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Report of Artificial I ntelligence Development

目录

1.语音识别 (3)

1.1.语音识别概念 (3)

1.2.语音识别发展历史 (4)

1.3.人才概况 (6)

1.4.论文解读 (8)

1.5.语音识别进展 (173)

语音识别

1.语音识别

1.1.语音识别概念

语音识别是让机器识别和理解说话人语音信号内容的新兴学科,目的是将语

音信号转变为文本字符或者命令的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理解讲话人的语义内容,

使其听懂人类的语音,从而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是一种非常自然和有效的人机交流方式。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与很多学科紧密相连,比如语言学、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心理和生理学等[8]。

语音识别首先要对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相关的语音信号处

理方法计算语音的声学参数,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最后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

语音识别。总体上,语音识别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和训练,即提取语音

库中语音样本的特征参数作为训练数据,合理设置模型参数的初始值,对模型各个参

数进行重估,使识别系统具有最佳的识别效果;第二个阶段就是识别,将待识别语音信

号的特征根据一定的准则与训练好的模板库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一定的识别算法得出识

别结果。显然识别结果的好坏与模板库是否准确、模型参数的好坏以及特征参数的选择

都有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语音识别也是一种模式识别,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和一般模式

识别过程相同,语音识别包括如图所示3 个基本部分。实际上,由于语音信息的复

杂性以及语音内容的丰富性,语音识别系统要比模式识别系统复杂的多。

图 6-1 语音识别系统框架

其中,预处理主要是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和分段加窗等处理,并滤除其

中的不重要信息及背景噪声等,然后进行端点检测,以确定有效的语音段。特征参数

提取是将反映信号特征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以此降低维数减小计算量,

用于后续处理,这相当于一种信息压缩。之后进行特征参数提取,用于语音训练

和识别。常用的特征参数有基于时域的幅度、过零率、能量以及基于频域的线性预

测倒谱系数、Mel 倒谱系数等。

1.2.语音识别发展历史

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在1952 年,AT & T 贝尔

研究所的Davis,Biddulph 和Balashek 研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个语音识别系统Audry 系统,可以识别10 个英文数字发音。这个系统识别的是一个人说出的孤

立数字,并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个数字中的元音的共振峰的测量。1956 年,在RCA 实验室,Olson和Belar 研制了可以识别一个说话人的10 个单音节的系统,

它同样依赖于元音带的谱的测量。1959 年,英国的Fry 和Denes 研制了一个能

够识别4 个元音和9 个辅音的识别器,他们采用了谱分析仪和模式匹配器。所不同

的是他们对音素的序列做了限制(相当于现在的语法规则),以此来增加字识别的

准确率。但当时存在的问题是的理论水平不够,都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成功。

60 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使用了电子计算机进行语音识别,提出了一系列语音识别技术的新理论—动态规划线性预测分析技术,较

好的解决了语音信号产生的模型问题。该理论主要有三项研究成果。首先是美国新泽

西州普林斯顿RCA 实验室的Martin 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基本的时间归一化方法,

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语音事件时间尺度的非均匀性,能可靠的检测到语音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有效地解决了识别结果的可变性。其次,苏联的Vintsyuk 提出了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将两段语音的时间对齐的方法,这实际上是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方法的最早版本,尽管到了80 年代才为外界知晓。第三个是卡耐基梅隆

大学的Reddy 采用的是音素的动态跟踪的方法,开始了连续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为后来的获得巨大成功的连续语音识别奠定了基础。

70 年代,语音识别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伴随着自然

语言理解的研究以及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

时期的语音识别方法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识别策略。其中苏联的Velichko 和Zagoruyko 的研究为模式识别应用于语音识别这一领域奠定了基础;日本的迫江

和千叶的研究则展示了如何利用动态规划技术在待识语音模式与标准语音模式

语音识别

之间进行非线性时间匹配的方法;日本的板仓的研究则提出了如何将线性预测分析技术加以扩展,使之用于语音信号的特征抽取的方法。同时,这个时期还提出了矢量量化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理论。

80 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这一时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有:(1)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技术的成熟和不断完善,并最终成为语音识别的主流方法。(2)以知识为基础的语音识别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进行连续语音识别的时候,除了识别声学信息外,更多地利用各种语言知识,诸如构词、句法、语义、对话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来帮助进一步对语音识别和理解。同时在语音识别研究领域,还产生了基于统计概率的语言模型。(3)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研究的兴起。ANN 具有较好的区分复杂分类边界的能力,显然它十分有助于模式识别。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采用基于反向传播算法(BP 算法)的多层感知网络[9]。

20世纪90 年代,语音识别技术逐渐走向实用化,在建立模型、提取和优化特征参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系统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许多发达国家和著名公司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以开发和研究实用化的语音识别产品,从而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产品问世。比如IBM 公司研发的汉语ViaVoice 系统,以及Dragon 工司研发的DragonDictate 系统,都具有说话人自适应能力,能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识别率。

21世纪之后,深度学习技术极大的促进了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识别精度大大提高,应用得到广泛发展。2009 年,Hinton 将深度神经网络(DNN)应用于语音的声学建模,在TIMIT 上获得了当时最好的结果。2011 年底,微软研究院的俞栋、邓力又把DNN 技术应用在了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任务上,大大降低了语音识别错误率。从此语音识别进入DNN-HMM 时代。DNN 带来的好处是不再需要对语音数据分布进行假设,将相邻的语音帧拼接又包含了语音的时序结构信息,使得对于状态的分类概率有了明显提升。同时DNN 还具有强大环境学习能力,可以提升对噪声和口音的鲁棒性。

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工业、通信、商务、家电、医疗、汽车电子以及家庭服务等各个领域。例如,现今流行的手机语音助手,就是将语音识

别技术应用到智能手机中,能够实现人与手机的智能对话功能。其中包括美国苹果公司的Siri 语音助手,智能360 语音助手,百度语音助手等[10]。

1.3.人才概况

全球人才分布

学者地图用于描述特定领域学者的分布情况,对于进行学者调查、分析各地区竞争力现况尤为重要,下图为语音识别领域全球学者分布情况:

图6-2 语音识别领域全球学者分布

地图根据学者当前就职机构地理位置进行绘制,其中颜色越深表示学者越集中。从该地图可以看出,美国的人才数量优势明显且主要分布在其东西海岸;亚洲也有较多的人才分布,主要在我国东部及日韩地区;欧洲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欧洲中西部;其他诸如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学者非常稀少;语音识别领域的人才分布与各地区的科技、经济实力情况大体一致。

此外,在性别比例方面,语音识别领域中男性学者占比87.3%,女性学者占比12.7%,男性学者占比远高于女性学者。

语音识别领域学者的h-index 分布如下图所示,大部分学者的h-index 分布在中间区域,其中h-index 在30-40 区间的人数最多,有752 人,占比37.3%,小于20 区间的人数最少,只有6 人。

语音识别

>60 50-60 40-50 30-40 20-30 <20

h-index

图 6-3 语音识别领域学者 h-index 分布

中国人才分布

我国专家学者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分布如下图所示。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发现,

京津地区在本领域的人才数量最多,其次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之下,内

陆地区的人才较为匮乏,这种分布与区位因素和经济水平情况不无关系。同时,

通过观察中国周边国家的学者数量情况,特别是与日韩、东南亚等亚洲国家相比, 中

国在语音识别领域学者数量较多且有一定的优势。

图 6-4 语音识别领域中国学者分布

人数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语音识别领域的合作情况可以根据AMiner 数据平台分析得到,通过统计论文中作者的单位信息,将作者映射到各个国家中,进而统计中国与各国之间合作论文的数量,并按照合作论文发表数量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如下表所示。

表 6-1 语音识别领域中国与各国合作论文情况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美合作的论文数、引用数、学者数遥遥领先,表明

中美间在语音识别领域合作之密切;此外,中国与欧洲的合作非常广泛,前10

名合作关系里中欧合作共占 4 席;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的论文数虽然不是最多,但是拥有最高的平均引用数说明在合作质量上中巴合作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4.论文解读

本节对本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及期刊论文进行挖掘,解读这些会议和期刊在2018-2019 年的部分代表性工作。这些会议和期刊包括: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Audio, Speech,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我们对本领域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统计出词频Top20 的关键词,生成本领域研究热点的词云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噪声(noise)、语言模型(language modeling)、音频(audio)是本领域中最热的关键词。

160

语音识别

161

论文题目:X-Vectors: Robust DNN Embeddings for Speaker Recognition

中文题目:X 向量:用于说话人识别的鲁棒 DNN 嵌入

论文作者:David Snyder, Daniel Garcia-Romero, Gregory Sell, Daniel Povey and

Sanjeev Khudanpur. X-Vectors: Robust DNN Embeddings for Speaker Recognition.

论文出处: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stamp/stamp.jsp?tp=&arnumber=8461375

研究问题:

捕捉说话者特征是语音识别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内容。大多数说话人识

别系统都是基于 i-vectors 来实现的。标准的基于 i-vectors 的方法由通用背景模型

(UBM )和大型投影矩阵 T 组成,该模型以无监督方式来学习。在早期的系统

中,神经网络经训练后,被用来分离说话者,从网络中提取帧级表示,并将其用作

高斯说话者模型的特征。近年来,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 )捕获说话者特征是当

前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DNN 嵌入性能也随着训练数据量的增加而高度扩展。

研究方法:

在本文中,研究者们使用数据增强来提高用于说话人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

(DNN )嵌入的性能。经过训练后,用于区分说话者的 DNN 将可变长度话语映

射到固定维嵌入,并将其称为 x 矢量。本文使用一系列数据增强的方法,包括增

加噪声、增加混响等,用以增加训练数据的数量并提高其鲁棒性。训练后,DNN 可对训练数据中的N 个说话者进行分类。一个训练示例包括大量语音特征(平均约3 秒)和相应的说话者标签。该模型从图层segment6 的仿射成分中提取嵌入。不包括softmax 输出层和segment7(因为训练后不需要它们),总共有420 万个参数。基于i-vector 和x-vector 的系统均使用了PLDA 分类器。x-vector 和i- vector 需先中心化,其后再使用LDA 投影。在SITW 开发中将LDA 尺寸调整为i-vector 为200,x-vector 为150。降维后,再使用自适应s 范数进行长度归一化和建模。

研究结果:

没有数据扩充的系统分别在SWBD 和SRE 数据集上对提取器进行了训练。不使用增强,SITW 上的最佳结果是通过i-vector(BNF)获得的结果,比DCF10- 2 处的x-vector 系统好12%。与SITW 上的x-vector 系统相比,声学i-vector 系统还实现了稍低的错误率。但是,即使不进行扩展,也可以通过x-vector 获得SRE16 粤语的最佳结果。就DCF10-2 而言,这些嵌入比任意i-vector 系统效果好约14%。使用了数据增强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LDA 增强对所有系统都有明显的改进。x-vector 可以从PLDA 增强中获得比baseline 系统更高的改进效果。在SITW 上,x-vector 系统的误码率略低于i-vector(声学),但在大多数工作点上仍落后于i-vector(BNF)。在SRE16 上,在DCF10-2 中,x-vector 比i-vector 保持约14%的优势。

论文题目:Boosting Noise Robustness of Acoustic Model via Deep Adversarial Training

中文题目:通过深度对抗训练提高声学模型的噪声鲁棒性

论文作者:Bin Liu, Shuai Nie, Yaping Zhang, Dengfeng Ke, Shan Liang, Wenju Liu Boosting Noise Robustness of Acoustic Model via Deep Adversarial Training

论文出处: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ICASSP)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document/8462093

162

语音识别

163

研究问题:

在真实环境中,语音信号很容易受到噪声和混响的干扰,尤其在远场条件下, 由

于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随传播距离呈指数衰减,语音信号受到噪声和混响 的干扰更

加严重,因此自动语音识别系统性能很难得到有效提升。针对语音识别 系统在噪声环

境下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作者提出了深度对抗声学模型训练框架, 减小了噪声环境语

音数据和真实训练数据的分布差异,从而提升声学模型的鲁棒 性。

研究方法:

语音识别模型的噪声鲁棒性问题主要来源于纯净训练数据和带噪测试数据

的分布差异。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 )可以通过

对抗训练的方式,连续逼近指定的数据分布。GAN 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生

成器用来生成样本,判别器用来判断样本是否来自真实训练集。二者进行对抗训

练,使得生成器生成的样本尽可能逼近真实训练数据。

针对语音识别系统在噪声环境下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作者提出深度对抗和

声学模型联合训练的框架,如下图所示,框架由生成器(G )、判别器(D )以及

分类器(C )组成。生成器用来把带噪语音数据分布变成纯净语音;判别器用来

判定语音信号是否来自真实纯净训练集;声学模型作为分类器,指导生成器提取

区分性特征。生成器、判别器和声学模型进行联合对抗训练,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

进。

通过深度对抗的联合训练策略,可以减小噪声环境语音数据和真实训练数据的分布差异,提升声学模型的鲁棒性。相对于语音增强方法,该框架没有增加计算的流程和复杂度,而且不需要一一对应的带噪数据和纯净数据,可作为通用训练框架提升已有声学模型的噪声鲁棒性。

研究结果:

作者使用了CHiME-4 数据及对提出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声学模型的鲁棒性,在词错误率(WER)上相比于基线系统有较大的提升。

论文题目:Modality Attention for End-to-end 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中文题目:基于模态注意力的端到端音视觉语音识别

论文作者:Pan Zhou, Wenwen Yang, Wei Chen, Yanfeng Wang, Jia Jia.

论文出处: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document/8683733

研究问题:

随着语音识别的快速发展,纯粹靠声音的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但是在嘈杂环境中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会明显下降。而人在嘈杂环境中不仅靠声音信息,还结合讲话者的嘴唇和面部视觉信息来理解讲话者的意思。解决嘈杂环境下的语音识别问题可以通过在语音基础上加入视觉信息,通过视、听模态信息的融合来增强语音识别的效果(Automatic 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利用视觉信息来增强语音识别的效果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两者帧率不同,如何将两种模态信息融合在一起,二是如何选择音频和视频的权重。

研究方法:

作者提出一种基于模态重要程度的注意力机制,可以根据模态的信息含量自适应调整模态的权重来融合音视觉特征。

164

语音识别

165

具体方法是分别使用两个神经网络编码器对输入的不同模态的序列进行逐

层特征抽取,得到高层特征表达。然后,由解码器分别对不同模态的特征表达进行

注意力计算,得到声音和视觉模态信息中对应于当前解码时刻的上下文向量

(context vector )。不同模态的上下文向量经由模态间的注意力自动对不同模态

的信息进行融合,最后输入到输出层得到解码输出预测。

在编解码框架下,由于融合的是不同模态的上下文向量,而不是对原始特征

或者编码器输出的高层特征进行直接融合,解决了不同模态的特征长度不同的问题。

同时,这种模态注意力(Modality Attention )依据不同模态各自的重要程度

计算出相应的融合系数,反应了不同模态在当前解码时刻的不同贡献度,可以随

着不同解码时刻的不同信噪比等得到不同的模态融合权重,得到更加鲁棒的融合信

息。

研究结果:

作者在 150 小时的电视新闻类音视觉数据上进行了测试,在信噪比为 0dB

(信号与噪声大小相当)时,多模态识别将准确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模型在

不同噪声下,体现出了对语音和视频两种不同模态间的依赖。随着噪声的提升, 模型

在融合音视觉时,对视觉信息的依赖比例在逐渐提升。

论文题目:State-of-the-Art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Sequence-to-Sequence Models

中文题目:先进的序列识别语音识别模型

论文作者:Chung-Cheng Chiu, Tara N. Sainath, Yonghui Wu, Rohit Prabhavalkar,

Patrick Nguyen, Zhifeng Chen, Anjuli Kannan, Ron J. Weiss, Kanishka Rao, Ekaterina

Gonina, Navdeep Jaitly, Bo Li, Jan Chorowski, Michiel Bacchiani .

论文出处: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abstract/document/8462105

研究问题:

序列到序列模型已经在自动语音识别(ASR)社区中获得了普及,这是一种

将常规ASR 系统的分离的声学,发音和语言模型(AM,PM,LM)折叠到单个神

经网络中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这样的方法是否可以取代当前基于HMM 的最新技术的神经网络声学模型。尽管序列到序列模型是完全神经网络化的,无需有限的状态转换器、词典或文本规范化模块。训练这种模型比传统的ASR 系

统更简单:它们不需要决策树进行引导,也不需要从单独的系统生成的时间对齐。但是,迄今为止,这些模型都无法在大型词汇连续语音识别(LVCSR)任务上胜过最

先进的ASR 系统。

研究方法:

本文的目的是探索各种结构和优化方面的改进,以允许序列到序列模型在语

音搜索任务上明显优于传统的ASR 系统。在此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放在对LAS 模型

的改进上。LAS 模型是一个单一的神经网络,其中包括类似于常规声学模型的编

码器。我们既考虑对模型结构的修改,也考虑优化过程。在结构方面,首先,我

们探索单词模型(WPM),我们比较了LAS 的字素和WPM,并发现WPM 有适

度的改进。接下来,我们探索合并多头注意力,它使模型能够学习到编码特征的多

个位置。

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结构改进(WPM,MHA)后,在WER 方面提高了11%,

而优化改进(MWER,SS,LS 和同步训练)后又提高了27.5%,而语言模型记

录的改进又提高了3.4%。应用于Google 语音搜索任务后,我们的WER 为5.6%,

而混合HMM-LSTM 系统的WER 为6.7%。在命令任务中测试了相同的模型,

在WER 指标方面,我们的模型达到4.1%,混合系统达到5%。

论文题目:Deep Audio-visual Speech Recognition

中文题目:深度视听语音识别

论文论文作者:Triantafyllos Afouras; Joon Son Chung; Andrew Senior; Oriol Vinyals; Andrew Zisserman.

166

语音识别

167

论文出处: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abstract/document/8585066

研究问题:

唇读,作为一种仅凭视觉信息就能识别所说内容的能力,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能。由于同音字的存在,它在字面上本质上是模棱两可的-不同的字符会产生完全相同的口音序列(例如“ p”和“ b”)。合理的使用句子中相邻单词的上下文和/或语言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歧义。唇读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场景: 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命令”向手机发送指令或消息;转录和重新复制档案无声电影;解决多人同时语音并且总体上改善了自动语音识别的性能。由于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众所周知的两个发展,使得上述这些应用成为可能。基于为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而开发的最新编码器-解码器体系结构——唇读模型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方法:

与以前的工作着重于识别有限数量的单词或短语不同,我们将唇读作为一个开放世界的问题来解决-无限制的自然语言句子和野外视频。首先,我们比较了两种唇读模型,一种使用 CTC 损失,另一种使用序列间损失。两种模型都建立在变压器自我关注架构的基础上。其次,我们研究了唇读在多大程度上与音频语音识别相辅相成,特别是当音频信号有噪声时;再次,我们引入并公开发布了两个用于视听语音识别的新数据集:LRS2-BBC ,由英国电视台的数千个自然句子组成;和 LRS3-TED ,其中包括从 YouTube 获得的数百小时的 TED 和 TEDx 演讲。我们训练的模型在唇读基准数据集上大大超越了所有先前的工作。

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效果最佳的网络是TM-seq2seq,使用语言模型进行解码时,LRS-BBC 的WER 达到50%,与之前的70.4%的最新水平相比,提高了20%以上。在LRS2-BBC 上进行评估时,TM-seq2seq 模型展示出增加波束宽度的效果。

对比实验表明,当音频信号有噪声时,嘴巴的运动为语音识别提供了重要线索。甚至在音频信号干净的情况下也可以提高性能。例如,使用视听TM-CTC 模型时,单词错误率从仅音频的10.1%降低到LRS2-BBC 的8.2%,从LRS3-TED 的6.0%降低到5.0%。与仅音频模型相比,使用视听TM-seq2seq 时获得的收益相似。当在原始话语中添加噪声来合成的嘈杂音频与两个数据集的纯音频情况相比时,性能下降了60%以上。这表明在仅限于音频模型的性能上,该模型对单词错误率的

评分与仅使用嘴唇获得的错误率相似。但是,将这两种方式组合起来可带来显着的改进,所有模型和数据集的字错误率均下降20%-30%。因此,在存在较大背景噪音

的情况下,视听模型的性能要比仅视频或仅音频的模型好得多。

论文题目:Parameter Uncertainty for End-To-End Speech Recognition

中文题目:端到端语音识别中的参数不确定性研究

论文作者:Stefan Braun and Shih-Chii Liu.

论文出处: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abstract/document/8683066

研究问题:

近期端到端(End-to-End)的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研究相比于DNN-HMM 混合系统,在模型结构和训练过程方面有了明显

简化。传统的端到端模型通常使用确定性参数(Deterministic Parameters), 即每

个参数对应一个确定的实数值。然而在对相关任务进行训练过程中,该类方法仅

对参数大小进行编码,没有直接对参数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或重要性(Importance)进行直接编码,但是这些内容也包含重要的信息。因此学者们开

始研究将参数以概率的形式进行编码,来探索神经网络中的参数不确定性。相关

168

语音识别

169

研究工作表明,在自动语音识别之外的其他多个任务的剪枝实验中,参数信噪比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与参数重要性展现出很高的相关性。目前在语音识别领域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已知仅有的一项研究从贝叶斯模型角度使用变分推断框架(variational inference framework )导出概率网络图。本文从参数角度提出另一种概率网络,避免了对贝叶斯模型解释的需求。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使用不确定性参数的端到端方法将自动语音识别任务的领域适用性,包括纯净语音和带噪语音;提出基于信噪比(SNR-based )的正则化方案来控制参数根据其重要性来更新;使用不同的信噪比水平的概率网络来评估;对比了在领域适用过程中不同信噪比水平的网络如何容忍(tolerate )参数剪枝及灾难性遗忘(catastrophic forgetting )程度在网络中是如何变化的。

基础端到端的模型包括 5 层的双向 LSTM 网络(每个方向包含 320 个单元) 和最终 640×59 的网络映射至输出标签。

确定性模型(deterministic models )使用默认 LSTM 单元,参数集合 包含 LSTM 权重 , 偏差 及映射权重

概率模型(probabilistic models )使用具有高斯权重的 LSTM 模型,参数集合 包含 LSTM 权重的均值 ,参数化权重标准差 ,偏差 及映射权重

使用 Xavier uniform initialization (下式)初始化 , 和 。

参数化标准差 使用下式进行初始化

在概率模型中,对参数化标准差通过使用权值衰减(衰减项? = ||||2)

2

来增强低信噪比参数。

研究结果:

本文对使用具有概率权重参数的LSTM 对端到端的语音识别模型进行了评估。测试集使用Wall Street Journal(在纯净条件下的数据)和CHiME-4 的语音识别任务(含有噪音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参数剪枝和领域适用性方面概率模型获得了比确定性模型更好的结果。概率模型的关键优势是对特定参数信噪比的可用性,在训练时与参数的重要程度相关性较高。

论文题目:Stochastic Adaptive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for Keyword Spotting

中文题目:面向关键词检出的随机自适应神经网络结构搜索

论文作者:Tom Véniat, Olivier Schwander and Ludovic Denoyer

论文出处: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document/8683305

研究问题:

目前关键词定位(Keyword Spotting)问题(如在实时音频流中确定关键词)的主要方法是在连续的滑动窗口中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识别。在目前神经网络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的研究中发现的网络结构都是静态的(相同的神经网络结构在预测时重用)。由于任务的复杂性,目前基准模型通常很大,导致预测阶段计算资源及能源消耗水平较高。

研究方法:

文章提出了随机自适应神经网络结构搜索(Stochastic Adaptive 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 SANAS)模型,能够在模型推断阶段自适应地在线调整神经网络的结构(当任务简单时使用较小的结构,当任务复杂时使用较大的结构)。关键词定位(Keyword Spotting)可以抽象为一个音频流序列标注问题,在每个

时间步长(timestep),系统接收一个数据点,生成一个输出标签(在音频流

中通常为一个时频特征图,为给定关键字是否存在的判断)。

170

语音识别

171

文章定义了一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隐含表示预测在每个时步(timestep )进行网络结构变化的设置。

在时步 t 中,从前一隐藏状态生成的结构分布Γ , = ( , ),其中 为上下文 1, 1, … , ?1, ?1的编码隐含表示,在每一步 的更新根据神经网络结构 , 参数 确定 +1 = ( , , , )。然后从Γ 中抽取出离散结构H ,并通过输入 进行评估。评估过程给出特征向量Φ (x , , ° H )来计算下一个隐含状态, 并根据 (z , x , , ° H )来预测模型 。虚线代表 sa mpling 操作,在推理阶段, 每个 timestep 中选出具有最高概率的结构。

下图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trad-fpool3)的 SANAS 结构:

网络层之间的连接通过上述模型采样生成,高亮的网络结构是增加了快捷连接(shortcut connections )的基准模型。

研究结果:

实验评估数据使用了 Speech Commands 数据集。实验对比了传统的静态模型和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 SANAS 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 FLO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同时相对于基准方法识别出了更多的关键字,准确率也更高。

论文题目:Adversarially Trained End-to-end Korean Singing Voice Synthesis System

中文题目:基于对抗训练的端到端韩语歌声语音合成系统

论文论文作者:Juheon Lee, Hyeong-Seok Choi, Chang-Bin Jeon, Junghyun Koo, Kyogu Lee.

论文出处:2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NTERSPEECH 2019.

论文地址: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09375259.html,/archive/Interspeech_2019/pdfs/1722.pdf

研究问题:

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基于神经网络的歌声语音合成系统,系统基

于歌声、歌词及乐谱平行数据来训练声学模型(acoustic model),用来预测声码器(vocoder)的输入特征。尽管这些基于神经网络的歌声合成系统能够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预测声码器特征的网络仍然具有局限:不能超过声码器的性能上限。因此,本

文研究能够直接生成线性频谱图来代替声码器特征的端到端模型,其挑战在于端到

端模型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而且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

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的歌声合成系统能够基于适量的训练数据使用端到端的方式进行

训练。系统结构如下图:

172

人工智能与语言识别

人工智能与语言识别 摘要: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电脑发明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使电脑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语音识别技术是集声学、语音学、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等诸领域的一项综合技术,应用需求十分广阔,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模拟人脑结构机制的一门新兴科学。本文针时语音识别的特点,对BP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而结合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有效的方法——遗传(GA)算法。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识别时问,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语音的识别率。 关键词:语言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BP网络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peech Recognition Abstract: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mong the mankind.Since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many scientis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abling the comput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al language.Speech recognition is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f such areas as acoustics,phonetics,linguistics,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which can be used widely.The res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ocused by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The neural network is a new developing science,which simulates the mechanism of human brain and was putted forward by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 scienc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P neural network in the res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The training speed can be accelerated by the method and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s also promoted. Key words:speech recognition;neural network;genetic algorithm;BP network 正文 一、语言识别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计算机己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习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各项事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计算机智能化地与人进行通信,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方便成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二、语言识别的基本原理 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主要是指让机器听懂人说的话,即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地识别出语音的内容,从而根据其信息,执行人的各种意图。现代语音识别技术以神经网络为主要发展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神经网络已经成为语音识别的一条重要途径。人工神经网络(ANN)是采用大量的简单处理单元广泛连接起来构成的一种复杂信息处理网络。网络的训练学习是应用一系列输入矢量,通过已确定的算法逐步调整网络的权值,最终达到期望的目标。BP神经网络是神经网络中前向神经网络的核心部分,BP算法的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和误差的反向传播组成。大部分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系统实现识别功能都要经过从特征参数提取到应用识别算法进行识别的过程。 三、语音识别中的BP网络构造

人工智能论文 语音识别

信息学院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课程论文题目: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信号识别 作者黄超班级自动08-1BF班 系别信息学院专业自动化 完成时间 2011.6.12

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信号识别 摘要 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电脑发明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使电 脑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语音识别技术是集声学、语音学、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人工 智能等诸领域的一项综合技术,应用需求十分广阔,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模拟人脑结构机制的一门新兴科 学,它模拟了人类神经元活动的原理,具有自学习、联想、对比、推理和概括能力,为很好 地解决语音识别这样一个复杂的模式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针时语音识别的特点.对BP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进而结合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有效的方法——遗传(GA)算法。针对传统BP算法识别准确率高 但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对BP网络进行改进,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GABP),并建立相应的语音识别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识别时问,提 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语音的识别率。 关键词:语音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遗传神经网络,BP网络 THE RSR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ABSTRAC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mong the mankind.Since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many scientis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abling the comput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al language.Speech recognition is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f such areas as acoustics,phonetics,linguistics,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which can be used widely.The res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ocused by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The neural network is a new developing science,which simulates the mechanism of human brain and was putted forward by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 science.It is not the overall description of human brain,but the abstract,simulation and simplifying of the physical neural networks of human being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exploring the human brain mechanism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storing and searching.If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se mechanisms,a new way for the researc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tc.

2020年公需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一骨骼识别、二人脸识别、三步态识别、四虹膜识别、五语音识别)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练习一:骨骼识别) 1、(单选,10分)单人骨骼识别不需要包含如下处理过程() A 、关键点区分 B 、关键点检测 C 、关键点串联 D 、结果输出 答案:A 2、(单选,10分)以下哪项不属于目前常用的人体骨架关键点的定义方式() A 、18 个关键点 B 、14 个关键点 C、25 个关键点 D、7 个关键点 答案:D 3、(单选,10分) 以下哪种环境/ 条件有助于提升人体骨骼识别的准确率() A 、肢体遮挡 B 、光照良好 C 、观察视角变化 D 、衣服包裹严实 答案:B 4、(单选,10分)人体骨骼识别与哪项技术的关联程度最低() A 、区块链技术 B 、视频采集技术 C 、图像处理技术 D 、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答案:A 5、(单选,10分)以下哪项不是骨骼识别系统包含的功能() A 、图像采集 B 、图像预处理 C 、图像模糊化 D 、骨骼关键点识别 答案:C 6、(单选,10分)以下哪项不属于造成多人骨骼识别较单人骨骼识别更具挑战的因素() A 、关键点区分性弱 B 、背景中的局部区域容易混淆 C 、人与人的重叠 D 、需串联的关键点个数增多 答案:D

7、(单选,10分)当前的骨骼识别技术不适用于以下哪个应用场景() A 、身份认证 B 、视频监控 C 、体感游戏 D 、运动员辅助训练答案:A 8、(单选,10分) 8. 以下哪家公司不属于人体骨骼识别领域的代表企业() A 、商汤科技 B 、旷视科技 C 、携程旅行网络科技 D 、凌感科技 答案:C 9、(单选,10分)人的头颈、肩部、手肘关节、手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可作为人体骨骼关键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10、(单选,10 分)在自顶向下方法中,人体目标检测需要用方框标记出一块尽可能大的区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练习二:人脸识别) 1、(单选,10分) 以下哪项不是人脸识别系统包含的功能() A 、图像采集 B 、图像预处理 C 、图像模糊化 D 、匹配比对 答案:C 2、(单选,10分) 未来人脸识别的个人隐私防护不包含() A 、随意授权自己的人脸信息 B 、立法保障“脸权” C 、规范化人脸数据的使用方法 D 、打击隐私泄露行为 答案:A 3、(单选,10分)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识别技术() A 、人脸识别 B 、车牌识别 C 、掌纹识别 D 、语音识别 答案:B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

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发展报告Report of Artificial I ntelligence Development

目录 1.语音识别 (3) 1.1.语音识别概念 (3) 1.2.语音识别发展历史 (4) 1.3.人才概况 (6) 1.4.论文解读 (8) 1.5.语音识别进展 (173)

语音识别 1.语音识别 1.1.语音识别概念 语音识别是让机器识别和理解说话人语音信号内容的新兴学科,目的是将语 音信号转变为文本字符或者命令的智能技术,利用计算机理解讲话人的语义内容, 使其听懂人类的语音,从而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是一种非常自然和有效的人机交流方式。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与很多学科紧密相连,比如语言学、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心理和生理学等[8]。 语音识别首先要对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相关的语音信号处 理方法计算语音的声学参数,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最后根据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 语音识别。总体上,语音识别包含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和训练,即提取语音 库中语音样本的特征参数作为训练数据,合理设置模型参数的初始值,对模型各个参 数进行重估,使识别系统具有最佳的识别效果;第二个阶段就是识别,将待识别语音信 号的特征根据一定的准则与训练好的模板库进行比较,最后通过一定的识别算法得出识 别结果。显然识别结果的好坏与模板库是否准确、模型参数的好坏以及特征参数的选择 都有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语音识别也是一种模式识别,其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和一般模式 识别过程相同,语音识别包括如图所示3 个基本部分。实际上,由于语音信息的复 杂性以及语音内容的丰富性,语音识别系统要比模式识别系统复杂的多。 图 6-1 语音识别系统框架 其中,预处理主要是对输入语音信号进行预加重和分段加窗等处理,并滤除其 中的不重要信息及背景噪声等,然后进行端点检测,以确定有效的语音段。特征参数 提取是将反映信号特征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以此降低维数减小计算量,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应用围变得越来越广,而模式识别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介绍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模式识别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着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模式识别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模式识别与统计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控制论等都有关系。它与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的研究有交叉关系。模式识别的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模式识别;数字识别;人脸识别中图分类号;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s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ly. Pattern recogni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related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Pattern recognition is a basic human intellige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20th century, 40 years of computer and the ri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1950s,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statistics, psychology,

语音识别技术文献综述

语音识别技术综述 The summarizati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张永双 苏州大学 摘要 本文回顾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综述了语音识别系统的结构、分类及基本方法,分析了语音识别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音识别;特征;匹配 Abstact This article review the courses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summarize the structure,classifications and basic methods of speech recognition system and analyze the direction and the issues which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ay confront with. Key words: speech recognition;character;matching 引言 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语音识别是一门交叉学科,所涉及的领域有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甚至还涉及到人的体态语言(如人民在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行为动作可帮助对方理解)。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例如相对于键盘输入方法的语音输入系统、可用于工业控制的语音控制系统及服务领域的智能对话查询系统,在信息高度化的今天,语音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 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开始二十世纪50年代。1952年,AT&Tbell实验室的Davis等人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能识别十个英文数字发音的实验系统:Audry系统。

语音识别方法及发展趋势分析

语音识别改进方法及难点分析 ——《模式识别》结课小论文 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 学号:2120151177 姓名:杜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模式识别也在模型和算法上愈发成熟。本文根据近105年文献,分析最新声音识别的方法和应用。 关键字:模式识别声音识别方法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语音识别的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焦点。人们致力于能使机器能够听懂人类的话语指令,并希望通过语音实现对机器的控制。语音识别的研究发展将在不远的将来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语音识别大致的流程包括:特征提取、声学模型训练、语音模型训练以及识别搜索算法。作为一项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针对语音识别的各部流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改造,以期发现更好的方法来完成语音识别流程中的各步骤,以此来促进在不同环境下语音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通过查阅近10年国内外文献,分析目前语音识别流程中的技术进展和趋势,并在文章最后给出几项语音识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从而分析语音识别之后的市场走势和实际利用价值。 一、语音识别的改进方法 (一)特征提取模块改进 特征提取就是从语音信号中提取出语音的特征序列。提取的语音特征应该能完全、准确地表达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的目的是提取语音信号中能代表语音特征的信息,减少语音识别时所要处理的数据量。语音信号的特征分析是语音信号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分析出可以代表语音信号本质特征的参数,才能对这些参数进行高效的语音通信,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等处理,并且语音合成的好坏,语音识别率的高低,也都取决于语音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目前,针对特定应用的中小词汇量、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已经能够满足通常应用的要求,并逐步投入了实用。而非特定人、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仍是

人工智能 语音识别 论文

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信号识别 摘要 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自电脑发明以来,人们就一直致力于使电脑能够理解自然语言。语音识别技术是集声学、语音学、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等诸领域的一项综合技术,应用需求十分广阔,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模拟人脑结构机制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模拟了人类神经元活动的原理,具有自学习、联想、对比、推理和概括能力,为很好地解决语音识别这样一个复杂的模式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针时语音识别的特点.BP 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进而结合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有效的方法——遗传(GA)算法。针对传统BP 算法识别准确率高但训练速度慢的缺点,对BP 网络进行改进,构建了一种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语音识别算法(GABP),并建立相应的语音识别系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缩短了识别时问,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语音的识别率。关键词:语音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遗传神经网络,BP 网络RECOGNITIO THE RSR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ABSTRAC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 among the mankind.Since the computer was invented,many scientis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abling the computer to understand the natural language.Speech recognition is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of such areas as acoustics,phonetics,linguistics,computer sci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which can be used widely.The res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ocused by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The neural network is a new developing science,which simulates the mechanism of human brain and was putted forward by the developing of modern science.is not the overall description of human brain,the abstract,It but simulation and simplifying of the physical neural networks of human beings.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exploring the human brain mechanism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storing and searching.If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se mechanisms,a new way for the research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tc. can be opened u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a system which using a physically feasible system to imitat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erve cells in human brain,which has the ability of self—learning,contrasting,reasoning and summarizing .It have offered a new way in solving such complicated pattern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as speech recognition.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P neural network in the research of speech recognition. BP neural network can get higher identification precision, but its training speed is very low, a new recognizing algorithm based on BP algorithm by combining with good effect method in ANN which named genetic algorithm (GA) was proposed and used to improve the BP neural network.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ining speed can be accelerated by the method and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is also promoted.words: Key words speech recognition,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genetic neural network, BP network 1.绪论1.1 1.1 课题背景1.1.1 语音识别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计算机己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习惯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各项事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计算机智能化地与人进行通信,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方便成为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主要是指让机器听懂人说的话,即在各种情况下,准确地识别出语音的内容,从而根据其信息,执行人的各种意图。语音识别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它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信息研究诸领域中的一个。语音识别的最大优势在于使得人机用户界面更加自然和容易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技

六年级信息技术《语音识别》教学设计

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第26课语音识别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工智能模块的最后一课。本课是一个实践活动,应用计算思维,结合xDing软件AI模块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首先提出问题——如何实现语音控制。xDing软件中AI选项中有“智能语音输入”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向开源机器人“小丁”发出语音指令。 然后解决问题——“小丁”怎样才能“听懂”语音指令?教材中指引学生用“如果”条件语句进行指令判断,然后根据语音指令写出不同执行方式。 最后总结验证——运行程序,并通过话筒发出指令,观察舵机运行状况。根据舵机转动情况调整程序让“小丁”能“听懂”更多语音指令。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已经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分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xDing软件中AI模块中的控件的应用也有了使用经验。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数字化学习方式了解现实生活中语音识别的意义。 2.通过硬件搭建和xDing软件编程制作语音控制的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3.尝试利用编程和语音识别技术实现更细致的舵机控制,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掌握使舵机摇臂模拟开关门的算法。 2.学会使用xDing软件实现语音控制舵机开关门的编程操作。 难点:体验用计算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尝试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控制舵机的编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对应用xDing软件实现人工智能的兴趣,提高学生编程热情。 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语音识别相关视频,让学生欣赏。 2. 讨论所看到的画面介绍了什么知识? 3. 现实生活中语音识别有哪些实际应用?未来语音识别可能会帮助人们做什么? 4. 小问号看了以后也想要设计一个“听话”的门。小博士说xDing软件中的人工智能模块可以帮助他实现。同学们觉得应该利用哪些控件帮助小问号实现梦想? 板书:语音识别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了解人工智能正在步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特别是语音识别技术越来越成熟,被广泛应用在翻译、门禁等领域。 二、新授 1. 硬件搭建。 (1)舵机接上白色摇臂代表门的开关状态。 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在很多玩具中都有使用。 (2)将白色摇臂按照垂直于舵机最长边的方向固定好(这里代表舵机0度)。 (3)用数据线连接开源机器人“小丁”和舵机。 舵机连接线“棕”“红”“橘”,与开源机器人舵机接口1“黑”“红”“黄”相对应。 (4)用USB数据线将开源机器人与电脑连接起来并安装固件。 【设计意图】硬件有固定的连接方法,这里必须通过课件或者教师演示把固定接法讲述清楚,特别是接口号和后面编程时选择的号码要一一对应。 2.编写程序。 (1)设置初始角度。 我们先把门先关上,找找看哪个控件可以帮我们设置好关门的初始状态?

人工智能语音篇文案

语音转写页面:(隶属于语音识别) 主标题:语音转写。 副标题:可将长段音频文件转为文字 按钮1:立即使用 按钮2: 查看文档 应用场景的文案: 1.会议和访谈记录: 将会议和访谈的音频转化为文字存稿,让后期的信息检索和整理更加方便快捷。 2.电话销售和客服: 将坐席通话转化成文字,帮助电话质量检查和信息同步,同时为数据挖掘提供原料基础。 3.视频字幕: 将视频中的音频文件进行语言转写,轻松生成与视频相对应的字幕文件。 参数说明的文案: 1.支持语种:中文普通话,英文,中英混合。 2.文件识别的大小限制为32MB。 3.支持语音的格式:采样率为16K,采样位数为16bit,单声道的wav语音。 支持平台的文案: 按钮1:REST API(短语音) 按钮2:REST API(长语音) 长语音转写页面:(隶属于语音识别) 主标题:长语音转写。 副标题:可将长段音频文件转化为文字。 按钮1:立即使用 按钮2:产看文档 应用场景的文案: 1.会议和访谈记录: 将会议和访谈的音频转化为文字存稿,让后期的信息检索和整理更加方便快捷。 2.电话销售和客服: 将坐席通话转化成文字,帮助电话质量检查和信息同步,同时为数据挖掘提供原料基础。 3.视频字幕: 将视频中的音频文件进行语言转写,轻松生成与视频相对应的字幕文件。 参数说明的文案: 1.支持语种:中文普通话,英文,中英混合。 2.文件识别的大小限制为32MB。 3.支持语音的格式:采样率为16K,采样位数为16bit,单声道的wav语音。 支持平台的文案: 按钮1:REST API(短语音) 按钮2:REST API(长语音) 普通语音合成页面(隶属于语音合成) 主标题:普通语音合成, 副标题:同花顺语音合成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开发者 提供全面优质的文字转语音服务。支持中英双语及多种音色,合成语音自然流畅乎真人发声。可为智能助手、智能机器人、文学阅读等领域提供语音合成解决方案,让您的应用开口说话。 按钮1:免费试用 按钮2 :技术文档 功能体验的文案: 文本框:欢迎使用同花顺AI开放平台。 技术提供方按钮1:同花顺AI Lab 按钮2:同花顺优图 声音类型选择框:中英男声选择框:中文女声选择框:英文女生 语速放一个音量调节旋转按钮 按钮:播放 产品优势的文案 1.实时合成:支持普通话,英文,中英混杂的实时录入实时合成,随写随听。

语音识别技术人工智能5092200

语音识别技术人工智能论文 一:前沿 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使人们能够甩掉键盘,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操作。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 二:语音识别技术概述 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语音识别技术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机器翻译及语音合成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复杂的应用,例如语音到语音的翻译。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 语音识别是解决机器“听懂”人类语言的一项技术。作为智能计算机研究的主导方向和人机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一直受到各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的突破,

其对计算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以语音识别技术开发出的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声控电话交换、信息网络查询、家庭服务、宾馆服务、医疗服务、银行服务、工业控制、语音通信系统等,几乎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行业和每个方面。 三.语音识别的研究历史 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Bell 实验室开发的Audry系统是第一个可以识别10个英文数字的语音识别系统。1959年,Rorgie和Forge采用数字计算机识别英文元音和孤立词,从此开始了计算机语音识别。60年代,苏联的Matin等提出了语音结束点的端点检测,使语音识别水平明显上升;Vintsyuk提出了动态编程,这一提法在以后的识别中不可或缺。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重要成果是提出了信号线性预测编码(LPC)技术和动态时间规整(DTW)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和不等长语音匹配问题;同时提出了矢量量化(VQ)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理论。 80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HMM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成功应用。1988年,FULEE Kai等用VQ/I-IMM方法实现了997个词汇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SPHINX。这是世界上第1个高性能的非特定人、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进入90年代后,语音识别技术进一步成熟,并开始向市场提供产品。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

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方法分析

血I「技术昌应用〕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9月第20卷第9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方法分析 崔娟,吴磊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2737) 【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语音识别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普遍地接触到各类语音识别产品,如手机中的智能语音助手、车栽语音导航、天猫精灵等.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在很多应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但是在语音特征提取准确性、识别稳定性、语言建模等方面仍需亟待改进,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领域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做出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TP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24(2019)09-0168-02 1引言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幅度跨越了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语音识别系统从“不能用”到"可以用”的跨越式突破,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新高潮切。目前,在当前的市场上,虽然很多语音识别系统都初步实现了人与机器的沟通,但是仍有一些语音识别技术不是很完善。因此在针对语音识别技术改进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加强语音识别系统对语音、语义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也要深刻意识到研究结果和实际运用会出现的差异和问题,以及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满足人们对人工系统的语音识别需求。深度学习的加入就是为了加强语音识别系统的运用,满足人们对语音识别系统提出的更高要求。 2语音识别技术的简介 语言识别技术其实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人的发音或者是声线去进行理解,然后将语音信号转变为一种相应的文本,其过程可以简单总结为:语音信号预处理— —语音信号特征提取— —在语音模型库中找到相应的模式进行匹配— —在语言模型库中对语言进行处理— —完成识别。 人们对语音识别准确性、实用型的需求促进了语音识别系统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语音识别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语音识别系统也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了人们的生活和市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语音识别技术不仅在生活上对人们起到帮助,而且在工业发展、通信技术、甚至医疗区域都慢慢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⑵。尤其在2000年到2010年这一期间,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语音识别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好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人员并将语音识别系统自身所能涉及的领域又进行了新的扩大。其中就包括对噪音信号的处理、信息的识别、以及对声线的识别和智能语音合成等等。总的来说,人类能够与机器进行畅通交流一直都是我们极力研究和期待的事情,语言识别技术很好的满足了人们这一想象和需求。 3目前传统语音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 3.1语音识别技术无法进行更好的提升 虽然时代在慢慢进步,但是在研究语音识别系统方面,我们的研究者也遇到了研究事业的“瓶颈期”。虽然现在有很多的设备都安装了语音识别系统,也做到了人与机器之间进行沟通,但是机器始终是机器,就算能够识别语音但是也只能识别一些基础的简单语言回。相对于专业的术语还很难做到识别和理解。研究者在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造和创新,最终使得语音识别系统在知识理解方面加强了一些对外语以及方言的理解。但是对于噪声处理、系统鲁棒性、语音复杂模型等方面仍然是需要克服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提升。 3.2语音识别系统无法进行准确的数据特征提取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很多设备也与互联网接轨,在当下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系统就成为了现在的社会主流。而语音识别就是这种主流中最重要的 这些命令调整自身运行参数。 4结论 10kV以下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与智能控制设计的目的是降低系统无谓损耗,保证供电电压平稳,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1ORV以下配电网性能及运行压力的变化,其产生的无功电压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无功补偿应作为10kV以下配电网维护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行业发展对配电网运行效率的新要求,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做好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工作。 【參考文献】 [1]张世伟,连鸿波.配电网无功电压混成自动控制研究[J].华东电力,2018(09). [2]张文琼,戈狄,赵兴华.许昌地区无功电压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8(06). [3]陈章潮,林桂钱.地区电网的无功电压规划和运行的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2019(03). ⑷何志桥.略谈电网无功电压与几种调压措施[JL华东电力,2018(02). [5]吴启富,王井钢,陈汝侧,林忠敏.川南电力系统电压无功综合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18(06). 作者简介:范晓帅(1987-),男,山东省高密县人,开滦唐山矿业分公司机电科,工程师,从事矿井机电方向的研究. 168

语音识别技术人工智能论文_大学论文

一:前沿 语音识别技术是2000年至2010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十大重要的科技发展技术之一。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正逐步成为信息技术中人机接口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结合使人们能够甩掉键盘,通过语音命令进行操作。语音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新兴高技术产业。 二:语音识别技术概述 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包括语音拨号、语音导航、室内设备控制、语音文档检索、简单的听写数据录入等。语音识别技术与其他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如机器翻译及语音合成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更加复杂的应用,例如语音到语音的翻译。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 语音识别是解决机器“听懂”人类语言的一项技术。作为智能计算机研究的主导方向和人机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一直受到各国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如今,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研究的突破,其对计算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以语音识别技术

开发出的产品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声控电话交换、信息网络查询、家庭服务、宾馆服务、医疗服务、银行服务、工业控制、语音通信系统等,几乎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行业和每个方面。 三.语音识别的研究历史 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Bell 实验室开发的Audry系统是第一个可以识别10个英文数字的语音识别系统。1959年,Rorgie和Forge采用数字计算机识别英文元音和孤立词,从此开始了计算机语音识别。60年代,苏联的Matin等提出了语音结束点的端点检测,使语音识别水平明显上升;Vintsyuk提出了动态编程,这一提法在以后的识别中不可或缺。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重要成果是提出了信号线性预测编码(LPC)技术和动态时间规整(DTW)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和不等长语音匹配问题;同时提出了矢量量化(VQ)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理论。 80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HMM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成功应用。1988年,FULEE Kai等用VQ/I-IMM方法实现了997个词汇的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SPHINX。这是世界上第1个高性能的非特定人、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进入90年代后,语音识别技术进一步成熟,并开始向市场提供产品。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AT&T、Microsoft等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开发研究投以巨

人工智能与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及其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所采用的关键技术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最后讨论了语音识别在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机器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吗?我们能扔掉键盘、鼠标用自然语言操纵计算机吗?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语音识别以语音为研究对象,它是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的一个分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甚至还涉及到人的体态语言(如人在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行为动作可帮助对方理解),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与机器进行自然语言通信。 ——本文将简要介绍语音识别的发展历史,采用的关键技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语音识别的发展历史 ——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大约开始于50年代,当时A T& T Bell实验室实现了第一个可识别十个英文数字的语音识别系统——Audry系统。 ——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这时期的重要成果是提出了动态规划(DP)和线性预测分析技术(LP),其中后者较好地解决了语音信号产生模型的问题,对语音识别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70年代,语音识别领域取得了突破。在理论上,LP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动态时间归正技术(DTW)基本成熟,特别是提出了矢量量化(VQ)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理论。在实践上,实现了基于线性预测倒谱和DTW技术的特定人孤立语音识别系统。 ——80年代,语音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其显著特征是HMM模型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在语音识别中的成功应用。HMM模型的广泛应用应归功于A T&T Bell实验室Rabiner等科学家的努力,他们把原本艰涩的HMM纯数学模型工程化,从而为更多研究者了解和认识。ANN和HMM模型建立的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相当。 ——进入90年代,随着多媒体时代的来临,迫切要求语音识别系统从实验室走向实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以及IBM、Apple、A T&T、NTT等著名公司都为语音识别系统的实用化开发研究投以巨资。 ——我国语音识别研究工作一直紧跟国际水平,国家也很重视,并把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的研究列入“863”计划,由中科院声学所、自动化所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研究开发。鉴于中国未来庞大的市场,国外也非常重视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美国、新加坡等地聚集了一批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等地的学者,研究成果已达到相当高水平。因此,国内除了要加强理论研究外,更要加快从实验室演示系统到商品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