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尼关系展望:挑战与前景

中国与印尼关系展望:挑战与前景
中国与印尼关系展望:挑战与前景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口译教学内容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口 译

10.4 China-ASEAN relations 主题导入:下面是一段关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背景情况,以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对话。 提示:请先熟悉列出的单词和短语再听录音,并在录音停顿时开始口译。 词汇与短语 Brunei 文莱 Cambodia 柬埔寨 Laos 老挝 Myanmar 缅甸 Free Trade Bloc 自由贸易区 dialogue partners 对话伙伴 on a sound track 运行情况良好 observe 奉行,遵守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mutual non- aggression 互不侵犯;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互不干涉内政;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平等互利;peaceful coexistence 和平 共处。) 问:请问,东盟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现在包括哪些成员国?

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n ASEAN was established? And how many member countries does it have now? 答:ASEAN was established on August 8, 1967; it has 10 member countries: Brunei, Cambodia, Indonesia, Laos, Malaysia, Myanmar,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Singapore and Vietnam. 东盟于1967年成立,目前有10个成员国,它们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 问:除了10个成员国,东盟还经常召开10+1,10+3会议,这是不是说明东盟还有一些对话伙伴国? Besides these 10 member countries,ASEAN also always holds the 10+1,10+3 meetings. Does this mean that ASEAN has some dialogue partners?答:Yes. ASEAN has 10 dialogue partners – Australia, Canada, China, the European Union (EU), India, Japan, Russia, New Zealand,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是的. 东盟有10 个对话伙伴,它们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俄罗斯、新西兰、韩国和美国。 问:东盟地区的范围大概有多大?语言相通吗?总人口有多少? What is the area ASEAN covers? How many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this region? What is the total population?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四川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浅析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四川理工学院经管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目前,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中国与印尼的双边经济关系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两国贸易现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双方应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以继续拓展两国贸易与投资关系,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深化在旅游、农业、渔业、纺织服装、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领域的合作,使中印尼关系在21世纪得到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目录 1 前言-----------------------------------------------------------1 2 两国经贸交往的现状---------------------------------------------1 2.1 双边贸易快速发展--------------------------------------------1 2.2 双向投资日趋活跃--------------------------------------------1 2. 3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成效显著------------------------------------1 2. 4 金融领域合作方兴未艾----------------------------------------2 2.5 两国地方和民间往来频繁--------------------------------------2 3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发展的局限与困难-----------------------------2 3.1 印尼国内安全与投资环境欠佳----------------------------------2 3.2 “中国威胁论在印尼有一定市场” -----------------------------2 3.3 印尼一些人对印尼华人经济还抱有戒心--------------------------2 3.4 中国大陆对印尼的投资总量还很小------------------------------3 4 对策思考-------------------------------------------------------3 4.l 扩大两国投资和贸易合作--------------------------------------3 4.1.1 增加对印尼投资 -----------------------------------------3 4.1.2 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增长------------------------------------3 4.2 深化双方能源投资合作----------------------------------------4 4.3 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4 4.4 大力发展旅游业----------------------------------------------5 4.5 加强两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5 5 结束语---------------------------------------------------------5参考文献---------------------------------------------------------5 致谢辞-----------------------------------------------------------6

中国与东盟作业之印度尼西亚

东盟国家概况——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的关系 一、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历史回顾 (2) (一)两国关系的三个阶段 (2) (二)中印尼建交——断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三)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的主要历史事件 (2) 二、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分析 (3) (一)政治方面 (3) (二)经济方面 (3) 1. 2011年和2012年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3) 2. 2011年和2012年双边贸易结构 (3) (三)文化方面 (4) 1.民族民俗方面 (4) 2.宗教方面 (4) 三、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4) (一)排华运动给两国交往留下永远的伤痕 (4) 1. 1965年排华运动 (4) 2. 1998年排华运动 (5) (二)能源合作 (5) (三)渔业合作与博弈 (5) 四、政策建议 (6) (一)针对排华运动问题 (6) (二)针对能源合作的问题 (6) (三)针对渔业合作的问题 (6) 五、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的前景展望 (6) (一)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打开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6) (二)中国软实力外交将对印尼产生积极的影响 (7) (三)印尼华人对促进两国关系将起更加积极的桥梁作用 (7) 作者:朱葛

(一)两国关系的三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关系经历了三大阶段,分别是: 1950年4月13日中国与印尼建交——1967年10月30日两国中断外交关系; 1990年8月恢复外交关系——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两国关系阶段。 (二)中印尼建交——断交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但随着印尼右派对中央政权的进一步控制和对印尼共镇压的得手,其反华活动愈演愈烈,从1965年11月2日起连续发生了多起对我领事馆的袭击事件。中印尼关系日趋恶化后,我国于4月7日召回驻印尼大使姚仲明。1966年4月15日上午,千余暴徒在军人和装甲车的配合下,撞开我使馆大门,大肆破坏使馆内的设施并扯下我国旗任意污辱,非法升起印尼国旗,开枪重伤使馆护旗军人。 之后印尼当局极力煽动种族主义的仇华情绪,指控华侨支持“九卅运动”,对华侨任意逮捕,非法审讯,严刑拷打。大批华侨惨遭杀戮,其中有数百人被残忍地挖心碎尸。 10月23日,印尼外交部分别照会中国驻印尼使馆和外交部,宣布印尼政府决定关闭印尼驻华使馆,10月27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和印尼两国关系中断。 (三)恢复外交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前的主要历史事件 1990年8月:李鹏总理访问印尼,1990年11月14日,印尼总统苏哈托对华回访。 1994年11月16日—19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尼。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和《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 1996年3月13日,印尼外交部长表示,印尼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 1998年4月11日—13日:唐家璇外长对印尼进行工作访问,苏哈托总统在会见唐外长时表示,印尼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仅仅一个月之后,印尼骚乱期间再次发生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 同年8月4日,印尼总统哈比比表示,要解决5月骚乱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5月13日—15日期间,有5000多家华人商店和房屋被烧毁,近1200人死亡,约170名妇女遭强暴。 2004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致电印尼总统苏西洛,代表中国政府对该国遭受严重地震和海啸灾害表示慰问,并决定向印尼等遭受地震和海啸灾害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

印度尼西亚简介

印度尼西亚简介 印度尼西亚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经度跨越96°E到140°E,东西长度在5500公里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 印度尼西亚人口超过2.38亿人,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国家。虽然人口众多且稠密,印度尼西亚仍保有大量的原野,其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天然资源丰富,但贫穷仍相当普遍。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富产经济作物,棕榈油、橡胶和胡椒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工业发展方向是强化外向型制造业。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行业中的第二大创汇行业,主要旅游点有巴厘岛、婆罗浮屠佛塔、印尼缩影公园、日惹皇宫、多巴湖等。爪哇岛是印尼经济、政治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胜古迹都坐落在这个岛上。 由于岛屿遍布,印度尼西亚有数百个不同民族及语言,其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普及率很高,不过口音很重。另外,华人间大部分使用粤语和闽南语等。其最大的族群为爪哇族,并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国家格言为“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 印尼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雅加达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位于爪哇岛的西北海岸,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多数居民为爪哇人,少数为华人、华侨、荷兰人。雅加达经济主要以金融居多,占该市生产总值28.7%,并拥有印尼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业机构。市内的最高建筑——独立纪念塔“民族解放纪念碑”,是雅加达的象征。

中国——印尼合作关系:现状与挑战

中国——印尼合作关系:现状与挑战 许利平① 摘要:自2005年中国——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印尼完成了2005-2009年战略伙伴行动计划。2010-2015年是中国——印尼战略伙伴第二份行动计划实施期,也是中国—印尼关系迈向深度合作的时期。这一时期具有双边合作更加紧密、多边协调更富有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关键词:中国——印尼合作双边合作多边协调挑战 印尼作为中国周边国家具有重要影响的地区大国,是中国周边稳定与和平环境重要依托之一,也是中国落实“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周边外交政策重要基地之一。中国——印尼的双边合作,超越了两国本身,对地区合作具有示范意义。 2010-2015年是中国——印尼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份行动计划实施时期。在这时期,中国——印尼双方在战略层面上,加深了了解与沟通,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深度合作的阶段。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将强化双方的政治、安全合作与互信,而且在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质量上,迈上新的台阶,在社会人文方面的交流更加广阔;在多边协调方面,开展了务实合作。 一中国——印尼深度合作的基础更加牢固 2005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印尼加强两国政治关系,双方领导人彼此尊重各自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对两国长远经济发展战略保持沟通,中国——印尼两国的深度合作拥有更加牢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人文基础。 1.两国身份认同的范围在扩大 中国——印尼两国都是世界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而印尼则是仅次于印度的亚洲第三大发展中国家,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两国共同目标与诉求。中国——印尼两国还是20国集团的重要成员国,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或修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此而外,中国是四个金砖成员国之一,而印尼则是新钻11国 ①﹡许利平,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频繁接触,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地方来往继续深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配合更加密切。双方在政治上的相互信任、经济上的互利合作、文化上的交流互鉴都提高到新水平,友好关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入人心。原因何在?同时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也存在潜在的危机和问题,影响中国和东盟关系的因素又有哪些?以此探讨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国与东盟影响因素对策 东盟(ASEAN)的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8月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布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最初为5个。1984年1月,刚刚独立的文莱加入东盟,使东盟的成员国增加至6个。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第7个成员国,随后,老挝和缅甸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1999年4月,柬埔寨正式加入东盟,成为东盟的第10个成员国。至此,一个包括东南亚所有10个国家的大东盟最终形成。 一、有利因素 东盟与中国在海陆边界相邻,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中国与东盟建立良好关系对双方都有着重要意义。东盟自1967年建立以来,经历了东南亚区域战略环境的转变。冷战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有了新发展。出现了一个有利于中国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国际环境,为中国稳定周边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及时调整对外政策,把和睦周边作为国家的关系,尤其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东盟成立至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从对抗到合作,从冷战对手到战略伙伴,经历了多年的风雨历程。1991年来,双方的关系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促进因素主要有:

印尼与中国争端

中资银行暂停为印尼电厂项目提供融资 一位印尼官员周一称,由于印度尼西亚一家航空公司和中国一家飞机制造商出现纠纷,中资银行暂停为印尼的电厂开发提供融资。 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Purnomo Yusgiantoro在国会委员会听证会上称,财政部长Sri Mulyani Indrawati将很快飞往中国讨论此事。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对PT Merpati Nusantara Airlines 提起诉讼,指控其未能付清曾从这家中国公司订购的15架飞机货款。 中资银行已经承诺提供总计30亿美元融资,用于印尼多个火力发电厂的建设。 Purnomo称,在财政部长Sri Mulyani访华期间,她还将就从Tangguh工厂运往中国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进行谈判。 印中双方友好解决购机问题鸽航与西飞贸易纠纷今列为“政府对政府”解决 2009-03-23 15:04:52 印尼与中国两国政府如今接管了鸽航公司和西飞集团的商业纠纷,即是把印尼卡拉副总统先前所说“商业对商业”的问题转为“政府对政府”的问题,希望能通过这种管道解决这种民航飞机交易的纠纷。 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兼财政部长穆莉亚妮(Sri Mulya ni Indrawati)

近日偕同贸易部长冯慧兰(Mari Elka Pangestu)和央行资深副总裁美兰达(Miranda S. Goeltom)等高官周四前往北京,获得中国李克强副总理的接见,双方也展开了坦诚的会谈。 穆莉亚妮部长会后在北京向记者表示:“印中两国政府把这项交易纠纷归入‘政府对政府’的问题,双方将在近期从互惠合作的角度进行协商。” 她没有详述印中两国政府将如何协商解决这个问题。她只是说:“双方将继续根据友好合作的精神,好好解决这个交易纠纷。将来我们一定会公布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印尼鸽航公司与中国西安飞机集团有关购买15架“新舟60”型飞机的纠纷,应追溯到2006年6月7日,当时鸽航公司与西飞集团签订了的交易合同,每架飞机价格为1500万美元,合同总值达2.25亿美元。作为初步的交易落实,中方在同年9月6日交2架飞机。 然而去年年底,鸽航公司表示每架飞机的价格应该是1100万美元,全部合同价值共1.65亿美元,希望中方能降低售价,而且鸽航公司也因财政能力所限,只能购买12架飞机。另有一说是鸽航公司坚称这是租赁飞机而不是购买飞机,但这个理由很牵强。 中国西飞集团人员曾于今年元月份应印尼国企部之邀前来商榷这个问题,但鸽航公司当时因正处理内部危机问题,致使谈判没有结果。西飞集团也因此威胁要在国际仲裁法庭起诉鸽航公司,并索赔1万亿盾。

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一带一路影响下的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家,没有之一,无论是国土面积、经济规模还是人口规模都与其他国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印度尼西亚也扼守了中日韩三国通往中东及西欧的交通要道,油轮来往于波斯湾和东亚必须要经过苏门答腊岛北侧的马六甲海峡或者完全属于印尼的巽他海峡。尽管目前印尼海军实力不足以威胁东北亚三国,但是印尼的潜力和其在东南亚的话语权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中日韩、美国争相拉拢的对象。此外,东北亚去往澳大利亚也经过印尼海域和空域,而澳洲一直是东北亚重要的铁矿石、煤炭来源地。可以说印尼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第一道关卡,与印尼的关系成为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之一。 除了重要的区位,印尼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和经济体,印尼的经济这两年发展很快,甚至被很多人誉为金砖四国之外最有潜力的发展中经济体,世人对他的赞誉超过了墨西哥、土耳其等传统发展中强国(当然,这个世界上发展中强国就没有几个)。印尼的GDP在全球排名16位(2013年),超过荷兰,虽然和墨西哥有一些差距,但是发展势头要强得多。印度尼西亚有人口2.4亿,全球第四,仅次于中印美,加上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铀、煤、镍、锡、铅、铜、金、银、铬、铝土矿、硫和高岭土等。种种条件都决定了印尼在世界格局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有能力和一些大国在地区事务上展开博弈。 不过印尼依然有着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首先是国内复杂的民族关系,虽然主要的分裂组织在政府打击下势力削弱了不少,加上分裂势力最强的亚齐与政府达成了和平协议,近年来民族动乱相对来说要弱化了不少。最东部的巴布亚地区由于和印尼主流文化差异太大,依然在不停的发生零星的冲突,比如升当地民族的旗帜、武装冲突袭击外来人等现象。在加里曼丹等地也有土著人和外来人的冲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冲突大多是一种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有关于利益分配、风俗习惯的冲突,对于印尼国家的稳定威胁不大,即使是巴布亚这个试图独立的地区,也难以像过去那样造成大规模的动荡(比如东帝汶独立、巴布亚骚乱等)。 华人问题是一个悲伤的话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的,事关印尼国内的财富分配、国外与中美的关系、少数民族问题等。本文无能力说这一话题,后文也不会细致讨论。总的来说,民族、地区问题目前并不是印尼最大的问题,虽然关系很微妙,但是并不会成为未来几年威胁印尼稳定的最大难题。除了民族,另一个问题与印尼经济结构有关,印尼依然是一个原材料、矿产出口大国,并且这些东西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中国、印度不同,印尼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尽管它有钢铁厂、汽车制造厂、电子装配厂,但是体系不完善不连贯。 而原材料、矿产丰富,更多的是满足国外市场,国内消费有限,使得印尼经济受外界影响非常大,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印尼的经济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印尼对外贸易中,15%的份额与中国完成,其次是新加坡和日本,都超过了10%。而中日两国经济在未来都不会像前几年那样繁荣,而新加坡更多的是一个转口贸易,其大多数与新加坡的贸易还是需要取决于其他国家的市场消费能力。印尼在短期内是难以建立一个类似于中国、日本、印度那样的工业的体系去消化自身的原材料,主要是因为当前全球工业生产总体来说是过剩的,大国有足够能力去生产各种产品,难以通过产业转移等带动东南亚这样的地区建立工业体系。而对于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来说,技术使得机器换人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方向,包括中国,另一方面,印尼基础设施较差,与越南、泰国相比,并没有太明显优势,因而面临这些邻国的竞争。苏哈托的工业政策也使得印尼的产业更多的集中在上游和下游工业,中游工业产品(燃油等)非常短缺,高度依赖进口。无形中加大了印尼产业升级的成本。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国内需求使得印尼依赖的资源出口也受到了威胁,尤其是曾经拉动经济的油气出口。印尼已经退出欧佩克,并且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而印尼本国落后的石油提炼工业也使得印尼成为亚洲最大的燃油进口国。除了经济结构,贫富差距也是印尼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也是过去民族骚乱的一个原因之一。印尼的贫富差距体现在两点:阶层差异、地区差异。前者表现在权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新形势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 在谈论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之前,我想应从一个更大 点的视野,即从目前我国的周边关系谈起。前不久我作为位高访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呆了一段时间。访问期间,曾见过不少美国的专家与学者。他们几乎都对我说:“你们中国的对外政策有了巨大变化,使得你们中国的周边关系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人却认为:“我们的政策没有变,国外对我国的看法,对我国的政策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不论发生点什么事,都会来责怪我们,真是不公 平。”这两种看法如此不一样,如此对立,反差之大令我非常 震惊。这也促使我思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应该做进一步深刻的分析。 实际上,国内对上述问题,分歧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 对我们国家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国际环境、周边环境的看法很不一致。且先后出了很多影响较大,足以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书。大家都说中国崛起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时候,我们回顾历史,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但翅膀又不是特别硬朗的时期,有两个非常容易发生的危险情况:第一、高估自己力量;第二、错估外

部形势。 面对这种形势,作为学者,特别是我们东南亚研究学者, 确实值得深层次地从历史和世界的眼光来研究和分析这个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首先,我们对我国的周边关系做一个回顾: 从历史上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面镜子。一般 的规律是,中国强大的时候,与周边国家关系是好的中国 衰弱的时候,和周边国家关系是不好的。现在,应该说中国比较强大。是不是与周边的关系已经出现一种逆转了呢?我们说,现在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最好的时期,当然也不一定就用最好这个词,但肯定是个较好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周边关系问题上做出了三个方面 的努力: 当然,东盟的十个国家差别很大,与中国的关系也很不 样。比如说越南,就抓住南中国海问题。印尼,要重新做东盟的主导,担心中国在东盟有更大的发言权。新加坡作为 个小国,总是标新立异来突显自己等等。但总体来说,东盟作为一个地区,对中国实力上升的担心,从没有停止过。 而且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这种担心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大。 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更多的思想准备。 从东盟本身来说,对华政策是有限度的。它有很好的基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

目录 摘要 (2) 1. 中国与东盟的建交情况 (2) 1.1东盟的定义 (2) 1.2我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形成 (2) 1.3中国与东盟的主要合作方式 (3) 1.4我国与东盟六代表国的贸易关系形成情况 (4) 1.4.1中国—新加坡 (4) 1.4.2中国—马来西亚 (4) 1.4.3中国—印尼 (4) 1.4.4中国—越南 (5) 1.4.5中国—泰国 (5) 1.4.6中国—菲律宾 (5) 2. 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现状 (5) 2.1总量与增速的平稳性 (5) 2.2结构及优化的渐进性 (6) 2.3横比与亚太区域发展的协整性 (7) 2.4六代表国具体情况 (8) 2.4.1我国与新家坡贸易现状 (8) 2.4.2我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现状 (8) 2.4.3我国与印尼贸易现状 (9) 2.4.4我国与越南贸易现状 (9) 2.4.5我国与泰国贸易现状 (10) 2.4.6我国与菲律宾贸易现状 (10) 3.中国与东盟贸易存在的问题 (10) 3.1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风险 (10) 3.2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农产品贸易摩擦与冲突 (11) 3.3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着敏感商品和大宗商品贸易摩擦风险 (11) 3.4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面临来自区域内部与外部的非贸易和非经济因素的干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发展,受到区域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制约。 (12) 3.5政治安全问题的影响 (12) 3.6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 (13) 4.解决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对策 (13) 4.1加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13) 4.2积极促进双边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14) 4.3完善双边金融体系 (14) 4.4扩大双边相互投资 (14) 4.5加快双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流合作 (15) 4.6加强内外协调与监管,规范双边贸易秩序 (15) 4.7合理解决政治安全问题 (15) 5.结语 (15) 5.1政治关系全面提升 (15) 5.2经济关系日益密切 (16) 5.3安全合作不断加强 (16)

中国与印尼避免双重征税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附:英文版本) 来源:作者: 发布部门: 印度尼西亚 发布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政府,愿意缔结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人的范围 本协定适用于缔约国一方或者同时为双方居民的人。 第二条税种范围 一、本协定适用于由缔约国一方或其地方当局对所得征收的所有税收,不论其征收方式如何。 二、对全部所得或某项所得征收的税收,包括对来自转让动产或不动产的收益征收的税收,应视为对所得征收的税收。 三、本协定适用的现行税种是: (一)在印度尼西亚: 按照一九八四年所得税法征收的所得税(根据一九八三年第七号法修订)。 (以下简称“印度尼西亚税收”) (二)在中国: 1.个人所得税;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地方所得税。 (以下简称“中国税收”)

四、本协定也适用于本协定签订之日后征收的属于增加或者代替第三款所列现行税种的相同或者实质相似的税收。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应将各自税法所作的实质变动,在其变动后的适当时间内通知对方。 第三条一般定义 一、在本协定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以外: (一)(1)“ 印度尼西亚”一语包括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其法律中所确立的领土,以及根据国际法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拥有主权、主权权利或管辖权的毗连区; (2)“中国”一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法律中所确定的领土,以及根据国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主权、主权权利或管辖权的毗连区; (二)“缔约国一方”和“缔约国另一方”的用语,按照上下文,是指印度尼西亚或者中国; (三)“税收”一语按照上下文,是指印度尼西亚税收或者中国税收; (四)“人”一语包括个人、公司和其他团体; (五)“公司”一语是指法人团体或者在税收上视同法人团体的实体; (六)“缔约国一方企业”和“缔约国另一方企业”的用语,分别指缔约国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和缔约国另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 (七)“国际运输”一语是指由缔约国一方企业以船舶或飞机经营的运输,不包括仅在缔约国另一方各地之间以船舶或飞机经营的运输; (八)“国民”一语是指: (1)任何具有缔约国一方国籍的个人; (2)任何按照缔约国一方现行法律建立的法人、合伙企业和团体; (九)“主管当局”一语是指: (1)在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部长或其授权的代表; (2)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代表。 二、缔约国一方在实施本协定时,对于未经本协定明确定义的用语,除上下文另有解释的以外,应当具有该缔约国适用于本协定的税种的法律所规定的含义。

印度尼西亚劳动关系

印度尼西亚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印尼协调劳动关系和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主要有:劳工部门、工会组织、雇主协会和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 1.劳工部门 劳工部门由国家劳工部,省、区、县劳工局组成。主要承担三项职责:一是就职前的社会服务,包括职业训练和职业介绍等;二是在职期间的社会服务,包括工业关系和工作条件、劳作健康和安全、提高生产、监督工作准则和解决劳动争议;三是停止工作后的社会服务,包括福利保险,如劳作事故保险、死亡津贴、老年津贴及退休、失业津贴等。印尼是以条条领导为主的国家,省、区、县的劳工局负责人均由劳工部任免。 (1)国家劳工部。劳工部下设三个总署、一个总局。一是培训及调派劳工总署,内设总署秘书处、劳工计划及咨询署、劳工培训署、劳工调派及为输导署、非正式劳工及密集劳工培育署、职业训练中心、国际劳工派出中心、国民生产中心。其主要负责就职前的社会服务。二是产业关系及劳动标准总署,内设总署秘书处,工作条件培育署、福利保险和工资培育署、劳作健康及安全准则培育署、劳工保护准则监督培育署、工业关系署、劳作健康及安全服务中心,另外设有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其主要负责在职期间的社会服务,其中包括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三是侦察总署及其所属的五个区侦察掌司。负责对劳工部门工作人员的监督。四是社会保险总局,内设筹划局、对外合作和法律局、员工局、财政局、公共局、社会关系局、员工训练及教育中心。负责停止工作后的社会服务。 (2)省劳工局。印尼有27个省,每个省都有劳工局。我们考察的西爪哇省劳工局、由5个处组成,即就业安置处、培训处、综合计划处,产业关系处、劳动保护处。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的职责由产业关系处承担。产业关系处内设四个职能科,即:在职培训科、劳动争议处理科、工作条件科、工会及雇主协会注册科。另外设省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 (3)区劳工局。区劳工局一般内设5个机构,即秘书科、就业培训科、劳动保护科、职业介绍科、工作条件与争议处理科。其中,劳动监察的职能由劳动保护科承担。集体协议的审查及劳动争议处理的职能由工作条件与劳动争议处理科承担。跨省的大企业的集体协议的审查工作由国家劳工部产业关系与劳动标准总署负责。

马来西亚_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比较_廖小健

5世界民族62004年第1期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比较 廖小健 内容提要马来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比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和谐得多,其原因主要在于: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不如印度尼西亚当地 民族那么强烈;马来西亚的华人政策比较宽松;马来西亚拥有缓冲民族冲突的政治机 制;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局势比印度尼西亚稳定。 关键词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两国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有近600万华人,印度尼西亚有华人700多万;殖民统治时期的/分而治之0政策,均使两国的华人与当地民族在居住地域和从事行业上划分明显,形成隔膜;两国当地民族的经济都比华人经济落后,经济矛盾一直是民族矛盾的焦点;两国当地民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则信奉佛教等其他宗教,同样存在着宗教信仰上的区分。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0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0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2003年10月,任职22年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交班,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他对马来西亚的最主要贡献之一,就是维护民族和谐与国家稳定。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0,不同宗教/文明0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影响两国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原因。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的

中国与东盟关系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1)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升级,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无论在贸易、投资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双方继续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实合作内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同时并存,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它不仅对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相互经济关系。中国和东盟同属于东亚发展中国家,双方都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同时又加强相互的经济合作,使得双方的经济关系日新月异,不断呈现出新特点。 一、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关系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对全球化有过这样的描述:“全球化犹如一股汹涌的波涛,它既可以吞没一些国家,也可以将另一些国家向前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是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不断升级。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中国与东盟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政治互信的提高为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经济合作机制的扩大奠定了基础。1996年,双方由磋商伙伴上升为全面对话伙伴关系。1997年,中国和东盟最高领导人首次会晤,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双方关系的全面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中国与东盟十国又分别签署或发表了面向新世纪的双边合作计划,为推进双边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进行了规划。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局已定(正式加入是同年12月11日)。标志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进入一个新阶段,有了一个新平台。中国入世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就在2001年的11月(即同年同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它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计了基本框架,勾画了新世纪中国与东盟更紧密经济联系的发展蓝图。2003年10月,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条约》,表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关系大幅度提升,互信进一步增强;同时中国与东盟还签署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对双方的合作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这在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合作机制也不断建立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框架。除了每年一次的领导人会议(从1997年始)和外长会议(从1991年始)外,双方还形成了五个平行的工作机制,即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联合合作委员会、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中国—东盟科技联委会、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等。合作框架和对话机制的形成为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中国南宁召开。会议上,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不仅回顾与评价了中国与东盟在15年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还为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将在平等互信的基础进一步发展全面经济合作关系的实质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