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

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

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

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

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

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

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

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

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

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1

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

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

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

业某种高技术能否形成产业一是取决于市场需求的规模二是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商品化高技术产业是高技术进入实用化和商业化阶段的产物美国学者纳尔逊在高技术政策的 5 国比较一书中指出所谓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

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是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产业群即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从量化的角度看高技术产业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职工的 40-60%是有学位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和高中毕业后经过两年以上技术训练的精巧技术人员二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 R&D 的再投资

比例比非高技术企业要高 2-5 倍一般占销售收入的 5-15% 许多关于高技术产业的定义都是基于上述指标的组合来确定的将技术密集度高于全部制造业技术密集度平均值几倍的行业的集合定义为高技术产业

1986 年OECD 采用 R&D 经费强度 R&D 经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界定

高技术产业的标准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ISIC 选择了 22 个制造业行业依据

13 个成员国 1979 1981 年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最后将 R&D 经费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的6类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其他制造业则属于中技术和低技术产业见表 1

表1.OECD 界定的高技术产业

产业名称 R&D 经费强度 %

高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制造业 22 7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7 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0 4

医药制造业 4 8

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 4 8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 4 4

其他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2 7

化工制造业 2 3

制造业平均水平 1 8

随着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因素的急剧增加 1994 年OECD 根据 R&D 总经费占工

业总产值的比重直接 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重新计算了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重新确定了 4 类高技术产业和 6 类中高技术产业见表 2

表 2.OECD 界定的 4 类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度 1990 年%产业名称 R&D 总经费占总产值直接 R&D 经费占总

产值

直接 R&D 经费占增

加值

高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制造业 17 3 15 0 36 3

计算机及办公设

备制造业

14 4 11 5 30 5

医药制造业 11 4 10 5 21 6

电子及通信设备

制造业

9 4 8 0 18 7

中高技术产业

专用科学仪器设

备制造业

6 6 5 1 11 2

2

汽车制造业 4 4 3 4 13 7

电气机械及设备

制造业

4 0 2 8 7 6

化工制造业 3 8 3 2 9 0

其他运输设备制

造业

3 0 1 6

4 0

非电气机械制造

业261746OECD 对高技术产业的调整体现了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朝阳工业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工具

1982 年美国商务部在高技术产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把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归结

为高技术产业即DOC3 分类法美国界定的高技术产业包括 10 大类导弹及航空器制造业无线电及电视接收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飞机及零部件制造业办公设备及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军用器材及附属品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工业用化工产品制造业专用科学仪器设备制造业发动机及涡轮机制造业塑料材料及其合成制品和合成纤维制造业等 90 年代以后美国商务部又重新确定了 10 大类高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设计技术

航天技术武器技术以及核技术而属于高技术的产品共有 222 类这一高技术分类也是目前OECD 国家普遍采用的高新技术产品分类

2 高技术产业的作用与新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家把 20 世纪以来的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理

论认为没有技术进步的世界是一个收益递减的世界当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资本生产率积累的边际效益生产规模收益上升或保持不变在高技术产业的成长期制

造商和经销商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在高技术成熟之后其加速度进步的数量级大大高于一般技术如摩尔定律与此同时高技术产品的价格和高技术行业的服务将会接近和趋

向于免费但是率先采用新的高技术的企业仍将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从而使高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

高技术产业是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的研究开发投资比例高技术开发和市

场开发带有高风险性产品具有高附加价值高技术产业是决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它具有调整或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功效一般都具有经济波及效果发展快未来市场广阔而且具有战略重要性高技术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二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传统产业为前提的并依赖于传统产业而存在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反过来对传统产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改造传统产业的结构和形态并以其高技术手段为某些衰退的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使传统产业重新获得生机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要遵循经济技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3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高技术部门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汽车与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增

长速度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 1996 年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GDP 贡

献了 4200 亿美元比1995 年增长了 15 电脑软件通讯三个产业 1996 年对 GDP

的贡献率高达 33 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 GDP 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 和4因此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其作用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动固定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推动固定资本的投资方面包括企业和消费

3

者在电脑周边设备和通信设备上的支出信息科技净出口消费者在电话服务及有线电视上的支出电信结构的投资等方面 1996 年仅在信息技术硬件上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就投

入了 2820 亿美元比购买新住宅多 49 比工商建筑开支多 168 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

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 持续扩张的重要物质基础

2 促进产品出口

在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主力 1986 年飞机数据处理机

汽车零件和高技术机械是美国主要的出口项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不同的是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以飞机为例 1986 年时大部分是军用战斗机到1996 年以后则以商用飞机为主在办公室及数据处理机方面产品项目也比 10 年前先进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汽车厂与日俱增其汽车零件出口也同步扩大

10 年来美国总出口额大幅度增长从1986 年的 3059 亿美元增至 1996 年的 8480

亿美元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已占整个制造业的 25 在1996 年的出口产品中电脑芯片

等高技术产品从 1986 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飞机从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数据处理机和汽车零件分别从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

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出人头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国赖以生存的主

要依靠也是其相对优势之所在今后美国将会继续保持其高技术商品出口的领先地位

3 高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人们曾经担忧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实际情况证明高新技术的发

展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围绕信息产业的兴起涌现了一支更庞大的劳动大军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电脑培训电脑咨询等用于构建网络的各种器件

的研制也在吸引大量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商业链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围绕上述新行业而产生的直销就需要更多的送货大军在美国这种快递公司空前繁荣他们的车队

活跃在全国各地车上配有无线接收设备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径送货更多的就业

机会围绕着因特网服务展开如Internet 和Intranet 的系统集成企业网站的建立接入服

务网上信息发布及信息搜寻网上广告等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称目前仅在美国就有

19 万个高技术职位空缺其中多数需要的是编程人员

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因特网发展正在使美国硅谷成为一个工作职位的"宝库" 仅1997

年这一地区就新增了 5.3 万个职位在这些新的职位中软件人员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

份工作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也出现了 7000 份新工作约有 230 万人居住在硅谷地区仅占整个加州全部人口的 10 但该地区 1997 年为加州创造了 40 的出口事实上从1993

年以来高技术产业已经为美国增加了 100 万个就业机会商务部预测到 2006 年美国所有的就业工人中将会有近一半是在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或者是要求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领域

尽管对新经济的增长模式作用结果因人而异认识不同但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

术的发展是美国经济由滞胀走入复苏进入增长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就是高技术经济也毫不夸张

新经济诞生与成长的过程实质就是科学技术不断突破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

程也是科学技术不断扩散与普及通过教育使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反过来又促进科技与

经济发展的过程广泛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各种具有规定特性的合成材料为新经济

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新

一轮产业提升根本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从粗放

型产业转变为集约型产业在产业的要素中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以致被称为知识产业

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产业以及生产劳动的全部要素都在毫无例外地进行改造随着生产从

4

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在发生根本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克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物质技术前提由于电脑和其它电子产品的不断开发全盘自动化生产作为被提上了日程人际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往手段由于信息技术的突破

获得巨大发展知识和资源共享的可能性日益扩大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使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加快

4. 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空心化

技术发展的长波理论表明某些产业部门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创新技术特征从纺

织钢铁到汽车飞机和微电子一些与此相关的产业在不同经济增长时期都表现了高技术

产业的特征

一般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的六大高技术领域已经形成了九大产业生物工程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机械产业软件产业超导体产业太阳能产业空

间产业和海洋产业高技术产业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这样一来高技术的运

用就使得第二产业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导致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所占份额上升并使第二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化最后走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高科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大大高于第一

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大量转移就是这个道理而绝不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抢了发达国家工人的饭碗使发达国家出现了空心化也不是因

为发达国家的居民购买的服务相对上升购买的制造品相对下降即出现了所谓非工业化

造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1997 年4月28 日发表的报告中就指出在发达国家中 1970 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为 28% 1994 年下降到 19% 他们反对用非工业化和空心化来解释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原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制造业的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明显快于服务业 1960 1994 年发达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产值增长的幅度

大体一致但同期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却比服务业快两倍以上据估计发达国家从1970 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 2/3 是由生产率增长较快造成的其余 1/3 则是因就业

方式改变等因素所致

三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 美国信息技术产业 ICT 的发展概况

在美国经济的分类中 ICT 产业和 ICT 相关产业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 ICT 产业包括 4

类即以计算机编程软件预装计算机数据处理信息检索计算机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

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业以计算机计算机存储及外围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半导体及电子

元器件电子测量和分析仪器等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硬件生产业以电话和电报通讯有线

和无线电视广播等为主要内容的通讯服务业以电话电报设备视听设备磁性和光学存

储介质为主要内容的通讯设备业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一般包括以下 4 个基本行业硬

件业软件和软件服务业通信设备业通信服务业按照商业周刊信息技术 100 强

公司的统计标准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产业又可以分为 8 大类的公司计算机及外围设备

生产公司 Comp 因特网公司 INet 网络设计公司 NetW 半导体生产服务 Semi

服务再销售和分发公司(Svcs) 软件公司(Soft) 通信设备公司(TelE) 通信服务公司(TelS)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推动美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部门

信息技术 ICT 的相关进展与运用对美国此次最长的经济增长期具有巨大的贡献

从90 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力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

所占的份额从 1994 年的 6.3%上升到 2000 年的 8.3% 信息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所占份额

的快速增长是从 1994 年以后开始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全部经济中所占份

5

额以飞快的速度上升的同时其产品的价格却在迅速下降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的价格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使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全面下降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以及价格变化情况可见下图

尽管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 GDP 中所占的份额不到 10% 然而由于从 1995 1999 年信

息技术产业显著增长和价格下降使得它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达到了 30% 信

息技术产业之所以在美国的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要归功于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在全部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美国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与效率节省成本支出在90

年代持续增加对计算机设备的投资带动了美国信息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股的上扬对于美

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的贡献也日益增加 1992 1999 年各产业资本的投资明显地向软件及信

息技术设备转移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十年中各产业在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上的大量投资

是90 年代美国投资增长率高达 9% 10%的直接动因这与 80 年代投资增长率只有 5 6%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1999 年各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总投资的实际增长率是 12%

其中软件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对增长率的贡献超过了 75% 而1995 1998 年对增长率的

贡献仅有 65% 1993 和1994 年不到 50%

信息技术产业一直是新的 R&D 投资的主要来源 1994 1999 年美国 R&D 投资年均增

加约为 6% 扣除通胀因素 1995 1998 年全国 R&D 投资增加的 37%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1998 年信息技术产业的 R&D 投资 448 亿美元几乎是所有企业的开发费投资总数的 1/3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数量和其他产业的信息技术职工总计 740 万人占

全美国工人总数的 6.1% 90 年代中期以后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接近翻番 1992 年为 85 万人 1998 年增加到 160 万人同期受过高等教育和享受高报酬的信息技术职业如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工程师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程序员增加了近 80% 约100 万人另一方面飞速的技术进步和激烈竞争对信息技术的就业机会附加了不确定因素某

些信息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已经下降从总体上看 1998 年生产信息技术的产业工人工

资整体上高于美国工人的平均工资有些信息技术职业仍保持低技能和低工资

历史上基础技术的突破与它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常常需要很长时间的时滞这次

美国经济从信息技术中比其他国家得到了更大的效益部分是由于美国实行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竞争的社会制度和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显示出信息技术产业不仅仅是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而且在 90 年代后半期其重要

性的表现更为明显尽管 90 年代前半期对数字革命起到推动作用的许多因素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直到 90 年代后半期它们的联动效应和潜力才充分显现新经济也由此蓬勃

发展

2 信息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领先于全球的优势地位信息技术在各部门的广泛应用以及

本身的产业化对美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方面是信息产业本身

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信息产业中的计算机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每年贡献0.25% OECD Economic Outlook June 1999 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设备价格的急剧下

跌使它在各个经济部门迅速普及起来传统产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机遇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组和改造建立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网和全球因特网精简机构大量裁员有效

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美国的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高出日欧20% 服务业高出 30 50%

个人消费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998 1999 和2000 年美国个人消费增长率分别为 4.7% 5.3% 5.3% 商务部报告 2001 年3月29 日消费支出的增长来源于股市的

膨胀信息技术部门因其生产效率高公司利润丰厚成为美国股市攀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6

股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日益增大而股市的上扬通过促进消费来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大这就是信息技术产业通过股市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作用

其次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信息化是信息产业的就业倍增效应高于传统产

业甚至高于其他的高技术产业例如微软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可以创造 6.7 个新工作而波音公司每增加 1 个就业机会只创造 3.8 个新工作在ICT 相关产业中高技术的采

用本来具有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度和排斥劳动力的效应但是由于 ICT 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大又会产生吸收更大份额的社会劳动力的效应从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就业效应来看

美国 ICT 相关产业的就业在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此外 ICT 产业的就业量不断扩大而传统产业的就业量出现下降趋势是一种就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如果传统产业中释放出的富余人员能够逐渐在 ICT 相关产业中找到工作那么就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较高失业率就会降低从美国经济近 10 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就业调整最困难的时期是 1991 年一 1993 年此后就业调整步伐加快失业率保持持续下降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就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基本结束美国失业率达到 30 年来最低水平

第三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抑制了通货膨胀芯片作为信息产品的

核心部件其价格的变化具有晴雨表的作用从1991 1997 年以其运算能力计算芯片

的成本陡降了 98.5% 其降价幅度和速度是任何其他制造业所不能及的从1996 年1999 年计算机及外围产品部件和半导体的价格连年大幅度下降对于维持美国的低通胀起了很大作用另外信息化促进了全球化各公司及其竞争对手在获得机会的同时也必须为

了竞争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进而抑制了物价

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1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把生物技术产业定义为利用细胞和生物分子进行药品农产

品生产开发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该产业技术由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技术共同组成医药生物技术重点攻克癌症艾滋病等危害人类的顽疾农业生物技术着眼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环境生物技术重点用于清除危险废弃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已批准 90 多种生物技术药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生物技术产品有 350 多种 40 多种转基因

农产品已在美国进入商业化生产进入 2000 年后美国又掀起投资生物技术的热潮新上市的企业中生物技术企业越来越多近400 加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在 2000 年6月的市场股值达到 1800 亿美元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企业约有 1300 家生物技

术在美国已经形成新的产业该产业正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2 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生物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直接影响来源于生物技术

企业 1999 年美国生物技术企业收入 200 亿美元是1993 年的 2.5 倍企业股东和员工的

收入为 150 亿美元 1999 年美国生物技术企业直接提供就业人数达 15.1 万人生物技术产

业的间接影响是指生物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发生联系时促使其他产业产生的经济影响如生物技术公司需购置设备开展合作研究等从而使设备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产生经济效益衍生影响是生物技术企业和支持生物技术发展的相关服务企业员工的个人收入通过消费产生的经济影响美国生物技术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人数是 15.1 万人但生物技术企业间接为其他企业和消费服务业创造 28.7 万个就业机会因此生物技术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为43.7 万个综合考虑直接和间接影响 Ernst&Young 公司研究认为 1999 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为美国增收 465 亿美元为个人带来的总收入为 288 亿美元 1300 家美国生物技术企业中上市的企业近 400 家上市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比私营企业大得多 1999 年美国上市

7

的生物技术企业直接提供 10.5 万个就业机会直接创造的企业和个人收入分别为 140 亿美

元和 100 亿美元其中农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 2.19 万人就业创造的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分别为 23 亿美元和 14 亿美元

1999 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创造的税收约为 100 亿美元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尚未盈利

由生物技术产业带来的企业所得税约 12 亿美元该产业带来的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

生物技术产业是当今美国成长最快的高技术产业 1993-1999 年间该产业规模已翻

了一番现已成为推动美国新经济发展的主要代表随着人类基因研究的突破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加速未来生物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将更为显著

早在 1990 年时生物技术股就曾经出现了一路上涨的局面但是随之就陷入 10 年的

低迷之中进入 2000 年以后生物技术重新卷土重来由于对网站领域的恐惧巨额的投

资基金正处于观望之中新近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抓住了从网络股中游离出来的大量隐蔽资金由于科学的进步各类药品纷纷登场一鸣惊人使生物技术领域得到迅猛发展并将

会产生更多的突破另外传统的制药业也正在寻求与其他生物技术先驱们联合以其保持创新

3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

基因组及其他新技术很可能使医药及慢性病的治疗方法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这类技

术大都没有接受测试因而几年后它们才可能盈利目前的生物技术市场分成两大阵营一类使那些有可销售的产品并拥有广泛渠道的公司另一类是拥有非常好的技术但其商业计划仍存在诸多问题的小公司包括绝大多数的基因组公司对于生物技术企业来说除了实实在在的科学以外还需要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996 年有 30.5 亿美元流入生物技术行业到1999 年就增加到 50.4 亿美元资金的来源见表 3

表3.生物技术行业的资金来源单位 10 亿美元

1996 年1999 年

风险资本 0.6 1.3

二级资本市场 0.2 1.2

首次上市资本 0.3 0.7

公司联合及其他 2.4 2.2

资料来源商业周刊 2000 年5月生物技术行业被誉为是一个不断增长但却赔钱的行业例如对于人类基因组的探寻

肯定会在未来创造出更好的药品但是搜寻目标基因组与真正从中赚钱完全是两码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科学将向前发展生物技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有关生物技术行业的概貌可见表 4

表4.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单位 10 亿美元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截至2.18

产品销售额

7.0 7.7 9.3 10.8 13.0 13.4 17.1 21.4

R&D 支出5.7 7.0 7.7 7.9 9.0 9.9

净损失 3.6 4.1 4.6 4.5 4.1 5.1

市值 45.0 41.0 52.0 83.0 93.0 97.0 175.0 350.0

上市公司数目235 265 260 294 317 327 342 360

资料来源商业周刊 2000 年5月8五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继互联网基因等名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后作为一种尺度单位纳米越来越

多地被人们关注纳米技术可以使许多传统产品旧貌换新颜把纳米颗粒或者纳米材料

添加到传统材料中可以改进或获得一系列的功能这种改进并不见得昂贵但确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纳米技术是 21 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的制高点

1 纳米技术的发展

纳米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在 0.10 至100 纳米(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由于纳米技术将

最终使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以实现对微观世界的有效控制所以被认为是对 21 世纪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有极为重要影响的一门热点学科被世界各国列为 21 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开发

目前纳米科技主要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以及原

子分子操纵和纳米制造等很多领域专家预测如果在 10 到15 年内世界上的纳米装配

机器出现突破那么到 2020 年将出现一个全新的领域纳米医学纳米技术初期的应用

将集中于机体外如诊断和药物生产虽然纳米技术的早期应用将在体外但是最有价值的将是体内应用可能的应用领域包括沿着血液运行支持天然免疫系统的程序化免疫机器激活快速愈合和组织重建的细胞聚集机器实施遗传手术的细胞修复机器

2 美国发展纳米技术的主要措施

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领域确立了领先世界的地位后美国政府从 2000

年度开始把纳米技术列为国家的技术发展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可带来新的产业革命的高新技术并一举为国家纳米技术计划拨款近 5 亿美元研究开发课题多达 600 项仅大学就有2500 名科学家参与研究开发活动具体开发目标有可把国会图书馆的全部信息储存到一块方糖大小的存储器里的存储技术研制把运算速度提高数百万倍的计算机元件把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两倍的太阳能电池强度为钢铁的 10 倍的新材料清除环境污染物的物质和化学反应技术等参与这项高技术计划的除了大学还有国家科学基金会五角大楼能源

部航空航天局商务部及国立卫生研究所等政府部门和大企业表明了美国集中力量发展这一高新技术的坚定决心

美国防部宣布在2001 财年授予 16 个纳米研究项目 875 万美元并从 2002 财年开

始每年授予 14 个研究机构 1500 万美元来开展 15 个基础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纳米技术研究

这些合同授予都是在国防部"大学研究纳米技术防务倡议"(DURINT)计划下进行的这个计

划着眼于通过跨学科的大型纳米技术项目为美国防部未来的应用和技术选择提供更多的机会此外在DURINT 计划下国防部计划 2001 财年授予 16 个研究机构总计 725 万美元的17 项工程合同用于购买从事纳米技术研究所需的先进设备

得益于国防部和研究机构的充分协商 2001 财年授予的 16 项研究将提供长期的研究

研究生和设备购买支持另外 17 项工程合同将提供支持对国防至关重要的特定纳米研究

项目所需的仪器设备

在21 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纳米技术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家间的竞争已经揭开了

战幕特别是在美国以全国科学基金会国防部能源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商务部

国家卫生研究所等为中心正在进行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准备在 2000 财政年度投入 2.7 亿美元的资金此外在2001 财政年度还计划比上一财政年度的投资增加 84% 达到 4.97 亿美元美国政府把新的国家纳米技术战略作为最优先考虑的战略

率先提出发展纳米技术的是美国总统克林顿 2001 年1月克林顿总统在加利福尼亚

9

理工学院发表演说对积极制定国家纳米技术计划使之成为下一次产业革命的领头羊表现出强烈愿望克林顿总统在演说中解释说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把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所有信息存进去的方糖大小的存储器开发出强度比铁大十倍的新材料飞跃性地实现飞机和火车的轻型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

美国之所以对纳米技术如此感兴趣是因为美国希望在这个落在别人后面的领域卷土

重来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军事上把纳米技术定为重要技术美国将从 2000 年10 月1日起实施一项新的国家计划国家纳米技术计划并把其作为美国政府当前科技研究与开发

的第一优先计划据报道美国政府在 2001 年预算中用于纳米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将高达4.95 亿美元增幅几乎是翻了一番

3 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

纳米技术在新的世纪中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虽然还要过很多年纳米管和纳米复合材料

才能像硅一样普及但是纳米时代到年左右应该会进入兴盛期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报告年全球趋势中指出纳米技术就是发现量子效果

在微观世界中物质作为波来运动的特性的人工的独特的结构技术也就是说它在本

质上从一开始就是以量子论支配的世界为前提的虽然世纪被称为光的时代高度

信息化时代和生物工程时代等但是无论哪一个它的技术的关键都是量子效果因此纳米技术有可能引起计算机革命光革命甚至生物工程革命美国的国家纳米技术战略

之所以涵盖众多领域就是因为这一点纳米技术在世纪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将给众

多领域带来新的重大成就

六高技术产业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 100 年里美国实现了从工业强国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飞跃 20 世纪

末期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为支柱的新经济又率先在美国成型使美国经济以一种新的

姿态跨进了 21 世纪

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美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下表可见第三产业特别是金

融保险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构成了 90 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第二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可以说美国经济中的绝大部分已经第三产业化

90 年代以来美国 GDP 中三次产业所占产值的比重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 1.9 1.7 1.8 1.6 1.7 1.5 1.7 1.6 1.4 1.3

第二产业 24.1 22.9 22.2 22 22.5 22.6 22.2 22.1 21.8 21.8

矿业 1.9 1.6 1.4 1.3 1.3 1.3 1.4 1.4 1.2 1.2

建筑业 4.3 3.9 3.7 3.7 3.9 3.9 4.0 4.1 4.3 4.5

制造业 17.9 17.4 17.1 17.0 17.3 17.4 16.8 16.6 16.3 16.1

第三产业 73.5 75 75.4 75.2 75.0 75.6 75.6 76.0 77.0 77.7

运输与公

用事业

8.5 8.7 8.5 8.6 8.7 8.7 8.5 8.3 8.3 8.4

批发业 6.5 6.6 6.6 6.5 6.8 6.8 6.8 6.8 6.9 6.9

零售业 8.7 8.7 8.7 8.7 8.8 8.7 8.8 8.9 9.1 9.2

金融保险

与不动产业

17.4 17.9 18.1 18.0 17.8 18.2 18.4 18.9 19.2 19.3

服务业 18.5 18.8 19.3 19.4 19.3 19.8 20.0 20.3 20.9 21.4

政府 13.9 14.3 14.2 13.9 13.6 13.4 13.1 12.8 12.6 12.5

统计误差 0.5 0.3 0.7 1.0 0.8 0.4 0.4 0.4 -0.3 -0.8

总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 2000 年12 月6日10

1 高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经济的成长除了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因素外抓住历次技

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经济发展是其经济崛起最重要的原因 19 世纪下半叶美国把握

住以电电话和内燃机等为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机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建立起了以电力电器制造汽车和通信业为主的第二代工业体系在工业产值方面已将 17 世纪

工业革命的鼻祖英国远远地抛在身后 20 世纪后期美国又抓住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革命

带来的机遇在建设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为美国经济的持续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估算 1860 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在全球所占比重仅为 17 而到 1913 年时已达 36

同期英国所占比重从 36 降至 14 1929 年是二战前美国经济达到顶峰的一年这一年的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 1037 亿美元 30 年代的大萧条使美国经济遭到重创但到 1941 年国内生产总值终于超过了 1929 年二战后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国内生产总

值在 1970 年首次突破万亿美元 1999 年已经达到 9.3 万亿美元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的重

新崛起曾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特别是 80 年代衰落论一度弥漫整个美国

但也正是从 80 年代开始美国政府通过放松对经济的管制来刺激竞争和创新美国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一马当先从而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时期 1996 年12 月30 日出版的美国商业周刊首次提出美国已进入新

经济时代

美国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第一经济持续增长

时间延长到2000 年12 月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 118 个月大大超过 60 年代创造的 106 个月的战后最长增长纪录第二经济增长更稳定 80 年代的增长期虽然达到 91 个月但

最高年增长率为 7.3 最低为 1.8 相差 5.5% 而90 年代美国经济最高年增长率为 4.4

最低为 2.7 相差仅 1.7% 这种稳定增长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第三经济增长速度

加快信息技术革命促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 90 年代后半期加速增长从而使美国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从以前的 2.5 左右提高到了目前的 3.5 左右第四抗冲击能力提高 1997 和1998 年亚洲和其它新兴市场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1999 年以来原油价格一度上涨了两

多但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大的影响仍然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认为对美国新经济形成原因最令人信服的解

释是 20 世纪后几十年技术革新超常增长尤其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90 年代初这些技

术革新开始使投资产生出比前几十年高得多的效益因此从1993 年起美国的资本投资特别是对高技术设备的投资急剧增加这种投资热带来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加速增长从而提高了经济的潜在增长率美商务部 2000 年月份发表的 2000 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自1995 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的约 30 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大推动力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目前已进入未经探明的水域它的增长究竟能持续多

久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从当前情况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了颠簸着陆

的危险为此美联储已经采取了降低利率的措施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新经济并没有

消除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供求关系决定一切的原则也没有改变在

目前的美国经济中由技术和金融市场推动的新经济技术周期正在取代由住房和汽车主导的旧经济商业周期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指出要使美国新经济继续取得成功

必须实施以下经济战略保持财政平衡和预算盈余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全力以赴地扩大市场规模大力支持知识技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努力使新经济给所有人带来

好处

2 高技术产业的演变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11

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美国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也是不断变化

的其变化趋势可见图 1 图2图380 年代中期是美国新兴产业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当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于

制造业部门进入 90 年代后高技术制造业无论从就业人数还是产值增长速度都开始下降与之相比高技术服务业则出现大幅度上升的态势从80 年代开始无论是高技术产业的

产值还是增加值占制造业的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都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在高技术产业内部可以明显地看出通信与制药业等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航空航天和办公与计算机业等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高技术产业这些都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也使服务业的性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了技术密集型

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经济网络经济只是信息经济的一个典型代表而无论是网

络经济还是信息经济都只能是新经济的组成部分新经济的内涵还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不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导致美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转变的除电

子信息技术外还应包括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

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例如生物克隆技术已经走到了大规模改变传统种植与养殖技

术的前沿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的作用使世纪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几乎不受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环境技术的发展已经使人类初步看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曙光世纪末不断发展并正在大步跨入应用领域的新技术是一个以新知识为主要构成的

系统资本的重要性趋于降低并最终蜕变成知识的一种功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顾客观念信息和技术已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内

涵显著增长终身学习追求知识将成为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由此新经济的

新字所代表的正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全新认识正如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所

指出的那样新经济的主要职能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分配而不再是物质的生产与分配据统计目前美国每年用于知识的生产及其传播的开支已占其的以上其中

教育占培训和在职教育占研究与开发占以上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

是由脑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的现在几乎的美国工人是知识工人的新职业是

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的

3. 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与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不像日本法国德国政府那样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法规政策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而主要是控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减免税而各州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制定产业保护政策优惠政策而且在诸如低价用地设备折旧等方面的优惠性条款也各不相同就像各州的普通销售税率各不相同一样各州有各州的具体情况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措施实际上最后是要落实到需要大量的投资或资助美国的措施是通

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形式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

贷款风险投资等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预算重点放在军事和基础研究方面不对工业界

直接补助资金而是利用税额化免等税制间接来刺激投资国防预算虽然都是用于军事项目但特别注重所从事的基础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研究是军民两用的通过适当的技术转移政策使国防部门开发的很多高新技术成果为工业界所吸收政府对风险大民间投资有困难的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给予重点财政支持为了鼓励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美国

很多州都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了科学技术基金会研究基金会风险投资基金会等风险投

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风险投资是把私人组织起来的大量非固定财源以一定合伙形式投入若干即将兴起的高新技术公司有时一些大公司也有部分资金作为风险投资的资本银行对发展风险投资起重大作用美国很多大银行成立风险资本公司

主要结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种子基金目前美国百家以上的银行都成立有风险投资

12

公司对于创办和发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州政府也成立半官方风险投资公司进行帮助提供开发补助费和扶持中小企业改造补助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高技术产业与纳斯达克

从2001 年月12 日到 16 日道琼斯指数跌破万点大关一周内猛降了 7.7 比2000 年月的最高峰下栽了 16.2 与此同时纳斯达克指数滑落到 2000 点以下标准普

尔500 指数下降到 1150.53 点这两项指数一周内的降幅分别达到 7.9 和6.7 与2000 年月的最高点相比分别跌了 62.5 和24.7 这是华尔街股市自 1987 年10 月发生暴跌以来动荡最为剧烈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周至今道琼斯指数也没有重上万点

华尔街这场寒流是在 2000 年年中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放慢股市由热转冷美联储加强

利率调控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尽管华尔街股市动荡对美国经济将产生一定冲击但其影响毕竟是有限的而且也并不完全都是负面的作为资本市场美国的股市既与实体经济有密切联系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运行规律美国股市大跌虽然与经济减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从根本来看主要还是美国股市酷热之后的一场自我调整和自我冷却

自90 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证券交易迅速推广这既促使股市

不断繁荣也导致非理性投机行为日益泛滥尤其是纳斯达克市场上的高技术股被炒得一热再热股票价格与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严重脱节有人估计从1995 年到 2000 年初股票价格上涨使美国社会总财富增加了 14 万亿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属于泡沫成份据统计即使在 3 月股价暴跌之后纳斯达克市场的市值仍然是有关公司实际利润总和的 172 倍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股票市场的跌落有助于减少美国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一方面

使公众投资更趋理性化社会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另一方面推动企业加快重组和调整的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从长远来看这对于美国经济的平衡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此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近几个月来美国经济增速减缓股市动荡乃至最近华尔街风暴迭起并不一定是美国即将发生衰退的征兆而很可能是新经济调整的突出表现以信息技术

革命和全球化为基础的美国新经济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首先近年来美国的

劳动生产率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 1999 年至 2000 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达到 5.2 超出了 90 年代 2.8 的平均增幅其中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更保持在 7.1 的较高水平2000 年下半年劳动生产率的增幅虽然减少到 2.6 但仍比 1973 年至 1995 年的平均 1.4 高出将近一倍其次虽然美国的消费信心指数暂时处于较低水平但企业界对中期投资的前景仍然看好 2001 年3月美联储对 1000 多名分析家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对今后到

年企业利润前景的看法结果被调查者普遍坚信企业可以获得较高的预期利润格林斯潘指出这种心理预期对于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增强资本的积累并保持结构性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是个良好的兆头再者美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等状况目前仍然处于较好

的状态据统计资料显示 2001 年月份美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就业人数增加了 13.5 万是原先预计的两倍零售物价指数降低了 0.2 为美联储进一步降低利率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此外美国新政府继续鼓励创新精神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同时加强经济宏观调控扩大对外贸易投资这些都为新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必要的

环境和条件

最近美国政府制定了今后年的科研和发展战略将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在科

学技术领域实现观念创新以及创造新的工具设备列为三大目标与此同时新政府和国会正在就今后年内减税万亿美元的计划讨价还价如果国会能够批准大幅度减税那

么则有可能为美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13

八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为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对美国的传统产业不仅没有造成威胁反而极大地促

进了美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其道理有三

1 信息产业提供的是信息服务而人们的消费主要传统产业的产品如住房服装

食品旅游等信息产业的产品和绝大多数的传统产业的产品并非我长你消的替代关系而且在新经济的热潮中涌现了许多高科技新贵带动起一股高消费热潮美国市场很大美

国经济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也很高但其实美国经济还是一个非常内向型的经济因为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只占其 GDP 的15%左右其中出口大约占 7% 进口大约占 8% 每年都

有贸易逆差也就是说美国国内生产的 93%是满足国内需求的高科技新贵的高消费也主

要靠国内的生产来满足他们消费的既然绝大多数是传统产业的产品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必然从需求方面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2 更重要的是信息产业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即提供信息收集储存与处理的服务任

何产业包括那些传统的产业不管是飞机制造机械加工还是旅游业银行业都需要

这种服务靠人工来处理这些信息费时费事而且容易出错比如企业的存货管理如

果运用计算机就比用传统的人工方便快速而且通过计算机管理还可以提出预警即当一种物品存货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就提醒经理人员马上去订货当一种物品用量突然增加时也可以提醒经理人员察看是否在生产环节中出了问题所以通过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所谓的 just in time" 大量节约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

3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的第一个经济发展原则是分工可以极大地促进经

济的发展而分工所能达到的程度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市场规模的大小则又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成本信息技术的运用除了可以降低一个传统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之外也可以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靠电子网络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以极低的信息成本和世界各地的其他企业甚至是消费者进行 B to B" 或Bto C" 的交易所以以信息产业为代表

的新经济的发展将使传统产业的市场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化经济效率提高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新的技术革命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在经济结构的转换中经济结构的层次差

异决定着高一层次的产业结构几乎可以完全控制低一层次的产业结构美国从 1999 年5月开始将个人电脑的生产归入传统产业的范畴这表明尽管有着相应的技术含量有

形产业在美国正在逐步下降而无形的软件产业网络产业一切带有 e 的行业 e-trade

e-business e-commerce e-management e-service 等正在逐渐居于重要地位因为它们是以创新来提高附加价值的价值的载体是无形产品是一种服务服务的无限性使得它能够承载的价值增值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反映出美国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在制造业美国商务部调整了行业分

类最显著的变化涉及电脑业的归类电脑业已经从工业机械和设备项下的一个分项目

变成单独的一大工业类别电脑和信息技术是新经济的基础电脑和电子产品被分成三

类电脑和相关产品通信设备和半导体产品这三种行业构成了信息技术部门电脑被归

于工业机械及设备的项目下通信设备和半导体被归于电子和其他电气设备项目下

九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变化

新经济在20 世纪末短短的十几年间重新塑造了美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以信息产业

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已经超过了汽车建筑等传统产业一跃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支柱产业

在信息产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一场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信息化革命已经拉开14

了序幕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崛起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之重新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面向 21 世纪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浪潮不可阻挡成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1999-2000 公布的 GDP 产业构成 1998 年美国农业增

加值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2% 27% 18%和71%

其实早在 1990 年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首次超过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就标志着美国经济跨入了信息经济时代新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以柔性生产商品与服务的生产组织方式来

替代传统标准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占 GDP 的比重在 1996 年为 6.1% 其中制造业占 2.3% 服务业占 3.8% 美国认为人们已经通过了机械的工业化时代而进入到新的数字时代一切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商业与工业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推动产品与服务按客户要求供应并促进商业

流通速度的加快其趋势就是全新产业与产品的不断涌现

90 年代以来美国高技术产业内部构成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军用高技术制造业大幅萎缩民用高技术制造业相对稳定 80 年代美国国防高

技术开发占联邦研究开发资金的 2/3 以上 90 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的军备开支逐年下

降国防高技术开发资金减少军用品采购支出锐减军事订货剧降国防高技术工业处于

关停或转入民用工业从而导致高技术军工企业大量裁员生产和销售大幅度下降 1988 1996 年导弹和太空飞行器飞机及部件探测仪及航海设备等三个国防高技术制造业

就业人数减少 52.59 万人下降 43.1% 其中导弹和太空飞行器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减少高达55% 产值下降 25% 与国防有关的行业也呈迅速衰减的态势相比之下民用高技术产业

的就业人数保持相对稳定从具体行业来看民用高技术制造业的变化不一但是大部分行业的变幅在 15%以内医疗设备制药特种工业机械等民用行业就业人数的增幅在 13% 17%之间而电子元器件卫生洗涤等主要的民用工业的变幅在 +-2.5% 以内

2 高技术耐用品制造业不断萎缩非耐用品制造业相对稳定美国传统的耐用品制造

业在 70 年代以后总体呈萎缩趋势其中 1979 1984 年产值的下降幅度高达 40% 进入 90

年代以后耐用品制造业仍呈下滑趋势非耐用品制造业的变化相对较小 1996 1998 年

包括通讯计算机制药工业在内的 23 个高技术制造业共减少就业机会 59.91 万个其中54.66 万个占91.2% 发生在耐用品制造业只有 5.25 万个不到 9% 的就业机会减少

出现在非耐用品行业在耐用品制造业中除了军用耐用品制造业大幅度萎缩外民用耐用品工业也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尤以影像设备计算机工业的下降最为明显计算机工业的就业人数下降幅度达到 21.5% 尽管其产值有所增加但是年增长速度只有 2% 不及 GDP 增长速度的 1/2

3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相对停滞目前高技术产业结构的重心开始从

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1988 1996 年28 个R&D 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2 万人增幅为 4.9% 但是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反而减少了 59.9 万人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原来的 69.6%下降到 59.5% 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国防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下降由于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民用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未能同步增长从而减少了整个高技术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与此相对的是高技术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呈大幅上升的趋势 1988 1996 年仅在计算机数据处理管理及公共关系等四个 R&D 密集的高技术服务业就新增就业机会 105.6 万个增长速度高达 45.6% 是高技术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 10 倍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高技术产业中的份额从 1988 年的 28%增加到 1996 年的 39% 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重从 9.5%上

升到 10.2% 改变了原来高技术产业由制造业统一天下的局面也使得美国服务业的性质从15

劳动密集型转入到技术信息密集型

4. 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在美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很大

在信息产业内部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龙头带动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技

术的发展与此相关又带动一批其他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机器制造仪器仪表生物技

术海洋技术等的迅速成长事实上通过信息再利用而发展出的比原来产品更高利润的产业已经越来越多象美国的电视信息航空信息的营业额和资本都已经超过大部分的电视公司和航空公司信息产业是美国新经济的主导产业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产业构成

综上所述美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态是美国经

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的变化显示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

九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企业兼并

被称新经济为席卷全球的浪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经济带来经济领域的大变革

大冲击大改组处在这一浪潮的企业不可能泰然处之依旧自我于是美国企业中掀起了

兼并重组的新高潮

企业重组是企业为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改善管理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所进行的产

权流动和资产结构调整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兼并重组活动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特征是十分突出的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兼并重组掀起了新的高潮这是美国企业新一轮战略大调整的重要标志它对美国"新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经济在世纪之交发展的总趋势

1 90 年代美国企业重组的基本特点

1992 年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低谷 4 月2日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布横

向合并指南拉开了 20 世纪 90 年代企业大兼并的序幕这次美国企业兼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 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交易规模大形成百年来最大的兼并浪潮

在美国历史上从1897 一1990 年曾有 4 次企业兼并高潮分别发生在 19 世纪末本世

纪初的世纪之交 1897 一1902 年20 年代下半期 1926 一1930 年60 年代下半期 1965 一1970 年和80 年代中后期 1984 一1989 年90 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兼并高潮是第 5

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1992 年到现在已持续了 8 年1996 年当兼并交易额突

破1万亿美元大关时美国舆论认为本次兼并已处在峰顶预计兼并大潮行将结束然而

近两年的兼并又创历史新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20 世纪 90 年代兼并最为突出的现象莫过于 90 年代中期以来所形成的巨型兼并或超大

型兼并狂潮 80 年代最大的一起兼并交易不过 240 亿美元超过百亿美元的兼并交易屈指可数 90 年代中期以来上百亿美元的兼并交易屡见不鲜 1996 年宣布的超过百亿美元的超大型兼并交易有 7 起最大的兼并交易达 253 亿美元 1997 年超大型兼并达 9 起最大的兼并交易达到 420 亿美元 1998 年有9起兼并交易的价值额都超过 300 亿美元最大的

兼并是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埃克森和美半公司合并兼并价值高达 860 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兼并之最超过了 1997 年菲律宾 831 亿爱尔兰 770 亿新西兰 650 亿

巴基斯坦 643 亿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 兼并发生的背景与以往不同

前4次兼并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发生在经济危机之后在一些经历了技术革命价格上

涨国外竞争加剧的企业中尤为普遍被兼并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不佳经营周转困难而16 这一次兼并浪潮到来之时正是美国经济在经历了 80 年代 10 年痛苦调整之后经济表现最

好之时经济稳步上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均被控制在很低的幅度之内企业盈利迅速增加

股票市场表现良好道琼斯指数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四五千点上冲至目前的超过 1 万点

美国公司在经历了公司革命之后竞争力普遍增强盈利增加

3 兼并集中在高技术领域其中信息业金融业是兼并的热点产业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企业大兼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兼并集中在航空航天军工制造

制药与生命技术信息通信电子设备与半导体产品生产等高技术领域在以往的 4 次兼并中第1一2次集中在重工业生产领域第3一4次集中在工业商业运输通讯等服务

领域当前兼并重点领域的再转移更为明显地反映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上的新变化和新趋向

与其他行业的兼并相比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更为引人注目第一 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以来的特大兼并中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占主体成为兼并高潮的主要推动力量 1996 一1998 年在每年宣布的 10 大兼并交易中电信和金融业的兼并交易均占 6 项第二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更为频繁和激烈在电信业中由于管制的消除被分割的电信公司大

举进行兼并组合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AT T 世界通讯公司 SBC 通讯公司大西洋贝

尔公司等各自完成了数十项收购而它们的兼并又往往以被兼并公司的多次兼并为基础

计算机行业芯片和软件业的著名公司 IBM 英特尔微软康柏太阳网景等合

纵连横角逐网络不断掀起兼并浪潮在金融业对年代确立的商业银行投资证券和保

险业制度以及限制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在 90 年代开始被突破使美国金融业的集中进程加快 1993 年美国商业银行为 1 l 万家 1996 年商业银行数目已减少到 9528 家

目前仅为 9000 家左右

4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行业集中化成为兼并的主要特征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美国企业兼并已出现放弃多元化战略的趋向 90 年代以来由于

新的兼并指南的导向作用大多数兼并都旨在加强公司的核心业务注重长期发展和对全球

市场的影响力因此与行业集中化战略一致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企业兼并在性质上主要表现为横向兼并即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兼并电信

业金融业铁路业航天航空工业军火工业石油化工业中的特大兼并交易使这一特征

十分明显财富杂志 1998 年6月22 日刊载杰弗里科尔文的文章说 "1 个世纪前的大

兼并就像今天一样不是以纵向兼并为特征的而是以横向兼并为标志在这个过程中一些

企业合并成巨型公司 " 所谓优势互补是指不同经营区域市场不同技术或业务专长

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生产和服务优势之间的互补这种优势互补的理论基础是协

同竞争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互补性兼并目的就是反击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

5 兼并的目的侧重于长远利益

过去几次美国企业的兼并浪潮往往是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即通过兼并来扩大市场份

额或通过兼并来做到多样化投资从而避免和降低经营风险而这一次兼并浪潮美国企

业更重视潜在的战略利益兼并的目的更多侧重于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以及占领新的技

术和行业的发展制高点从而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以获取未来潜在的利益1997 年美国著名的美林证券公司以 53 亿美元兼并英国最大的资金管理公司--水银资产管理

公司就是着眼于全球化竞争的典型案例通过兼并不仅使美林货币管理国际化而且使水

银的核心优势--国际基金和养老基金走向美国市场弥补了美林的不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IBM 在硬件上与英特尔公司结盟在软件上与微软公司联姻则使得三家著名电子

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称雄地位都变得难以动摇

6 兼并的形式灵活多样

17

以前美国公司的兼并浪潮中大都是大公司吃掉小公司即以强吃弱而在这次兼并浪潮

中却出现了大公司兼并大公司即强强联合甚至小公司收购大公司的现象如1997 年11 月10 日美国世界通信公司以 370 亿美元兼并了美国微波通信公司 MCI 创造了以小吃

大的先例此外像20 世纪 80 年代时那种垃圾收购等恶意收购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收购与被收购双方公司管理人员和股东们皆大欢喜

7 跨国并购成为当前兼并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企业兼并除了美国公司之间的兼并之外还包括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兼并和外国

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兼并 80 年代美国企业并购中跨国共购已经很有声势尤其是日本

西欧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并购 90 年代美国公司加强了对外并购与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

的并购交相发展掀起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仅1997 年上半年美国就兼并了 305 家欧洲企业同时美国企业也大量被别国收购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兼并成为外国公司 90 年代对美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从1992 一1997 年外国公司用于并购美国公司的支出占对美国直接投资总额比率由 69 2 增加到 90 8 并购额增加了 5 倍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公司加强了对外并购完全改变了 80 年代的态势 1992 一1996

年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并购额由 137 亿美元增加到 593 亿美元 1995 年曾达到 626 亿

美元与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并购额相当远远超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公司对外国公

司的并购额最高年份为 271 亿美元

在与美国企业相关的国际购并中欧州与美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是主流 1994 一1996 年

美国公司对欧盟公司的并购数超过了欧盟公司兼并美国公司的数目在汽车业 1998 年11 月德国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以 400 亿美元并购美国底特律汽车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

在电信业 1998 年7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与英国电信公司宣布共同建立一家资产达 100 亿美元的全球性电信公司 1999 年1月英国最大的无线通讯公司 Vodafone 集团出价 600 亿美元收购美国 Airtouch 公司组成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在石油业 1998 年英国石油公司以 550 亿美元兼并美国第 5 大石油公司--阿莫科公司 2000 年英荷壳牌公司与美国

谢夫隆石油公司的并购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回因埃克森和美孚公司合并所失去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在制药业有美国普强公司同瑞典法尔马西亚医药公司高达 130 亿美元的兼并

2 90 年代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企业的兼并重组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同时也与一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外部政策环境

和企业战略转变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而言 90 年代美国掀起的兼并重组的浪潮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企业自我成长机制

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利益机制的驱动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

愈显重要通过兼并达到规模经济和垄断对于大企业来说是有利可图的事实上美国没

有任何一个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兼并而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从 19 世纪 9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兼并小高潮还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席卷

世界的兼并浪潮都可以充分地被予以证明目前的企业兼并无疑都是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寻求更为有利的快速发展的途径现在美国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服务经济和智能经济过渡未来美国有可能将汽车电子业逐步让给日本将纺织服装让给中国将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让给加拿大和墨

西哥而集中投资高科技通讯和信息产业以及包括资本经营在内的金融保险法律资

产管理等咨询服务业并以此保持美国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保证美国在高技术领域的世界统治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企业兼并和结构调整始终是企业行为政府一般既不介入更不发

布指令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参与者其职能是为企业兼并及结构调整提供保障规范市

18

场行为当发生垄断加剧削弱竞争环境和影响企业发展时政府才出面干涉并加以制裁1997 年10 月美国政府司法部向联邦法院指控微软公司"利用视窗软件的垄断来保护和扩大它的市场垄断" 便是一例 2001 年6月最终裁定微软胜诉也是包含了美国为了维持其在软件制定标准的国际垄断地位的目的

2 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企业兼并活动的冷热曲线是与经济运行的起伏走势相吻合的近几年美国连续数年经

济稳定持续增长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明显改善利润逐步回升企业积蓄了大量资本而且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的发达为企业开展新一轮扩张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资本条件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经济摇摆不定无力摆脱衰退由于紧缩银根金融市场疲软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也进人低谷 1991 年企业并购 1877 起交易值 692 亿美元为90 年代的最低谷但从 1993 年起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和回升给要求变革的美国大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企业并购活动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 1994 年美国企

业并购交易额达 3419 亿美元 1995 年美国企业并购数量为 9152 起涉及金额 5190 亿美

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1996 年美国企业并购愈演愈烈并购案达 10200 起全年涉及

并购金额 6588 亿美元再度刷新了上一年刚创下的两项历史记录

3 世界格局的变迁和竞争的激化

进入 90 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两极走向多极同时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已达白热化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也愈益增强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最主要的取决于企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兼并就自然成为企业增强实力实现规模经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扩张的最有效和迅速的途径成为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进而打破贸易壁垒抢占国际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美国银行为了应付日德自

80 年代以来金融业通过并购而实力迅速增强的挑战在90 年代中期特大银行兼并案发生了

十多起如1995 年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合二为一成为美国最大银行 4 美国

政府的政策性因素

由于兼并可能导致市场的垄断和寡头从而抑制自由竞争因而美国政府往往通过制定

反托拉斯法等法律来限制过度的企业兼并行为然而当前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的和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于是美国国会在强大游说压力之下顺应舆论采取放松管制措施已很少有人提及反托拉斯法了美国许多行业的成

功兼并得益于这一"政策放宽" 银行从过去只能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商业利润正使得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刺激了为投资银行业务服务的企业兼并越来越多也使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业务本身的兼并和业务的交叉越来越盛行通讯服务也从过去的管制走向开放竞争的激烈促使公司只有不断壮大扩大规模才能获得规模效应获得更高利润

5 企业经营战略调整

美国第 5 次企业兼并浪潮决非一般市场投资行为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趋势即

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寻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份额企业希望通过综合运用资源减少重复劳动以及利用每一项关键技术扩大业务和降低成本因此与所谓的竞争

对手结盟或合并的"合作竞争"模式日益兴盛许多企业甚至认为和竞争对手合并或"合作竞争"反而是生存的契机甚至是制胜的保证这也是企业追求"全球化战略"的具体体现

3 90 年代企业兼并重组对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公司的兼并重组通过对外扩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国内市场

的垄断竞争有力地支待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1 加强了垄断竞争降低了价格促进了消费

19

企业兼并的直接作用就是导致生产和服务的集中与垄断与之相关的是成本降低和垄断

价格及垄断利润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企业兼并导致了垄断和集中的进一步发展 1992 年美国 500 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 25500 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为 50 亿美元 1998 年500 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 142800 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达到 285 亿美元每家公司的资产增加了 4 7 倍500 家大公司的销售收入占 GDP 的比重 1992 年为 39 3 1998

年为 67 4 在美国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大都形成 3 一5家左右的大公司垄断的局面

价格竞争一直是垄断竞争的重要手段 90 年代以来由于兼并导致市场竞争的结构变

化和美国司法部及贸易委员会把反垄断的重点放在价格标准上兼并后的垄断企业更加重视价格竞争美国消费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例如 1991 一1996 年美国铁路公司年收入在 2 5 亿美元以上减少到 11 家铁路货

运价格仅增加 2 其中 1994 一1996 年则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同期铁路货运量则增加

了13 6 在电信业中美国几家长话公司竞相杀价推出各种优惠条件争取用户也保

持了价格的走低

在垄断竞争和新技术的作用下美国总体物价水平处于稳定和下降的趋势通货膨胀率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产业结构 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吴蔚 在新经济时代高技术是最重要的资源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高科 技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不仅推动了时代的变革而且前瞻性地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一国经济在取得持续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旧产业的逐步衰亡和新兴产业的产生产业 结构演变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间的流动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1 产业结构的基本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使经济得以实现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根据著名的配第 克拉克定理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进一步指出随着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农业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将不断下降而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份额将不断增加根据这一定理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的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取得的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否顺 利地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是决定一国增长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重要的 2 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产出的增长一方面取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取决于资源配置和使 用效率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从效率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转移向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而实现的经济总生产率的提高包含了结构转变的成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变化提高了经济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导致各部门的生产率水平出现差异促使资源从其他部门不断流入该部门从而推动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现代社会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之中各国经济中更多的有形 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越来越重要作为与劳动资本并列的一个生产要素知识对生产率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教育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传播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出现使技术进步对世界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感受到新增长理论认为从长期看技术进步 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政府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高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服务业特别是其中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知识型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技术对产业结构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由创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导致新产业的出现和迅速增长二是由于改良技术的使用导致现有产业改造更新和发展这两者的合力不仅会成为导致产业部门内部结构变化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宏观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产业的发展对于 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就可以把握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 二高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1 1 高技术与高技术产业 从技术范畴考察高技术是高层次的核心的前缘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 回顾科技发展史一般认为高技术领域的形成是在 20 世纪中叶高技术不等于高技术产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 蒲玉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自1790年美国开始工业化以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开始展开,工业的加快发展以致占据主要地位已成为必然趋势。美国通过其农业商业化、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经济的形成和垄断组织的形成及扩张等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也为美国日后经济的强盛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美国;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学术界多有研究美国工业化的成果出现。其中有关于各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比较,有西部开发中的工业化发展情况,也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其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但都很少具体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美国工业化的关系。美国自1790年开始工业化以来,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旧的产业结构模式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的飞速发展,于是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新的组织形式也随之产生,美国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必要性、过程和影响的分析,进而揭示由工业化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怎样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首先,工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以旧代新的过程,当旧的工业部门所生产的主要产品不能满足工业化时期人产的生活需求时,新的工业部门就随之产生了,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也就开始了。1790年塞缪尔·施莱特从英国引进新式纺织机,并在罗得岛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美国工业化就开始了。“当时美国几乎没有制造业。在面积超过6.8万平方英里的华盛顿准州,只有52家制造业企业,佛罗里达州也只有185家企业。全国大约只有2万家锯木厂,平均每年每家生产价值4750美元的木材。类似的,全国有14000家面粉厂、7500家铁匠铺、以及超过3000家四轮马车和二轮马车制造厂。”[1](P456)当时的工人们都在这些小工业化地区工作。从铁匠铺到面粉厂,许多行业都是为农业部门服务的。而在棉花、木材、面粉、皮革、和毛料衣服这些增加值最高的行业里,都只对基本产品进行一次加工。其他行业主要生产工业化以前的家庭作坊生产的产品,如靴子和鞋子、纺织品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的新兴行业不断涌现:钢铁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采矿业等等。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在俾斯麦钢铁厂的头20年经营中,美国铁路公司购买了它的大部分铁轨。1840年后,美国的报纸、期刊需求飞速增长,对纸张的需求也日渐急迫,而造纸业中的亚硫酸盐工艺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兴起。硫酸又逐渐成为一系列正在迅速发展的产品的重要成分,于是化学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了。第二,工业化以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已经不能适应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组织的变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已经势在必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规模逐渐在扩大。它的扩大也诱发了组织变化。在经济组织的这一转变中,劳动工资变化了,投入和产出的检测手段急剧变化了,技术变化的激烈程度提高了。对此钱德勒作了如下述评:“因为新的大量生产工业成了资本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的工业。它引起了固定成本的增加和充分利用其机器、工厂和管理人员的迫切需要……资本—劳动比率以及经理—劳动比率的变化,也产生了一股压力,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作业结合于一家工业公司之内……公司都已成为多功能和多单位的企业了。他们介入了制成品的营销以及原料和半成品的采购(常常还涉及它们的生产)……他们所管理的是从原料供应者开始,经由所有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一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特点和风险。 1.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历程。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产业结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776~1884年):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阶段。美国独立发展时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只存在少量家庭手工业,工业品完全依靠从欧洲进口。1812~1814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工业品的进口被切断,美国不得不从这时逐步建立自己的工业,首先是棉纺织业,逐步有制铁业、食品加工业、木材业和机器制造业等。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以后,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产业革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过渡。188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已超过农业,达到28%。 第二阶段(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50年代):重化工业和装备工业占主导的阶段。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工业化早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为21%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32%左右,第三产业占41%。二是工业化中晚期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20世纪20~50年代以石油、汽车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美国在汽车、卡车、飞机、炼油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第一产业下降至7.4%,第二产业进一步上升到38%,第三产业这时已达到54.6%,已向服务经济过渡。 第三阶段(1950~1973年):高科技产业占主导的阶段。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开始重点转向半导体、通讯、电子和核能利用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一时期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3%左右,第二产业略有下降,到35%左右,第三产业则上升到63%左右,除了高科技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外,服务经济的特征也已经非常明显。 第四阶段(1980年至今):服务和知识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在通讯和网络等信息利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第一产业下降到2%以下,第二产业下降到20%左右,第三产业进一步上升到75%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尤其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且利用日益扩大的全球化趋势,实现了经营方式网络化、服务范围全球化、服务项目多样化等特征。 2.美国“创新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的主要特点。 (1)重大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革命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动力。美国的科技创新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正是凭借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的主导地位,在钢铁、电力、重型机械、重化工、钢制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美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举超过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在许多重要的科技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依赖这些科技成果推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大发明有65%在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并且75%是率先在美国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以电子技术为先导,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发展为标志的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促进了重化工业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高附加值深加工结构转变。特别是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90年代加速发展,并延续到21世纪的信息技术革命,对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创造了一批以信息通讯业为主导的产业群体,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效率的部门之间快速流动,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需求方面,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生产和新的需求,而新的需求也导致了产业结构向新兴行业调整,从而加速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2)产业政策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美国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遭遇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滞胀”、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作者:黎常 瞭望 1998年03期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曾经有人认为,美国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被后起之秀取代,落后的超过先进的是一个规律,因为落后的国家可以利用先进国家成功的经验,实现高起点的进步。但是,这个预言并不准确。 到目前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81个月,并继续处于高增长、高竞争力和高利润率以及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的良性发展态势,进入所谓“新经济”的运行最佳期。相反,日本经济却受80年代末以来泡沫经济的困扰,不仅汽车等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减弱,在信息产业等领域同美国的差距也拉大。欧盟国家,由于平均失业率一直在10%以上的高水平徘徊,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80年代初,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竞争力曾一度明显下降。1980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大国,轿车占据美国汽车市场的28.6%,并接连购进美国的公司和物业。新闻媒体惊呼日本已开始“购买美国”。接着当时的联邦德国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大国。 美国从竞争力下降转为综合竞争力最强,根本原因是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这一调整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一,重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目标是提高竞争力。在美国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的背景下,1983年里根总统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经过一年半的调查研究,该委员会提出了《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明确提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面对急速推进的众多追赶者,美国必须独辟蹊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与追赶者拉开距离,保持和扩大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美利坚大学演讲时强调:“现在到了把贸易当作我们安全的首要因素的时候了”。美国前商业部长布朗在解释克林顿的观点时说:“我们的贸易政策是建立一个高技术经济及创造新就业机会这样双管齐下的办法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为打开海外市场而战,另一方面致力于使美国工业更有竞争力”。 二,加强研究与开发投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并对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从80 年代起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 1994年美国研究与开发投资达1730.2亿美元,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1%,超过日本和德国两国研究与开发投资的总和(1707.4亿美元)。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要把研究与开发投资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科技与国家利益》的报告认为,“技术领导地位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重大”,“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一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美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服务业的发展_袁奇

区域与国别经济 《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美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服务业的发展 3 袁 奇 刘崇仪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在介绍美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美国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美国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探讨。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因此学习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制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产业结构 服务业 作者单位 1.湖北省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2.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图分类号:F 13/1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7]02-061201-1124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美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历经了从美国建国1776年到 1884年的工业化前期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二 次产业革命的工业化早期阶段,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完成工业化,开始向工业化后期阶段发展。从20世纪 50年代到80年代,第一产业的G DP 比重和就业比重不 断下降,从1950年710%和1215%下降到1980年的 215%和315%;第二产业的G DP 比重和就业比重略有 下降,到1980年分别为3314%和3018%;第三产业的 G DP 比重和就业构成一直呈上升趋势,从1950年的5510%和5616%,上升到1980年的6411%和6517%①。 一、美国当代产业结构概览 1.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产业分布情况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三大产业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减小,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保持着这一发展方向。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美国经历了高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和“9111”事件等困境,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各行业的增加值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其G DP 从 2000年的约918万亿美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约1215万亿美元,其他各行业的增加值也呈现稳定的上 升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以来,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变化较小,稳定中略有下降。从2000-2005年,美国的G DP 中农、林、牧、副、渔、猎等产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0195%以上,在2003年和2004年曾一度超过1%,但在2005年又回落到 01954%。在美国的G DP 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例如,制造业的比重从2000年 的141528%一直降低到2005年的111985%。美国的 ? 75?①本文为刘崇仪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1AGJ005) 《21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及其影响》的一项中期研究成果。

他山之石_可以攻玉:中美产业结构对比及分析

一、人均收入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化,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回顾发达国家百余年的经济发展史,几乎都走过了一个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化发展,最后逐渐迈入第三产业占主导的经济发展历程。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 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 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以美国为例,如图1所示,随着人均GDP的不断上升,美国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不断下降。尤其是从1890年起,当人均GDP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之后,美国农业就业人数占比迅速从%下降至%,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较为明显的降速。 但第二产业的情况却略有不同。在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最终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从1890年起至1920年,美国人 均GDP迅速从200美元增加至近800美元。也就是在这一阶段,美国完成了本国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反映在产业结构上,便是第二产业就业占比从1890 年的%上升至1920年的 %。然而,随着人均GDP的继续上升,第二产业占比却没有继续随之增长,而是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 取而代之的则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从1920年起,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基本保持在平均每年5%的增幅上。尤其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也就是 在1940年前后,美国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接近50%,而当人均GDP在1960年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到了56%,至此,第三产业正式 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产业。 图1. 美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比: 图2. 美国人均GDP 来源:诺亚研究、CEIC, wind 造成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则是需求的变化。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消费的需求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转向层次较高的非物质需求。这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不谋而合(图3)。 在产业结构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人们只能维持简单的生理需求,即满足对基本的食物、衣着、住房等生活资料的需求。此时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则处于低级 水平。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需求结构逐渐向较高阶段转变,对于精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产业政策、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刘小军, 祖林丽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134 刊名: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英文刊名:SHANGPIN YU ZHILIANG 年,卷(期):2011(3) 参考文献(5条) 1.David J Teece Firm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996(31) 2.Gordon Does the 'New Economy' measure up to the Great Inventions of the past 3.Philip Arestis;Malcolm Sawyer Keynesian Economic Policies for New Millennium 1998(108) 4.Sanjaya Lall Reinventing Indust rial St rategy:The Role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Building Indust rial Competitiveness,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at Sixty 2005 5.Dani Rodrik Indust rial Policy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One Economics,Many Recipes:Globalization,Institutions,and Economic Growth 2007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蒋晓敏大飞机:肩负民族振兴的重任[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7(33) 2.伍学林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1(4) 3.何晓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最优控制模型的建立及求解[学位论文]2011 4.夏燕婉美国战后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东方企业文化2010(16) 5.景文学日本推进大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会议论文]-2006 6.张宏民.Zhang Hongmin印度石油工业及其产业政策变迁[期刊论文]-国际石油经济2005,13(6) 7.姜雪松资源制约与经济增长——英国个案分析[学位论文]2006 8.潘迎华论英国呢绒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的启动[期刊论文]-历史教学2001(4) 9.余冬筠.魏伟忠.Yu Dongyun.Wei Weizhong工业化进程中信息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8,27(1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211892805.html,/Periodical_spyzl-llyj20110302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