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git安装使用

linux下git安装使用
linux下git安装使用

目的:git在linux上的安装配置包括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

以下软件将被安装

Git

Gitosis

user1可以对于test仓库有读写权限,user2对于test仓库只有可读权限。

1. 增加yum repository

在CentOS中,在不增加repository情況下是找不到Git的套件的,所以需要增加一個repository。

rpm -Uvh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gist/centos/5/RPM/epel-release-5-3.noarch.rpm

2. 安裝Git, git-web以及gitosis

yum -y install git gitweb gitosis

3. 配置Git账号

useradd git # 使用"git"作為管理Git的用戶

passwd git # 更改"git"密码

4. 配置Gitosis

su - git # 使用"git"操作

cd ~

# Gitosis需要设置name和email才能进行commit动作

git config --globa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 "用戶显示的名称"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用戶邮件地址"

ssh-keygen -t rsa # "git"用户作为Git服务器的管员,

#用它來生成public key

5. 初始化Gitosis

su – git

gitosis-init < ~/.ssh/id_rsa.pub

#Gitosis管理一个特殊的Git 仓库。你只需要在这个特殊仓库内做好相应的设定,然后推送到服务器上,Gitosis 就会随之改变运行策略.

#这样该公钥的拥有者就能修改用于配置Gitosis 的那个特殊Git 仓库了。接下来,需要手工对该仓库中的post-update脚本加上可执行权限:

chmod 755 /home/git/repositories/gitosis-admin.git/hooks/post-update

6配置git服务选项,取出"gitosis-admin" repository

su - git

cd ~

git clone git@SERVER:/gitosis-admin.git # 取出儲存權限的repository

#修改gitosis.conf配置文件

su - git

cd ~

vi ./gitosis-admin/gitosis.conf

[gitosis]

loglevel=DEBUG #增加这一句将开启debug模式显示更多的信息

# 增加

[group rw]

writable = test

members = user1

[group rd]

readonly = test

members = user2

# 格式

[group 群组名称]

writable = 项目名称

members = 用戶(用空白分开不同的用户)

#将配置文件推到服务器上

cd gitosis-admin

git add .

git commit -am "config1"

git push origin master

# 如果SSH port不是22 -> git push

ssh://git@SERVER:SSH_PORT/gitosis-admin.git master 7建立第一个版本的"test" project

su - git

cd ~/repositories

mkdir test.git

chmod 750 test.git

cd test.git

git init --bare # 建立一個空的repository

在client上新建user1 user2用户

useradd user1

passwd user1

useradd user2

passwd user2

先测试是否可以clone

su – user1

cd ~

git clone git@192.168.1.245:repositories/test.git #!注意地址我这245是服务

器的地址

提示将一个空仓库拉下来了

cd test/

echo "A" >hello

git add .

git commit -am “162:user1:1”# 要先设定user.email和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推到服务器的版本库里

接着用git2测试落下test看有无user1添加的hello文件

su – user2

cd ~

git clone git@192.168.1.245:repositories/test.git

ls显示已经有hello文件了

8配置用户权限

建立user1,user2的公钥和密匙(默认是2048位的)

su - user1

ssh-keygen -t rsa

su - user2

ssh-keygen -t rsa

将user1和user2的公钥复制到git配置文件夹的keydir中

su –git #在服务器上操作

cd ~/gitosis-admin

vim keydir/ser1.pub

vim keydir/user2.pub #将公匙复制进去

git add keydir/user*

git commit -am "config3"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注意:将密匙加入后user1 和user2clone地址变化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su - user1;cd ~

git clone git@192.168.1.245:test.git

有写入权限

su – user2;cd ~

git clone git@192.168.1.245:test.git

只有读取权限无写权限

centos中GIT服务器搭建及使用密钥连接

GIT服务器搭建方法,及windows下使用SSH密钥进行GIT连接 一桶咖啡20131030 1.安装CENTOS6 2.关闭SELinux #vi /etc/selinux/config 3.安装GIT #yum install git 4.创建GIT裸版本库 $cd ~ $git init --bare my.git 5.建立密钥 注意一定要在服务器端生成密钥对,因为TortoiseGit中使用的PUTTYGEN 生成的密钥格式和CENTOS中的OPENSSH使用的密钥格式不同。 在服务器上如下操作: $ cd ~ $ ssh-keygen -t rsa $ chmod 700 ~/.ssh $ cat id_rsa.pub >> ~/.ssh/authorized_keys $ chmod 600 ~/.ssh/authorized_keys 6.使用ROOT配置SSH参数 #vi /etc/ssh/sshd_config 开启: RSAAuthentication yes PubkeyAuthentication yes AuthorizedKeysFile .ssh/authorized_keys 7.重新启动服务器

8.客户端安装win版GIT和TortoiseGit 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msysgit/downloads/list?q=full+installer+official+git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tortoisegit/wiki/Download?tm=2 9.将服务器上~/.ssh/id_rsa私钥文件复制到客户端。 10.从开始菜单TortoiseGit项中找到Puttygen,点击启动该程序。 11.用Puttygen程序LOAD你下载到本地的私钥文件,后会出现格式转化的 提示。

Git+使用教程

Git 中文教程 介绍 Git --- The stupid content tracker, 傻瓜内容跟踪器。Linus 是这样给我们介绍 Git 的。 Git 是用于 Linux 内核开发的版本控制工具。与常用的版本控制工具 CVS, Subversion 等不同,它采用了分布式版本库的方式,不必服务器端软件支持,使源代码的发布和交流极其方便。 Git 的速度很快,这对于诸如Linux kernel 这样的大项目来说自然很重要。 Git 最为出色的是它的合并跟踪(merge tracing)能力。 实际上内核开发团队决定开始开发和使用 Git 来作为内核开发的版本控制系统的时候,世界开源社群的反对声音不少,最大的理由是 Git 太艰涩难懂,从 Git 的内部工作机制来说,的确是这样。但是随着开发的深入,Git 的正常使用都由一些友好的脚本命令来执行,使 Git 变得非常好用,即使是用来管理我们自己的开发项目,Git 都是一个友好,有力的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著名项目采用 Git 来管理项目开发,例如:wine, U-boot 等,详情看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git 作为开源自由原教旨主义项目,Git 没有对版本库的浏览和修改做任何的权限限制。它只适用于 Linux / Unix 平台,没有 Windows 版本,目前也没有这样的开发计划。 本文将以 Git 官方文档Tutorial,core-tutorial和Everyday GIT作为蓝本翻译整理,但是暂时去掉了对 Git 内部工作机制的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并加入了作者使用 Git 的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注意事项,以及更多的例子。建议你最好通过你所使用的 Unix / Linux 发行版的安装包来安装 Git, 你可以在线浏览本文,也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得到本文最新的版本库,并且通过后面的学习用 Git 作为工具参加到本文的创作中来。 $ git-clone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git/gittutorcn.git 创建一个版本库:git-init-db 创建一个 Git 版本库是很容易的,只要用命令git-init-db就可以了。现在我们来为本文的写作创建一个版本库: $ mkdir gittutorcn $ cd gittutorcn $ git-init-db git 将会作出以下的回应 defaulting to local storage area 这样,一个空的版本库就创建好了,并在当前目录中创建一个叫 .git 的子目录。你可以用 ls -a 查看一下,并请注意其中的三项内容: ● 一个叫 HEAD 的文件,我们现在来查看一下它的内容:

如何安装Linux内核源代码

如何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 下载Linux内核当然要去官方网站了,网站提供了两种文件下载,一种是完整的Linux 内核,另一种是内核增量补丁,它们都是tar归档压缩包。除非你有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旧版本的Linux内核,否则你应该总是升级到最新版本。 使用Git 由Linus领头的内核开发队伍从几年前就开始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统管理Linux内核了(参考阅读:什么是Git?),而Git项目本身也是由Linus创建的,它和传统的CVS不一样,Git是分布式的,因此它的用法和工作流程很多开发人员可能会感到很陌生,但我强烈建议使用Git下载和管理Linux内核源代码。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Git命令获取Linus内核代码树的最新“推送”版本: $ git clone git://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ub/scm/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2.6.git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将你的代码树与Linus的代码树最新状态同步: $ git pull 安装内核源代码 内核包有GNU zip(gzip)和bzip2格式。Bzip2是默认和首选格式,因为它的压缩比通常比gzip更好,bzip2格式的Linux内核包一般采用linux-x.y.z.tar.bz2形式的文件名,这里的x.y.z是内核源代码的具体版本号,下载到源代码包后,解压和抽取就很简单了,如果你下载的是bzip2包,运行: $ tar xvjf linux-x.y.z.tar.bz2 如果你下载的是gzip包,则运行: $ tar xvzf linux-x.y.z.tar.gz 无论执行上面哪一个命令,最后都会将源代码解压和抽取到linux-x.y.z目录下,如果你使用Git下载和管理内核源代码,你不需要下载tar包,只需要运行git clone命令,它就会自动下载和解压。 内核源代码通常都会安装到/usr/src/linux下,但在开发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这个源代码树,因为针对你的C库编译的内核版本通常也链接到这里的。 应用补丁

Linux find命令常见用法汇总

Linux find命令常见用法汇总 导读:Linux系统中查找文件的命令式find,find命令具有强大的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查找条件,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Linux中find命令的常见用法汇总,一起来学习下吧。 ·find path -option [-print ][-exec -ok command ]{} \; find命令的参数; pathname: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print 将查找到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command {} \; —–将查到的文件执行command操作,{} 和\;之间有空格 #-ok 和-exec相同,只不过在操作前要询用户 例:find 。-name .svn | xargs rm -rf ==================================================== -name filename #查找名为filename的文件 -perm #按执行权限来查找 -user username #按文件属主来查找

-group groupname #按组来查找 -mtime -n +n #按文件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atime -n +n #按文件访问时间来查GIN:0px“》 -ctime -n +n #按文件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nogroup #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即文件的属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 -newer f1 !f2 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ctime -n +n #按文件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nogroup #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即文件的属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 -newer f1 !f2 #查更改时间比f1新但比f2旧的文件 -type b/d/c/p/l/f #查是块设备、目录、字符设备、管道、符号链接、普通文件 -size n[c]#查长度为n块[或n字节]的文件 -depth #使查找在进入子目录前先行查找完本目录 -fstype #查更改时间比f1新但比f2旧的文件 -type b/d/c/p/l/f #查是块设备、目录、字符设备、管道、符号链接、普通文件 -size n[c]#查长度为n块[或n字节]的文件 -depth #使查找在进入子目录前先行查找完本目录 -fstype #查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在/etc/fstab中找到 -mount #查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 -follow #如果遇到符号链接文件,就跟踪链接所指的文件 -cpio %; #查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在/etc/fstab中找到 -mount #查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 -follow #如果遇到符号链接文件,就跟踪链接所指的文件 -cpio #对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将他们备份到磁带设备中 -prune #忽略某个目录 ===================================================== $find ~ -name ”*.txt“ -print #在$HOME中查.txt文件并显示 $find 。-name ”*.txt“ -print $find 。-name ”[A-Z]*“ -print #查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文件 $find /etc -name ”host*“ -print #查以host开头的文件 $find 。-name ”[a-z][a-z][0–9][0–9].txt“ -print #查以两个小写字母和两个数字开头的txt文件 $find 。-perm 755 -print $find 。-perm -007 -exec ls -l {} \; #查所有用户都可读写执行的文件同-perm 777 $find 。-type d -print $find 。!-type d -print $find 。-type l -print $find 。-size +1000000c -print #查长度大于1Mb的文件

linux下git安装使用

目的:git在linux上的安装配置包括设置不同用户的权限。 以下软件将被安装 Git Gitosis user1可以对于test仓库有读写权限,user2对于test仓库只有可读权限。 1. 增加yum repository 在CentOS中,在不增加repository情況下是找不到Git的套件的,所以需要增加一個repository。 rpm -Uvh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gist/centos/5/RPM/epel-release-5-3.noarch.rpm 2. 安裝Git, git-web以及gitosis yum -y install git gitweb gitosis 3. 配置Git账号 useradd git # 使用"git"作為管理Git的用戶 passwd git # 更改"git"密码 4. 配置Gitosis su - git # 使用"git"操作 cd ~ # Gitosis需要设置name和email才能进行commit动作 git config --globa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 "用戶显示的名称"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用戶邮件地址" ssh-keygen -t rsa # "git"用户作为Git服务器的管员, #用它來生成public key 5. 初始化Gitosis su – git gitosis-init < ~/.ssh/id_rsa.pub #Gitosis管理一个特殊的Git 仓库。你只需要在这个特殊仓库内做好相应的设定,然后推送到服务器上,Gitosis 就会随之改变运行策略. #这样该公钥的拥有者就能修改用于配置Gitosis 的那个特殊Git 仓库了。接下来,需要手工对该仓库中的post-update脚本加上可执行权限: chmod 755 /home/git/repositories/gitosis-admin.git/hooks/post-update 6配置git服务选项,取出"gitosis-admin" repository su - git cd ~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吐血之作)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 文档记录: RedHat操作系统的安装 1.放入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0安装光盘,并 设置为光盘启动。 启动成功后,如图1。输入linux text(采用文本模式)确认回车。

建议: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0支持新服务器驱动,如:HP380G6 2.选择在准备安装之前是否检测光驱 一般选择SKIP跳过,开始安装,如图2:

3.选择安装过程的语言 选择English (在linux中使用Tab,切换光标的位置,使用空格键选中选项)回车,如图3: 4.选择键盘 选择US(美国键盘)回车,如图4:

5.选择安装LINUX服务代码 序列号为:2515dd4e215225dd 安装与不安装的区别: 红帽企业版的服务代码,不仅仅是升级,还包含很多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如图5: 6.选择分区方法 选择Create custom layout,如图6:

7.分区 使用F2新建一个分区,出现图7: Mount Point :Bstarsrv1 挂接点,像/root、/bin、/etc、/usr、/home等等。 Filesystem Type:文件格式,例如windows中的fat32格式,windows 2000中的ntfs格式。Bstarsrv1中现在最常用的是

ext3、swap等。Swap是交换分区格式。 Fixed Size:自定义空间大小。 Fill all available space:使用所有可用空间 Force to be a primary partition:强制使用主分区 Check for a bad block :检测坏块 一般只需要将系统分为3个分区,同样的方法建立以下分区。/boot 启动目录100M swap 数据交换分区内存的2倍 / 根目录Fill all available space 建立数据交换分区时,不用输入挂接点,直接在File system 中,使用上下键选择swap格式,大小为内存的2倍。如图8: (根据实际调整仅供参考)下图是在8G的硬盘分区示意图9:

15个极好的Linux find命令示例

前阵子,我们审查了15件实事find命令的例子(第一部分)。查找命令可以做很多比只是在寻找基于名称的文件(第2部分)在这篇文章中,让我们来讨论15高级find命令的例子,包括-根据它访问,修改或改变的时间查找文件,查找文件相比之下,执行操作找到的文件等。 基于访问/修改/更改时间查找文件 你可以找到基于以下三个文件的时间属性的文件。 1.访问时间的文件。文件访问时,访问时间得到更新。 2.的文件的修改时间。文件内容修改时,修改时间得到更新。 3.更改文件的时间。更改时间时,被更新的inode数据的变化。 在下面的例子中,min选项之间的差异和时间选项是参数。 ?分论点将它的参数为分钟。例如,60分钟(1小时)= 60分钟。 ?时间参数,将它的参数为24小时。例如,时间2 = 2 * 24小时(2天)。 ?虽然这样做的24个小时计算,小数部分都将被忽略,所以25小时为24小时,和47小时取为24小时,仅48小时为48小时。要获得更清晰的参考atime的部分find 命令的手册页。 例1:找到在1个小时内被更改的文件 想要通过文件修改时间找出文件,可以使用参数-mmin -mtime。下面是man手册中有关mmin和mtime的定义。 ?-mmin n文件最后一次修改是在n分钟之内 ?-mtime n文件最后一次修改是在n*24小时之内(译者注:也就是n天了呗)执行下面例子中的命令,将会找到当前目录以及其子目录下,最近一次修改时间在1个小时(60分钟)之内的文件或目录 1 # find . -mmin -60

同样的方式,执行下面例子中的命令,将会找到24小时(1天)内修改了的文件(文件系统根目录/ 下) 1 # find / -mtime -1 例2:找到1个小时内被访问过的文件 想要通过文件访问时间找出文件,可以使用参数-amin -atime。下面是man手册中有关amin和atime的定义。 ?-amin n文件最后一次访问是在n分钟之内 ?-atime n文件最后一次访问是在n*24小时之内 执行下面例子中的命令,将会找到当前目录以及其子目录下,最近一次访问时间在1个小时(60分钟)之内的文件或目录 1 # find . -amin -60 同样的方式,执行下面例子中的命令,将会找到24小时(1天)内被访问了的文件(文件系统根目录/ 下) 1 # find / -atime -1 例3:查找一个小时内状态被改变的文件 (译者注:这里的改变更第1个例子的更改文件内容时间是不同概念,这里是更改的是文件inode的数据,比如文件的权限,所属人等等信息) 要查找文件的inode的更改时间,使用-cmin和-ctime选项 ?-cmin n文件的状态在n分钟内被改变 ?-ctime n文件状态在n*24小时内(也就是n天内)被改变 (译者注:如果上面的n为-n形式,则表示n分钟/天之内,n为+n则表示n分钟/天之前) 下面的例子在当前目录和其子目录下面查找一个小时内文件状态改变的文件(也就是60分钟内): 1 # find . -cmin -60 同样的道理,下面的例子在根目录/及其子目录下一天内(24小时内)文件状态被改变的文件列表: 1 # find / -ctime -1 例4:搜索仅仅限定于文件,不显示文件夹

GIT使用操作指南

GIT使用说明GIT使用说明

说明 本文档只是日常工作中一些使用步骤的简单归纳,旨在帮助大家快速用上GIT,如 有疏漏,请大家发邮件yuxiao.qiao@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会及时进行改进,谢谢。文档简介 1.安装支持中文文件名的Git 命令行软件包MsysGit。 2.在MsysGit 中生成用来访问Git 版本控制库的公钥数据。 3.安装Git 图形界面客户端软件TortoiseGit。 4.配置TortoiseGit。 5.在服务器中新建版本库。 6.TortoiseGit使用简介。

目录 1.安装MSYSGIT (3) 2.生成SSH 密钥 (7) 2.1.Linux系统 (7) 2.2.Windows操作系统 (8) 2.3.添加ssh文件 (9) 3.安装TORTOISEGIT (11) 4.配置TORTOISEGIT (12) 5.新建版本库 (14) 6.TORTOISEGIT使用 (15) 6.1.Clone版本库 (16) 6.2.设置参数 (17) 6.3.新增文件 (18) 6.4.修改文件 (23) 6.5.删除文件 (28)

GIT 使用指南1.安装MsysGit 1.下载安装程序,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files/Git-1.8.1.2-preview20130201.exe 2.双击安装软件,进入安装页面,单击“next”,在以下页面中设置软件安装路 径。 3.配置命令行快捷方式,在安装中会出现设置如何与Windows 的文件浏览器结 合的界面,设置成“可在目录上点右键直接进入该目录的Git 命令行”,如 下图所示:

FIND命令大全

Linux Find命令精通指南 作者:Sheryl Calish 简单介绍这一无处不在的命令的强大的方面以及混乱的方面。 2008年7月发布 Linux find命令是所有Linux命令中最有用的一个,同时也是最混乱的一个。它很难,因为它的语法与其他Linux命令的标准语法不同。但是,它很强大,因为它允许您按文件名、文件类型、用户甚至是时间戳查找文件。使用find命令,您不但可以找到具这些属性任意组合的文件,还可以对它找到的文件执行操作。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概述find命令的用途和潜能,简化该命令的学习和使用。同时,它将针对find命令的某些最强大但最混乱的方面提供一个基本的指南和参考。 [注意:本文使用的find版本是GNU版本,因此,某些细节可能与其他版本的find有所不同。] 基本格式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find命令的基本结构: find start_directory test options criteria_to_match action_to_perform_on_results 在以下命令中,find将开始在当前目录(用“.”表示)中查找任何扩展名为“java”的文件:find.-name"*.java" 下面是该命令所找到的命令的缩略清单: find.-name"*.java" ./REGEXPvalidate/src/oracle/otnsamples/plsql/ConnectionManager.java ./REGEXPvalidate/src/oracle/otnsamples/plsql/DBManager.java .. [注意:如果您从本文剪切并粘贴来运行该find命令,您可能需要使用自己的键盘替换双引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以下命令将执行相同的操作。在这两种情况下,您都需要对通配符进行转义以确保它传递到find命令并且不由shell解释。因此,请将您的搜索字符串放到引号里,或者在它前面加上反斜线:

linux查找文件命令find

linux查找文件命令find 每一种操作系统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种类的文件所组成的。其中有系统本身自带的文件,用户自己的文件,还有共享文件等等。我们有时候经常忘记某份文件放在硬盘中的哪个地方。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查找一份文件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桌面上点击“开始”-“搜索”中就能按照各种方式在本地硬盘上,局域网络,甚至在INTERNET上查找各种文件,文档。 可是使用Linux的用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Linux上查找某个文件确实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毕竟在Linux中需要我们使用专用的“查找”命令来寻找在硬盘上的文件。Linux下的文件表达格式非常复杂,不象WINDOWS,DOS下都是统一的AAAAAAA.BBB 格式那么方便查找,在WINDOWS中,只要知道要查找的文件的文件名或者后缀就非常容易查找到。Linux中查找文件的命令通常为“find”命令,“find”命令能帮助我们在使用,管理Linux的日常事务中方便的查找出我们需要的文件。对于Linux新手来说,“find”命令也是了解和学习Linux文件特点的方法。因为Linux发行版本繁多,版本升级很快,在Linux 书籍上往往写明某个配置文件的所在位置,往往Linux新手按图索骥还是不能找到。比如说REDHAT Linux 7.O和REDHAT Linux 7.1中有些重要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硬盘位置和文件目录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学会使用“find”命令,那么在成千上万的Linux文件中要找到其中的一个配置文件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在没有精通“find”命令之前就吃过这样的苦头。好,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强大的“find”命令的全部使用方法和用途。 通过文件名查找法: 这个方法说起来就和在WINDOWS下查找文件一样容易理解了。如果你把这个文件放在单个的文件夹里面,只要使用常见的“ls"命令就能方便的查找出来,那么使用“find”命令来查找它就不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find”命令的强大功能不止这个。如果知道了某个文件的文件名,而不知道这个文件放到哪个文件夹,甚至是层层套嵌的文件夹里。举例说明,假设你忘记了httpd.conf这个文件在系统的哪个目录下,甚至在系统的某个地方也不知道,则这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find / -name httpd.conf 这个命令语法看起来很容易就明白了,就是直接在find后面写上-name,表明要求系统按照文件名查找,最后写上httpd.conf这个目标文件名即可。稍等一会系统会在计算机

Git版本控制的安装使用指南

1. 概述 Git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分布式版本控制/软件配置管理软件,与CVS、Subversion 等集中式版本控制软件不同,Git采用分布式管理,不需要服务器端软件即可运行。Git速度很快,并且具有很出色的合并追踪能力。很多有名的软件开发都使用Git来进行版本控制,其中有Linux内核、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服务器和OLPC内核开发等。 作为开源软件的代表,Git不对版本库的浏览和修改作任何的权限限制,因此只能采用其他工具实现权限管理,如gitosis、gitolite、CodeBeamer MR。 原本Git的使用只限于Linux/Unix,由于Cygwin、msysgit、TortoiseGit等GUI工具的出现,在Windows平台的使用逐渐成熟。 2. Git安装 2.1 安装Git 安装Git作为客户端,运行客户端可通过Git Bash(Git的命令行)或Git GUI操作。Windows下使用Git-1.7.8-preview20111206.exe,安装要点如下:

上述图片所示选项,似乎也不确定,网上帖子安装教程各种选项都有。安装完后,点击桌面Git Bash启动,执行命令pwd查看默认进入的文件目录,执行下面命令:mkdir .ssh (注意文件名前有.),即在默认目录下建立.ssh文件夹。修改环境变量,桌面右击我的电脑, 在属性中选择高级选项,左击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中选择新建或编辑

下面列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a. Git Bash中ls不能显示中文目录(可直接打开编辑):在 git/etc/git-completion.bash中增加一行: alias ls='ls --show-control-chars --color=auto',注意引号为中文单引号,重启Git Bash b. Git commit不能提交中文注释:修改git/etc/inputrc中对应的行: set output-meta on set convert-meta off c. git log无法显示中文注释,在git/etc/profile中增加一行: export LESSCHARSET=iso8859 安装完后,需要在Git Bash中注册本人信息: git config --global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 Your 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our@email.address 在服务端,即Ubuntu,安装Git: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it-doc 3. Gitolite安装

GIT使用入门详细教程

GIT使用入门 Part 1 第一章基本原理 git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官方的解释是:版本控制(Revision control)是一种软 件工程技巧,籍以在开发的过程中,确保由不同人所编辑的同一档案都得到更新。按我的白话文解释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身处祖国各地,希望来合作开发一个 项目,假设这个项目是使用c语言写的(当然用任何语言都可以的)。那么大家怎么合作呢?用信件?效率太低。用邮件,不好实现多人沟通。用google group吧,可开发阶段中的源代码没法科学管理。用自建的网站吧,需要人力物 力财力来支撑阿。 这个时候版本控制系统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让一个团队里的不同的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开发和改进同一个项目,并且在大部分的时间里,版本控制系统会聪明的帮你把不同的人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修改的代码融合到项目中去。(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还是需要人去决定到底哪些代码需要加入到项目中,这个在后面讨论不迟,先让大家对版本控制有一个好印象,呵呵) 知道了版本控制系统的优点之后,下面就要具体实践和体验了。建议你选用的版本控制系统包括: rcs,cvs,svn,git,Mercurial,Bazzar等等。 当然git,Mercurial和Bazzar都是属于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 下面是一些网友对于这些版本控制系统评论的只言片语: 1)svk配合svn可以实现分布式的版本控制。 2) 我是从SVN转到Git下的。我想Git的优势是速度飞快,谁用谁知道! 3) git的确是最快的,bzr慢的要死 4) SVN 在windows 下有TortoiseSVN 5) git 有Windows 版本,在google code 上的项目。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msysgit/ 6) 大家可以试试国内提供的git服务。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 那么,简单地说,Git 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系统呢?请注意,接下来的内容非常重要,若是理解了Git 的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理,用起来就会知其所以然,游刃

linux下find命令详解

linux下find命令详解 find命令是一个无处不在命令,是linux中最有用的命令之一。find命令用于:在一个目录(及子目录)中搜索文件,你可以指定一些匹配条件,如按文件名、文件类型、用户甚至是时间戳查找文件。 一、find命令的一般形式 find [options] [查找路径] [查找条件] [处理动作] 查找路径:默认为当前目录 查找条件:默认为查找指定路径下的所有文件 处理动作:默认为显示 path: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expression:expression可以分为——“-options [-print -exec -ok ...]” -options:指定find命令的常用选项 -print: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默认,可省略 -exec: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1、find ./ -size 0 -exec rm {} \;

删除文件大小为零的文件 rm -i `find ./ -size 0` 或 find ./ -size 0 | xargs rm -f & 为了用ls -l命令列出所匹配到的文件,可以把ls -l命令放在find命令的-exec选项中: 2、find . -type f -exec ls -l { } \; 在/logs目录中查找更改时间在5日以前的文件并删除它 们: find /logs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 \; -ok: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find . -name "*.conf" -mtime +5 -ok rm { } \; 在当前目录中查找所有文件名以.LOG结尾、更改时间在5日以上的文件,并删除它们,只不过在删除之前先给出提示 二、find命令的常用选项及实例 -a :组合条件“和” -not:组合条件“非” 非A并且非B:非(A或B) 非A或非B:非(A并B)

CentOS下搭建Git版本控制系统总结

CentOS下搭建Git版本控制 系统总结 (编号: ***************) 二零一二年五月 ------------------------------------------------------------------------ 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文件更改摘要

目录 1. 引言 (4) 1.1 文档目的 (4) 1.2 文档范围 (4) 1.3 定义参考文献 (4) 1.4 定义、首字母缩写和缩略语 (4) 2. Linux系统的安装 (5) 2.1 安装步骤 (5) 2.2 完成系统安装 (6) 3. 安装前准备工作 (7) 3.1 配置好IP、DNS 、网关 (7) 3.2 配置防火墙,开启80端口、3306端口 (7) 3.3 gcc安装 (8) 4. Nginx安装步骤 (9) 5. MySQL的安装 (10) 6. Redmine的安装 (11) 7. Java的安装 (14) 7.1 安装JDK (14) 7.2 设置环境变量 (14) 7.3 测试 (16) 8. Jenkins安装: (17) 8.1 Jenkins安装 (17) 8.2 测试 (17) 8.3 Nginx代理 (17) 9. Maven安装: (19) 9.1 安装 (19) 9.2 测试 (19) 10. Nexus安装: (21) 安装 (21) 10.2 设置为服务 (21) 10.3 Nginx代理 (21) 11. Git安装: (23) 11.1 安装 (23) 11.2 使用图形化用户界面 (23) 12. Gerrit安装: (24) 安装 (24) 12.2 Nginx代理 (26) 12.3 测试访问 (26)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

Linux中find常见用法 ·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 xec -ok command ] {} \; #-print 将查找到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command {} \; —–将查到的文件执行command操作,{} 和 \;之间有空格 #-ok 和-exec相同,只不过在操作前要询用户 ==================================================== -name filename #查找名为filename的文件 -perm #按执行权限来查找 -user username #按文件属主来查找 -group groupname #按组来查找 -mtime -n +n #按文件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atime -n +n #按文件访问时间来查GIN: 0px"> -ctime -n +n #按文件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nogroup #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即文件的属组在 /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属主在 /etc/passwd中不存 -newer f1 !f2 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ctime -n +n #按文件创建时间来查找文件,-n指n天以内,+n指n天以前 -nogroup #查无有效属组的文件,即文件的属组在 /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属主在 /etc/passwd中不存 -newer f1 !f2 #查更改时间比f1新但比f2旧的文件 -type b/d/c/p/l/f #查是块设备、目录、字符设备、管道、符号链接、普通文件 -size n[c] #查长度为n块[或n字节]的文件 -depth #使查找在进入子目录前先行查找完本目录 -fstype #查更改时间比f1新但比f2旧的文件 -type b/d/c/p/l/f #查是块设备、目录、字符设备、管道、符号链接、普通文件

GitLab在windows用户端的安装使用详细教程_8877179

代码管理工具GitLab 可视化界面在 windows 安装教程 --作者:Able 1.Windows下TortoiseGit over Putty or Openssh提交项目到GitLab(可视化工具):(安装教程按照1进行) 具体安装教程: Windows下TortoiseGit over Putty or Openssh提交项目到GitLab Gitlab默认的配置推荐使用shell命令行与server端进行交互,作为搞SCM的表示无压力,但是作为开发人员还是比较适应windows的GUI图形管理,方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代码编写上,所以今天刚好接着昨天给大家介绍一下使用windows下的git client工具实现将本地代码提交到远程服务器. 解决方案: 环境部署 操作系统Windows7 x64 Sp1 TortoiseGit TortoiseGit-1.8.11.0-64bit.msi Git Git-1.9.4-preview20140815.exe Putty PuTTY 0.63 OpenSSH owned by Git 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QaaLGsd23BsWL(访问密码96d7) 注: 此处下载地址中的安装包都为64位版本,32位请另行下载. 一.部署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TortoiseGit,Git,Putty,默认下一步安装即可,其中Git为Git client环境安装包,确保w indows包含git环境. 二.配置PuTTY authentication agent 在安装TortoiseGit后,可以选择使用OpenSSH客户端还是使用Putty客户端,如果使用的是默认的Putty客户端,由于TortoiseGit GUI连接不支持server端自定义端口配置,若GitLab 使用的SSH端口为自定义端口,则需要使用PuTTY的authentication agent去做一个本地的端口转发. 1.首先使用TortoiseGit自带的Puttygen创建本地的公/私钥对

Linux中Find命令的高级运用

Linux系统Find命令的三个高级应用 Find命令是Linux操作系统中一个很强大的工具。这个命令除了可以用来定位文件外,还有其他许多很实用的用途。如可以用来备份文件、交互式删除文件、列举文件清单等等。只要灵活应用这些功能的话,那么对于系统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Find命令对文件进行备份 如在Linux操作系统中有一个用户为oracle。系统会在Home目录下自动为这个用户创建一个子目录Oracle。现在用户希望能够对自己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自动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以外丢失。如下图所示,现在系统工程师准备把用户目录下面的文件备份到backup目录下面,并把文件名字重命名为backup。这个功能可以实现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以利用find命令结合cp命令来实现这个功能。 1、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在Linux系统的文件属性中,有非常重要的三个时间截,分别为文件最后修改时间、文件最后访问时间、inode节点最后修改时间。一旦用户对某个文件执行了更改操作,则文件i node节点里的最后修改时间就会被更新了。需要注意的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中目录也被当作文件的一种,为此对目录的修改,如创建一个目录或者更改目录的名字也会被当作文件的修改来对待。另外文件修改后,只会更改文件的修改时间,而不会影响到目录的最后修改时间。所以如果一个目录下有一个文件更改了,则在备份的时候只需要备份这个更改的文件即可,而不需要备份这个目录下其他没有更改的文件。 出于备份效率的考虑,在备份的时候只备份当天修改过的文件。为此在备份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最近更改过的文件。这个解决的思路就是从这个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入手。在f ind命令中有一个参数为mtime,它表示修改时间少于x天。如果我们把这个参数设置为1,那么find命令就可以找出在最近一天内修改过的文件。为此只需要对这些找到的文件进行备份即可。

RT-Linux的安装

RT-linux的安装详解 目的:更简单明了的明白如何安装RT-linux 此篇文档针对于Centos 要想重新编译内核安装RT-linux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RT-linux RT-Linux开发者并没有针对实时操作系统的特性而重写Linux的内核,因为这样做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要保证兼容性也非常困难。将linux的内核代码做一些修改,将linux本身的任务以及linux内核本身作为一个优先级很低的任务,而实时任务作为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即在实时任务存在的情况下运行实时任务,否则才运行linux本身的任务。RT-Linux能够创建精确运行的符合POSIX.1b标准的实时进程;并且作为一种遵循GPL v2协议的开放软件,可以达GPL v2协议许可范围内自由地、免费地使用、修改和再发生。 RT-linux的调度 Linux采用标准的UNIX技术使得内核是不可抢占的。采用基于固定时间片的可变优先级调度,不论进程的优先级多么低,Linux总会在某个时候分给该进程一个时间片运行,即使同时有可以运行的高优先级进程,它也必须等待低优先级进程的时间片用完,这对一些要求高优先级进程立即抢占CPU的实时应用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如果还是难以理解。看上面我做的图解 RTLinux程序其实是运行于用户空间和内核态两个空间。RTLinux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借助这些API函数将实时处理部分编写成内核模块,并装载到RTLinux内核中,运行于RTLinux的内核态。非实时部分的应用程序则在Linux下的用户空间中执行。这样可以发挥Linux对网络和数据库的强大支持功能。 安装前的准备: 1:下载通过git下载最新的代码 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linux/kernel/git/rostedt/linux-rt.git;a=summary 这样下载后的代码不需要打补丁,已经是最新的代码了。 2:分别下载内核代码和补丁 Kernel: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ub/linux/kernel/ PREEMPT_RT:https://www.360docs.net/doc/106273983.html,/pub/linux/kernel/projects/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