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简史讲义

摄影简史讲义
摄影简史讲义

摄影简史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一、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流派 1、拉斐尔前派影响下的高艺术摄影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的定义高艺术摄影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亨利??佩奇??鲁滨逊、威廉??莱克??普里斯、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拜伦的节日》、《堂吉珂德在书房中》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堂吉珂德在书房中》Don Quixote in His Study,1890 2、高艺术摄影派的代表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 《人生的两条道路》 Two Ways of Life,1857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艰难时代》Hard Times,1860 亨利??佩奇??鲁滨逊 Henry Peach Robinson 《弥留》Fading Away,1958 3、画意摄影派的缘起画意摄影的定义弗雷德里克??伊文思(Frederick Evans)《凯尔姆斯考特庄园、阁楼》Kelmscot Manor In the Attics ,1896 弗雷德里克??霍兰 ??戴(Frederick Holland Day)《埃塞阿比亚酋长》An Ethiopian Chief,1896 二、早期写实主义摄影的诞生 4、写实:战争与冲突罗杰??芬顿(Roger Fenton)Officers & Men of the 8th Hussars, 1856 《第28军团的哈勒维结束勒一天工作之后》Hallewell――28th Regiment――His Day’s Work Over,1855 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詹姆斯河岸的设备登陆》Landing Supplies on the James River,1861 亚历山大??加德纳(Alexander Gardner)《约翰??哈特罗姆夫特将军和他的随从》General John F Hartranft and Staff,1865 迪莫斯??H??

奥沙利文(Timothy H O’Sullivan)《死亡的收获》A Harvest of Death,1863 5、写实:风景与建筑古斯塔夫??勒古雷(Gustave Le Gray)《海上的双桅船》Brig Upon the Water,1856 弗兰西斯??福瑞斯(Francis Frith)《到达费拉克》Approach to Philac,1858 威廉斯??英格兰(William England)《尼亚加拉河悬桥》Niagara Suspension Bridge,1859 威廉姆??亨利??杰克逊(William Henry Jackson)《科罗拉多的格兰德峡谷》Grard Canyon of the Colorado,1870 菲利浦??亨利??德拉摩特(Philip Henry Delamotte)《花园前的户外廊柱》The Open Colonnade, Garden Front,1853 罗伯特??马克发森(Robert MacPherson)《提沃利的海王星岩穴》Groze of Neptune,Tivoli,1861 埃多罗尔??丹尼斯??巴尔杜斯(Edouard Denis Baldus)《阿维尼翁的洪水泛滥》The Flooding of the Rhone at Avignon,1856 6、写实:日常生活与民俗托马斯??安南(Thomas Annan)《第75号大街附近》Close No.75 High Street,1868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伦敦街头的妇孺》The Crawlers from Street Life in London,1877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流动商贩》Itinerant Tradesman,1868 7、写实:肖像摄影纳达尔(Nadar)《莎拉??本哈特》Sarah Bernhard,1865 纳达尔的《自拍像》,Self-Portrait,1855 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约翰??赫斯切尔爵士肖像》(Sir John Herschel),1867 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我的侄女朱丽亚??杰克森》My Niece Julia Jackso,1867 艾蒂尼??卡杰特

(Etienne Carjat)《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78 三、自然主义摄影和印象派 8、自然主义摄影观念的提出自然主义摄影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Emerson)、里德尔??沙耶(Lidell Sawyer)、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 Sutcliffe)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 Sutcliffe)《水中的小家伙》Water Rats,1885 9、埃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实践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大麦收割》Barley Harvest,1888 《采睡莲》Pick Lotus,1886 10、光影朦胧的印象派摄影主要人物:乔治??戴维森(George Davison)、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海因里希??库恩(Heinrich Kuehn)戴维森《洋葱田》Onion Field,1890 约翰??杜利??约翰斯顿(John Dudley Johnston)《利物浦――印象》Liverpool――An Impression,1906 罗伯特??德马奇(Robert Demachy)《芭蕾舞女》A Ballerina,1900 四、连环会和摄影分裂主义 11、艺术摄影家的松散联盟――连环会连环会概况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斯克尔(Alfred Maskell)、鲁滨逊、艾尔弗雷德??哈斯勒??辛顿(Alfred Horsley Hinton)等人艾尔弗雷德??哈斯勒??辛顿(Alfred Horsley Hinton)《离去的赞美歌》Recessional,1895 12、摄影分裂主义的缘起摄影分裂主义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艾尔弗雷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阿尔文??兰登??科伯恩(Alvin Langdon)等爱德华??施泰肯(Edward

Steichen)《平顶脊》The Flatiron,1905 克拉伦斯??怀特(Clarence White)《投掷套环》Ring Toss,1899 13、斯蒂格利兹的创作实践《终点站,纽约》The Terminal, New York,1893 《双手和顶针》Hands and Thimble,1918 14、施泰肯的巨大影响《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931 《格罗丽亚??斯沃森》Gloria Swanson,1926 五、现实主义摄影的崛起 15、德国“新客观”运动德国“新客观”运动艺术主张主要人物:阿尔波特??兰格-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卡尔??布老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阿尔波特??兰格-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长生花全景》Sempervivum Perearneum,1922 卡尔??布老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 16、美国的直接摄影派主要人物:保尔??斯特兰德(Paul Strand)、查尔斯??谢勒(Charles Sheeler)斯特兰德《车床第三号》Lathe No.3,1923 查尔斯??谢勒(Charles Sheeler)《工业》Industry,1932 17、F64团体概说 F64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威拉德??范??戴克(Willard Van Dyke)等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水塔局部》Shredded Wheat Water Tower,1928 18、F64的发起者:韦斯顿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甜椒》Pepper,1930 《两只贝壳》Shells,1927 《卷心菜叶》Cabbage Leaf,1931 19、F64的中坚力量:亚当斯《月升》,Moonrise,1941 《月亮和搬园丘》Moon and Half Dome,1960 《木板和蓟》Boerds and Thistles,1932 六、社会纪实摄影的重大突破

20、社会纪实摄影的萌芽社会纪实摄影的状况主要人物: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雅各布??里斯(Jacob Riis)《拜亚尔大街五美分寄宿处》Five Cents Lodging, Bayard Sreet,1889 《在藏酒地窖中睡了四年的男人》The Man Slept in this Cellar for about 4 Years,1890 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发电所技工》Powerhouse Mechanic,1925 《10岁的纺织工人》Ten-Year-Old Spinner,1908――1909 21、农业安全局摄影农业安全局摄影简介主要人物: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和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迁移的母亲》Migrant Mother,1936 格雷森Grayon,1938 22、《生活》杂志的图片报道印刷技术的发展情况主要摄影家: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卡尔??迈登斯(Carl Mydans)、霍华德??苏修雷克(Howard Sochurek)、三木淳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生活》封面照Fort Peck Dam,1936 23、《生活》杂志的摄影家们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胜利日》V-Day,1945 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埃塞阿比亚士兵的脚》Feet of Ethiopian Soldier,1935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弯曲的管道结构》Wind Tunnel Contruction,1936 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矿工,约翰内斯堡》Miner, Johannesburg,1950 七、玛格南图片社的历史影响 24、玛格南图片社的缘起玛格南(Magnum)

图片社简介主要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戴维??西摩(David Seymour)、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W??尤金??史密斯、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埃弗??阿诺德(Eve Arnold)、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无题,东100大街》Untitled, East 100th Street,1966 戴维??西摩(David Seymour)《劳动节,巴塞罗那》May Day, Barcelona,1936 Illegitimate Child of a British Soldier,1947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印度:詹谢普尔钢铁厂》India:Jamshedpar Steel Factory,1951 沃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吹长笛的孩子,秘鲁》Boy Playing the Flute, Peru, 1954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巴黎车站》Place de Paris,1932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马恩岸边的星期天》Sunday on the Banks of the Mame,1938 W??尤金??史密斯《洗澡的智子,日本的九州》Tomoko in Her Bath,Minamata, Japan,1972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共和国士兵之死》Death of a Loyalist Soldier,1936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诺曼底登陆》Normandy Landing,1944 八、新兴城市的纪实者 29、都市摄影家概况主要人物:维基(Weegee)、布拉塞(Brassai)、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迪安娜??阿勃丝(Diane Arbus)、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布拉塞(Brassai)《巴黎》Paris,1933 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横向一瞥,巴黎》

Sidelong Glance,Paris,1948 迪安娜??阿勃丝(Diane Arbus)《母亲和她的孩子》Mother and Her Child,1967 30、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葬礼――圣海伦纳,南加里福利亚州》Funeral-St.Helena, South California, 1955 《电车,新奥尔良州》Trolley,New Orieans,1955 《政治集会,芝加哥》Political Rally, Chicago,1955 九、物力主义摄影的探索 31、早期的运动摄影运动摄影的概况埃蒂尼??马雷(Etienne Marey)、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动物的运动之408》Plate 408 from Animal Locomotion,1887 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赛马》Horse Race,1883 哈洛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牛奶低落》Milk Drop,1936 十、抽象摄影的多种实验曼??雷(Man Ray)《安格尔的小提琴》Ingres’Violin,1924 曼??雷(Man Ray)《玻璃泪珠》Glass Teardrop,1932 曼??雷(Man Ray)《朵拉??玛阿肖像》Portrait of Dora Maar,1934 十一、结构主义摄影的实践 37、鲍豪斯学院和莫豪利―纳吉结构主义摄影简介拉斯罗??莫豪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简介拉斯罗??莫豪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嫉妒》Begrudge 38、其他有影响的结构主义摄影家拉尔夫??吉布森(Ralph Gibson)《海畔时光系列》Days at Sea.1974 弗兰克??方塔纳(Franco Fontana)《风景》Landscape,1975 阿伦??西斯金(Aaron Siskinid)《纽约,第6号》New York,No.6,1951 安德烈??克泰斯(Andre Kertesz)《讽刺的舞蹈演员》Satiric

Dancer,Paris,1926 十二、象征主义摄影的意义 39、象征主义的缘起和发展施蒂格利兹《双重意义》Equivalent,1929 米诺??怀特(Minor White),《朱比特暗礁,犹他州》Caoitol Reef, Utah,1962 40、独具个性的摄影家维恩??布洛克(Wynn Bullock)《森林路上的孩子》Child on Forest Road,1958 维恩??布洛克(Wynn Bullock)《森林中的孩子》Child in Forest, 1954 克拉伦斯??约翰??劳林(Clarence John Laughlin)《魔眼中的建筑》The Fierce-Eyed Building,1938 拉尔夫??尤金??米亚德(Ralph Eugene Meatyard)《克兰斯通??里切》Cranston Ritchie,1964 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芝加哥》Chicago,1951 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偶遇》Chance Meeting,1969 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重回伊甸园》Paradise Regained,1968 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辛辛那提,俄亥俄》Cincinnati ,Ohio,1963 * *

摄像机发展简史

摄像机发展简史 1. 摄像机发展简史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幅照片是涅普斯(法语: Joseph Nic e phore Ni e pce ,1765年3月7 日—1833 年7月 5日),于1827 年拍摄出来的,但是现在全世界公认的摄影术的发明者却是法国的路易 ?达盖尔。涅普斯,是未被大众关注的摄影术发明者。在那个时期,摄影的产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们早在亚里士多德和中国墨子年代就已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奥秘, 直至今日, 小孔成像这一原理仍然适用于摄影术,但当时阻碍摄影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将影像保留下来的方法仍然没有被发明。 1825 年,涅普斯委托法国光学仪器商人夏尔 ?雪弗莱( Charles Chevalier )为他的照相暗盒 ( camera obscura )制作光学镜片。并于 1827 年(有说 1826 年)将其发明的感光材料放进暗盒,拍摄和记录下历史上第一张摄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国勃艮第的家里拍摄完成,通过其阁楼上的窗户拍摄,曝光时间超过 8小时。 1829 年与路易?达盖尔达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摄影术。 1833 年7月 5日, 涅普斯意外死亡。 1839 年法国科学与艺术学院宣布路易 ?达盖尔获得摄影术专利。 公元 350 年,亚里士多德在其所着《 Problemata 》一文中首次提到针孔镜箱的原理。 公元 1100 年,阿尔哈森曾就针孔镜箱的应用和反射定律的原理作了论述。 公元 1250 年,多米尼卡修道士马格诺曾指出银盐变黑的现象。 1704 年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的现象 1725 年舒尔茨发现银盐具有感光性能。 1757 年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贝卡利亚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 年涅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9 年哥德在其所着《 wahlverwandschaften 》一书中,对外孔镜箱作了很高的评价。 1816年N?涅普斯用自己定名为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后岀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 年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 1818 年公开发表。 1824年N?涅普斯在该年9月16日拍岀了第一张成功的照片。

1,新闻摄影简史

新闻摄影简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目的 ?一、工作需要 ?二、生活需要 ?三、审美的需要 新时期新闻摄影形势分析—— 摄影器材在普及 技术门槛在降低 摄影队伍在扩大 新闻意识在增强(传统媒体。新媒体:网站、论坛、博客、手机报) 受众需求在扩大(读图时代) 媒体应用在强化 ?第一节、摄影术诞生与发展的历程 ?1. 早在2300多年前,我国的墨翟《墨经》和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质疑篇》就对针孔成像原理作过验证和叙述。 ?2. 18世纪初叶,艺术家制成了一种新颖的反光式暗箱,在原先的画板处安上磨砂玻璃,即可在箱外看见投射在玻璃上的影像,复上薄纸用笔描摹来绘画。?3. 1727年,德国物理学家J·舒尔茨做了一次实验,他在玻璃瓶内混合了一些白垩粉和硝酸银,充分摇匀后,将瓶子置于烈日下,瓶中混合物向光的一面变成深紫色。在盛有银盐的瓶子贴上透光的蜡纸,经过曝晒,蜡纸上的影像和文字会清晰地留在银盐表面,不过这种影像转瞬即逝。 ?4. 1826年的一天,N?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经过8小时的长时间曝光,用装在暗箱中的铅锡合金板记录下了窗外可见的全部景色,摄成了正像照片《窗外景色》,它是人类用暗箱和感光材料(沥青)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

?5. 1837年,达盖尔在铜板上制备碘化银,再经过曝光,通过加热的水银蒸汽一熏,便会发生显影,再通过食盐固定影像,影纹远比尼埃普斯的“沥青法”细腻。他只花30分钟就摄成了《工作室一角》的照片,并把这种方法命名为“达盖尔银版法”。 ?6. 1839年1月7日,巴黎天文台总监阿拉哥在法国科学院讲演中首次公布了”达盖尔银版法”的诞生。 ?1839年8月19日,阿拉哥在法国科学院和艺术院的特别会议上详细阐述了”达盖尔银版法”的操作方法。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摄影正式诞生的纪念日,将达盖尔誉为“摄影之父”。 ?7. 实际上,1833年,英国科学家H?塔尔博特用半透明写字纸浸透氯化银曝光,发现浓盐水对影像具有定影作用。后得到负像,再把它复在另一张感光纸上曝光得到正像。 ?1840年,塔尔博特对他的摄影法进行了改进。他改用碘化银,同时也用显影液。这样,曝光时间就短了一些;通过事后处理,影像也更为牢固了。1841年,他把改进后的方法申请专利,并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 e process)。 ?8. 1848年6月,N?尼埃普斯的侄子圣?维克多提出了在玻璃板上涂蛋白可以稳定附着住碘化银。 ?蛋白玻璃的缺点是感光度很低 ?9. 1851年3月,英国雕塑家F?S?阿切尔向人们推出了”火棉胶摄影法”。火棉胶是一种由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而成的粘性液体。火棉胶摄影法要趁湿显影、定影和水洗,感光度高、成本便宜,得到了广泛应用。曝光时间缩短为2分钟。称为”湿版照相”。 ?10. 1871年9月,英国医生R?L?马克多斯利用明胶为涂料的溴化银乳剂代替火棉胶获得成功。克服了前者趁湿使用需要携带笨重设备的麻烦麻烦。 ?明胶的发现和使用意味着现代摄影的开端。 ?11. 1889年,美国人伊斯曼采用硝化纤维(赛璐珞)代替纸,制成最早的胶卷,克服了后者易燃烧的缺点。 ?1926年,黑白全色胶卷问世。 ?1930年,用醋酸纤维代替硝化纤维,克服了后者易燃烧的缺点。 ?193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卷问世。 ?1970年以后,胶片采用涤纶片基(优点是韧性大,不易折损,收缩率小,尺寸稳定)

照相机发展简史

照相机的发展简史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1031至1095年)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 1835 英国Talbot发明英国第一台试验照相机并拍摄负片 1837 摄影发明者法国Daguerre制作商品化的Daguerre照相机 1841 德国光学家Voitglander研制出首台带Pitzvar镜头的金属照相机 1851 英国Archer制作最早的湿板相机 1861 英国Ross公司发行首台湿板全景相机 1871 英国Maddox牌第一台干板相机 1875 德国摇头相机 1888 美国Kodak公司发行最先采用胶卷的方盒照相机No.1 Kodak 1890 英国Park牌第一台干板双反相机问世 1893 荷兰和英国合作的Loman§Hinton 公司发行第一台干板单反相机 1896 英国Newman § Guardia公司生产第一台折合式干板Nydia相机 1987 Kodak公司生产第一台折合式120相机 1900 Kodak公司发行第一代轻便普及Brownie相机和使用120胶卷的 全景相机 1900 第一代双镜头立体照相机 1902 第一台拍三原色底片的照相机 1902 美国FORMAR & SCHWING公司推出5X7英寸的大型的单镜头反光 焦平快门新闻照相机Graflex 1914 德国人O. Barnack制作Leica 135原型机 1924 德国Enst Leits公司批量生产的Leica相机 1929 德国Rolleiflex第一代120双镜头反光式照相机 1932 测距和聚焦联动的Leica I型照相机问世 1932 德国Zeiss公司发行1/1000秒纵走金属帘幕快门的Contax I相机 1935 德国Zeiss公司发行带测光表的Contaflex 135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1935 德国Ih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20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Exakta 4 德国库瑞列(Korelle?)120单反相机(1932) 1936 Zeiss公司发行带测光表的Contax III 135平视取景照相机 1936 Ihagee公司制造第一台135单镜头反光俯视取景相机Kine Exakta 1938 Kodak公司发行120快门先决自动曝光相机Super Kodak Six-20 1938 拉脱维亚生产第一台8X11毫米微型照相机Minox

摄影的发展历史精编版

摄影的发展历史

在电脑上和在纸上欣赏摄影作品,所获得的感觉可能是很不相同的。 这组作品里,个人更喜欢采睡莲和纺织女童工。第一张照片约瑟夫·尼埃普斯:《窗外》 法国人约瑟夫·尼埃普斯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性照片的成功拍摄者。从1793年起,尼埃普斯就已从事用感光材料做永久性的保存影像的试验。1826年的一天,尼埃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作室里,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永久保存的照片。他当时的制作工艺是在白蜡板上敷上一层薄沥青,然后利用阳光和原始镜头,拍摄下窗外

的景色,曝光时间长达八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才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在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另一物的一角。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他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十几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而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予以公认。美国盖蒂研究保护所的科学家最近对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进行全方位分析后认为,这张照片至今保护完好。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科学家杜森·斯图里克说:“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个历史,还有胶片和电视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这第一张照片开始的。这张照片是所有这些技术的老祖宗,是源头。

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动。” 摄影术的诞生路易斯·达盖尔:《巴黎寺院 街》 法国人路易斯·达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达盖尔青年时从事舞台美术,达盖尔最初就是用查恩式暗箱进行精心绘画的,当他得知尼埃普斯的阳光摄影法之后,与尼埃普斯通信,并与他合作共同探讨新的摄影方法。但尼埃普斯没有同意达盖尔用银盐做进一步实验的主张,所以直到尼埃普斯去世,阳光摄影法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直到1837年,达盖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的实验方法来彻底改进摄影的技术。他用感光过的镀银铜板,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获得定影而完成了自己的“达盖尔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中国纪实摄影历程》 司苏实,《人民摄影报》总编辑 改革开放后中国摄影的主流,是以“真实地记录或表现”为基本特征逐步向前发展的。“真实”是原则,反对的是虚伪的赞美和粉饰。至于是再现还是表现,是记录还是宣泄,尚一片浑沌,新闻、艺术仍然相互交织,分不清彼此。“纪实摄影”是直接以现实景象为拍摄对象,其主题有时直接来自于被摄事物,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被摄事物的评价或诠释;有时则是借用现实景象,最终进入到个人感情、思想抒发的层次。新闻摄影同样如此,不过拍摄的内容更强调新闻价值而已。也就是说,新闻摄影中同样存在着或明或暗的主观评价或情感抒发成分。所以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纪实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或者纪实摄影是新闻摄影中的一种形式,有些作品确实很难严格地区别出来。有些旅居海外的华人学者试着将这种摄影与西方的摄影进行比较,如有人认为它是西方的“Documentary Photography ”,有人认为它是“Photojournalism ”等,但又哪个也不像。其实这个摄影形式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以中国传统美学观为哲学基础自然发展起来的。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概念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 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纪实摄影在新时期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当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人的思维必然非常活跃。人们急切地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针砭时弊,体现在文化艺术领域,就是写实主义必然占据创作的主流。摄影当然也是如此。由于摄影无可比拟的“记录”功能,以及建立在这一客观记录属性之上的强劲的表现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刚好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们的写实主义创作需求。因此,不论本来就喜欢摄影的摄影家,还是看中了摄影这种客观记录功能的艺术的,或非艺术的思想者,大多都把摄影看成是表达见解的最重要的武器。他们明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旧中国的新闻摄影发展 1876年6月15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拍照火轮车》的 广告,是中国早期采访摄影的一个先例,拍摄地点不再是照相馆, 而是新闻现场。 20世纪初,中国国内报刊上开始出现摄影图片。1906年3月29日,北京《京话日报》刊登了在?°南昌教案?±中被法国传教士杀 害的江召棠县令的照片。这是国内日报上刊登的第一张时事照片。 1907年创刊的《世界》画报,每期刊用100至200幅照片,介绍国 内外时事的新闻照片,是当时行销国内的唯一一种摄影画报。 五四运动中,报纸摄影附刊兴起。《时报图画周刊》(又称《图 画时报》),是我国第一个报纸摄影附刊,创刊于1920年6月9日。 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是大约成立于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央 写真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学生发起和建立; 李少穆是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这一职 业大量出现则是在20年代末。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摄影事业发展 中国的无产阶级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 从成立起,就比较重视新闻摄影的?°宣传?±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7年1月20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 了一幅署名?°本报摄影部?±的照片,被看作是我国无产阶级报刊 史上的最早的新闻摄影机构诞生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摄影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一些中国人民革命摄 影史上的杰作,如《战斗在古长城上》、《白洋淀的雁翎队》、 《晓行》等,都诞生在抗日战争中。抗日战争造就了罗光达、石少

华、沙飞、吴印咸等一批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史上的著名新闻摄 影工作者。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闻总署下设立新闻摄影局。1952年划归新华社。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出现导演、摆布及弄假?±之风,认为摄影是宣传,必须服从政治需要;摄影是艺术,必须讲究美感。 1957年提出摄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的口号。文化大革命期间演 化为事实为政治服务、主题先行、不受真人真事限制和利用一切手 段塑造英雄形象等背离新闻摄影基本原则的理论。这一时期出现了 大量的假照片和假报道。 四五运动中的摄影及其意义。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中国新闻摄影改革进程 1983年10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同年在天津举行第一届 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中国新闻摄影工作和理论研究由此进入到 新闻摄影改革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开展了每年一次的优秀新闻 照片评选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 1985年,首次在新闻照片评选会上设立总编辑慧眼奖,表彰重 视新闻照片的运用、重视培养摄影记者的报纸总编辑。此后还设立 了总编辑新闻摄影奖,鼓励其亲自进行摄影采访活动。 198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经过近5年的筹备,于2005年3月举行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CIPPC),目前已主办两届。 新闻摄影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1)确立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方针; (2)确立了“幅大量多”的新闻图片刊用原则; (3)新闻摄影实践的探索与突破;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

世界摄影史大事年表(1881年—2004年) 1881年在美国,弗雷德里克? E.艾夫斯发明了网版照相制版工艺,让照片和其他影像的复制操作变得同印刷文字一样。1883—1890年使用干版或胶卷的小型相机问世(特别是乔治?伊斯曼的柯达相机),曝光与胶片冲印的商业流程分离,从而使得人们对摄影的兴趣增加。1888—1890年查尔斯?德里费尔德和斐迪南?胡尔特确立了测定影像亮度、曝光度和感光乳剂敏感度的方法,并于189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感光测定的文章。 雅各布?里斯出版了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图片集《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1889年英国摄影家彼得?亨利?爱默生出版了《自然主义摄影》(Naturalistic-Photography)一书。 普罗塔F7.5镜头——第一款去像散透镜镜头发明。 乔治?伊斯曼为透明胶卷申请专利。1890年照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流行的期刊上,并逐渐取代手绘插图。 越来越多的女性涉足摄影,有的作为专业,有的仅仅作为业余爱好,尤其是在美国。1890—1910年摄影艺术运动在欧洲和美国盛行:连环会、巴黎摄影俱乐部、摄影分离派和其他的画意摄影组织兴起。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展示了一种照相投影仪,可以每秒显示16帧画面。1897年采用埃夫斯和斯蒂芬?霍根发明的网版技术,网版图片第一次通过电动印刷机在报纸上印刷出来。1898年美国摄影家吉米?赫尔在古巴拍摄美西战争。 尤金?阿杰在巴黎开始摄影生涯,并持续到1927年。1900年定焦伊斯曼?布朗尼相机问世。1903年艺术摄影杂志《相机作品》在美国发行。1904年刘易斯?海因在纽约开始了作为社会摄影师的职业生涯。 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里昂发明了制作全彩照片的奥托克罗姆工艺,并于1907年投入商业使用。1905年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291号开办了摄影分离派的小画廊。1906年第一批全色干版在英国问世。1907年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开始刊出《北美的印第安人》。1911—1912年布拉加利亚兄弟在意大利进行的光动力实验,把未来派的理念应用在了摄影技术上。1915年在美国,现代主义思想取代了画意主义,这在阿尔文?兰顿?科伯恩、查尔斯?希勒、爱德华?斯泰肯、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保罗?斯特兰德的作品中得到反映。1917年《相机作品》停止发行。1918年德国的克里斯琴?谢德和巴黎的曼?雷制作出了无相机影像(直接在感光纸上通过针对光线和阴影的操作产生)。1920年关于照片拼贴和摄影蒙太奇的实验开始。 在美国和欧洲,摄影越来越多地用于广告。1920—1928年构成主义和包豪斯学派的摄影师,受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和亚历山大?罗钦科的影响,试图通过强调特殊的角度和特写,找到记录现实的新方法。1924—1925年埃尔曼诺克斯和徕卡35mm相机的问世,实现了自然光条件下快速且可重复的曝光,新闻摄影照片呈现出新的面貌。1925年保罗?菲尔克特在德国发明了闪光灯泡。 现代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这正是术语“艺术装饰”(Art Deco)的起源。1928年伊斯曼柯达相机公司为16mm的电影摄影机生产了彩色胶片。 禄莱双镜头反光相机问世。1929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成立。1933年第一个全色胶卷在美国生产。1935—1942年美国农业安全局资助展开了一项大型摄影纪实计划。1936年受照片是有价值的社会文献的信念驱动,摄影联盟在纽约成立。成员包括贝伦妮丝?阿博特、刘易斯?海因、莉赛特?莫德尔、亚伦?西斯金德和保罗?斯特兰德。 柯达克罗姆应用于35mm暗盒和胶卷。 《生活》杂志创刊号出版。1937年第一台单镜头反光相机在德国生产。1939年美国新闻摄影师爱德华?罗尔克?法伯发明了频闪闪光系统。1940年安斯科、阿克发、樱花自然彩色胶片和柯达克罗姆胶片及相纸问世。

摄影简史讲义

摄影简史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一、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流派 1、拉斐尔前派影响下的高艺术摄影派高艺术(high art)摄影的定义高艺术摄影的艺术主张主要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亨利??佩奇??鲁滨逊、威廉??莱克??普里斯、朱丽亚??玛格丽特??卡梅伦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拜伦的节日》、《堂吉珂德在书房中》威廉??莱克??普里斯(William Lake Price)《堂吉珂德在书房中》Don Quixote in His Study,1890 2、高艺术摄影派的代表人物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 《人生的两条道路》 Two Ways of Life,1857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艰难时代》Hard Times,1860 亨利??佩奇??鲁滨逊 Henry Peach Robinson 《弥留》Fading Away,1958 3、画意摄影派的缘起画意摄影的定义弗雷德里克??伊文思(Frederick Evans)《凯尔姆斯考特庄园、阁楼》Kelmscot Manor In the Attics ,1896 弗雷德里克??霍兰 ??戴(Frederick Holland Day)《埃塞阿比亚酋长》An Ethiopian Chief,1896 二、早期写实主义摄影的诞生 4、写实:战争与冲突罗杰??芬顿(Roger Fenton)Officers & Men of the 8th Hussars, 1856 《第28军团的哈勒维结束勒一天工作之后》Hallewell――28th Regiment――His Day’s Work Over,1855 马修??布雷迪(Mathew Brady)《詹姆斯河岸的设备登陆》Landing Supplies on the James River,1861 亚历山大??加德纳(Alexander Gardner)《约翰??哈特罗姆夫特将军和他的随从》General John F Hartranft and Staff,1865 迪莫斯??H??

摄影发展史

摄影发展史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摄影发展史 一、摄影术的诞生 时代背景 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是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长驻影像的渴望、对影像记录和信息传播的需求催生了摄影术的诞生;同时摄影术的诞生又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图像市场的日益繁荣,为摄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摄影的生存空间。 摄影术的萌芽 摄影术并不是某一个人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成果,它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摄影术一经公布,便吸引了很多人来改进它,使它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1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着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着,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2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3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4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

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5 1756年,奥地利人福伦达在维也纳创立福伦达公司。 6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7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8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9 1816年,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0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1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 用日光蚀刻法翻拍了一幅十七世纪的荷兰版画,由此诞生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但在摄影技术诞生的初期,由于感光材料的灵敏度很低,拍摄一张照片往往需要曝光数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 意义:世界上有确切年代的第一张照片局限:但是它仅仅是对绘画的一种复制,真正面对外部世界捕捉并成功固定影象的是《窗外景色》

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 1,法国科学家尼埃普斯于19世纪20年代完成了关于摄影的最早实验,并在1826年拍摄了最早的永久影像。 2,1839年8月9日,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了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版法摄影术---将一块涂有感光剂的金属板通过照相机短暂感光后,再通过药液的化学作用,直接获得相当逼真的影像。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也通过照相机试验,采用了纸负像工艺,并成功将负像转印成正像,为摄影发展奠定基础。 1839-1924年,摄影技术的初创阶段。 1841年,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诞生。 1851年,物理学家马科斯威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1866年,德国化学家和数学家联手,在德国蔡司公司发明鋇冕光学玻璃,生产出多组多片的正光摄像镜头。 1868年,法国科学家提出了一整套更为完善的彩色摄影方法,并于1877年采用三色滤镜完成天然色照片。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将乳化银感光剂涂布在明胶上,制造出新型的感光材料--柔软、可绕卷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这种胶卷的可携带方箱相机。 1936年,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张三层乳剂的减色法彩色反转片。1925年,直到20世界60年代,是摄影技术发展的第二阶段。1925年,德国莱兹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批平视旁轴取景的135

相机,这种采用铝合金机身、五镜片镜头、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命名为“徕卡”。 1929年,德国禄莱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双镜头反光120相机,命名为禄莱弗莱克斯。50年后的中国海鸥相机继承了其技术与摄影风格。 1948年,原民主德国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五棱镜取景的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康泰克斯S型。 同年,瑞典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俯视取景的组合式120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哈苏勃莱德。 1977年,日本小西六摄影工业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自动对焦的135平视旁轴取景相机--柯尼卡C35AF型。 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出世界第一台集多功能于一身的A7000型135单镜头反光相机,内置马达。 1989年,日本佳能公司生产出安装有超声波马达驱动的自动对焦系统的EOS-1型135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照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进入了快速降低噪音和具备预测自动对焦功能的新阶段。

自考新闻摄影课后习题整理【2009版教材】

自考新闻摄影课后习题整理【2009版教材】第一编基本史论 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史 1、摄影技术的发明过程及其代表人物、代表代品 (1)暗箱和感觉材料——这是摄影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2)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 《窗外景色》 (3)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 《工作室一角》《巴黎寺院街》 (4)塔尔博特“卡罗摄影法”为现代摄影术奠定了基础 2、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技术的进步在新闻摄影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1)胶卷和小型相机的发明——柯达公司 (2)135相机的问世——巴纳克研制 (3)印刷技术的进步 霍要发明“照相铜板术” (4)传真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1902 (5)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日本 总之,技术提供客观物质条件,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类的创造精神。 3、中国新闻摄影的产生 (1)明清时期,中国人已经在中西交流中掌握了制作透镜和暗箱的基本方法。 1844年邹伯奇完成《格术补》《中国之器记》并制我国第一台照相机 (2)鸦片战争叩开国门,之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经营照相馆。欧美摄影机在与中国人民的接触过程中起到了介绍摄影知识,输入新工艺和传播摄影技术的作用。 (3)19世纪下半叶,摄影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大中城市普遍开设照相馆,并有了一批中国自己的业余爱好者。 (4)19世纪末,纪实摄影在中国出现 总之,摄影术是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没落和中国人民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而出现的。它决定了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

4、与外国新闻摄影相比,中国新闻摄影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摄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摄影事业。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1、简述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对电影纪录片的贡献及其创作理念的区别 (1)1922美国弗拉哈迪拍摄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表现了对真人真事的尊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行将消失的文明的缅怀。(2)与他同期的苏联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作品有《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是“真理电影”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3)弗拉哈迪的学生格里尔逊第一次使用“电影纪录片”,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成为独立的电影形态,所以被称为“纪录片之父”。并在他的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直接电影与真实电影的区别和联系 (1)纪录片中的两种流派,代表人物分别是法国的鲁什和美国的怀斯曼。 (2)前者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的真实。为了得到本质真实,创作者应积极参与到摄影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使命其本质真实显示出来。 (3)后者认为,创作者不能去影响被拍摄者,将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下到最低,让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4)这两派虽创作方法与创作观念各不同,但都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与电视新闻观念产生重大影响。 2、美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 (1)继1936年11月2日(电视诞生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开始电视广播,不久美国等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 (2)二战后,美国的电视事业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节目开始更多地介入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 (3)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CBS、NBC、ABC三大电视网垄断地位形成。并且越来越倾向于触及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引起关注。 (4)1980年,特纳创办了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由海湾战争而成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1、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等发明家对电影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弗拉哈迪、维尔托夫和格里尔逊等推动了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2、电影的发明过程: ①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 上; ②1888年,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 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40张照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③幕布里奇将24台照相机排成一行,拍摄马,因此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 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④1894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自己的电影摄像机,被称为“电 影视镜”体型庞大、不易操作,无法推广。 ⑤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取代爱迪生,发明了手摇式电影摄影机。只有5公斤,可以在户外拍摄。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 4、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过程 ①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影片的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现 实生活场景的记录,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的最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 ②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这部讲 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生活的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 义上的纪录片。

③与佛拉哈迪同时期的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代表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④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是“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 ⑤1926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语,并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将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他创作的《漂网渔船》、《夜邮》等纪录片,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价值和尊严。 ⑥在约翰.格里尔逊的发起和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⑦美国导演佩尔.劳伦斯、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斯等,也都对纪录片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研究。 ⑧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极端反动,记录了1934年德国纳粹党代表大会的活动。但在艺术上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这也是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 ⑨进入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让.鲁什和“直接电影”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开始出现。“真实电影”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直接电影”则认为,创作者不应去影响被拍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

世界摄影史 百年大事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巴黎会议商定镜头光圈级数统一。 190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年,美国耶鲁大学开始有了新闻摄影课。 1902年,美国摄影家斯蒂格利茨组织“摄影分离派”,使美国摄影界摒弃了19世纪以来模仿欧洲学院式艺术的传统。20世纪初,艺术摄影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1904年,英国《每日镜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用照片报道新闻的报纸。1904年9月30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照片,为日本报刊刊登照片之始。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胶片与干版)。 1909年,海因发表两套童工照片直接影响厂美国关于童工的立法。以推动社会变革为己任的写实派摄影家把镜头对准人和社会,海因是其代表人物。 1912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发售袖珍柯达相机。 1914年,美国开始在护照上贴用像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台具有测距器的相机。 1917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开发出航空照相机及航空摄影所用软片,广泛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美国摄影家科伯恩拍出第一批抽象照片,名为“旋涡照片”。1919年世界摄影出现新的流派——抽象主义摄影。 1919年8月27日,列宁签署命令,把俄国摄影、电影工商业收归国有。之后,苏联把这—天当作苏联摄影的诞生日。 20世纪20年代,德国摄影家哈特菲尔德运用剪辑照片作政治宣传。 1921年,匈牙利摄影家莫霍伊——纳吉.尝试不用照相机的抽象摄影。后发表《绘画?摄影?电影》、《新的视觉》等文。他的理论与实验对20世纪中叶西方摄影、美术及应用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1921年,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曼?雷把多种平面的、立体的不透明物,放在感光纸上曝光和显影,制作出“光影图像”。1929年他发明“中途曝光”技术。 1921年,伊斯曼柯达公司制出第一批放大机。 1922年,小机身、大口径(f2-f1.8)镜头的Er-manox相机在德国出世。在徕卡相机出世

1第一章 摄影简史

第一章摄影简史(摄影术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术的诞生、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找出摄影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答案。 重点: 摄影术诞生的契机条件。 难点: 摄影术发展的因素。 教具: 照相机、多媒体教室 教学程序: 一、摄影概述 1、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在感光材料上。下面将粗略地介绍摄影光学成象原理: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光线的传播及透镜成象原理。 人类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整个18世纪中,光的微粒流理论在光学中仍占优势,人们普遍认为光是微小的粒子组成的,从点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向四面八方辐射。19世纪初,以杨氏(Young)和菲涅耳(Fresnel)的著作为代表逐步发展成今天的波动光学体系。如今对光的本性认识是:光和实物一样,是物质的一种,它同时具有波的性质和微粒(量子)的性质,但从整体来说,它既不是波,也不是微粒,也不是它们的混合物。 从本质上,讲光和一般无线电波并无区别,光和电磁波一样是横波,即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一个发光体就是电磁波的发射源,发光体发射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和水波波动产生的波浪向四周传播相似。强度最大或最小的两点距离称为波长,用λ表示。传播一个波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一个周期就是一个质点完成一次振动所需要的时间。1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ν表示。经过1s振动传播的距离称为速度,用“v”表示。波长、频率、周期和速度之间有如下关系: v=λ/T ,ν=1/T,v=λν 由此可见,光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实际上光波只占整个电磁波波段的很小一部分, 见图:

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最大限度的再现和还原客观物质世界,始终是人类不曾放弃的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激励下,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摄影术。 一、摄影术的发明 (一)暗箱和感光材料 摄影技术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暗箱和感光材料。 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了“针孔成像”的原理。在欧洲,这一原理也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被发现。16世纪中叶,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在暗室内将影像投射在绘画板上,然后用笔描画出影像的轮廓,长做逼真的绘画。为了使投射影像更加方便,人们将按时转换为可以移动的、体积小的暗箱。后来,科学家们又给暗箱装上了凸透镜,从而产生了原始的“雏形照相机”。 小孔成像原理,又称“暗室成像”原理。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经过劲舞,在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会形成一个上下点到的景物影像。 此后,化学家们发现,含有银盐的硝酸银经过光照之后会变黑,从而使人类在探索感光材料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二)尼埃普斯的“日光摄影法”。 在前代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法国人尼塞佛尔.尼埃普斯发明了“日光摄影法”,并用此方法拍摄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色》。 《窗外的景色》 尼埃普斯并不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他只是想通过将光线作用于感光材料,把影像记录下来,从而进行绘画。但他通过自己的实验,为摄影术指明了方向——将光作用与感光材料,以获取永久性的影像。他的摄影方法被称为“日光摄影法”。尽管这种方法由于其光敏感度太低,无法直接满足摄影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尼埃普斯是摄影术的真正发明者。

尼埃普斯 但是,出于保密的考虑,尼埃普斯一直拒绝公开他的摄影方法,因此他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承认。这使得“摄影术发明者”这一称号,落在了法国人路易.达盖尔的头上。 (三)达盖尔和“银版摄影法” 法国人路易.芒代.达盖尔(1787-1851)是“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 达盖尔是法国巴黎一家歌剧院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他一直对摄影术怀有极大的兴趣。为探索摄影术,达盖尔曾做过很多实验,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尼埃普斯利用“日光摄影法”进行摄影的消息迅速传开,于是达盖尔便向尼埃普斯寻求合作。之后,他们开始共同研究和改进摄影术的历程。四年后,尼埃普斯去世,失去了合作伙伴的达盖尔只得一个人继续探索。他以尼埃普斯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37年成功拍摄出了自己的首张照片《工作室一角》。 《工作室一角》 此后,达盖尔又用他研究出的技术队日常事物进行拍摄,从而形成了一套更加完整的拍

摄影技术发展史

本文由uufeixhi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摄影技术发展史 如果从明亮景物上反射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一个暗室,便可在对面墙壁上,形成一个暗淡的景物影像, 图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因为从物体上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下部,从下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 壁的上部.这种暗室成像的现象,在古代就已经知道了.1558 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 以清楚的叙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 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 今仍然留存着. 到 17 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来作为艺术家画画的辅助工具.他们将四面封 闭的暗箱装在一个轿子上,以便于短途运送,暗箱的顶上装有镜头及反光镜.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在暗箱内的画 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 直接描在纸上.这种发明,对准确地描绘风景建筑的透视与比例,是极为有用的. 暗室的基本原理.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像. 感光材料 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知道,有些物质在阳光的长时间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对于这种变化,人们常常认 为,像烧饭那样,是由于"热",而不是由于"光"在起作用.有些银化合物尤其敏感.早在 1727 年,德国 J舒尔策 (JSchulze)教授曾证明,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于玻璃瓶之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他指 出,单是热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这时,你可能会想,艺术家的暗箱和科学家的化学感光材料,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摄影来了.事实并不然. 大约是 1800 年,一位著名的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 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 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试图制作"阳光图片"(Sun-picture).他将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皮革上未被复盖部分即 逐渐变黑,而当取下树叶时,便留下白色的影子(左图).不幸的是,韦奇伍德未能防止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 部分变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烛光来观看).他也不能将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记录下来,因为光线实在太弱了.直至 1805 年他去世,韦奇伍德始终未能在这方面取得任何进展. 下一步的改进工作,是在将近 20 年之后,才在法国出现.在那里,N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试图把暗箱中 的影像直接记录在涂有化学药剂的石块或金属面上,并希望将这影像用新发明的平版印刷术印刷出来.根据 尼埃普斯的书信记载,1816 年,他曾用氯化银感光纸记录了一个非永久性的黑白相反的影像("负像").但是,尼 埃普斯想要得到的,是在金属板上形成一种正像,以便蚀刻后,能用油墨印刷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用一 种油溶的白沥青,涂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经长时间曝光,使沥青硬化.然后,将金属板置于熏衣草油中,把白沥 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这样,影像的明亮部分成为白色,在黑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现为影调与原物相似的正像. 尼埃普斯称这个方法为"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通过蚀刻,可在半透明纸上印制为像片. 1826 年,他成功地将一块铅锡合金板置于一个暗箱中,从他房子的顶楼工作室里,把窗外的景物记录了下来. 曝光时间约是 8 小时.这幅样子粗糙的影像,是用暗箱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存在. 尼埃普斯的这个日光硬化摄影法,后来,经过改进,为印刷制版所采用,但由于光敏度过低,始终没有直接应用 于摄影上. 达盖儿式摄影法 L达盖儿(Louis Daguerre)是巴黎艺术家和风景画家(左上图).他是了解尼埃普斯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达盖儿早以创办"西洋镜"(dioramas)而闻名.他用大幅的风景画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灯光效果,使观众通过一 个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及陌生的地方,借此达到娱乐的目的.后来,他用暗箱进行精心的描绘,以 供"西洋镜"展出.不久,他对用银化合物的化学方法来记录影像发生了兴趣,并想加以尝试. 他先同尼埃普斯通信,最后与他合作,共同探索"阳光摄影"的奥秘.但是,没有结果.沥青法的光敏度太低,而尼 埃普斯又不愿像达盖儿所主张的那样,用银盐作进一步的试验.4 年后,尼埃普斯死了,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 后来,达盖儿继续用金属板进行试验.这时,他用的是铜板,表面镀以银,并用碘蒸气进行光敏化,使铜板上形成 一层碘化银.但是,它的光敏度实在太低了,即使用当时最好的镜头,也拍不出影像来.后来他发现,当他把已曝 光的铜板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时,影像便得到加强或"显影",这才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至 1837 年,他已有 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对大部分明亮光线下的景物,曝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