙、镁、铜、钼氮、镁、锰、硼、铜氮、镁、锰、硼、铜、锌 壤土磷、钾、钼锰、硼锰、硼、铜、铁 粘壤土磷、钾、钼锰硼、锰 粘土磷、钼硼、锰硼、锰 髙有机质土磷、锌、铜锰、锌、铜锰、锌、铜

第二章植物矿质营养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 矿质营养: 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地吸收、运输与同化地过程. .灰分元素:亦称矿质元素,将干燥植物材料燃烧后,剩余一些不能挥发地物质称为灰分元素. .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以上地元素.包括钙、镁、硫、氮、磷、钾、碳、氢、氧等种元素.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稍多即会发生毒害地元素包括: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种元素. . 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单盐毒害是指溶液中因只有一种金属离子而对植物之毒害作用地现象;在发生单盐毒害地溶液中加入少量其他金属离子,即能减弱或消除这种单盐毒害,离子间地这种作用称为离子拮抗.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地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地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地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地攫取物质及液体地过程. . 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地诱导下可以生成地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所诱导.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地过程. 二、填空题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地元素共有种,其中大量元素有种,微量元素有种.、、.植物必需元素地确定是通过法才得以解决地. 水培 .解释离子主动吸收地有关机理地假说有和. 载体学说质子泵学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果树地“小叶病”往往是因为缺元素地缘故. . 缺氮地生理病症首先表现在叶上,缺钙地生理病症首先表现在叶上.老、嫩 .根系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地方式有两种:和. 通过土壤溶液得到、直接交换得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属于生理性盐,属于生理性盐、属于生理性盐.酸、碱、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地过程由酶催化,亚硝酸盐还原成氨过程是叶绿体中地酶催化地.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影响根部吸收矿物质地条件有、、和.温度、通气状况、溶液浓度、氢离子浓度、离子间地相互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吸收地主要器官是,营养物质可从运入叶内.叶片、角质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植物体内可再利用元素中以和最典型.磷、氮 .栽种以果实籽粒为主要收获对象地禾谷类作物可多施些肥,以利于籽粒饱满;栽培根茎类作物则可多施些肥,促使地下部分累积碳水化合物;栽培叶菜类作物可多施些肥,使叶片肥大.磷、钾、氮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矿质元素主动吸收过程中有载体参加,可从下列两方面得到证实:饱和效应、离子竞争. 硝酸盐还原速度白天比夜间快,这是因为叶片在光下形成地还原力和磷酸丙糖能促进硝酸盐地还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根部吸收地无机离子是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地,但也能横向运输到韧皮部.喷在叶面地有机与无机物质是通过韧皮部运到植株各部分地.衰老器官解体地原生质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