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大型火电厂锅炉-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杨景祺

目前我国火电站领域的技术具有快速的发展,单元机组的容量已从300MW 发展到600MW,外高桥电厂单元机组容量已达到900MW。DCS系统在火电站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站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投入水平。本文主要对大型火电机组的两种主要炉型—汽包炉和直流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机理进行概要性的说明。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主要含义

协调控制系统是我国在80年代引进的火电站控制理念,主要设计思想是将锅炉和汽机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对机组负荷、锅炉主汽压力的控制,达到锅炉风、水、煤的协调动作。对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包含三层含义: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锅炉汽轮机协调以及锅炉风、水、煤子系统的协调。

1.1.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

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主要是机组最快的响应电网负荷的要求,包括了电网AGC控制和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两个方面。目前华东电网已实现了电网调度对电厂机组的负荷调度和一次调频控制。

1.2.锅炉汽轮机的协调

锅炉汽轮机的协调被认为是机组的协调,主要是协调控制锅炉与汽轮机,提高机组对电网负荷调度的响应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对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概念,但由于两种炉型在汽水循环上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差别。

1.3.锅炉协调

锅炉协调主要考虑锅炉风、水、煤之间的协调。

2.汽包锅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

汽轮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概念的引出,主要在于汽轮机和锅炉对于机组的负荷与压力具有完全不同的控制特性,汽轮机以控制调门开度实现对压力、负荷的调节,具有很快的调节特性,而锅炉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给水流量变为蒸汽,其控制燃料的过程取决于磨煤机、给煤机、风机

的运行,对压力、负荷的调节具有很慢的调节特性。因此协调控制系统就是要以优良的控制策略实现对锅炉-汽轮机的统一控制。以达到锅炉-汽轮机组对负荷响应的快速性和对压力控制的稳定性。

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包含了两种协调控制方式,一种是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这种协调控制方式是建立在锅炉控制压力、汽机控制功率的基础上,具有负荷响应快的优点。另一种是以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这种协调控制方式是建立在汽机控制压力、锅炉控制功率的基础上。

对于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有必要提到80年代中期引用的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的引用,使汽包锅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从探索趋于成熟,使汽轮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趋于简单、响应性快、稳定性高。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思想,选用汽机调速级压力(P1)与汽机自动主汽门前压力(Pt)之比乘以机前压力定值(Ps)作为汽机对锅炉的能量需求(该信号是直接能量平衡信号P1*Ps/Pt),该信号以动态前馈及控制指令的形式控制锅炉的燃料量。直接能量平衡的主要基础在于P1/PT代表了汽轮机调门的开度,在额定参数下,汽机调门开度的变化反映了汽机进汽量的变化,同样也反应了汽机对锅炉能量需求的变化。机前压力定值Ps的改变,反映了锅炉被控参数对锅炉输入量需求的变化。因此P1*Ps/Pt可以反映负荷对锅炉燃烧的需求量,也可以满足锅炉主汽压力对燃烧的需求量。而当燃料量发生改变时,由于调速级压力P1和机前压力Pt对燃料响应的在数量上和时间上的基本一直性,使P1/Pt基本不变,这样P1*Ps/Pt就仅仅反映负荷对锅炉燃烧的需求量,而不反映燃料量的变化。具有作为燃料需求指令的基本条件。仔细分析还可以看出,在汽机调门维持不变的情况下,P1/Pt维持一定,改变压力设定值Ps即改变了锅炉的燃料指令,从而达到了控制负荷的目的,也就是说直接能量平衡信号不但适用与定压控制方式,而且适用与滑压运行方式。

直接能量平衡控制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热量信号(P1+dPd/dt)作为燃料的反馈信号。对于(P1+dPd/dt)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使

(P1+dPd/dt)在调门开度的扰动下,P1的正微分面积与dPd/dt负微分

面积基本相等,使(P1+dPd/dt)在调门开度的扰动下基本不变,而仅反

映燃料的变化。

直接能量平衡系统就是利用P1*Ps/Pt仅反映汽机对锅炉能量需求的特

点和(P1+dPd/dt)仅反映燃料变化的特点,实现了机组负荷对燃料的需

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燃烧系统,为克服燃料的扰动和磨煤机投运/切除过程中对负荷的影响,增加的燃料控制回路,充分利用了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燃料测量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更快的克服燃料扰动。

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的是汽机控压力,锅炉控负荷的运行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由于充分利用了汽机调门动作对压力响应快的特点,因此能很好的控制机组压力,但由于锅炉的燃烧特性比较慢,因此机组对负荷的响应比较慢,在系统的设计上为提高锅炉的响应性,将机组指令信号以前馈和反馈的形式作用到锅炉控制,以加大前馈量的方式提高锅炉对负荷的响应性。

3.汽包锅炉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示例

3.1.锅炉操作主菜单

在DCS的操作环境中,采用树状结构,协调控制系统的操作画面均从主菜单中调用。

在锅炉操作环境中按下顶部菜单CCS 软键,可调出锅炉操作主菜单,锅炉操作主菜单如图3-2所示:

锅炉操作主菜单包含了锅炉的操作画面名称,运行人员只要移动球标到操作画面前的绿框(选择按钮),按下球标左键,就可以调出这幅操作画面。例如要调出机组指令操作画面,只要将球标移到<机组指令给定>前面的绿框,按下球标左键,就可以调出如图3-3所示的机组指令操作画面。

3.2. 机组指令操作画面

机组指令操作画面如图3-3所示,它具有机组指令显示操作器及中调指令

显示器、功率设定、功率测量、机组指令上限设定、机组指令下限设定、机组令变化率设定、ADS 方式,机组运行状态及机组控制方式等状态显示及切换按钮

图3-3

3.2.1.机组指令显示操作器:

操作画面中具有独立的机组指令显示操作器,用以实现运行人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和对机组运行状态的监视。

3.2.2.中调指令显示器

协调控制系统可接受电网中调的控制指令,电网中调的状态与指令在中调指令中显示。

3.2.3.状态指示灯及操作按钮组介绍

机组指令操作画面上还有六个按钮组,每组四个按钮,分别显示系统状

态及方式选择。

A、ADS方式组(电网中调方式组)

ADS AVAIL:状态指示灯,用来显示电网中调对机组AGC请求。

ADS FAIL :状态指示灯。代表了AGC的解列信号。

ADS ACK :状态指示灯,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若系统内无故障,系统协调控制投运,该指示灯亮,表明系统允许接受电网中调信号;

ADS ON :按钮。在ADS ACK灯亮时,该按钮可以掀下并变亮,表明系统工作在电网中调给定负荷的工况下;

B、机组状态组

BLCOK:这是一个状态指示灯,代表了协调系统目前在闭锁状态,当系统检测到燃料,送引风机达上下限,机组指令达到上下限,出现闭锁状态,此时运行人

员不能改变机组负荷指令。

BLOCK INC:是一个状态指示灯,对应于方向闭锁,具体指示闭锁加。

BLOCK DEC:是一个状态指示灯,对应于方向闭锁,具体指示闭锁减。

BLOCK ACK:按钮。用于消除AGC指令加减至240MW时的闭锁,持续按住有效。

C、机组指令给定组

TRACK:状态指示灯。表明机组指令目前处于跟踪方式,机组指令处于跟踪状态时该灯亮;

MAN :状态指示灯。表明机组指令目前由运行人员给定;

D、控制功能选择组:

功能选择按钮键组具有四个有效按钮。

滑压:状态指示灯,控制系统在滑压控制方式,该指示灯亮;

定压:状态指示灯,控制系统在定压控制方式,该指示灯亮;

RUNBACK ON:功能选择按钮,代表RUNBACK功能选择,灯亮时代表该功能有效。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协调控制投运时,RUNBACK功能选择才有效,若机组发生RUNBACK条件:如一台送风机在运行中跳闸,在机组指令操作画面上会出现RUNBACK信息,RUNBACK信息见表3-2。

C-INT LOCK:交叉联锁指示灯,代表风煤交叉联锁功能,该指示灯亮,代表风煤交叉联锁功能有效。

E、控制方式状态组:

这组状态指示灯反映了协调控制系统目前的工作状态及控制方式。

CCS:代表系统目前工作在协调控制方式下。

BFT:代表系统目前工作在锅炉自动调压,汽机手动的控制方式。

TFB:代表系统目前工作在汽机自动调压,锅炉手动的控制方式。

MAN:机组目前工作在手动控制方式。

F、DEH状态按钮组:反映了DEH目前的控制状态和方式。

PERI DEH:允许DEH遥控状态指示灯,代表协调控制系统目前运行状态良好,DEH 可以参加遥控。

DEH:状态指示灯反映了DEH工作在遥控方式。此时由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向DEH 发出控制指令。

在机组指令显示操作画面中,除正常操作显示功能外,还应能显示机组故障运行的状态,RB是主要的故障运行显示状态。

3.3协调主控操作系统

协调主控操作系统主要完成了协调控制方式的选择、定/滑压方式选择、协调控制系统的投入。

3.3.1功率控制器

功率控制器接受机组指令控制器发出的负荷指令信号和机组的实发功率信号,控制器的输出给DEH,完成对汽机的控制。

3.3.2 DEH控制器

DEH控制器是协调控制系统与DEH系统的控制接口。DEH操作器显示DEH系统的控制方式、锅炉控制系统的汽机侧的连锁关系。

DEH控制器的手/自动按钮可以进行手/自动切换,当DEH在本机控制时,DEH 控制器处于跟踪状态,T字符出现。在炉跟机控制方式且炉手动,手动按钮为粉红色。

当DEH控制器自动时,代表汽机在自动控制方式。

3.3.3滑压控制器

协调控制系统具有滑压和定压两种压力控制方式。

在滑压控制方式时,协调控制系统按照系统内设置好的负荷与压力的关系自

动设定机前压力,控制锅炉燃烧,汽机控制机组负荷。

3.3.4 压力控制器

压力控制器接受滑压控制器发出的压力指令信号和实测的机前压力信号,控制器的输出给燃料控制器,完成对压力的控制。

3.5 锅炉燃料控制系统

在锅炉燃料控制系统操作画面上具有DEB 控制器、燃料控制器和五台给煤机

控制器。

3.4.2 DEB 控制器

DEB 控制器作为锅炉主控,接受机组主控系统中定压控制器、滑压控制器的输出,向燃料控制器发出燃料指令。并且显示直接能量平衡信号和热量信号,表示压力的平衡状态。

3.4.2 燃料控制器

燃料控制器控制进入炉膛的燃料,进入炉膛的燃料具有燃油量和燃煤量,系统中已将燃油按照两倍的燃煤折算为燃料量。

在直接能量平衡系统中,利用直吹式制粉系统燃料可测量的特点,

直接控制燃图3-5

料量,可最大限度的克服燃料侧的扰动,这较好的补偿了直吹式制粉系统燃料延迟大的,不利于控制的弱点,较好的克服了燃料扰动对机组压力、负荷的影响。

五台给煤机的控制采用了多输出系统,实现了任意台给煤机手自动切换的无平衡、无扰动。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增益修正。

在燃料系统的设计中,考虑了任一台给煤机跳闸,多输出系统的自动平衡作用,确保了在磨煤机跳闸时燃料的最小扰动。

3.5送风控制系统

送风控制系统主要控制炉膛氧量,保证锅炉的稳定经济燃烧。送风控制系统控制的是进入炉膛的总风量,包括一次风量和二次风量。

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在稳定氧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送风系统的不必要动作,考虑到在燃料控制的过程中燃料指令的变化比较频繁,因此系统设计中没有采用锅炉指令作为送风控制系统的指令信号,而是采用负荷指令作为送风控制系统的指令,氧量作为修正的设计方案,同时考虑风煤指令的交叉联锁,变负荷工况下风量优先的原则。

为协调送引风的关系保证炉膛负压,控制系统设计中考虑了炉膛负压高低对送风系统的方向闭锁,炉膛压力高时闭锁送风机开,炉膛压力低时闭锁送风关。

4.对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的讨论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600MW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主力机组,但由于超临界机组的直流运行特性、变参数的运行方式、多变量的控制特点,与亚临界汽包炉比较在控制上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对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方式和控制策略应进行必要的讨论。

超临界机组的运行特性

4.1.超临界火电机组的技术特点

4.1.1.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参数、容量及效率

超临界机组是指过热器出口主蒸汽压力超过22.129Mpa。目前运行的超临界机组运行压力均为24Mpa~25Mpa, 理论上认为,在水的状态参数达到临界点时(压力22.129、温度374.℃),水完全汽化会在一瞬间完成,即在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二相区存在,二者的参数不再有区别。由于在临界参数下汽水密度相等,因此在超临界压力下无法维持自然循环即不能采用汽包锅

炉,直流锅炉成为唯一型式。

提高蒸汽参数并与发展大容量机组相结合是提高常规火电厂效率及降低单位容量造价最有效的途径。与同容量亚临界火电机组的热效率相比,在理论上采用超临界参数可提高效率2%~2.5%,采用超超临界参数可提高4%~5%。目前,世界上先进的超临界机组效率已达到47%~49%。

4.1.2.超临界机组的启动特点

超临界锅炉与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启动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超临界锅炉与自然循环锅炉相比,有以下的启动特点:

?设置专门的启动旁路系统

直流锅炉的启动特点是在锅炉点火前就必须不间断的向锅炉进水,建立足够的启动流量,以保证给水连续不断的强制流经受热面,使其得到冷却。

一般高参数大容量的直流锅炉都采用单元制系统,在单元制系统启动中,汽轮机要求暖机、冲转的蒸汽在相应的进汽压力下具有50℃以上的热度,其目的是防止低温蒸汽送入汽轮机后凝结,造成汽轮机的水冲击,因此直流炉需要设置专门的启动旁路系统来排除这些不合格的工质。

?配置汽水分离器和疏水回收系统

超临界机组运行在正常范围内,锅炉给水靠给水泵压头直接流过省煤器、水冷壁和过热器,直流运行状态的负荷从锅炉满负荷到直流最小负荷,直流最小负荷一般为25%~45%。

低于该直流最小负荷,给水流量要保持恒定。例如在20%负荷时,最小流量为30%意味着在水冷壁出口有20%的饱和蒸汽和10%的饱和水,这种汽水混合物必须在水冷壁出口处分离,干饱和蒸汽被送入过热器,因而在低负荷时超临界锅炉需要汽水分离器和疏水回收系统,疏水回收系统是超临界锅炉在低负荷工作时必需的另一个系统,它的作用是使锅炉安全可靠的启动及其热损失最小。

?启动前锅炉要建立启动压力和启动流量

启动压力是指直流锅炉在启动过程中水冷壁中工质具有的压力,启动压力升高。汽水体积质量差减小,锅炉水动力特性稳定,工质膨胀小,并且易于控制膨胀过程,但启动压力越高对屏式过热器和再热过热器的保护越不利。启动流量是指直流锅炉在启动过程锅炉的给水流量。

4.1.3.置式汽水分离器的控制方式

超临界机组具有外置式启动分离器和内置式启动分离器。本文仅就内置式启动分离器进行讨论。

内置式启动分离器在湿态和干态的控制是不相同的,而且随着压力的升高,湿干态的转换是内置式汽水分离器的一个显著特点。

?内置式汽水分离器的湿态运行

如前所述,锅炉负荷小于35%时,超临界锅炉运行在最小水冷壁流量,所产生的蒸汽要小于最小水冷壁流量,汽水分离器湿态运行,汽水分离器中多余的饱和水通过汽水分离器液位控制系统控制排出。

?内置式汽水分离器的干态运行

当锅炉负荷大于35%以上时,锅炉产生的蒸汽大于最小水冷壁流量,过热蒸汽通过汽水分离器,此时汽水分离器为干式运行方式,汽水分离器出口温度由煤水比控制,即由汽水分离器湿态时的液位控制转为温度控制。

?汽水分离器湿干态运行转换

在湿态运行过程中锅炉的控制参数是分离器的水位和维持启动给水流量,在干态运行过程中锅炉的控制参数是温度控制和煤水比控制,在湿干态转换中可能会发

生蒸汽温度的变化,故在此转换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蒸汽温度的稳定。

4.2.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概述

作为实现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目标的有效手段,自动控制系统在机组安全运行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功能也日益复杂,担负着机组主、辅机的参数控制、回路调节、联锁保护、顺序控制、参数显示、异常报警、性能计算、趋势记录和报表输出的功能,已从辅助运行人员监控机组运行发展到实现不同程度的设备启停功能、程控和联锁保护的综合体系,成为大型火电机组运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超临界发电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控制系统从总体上来说与常规亚临界发电机组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就超临界机组本身来说,其直流炉的运行方式、大范围的变压控制,使超临界机组具有特殊的控制特点和难点。

4.2.1.超临界机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机、炉之间耦合严重,常规的控制系统难以达到高的控制效果,超临界机组难点之一在于非线性耦合。

由于直流锅炉在汽水流程上的一次性循环特性,没有汽包这类参数集中的储能元件,在直流运行状态汽水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点,给水从省煤器进口就被连续加热、蒸发与过热,根据水、湿蒸汽与过热蒸汽物理性能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加热段、蒸发段与过热段三大部分,在流程中每一段的长度都受到燃料、给水、汽机调门开度的扰动而变化,从而导致了功率、压力、温度的变化。4.2.2.汽机扰动对锅炉的耦合特性

直流锅炉汽水一次性循环特性,使超临界锅炉动态特性受末端阻力的影响远比锅筒式锅炉大。当汽机主汽阀开度发生变化,影响了机组的功率,同时也直接影响了锅炉出口末端阻力特性,改变了锅炉的被控特性,由于没有汽包的缓冲,汽机侧对直流锅炉的影响远大于对汽包锅炉的影响。其特性不但影响了锅炉的出口压力,而且由于压力的变化引起了给水流量的变化,延长了锅炉侧汽水流程的加热段,导致了温度的变化。

4.2.2.1.锅炉燃料扰动对压力、温度、功率的影响

燃料发生变化时,由于加热段和蒸发段缩短,锅炉储水量减少,在燃烧率扰动后经过一个较短的延迟蒸汽量会向增加的方向变化,当燃烧率增加时,一开始

由于加热段蒸发段的缩短而使蒸发量增加,也使压力、功率、温度增加。

4.2.2.2.给水扰动对压力、温度、功率的影响

当给水流量扰动时,由于加热段、蒸发段延长而推出一部分蒸汽,因此开始压力和功率是增加的,但由于过热段缩短使汽温下降,最后虽然蒸汽流量增加但压力和功率还是下降,汽温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后单调下降,最后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温度上

4.2.2.3.被控参数之间的耦合关联

在直流锅炉中,压力控制是最重要的被控对象,因为压力的变化不仅影响机组负荷的变化,还会影响给水流量的变化,从而导致对温度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直流锅炉的一次循环特性,使机组的主要控制参数功率、压力、温度均受到了汽机调门开度、燃料量、给水量的影响。从而也说明直流锅炉是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相互耦合关联及强的被控特性。

4.2.2.4.强烈的非线性是超临界机组又一主要特征

超临界机组采用超临界参数的蒸汽,其机组的运行方式采用滑参数运行,机组在大范围的变负荷运行中,压力运行在10MPa~25MPa.之间。超临界机组实际运行在超临界和亚临界两种工况下,在亚临界运行工况给水具有加热段、蒸发段与过热段三大部分,在超临界运行工况汽水的密度相同,水在瞬间转化为蒸汽,因此在超临界运行方式和亚临界运行方式机组具有完全不同的控制特性,是复杂多变的被控对象。

4.3.超临界机组的控制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已经看到,超临界机组是以汽水一次循环为特征的直流锅炉,是具有三输入/三输出的强耦合、非线性、多参数的被控对象。接下来讨论采用怎样的控制策略实现对超临界机组的控制。

对于具有内置式启动分离器的超临界机组,具有干式和湿式两种运行方式。在启动过程锅炉建立最小工作流量,蒸汽流量小于最小给水流量,锅炉运行在湿式方式,此时机组控制给水流量,利用疏水控制启动分离器水位,启动分离器出口温度处于饱和温度,此时直流锅炉的运行方式与汽包锅炉基本相同。控制策略基本是燃烧系统定燃料控制、给水系统定流量控制、启动分离器控制水位、温度采用喷水控制。

当锅炉蒸汽流量大于最小流量,启动分离器内饱和水全部转为饱和蒸汽,直流锅炉运行在干式方式,即直流控制方式。此时锅炉以煤水比控制温度、燃烧控制压力。我们讨论的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控制策略主要讨论锅炉处于直流方式的控制方案。

假如直流锅炉处在定压力控制方式,那末对于直流锅炉机组负荷、压力、温度三个过程变量中就具有两个稳定点,一个是压力,另一个是温度。因为压力一定分离器出口的微过热温度也就确定了。在机组负荷变化过程中对压力和温度的控制应该是定值控制。

在锅炉变压力运行时,机组负荷、压力、温度是三个变化的控制量,在负荷发生变化时,压力的控制根据负荷按照预定的滑压曲线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按照分离器出口压力的饱和温度加上微过热度控制。

协调控制系统建立方案时应该以变负荷、变压力、变温度的控制特征考虑控制策略。

4.3.1.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4.3.1.1.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提出,压力控制是直流锅炉控制系统的关键环

节,压力的变化对机组的外特性来说将影响机组的负荷,对内特性来说

将影响锅炉的温度。因此无论协调控制系统采用机跟炉为基础还是采用

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方式,均应考虑汽机调门变化和锅炉燃烧变化对压

力的动态响应,协调锅炉与汽机的控制。

4.3.1.2.在直流锅炉中采用煤水比控制温度,在超临界机组中仍应采用煤水

比的控制方案,一般来说煤水比控制的温度的选择应以控制特性快为主

要考虑依据。目前对内置式启动分离器的超临界直流锅炉一般取分离器

出口温度。在超临界状态下由于汽水转换可以在瞬间完成,蒸汽的热容

量很大,此时的温度控制性能很好,温度控制稳定。但在湿干态转换过

程中温度变化很大,系统设计应考虑湿干态转换过程中温度的控制。4.3.1.3.对于直吹式制粉系统来说,燃烧过程对压力、温度影响较慢,系统

设计应考虑煤水的时间协调。

4.3.1.4.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是强耦合、多参数、非线性的控制对象,在系

统控制中,应尽可能的保证机组的稳定性。在目前锅炉的运行中多数不

能达到设计煤种的运行要求,并且煤种的变化多样,因此在众多的系统设计中考虑了BTU修正。

在汽包炉中,通常用热量信号修正燃料的热值,这种方法主要考虑了锅炉热量信号的整定使热量信号仅代表燃料的变化,不反映汽机调门外扰的变化,这种修正较好的利用了直吹式给煤机燃料可以直接测量的优势,燃烧控制系统可以较快的克服燃料侧的扰动,同时热量信号又可以在线对燃料的热值进行修正。

直流锅炉蓄能较小无法得到类似于汽包锅炉的热量信号,因此在直流炉中BTU修正中最多的是采用蒸汽流量对热值的修正,考虑的基本点是根据设计煤种的热值,所燃烧的煤量应该产生的热量与实际煤种产生的热量的偏差对燃料进行补偿。这种BTU修正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造成系统的不稳定。燃料回路作为控制系统的内环应尽快克服燃料的扰动,其控制目的是在稳定的负荷工况下保证压力或负荷的稳定,任何汽机侧的外扰不应该构成对燃料的扰动。如果以蒸汽流量修正燃料量,当汽机调门发生扰动(如一次调频)使蒸汽流量发生变化,必然导致燃料的变化,使燃料控制系统不能稳定的运行。因此在系统中可以考虑用设计煤种的热值与实际煤种的热值对燃料进行修正,电厂应每天对燃料取样热值通知运行,运行人员根据燃烧的产地煤输入燃料热值,保证燃烧控制的稳定。

4.3.1.

5.超临界机组是高参数、大容量的被控对象,机组的变负荷率应满足

锅炉的运行要求。目前制造厂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变负荷率限制在1%/

分。在满足机组负荷变化率的要求下,为稳定机组压力,对超临界机组

来说以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系统不失是一个好的控制方案。

4.3.1.6.对于DCS系统控制的大型机组来说,控制系统必须要完成机组的稳

定负荷控制、变负荷控制、主要辅机故障工况下的快速减负荷控制。因

此机组指令控制系统必须适时监视风、水、煤系统的运行状况,一旦检

测到机组主要辅机出现跳闸,控制系统必须要以特定的控制方式,特定

的机组负荷变化率,特定的机组目标负荷发出快速减负荷指令,适时的

控制机组的负荷、压力、温度,完成RUNBACK功能。

在直流锅炉中,事故处理情况下必须要考虑分离器出口温度,这就必须考虑在事故工况下有合适的煤水比。系统设计必须要以适当的控制方案保证煤水比的控制。在超临界直流锅炉中,最典型的设计是实测的燃料量信号实现煤水比的控制。比起用锅炉指令实现煤水比控制来说,这种设计的主特点是在任何燃料的扰动都反映到煤水比的控制。

参考文献

1、600MW超临界机组启动系统及控制系统的特点许海

2、超临界机组控制技术及发展于达仁,徐志强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浅谈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张振明 (神华准能氧化铝中试厂设备维修部,内蒙古薛家湾 010300) 摘 要:热控保护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机组主辅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主、辅设备发生某些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从而软化故障,停机待修,避免发生重大的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事故。对故障的防范,关键是如何尽早检测、发现故障,然后预防、软化、控制和排除故障,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使热工保护工作的精密性趋于高度完善,从而为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把好最后的一道关。 关键词:火电厂;热工控制;保护 中图分类号:T M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23—0033—01 1 高度重视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保护工作 随着DCS控制系统的成熟发展,热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热工保护误动和拒动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何防止DCS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误动、拒动成为火力发电厂日益关注的焦点。由于热控设备覆盖着热力系统和热力设备的所有参数,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有可能通过热工保护系统发出跳机停炉信号,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工作。在主辅设备正常运行时,保护系统因自身故障而引起动作,造成主辅设备停运,称为保护误动,并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主辅设备发生故障时,保护系统也发生故障而不动作,称为保护拒动,同样会造成重大事故和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 2 热控自动化保护系统常见故障及成因 因DCS软、硬件故障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也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信号处理卡、输出模块、设定值模块、网络通讯等故障引起。热控元件故障是因热工元件故障(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门位置元件、电磁阀等)误发信号而造成的主机、辅机保护误动、拒动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有些电厂因热工元件故障引起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甚至占到了一半。主要原因是元件老化和质量不可靠,单元件工作,无冗余设置和识别。电缆接线断路、断路、虚接引起的保护误动主要原因是电缆老化绝缘破坏、接线柱进水、空气潮湿腐蚀等。设备电源故障是因为随着热控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热工保护中加入了DCS系统一些过程控制站电源故障停机保护。因热控设备电源故障引起的热工保护误动、拒动的次数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热控设备电源接插件接触不良、电源系统设计不可靠。因人为因素引起的保护误动大多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设计、安装、调试存在缺陷。许多机组因热控设备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存在质量缺陷导致机组热工保护误动或拒动。 3 应对热控保护故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技术性操作要逐步科学化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热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故障处理能力至关重要。其中过程控制站的电源和CPU冗余设计已普遍,对一些保护执行设备(如跳闸电磁阀)的动作电源也应该监控起来。对一些重要热工信号也应进行冗余设置,并且对来自同一取样的测点信号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判断,重要测点的测量通道应布置在不同的卡件以分散危险,提高其可靠性。重要测点就地取样孔也应该尽量采用多点并相互独立的方法取样,以提高其可靠性,并方便故障处理。一个取样,多点并列的方法有待考虑改进。尽量采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在合理投资的情况下,一定要选用品质、运行业绩较好的就地热控设备,保护逻辑组态进行优化。优化保护逻辑组态,对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热控保护系统的误动、拒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管理、制度、环境要趋于规范化 工作人员对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要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定期维护制度。做好机组的大、小修设备检修管理,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做好日常维护和试验;停机时,对保护系统检修彻底检修、检查,并进行严格的保护试验;提高和改善热控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就地设备工作环境普遍十分恶劣,提高和改善就地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对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格控制电子间的环境条件,要明确认识温度、湿度、灰尘及振动对热控电子设备有 33  2012年第23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火电厂DCS控制系统维护探讨

火电厂DCS控制系统维护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6T15:41:34.0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郑怡慧 [导读]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DCS控制系统不断升级完善,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均在持续的提升。 (山西漳泽电力侯马热电分公司山西 043008)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DCS控制系统不断升级完善,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均在持续的提升。但是,DCS控制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仍然无法将故障彻底阻绝,这也一定程度影响着机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同时,在火电厂DCS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普遍因为缺乏故障的应急处理经验,在发生故障之后,大多数检修人员都凭借着自身的经验以及系统的操作经验来进行处理,导致故障不断扩大、升级。对此,研究火电厂DCS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有着显著意义。 关键词:火电厂;DCS;控制系统 一 DCS电源 1.因UPS或保安电源故障后电源自动装置切换时间较长,导致DCS或ETS瞬间失电造成停机的事故时有发生,分散控制系统宜采用双路UPS 冗余方式供电,进线分别接在不同供电母线上。例如某电厂因UPS电源温度高报警,保安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不能及时(ms级)由备用转为工作电源,使FSSS火检柜两路电源同时丧失,全炉膛无火MFT。 2.配置独立的UPS不与其它设备共用,一旦因其它设备原因导致UPS故障势必危及DCS的安全。 3.UPS旁路电源当受到外界干扰时,输出电压波动大。将UPS负载控制在30%~60%额定输出功率范围内是最佳工作方式,避免因负载突然加上或突然减载时,UPS电源的电压输出波动大,而使UPS电源无法正常工作。如某厂一机炉曾发生因UPS旁路电源输出电压波动大,造成其下属所接的重要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引发机组跳闸的事故。 二 DCS的软硬件 1.在选择DCS控制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有在类似机组上良好运行业绩的控制系统,这样的成套控制系统通过了工厂试验和实际投运,其可靠性得到了时间的检验。同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DCS在其他电厂的使用情况,尤其是主要出现的重大问题,以便在招标中进行比对和取舍。 2.控制系统的硬件一定要具有高可靠性,在电子元器件上的生产工艺各环节上采用了成熟技术,电子模件最好能热拔插。控制器的运算和存储能力要足够,IO卡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3.控制系统从结构上要充分地采用了冗余技术。对于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网络通讯等必须冗余,且各冗余设备之间必须能实现无扰切换。采用冗余结构不仅能避免控制系统的局部故障扩大事故,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保证设备故障的在线排除,从而消除事故隐患。 4.控制系统软件的可维护性要好。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程序及软件的稳定性好,不会出现系统或单个控制器死机等问题;系统自诊断性好:控制器及IO信号有出错报警;人机交换友好:可以在线修改程序及下装;备品备件有可靠保证:在15年内采购容易且周期短,价格低;功能是否强大。控制系统的软件的可读性好,其组态功能块的种类是否能轻易实现DCS控制系统的各种工艺功能的需要。 另外,在DCS控制系统选型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各个方面:为了确保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控制器对数不能太低,以便于控制功能分配的合理分配;IO模块的数量要合理,以便在分配IO通道时既可以避免重要信号的过度集中,以确保各IO模件的余量合理等。 三 DCS网络 1.机组运行时在线调试实时通讯,因配置冲突导致网络故障。 2.为同其他系统通讯,在实时数据网上增加接口或更改网络结构,导致网络异常。 3.日常使用过程中,因经常对DPU修改或增加功能,导致DPU负荷率过高,影响网络正常工作。 4.制定完善的DCS系统操作制度,使用USB口的操作规定,以免外界的侵入控制系统。 5.热工专业平时要加强DCS系统的网络维护。如利用停机时间逐个复位DCS系统的DPU和MMI(操作员站),一般要求每隔半年要复位一次DPU和MMI,以消除计算机长期运行的累计误差;MMI站主机放置的地方,应定期检查工作环境和通风状况,避免通风散热不良导致的硬件故障或硬件加速老化;对于DCS系统和其他系统(比如MIS、SIS等)的接口,应该在其他系统侧的网关站上,加装病毒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库。同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的补丁,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定期检查系统风扇是否工作正常,以确保系统能长期可靠地运行;定期对DCS主系统及与主系统连接的所有相关系统(包括专用装置)的通信负荷率进行在线测试,确认在机组出现异常工况、高负荷运行、当DPU或通信总线产生冗余切换的同时出现负荷扰动时,网络负荷率控制在行业规定范围内。 四 DCS失灵后的后备操作 在《防止电力生严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规定了“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应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的要求,但目前仍有部分机组的手动停炉停机按钮没有直接接入跳闸驱动回路中,而是直接进入FSSS或ETS装置的输入卡件通道,参加逻辑运算后,再通过输出回路送至跳闸驱动回路。这样,在FSSS或ETS故障后,运行人员无法在集控室进行手动紧急停炉。关于MFT动作回路的设计目前有带电跳和失电跳两种方案。带电跳采用常开接点进行控制,采用常开接点进行控制的方案虽减少了误动的可能性,但增加了拒动的可能性,如DCS失电后MFT不能正常动作。失电跳采用常闭接点进行控制,即在DCS失电后,MFT仍能动作,比较来看,这种方案对机组是最安全的,减少了拒动的可能性,但却增加了误动的可能性。为了提高动作的可靠性和保证机组的安全性,部分机组采用了另一种方案,即在DCS正常的情况下,可通过DCS逻辑正常触发MFT继电器的常开接点来动作设备。同时为了保证DCS失电后MFT的正确动作,再引入一路220VDC直流电源,在DCS失电后,采用手动按钮直接动作直流继电器,去跳有关设备。但是这里仍然有一个设计观念问题,当DCS电源真正消失时,包括重要保护在内也不起作用了,此时机组处于不安全状态。按照《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中的要求,应设计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失电后的紧急停炉保护。另外基于某电厂曾发生过DCS瘫痪机组停机后,因电气原因两台交流润滑油泵失电,由于润滑油压低联启直流油泵的联锁未做电气硬逻辑联锁,故直流油泵未自动联启,同时没有及时手动启动直流油泵,导致汽机化瓦事故的发生。因此系统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原则,涉及机组安全停机和失电情况下的安全联锁功能,除在控制器逻辑内实现外,还应在就地硬逻辑中设计并实现。 五 DCS施工的可靠性 1.施工中要注意盘柜与地的可靠绝缘和盘柜母线的可靠接地,同时对孔洞等必须做防火处理,盘柜等要有防振动措施。 2.敷设电缆时尤其要注意强电弱电分开,屏蔽线的可靠接地和抗干扰,如果混淆,可能造成DCS板卡的烧毁。在布线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设计

火电厂控制策略

先进的火电厂控制策略 1:PID控制 详细内 当今的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基于反馈的概念。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测量关心的变量,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误差纠正调节控制系统的响应。 这个理论和应用自动控制的关键是,做出正确的测量和比较后,如何才能更好地纠正系统。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PID控制器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其输入e (t)与输出u (t)的关系为 u(t)=kp(e((t)+1/ti∫e(t)dt+td*de(t)/dt) 式中积分的上下限分别是0和t 因此它的传递函数为:g(s)=u(s)/e(s)=kp(1+1/(ti*s)+td*s) 其中kp为比例系数; ti为积分时间常数; td为微分时间常数 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p,ti和td)即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但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PID应用范围广。虽然很多工业过程是非线性或时变的,但通过对其简化可以变成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这样PID就可控制了。 其次,PID参数较易整定。也就是,PID参数kp,ti和td可以根据过程的动态特性及时整定。如果过程的动态特性变化,例如可能由负载的变化引起系统动态特性变化,PID参数就可以重新整定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PID 控制器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PID 控制技术。PID控制,实际中也有PI 和PD 控制。PID 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火电厂控制系统中PID 控制的应用在火电厂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由于受控对象和环境的复杂性、变化性及不确定性,往往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这给有效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在构成之后,控制器参数整定的优劣将是决定该闭环控制系统运行品质的主要因素。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将控制系统带入了智能时代。自动化技术已促使生产过程控制向智能化发展。现代工业企业已广泛采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DCS 具有很强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前馈、超驰、比值、串级、解耦等各种初级先进控制算法,也可采用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算法。目前典型的有:TDC 3000 中的HPC(滚动预测控制)软件、MAX-1000 中的自适应算法功能、TERMPERMME 中的状态估计及预测算法、Infi-90 上的LTS(回路整定系统)等。然而,不管采用何种先进控制技术,PID 控制在DCS系统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技术往往以DCS 或控制仪表的常规PID 控制为基础。 2预测控制 利用系统辨识技术建立锅炉的预测模型,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多变量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用于控制循环流化床的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和炉床温度.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对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系统辨识技术建立的系统模型结构简单,可以在有限时域内实现系统输

分散控制系统(DCS)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分散控制系统(DCS)在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我国工业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分散控制系统大范围的开始应用,特别是在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散控制系统以其成熟的技术及强大功能,有效的提高了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为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中从分散控制系统的现状、发展入手,分析了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并进一步对DCS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电气自动化;特点;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也称为DCS,其核心为多个微处理器,作为过程控制采集站,其在国家电厂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在应用经验还是在运行效果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将分散控制系统在电厂电气自动化中进行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电厂单元机组热工自动化的水平,更好的适应了当前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需求,为电厂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分散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1.1 DCS的起源与应用 分散控制系统最先应用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于美国,后来在工业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分散控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不仅积累了众多的应用经验,而且其应用开始向更深的范围扩展,已不仅仅将其应用在锅炉和汽轮机的热工监视中,在发电机组发电、配电及供电过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我国已掌握了分散控制系统的成套使用方法,而且在具体应用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而且在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使分散控制系统不断完善和优化,这对电厂机组的正常安全运行起到了非常好的保障作用。 1.2 DCS的发展 随着分散控制系统应用技术的越来越完善,当前分散控制系统功能已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扩展,在纵向延伸上,使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出现,这是一项具有开放性、数字化和多节点的通信技术,主要以智能化的现场设备和系统为主,通过现场的设备和数字量信息运行中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双方之间的控制和共享,有效的规避了单一电缆单一传输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现场技术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现场模拟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速度慢、成本高及精准度低等问题,而且无法有效的与数字技术的计算机控制现状相符,因此将分散控制系统应用到就地仪表设备中,实现控制功能块的有效组合。但这项技术属于一项新生事物,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其运行的依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对其推广和改进的步伐。 2 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按偏差控制的系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一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 一、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 在数学上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按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可将系统分成两类: 1.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是线性微分方程。如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定常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相反,如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t的函数,则称为变系数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较容易处理。 2.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一般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处理比较困难,至今尚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 严格地说,在实践中,理想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对于所研究的问题,非线性的影响不很严重时,则可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同样,实际上理想的定常系统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系数变化比较缓慢,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定常系统。 二、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 1.连续系统系统中传递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系统。 2.采样系统系统中至少有一处,传递的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为采样系统,或离散系统。 三、按控制信号r(t)的变化规律分类 1.镇定系统() r t为恒值的系统称为镇定系统(图1-2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2.程序控制系统() r t为事先给定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图1-11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3.随动系统() r t为事先未知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或跟踪系统,如图1-7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及函数记录仪系统。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包括:基建MIS和生产MIS。在建设期建立的基建MIS 是整个MIS的一部分。 1)基建期MIS 基建期MIS对基建期整个过程进行信息管理。主要包括: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合同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企业网站/综合查询等。基建MIS数据将在电厂建成后自动转入生产期MIS系统。 2)生产期MIS 建立电厂管理信息系统是给电厂的管理人员提供大量实时和非实时的、准确的、完整的、可靠的信息和进行加工、运算分析后的信息,以提高电厂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使发电厂的经营和管理者们将以往粗糙的管理经营方式精细化,以企业特征为根本,降低发电成本、减少维护费用、合理经营策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确保企业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主要功能包括: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行政管理、系统维护等四大部分。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为了提高电厂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电厂的市场竞争力,拟建立厂级监控信息系统。该系统在传统的DCS、辅助车间控制系统与MIS之间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管理控制一体化层面,完成对全厂的实时过程的优化管理和控制。 SIS的主要功能是采集DCS、TCS、全厂辅助车间等控制系统的数据来实现电厂运行优化、负荷调度分配优化、经济性能分析、设备故障诊断及设备寿命管理等功能,对全厂的实时过程进行优化管理,为电厂运行管理人员提供运行指导和决策依据,确保电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最优化控制策略使整个电厂的设备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生产保持在最佳、最稳定、最经济的运行状态,用最少的成本带来最多的效益。 厂级监视信息系统(SIS)的功能包括: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处理和监视;厂级经济性能计算、分析和操作指导等功能。SIS为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提供所需的生产过程信息。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3.1设计依据 SIS应符合下列标准或与之相当的其它国际标准:

火力发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大型火电厂锅炉-汽轮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分析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杨景祺 目前我国火电站领域的技术具有快速的发展,单元机组的容量已从300MW 发展到600MW,外高桥电厂单元机组容量已达到900MW。DCS系统在火电站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站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投入水平。本文主要对大型火电机组的两种主要炉型—汽包炉和直流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机理进行概要性的说明。 1.协调控制系统的功能和主要含义 协调控制系统是我国在80年代引进的火电站控制理念,主要设计思想是将锅炉和汽机作为一个整体,完成对机组负荷、锅炉主汽压力的控制,达到锅炉风、水、煤的协调动作。对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包含三层含义: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锅炉汽轮机协调以及锅炉风、水、煤子系统的协调。 1.1.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 机组与电网需求的协调主要是机组最快的响应电网负荷的要求,包括了电网AGC控制和电网一次调频控制两个方面。目前华东电网已实现了电网调度对电厂机组的负荷调度和一次调频控制。 1.2.锅炉汽轮机的协调 锅炉汽轮机的协调被认为是机组的协调,主要是协调控制锅炉与汽轮机,提高机组对电网负荷调度的响应性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从协调控制系统而言,对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概念,但由于两种炉型在汽水循环上有很大的差别,导致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差别。 1.3.锅炉协调 锅炉协调主要考虑锅炉风、水、煤之间的协调。 2.汽包锅炉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 汽轮机、锅炉协调控制系统概念的引出,主要在于汽轮机和锅炉对于机组的负荷与压力具有完全不同的控制特性,汽轮机以控制调门开度实现对压力、负荷的调节,具有很快的调节特性,而锅炉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给水流量变为蒸汽,其控制燃料的过程取决于磨煤机、给煤机、风机

DCS分散控制系统原理

DCS分散控制系统原理 第一讲绪论 DCS从1975年问世以来,大约有三次比较大的变革,七十年代操作站的硬件、操作系统、监视软件都是专用的,由各DCS厂家自己开发的,也没有动态流程图,通讯网络基本上都是轮询方式的;八十年代就不一样了,通讯网络较多使用令牌方式;九十年代操作站出现了通用系统,九十年代末通讯网络有部份遵守TCP/IP协议,有的开始采用以太网。总的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I/O板、操作站和通讯网络。控制器相对来讲变化要小一些。操作站主要表现在由专用机变化到通用机,如PC机和小型机的应用。但是目前它的操作系统一般采用UNIX,也有小系统采用NT,相比较来看UNIX的稳定性要好一些,NT则有死机现象。I/O板主要体现在现场总线的引入DCS系统。 从理论上讲,一个DCS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但是各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所以DCS 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分支,有时也由于DCS厂家技术人员工艺知识的局限性而引起,如HONEYWELL公司对石化比较熟悉,其产品在石化行业应用较多,而BAILEY的产品则在电力行业应用比较普遍。用户在选择DCS的时候主要是要注意其技术人员是否对该生产工艺比较熟悉;然后要看该系统适用于多大规模,比如NT操作系统的就适应于较小规模的系统;最后是价格,不同的组合价格会有较大的差异,而国产的DCS系统价格比进口的DCS 至少要低一半,算上备品备件则要低得更多。 DCS由四部份组成:I/O板、控制器、操作站、通讯网络。I/O板和控制器国际上各DCS 厂家的技术水平都相差不远,如果说有些差别的话是控制器内的算法有多有少,算法的组合有些不一样,I/O板的差别在于有的有智能,有些没有,但是控制器读取所有I/O数据必须在一秒钟内完成一个循环;操作站差别比较大,主要差别是选用PC机还是选用小型机、采用UNIX还是采用NT操作系统、采用专用的还是通用的监视软件,操作系统和监视软件配合比较好时可以减少死机现象;差别最大的是通讯网络,最差的是轮询方式,最好的是例外报告方式,根据我们的实验,其速度要相差七八倍。 第二讲DCS在选型中的几个问题 被控制对象确定以后,选用什么样的控制系统就成为重要问题。主要是根据项目规模和投资预算来考虑的,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DCS系统和早期的模拟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从工程项目的实施来看,本质差别不大,主要考虑项目规模和投资预算,但DCS与模拟仪表相比,它更为复杂,技术性要求更高,下面我来谈谈DCS系统选型中的几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讲,DCS可以用与不同的工艺过程,它是通用的,但是,DCS的制造厂家专长与某一领域。如:HOMEYWELL主要用于石化部门,BAILEY公司的N90、INFI90主要用于电力系统,ROSEMOUNT的RS3、Δ-V大多用于化工系统。但也不能否认不同工艺过程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如:电厂一定要有电调设备和SOE,石化部门一定要有选择性控制,水泥行业一定要有大纯滞后控制补偿等,选型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二点就是经济性,应该从DCS本身价格和预计所创效益角度考虑。DCS有国产的和进口的,对相同档次而言,进口的控制功能强一些,有一些先进的控制算法,如Smith预估、三维矩阵运算等,国产DCS价格要比进口的低很多,也能满足技术要求。从结构上来看,国外DCS的控制器各厂家差别不太远,控制器的预置算法稍有差别,控制器与I/O板的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而操作站区别较大。有以PC机为基础的,有以小型机为基础的,操作系统一般选用UNIX类系统。小型机的价格要比PC机高很多,进口小型机操作站的价格要高于四万美金,而且许多机型已经停产(如DEC公司的VAX机和α机)。PC机的操作站不到三万美金,它的操作系统采用NT,其稳定性没有UNIX好。小型机的接口采用SCSI,传输速率是串行的8倍之多。以NT操作系统作为操作站的,点数要少一些,不然会频繁死

发电厂DCS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被国际公认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燃烧技术,是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环保节能项目。该锅炉具有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范围大,无需加装脱硫、脱硝装置即可实现90%脱硫率,满足环保要求,以经济的方式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而且煤种适应性广,排出的灰渣活性好,容易实现综合利用。 目前国内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消化引进阿尔斯通技术,和常规煤粉锅炉相比主要在燃烧系统方面存在差异其具有如下特点: ?通常锅炉四角分别布置4个返料器和4个外置流化床,外置床中布置了中温过热器,低 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等锅炉受热面。 ?锅炉左右两侧配有风道燃烧器,每侧风道燃烧器含有两支油枪,床上左右两侧各配有 4支床上油枪。 ?风烟系统中一次风作为主要流化风,二次风分上中下分级送风助燃,多路流化风对返 料器、外置床等受热室起到流化作用。 ?风烟系统中灰循环的合理建立是锅炉稳定燃烧的重要前提,也是控制床温、再热汽温 的基础。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复杂性,锅炉炉膛安全监测系统和常规煤粉炉有较大差别,包 含锅炉跳闸BT、送风跳闸AT和主燃料跳闸MFT三个主要跳闸信号。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滞后特性,自动控制难点在协调控制,床温控制、床压控制、 过热汽温控制和再热汽温控制。 ?对于循环配套直接空冷系统,直接空冷的控制关键在于风机转速主指令控制,即如何 设定好背压是一个关键,既能够考虑到汽轮机效率,又能考虑到风机电耗率,达到一个最佳经济性指标,同时兼顾到低温防冻保护。 图1?1 循环流化床机组示意图 1.2配置方案 蒙西DCS项目由DAS、FSSS、SCS、MCS、DEH、ECS、ACC等部分组成,总点数约20000点,采用TPS系统,总配置单元机组配置控制器18×2对,公用系统配置控制器2对,ACC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教程文件

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火电厂控制系统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控部分,第二部分是副控部分。下面就这两部分具体内容做个介绍。 一、火电厂主控系统 火电厂主控系统是保证火电厂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随着控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Web技术的飞跃发展,火电厂主控系统的控制水平和工程方案也在不断进步,火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主控系统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必将成为未来火电厂管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传统火电厂的DCS系统也必将向这一趋势靠拢。火电厂主控系统以控制方式分类可分为:DAS、MCS、SCS、BMS及DEH等系统。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数据采集系统-DAS: 火电厂的主控系统中的DAS(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连续采集和处理机组工艺模拟量信号和设备状态的开关量信号,并实时监视,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 ■数据采集:对现场的模拟量、开关量的实时数据采集、扫描、处理。 ■信息显示:包括工艺系统的模拟图和设备状态显示、实时数据显示、棒图显示、历史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事件记录和报表制作/ 打印:包括SOE 顺序事件记录、工艺数据信息记录、设备运行记录、报警记录与查询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设备故障诊断 2.模拟量调节系统-MCS系统: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 ● 送风控制,引风控制 ● 主汽温度控制 ● 给水控制 ● 主蒸汽母管压力控制 ● 除氧器水位控制,除氧器压力控制 ● 磨煤机入口负压自动调节,磨煤机出口温度自动调节 ■高加水位控制,低加水位控制 ■轴封压力控制 ■凝汽器水位控制 ■消防水泵出口母管压力控制 ■快减压力调节,快减温度调节 ■汽包水位自动调节

3.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BMS系统: BMS(炉膛安全保护监控系统)保证锅炉燃烧系统中各设备按规定的操作顺序和条件安全起停、切投,并能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切断进入锅炉炉膛的全部燃料,保证锅炉安全。包括BCS(燃烧器控制系统)和FSSS(炉膛安全系统)。 ■锅炉点火前和MFT 后的炉膛吹扫 ■油系统和油层的启停控制 ■制粉系统和煤层的启停控制 ■炉膛火焰监测 ■辅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冷却风机、循环泵等)启、停和联锁保护 ■主燃料跳闸(MFT) ■油燃料跳闸(OFT) ■机组快速甩负荷(FCB) ■辅机故障减负荷(RB) ■机组运行监视和自动报警 4.顺序控制系统—SCS: ■制粉系统顺控 ■锅炉二次风门顺控 ■锅炉定排顺控 ■射水泵顺控 ■给水程控 ■励磁开关 ■整流装置开关 ■发电机灭磁开关 ■发电机感应调压器 ■备用励磁机手动调节励磁 ■发电机组断路器同期回路 ■其他设备起停顺控 5.电液调节系统—DEH: 该系统完成对汽机的转速调节、功率调节和机炉协调控制。包括:转速和功率控制;阀门试验和阀门管理;运行参数监视;超速保护;手动控制等功能。 ■转速和负荷的自动控制 ■汽轮机自启动(ATC) ■主汽压力控制(TPC) ■自动减负荷(RB) ■超速保护(OPC) ■阀门测试

2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基本知识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基本知识 1.分散控制系统(DCS) 分散控制系统,英文名称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可以理解为:集中监视,分散控制的计算机系统。 DCS系统按照功能可以分为: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简称SCS,有时旁路控制系统BTC和电气控制系统ECS作为SCS的子功能)、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汽机保护系统(ETS)。部分火力发电厂汽机保护系统ETS用PLC来实现、旁路控制系统BTC使用专用控制系统(不包含在DCS系统内)。 DCS系统也可以按照工艺系统来划分。比如某电厂的DCS系统按工艺系统划分为:一号锅炉控制系统、一号汽机控制系统、二号锅炉控制系统、二号汽机控制系统。 2.数据采集系统(DAS) 数据采集系统,英文名称data acquisition system,简称DAS。采用数字计算机系统对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记录、显示和报警,对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运行指导的监视系统。 DAS至少有下列功能: ●显示:包括操作显示、成组显示、棒状图显示、趋势显示、报警显示等。 ●制表记录:包括定期记录、事故顺序记录(SOE,毫秒级扫描周期,信号类型为开关量输入DI)、跳闸一览记录等。 ●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 注:操作员站相应时间测试。 3.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模拟量控制系统,英文名称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简称MCS。是指系统的控制作用由被控变量通过反馈通路引向控制系统输入端所形成的控制系统,也称闭环控制或反馈控制。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连续函数。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是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运行参数自动控制系统的总称。 火力发电厂主要自动一般有:协调控制系统、给水控制(汽包水位控制)、炉膛负压控制、送风控制(包含氧量校正)、燃料控制、过热器减温水控制、再热器减温水控制、除氧器水位控制、凝汽器水位控制等。

PLC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

PLC控制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m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其强大的功能和高度的可靠性在火电厂控制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可靠性关系到火电厂各大系统的安全运行,甚至影响到机组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在机组运行期间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PLC系统故障引起的机组事故已占一定的比例,因此PLC控制系统故障及其防范便成为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存在问题 发电站的环境空间存在极强的电磁场,发电机的电压高达数千伏、电流高达数百安,开关站的输出电压高达数十千伏或数百千伏。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有时某段数百米长的强电电缆和信号线不能有效的分开,甚至只能在同一电缆沟内。这样,高电压、大电流接通和通断时产生的强电干扰可能会在PLC输入线上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这种干扰轻则会造成测量数据显示不准,重则足以使PLC的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导致PLC产生误动作。这种现象在现场经常发生,如:陕西金泰氯碱化工自备电站为3×130t/h+2×25MW 火电机组,其中输煤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水源井系统均应用了带有上位机的PLC控制系统,而在锅炉吹灰系统、除灰、静电除尘、磨煤机稀油站、汽机胶球清洗系统等应用了小型PLC控制系统。输煤PLC程控系统,曾多次出现2号A皮带白启动,检查发现其输入、输出回路各有高达57V的感应电压,使其输入光电隔离器(DC24V驱动)动作,致使接触器吸合将2号A皮带启动。随后该电站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在负载两端并接了RC涌浪吸收器,到目前为止再未发生过类似现象。 2、防范措施 2.1 防止干扰的措施 PLC内部用光电耦合器、小型继电器和光电可控硅等器件来实现开关量信号的隔离,PLC的模拟量模块一般也采取了光电耦合器隔离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能减少或消除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还可以保护CPU模块,使之免受外部来的高电压的危害,因此一般没有必要在PLC外部再设置干扰隔离器件。 但如果PLC内部的隔离措施不能有效地抵抗干扰,对于开关量信号通常在其输入、输出回路外加中间继电器来隔离干扰信号。另外,PLC输出模块内部的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较小,不能驱动电流较大的负载,需用中间继电器,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有效的防止干扰。 (1) 防止输入信号干扰 当信号输入端有感性负载时,为了防止信号变化时感应电势损坏输入模块,应在信号

第二节 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

第二节分散控制系统的主要硬件 目前,世界上生产分散控制系统的厂家众多,用途不一,推出的产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设计思想,因此其硬件的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对于一个具体的分散控制系统来说,其硬件涉及的技术范围也很广,构造也十分复杂。所以本节从构成分散控制系统的用于电厂功能的主要三大功能硬件设备:过程控制设备、人机接口设备、系统通信设备着手,对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功能与其结构做分析和介绍。 一、过程控制设备 1。过程控制设备的功能 在分散控制系统中,过程控制设备是最基层(直接控制级)的自动化设备,它接受来自现场的各种检测仪表(如各种传感器和变送器)传送的过程信号,对过程信号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噪声滤除、补偿运算、非线性校正、标度变换等处理,并可按要求进行累积量的计算、上下限报警以及测量值荷包径直向通信网络的传输。同时,它也用来接受上层通信网络传来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过程控制的要求进行控制运算,输出驱动现场执行机构的葛洪控制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字直接控制,满足生产中连续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等的需要。过程控制设备还具有接受各种手动操作信号,实现手动操作的功能。 在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中,用于过程控制级的设备有两类品种:一是分散控制系统自身的“现场控制单元”,二是可纳入分散系统中应用的其他独立产品——可编程逻辑控制(PLC)、可编程调节器等。一般的这些独立产品都是一些通用型的设备,通过专门的接口与分散控制系统连接,并实现其功能。而自身的现场控制单元,是指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关系最密切,最靠近生产现场的控制装置。是属于分散控制系统的系列产品,不同的分散控制系统生产厂家,对自己系统中的过程控制设备取有独特的名称,如基本控制器、多功能控制器等等。表2—1列出了几个用于电厂的典型分散控制系统的过程控制设备,其名称无一相同,下面将通称为“现场控制单元”。不同厂家的现场控制单元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大致相同。概括地说,现场控制单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按功能要求组合的,各种电子模件的集合体,并配以机柜和电源等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控制装置。 表2-1 典型系统的过程控制设备 2。现场控制单元 现场控制单元是面向过程、可独立运行的通用性计算机测控设备,尽管不同厂家生产的现场控制单元在结构尺寸、输入输出的点数、控制回路数目、采用的微处理器、设计的模件、实现的控制算法等各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均是由机柜、电源、I/O通道、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功能模件等几部分组成,我们在此分析实现功能的功能模件及I/O模件。 (1)功能模件

大中型火电厂DCS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及应用

大中型火电厂DCS自动控制系统改造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5-24T11:15:21.1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作者:赵立强 [导读] 摘要:自动控制系统是数字技术在社会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形式,具有系统化、多元性及创新性等特征。 (内蒙古白音华自备电厂内蒙古锡林郭勒 026200) 摘要:自动控制系统是数字技术在社会资源开发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形式,具有系统化、多元性及创新性等特征。基于此,结合当前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探究了技术优化策略,以提升技术应用安全指数。 关键词: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创新性 引言 自动控制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当代产业动力需求紧密相连。研究发现,阶段性归纳技术问题,可及时发现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推动系统升级。因此,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优化策略的探究过程也是火电厂技术整合、创新的过程。 1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自动控制系统是生产设备在无人操控的状态下,自主按照已设定的生产程序进行生产加工。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火电厂中的应用主要是指DCS系统的生产应用。该程序一方面运用数字命令实现发电原料传送、发电原料燃烧以及能力转换,另一方面借助数字显示窗口、信息采集与处理程序,关联产品转换的各项环节。按照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程序的设计结构,可将系统分为程序管理、程序操作与控制和终端控制窗口三部分。三者协作大大缩减了火电厂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2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DCS程序作为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代表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硬件故障:自动化控制系统发挥控制作用,需借助其他辅助性元件完成动力转换。因此,当外部辅助零件出现故障时,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无法继续工作。例如,火电厂生产设备限流保护不当,导致输电线路短路;系统电力传输线路破损、连接不当以及线路受潮等,导致自动化控制程序无法启动,影响电力转换系统的正常工作。 第二、热工程序问题:火电厂发电时,动力转化环节、热工强度检测/计算环节是电力转换的关键。由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程序长期处于一线生产环境下,系统多处于离线工作状态,但热工生产信息输出却是联网状态。若热工转换信息系统已更新而自动控制系统未更新,生产中将出现系统信息识别不准确或者信息无法识别的状况,影响DCS系统的生产能力。 第三、程序信号干扰:实际应用中,DCS系统可能出现受信号影响的情况。一方面,DCS自动控制系统为半开放信号传输程序,即系统完全依靠程序信息安全识别窗口进行安全管理,缺少直接的安全管理体系,一旦外部传输信号超出正常信号强度,自动控制程序将受到干扰。另一方面,自动化控制系统长期处于干燥、灰尘积压的环境,外部元件易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进而对程序信号产生干扰。 3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优化策略 为进一步优化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必须解决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程序应用中的问题。 3.1针对性解决硬件故障 结合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实际,对DCS程序涉及的外部元件进行系统性检查,并给予解决。第一,处理火电厂电力传输线路、动力转换设备及电力采集系统等方面的外部元件障碍问题,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限流保护强度。第二,将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关联的元件应用环境、电源传输通路等部分,更换为更安全的限流传输控制环境。火电厂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时,需以外部应用元件优化为首要环节。安全检测人员现场勘察发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多个连接端的限流保护值差异较大,外部电力系统线路老化,且限流线路极易发生短路。因此,按照最新版自动化控制系统做功功率范围,重新调换了限流线路和设备元件,以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火电厂发电中的安全应用[1]。 3.2热工程序计划性、目标性调节 3.2.1热工程序计划性调节 火电厂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做功时,需经I/O通道程序进行动力供应信号传输,再利用终端控制器将产生的信息反馈到中心控制体系。因此,热工程序优化时,必须确保信息传输环节和信息反馈环节的完整,以提升信息传导速率。例如,某火电厂自动化生产系统优化时,程序研究人员先按照该火电厂内DCS系统终端反馈窗口数量布设终端自动控制模型。模拟火电厂热工转换时,各DCS系统I/O接收渠道的各种情况,然后在故障指令处理程序中加入模拟分析问题的处理方法。而自动化系统的终端控制环节,采取信号指令模糊传输法,拓展系统在热工处理环节的信息识别范围。热工程序应用后,检测自动化系统的热工运作情况发现,热工终端反馈数据准确率为98.78%,程序检测、反馈等周期为30.89~35.88s,与程序优化前差异较大。可见,计划性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在火电厂动力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3.2.2热工程序目标性调节 目标性人工调节实质上是周期性技术调节的过程。首先,自动化控制程序需定期更新,以确保火电厂动力控制端输出信息与自动化热工控制程序相适应。其次,按照火电厂每日生产需求,科学调整自动化程序数据采集命令的范围。某火电厂以DCS系统作为火电厂动力转换的主要控制方法,解决了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信号识别能力差等问题。系统检验人员进行程序优化时,在程序管理层设计了系统更新命令,将程序控制环节和程序操控环节统一设定了信息识别检验标准A。当外部输出信息不在A范围时,自动化程序将提示系统更新。同时,该企业对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热工计算环节进行了联网设计。当程序自主检测到程序新版本时,技术结构将自动更新。此外,自动化系统优化后,系统控制命令信息传输体系一部分信息借助云空间存储,一部分信息利用磁盘存储。为确保自动化程序可流畅性做功,技术人员只需适当扩充磁盘存储空间。该火电厂的自动化控制程序处理策略,是数字技术实践中优化的具体表现[3]。 3.2.3解决程序信号干扰问题 火电厂的系统信号干扰问题,可通过改善程序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解决。某火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时,需重设自动化系统安全渠道。程序开发人员在当前技术体系基础上,增设了火电生产中线路电阻、电压和电容等环节的检测。同时,火电厂将程序安全操控命令设定为热工程序计算和终端反馈信息安全管理两部分。火电厂动力传输时,一旦内部电磁波超出内部电流控制的安全指数,安全防护系统将立即借助绝缘元件进行阻隔。若电磁波的强度较大,系统将立即切断本次电力传输渠道,改为多批次电力功率传输。此外,改进后的DC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