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复习考试大纲

社会医学复习考试大纲
社会医学复习考试大纲

《社会医学》课程教学简介social medicine

一、学时: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34学时;实践教学(社会卫生调查):14学时。学分数:3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

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有自身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亦与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密切相关。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或医学模式,认识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为培养正确的医学思维模式奠定基础。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社会医学的性质和定义,掌握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的概念,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2.掌握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

3.掌握现代社会病基本概念以及性病(包括艾滋病)、自杀等的社会危险因素和社会防治措施;

4.掌握PHC的概念和HFA的含义,掌握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

5.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实施的意义;

6.掌握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状况的主要指标,生命质量评价方法及危险因素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基本技能

1.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

2.掌握分析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基本思路;

3.掌握生命质量评价、人群健康状况评价、卫生服务评价、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及调查设计的基本方法;

5.掌握几种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五、必须选修学习的课程:医学基础课

六、所用教材和参考书籍:教材:卢祖洵主编《社会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七、考试成绩的折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20%(课堂讨论参与情况)理论成绩占80%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1.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2.熟悉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3.了解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医学家及其对社会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贡献,国内外社会医学发展简况。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医学的定义、性质、研究内容,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

2.难点:社会医学的性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社会医学的定义;

2.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及措施;

3.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

4.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础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社会学、卫生管理学、社区医学;

5.学习社会医学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医学是将医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相连接的“桥”;

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拓视野,培养立体思维方式;

加深对医学发展和卫生政策的理解。

6.社会医学发展简史: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三个时期、社会医学国内外发展现状。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课外阅读:《卫生管理学》、《预防医学》等书籍,明确这些学科与社会医学的区别及联系。

五、外文词汇

Social medicine Community medicine Medical sociology Preventive medicine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Hippocrates

Guerin Virchow

六、复习思考题

1.结合你的专业谈谈学习社会医学的意义。

2.如何理解魏尔啸的名言“医学是门社会科学,而政治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医学罢了”。(课堂讨论)

3.什么是社会医学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章医学模式及其演变过程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健康新概念、疾病谱的概

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

2.熟悉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及历史上的几种主要医学模式,Dever氏病因(健康危险因素)分类法,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

3.了解国际及国内疾病谱及致病因子的变化情况。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医学模式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

2.难点:医学模式的解释及转变原因。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医学模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医学模式与医学观;

2.医学模式的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影响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课外阅读有关医学史及医学方法论的书籍,自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五、外文词汇

Medical Model 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Biomedical Model ecological medical model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六、复习思考题

1.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区别及特点是什么?

2.研究医学模式及其转变有何现实意义?

3.你认为现代医学是何种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适当的医学模式是什么?

理由何在?(课堂讨论)

第三章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方面;

2.熟悉运用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分析社会卫生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卫生事业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大卫生观;

2.难点:卫生事业的性质。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一)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

1.ASHA公式与指标的意义

2.卫生事业的性质

(二)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

(三)医学模式转变与保健水平的相关性

(四)发病过程中社会因素的主导性

(五)社会诊断与社会处方

(六)社会大卫生观

1.社会大卫生观的含义:卫生事业是发展的一部分,卫生服务内容的综合性,卫生保健工作的社会性;

2.社会大卫生观对卫生工作的指导作用。

(七)高危险性观

1.高危险性环境;

2.高危险性反应;

3.高危险性人群。

(八)医学的社会功能

1.提高生产力水平;

2.卫生事业属于第三产业;

3.保障基本人权;

4.维护社会安定;

5.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课外阅读有关政治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书籍,重点学习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参考书籍和文献

1.杜乐勋:《卫生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黄永昌:《中国卫生国情》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3.Rick Carllson:Issues and Trends in Health, The C.V. Mpsby Company, 1987

六、外文词汇

ASHA(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Disease

goals of medicine, GOM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 health risk index,HR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 Illness

Malady responsiveness social capital theory

七、复习思考题

1.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自始至终贯彻什么思想原则?

2.试述卫生事业性质定位及其意义。

3.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大卫生观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指导作用(课堂讨论)。

第四章社会卫生状况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常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NP、期望平均寿命和婴儿死亡率;

2.熟悉常用人口统计指标、疾病和死亡统计指标;

3.了解世界及我国目前的社会卫生状况。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用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

2.难点:各类评价指标的意义和区别。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研究意义及资料来源

2.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卫生政策指标、与卫生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及人群健康状况

3.评价人群健康状况具体指标

4.世界及我国社会卫生状况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查阅《世界卫生报告》等相关资料,了解当今世界社会卫生状况及具体衡量指标

五、外文词汇

GNP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Income per capita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

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LEFD 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

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 Years of Life Lost,YLLs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 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 ASHA 六、复习思考题

1.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有哪些?

2.试述我国目前的社会卫生状况。

3.试述人口金字塔的变化趋势及其意义。

第五章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会因素的概念、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熟悉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熟悉社会发展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熟悉文化的内涵及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3.了解应激的概念和影响健康的应急源。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因素作用于健康的途径及特点;

2.难点:社会制度与健康,文化因素与健康。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社会因素的含义,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特点及机制

2.社会经济与健康:

分析不同经济水平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与人群健康的双向性关系。

社会阶层、社会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3.社会发展与健康:

政治制度与健康:不同政治制度影响社会人群健康的区别

经济制度与健康:分配形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社会关系与健康:社会支持的涵义

人口发展与健康:人口性比例、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及其与卫生的关系

人口再发展、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与健康的关系

卫生事业发展与健康

科技进步与健康

城市化与健康

4.文化因素与健康: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文化的特征,文化对健康影响的特征;

文化诸现象(教育、风俗习惯与宗教等)对健康的影响

5.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心理特征主要内容,不同气质类型与健康的关系,性格的分类,不同性格对健康的影响。情绪与疾病、生活事件的概念,生活事

件量表的使用及评分标准;应激与健康。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课外阅读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心理学书籍,了解卫生法规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健康投资效益计量分析方法,卫生费用控制措施,个性心理特征、情绪等的概念。

五、外文词汇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s voluntar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compulsory insurance provider payer

stress life change unites, LCU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特点。

2.我国经济水平低,而居民健康明显好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何在?(课堂讨论)

3.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何文化、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4.我国居民的营养问题何在?适宜的社会措施有哪些?(课堂讨论)

5.家庭的功能及家庭功能失调对健康的影响。

6.科技进步对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7.什么叫应激?影响健康的应激源有哪些?

第六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及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2.熟悉危害健康的行为;熟悉促进健康的行为;

3.了解行为改变干预方法的类型和内容。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及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熟悉危害健康的行为。

2.难点:了解行为改变干预方法的类型和内容。

三、讲授内容

(一)行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类型,以及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二)危害健康的行为

1.不健康饮食行为

2.吸烟

3.不健康的饮酒行为

4.生活不规律

5.冒险行为

6.A和C型行为模式

(三)促进健康的行为

①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的睡眠、积极休息、适量运动、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等;

②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接受预防接种、有病主动求医、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遵循医嘱等;

③预防性行为:避免导致健康损害的环境和事件,如避免环境中危害物质的侵入,系安全

带预防车祸对健康地损害,安全的性行为等;

④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四)行为改变干预

1.行为治疗:(1)厌恶疗法;(2)阳性强化法;(3)自我控制法;(4)模仿法。

2.认知疗法

3.健康信念模式

4.跨理论阶段变化模式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

危害健康行为与健康之间关系及关系强度。

五、外文词汇

fixed-action behavior instinctive behavior socialization

maladaptive behavior risk behavior health behavior

disease producing pattern type A behavior type C behavior

alcoholism psychosocial stress risk-taking /risk-seeking behavior behavior chang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behaviorism

classic conditioning operant conditioning aversion therapy

covert sensitization positive reinforcement cognitive therapy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coping skills rational emotional therapy, RET

self-instructional training, SIT cognitive therapy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he three column technique Taoistic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the health belief mo del, HBM

value expectancy self-efficacy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stages of change,TTM

六、复习思考

1.试述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

2.试述危害健康的行为对人群健康危害的程度。

3.简述行为干预方法的类型和要点。

第七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掌握社会医学调查的基本程序;

2.熟悉问卷设计的类型和步骤;熟悉问卷信度、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熟悉专题组讨论、选题组讨论、观察法和德尔非法等常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

特点和主要步骤;

3.了解随机应答技术和快速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医学调查设计;问卷信度、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专题组讨论、选题组讨论、观察法和德尔非法等常用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主要

步骤。

2.难点:调查表的设计,几种新的社会医学调查研究方法;问卷信度、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讲授内容

(一)概述:社会医学研究范围、特点及类型;

(二)社会医学调查

1.选题:基本原则

2.抽样设计:基本方法

3.调查表的设计

4.预调查

5.现场调查

6.统计分析

(三)信度和效度:定义和关系

(四)几种新的社会医学调查研究方法

1.专题组讨论法:概念、特点及适用范围;

2.观察法:类型、原则、应用范围和特点;

3.德尔菲评价法:特点、应用范围及工作程序;

4.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随机应答技术:概念、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现场调查设计除课堂讲述外,还需课外阅读参考书籍进一步理解,几种新的社会医学调查方法,课堂讲授为辅,课外学习为主。

五、外文词汇

Survey Meta-analysis Field trial Questionnaires Reliability Validity

Focus group discussion Nominal group discussion Observation

Delphi 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 RRT

Method of rapid epidemiologic assessment, MREA Standard cluster sample survey

Lot quality assurance sampling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讨论)

2.试述社会医学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3.试述现场调查方式的种类及特点。

4.试比较专题组讨论法与观察法的区别和联系。

5.试述Delphi方法的应用范围。

第八章生命质量评价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念

2.掌握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3.掌握信度、效度的概念和作用

4.了解常用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命质量评价的概念、基本步骤和应用范围;

2.难点:生命质量评价测量工具的建立。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1.生命质量的概念;2.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1.身体状态;2.心理状态;3.社会功能状态;4.一般性感觉;5.其他内容。

(三)生命质量评价量表:1.分类;2.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四)生命质量量表的量化:1.选择评价量表;2.生命质量评价的量化技术。

(五)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1.评价卫生服务;2.选择药物或治疗方案;3.综合评价健康相关因素;4.分析成本-效益:(1)选择药物或治疗方法;(2)健康相关因素综合评价;(3)成本─效益分析。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课外阅读心理学书籍,了解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

五、外文词汇

Quality of lif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quantity of life

Measurement Scale Evaluation

Well-being role-physical, RP social functioning, SF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生命质量评价对临床(预防、卫生管理等)工作的影响。(课堂讨论)

2.生命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3.怎样建立生命质量评价的测量工具?

第九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熟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的含

义及三者之间关系,评价类型;

3.了解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的查法。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特点,基本思想和方法;

2.难点: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特点及进展

2.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

3.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和特点

4.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5.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思路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健康危险因素评价表的制订方法,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五、外文词汇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Additive action

Synergistic action Antagonistic action

六、复习思考题

1.危险因素的概念及危险因素评价的原理是什么?

2.常用的危险因素分类方法是什么?

3.危险因素评价的实际应用价值何在?(讨论)

4.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何在?

第十章卫生服务研究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医疗需要量的概念,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和联系,卫生服务评价的意义;

2.熟悉卫生服务研究的概念,卫生服务评价的内容,医疗需要量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卫生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了解世界及我国卫生服务研究的新进展(ENHR、卫生服务总调查、CHSS)。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卫生服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2.难点:医疗需要和医疗需求的含义,卫生服务评价的基本原理。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1.卫生服务研究的概念、目的和意义;2.卫生服

务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二)卫生服务研究国内外进展:

1.国家卫生服务纲要(ENHR)的内涵、目的及要素;

2.我国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目的及内容

3.中国健康监测项目的基本内容

(三)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指标

1.医疗需要量评价:

(1)医疗需要量的涵义:从医疗需求和医疗需要的概念、区别和联系,理解医疗需要量的涵义及卫生服务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实质;

(2)医疗需要量指标:居民健康状况指标、疾病发生频率指标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标;

(3)医疗需要量的应用:

①进行科学预测;②计算疾病的经济损失;③为卫生工作计划决策提供依据;

(4)影响医疗需要量的因素:

①人口的数量及构成;②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③文化教育;④气候地理条件;⑤家庭。

2.卫生资源评价:

(1)卫生人力评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以及与服务人

员的比例和适合程度,卫生人力的地区分布;

(2)卫生费用评价:

①卫生费用的投入量及适合度: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②卫生费用的增加比例及适合度;

③卫生费用的控制:卫生费用上涨的全球概况,卫生费用控制方法。

(3)卫生设施评价:①卫生设施的配置及分布;②卫生设施的功能及

管理。

3.卫生服务利用评价

(1)卫生服务利用的概念、卫生服务利用评价与医疗需要量评价的关

系;

(2)门诊服务利用和住院服务利用的评价:反映卫生服务利用的指

标,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

(3)其它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

4.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医疗需要量、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价模式、分型及各类型的特点。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卫生服务研究及卫生服务评价的现场调查程序,包括基本步骤、组织管理工作等。

五、外文词汇

health service research health care assessment provider

consumer demand need

Long-term Disability Handicap cost-benefit analysis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health expenditure maintain

六、复习思考题

1. 简述卫生服务研究的基本原理。

2. 国家卫生研究纲要(ENHR)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 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指标有哪些?

4. 试述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及其相互关系。

5.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卫生技术评估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

2. 熟悉卫生技术评估的程序;熟悉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

3. 了解卫生技术产生和发展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卫生技术评估概念和内容。

2、难点:卫生技术评估的有关方法。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产生的原因:

(1)、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新的生物技术、材料应用,需要建立准入机制。

(2)、卫生费用的过度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卫生技术的滥用有关,需要遏止,建立使用标准。

(3)、陈旧技术的淘汰,需要选择适宜技术来替代。

2、相关概念:(1)卫生技术(health technology);(2)卫生技术评估(HTA)

3、卫生技术评估类型

4、卫生技术评估目的

5、卫生技术评估意义

(二)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和程序

1、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1)卫生技术的功效评价;(2)卫生技术的安全性评价;(3)卫生技术的经济性评价;(4)卫生技术的社会影响评价。

2、卫生技术评估的程序

(三)常用的卫生技术评估方法

1、需求评估;

2、过程评估;

3、成本评估;

4、经济评估;

5、结果评估;

6、病人满意度评估与反应性评估:(1)病人满意度评估;(2)反应性评估。

7、绩效评估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卫生技术评估发展历史和目的意义等。

五、外文词汇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 needs assessment

mortality-based prevalence models general population survey

capture-recapture models coverage

process quality adjusted life years, QALYs

pre-post design patient satisfaction assessment responsiveness assessment responsiveness

client orientation dignity

autonomy confidentiality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六、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卫生技术?

2、卫生技术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3、试述卫生技术评估的程序。

4、常用的卫生技术评估方法有哪些?

第十二章社会卫生政策分析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政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掌握政策分析框架和要素;掌握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政策图解法、政策网络分析、场力分析和SWOT分析的内容。

3. 了解政策分析理论、原则和模型。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卫生政策分析概念、要素、功能

2、难点:利益相关者分析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政策的本质与功能:利益倾向、目标取向、合法性、权威性、功能多样性、价值取向、过程及阶段性。

2.政策的主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利益分配功能

(二)政策分析理论和原则

1.公共选择理论

2.政策分析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协调原则、多样性原则、分解综合原则、民主原则。

(三)政策分析的框架和要素:1.政策分析的框架;2.政策分析的要素。

(四)政治决策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2.渐进决策模型、3.精英决策模型、4.集团决策模型、5.系统决策模型。

(五)卫生政策分析方法

1、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集团分析的4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利益相关集团。

第二步,估计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以及政策目标对其利益的可能影响。

第三步,评价利益相关集团动用资源的能力。

第四步,判断各个利益相关集团的立场。

2、政策图解法

3、微观政策图解

4、政策网络分析

5、场力分析

6、SWOT分析:SWOT分析就是把组织内外影响成功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

(六)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提出卫生政策问题;2、卫生政策的制定;3、卫生政策的实施;4、卫生政策的评价。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清楚卫生问题的构建标准和政策执行模型。

五、外文词汇

stakeholder analysis political mapping policy network analysis force-field analysis SWOT analysi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national treatment political feasibility political skills

political analysis political strategies legitimation

六、复习思考题

1、政策的概念及政策的功能是什么?

2、政策分析的要素是什么?

3、试述本章中常用政策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和区别。

4、假如你是一个私营药店的经营管理者,希望通过降低所有销售药品的价格来竞争更多的市场份额。请用政策分析的方法来分析此项策略。

第十三章社会卫生策略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卫生策略的概念和制定程序;掌握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掌握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

2. 了解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策略;熟悉中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策略。

二、重点和难点

1.社会卫生策略的概念。

2.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内容。

三、讲授内容

(一)概念:1.策略2.社会卫生策略

(二)社会卫生策略的制定:1.发现健康问题;2.寻找健康问题的原因;3.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4.制定社会卫生策略。

二、全球卫生策略

(一)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策略:

1.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含义;

2.“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产生的背景。

(1)社会经济和卫生状况不令人满意

(2)社会医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卫生事业的促进作用:健康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而是整个社会奋斗的目标,要开发领导层,政府对人民的健康要负责,要树立“社会大卫生”的概念。

(3)中国卫生保健成功经验的启发

(二)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具体指标

(三)初级卫生保健:1.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2.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3.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社会基本任务、基本要素、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

三、中国社会卫生策略

(一)中国卫生工作方针:1.建国后中国卫生工作方针;2.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

(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实施策略: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目标的制定、组织与实施和成就;进一步发展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策略

(三)中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策略:1.中国卫生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中国“十五”期间卫生发展总目标;3.中国卫生发展战略。

(四)中国卫生改革和发展政策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初级卫生保健的计划与评价,“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规划的制订方法。

五、外文词汇

Primary Health Care(PHC)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HFA)

Health Promotion social health strategy

Political Commitment Expand Planned Immunization(EPI)

六、复习思考题

1.WHO提出HFA的背景是什么?

2.PHC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新中国不同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4.试述目前我国卫生工作政策所面临的挑战及任务。(讨论)

第十四章社区卫生服务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社区的定义,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的必然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社区卫生服务的

原则;

2.熟悉社区的要素,WHO对社区的界定,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

任务以及基本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机构及运作;

3.了解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运作,我国社区卫生服务

的发展现状。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区卫生服务定义、内容、意义;

2.难点: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运作。

三、讲授内容

1.社区的概念、要素和类型;

2.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特征、内容、开展的意义;

3.社区卫生服务的产生与发展、组织形式、筹资渠道,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形式;

四、自学内容:课外阅读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书籍资料,了解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的进展情况。

五、外文词汇

Community Community health care General practitioner

Health education 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WONCA

六、复习思考题

1. 试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 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对象和任务。

3. 试述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

第十五章弱势群体的社会医学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掌握妇女保健的主要社会卫生措施;掌握健康老龄

化的措施;掌握残疾人专业康复的概念,掌握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原则和社会康复的主要

内容。

2. 熟悉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环境因素;熟悉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熟悉老年人健

康状况及其评价方法;熟悉残疾人的社会保健。

3. 了解儿童青少年身心变化及其行为特征;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了解残疾的概

念和分类。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残疾人专业康复的概念;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妇女保健的主要社会卫

生措施;健康老龄化的措施

2.难点:健康老龄化的措施;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原则

三、讲授内容

(一)儿童青少年社会医学

1、儿童青少年(children and adolescents)定义;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

2、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1)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卫生保健;(2)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保健;(3)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

(二)妇女社会医学:1、影响妇女健康的社会因素;2、妇女社会保健:青春期保健;孕产期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3、保护妇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卫生措施。

(三)老年社会医学

1、人口老龄化的概念;老年人的划分标准;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2、影响老年人健康的社会因素

3、提高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社会卫生措施

(四)残疾人社会医学:1、残疾的概念及分类;2、残疾人的社会医学问题;3、残疾人的社会保健:残疾人康复服务:(1)专业康复(institute based rehabilitation,IBR);(2)社区康复(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CBR);(3)社会康复: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教育康复(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阅读有关青少年保健、妇幼保健和老年人保健的书籍;《老年医学》

五、英文词汇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dolescence,puberty neural tube defects,NTD

aging cumulative impairment score,CIS disability

impairment disabilities handicaps

the disabled persons institute based rehabilitation,IBR

family based rehabilitation,FBR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CBR social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al rehabilitation

六、复习思考题:

1. 简述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

2. 简述学校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3. 简述保护妇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卫生措施。

4. 简述健康老龄化的措施。

第十六章现代社会病及其防治

一、目的和要求

1. 掌握社会病的概念,了解社会病的特点。

2. 熟悉自杀的社会根源,掌握自杀的一般预防措施。

3. 了解吸毒的定义,了解吸毒的社会根源,掌握吸毒的控制与预防措施。

4. 掌握意外伤害的定义及其干预理论,了解影响车祸发生的因素、车祸的控制和预防;了解意外中毒类型和预防措施;了解溺水的预防措施。

5. 掌握性传播性疾病的定义,熟悉性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6. 了解精神疾病产生的社会根源。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社会病的概念和自杀、性病、吸毒、意外伤害的社会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2.难点:掌握社会病的概念;吸毒的控制与预防措施;意外伤害的干预理论;的社会危害及社会防治措施。

三、讲授内容

(一)社会病的概念和社会病防治原则

(二)自杀:1.社会危害;2.社会因素;3.社会防治措施

(三)吸毒:1.社会危害;2.社会危险因素;3.社会预防措施:三

级预防。

(四)意外伤害:1.社会危害;2.社会危险因素;3.社会防治措施

(五)性传播疾病:1.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发生率、死亡率、伤残

率;2.社会危险因素;3.社会预防措施。

(六)精神疾病:1.社会危害;2.社会危险因素;3.社会预防措施。

四、自学内容和要点:本章重点讲授性病、吸毒、青少年妊娠,其它疾病课堂讲授为辅,自学为主。着重了解现代社会病的社会危害、影响因素及社会防治措施。

五、外文词汇

sociopathy deviant behavior drugs dependence

withdrawal symptoms tolerance detoxification injury

unintentional injury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venereal disease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commercial sexual worker

六、复习思考题

1. 试述自杀的一般预防措施。

2. 简述吸毒的控制与预防措施。

3. 试述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七章国际卫生保健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健康的定义,医疗保健制度的概念、几种基本模式;

2.熟悉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和职能;熟悉加入WTO对我国药卫生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3.了解WHO与其它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医疗保健制度的概念;加入WTO对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2.难点:医疗保健制度的基本模式

三、讲授内容

1.健康的含义;

2.医疗保健制度的概念、要素,自费医疗、公费医疗、集资医疗三种医疗保健制度的基本形式、优缺点;

3.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建、组织结构、基本职能、主要任务及与其它它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4.加入WTO对我国药卫生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四、自学内容

查阅有关医疗保障制度的文献资料、书籍,了解当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医疗保健基本模式。

五、外文词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health assembly

United nations children foundation(UNICEF)Inter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Voluntary insurance Social insurance

Compulsory insurance Health care system

word bank free enterprise

underdeveloped country global health budgets,GHB

managed care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HM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复习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社会医学复习要点

一、选择题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p2):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p3): 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开展健康弱势群体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3.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的学者(p5): 法国医师盖林 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p23): 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 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5.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模型(p30): 达尔格伦和怀特海德建立的分层模型,被认为是一个经典模型。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经济地位;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 第一层代表不同的个体,第二层代表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三层代表社会和社区影响,第四层代表社会结构性因素,第五层代表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 6.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p47): 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要;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求;经济发展与卫生费用 7.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45): 1.增加劳动力供给,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减少疾病损失, 4.促进教育收益实现, 5.促进自然资源利用 8.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p65): 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 9.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p74): 生物学观点 心理学观点:自我表达理论、心理压力缓解理论、情感激发理论、恐惧诱导理论 行为学观点:强化模式、时间价值期望模式、健康意识模式、个人控制力模式 社会学观点:社会主义功能观点、社会规范和社会影响观点、经济学观点 10.健康管理策略(p87): 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疾病管理、残疾管理、综合健康管理 11.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p166): 人群健康评价指标: 单一性健康评价指标(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 复合型健康评价指标(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活动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健康期望寿命)

医学免疫学总结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概论 传统免疫的概念:免除疾病;针对病原微生物;对机体一定有利。 现代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的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是机体杀死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或中和其毒素的保护性免疫,又称抗感染免疫。 2、免疫自稳:免疫系统自身精细的网络调节,使机体内环境维持相对稳定。 3、免疫监视:是免疫系统识别体内不断出现的畸变和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 免疫的类型: 一、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种系进化中逐步形成;可以遗传;对一切异物均发挥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 接触抗原后产生;仅对相应抗原有免疫;有明显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其特点比较如下: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性免疫应答 先天后天 迅速潜伏期 非特异性特异性 无免疫记忆有免疫记忆 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 (1)屏障作用 a皮肤和粘膜屏障:阻挡微生物侵入(机械阻挡);化学物质抑杀微生物。 b血脑屏障:阻挡微生物或其他大分子异物从血入脑组织或脑脊液。 c胎盘屏障:阻挡母体微生物进入胎儿。 (2)免疫分子 补体系统;防御素;溶酶菌;细胞因子。 (3)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细胞 a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其吞噬过程为:接触、吞入、杀灭。 吞噬作用的后果:完全吞噬——异物被消化破坏;不完全吞噬——异物不被杀灭,反而得到庇护在吞噬细胞内增殖。 B自然杀伤细胞:两种受体——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其主要生物学效应是:1、抗肿瘤作用;2、抗病毒和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免疫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1、骨髓:各类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场所 2、胸腺:结构和大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形成自身耐受。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增殖、分化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免疫系统。a淋巴结的作用:T、B细胞定居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社会医学试题二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二及答案(单选题) 1?增长年龄(即:可达到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可用来说明()。 A.危险因素已经存在年数 B.减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寿命的年数 C.消除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年数 D.接触危险因素后引发疾病所需要的年数 巳接触危险因素后从患病到死亡的年数 【答案】B 2?生命质量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某一时点上表现的状态,它更多地强调() A.生存时间的长度 B.疾病的严重程度 C.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 D.生理健康程度 E.个人对生活的感觉体验 【答案】E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产生和发展与下列哪项没有直接的联系()。 A.疾病谱的转变 B.高科技医疗诊断技术的发展 C.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 D.人们对预防保健要求的提高 巳人们对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的担心 【答案】B 4?社区作为宏观社会的缩影,下列哪项不属于构成社区的必备要素()。 A.一定地域内的聚居人群 B.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 C.稳定、协调的社会关系 D.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巳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机构、组织

A.治疗疾病

B.预防疾病

C.抽象提冋 D.图表设计 巳诱导性提问 【答案】D 18 ?把1岁预期寿命转化为1岁预期寿命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A.(229—1岁预期寿命)/2.22 B.(229 —1岁预期寿命)/0.39 C.(1岁预期寿命一229)/2.22 D.(1岁预期寿命—38)/0.39 E.(1岁预期寿命一38)/2.22 【答案】D 19?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在于() A.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 B.强调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C.强调了医学高科技的应用 D.忽视了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巳忽视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答案】E 20.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A.危险因素分析 B.计算寿命损失率 C.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巳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答案】E 21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包括() A.选择课题、技术路线、计划实施 B.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 C.技术路线、实施计划、收集资料

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自然课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社会病因学分析——制定社会卫生政策。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产生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社会医学"处方" 三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社会医学的任务: ●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 ○健康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社会医学发展 ●萌芽:希波克拉底——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创立与发展: ○盖林【法】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提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统称"社会医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 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过程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医学模式是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医学实践的总结。 ●医学模式的演变【必考】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控制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医学难题 ■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单因多果和多因多果转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美】模式1977年) 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状况。 ■产生背景 ●疾病谱和基因谱的转变 ●健康需求的提高 ●医学的社会化 ●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形式 ●布鲁姆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涵义 ●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 ●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基础性和价值 ●全方位探求影像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社会医学试题、重点综合

社会医学习题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题: 1.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 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 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 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 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 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四、简答题: ★1.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 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现象”(发现问题)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2.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3.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保护和增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 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五、论述题 1. 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答题要点:(1)社会医学的概念; (2)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3)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章医学模式 一、填空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 2、生物医学模式下,健康就是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3、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选择题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第一讲绪论 1、概念: 1)、免疫(immunity):即免除疫病和抵抗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非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2、免疫的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nfense)、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nfense)书: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Ppt: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大分子。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surveillance)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的功能。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homeostasis)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对自身正常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并通过免疫调节达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3、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碱性细胞、肥大细胞等一系列细胞。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MHC 等结构。免疫器官又分外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bonemarrow),胸腺(thymus),腔上囊(法氏囊,鸟类),中枢免疫器官为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和成熟提供了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免疫系统,是成熟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部位(即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第二讲抗原 1、概念: 1)、抗原(antigen,Ag):书: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Ppt:指能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刺激和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淋巴细胞等免疫效应性物质,并能与相应免疫效应性物质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2)、抗原决定基(antigenticdeterminant)(表位,epitope):书:指能被抗体、BCR

社会医学 期末复习 重点总结 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 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4.医学模式的五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 2)健康需求的提高; 3)医学社会化; 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6.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四大类12小类 1)环境因素:社会、自然、心理; 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生活危险因素、消费形式; 3)生物遗传因素:成熟老化、遗传、综合内因; 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康复;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术训练。医生要认识到,心理、行为、社会因素是当今致病的主因,大力宣传健康行为、预防疾病。) 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 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 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1.社会阶层: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主要三因素:受教育程度、工种、收入;其他因素:价值观念,卫生服务的利用,生活习惯,环境 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机制 1)收入差距(相对贫困)而不是绝对贫困可能会直接影响健康。 2)收入差距大的社会化比收入差距小的社会显得更加亲善,有更少的暴力更低的信任度,更多的故意和对社区生活的不关心。 2.社会因素:是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服务等等。 特点:非特异性和泛影响性;恒常性和累积性;交互作用 四种因果关系(规律):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因果链 论述经济发展与健康的关系 1.衡量经济发展与人群健康的指标 1)衡量经济发展:GNP、GDP、人均GNP、人均GDP、HDI、GPI、GHI。 2)衡量人群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HALE、PYLL、DALY。 2.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1)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卫生投资,通过教育的影响间接影响人群健康; 2)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社会病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负性社会事件的增多,社会人口特征的剧烈变化 3.健康对经经济发展的影响: 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经济有促进作用:1)增加劳动力供给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减少疾病损失 4)促进教育收益实现 5)促进自然资源利用 2.3点为经济发展和健康的双向作用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护理心理学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思想教育学科D.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2.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 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 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 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 3. 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需要B.能力C.动机D.信念

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A.适应性 B.条件性 C.补偿作用 D.相互作用 5.过去经验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 A.再现 B.再认 C.追忆 D.识记 6.某护士正在摆口服药,得知某病员病情发生变化,便立即放下药,投入抢救。这是注意品质的()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7. 心境是() A.正性情绪 B.负性情绪 C.一种情感 D. 一种情绪状态 8.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复杂性、逻辑性 B.逻辑性、概括性 C.分析性、抽象性 D.间接性、概括性

9.表现为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以转移;行为利落而又敏捷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0.表现为内向而不稳定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1. 住院病人明明非常担心自己的病情却常常装出无所谓的态度, 这种情况下病人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反向C.否认D.压抑 12. 在母亲生下弟弟从医院回到家的当天晚上,7岁健康儿童出现尿床,这名儿童最可能采取了以下哪种防御机制() A.投射B.退行C.否认D.压抑 13.以下哪种疗法的人性观是积极和乐观的,他相信人是建设性和社会性的,对自己负责,因而可以达到独立自主,迈向自我实现。()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人本主义疗法 14.被公认为“应激之父”的人是() A.Selye B.Cannon C.Lazarus D.Hippocrates

医学免疫学复习汇总讲解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immunity system,IS)识别“自我(self)”与“非我(non-self)” 抗原,从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生理防御机制。 2.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或:指能够刺 激机体IS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与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免疫应答 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5.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或: 不同种属生物中存在的共同抗原表位),又名Forssman抗原。 6.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 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7.超抗原:是指某些抗原物质,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 是一类多克隆激活剂。 8.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决定基。 9.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Ab)。 10.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11.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针对单一抗原表位产生的均一性的高特异性的抗体称 为单克隆抗体。 12.补体系统:是由补体、补体调节蛋白和相关膜蛋白(受体)共同组成的一个具有精密 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13.过敏毒素:C3a、C5a被称为过敏毒素。它们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C3aR、C5aR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血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14.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即活化的细胞)所产生的低分 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15.干扰素: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有核细胞产生的糖蛋白。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16.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 17.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 化的细胞因子。 18.白细胞分化抗原: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 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 19.CD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称CD。即用CD加同一阿拉伯数字表示。称为CD分子或CD抗原。 20.细胞粘附分子:泛指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起粘附作用的膜表面分子。 21.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 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定向迁移与居住)。 22.MH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英文字头缩写。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 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具有控制移植排斥、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23.HLA: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被称为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抗原。人类的MHC,为编码HLA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被称为HLA复合体/ HLA基因。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24.HLA和疾病关联:关联是指两个遗传学性状在群体中同时出现呈非随机分布。以相对风险率(RR)来评估。HLA和疾病关联是指带有某一特定HLA型别的个体,易患某一疾病(阳性关联)或对某一疾病有较强的抵抗力(阴性关联)。 25.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是指HLA基因复合体中,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或低于)随机出现的频率的现象(HLA不同座位上的等位基因的非随机组合)。 26.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是指在一个个体中,HLA复合体基因座位在数量上和 结构上具有多样性。 27.HLA基因复合体的多态性:是一个群体概念,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HLA等位基因拥 有状态上存在差别,是导致个体间免疫应答能力和对疾病易感性出现差异的主要免疫遗传学原因。 28.固有免疫: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是机 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29.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一种细胞毒反应,指表达FcR的具有 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M-Mφ)通过识别Ab的Fc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带有Ag的)靶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物)。 30.NKT细胞:在小鼠是指能够组成性表达NK细胞表面的CD56(小鼠NK1.1分子)和TCR-CD3复合受体分子的T细胞。它主要分布于骨髓、肝和胸腺。绝大多数为CD4-CD8-双阴性T细胞(DN),少数为CD4+单阳性T细胞(SP)。 31.初始T细胞:从未接受过Ag刺激的成熟的T细胞。 32.效应T细胞:执行细胞免疫效应的T细胞,CD45RO+T细胞,存活期短,高亲和力IL-2R 和粘附分子。 33.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在免疫应答中首先分泌IgM,但随后可表达IgG、IgA或IgE, 而其IgV区不发生改变,这种可变区相同而Ig类别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Ig的类别转换或同种型转换。 34.B1细胞:是指组成性表达CD5和单体IgM分子的B细胞。在胚胎肝脏发生和分化后 迁移到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等部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 35.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PRR):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衰老、损伤和凋亡细胞表面的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PRR称为膜型PRR,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受体等。存在于血清中的PRR称为分泌型PRR,主要包括某些急性期蛋白如MBL和CRP等。 36.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是PRR识别结合的配体,主要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如G-菌的脂多糖、G+的肽聚糖和脂磷壁酸等),也包括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如磷脂酰丝氨酸。 37.抗原提呈细胞(APC):是指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或:所有表达MHC分子并能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都称为APC。或:APC是指能够表达被特异性T淋巴细胞识别的Ag肽:MHC分子复合物的任何细胞。) 38.内源性抗原:指在APC内新合成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等。 39.外源性抗原:并非由APC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40.抗原提呈:是指转移至APC或靶细胞表面的Ag肽与MHC分子结合的复合物被提呈 给T淋巴细胞,并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TCR结合为TCR-Ag肽-MHC三元体,从而活化T细胞的全过程。 41.T细胞抗原识别:初始T细胞膜表面的TCR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特异结合的过程称为抗原识别,它是T细胞特异活化的第一步。 42.记忆性T细胞:是指对特异性抗原具有记忆能力、寿命较长的T淋巴细胞,参与再次免疫应答。 43.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抗原刺激表现为免疫不应答(即:不能产生特异免疫 效应细胞或/和特异性抗体)的现象。 44.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B细胞发育的过程中,遇到自身抗原所形成的 耐受。 45.外周耐受:是指成熟的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产生正免疫应答,而 显示免疫耐受。 46.耐受分离:是指口服Ag,经胃肠道诱导派氏集合淋巴结及小肠固有层B细胞,产生SIgA,发挥局部黏膜免疫效应,但却致机体对该Ag产生全身免疫耐受,这种现象称为耐受分离。 47.免疫忽视:是指对低水平或低亲和力的自身抗原不发生自身反应性免疫应答的现象。(或:自身应答T细胞(ART)克隆与相应组织特异性Ag并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这种现象称为免疫忽视) 48.免疫隔离部位:是指体内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部位,如脑、睾丸、眼的晶状体等。 49.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 适应性免疫应答。(或:抗原刺激引起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者。) 50.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又叫过敏原。 51.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即产生自身抗体 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52.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自身免疫应答而产生自身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 53.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54.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的总称。 55.肿瘤特异性抗原:某种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

最新社会医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 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 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 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 第二章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不是重点) 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2)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3)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 4)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医学卫生服务因素意义:P20第三章 2.健康的社会性: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3.疾病的社会性:病因的社会性,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4.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人群健康影响社会发展 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四章 5.“社会卫生状况”(social health status)是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6.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P45 社会健康指标: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 人群健康指标:个体健康指标;群体健康指标:人口、出生、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生命质量 社会健康指标 一、卫生政策指标 1. 政府政治承诺 2. 资源分配:卫生经费占GDP% ,卫生经费用于PHC的比例 3. 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程度:(1)人均卫生经费(1192.2元)(2)医生数/千人口(1.62)、床位数/千人口(2.96) 4. 社区参与程度 5. 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 二、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 (一)经济指标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per capita)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

社会医学复习精彩试题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交叉学科。 3.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4.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5.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6.1848 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概念。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C )A 研究 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 况 B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C 研究解决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医疗技术措施 D 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性策略与措施 2.下列不作为社会医学研究任务的是(D )A 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特征及变动趋势B 研究高危人群的健康状况、特征C 找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及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D 研究改善健康、防病、治病的技术措施 3.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A ) A 研究内容的单一性 B 研究因素的复杂性 C 研究具有实践性 D 研究具有时代性 4.社会医学的性质是(C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交叉学科 D 基础学科三、名词解释: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 )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 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四、简答题: 1.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 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4.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或 1)社会医学研究研究影响因素、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 2)社会医学教育 3)社会医学实践:社区医学实践和医学领域的社会医学咨询。 五、论述题 1.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 答题要点:(1)社会医学的概念;(2)社会医 学的基本理论; (3)谈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章医学模式习题 一、填空题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医学模式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包括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和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和方法论的综合。 4、生物医学模式下,健康就是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保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5 、1977 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二、选择题 1、关于医学模式的说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B ) A 是一种医学观 B 是指生物医学模式 C 是以医学为对象的方法论 D 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2、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A ) A、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一现代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一机械论一自然哲学一生物医学—现代医学模式 D神灵主义一自然哲学一机械论一生物医学模式 三、名词解释 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成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这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 五、论述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有何指导意义,你认为现代医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题采分点:(1)医学模式的概念;(2)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3)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4)现代医学的目的。 四、简答题 1、医学模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文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 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 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 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 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

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 ㈠骨髓的功能 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㈠胸腺的结构 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 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 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一、淋巴结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⒉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⒊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⒋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97k4b) 考试题型:单选(15到20分)名词解释判断简答(25分)论述(30分)名词解释 1.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 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 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3.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SDH):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 社会地位和所拥有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4.社会资本:指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成为一种社会资源而被个体所用 5.倡导促动(advocacy):指向目标组织或个人提出主张并促使其采纳的行动 四个要素:倡议(proposition),联盟(coalition),宣传(publicity),行动(action) 6.信度(reliability):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7.效度(validity):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8.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 ):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 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

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HRA )是研究危险因素 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10.生命质量: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 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观满意度。 11.社会病(sociopathy)的概念:主要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与社会发展和进步方向 相违背的社会性现象,这些现象与人群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12.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CHS):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 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 13.生活事件:是指生活中引起人的心理平衡失调的事件 14.卫生保健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所采取的综合 性政策和措施,包括卫生费用筹集,分配与支付方式以及卫生服务提供方式和管理措施等基本要素。 15.精神活性物质:在医学上,能够影响人类心情,情绪,行为或者改变意识形 态,并具有依赖性(成瘾)的物质。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3)研究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