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追索

文物追索
文物追索

英法博物馆尴尬面对文物追索历史荣耀渐失色

在人类充满战乱的历史上,文物向来是胜者钟情的战利品。据英国学界估算,大英帝国的殖民领土扩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掠夺的文物也增加了百倍;法国的历史轨迹显示,它每一个疯狂的对外用兵阶段,都是获得别国文物最多的时期。全世界最为傲人的两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卢浮宫,就这样各自因两国的殖民扩张史拥有了全世界难以计数的珍宝。它们宣称,自己是在精心保管“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然而,这样的旗帜并不能平息文物归属权的纷争。越来越多的被掠夺国家,踏上了向英法等国追索文物的道路,尽管成功的案例极少,但那些充满争议、带有“原罪”性质的文物,却让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的荣耀逐渐失色。

大英博物馆藏品价值堪抵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财富

在英国,恐怕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大英博物馆更容易激起外国人的复杂情绪。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博物馆在250多年前初建时仅有7万件展品,但随着“日不落帝国”的领土扩张,其藏品已升至今天的700万件。英国学者说,“英国强大的时候领土增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收集的文物也增加了100倍”,这700万件文物的价值可能比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国民财富还要多。

“游世界,逛大英博物馆!”这是大英博物馆的口号,也是不少国家的历史痛点。在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入口处,矗立的是被称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的罗塞塔石碑,它以三种文字记录着托勒密王朝时期的一段诏书。而在万里之外的埃及国家博物馆,其入口处矗立的却是这座石碑的复制品。200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为庆祝建馆100周年,曾请求大英博物馆出借石碑到埃及展览一下,但这个要求遭到了拒绝。埃及馆里还有不少货真价实的木乃伊,英国人常说,如果是为了看木乃伊而去埃及旅游,那就放弃吧,我们这里比埃及陈列的文物多得多。在希腊展区展示的帕特农神庙浮雕,是18世纪末英国贵族埃尔金勋爵在希腊贿赂官员所取得的希腊国宝。面对着这些国家瑰宝,来自埃及、希腊的参观者内心除了震撼外,或许还有失落、无奈甚至愤怒的情绪,中国人更是这样。

去年2月,大英博物馆极为难得地公开展示了其珍藏的中国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当时,《环球时报》记者和很多当地华人一样,兴奋地前往参观。这幅摹本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盗走的,在大英博物馆,它被视为东方文物的“镇馆之宝”。展出那天,记者发现,在层层人群中以中年亚洲人居多,多数人表情严肃,现场除了脚步声外,一片寂静。记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一种无奈: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中国人却要远渡重洋才能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多达2.3万件。一进大英博物馆中国展厅的大门,就能看到远处墙壁上的敦煌壁画,走近细看还能发现当年所谓的“西方探险家”在上面留下的割痕。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但这些仅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珍宝的1/10,其他的都被存放在10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殊许可,一般游客无缘谋面。

卢浮宫记录法国征战历史

法国的卢浮宫藏有多少外国文物?说出来也令人吃惊:在这里,来自法国以外的文物超过40万件,“六大馆”中的东方艺术馆、古希腊馆和古罗马及古埃及馆三大馆,几乎全部是外国珍宝,另外3个馆———珍宝、绘画和雕塑馆中也有相当多展品来自国外,有人说,没有这些外国藏品,卢浮宫就“馆将不馆”。

按照卢浮宫的说明,其展品来源于历代国王、贵族的收藏;对外直接掠夺;私人捐赠以及馆方出资购买四个方面。但细究起来,似乎哪个渠道都无法确保藏品的合法来源。一进入卢浮宫就能看到著名的竞技场院拱门,拱门上的马群浮雕是拿破仑从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顶上拆下来的。东方艺术馆的“门标”———5座“带翅膀牛身人面雕像”,是19世纪中期法国人从今天伊拉克的赫尔沙巴德窃取来的。在东方艺术馆第四层,有一座黑黝黝、看似不起眼的2米多高的玄武岩,岩身是密密麻麻的古代文字,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它本应属于伊拉克,同样是被法国文物掮客巧取豪夺,利用当年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腐朽搞到手的。古埃及馆是卢浮宫藏品最少的一个馆,但仅有的350件藏品却几乎都是从埃及收集来的。拿破仑发动埃及战役后,一大批法国考古学家到达埃及,在对埃及文化做出出色研究的同时,也掠夺、收集了大量埃及文物。这个馆中有距今2600年的人头雕像、下埃及阿吞神庙的基门以及法国人冒着“法老诅咒”的风险盗掘来的木乃伊。当年,拿破仑的军队甚至有意将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运回国,但苦于体积太庞大,结果竟割下了狮身人面像的胡子带回法国。后来,这截胡子一度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最终归还埃及。卢浮宫里最著名的维纳斯神像来自古希腊,当年它在希腊米洛岛出土时原本被一名土耳其商人买走,但停泊在当地的一艘法国军舰闻讯赶到,结果,维纳斯在争抢中永远失去了双臂。法国文物学家承认,历史上,法国对外用兵时期如佛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拿破仑等时期,是法国获得文物最多的时期。

多国艰难追索国宝

英国广播公司在2003年大英博物馆250周年时曾以“光荣与争议”为题报道称,“在大英博物馆值得骄傲的历史中,不乏引人争议之举,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对大英博物馆某些展品的主权要求”。由于拥有藏品的合法性遭到质疑,大英博物馆近年来屡次成为各国追索的箭靶。然而,它却一贯以“文物属全人类共同遗产”和该馆具有最佳的保存技术为由,对来自多国的压力漠然相待。英国政府也再三表示,根据英国法律,政府不能越权干涉大英博物馆的事务。

与大英博物馆发生文物所属权纠纷的最著名例子,就是该馆收藏的56块雅典帕特农神庙大理石浮雕的归属问题。这些浮雕因当年由时任英国驻奥斯曼帝国大使埃尔金勋爵运回,故称“埃尔金大理石雕”。1982年,希腊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正式要求英国归还“埃尔金大理石雕”,但遭到拒绝。此后,历届希腊政府一再向英国政府和大英博物馆施加压力追索国宝。但大英博物馆馆长宣称,永远不会把它们归还给希腊,甚至不会借给希腊展览。这位馆长甚至建议希腊接受一个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复制品。这个“建议”让希腊大为不满。希腊官员在交涉时曾说:“连香港都可以归还中国,为什么古希腊文物就不能物归原主?”

2007年,在经长期交涉成功向美国盖蒂博物馆索回了两件珍贵文物后,时任希腊总理卡拉曼利斯再度催促英国归还“埃尔金大理石雕”,并直言德国和瑞典2006年也归还了希腊文物,“这说明英国的借口根本站不住脚”。但时至今日,希腊依然没能如愿。

近些年,很多国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纷纷向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追索文物。去年11月,埃塞俄比亚总统致信大英博物馆,要求归还一些19世纪的珍宝,但被拒绝。据说,1868年英军从埃塞夺走这些珍宝时,动用了15头大象和200头骡子。其实,这个要求埃方7年前就提过,还成立了专门的协会,向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致信。去年,一位美国犹太人后裔将大英博物馆告上法庭,要求归还被纳粹掠夺的家传古董瓷器,但遭到英国最高法院驳回,理由是:根据现行的《英国博物馆法》,博物馆方无权把二战期间的“战利品”物归原主,不管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获得。此外,澳大利亚土著人、美国印第安人和一些非洲国家也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讨回祖先遗骸的要求。

在与卢浮宫的交涉中,众多追索行动更是全部以失败告终。号称“最善于追索流失文物”的意大利,迄今从外国博物馆追回流失文物超过15万件,但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埃及自2002年以来从境外追回文物3000多件,包括拉姆西斯二世的头发以及著名的“法老之眼”,也没有一件来自卢浮宫。在卢浮宫的历史上,除了拿破仑战败后荷德奥俄等国乘战胜,索回了5000多件原属于这些国家的文物外,就再没有文物被大规模索回的记载。

追索文物难在哪里?

“多国追索文物困难,主要有两个因素。”牛津大学文化艺术史教授温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首先是追索国难以提供文物所有权的证据,国际文物返还条约规定,文物出土国追索文物时必须提供该文物详细的资料,如体积、重量、颜色以及丢失时间等,但由于很多流失文物是非法挖掘,没有考古证明文件,也就无法证明其所属权;其次,在保有被掠夺文物的欧美国家看来,文物回归后不一定能得到妥善保护。巴黎执业律师石仁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关返还文物的国际公约,指的是1954年海牙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的《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但1995年的公约规定了追索期为50年,过期就难以追索;此外,该公约没有强制作用,且作为文物流入国的英法美等国根本没有加入公约。

此外,文物追索还会碰上另一个难题。2002年,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其他16家西方博物馆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理由是:文物多通过购买或受赠获得,来源合法,已成为博物馆乃至所在国财产的一部分;文物原属国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保护文物;文物属于全人类文化和精神遗产,应为全人类享有。这个声明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谴责,中国、埃及、印度、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等纷纷表示反对。对所谓“人类共有财产”原则,美国作家埃里克?奥姆斯比在其《珍宝受审》一文中批驳道:美欧博物馆拥有的很多文物,获得方式在当今看来就是非法的强盗行径,在这时标榜所谓的“人类共同遗产”,似乎是为自我利益服务的说辞。

在多国追索文物的压力下,多家博物馆也不得不做出某些妥协。大英博物馆曾将狮身人面像的胡须归还埃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向中国、希腊等国归还确认为被盗的文物若干,但卢浮宫依然是“只进不出”。回想一下埃塞俄比亚为索回被意大利法西斯掠夺的国宝方尖碑用了68年;埃及向大英博物馆索回狮身人面像胡须花费了193年的耐心,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高的追索呼声和越来越一致的立场面前,这些博物馆还能坚持多久呢?▲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公布,共518处。 518处 目录 1 简介 2 名单 简介编辑 国务院已经先后于1961年、1982年、1988年和1996年公布了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我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1268处。[1] 名单编辑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一、古遗址(共计144处) 序号名称时代地址 1.金中都水关遗址金北京市丰台区 2.泥河湾遗址群旧石器时代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

3.南庄头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4.西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 5.代王城遗址春秋至汉河北省蔚县 6.井陉窑遗址隋至清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7.元中都遗址元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 8.柿子滩遗址旧石器时代山西省临汾市吉县 9.东下冯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山西省运城市夏县10.晋阳古城遗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11.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济县12.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灵丘县 13.萨拉乌苏遗址旧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14.岱海遗址群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 15.庙子沟遗址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16.架子山遗址群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17.大井古铜矿遗址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18.城子山遗址青铜时代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

19.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汉至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20.黑山头城址金、元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 21.金界壕遗址金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盟、包头市,黑龙江省甘南县、龙江县、齐齐哈尔市 22.应昌路故城遗址元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 23.海城仙人洞遗址旧石器时代辽宁省海城市 24.新乐遗址新石器时代辽宁省沈阳市 25.东山嘴遗址新石器时代辽宁省喀左县 26.汉书遗址青铜时代吉林省大安市 27.西团山遗址青铜时代吉林省吉林市 28.万发拨子遗址战国至晋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 29.二龙湖古城遗址战国吉林省梨树县 30.罗通山城汉至魏晋吉林省柳河市 31.八连城遗址唐、五代吉林省珲春市 32.宝山-六道沟冶铜遗址唐、五代吉林省临江市 33.塔虎城辽、金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文物欣赏

大漠文明丝路遗韵 ——新疆出土文物展

“大漠文明·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于2011年10月20日上午在河南博物院隆重开幕,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新疆文化厅党组成员、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张建新、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霞、河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新疆博物馆党组书记田先洪、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河南博物院院长张文军等领导和近500名热心观众参加开幕式,一同见证了“楼兰美女” 在河南的首次亮相。 省文化厅党组成员、河南博物院院长张文军首先代表河南博物院向为成功举办这次展览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近几年来,河南、新疆两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大漠文明、丝路遗韵?在河南展出的同时,河南博物院的…青铜瑰宝?展也在新疆巡展。文化的双向交流必将为两地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今天,双方在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学习、借鉴必将为中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大漠文明、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展”是新疆历史文物第一次大规模到河南展出。38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珍稀的唐代金器、浑厚的佛教壁画等文物精品143件套,囊括了新疆丝路考古发掘

的众多珍品和重大发现。其中罗布泊小河墓地、民丰县尼雅遗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伊犁波马古墓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大漠西域的多元文明和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观众们感受到了古老西域多 元文化交融的神秘魅力,对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 了解。 新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数千 年来,这里成为各族人民繁衍生息、创造历史的舞台。公元前2世纪,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在古代长安与罗马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

赣美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陶俑》教案 (1)

陶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认识秦始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和历史的重要价值。 2、操作领域:用简洁和朴素的语言与兵马俑沟通,用角色体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觉。 3、情感领域: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性地与欣赏对象进行沟通和对话,激发学生对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认识秦始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提高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秦始皇陵兵马雕塑艺术的表现手法,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准备:收集有关秦始王兵马俑的影视片断、图片和陶俑纪念品等。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是以陶、木、青铜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于代替活人随葬。如:陶俑、女俑等。(导入课题) 二.欣赏陶俑 (一)、最著名的陶俑当数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那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课件图片) 三.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庆阳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简介

庆阳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简介截止2013年底,庆阳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5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3226处。 庆阳各县(区)均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馆藏文物总数3130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830件(套),且馆藏文物中大多为本地出土。 附:庆阳市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北石窟寺

建造于北魏年间(公元509年),庆阳市西峰区西南25公里处,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锺山下,距市区25千米,海拔1083米,现存大小窟龛307 个,石雕造像2126 尊,为甘肃省四大石窟之一。 2、南佐遗址 庆阳市西峰区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乡南佐村,是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遗址。总面积20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7米不等。现存9处大型夯土台基,北部1处大型建筑一号基址已发掘。 南佐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结构宏伟,与大地湾大型建筑基址相近,表明它是泾、渭地区又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对研究中国仰韶文化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3、凝寿寺塔 始建于五代时期(公元907年~960年)。庆阳市宁县政平乡政平村,塔因寺得名。该寺塔地处马莲河、无日天沟河、泾河三河交汇处,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代在此设过定平县,明代设政平驿,清代为镇。清代山洪冲毁寺院,仅存此塔。 此塔造型敦厚,酷似西安大雁塔,是庆阳市境内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砖塔。

4、湘乐砖塔 庆阳市宁县湘乐镇境内,西南距宁县城三十五公里,平面呈六角形,一座高七层的宋代楼阁式砖塔,顶部残,通体高约22米。始建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该塔在2002年4月被犯罪分子引爆炸药盗取文物时,塔基震裂,后修复。 湘乐在历史上颇有名望。据史书记载:远在汉时在此置襄洛县。后魏徒治于此改为襄乐。西魏置燕州。后周俱废。唐属宁州。金仍之。元至元七年并入宁州。明设巡检司。清为镇。湘乐古城址建于何时,无考,目前城垣残存。砖塔耸立于古城内的西北角。 5、罗川赵氏石坊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量清单计价规范(征求意见稿)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量清单计价规范 (征求意见稿) 引言 为规范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计价行为,提高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根据《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为推荐性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青俊、王军生、马清林、潘路、铁付德、吴顺清、周铁、马涛、汪自强、周旸、赵西晨。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量清单计价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工作量清单计价项目、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经费预算管理等。 本规范适用于书画、竹木漆器、纺织品、石质文物、陶质彩绘文物、瓷器、青铜器、铁器和壁画等九类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计价活动。其它材质文物、出土(出水)文物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瓷器类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石质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木漆器类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金属质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纺织品类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壁画类文物》 《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陶质文物》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工作量清单 工作量清单是根据馆藏文物保护修复的相关管理和技术规定,以文物材质分类为基础,以保护修复工作流程为主线,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选择分析检测方法、保护修复工艺和材料等,并以列表形式表示。 3.2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指完成某工作量清单项目每一计算单位除税金外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4、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流程 馆藏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流程包括价值评估、现状调查与病害评测、方案编制、保护修复实施、效果评估、档案建立。

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共计180处,其中河南13处。 1、龙门石窟北魏至唐洛阳(包括白居易墓) 2、太室阙东汉登封 3、少室阙东汉登封 4、启母阙东汉登封 5、祐国寺塔(铁塔)北宋开封 6、嵩岳寺塔北魏登封 7、白马寺金至清洛阳(即东汉创建的白马寺旧址) 8、观星台元登封 9、仰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土渑池 10、郑州商代遗址商郑州 11、殷墟殷安阳 12、郑韩故城东周新郑 13、汉魏洛阳故城东汉至北魏洛阳 第二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于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计62处,其中河南3处。 1、巩县石窟北魏至宋巩义 2、修定寺塔唐安阳 3、宋陵北宋巩义 第三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国务院1988年11月13日公布。共计258处,其中河南14处。 1、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1931年新县 2、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1938-1939年确山 3、社旗山陕会馆清社旗 4、风穴寺及塔林唐至清汝州 5、净藏禅师塔唐登封 6、平粮台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淮阳 7、二里头遗址夏商偃师 8、尸乡沟商城遗址商偃师 9、钧台钧窑遗址宋禹州 10、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 11、北宋东京城遗址北宋开封 12、张衡墓东汉南阳 13、打虎亭汉墓东汉新密 14、张仲景墓及祠东汉南阳

第四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1996年11月12日公布。共计250处,其中河南21处。 1、西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东周郑州 2、王城岗及阳城遗址新石器时代登封 3、羑里城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汤阴 4、蔡国故城西周、春秋上蔡 5、酒店冶铁遗址战国、汉西平 6、戚城遗址春秋濮阳 7、虢国墓地周三门峡 8、汉梁王墓群西汉永城 9、潞简王墓明新乡 10、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唐—清登封 11、济渎庙宋—清济源 12、南阳武侯祠元—清南阳 13、归德府城墙明商丘 14、太昊陵庙明、清淮阳 15、比干庙明、清卫辉 16、开封城墙清开封 17、周口关帝庙清周口 18、内乡县衙清内乡 19、灵泉寺石窟东魏—宋安阳 20、千唐志斋石刻西晋—民国新安 21、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1934年罗山 合并项目: 辟雍碑西晋偃师(归入汉魏洛阳故城) 繁塔宋开封(归入宋东京城遗址) 延庆观元开封(归入宋东京城遗址) 第五批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计518处,其中河南45处。 裴李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新郑 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舞阳 八里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邓州 北阳平遗址新石器时代灵宝 庙底沟遗址新石器时代三门峡 大河村遗址新石器时代郑州 孟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辉县 古城寨遗址新石器时代新密 府城遗址商焦作 番国故城遗址东周固始 城阳城址东周信阳 古荥冶铁遗址汉郑州

博物馆文物的管理

博物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 何思迪 40817034 多年来,文物在博物馆库房中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比较规范,建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章程。相对而言,陈列中文物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比较薄弱,至今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则,基本上是各级、各类博物馆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在操作运行。 一、陈列中文物保管之现状 我国博物馆种类繁多,行政隶属关系复杂,且各馆情况、条件不一,管理的要求和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各馆陈列中文物的管理权的归属没有统一规定,据笔者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文物由陈列部门从库房提出,布展结束后,文物清点成册交保卫部门和保管部门,由保卫部门负责展厅中文物的保卫工作,保管部门负责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这种方针是目前博物馆最常见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保管部门在文物工作上富有经验,对文物的管理手段比较科学、规范,熟悉和掌握各种文物的保养知识和方法,对陈列中文物从管理和保护上都较为有利。不足之处在于,保管部门的中心工作是库房文物保管,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很多单位并不派专人管理,容易发生保管人员疏忽管理。 第二种方式是:展厅陈列的文物安全工作仍由保卫部门负责,文物管理由陈列部门负责,这种方式在临时陈列中最为普遍。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陈列部门参与整个陈列的设计、制作和布展工作,对文物比较熟悉,了解各种展具性能。不足之处在于,在实际工作中,陈列设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设计和布置陈列,主要精力都放在对文物的艺术氛围的烘托营造上,对文物的保管工作缺乏主动意识。而县陈列部门一个陈列结束后,主要工作重点是放在下一个陈列上,不可能有精力考虑陈列中文物的管理。在此情况下,陈列中文物的保管工作相对薄弱。 第三种方式是:陈列布展结束后,文物清点成册交宣教部门和管理部门。陈列中文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宣教部门负责,保管部门负责文物的保护工作。这种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由于展厅是宣教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他们每天进出入展厅讲解,比较熟悉文物展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这

国家一级文物名录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2、陶鹰鼎新石器时代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中国国家博物馆 3、后母戊铜鼎商后期1939年河南安阳市武官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4、利簋西周早期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中国国家博物馆 5、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中国国家博物馆 6、虢季子白盘西周清道光年间陕西宝鸡虢镇虢川司中国国家博物馆 7、孝靖太后凤冠明代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中国国家博物馆 8、嵌绿松石象牙杯商代1976年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中国国家博物馆 9、晋侯苏钟(一套14件)西周厉王时期1992年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八号墓被盗上海博物馆 10、大克鼎西周晚期1890年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上海博物馆

11、太保鼎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天津博物馆 12、河姆渡出土朱漆碗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 浙江省博物馆 13、良渚出土玉琮王新石器时代1986年余杭反山12号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4、水晶杯战国 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5、淅川出土铜禁春秋中期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河南博物院 16、莲鹤方壶(2件)春秋中期1923年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大墓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

17、齐王墓青铜方镜西汉1980年山东淄博大武乡窝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淄博市博物馆 18、铸客大铜鼎战国1933年寿县朱家集(今属长丰县)李三孤堆楚王墓安徽省博物馆 19、朱然墓出土漆木屐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马鞍山市博物馆 20、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三国(吴)1984年安徽马鞍山朱然墓马鞍山市博物馆 21、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北魏 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大同市博物馆 22、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北齐 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山西省博物馆 23、涅槃变相碑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山西省博物馆 24、常阳太尊石像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山西省博物馆 25、大玉戈商代前期 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湖北省博物馆 26、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古代陶俑

中国古代陶俑 俑的出现和东周俑的艺术特征 仲尼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俑是模拟人的形象,用以象征殷商和西周时盛行的殉人的替代物的偶人。由孔夫子的言论,可见始作俑应在春秋晚期一起那,但具体早到什么时间,尚无确证。不过如从制作俑代替或人殉葬来考察,恐怕也不会早过春秋时代。 中国古代人殉滥觞于史前时期,盛行于殷商。目前考古发掘中获得的东走俑,时代较早的一组出土于山西长子县牛家坡7号晋墓之中,约葬于春秋晚期。仅用木材修削成呈站立状的人体轮廓。人殉与用俑共存于同一墓中,山东地区的齐国墓葬中也发现过。殉人与用俑共存,一方面表明以俑替代生人为殉的作法已开始流行;另一方面也表明旧礼俗的废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也正是开始用俑随葬阶段的时代特征。 战国时期的俑,考古发现较多,大致说来在南方的楚墓中多用木俑,齐、韩、秦墓中多用陶俑。各国的俑艺术特征有别。齐国的陶俑,形体都不大,一般高度不及10厘米。只塑造出人体的粗略轮廓,简单塑出头个双臂,下体长衣及地而缺乏足部的刻划。头上颜面部分削修成斜面,或突出鼻部,墨勾眉目,唇或点涂朱色。有模拟奴婢伎乐的偶人。男俑可辨形貌的有武士俑,多批甲持物。韩国的陶俑,形体也很小,乐舞俑塑制粗拙,仅具任务形体轮廓而已,缺乏细部刻画。俑体遗有刀刻痕,并曾涂朱色,足下平齐有一孔。秦过的俑发现资料不多,塑工同样拙稚,初具形态而已。 南方楚地所作俑,艺术风格与其北的齐、韩、秦、周的小型陶、泥俑不同。从材质方面看,楚俑多用木制,虽然多数的造型尚未脱出仅雕出粗略形体轮廓的拙稚作法,但是也已出现近于圆雕、形体比例较为准确的作品。另一特色,是除了以施加彩绘表现色彩艳丽的衣裙和发式的一般手法外,更利用楚地生产的华美丝织品来装扮木俑,只将木俑头部作细部刻画,躯体只削制出极为粗略的轮廓,然后披上以丝织品裁制的衣裙。木俑模拟的人物,主要是奴婢乐舞和武士。或许因楚地“信巫鬼,重淫祀”的缘故,楚墓木俑中还有形貌奇异威猛的镇墓俑。 秦俑艺术特征 始皇即位之处,就发天下徒七十余万,穿治郦山,为自己构筑陵墓。在好大喜功的思想指导下,工程力求宏伟,逾越前代帝王陵寝。连随葬明器的制作模型,同样追求宏伟壮观,前无古人。 考古发掘中获得的秦俑,几乎皆为陶俑,只有极少数以青铜制作,主要有以下三组:第一组出土于陵园外围墙以东1公里处的几座俑坑之中,皆为陶俑,且皆为模拟当时军队将士形貌的陶俑,与真人等高,并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及木制战车模型。第一号坑,其面积最大,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原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下建筑。推测全坑至少埋放陶俑多达6000件,以及一些由4匹陶马拖驾的木质战车模型。陶俑排列整齐,由已发掘的俑坑东端,可知最前面横排3列210件弓弩手,后面是排在两侧长廊和9个纵向过洞中的38路纵队的步兵和战车兵,在左右长廊外侧又各有1列面朝外的弓弩手。2号坑在1号坑北侧偏东处,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这坑中主要放置的是战车和骑兵,也有步兵,估计全坑应有战车89乘,驾车陶马356件,陶鞍马116匹,各类陶俑900余件。第3号坑在1号坑北侧,位置偏西,面积较小,仅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形。坑内中部放置1乘髹漆彩绘木车,驾车陶马4匹,两厢是执投的武士俑,全坑共有陶俑68件。第4号坑是没有建成就废弃了的空坑。总起来看,3个俑坑中的陶俑可能多达7000件,驷马战车100多乘,驾车陶马和骑兵鞍马超过1000匹,还有许多陶俑原手执或佩带的真实青铜兵器等文物。 第二组出土于陵园范围内的“马厩坑”。这些殉入真马和陶俑的马厩坑已发现2处。此外,在陵园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殉有珍禽异兽的坑中,也有陶俑出土。陶俑均为男像,或坐或立,形体与陶俑坑中的武士俑接近。

《陶俑》教案

《陶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欣赏古代的陶俑艺术,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情感和兴趣。 2、能力目标:运用泥塑的方法仿塑一个泥俑,注意表现它的服饰和表情,使俑的造型更加生动传神。 3、情感目标:学习传统文化,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陶俑的形体、表情、服饰等表现。 难点:陶俑的造型的创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过程 教师播放录像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是守卫秦始皇皇陵的士兵俑,它属于陶俑中的一种。兵马俑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逼真。创造兵马俑的能工巧匠,为了创造出个性不同的造型,他们在雕刻人物造型的时候,按自己的模样进行雕刻。所以,我们很少发现相同的兵马俑造型。 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陶俑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的知识趣闻等。 二、引导过程 观察录像中的陶俑作品(或是利用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陶俑作品)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哪件作品,说说喜欢的原因。 教师启发:利用陶泥,通过动作、服饰、表情等,如何能设计出生动的陶俑造型。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一个简单的陶俑(如教师捏出陶俑人物的头和身体然后邀请学生来完成活动的四股以及服饰,然后教师再将他们组合起来)。教师请合作的同学说说捏制雕刻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并请全班同学帮助解决。 三、发展过程 教师讲述如何创作一个生动的陶俑,除了通过服饰、表情表现外,还可以利用色彩进行装饰。 学生小组间交流自己的创意,并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进行设计。(教师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要多观察,必要时可以邀请同学做动作,使自己创作的造型更生动、有趣。)

布置作业:陶俑制作比赛。 四、评价展示活动 同学分组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学生评价作品,同时选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教师表扬学习过程中进步较大的同学。(从学习态度、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天水市域重点文物古迹

天水市域重点文物古迹 天水市域重点文物古迹之一:石窟 天水现有石窟30余处,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共12处。 1、麦积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我国四大石窟之一,是天水石窟文化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麦积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位于市域东南的小陇山,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石窟最早开凿于五世纪初的后秦时期,南北朝达到鼎盛期,隋唐时开窟造像仍在继续,宋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现存东晋、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雕塑78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以精湛的泥塑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造像的艺术特色为人格化、世俗化的艺术风格和形神兼备的艺术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木梯寺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山县马力乡杨坪村石渭山。建造年代待考,据明代重建寺序载:“初建于东汉,自汉迄唐五百余载,历代经营。”其中一部分具有北魏、唐代风范。 3、水帘洞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城西110公里处武山县钟楼山峡谷中。始建于北朝时期的后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明、清屡有修建,已形成显圣池、拉梢寺、千佛洞和水帘洞4个单元石窟群。 4、大像山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城西甘谷县城西2.5公里处。兴建于盛唐时期。

天水市域重点文物古迹之二:古遗址 目前天水考古发现的古遗址多达500余处,列入文保单位的古遗址多达123处,占天水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近一半。类型众多,有古文化遗址、古城遗址、古战场遗址、宗教遗址等,其中以古文化遗址数量最多。 1、大地湾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城北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是大地湾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大地湾遗址内涵丰富,不仅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而且为研究黄河上游远古诸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据。 2、卦台山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天水市北道区渭南乡西部。相传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渭水秋声”为秦州八景之一。卦台山上有伏羲庙等建筑。保留有明嘉靖十年(1531)石碑一通和木质“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一幅。 3、秦亭遗址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清水县秦亭乡秦子铺村。为西周时期嬴非子的封地。 4、古街亭遗址 位于天水城北秦安县东北50公里处陇城一带。是三国时期蜀魏争战的古战场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失街亭”即在于此。街亭,东进关中,南抵巴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2-3公里的狭长地带,战有平坦旷野,守有坚固的略阳城,退有深山沟壑。 5、木门道遗址

各省博物馆顶级国宝清单(禁止出国)

各省博物馆顶级国宝清单(禁止出国) 点击题目下方历史讲坛,一键关注本账号随着我国改 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发布了《文物出国境展览管理规定》。按照规定,下列文物被禁 止出国展览:1、历代出土古尸2、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3、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4、元以前书画、丝作品5、宋、 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2002年,确定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共64件(组);2012年6月26日,文物博函〔2012〕1345号发布:《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共37件;2013年8月19号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94件(组)一级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含青铜器、陶瓷、玉器、杂项等四类。综上,截至到现在三批一共为195件(组)。很多朋友对这些顶级国宝非常关心,甚至成为去博物馆必看的镇馆之宝。为了让大家参观博物馆时,不错过顶级国宝,我特意按照这些国宝收藏所在的省份,整理了一份名单。请大家收藏,以备参观之需。 一、国家博物馆:位置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编号名称

时代出土地点出土时间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新石器时代河南省临汝县1978年2陶鹰鼎新石器时代陕西省华县1958年3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新石器时代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1955年4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盆新石器时代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1973年5马家窑文化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新石器时代青海乐都柳湾墓葬出土1974年6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新石器时代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1958年7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新石器时代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出土1971年8后(司)母戊鼎商河南省安阳1939年9子龙鼎商10四羊方尊商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1938年11利簋西周陕西省临潼县1976年12大盂鼎西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清道光初年13虢季子白盘西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清道光年间14天亡簋西周15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战国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1951年16诅盟场面贮贝器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17西汉“滇王之印”金印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1956年18“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吴江苏省南京赵士岗吴墓出土1955年19隋绿玻璃盖罐隋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1957年20隋绿玻璃小瓶隋陕西西安李静训墓出土1957年21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唐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1957年22青釉仰覆莲花尊北齐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1948年23凤冠明北京市昌平县1957年

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借用合同(样本)

附件: 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借用合同(样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借用文物藏品,依照本样本订立合同。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与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的文物借用合同,可参照本样本。) 甲方(馆藏文物借出人): 地址: 电话:邮编: 乙方(馆藏文物借入人): 地址: 电话:邮编: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乙方承借甲方馆藏文物事宜,订立本合同。 第二条甲方将馆藏文物件(套)出借给乙方,并同时提供所借文物的清单。清单内容包括:文物名称、编号、年代、数量、尺寸、重量、质地、完残情况、级别、估价,以及珍贵文物的图片等。

第三条所借文物及其资料仅在用于。借用期间,乙方不得擅自改变使用场所、用途。需要改变的,应提前30天向甲方提出,由甲方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乙方不得将所借文物转借第三方。 第四条文物借用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乙方需延长借用期的,应于借用期满前30天内,向甲方提出书面意向,由甲方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重新签订借用合同。文物连续借用时间不得超过三年。 第五条甲方于年月日前,在甲方所在地向乙方交付文物。乙方由法人或者委托人按照所借文物清单的内容查验签收。 第六条甲、乙双方协商确定,乙方应于年月日前向甲方支付文物借用费元。乙方逾期支付的,甲方可不交付文物,或者有权提前收回所借文物。 因乙方原因推迟所借文物交付时间,或乙方提前交还所借文物的,不减收文物借用费。 第七条借用期间,乙方应承担所借文物的保护义务,发现所借文物受损等情况,应在24小时内告知甲方。 若没有书面约定,乙方不得对所借文物本体实施修补、取样或装饰等行为。甲方可随时对所借文物进行检查、巡视,乙方应予以配合,并提供便利。 第八条所借文物有瑕疵或者按照文物的性质需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甲方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乙方。乙方应采取相

隋唐时期的陶俑鉴赏

隋唐时期的陶俑鉴赏 陶俑是古代的一种随葬品,也是主人炫耀死者生前的财富、身份及信仰,所采取的墓葬形式。考古证明,俑的产生历史久远,也是由奴隶社会人殉、人祭制度演变而来。在殷商安阳殷墟遗址中,就发现了多名带着手枷的奴隶俑。商周时,统治者更多地采用活人来殉葬。春秋战国时,逐渐演变为模拟活人的俑来代替。其中,用陶泥制作烧制而成的人形即为陶俑。而在我市韩城粱带村震惊世界的“两周”贵族遗址发掘中,也曾出土了距今近3000年历史的殉葬木俑。 漫长的古代史中,陶俑总是伴随着我国不同时期的殉葬习俗,并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陶俑不仅反映了古代雕塑艺术水准的高低,亦是古代雕塑史上的一朵奇葩,在雕塑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陶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诸多信息。如等级制度、风俗习惯、服饰装束及军事、文化等,是研究古代历史最直观、最形象的实物佐证。 秦汉时期,陶俑以制作精细、比例适当、形体硕大、风格写实而著称,且多表现军阵场面。即就在一般等级的墓葬中,也常会出土一些奴仆武士、舞乐杂技人物的陶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如同千军万马的临潼兵马俑。汉代,也出现了造型更为生动的伎乐俑、舞俑及布满人物、动物的水榭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南下,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继而又产生以突出陶牛车的墓葬习俗等。 隋唐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特别是大唐盛世繁榮的文化艺术氛围,也谱写了我国古代最为精致繁复、多姿的陶俑史。这一时期,厚葬之风盛行,随葬陶俑极其普遍。而且,隋唐俑较先前时期也有了很大变化,上釉陶俑明显增多,雕塑更为精细,其陶俑表现的范畴亦很丰富,有彩绘陶俑、三彩釉陶俑等。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有文官武吏、男仆女侍、行商艺人及遣唐僧侣、使臣、客商、载运货物的明驼骏马,再现了唐人社会的风貌。隋唐最具特点的陶俑有镇墓兽、武士俑、天王俑、文官俑、武官俑、文吏俑、骑马俑、兽首人身镇墓俑等。唐俑的生动、多姿,则基于工匠们对现实生活的缜密观察和复原,使之这些极富生活情趣的雕塑艺术作品,把隋唐时期诸多的社会习俗,生动地定格在陶俑之上,使其特点写实而生动,形象地赋予了隋唐文化的内涵。 “胡人”,是我国历史上对西部、北部少数民族及西亚外域人的统称,而以胡人形象为蓝本的陶俑,又被考古学家称为“胡俑”。在我国许多地方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了胡俑的身影。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而密切,在商品流通的同时,精神文化的相互通融,也在相当广泛的层面展开。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大量的“胡人”居住在这里,他们从事着使节、开店、贸易、侍佣、戏耍等不同的职业,也带来了异地的文明,使之长安、洛阳两地异域风情浓郁。社会上出现了小袖窄衣、着男裝,骑马出行等女子时尚,男裝中的翻領皮衣、靴子、番帽、说唱、马球等外来文化。继而,域外文化也逐渐影响和体现在当时墓葬习俗之上,使之胡人形象逐渐出现在随葬品中。雕塑工匠们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运用塑、贴、挖、划、画等技法,生动记录和再现了胡人融入隋唐社会各个层次的情景。 古代陶塑艺术品,以其鲜明的时代特点既写实又夸张,使之庄严而神奇,给人以回味无穷的遐想空间。不同时期的陶俑,是社会各阶层生活习俗、意识形态、经济活动的生动记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修订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 护规划编制要求修订稿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修订稿草案) 国家文物局 2017.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 为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指导思想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本体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四条基本要求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研究文物价值、明确文物本体的组成 要素,分析历史环境的整体格局,依据评估结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利用与研究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确保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注重文物环 境的保护和改善,确保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 (三)以整体保护、和谐发展为规划目标,编制重点应立足目标导向和问题 导向,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中长期保护管理制度保障。 第五条技术路线 编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以文物的价值研究和要素辨认为前提,明确规划的时空范围,依据完整保护的要求设计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划层级、划定各区边界,制定管理规定;针对综合现状评估结论的主要问题,分别制定保护、利用、管理、研究等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分期实施计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 (试行) 发文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1991-3-25 执行日期:1991-3-25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工作规范。 第二条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和分别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等,是国家依法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管理的基本措施和保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划定保护范围 第三条保护范围是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在保护范围内不得在地面、地下及空中从事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的活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较大或情况复杂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保护范围内划分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第四条保护范围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及周围环境的历史与现实情况合理划定。确定保护范围的原则是保证下列文物的完整性,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一)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窟寺等的单体、群体及附属建筑。 (二)古遗址的文化堆积和相关遗迹现象。 (三)古墓葬封土或已探明的墓葬、墓群及陵园或其他地面建筑等。 (四)石刻、碑碣及其他文物的单体、群体和相关遗迹。 第五条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是指保护范围外需要保护环境风貌及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根据保护对象的格局、安全、环境和景观的需要合理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安排直接或间接从空中或地下对文物构成危害和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环境风貌的建设项目。在这一地带内修建新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其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与文物保护单位的气氛相协调。 第三章树立标志说明牌 第六条标志须标示该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名称、公布机关、公布日期、树标机关以及树立日期等。树标机关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第七条标志形式采用横匾式,自左至右书写。标志牌比例为横三竖二。标志牌最小为60×40厘米,最大为150×100厘米,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具体情况选择比例适宜的尺度。除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可用仿宋字体或楷书、隶书等外,其余一律用仿宋字体。 第八条保护标志应采用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颜色要庄重朴素、显明协调。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陶俑》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陶俑》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中国古代雕塑??陶俑》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第9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板块。 教学课题:中国古代雕塑欣赏??陶俑 教材分析: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的各种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由于采用的材质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手法又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本课主要从陶俑、陵墓雕刻和宗教雕刻三个方面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 本节课是本课内容的第一课时,着重欣赏陶俑。陶俑是中国古代殉葬品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产物。在奴隶社会,以人殉葬的墓葬制度极为残酷,而且普遍盛行。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演变及社会的进步,奴隶主用奴隶殉葬的残酷制度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俑代人的随葬风气(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的墓葬代之以人像俑或其他动物雕塑)。到了秦汉之际,厚葬之风盛行,规模巨大。在教学中要注意:1.适量、适度。面对初中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尚不足以把握整个知识面,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重点赏析。较为系统地学习可以留在高中阶段进行,如历史背景、人物、典故等知识融合和串联。2.赏析作品时要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学生之间互教互学,教师适时点拨、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加深记忆,理解也就更深刻。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提问、讨论、精讲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专研教材、教学参考,借助互联网搜索资源,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观看家乡建筑中的雕塑,网上收集雕塑图片欣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知道什么是雕塑吗?课前让同学们观看家乡的雕塑和欣赏网上的雕塑图片,能结合生活中的和网上的说说你对雕塑的认识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 【投影】 雕塑是雕刻与塑造的总称,它是用可雕、可塑、可刻的各种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的能够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情感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认识雕塑 1.雕塑按其形态,一般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欣赏图片,你能说出哪一张是圆雕,哪一张是浮雕吗? 【投影】圆雕和浮雕图片各一张 【百度搜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2005年7月21日)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本要求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除遵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设计成果的各组成部分要求如下: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三)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四)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 第二章规划文本 第四条规划文本基本内容: 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五部分基本内容;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文本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 规划文本的体例一般为: (一)总则; (二)专项评估; (三)规划框架; (四)保护区划; (五)保护措施; (六)环境规划; (七)展示规划; (八)管理规划; (九)规划分期; (十)投资估算; (十一)附则。 第五条总则编制内容: 表述规划对象的概况(含行政区划、类型、保护级别与公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 1.上海孙中山故居 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1959年5 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迅墓 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1956年10月14日,鲁迅逝

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豫园 位于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厢仅存的明代园林。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系潘氏私园。豫园始建于一五五九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原是明朝一座私人花园,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铁狮子、快楼、得月楼、玉玲珑、积玉水廊、听涛阁、涵碧楼、内园静观大厅、古戏台等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处古代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细腻,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具有小中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