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艺术特色

请问《离骚》的艺术特色 Post By:2007-11-20 11:34:00

请问老师是否从三方面写:创造了三个世界。一是神话世界,二往古世界,三是是香草美人世界。

感谢同学的回复!关于《离骚》的艺术特色,我个人觉得是可以把思路更加拓展一些,根据课本来说,在诗人创造的“三个世界”之外,它的浓厚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象征手法的使用,独特的语言艺术,楚地地方风格的影响等,以及它的美学内涵,如诗中体现的崇高与悲壮的感情色彩等等,我觉得都可以是切入的角度。大家觉得呢?



再问《离骚》的艺术特色 Post By:2007-11-26 20:30:00

郭老师:听了串讲以后,又要提问了。认为《离骚》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不知对否,请指正。

《离骚》的艺术特色。

1.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在他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对于神话故事的神,进一步人化:如创造了日神(羲和),望舒(月神),飞廉(风伯),丰隆(雷师),以至凤鸟、飞龙、飘风、云霓都供他自由驱使;县圃、扶桑、崦嵫、咸池、天津、不周(神话中地名),都是他所到的地方,其想象之大胆,构思之奇特,幻想之丰富,古今罕有。此间的运用,并不是什么典故,而是借神灵和神物,展示了活生生的形象参与了神游天国的活动。

三次升天遨游。

A上寻“帝阍”。因不满女须的婉劝,意,渡过沅湘之水南征,到了苍吾山(虞舜所葬之地),向重华(虞舜的别号)诉说。上求“帝阍”。早晨从苍梧山出发,黄昏到达昆仑山的确良县圃,文夜临又东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遭到天帝守门人的冷遇。没有见到。

B,下求佚女。一求宓妃,洛水女神。但未遂。二求戎氏之佚女,帝喾之妃。未得成功。三求虞氏之二姚,夏侯少康之妃。无望而罢。其中的许多神女、异禽出现,诡密奇幻,扑朔迷离。

C,上游天界。向灵氛问卜,请巫咸降神,在深感留楚已无作为时,遂决意另谋出路。“吾将远逝以自疏”。

这样,就做了三次神游。

2.象征意义的运用。以香花美草的寓意,寄托男女情思,象征诗人对现实溷浊的揭露。有对香草美人的向往,如秋兰、木兰、江离、薜芷等香草。美人如好的帝王:“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展现了一个五彩斑斓,情思绯恻的人性世界。诗人披香戴芳,饮露餐英。上叩天门,下求佚女。在寄托情思中,又感到时间之攸忽和人生之无常:“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现实主义:如女媭这个人物,有点象慈母,又有些象长姐,对诗人婉劝,说话由于急切,带着喘息: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但是诗人不顾,仍向重华陈词,历数夏侯启、后羿等的不作为以引夏商周历代的兴亡史。表现了一腔爱国之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 独特的语言艺术。用的是比兴的修辞手法。屈原用的比兴手法,远超出“比兴之义”。《诗经》中的比兴,是一种简单的比喻和联想,而屈原《离骚》反物我、情景全部融合,成了一个大的象征体。

4. 楚地地方风格。楚地信鬼神。《离骚》中的女媭、灵氛、巫咸都是些神秘莫测的人物,整篇长诗,气势宏伟,象沅湘水的源远流长,象汩罗江水的神秘:诗人不知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要跟从彭咸,到他所居住的地方去殉自已的理想呢?



我觉得这个概括相当好,把握住了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分梳得很清晰。不过精益求精,后两点还可以更详细些,比如语言艺术的论述中,“兮”字句的使用;楚地地方风格的论述中,当地民歌民俗对于《离骚》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更详细些;呵呵,你觉得呢?


道平老师,再回到《离骚》艺术特色的第3、4两个问题上。我自已感到答得还是很欠缺的,因为知识实在有限,请阅后再批改。谢谢!

3. 独特的语言艺术。用“兮”字句式来表达,比如:“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与香草美人世界正好成了一个对比。《离骚》中的物与我,情与景糅合在一起,大大超过了《诗经》中单一的联想和起兴。用“兮”字句式也表达了一种语言的吟唱,大约与楚方言有关。这个“兮”字,在吴越方言中也使用。比如《越人歌》中:“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中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楚地地方风格。楚地信鬼神。《离骚》中的女媭、灵氛、巫咸都是些神秘莫测的人物,诗人想应了灵氛吉利的占卜,但又犹豫而疑惑;诗人想让巫咸在夜晚降临时,带着花椒之类的香料相邀;诗人见到百神遮掩着一起降临了,看到九嶷山上的神也纷纷来了…… 路遥远,从天津走到西极,经赤水,路过不周,将西海作为目的地。

在丰富的语言艺术和结合楚地神话的传说中,又一次展现了诗人的爱国的之情:在经过楚国的上空的时候,突然不走了。“陟升到很高的空中,忽然一瞥,在高空看到故乡楚国。仆夫和马都不走了,身子蜷曲着回头看,不肯前行了......诗人痛苦地想到楚国已经没有了解自己的人了,为何怀念故乡呢?于是他决定效彭咸,到彭咸所居住的地方去殉自已的理想了。



道平老师:临近考试了,想看标准答案的,可今天还是没有公布。想到《楚辞》受楚地民风的影响,以下就是我的理解,不知对不对,盼回复,谢谢!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与宋玉”中说:《离骚》产地,与诗不同,彼有河渭,此则沅湘,彼惟朴素,此则兰芷;又重巫,浩歌曼舞,足以乐神,盛造歌辞,用于祀祭。《楚辞》中有《九歌》,谓“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屈原放逐,……愁思怫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俚,因为作《九歌》之曲”。

意思是说,沅湘,是一个很素朴的地方,有香草,又很崇拜巫神,当地以歌舞起乐,声势很大,意在祭祀。这也是造就《离骚》篇目中宏伟篇目的原因之一。另外,屈原作《九歌》,有许多关于楚的风俗:如《大司命》是掌管人寿命的神;《少司命》是掌管儿童性命的神;《东君》是太阳神。《河伯》是黄河之神。《山鬼》是山中的女神等。


逸清:你好,你的理解相当准确,我觉得是很好的补充。此外,在回答问题时,还可以参考教材第一章“‘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中第一节关于“楚辞”文体的来源和特点中有关《离骚》与楚地民风巫风和“兮”字句的使用等有关论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