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硝基化合物和胺课后参考答案

十五硝基化合物和胺课后参考答案
十五硝基化合物和胺课后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CHCH(CH 3)2

NO 2

2.

CH 3CH 2CH 2NH 2

3.

CH 3NHCH(CH 3)2

4.

NHC 2H 5

CH 3

H 2N NHC 6H 5

6.

7.

C 6H 5SO 2NHC 6

H 5

8.

Br

N +

(CH 3)3Cl -

(CH 3)2CHN +(CH 3)3Cl -

9.

(CH 3)2N

NO

10.

CH 2=CHCN

N.N -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 丙烯腈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间硝基乙酰苯胺 2,甲胺硫酸盐 3,N -甲基-N -乙基苯胺

NO 2

NHCOCH 3

[CH 3NH 2]2.H 2SO 4

NCH 3

CH 3CH 2

4,对甲基苄胺 5, 1,6-己二胺 6,异氰基甲烷

CH 2NH 2

CH 3

NH 2CH 2CH 2CH 2CH 2CH 2CH 2NH 2

CH 3NC

7,β-萘胺 8,异氰酸苯酯

NH 2

NCO

三、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2、邻甲苯胺 N -甲基苯胺 N,N -二甲基苯胺

解:分别与亚硝酸钠+盐酸在低温反应,

邻甲苯胺 反应产物溶解, N -甲基苯胺生成黄色油状物,

N,N -二甲基苯胺生成绿色固体。 3,乙胺和乙酰胺

解:乙胺溶于盐酸,乙酰胺不溶。 4,环己烷与苯胺。

解:苯胺溶于盐酸,环己烷不溶。 四、试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3NO 2

(CH 3)3CNO 2

CH 3CH 2CH 2NH 2

NaOHaq CH 3(CH 2)3NO 2

(CH 3)3CNO 2

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H 2NH 2.HCl

NaOHaq

CH 3CH 2CH 2NH 2

2,苯酚,苯胺和对氨基苯甲酸

解: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苯酚和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碱溶液,分出有机相。有机相为含苯胺。

向水相通入二氧化碳,游离出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在水相中,酸化得到对氨基苯甲酸。

3,正己醇,2-己酮,三乙胺和正己胺

解:加入亚硫酸氢钠饱和水溶液,2-己酮生成晶体分出,然后用稀酸处理这个晶体又得到2-己酮。分理处2-己酮。

向正己醇,三乙胺和正己胺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正己醇不溶,分出。

三乙胺和正己胺溶在稀盐酸中,再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分出三乙胺,正己胺。然后与乙酰氯反应,,正己胺发生酰基化反应,为固体,分出三乙胺。然后水解酰基化产物,得到正己胺。

五、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碱性,试按碱性强弱排列顺序:

>

NH2NH2NH2

NO2

CH2NH2

>>>

CH3NH2NHCH3NH

2

()3

N

>

>>

4

.NH

2NHCOCH

3

NH2NH

2NHCOCH

3

NH2

>> 5

.

N

NH

H

六、完成下列反应式:

1.

CH 3CH 2CN

H O +

CH 3CH 2COOH

SOCl CH 3CH 2COCl (CH CH CH )NH

CH 3CH 2CON(CH 2CH 2CH 3)LiAlH (CH 3CH 2CH 2)3N

2.

N CH 3

N

CH 3

CH 3

H

2CH 3I

1,2,

Ag 2O,H 2O

CH 3

+

OH

-

CH 3

N

CH 3

CH 31,CH 3I

2,Ag 2O,H 2O

CH 3

N

CH 3

CH 3

CH 3

+

-

OH

CH 2=CHC=CH 2CH 3

+

(CH 3)3N

3,

C N C

O

O C N C

O

N C

O

K BrCH(COOC H )2

CH(COOC 2H 5)2

1,NaOC 2H 52652C

COOC 2H 5

COOC 2H 5CH 2C 6H 5

1,H 2O,-

OH 2,H

COOH

COOH

+

H 2N

C COOH CH 2C 6H 5

HOOCCHCH 2C 6H 5

NH 2

七、完成下列转化:

1.

3CH 3CHCH 2NH 2

CH 3

CH 3CHCH 2CH 2OH 3

CH 3CHCH 2CH 2[O]

CH 3CHCH 2COOH CH 3SOCl CH 3CHCH 2COCl 3

NH CH 3CHCH 2CONH 2

3

2NaOH

CH 3CHCH 2NH 2

3

2.

3CH 3CHCH 2CH 2OH

CH 3CHCH 2CH 2NH 2

CH 3

CH 3

CH 3CHCH 2CH 2OH NH 3

CH 3CHCH 2CH 2NH 2

CH 3

3.

CH 3CHCH 2CH 2OH

CH 3CHCH 2CH 2CH 2NH 2

3

3

SOCl 2

CH 3CHCH 2CH 2Cl CH 3

3CH 3CHCH 2CH 2OH SOCl 2

CH 3CHCH 2CH 2Cl 3

NaCN

CH 3CHCH 2CH 2CN CH 3

2CH 3CHCH 2CH 2CH 2NH 2

CH 3

4.

CH 2=CH 2

H 2NCH 2CH 2CH 2CH 2NH 2

CH 2=CH 2

2

BrCH 2CH 2Br 2

NaCN

NCCH 2CH 22H 2NCH 2CH 2CH 2CH 2NH 2

5.

CH 2=CH 2CH 3CH 2CN

CH 2=CH 2

CH 3CH 2Br

CH 3CH 2CN

6.

CH 3CH=CH 2CH 3CH COOH CH 2COOH CH 3CH=CH 2

Br 2

CH 3CHCH 2Br 2

NaCN

CH 3CHCH 2CN CN

2+

CH 3CH COOH CH 2COOH

7.

CH 3

NO 2

NH 2

NO 2

CH 3

NO 2[O]

NO 2COOH

SOCl NO 2

COCl

NO 2

2

NH 3

CONH

八、以苯,甲苯以及三个碳原子以下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1.

COOH

CH 3

CH 3

NO 2

COOH

NO 2NH 2

2

HNO

3H 2SO 4

[O]

2.

NH 2

NO 2

3

H 2SO 4

NO 2

NO 2

Na 2S NH

2

NO 2

3.

NH 2

NH 2

HNO 3H 2SO 4

NO 2

NH 2

Fe/HCl

H 2SO 4

NH 2

SO 3H

NHCOCH 3

3H

CH COCl

HNO H 2SO 4

NHCOCH 3

SO 3H

NO 2

HCl,H 2O

NH 2

NO

2NH 2

NH 2

Fe/HCl

4.

NH 2

NO 2

O 2N

CH

3

CH 3

3

2

NH 4HS

NH

2

NO 2

O 2N

CH 3

5

.

SO 2NH

NO 2

HNO H 2SO 4

NO 2

2HSO 3Cl

SO 2Cl

NO 2

NH

2

SO 2NH

NO 2

NO 2

Fe/HCl

NH 2

6

.

NHNH

NO 2

2

Zn,NaOH/C 2H 5

OH

NHNH

7.

CH 3

NHCH 2

CH 3

NH 2

CH 3

ClCH 2

CH 3

NHCH 2

Cl 2,hv

CH 2Cl

8.2CH 2NH 2

OCH 3

CH 2CH 2NH 2

CH 3

OH

3

32Cl ,hv

OCH 3

CH 2Cl

NaCN

OCH 3

2CN

NaBH OCH 3

9.

CH 2N(CH 3)3

+

[

]

Br -

CH 3NBS

CH 2Br

N(CH )CH 2N(CH 3)3

+

[

10.

CH 3

CONH O NO

2

CH 3

3H 2SO 4

CH 3

NO

2HOOC

[O]

3H 2SO 4

NO 2

NH 2

CH 3COCl

NHCOCH 3

NO 2

HOOC

SOCl

2

NO 2

ClOC NHCOCH 3

CH 3

CONH O NO 2

九、由对氯甲苯合成对氯间硝基苯甲酸,有三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1, 先硝化,再还原,然后氧化, 2, 先硝,再氧化,然后还原, 3, 先氧化,再硝化,再还原。 其中那种最好,为什么? 解:第三种路线最好。

CH 3

COOH

Cl

HNO H 2SO 4

COOH

Cl

NO 2

Fe/HCl COOH

NH 2

另外两种合成路线得不到要求的产物。 十、写出下面反应历程:

COOCH 3

O

CH 2

32

O

N C O

CH 3

COOCH 3

O

CH 2

3

C N CH 2

CH 3O

H

+

O

-

C

N CH 2

CH 3

O HO

O

N C O 3

十一、某碱性化合物A(C 4H 9

N)经臭氧化分解,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是甲醛。A 经催化加氢得到B(C 4H 11N),B 也可由戊酰胺和溴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A 和过量的碘甲烷作用,能生成盐C(C 7H 16IN)。该盐和湿氧化銀反应,并加热分解得到D(C 4H 6)。D 和丁炔二酸二甲酯加热反应得到E(C 10H 12O 4),E 在钯存在下,脱氢生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试推测A,B,C,D,E 的结构,并写出各步反应式。 解: A,B,C,D,E 的结构及各步反应式如下:

A:

CH 2=CHCH 2CH 2NH 2B:

CH 3CH 2CH 2CH 2NH 2CH 2=CHCH 2CH 2NH 21.32.

Zn,H 2O

CH 2O

+

OHCCH 2CH 2NH 2

CH 2=CHCH 2CH 2NH 2H 2/Cat CH 3CH 2CH 2CH 2NH 2B:

C 4H 11N

CH 3CH 2CH 2CH 2CNH 2

O

Br ,NaOH

CH 3CH 2CH 2CH 2NH 2

CH 2=CHCH 2CH 2NH 2

CH 3I

3

CH 2=CHCH 2CH 2N(CH 3)3I -C:C 7H 16NI

CH 2=CHCH 2CH 2N(CH 3)3I -

CH 2=CHCH=CH 2

D:

C 4H 6CH 2=CHCH=CH 2

+

CH 3OOCC CCOOCH 3

COOCH 3COOCH 3

E:

C 10H 12O 4

COOCH 3COOCH 3

H 2

COOCH 3COOCH 3

(完)

第十一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第十一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2.掌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的结构和性质 3.掌握生物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4.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提取方法及重要的生物碱 二、本章要点 (一)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由碳原子和非碳原子所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杂原子,最常见的杂原子有氧、硫、氮等。 2.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按环的数目不同,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两大类。单杂环按环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稠杂环通常由苯与单杂环或单杂环与单杂环稠合杂环化合物而成。 3.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比较复杂,目前我国常使用“音译法”,即按英文的读音,用同音汉字加上“口”字旁命名: O 1 2 3 45 5 43 2 1 S 5 432 1N 543 2 1 N S 543 2 1N N H 5432 1N N H 呋喃 噻吩 吡咯 噻唑 吡唑 咪唑 (furan ) (thiophene ) (pyrrole ) (thiazole ) (pyrazole ) (imidazole ) 6 54 32 1 O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N N 1 2 3456 6 54 3 2 1 N 吡啶 哒嗪 嘧啶 吡嗪 吡喃(pyridine ) (pyridazine) (pyrimidine) (pyrazine) (pyran)

环上有取代基的杂环化合物的名称是以杂环为母体,并注明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和名称。杂原子的编号,除个别稠杂环外,一般从杂原子开始编号,环上有不同不同杂原子时,按O 、S 、NH 和N 的顺序编号;某些杂环可能有互变异构体,为区别各异构体,需用大写斜体“H ”及其位置编号标明一个或多个氢原子所在的位置。例如: 2,4-二羟基嘧啶 2-氨基-6-氧嘌呤 4H -吡喃 2H -吡喃 此外,还可以将杂环作为取代基,以官能团侧链为母体进行命名。例如: N ,N-二乙基-3- 4-嘧啶甲酸 3-吲哚乙酸 2-呋喃甲醛 吡啶甲酰胺 (二)含氮六元杂环 1.吡啶的结构 1 2345 6 7 8 9 N N N N H 2N O H N N OH OH 1 23 4 56 O 1 2 34 56 1 2 3 45O 6 1 2 1 CHO O CON(C 2H 5)2 N 2 34 56 COOH 6 5432 1 N N CH 2COOH N H 12 3 456 7 N .. 6 8 75 43 2 110 98 76 5321 6 58 7 654321 H N N N N N N 8 7 65 432 N 7 4 32 1H N 喹啉 异喹啉 吲哚 吖啶 嘌呤 ( quinoline) (isoquinoline) (indole) (acridine) (purine)

十五硝基化合物和胺课后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CHCH(CH 3)2 NO 2 2. CH 3CH 2CH 2NH 2 3. CH 3NHCH(CH 3)2 4. NHC 2H 5 CH 3 H 2N NHC 6H 5 6. 7. C 6H 5SO 2NHC 6 H 5 8. Br N + (CH 3)3Cl - (CH 3)2CHN +(CH 3)3Cl - 9. (CH 3)2N NO 10. CH 2=CHCN N.N -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 丙烯腈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间硝基乙酰苯胺 2,甲胺硫酸盐 3,N -甲基-N -乙基苯胺 NO 2 NHCOCH 3 [CH 3NH 2]2.H 2SO 4 NCH 3 CH 3CH 2 4,对甲基苄胺 5, 1,6-己二胺 6,异氰基甲烷 CH 2NH 2 CH 3 NH 2CH 2CH 2CH 2CH 2CH 2CH 2NH 2 CH 3NC 7,β-萘胺 8,异氰酸苯酯

NH 2 NCO 三、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 2、邻甲苯胺 N -甲基苯胺 N,N -二甲基苯胺 解:分别与亚硝酸钠+盐酸在低温反应, 邻甲苯胺 反应产物溶解, N -甲基苯胺生成黄色油状物, N,N -二甲基苯胺生成绿色固体。 3,乙胺和乙酰胺 解:乙胺溶于盐酸,乙酰胺不溶。 4,环己烷与苯胺。 解:苯胺溶于盐酸,环己烷不溶。 四、试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3NO 2 (CH 3)3CNO 2 CH 3CH 2CH 2NH 2 NaOHaq CH 3(CH 2)3NO 2 (CH 3)3CNO 2 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H 2NH 2.HCl NaOHaq CH 3CH 2CH 2NH 2 2,苯酚,苯胺和对氨基苯甲酸 解: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苯酚和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碱溶液,分出有机相。有机相为含苯胺。 向水相通入二氧化碳,游离出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在水相中,酸化得到对氨基苯甲酸。 3,正己醇,2-己酮,三乙胺和正己胺 解:加入亚硫酸氢钠饱和水溶液,2-己酮生成晶体分出,然后用稀酸处理这个晶体又得到2-己酮。分理处2-己酮。 向正己醇,三乙胺和正己胺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正己醇不溶,分出。

杂环胺中国烟草标准化

《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化合物(AαC, MeAαC, Trp-p-1和Trp-p-2)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项目实验报告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2011.8

目录 一、前言 (1) 1 概述 (1) 2 卷烟主流烟气中杂环胺的前处理方法 (3) 3 卷烟主流烟气中杂环胺的分析测定方法 (3) 3.1 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 (3) 3.2 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法 (4) 3.3 毛细管区域电泳 (5) 3.4 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5) 3.5 小结 (6) 二、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的分析 (6) 1 仪器与试剂 (6) 2 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收集和前处理 (7) 3 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 (8) 4 标准曲线的配制 (9) 5 主流烟气中主要杂环胺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10) 三、讨论 (11) 1 超声萃取溶剂选择 (11) 2 不同萃取方式的影响 (11) 3 不同超声萃取时间的影响 (12) 4 固相萃取过程中待测目标物的保留情况 (12) 5 待测目标物洗脱体积的确定 (13) 6 流动相pH值的影响 (14) 7 前处理后样品的稳定性 (15) 8 不同类型吸烟机的影响 (15) 9 标准曲线方程和检测限 (16) 10 精密度和回收率 (16) 11 杂环胺比对实验结果 (17) 12 卷烟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的比较 (17) 参考文献 (19)

一、前言 1.概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卷烟烟气中非常重要的两类有害成分,主要是在卷烟抽吸过程中由含氮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燃烧、裂解而产生的,在主流烟气中的释放量较低,基本在纳克级的水平,但生物活性非常强,这些物质具有致癌或致突变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的危害性。HOFFMANN在2001年公布的69种有害成分清单中,就包括8种杂环胺类化合物。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吸烟与健康的问题日益关注,随着我国政府签署了烟草框架公约(FCTC),对烟草中有害成分信息披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卷烟烟气的危害性,目前很有必要对以上杂环胺类化合物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在分析方法上,需要发展准确有效的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定量的描述,这样才能科学评价其对卷烟危害性的影响,研究这些有害成分的形成机理,为开发烟气有害成分降低技术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杂环胺是由蛋白质、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多种煎炸食品[1-6]、咖啡饮料[7]、卷烟烟气[8-13]、江河水[14]以及尿样[6,15,16]中都可以检测到这类化合物的存在。杂环胺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可引起哺乳动物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及姐妹染色体变换等,其中一些杂环胺类化合物的致突变活性很强,一些还被证明可以引起实验动物多种组织的肿瘤。这类化合物在环境和日常食品中普遍存在,它们造成的健康危害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939年,瑞典科学家Widmark用烤马肉提取物反复涂抹于小鼠背部皮肤,发现可以诱发小鼠乳腺肿瘤[17],但这一重要结果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年后,Sugimura[18]发现鱼和肉类食品经烹调后可形成具致突变性的物质,同年Nagao发现烤鱼及肉的烟气中具有致癌物质[19,20],激发了人们对氨基酸、蛋白质热解产物的研究兴趣,从而导致了新的致癌、致突变物的发现,并将这一类物质归为杂环胺类物质。目前大量研究已证明,大部分杂环胺类物质具有致癌、致突变性,它可以导致小白鼠的肝癌、大小肠癌、口腔癌、胰腺癌以及乳腺癌等等。杂环胺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在P450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N-氧化和O-乙酰化反应生成DNA加合物后产生致突变和致癌作用[21-27]。 迄今为止,已从烹调的食品分离鉴定的具有有的致突变和/或致癌杂环胺物质已超过20种。对于烟气中的杂环胺的研究起始于1962 Poindexter and Carpenter

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和胺

·· 162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学习要求: 1、掌握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制法,性质。理解硝基对苯环邻对位取代基(X 、OH )性质的影响。 2、掌握胺的分类、命名和制法。 3、熟练掌握胺的性质及胺的碱性强弱次序,理解影响胺的碱性强弱的因素。 4、掌握区别伯、仲、叔胺的方法及氨基保护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5、掌握重氮盐的反应和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6、了解季铵盐、季铵碱的性质和应用,初步了解偶氮染料。 7、学习、掌握重要的分子重排反应。 分子中含有C-N 键的有机化合物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本章简单讨论硝基化合物,重点讨论胺、重氮盐和分子重排反应。 §14-1 硝基化合物 硝基化合物一般写为R-NO 2 ,Ar-NO 2 ,不能写成R-ONO (R-ONO 表示硝酸酯)。 一、分类、命名、结构 1、分类 (略) 2、命名 (与卤代烃相次似) 3、硝基的结构 一般表示为 (由一个N=O 和一个N →O 配位键组成) 物理测试表明,两个N —O 键键长相等,这说明硝基为一P-π共轭体系(N 原子是以sp 2 杂化成键的,其结构表示如下: 二、硝基化合物的制备 见P 430。 1、卤代烃与亚硝酸盐反应。 2、芳烃的硝化。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略) 2、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还原 硝基化合物可在酸性还原系统中(Fe 、Zn 、Sn 和盐酸)或催化氢化为胺。 2)酸性 硝基为强吸电子基,能活泼α- H ,所以有α- H 的硝基化合物能产生假酸式 -酸式互变异构,从而具有一定的酸性。 例如硝基甲烷、硝基乙烷、硝基丙烷的pKa 值分别为: 10.2、8.5、7.8 。 N O R R CH 2 N O O R CH N OH O NaOH R CH N O O Na 假酸式酸式(主)(较少)

论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论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摘要:旨在探索一种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催化方法,利用一氧化碳在温和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以中等强度的无机碱作助催化剂,以廉价易得的硒为催化剂一氧化碳/水为还原剂,在常压条件下就可实现将二硝基芳香化合物高选择性地还原为单硝基芳胺。 关键词: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硝基苯胺 0 前言 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重要的精细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农药、医药和橡胶助剂的合成。如间硝基苯胺可用作冰染染料橙色基R或制色酚AS-BS,还可与环氧乙烷轻乙基化制3-硝基-N。通过多硝基化合物的部分还原是生产此类产品的主要方法。 1 理论基础 催化加氢作为一种很好的硝基还原法,以其高效清洁的优点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催化加氢的催化选择性较差。对特定的底物,通过调变催化剂可以达到选择还原的目的。如下图所示,通过不同的催化体系甚至可以控制还原不同的硝基。 CO/H2O还原体系对于硝基的还原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且CO价廉易得,如果催化剂格便宜将是一种很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催化体系。 2 实验条件 2.1 试剂 间二硝基苯及其衍生物为分析纯试剂;所用DMF等溶剂为分析纯溶剂;水为自制去离子水;硒粉为高纯硒粉,纯度99. 99%;CO为高纯钢瓶气体,纯度在99%以上,用于高压反应时未经处理,用于常压反应经分子筛除水。 2.2 仪器 NMR测试在Bruker-DRX-400型共振谱仪上进行;熔点通过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的X-4双目显微熔点测定仪进行,温度未经校正。 3 实验过程 高压还原反应过程:还原反应在带有电磁搅拌的100 ml不锈钢高压釜中进行,将二硝基苯10 mmol,需要量的硒粉、水、碱及溶剂加入反应釜中,密封,用2 MPa CO气体置换3次后充至表压为所需压力。将釜放入已升至所需温度的恒温油浴中,搅拌反应所需时间后,取出用水迅速冷却至室温,放掉残余气体,打开釜,通入氧气或露置于空气中搅拌一段时间以使硒沉淀析出,过滤,滤液浓缩后经柱层析(硅胶柱,淋洗液石油醚:乙酸乙酯=5:1)得产品,产品经测熔点,1H NMR,3C NMR鉴定结构。 常压还原反应过程:反应在装有搅拌、温度计、通气管和冷凝管的50m1四口瓶中进行。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二章杂环化合物 【学习目标】 1、说出杂环化合物的概念; 2、能按照IUPAC(1979)原则对杂环化合物进行命名; 3、掌握简单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其性质和应用; 4、认识常见的杂环化合物的衍生物,了解它们的应用。 在有机化合物中,除碳、氢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通常被称为杂原子,而在环状化合物中,如果其环中除碳原子外,还含有杂原子,则该环即为杂环,该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杂环中所含杂原子一般为氮、氧、硫等。 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例如,植物中的叶绿素和动物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同属卟啉类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其结构中心的金属离子不同而显不同颜色,叶绿素为镁卟啉显绿色,血红素为铁卟啉显红色;此外,其他如核酸中含嘌呤、嘧啶等杂环化合物等等。 在现代药物体系中,含杂环结构的药物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增强胃动力的多潘立酮(又称吗丁啉)结构中含有两个苯并咪唑杂环,再如人类发现的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也含有杂环结构,还有常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的氟哌酸结构中含有喹啉杂环结构,诸如此类含有杂环结构的药物数不胜数。 因此,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化合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好本章内容是我们步入药学学科领域的关键一步。 内酯、内酰胺和环醚等化合物都属于杂环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同类的开环化合物基本相同,因此,本章不再对其重点介绍,本章着重讨论芳香性杂环化合物,亦称其为芳(香)杂环化合物(aromatic heterocycles)。 第一节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杂环化合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含杂原子数目分为含一个、两个或多个杂原子的杂环;按环的形式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还可以按照环的大小分为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 二、命名 杂环结构纷繁复杂,其命名亦如是。按照IUPAC(1979)(国际纯粹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则的规定,保留45个杂环化合物的俗名并以此作为命名的基础。我国则对这45个俗名进

15第十五硝基化合物和胺(答案)

第 十五 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1 【答案】 1.命名下列化合物。 CH 3CH 2CHCH(CH 3)2 2 CH 3NHCH(CH 3)2 NHC 2H 5 H 3C (3)(4) (5)(6) (CH 3)2CHCH 2N +(CH 3)3OH -(1)(2)(H 3C)2N NO CH 2N +(C 2H 5)3Br -2-甲基-3-硝基戊烷甲基异丙基胺 氢氧化三甲基异丁基铵 3-甲基-N-乙基苯胺 N, N-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 溴化三乙基苄基铵 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NaOH × 溶解 NH NH 2N(CH 3)2 (1) HCl 溶解溶解 溶解 不溶 NaNO 2 ,HCl 低温 透明液体 黄色油状液体绿色固体 (2) NH 2CH 3H N CH 3 N(CH 3)2 NHCOCH 3 3.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1) ( b ) > ( a ) > ( d ) > ( c ) a. b. c. d. CH 2NH 2 NH 2 NH 2 CH 3 NH 2 NO 2NO 2 (2) ( b ) > ( a ) > ( c ) a. NH 2 b. c. NHCOCH 3 NH 2 4.完成下列反应式:

班级 学号 姓名 2 (1)CH 3CH 2CN 3222H + H 2O /( )SOCl 2 ( )( )LiAlH 42①( )CH 3CH 2COOH CH 3CH 2O CH 3CH 22CH 2CH 3) 2 O N(CH 2CH 2CH 3)3 CH 3CCl O (2) 42( )( ) ( ) ( ) NO 2 NO 2 NO 2 NH 2 NO 2 NHCCH 3 NO 2 O ( ) CH 3 C CH 2 CH 3 H 3C KMnO 4 + ( ) 2 ( ) NH 3 ( ) - ( ) 无水AlCl 3 CH 3 C(CH 3)3COOH C(CH 3)3 COCl C(CH 3)3 CONH 2 3)3 NH 2 C(CH 3)3 (3) 5.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用反应式表示合成过程。 (1)CH 3NO 2 NH 2 NO 2 CH 3 NO 2 4 24 COOH NO 2 COCl NO 2 CONH 2 NO 2Br 2 /NaOH NH 3 NH 2 NO 2 (2)O O 2N NHCOCH 3 CH 3和 由 合成AlCl 3 无水CH 3COHN NO 2 O 混酸 NO 2CH 3 CH 3 混酸 NH 2 NO 2 CH 3COCl NHCOCH 3 Fe HCl 4 2 NO 2COOH NO 2COCl

第九章 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第九章含氮及杂环化合物 一、简答题 1、由苯胺制对氯苯胺一般都在稀酸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如在强酸中进行,会得到什么产物?为什么? 2、为什么三甲胺的沸点低于二甲胺? 3、苯胺能与硫酸形成铵盐, RNH4+是间位定位基。但苯胺与硫酸经长时间高温加热,并未得到间位产物,而得到了高产率的对氨基苯磺酸。试解释原因。 2、亲电试剂进攻苯并呋喃的α-位或进攻吲哚的β-位。 5、将下列化合物按碱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 N H N N H NH 2 (1)(3) (2) (4)

6、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 N CON(CH 3)2S N NH 2 CH 3 N OH Cl O O 2N CH NHCONH 2 C 6H 5CON 2 [(CH 3)3NC 2H 5] OH (1) (3) (5) (2) (4) (6) (7) (Z)-偶氮苯 (8) 对甲苯胺盐酸盐 (9)N,N-二甲基环环己酰胺 (10)氯化-4-氰基-2-硝基重氮苯 (11) N-氧化三甲胺 (12) 异腈酸异丁酯

二、 完成下列反应。 N H CH 3 CH 23 CH 3I Ag 2O ? HNO 2 (CH 3)2CHCH 2NH ? (1) (2) △ Cl COOH NH 2 CuO ? K 2CO 3NO 2 NHCOCH NaOH ? 2(3) (4) + N CH 3 N N(CH 3)2 SnCl 2/HCl ? ? Br Cl 2? (5) (6) + S N CH 3 CH 3CH 2 CCl O AlCl 3 ? N H CH 3 N SO 3 H ? (7) + (8)

杂环胺类化合物

食 品 安 全 学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杂环胺类化合物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叙述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发现和分类,在不同食品中的产生以及不同条件,不同材料对其产生的影响来说明杂环胺类化合物对食品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关键词:杂环胺类化合物形成因素肉类香辛料危害预防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scovery and classification by heterocyclic amin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oods and different conditions, different material impact on its produce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Keywords: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Form factors Meat Spices Harm Prevention 杂环胺是在高温及长时间烹调加工畜禽肉、鱼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品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的物质。在1977年,科学家就发现直接以明火或炭火炙烤的烤鱼在Ames试验中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其后在烧焦的肉,甚至在“正常”烹调的肉中也同样检出强烈的致突变性。由此,人们对氨基酸、蛋白质热解产物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先后发现了20多种致癌、致突变性的杂环胺。 杂环胺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煎、炸、烤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热解产物,其化学结构是带杂环的伯胺。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类:氨基咔啉类和氨基咪唑氮杂芳烃。杂环胺形成的主要前体物是肌肉组织中的氨基酸、肌酸或肌酐和糖类。有资料证实,在肉和鱼中加入肌酸或肌酸酐可导致IQ 类致突变物的增加;在肌酸含量极少或没有的食物中检测不到杂环胺。此外,只有游离氨基酸才能生成杂环胺,所导致的致突变性随着种类而变化,且不同的氨基酸可以产生相同的致突变物。糖并不是杂环胺形成所需的必备条件,但致突变物的生成量与糖或醛的含量具有相关性。杂环胺形成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在己糖的参与下转化为吡啶或吡嗪+醛,接着在转化为杂环胺;肌酸转化为肌酐,然后肌酐再直接转化为杂环胺。 杂环胺类化合物(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HAAs)是肉品在热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具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杂环芳香族化合物。杂环胺的形成受到肉品

有机化学第十八章 杂环化合物

第十八章杂环化合物 1.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案:解:(1)4-甲基-2-乙基噻唑(2)2-呋喃-甲酸或糠酸(3)N-甲基吡咯(4)4-甲基咪唑 (5)α,β-吡啶二羧酸(6)3-乙基喹啉 (7)5-磺酸基异喹啉(8)β-吲哚乙酸 (9)腺嘌呤(10)6-羟基嘌呤 2.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试解释之。. 答案: 解: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比较是:苯>噻吩>吡咯>呋喃。 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呋喃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3,

5)较大,π电子共扼减弱,而显现出共扼二烯的性质,易发生双烯合成反应,而噻吩和吡咯中由于硫和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分别为2.5和3),芳香性较强,是闭合共扼体系,难显现共扼二烯的性质,不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3. 为什么呋喃、噻吩及吡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试解释之。 答案: 解:呋喃、噻吩和吡咯的环状结构,是闭合共扼体系,同时在杂原子的P轨道上有一对电子参加共扼,属富电子芳环,使整个环的π电子密度比苯大,因此,它们比苯容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4. 吡咯可发生一系列与苯酚相似的反应,例如可与重氮盐偶合,试写出反应式。 答案: 解: 5. 比较吡咯与吡啶两种杂环。从酸碱性、环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取代反应及受酸聚合性等角度加以讨论。 答案: 解:吡咯与吡啶性质有所不同,与环上电荷密度差异有关。它们与苯的相对密度比较如下:

吡咯和吡啶的性质比较:

与环上电荷密度有关, 性有关。与环上电荷密度及稳定 6. 写出斯克劳普合成喹啉的反应。如要合成6-甲氧基喹啉,需用哪些原料? 答案: 解:Skramp法合成喹啉的反应: 7. 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

第一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复习题 一、填空 1.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成( )、( )和( )三大类。 2.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 )、寄生虫、昆虫及( )的污染。 3.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 );(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及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4.在常见的食品细菌中,( )菌属是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 5.霉菌产毒的条件主要包括( )、( )、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 6.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都有()和香豆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发生( )。 7.动物实验表明,赭曲霉毒素A中毒的靶器官为( )和( )。 9.玉米赤霉烯酮可表现出( )毒性作用。猪为敏感动物。该毒素主要污染(),其次是小麦、大麦、大米等粮食作物。 10.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菌、()和(),尤其是细菌更占优势。 11.脂肪分解的早期主要是脂肪的( )上升,其后由于形成各种脂酸而使()升高。 12.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有化学保藏、()、高温保藏、干燥保藏和( )。 13.奶的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消毒法和蒸气消毒法。 14.食品冷冻过程的原则是( )和( )。 15.食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高温杀菌法、超高温杀菌法和()。 16.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细菌,其中包括()、相对致病性细菌和()。 18.镉中毒主要损害人体的()、( )和消化系统。 19.食品中砷的毒性与其存在的形式和价态有关,有机砷的毒性()无机砷,三价砷的毒性()五价砷。 20.按其分子结构,N-亚硝基化合物可分成()和 ()二大类。 21.食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加工过程,尤其是( )含量丰富的食品更易产生。 22.食品中的二恶英类化合物PCDD/Fs主要来自于()的污染,尤其是经过生物链的富集作用,可在()中达到较高的浓度。 23.物理性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和()。 24.急冻是指食品的温度在( 30、 )分钟内迅速降至大约(-20℃ )的过程。 25.通常将含水量在( 0.00 )以下或a w值在(~0.60)之间的食品称为干燥食品。 26. 聚苯乙烯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及甲苯、乙苯和异丙 苯等杂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27.多环芳烃(PAH)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较强( )的食品化学污染物,其中( )系多环芳烃的典型代表。 二、单选题 1、()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最 密切关系。 A 水分活度 B 湿度 C pH D 温度 E 渗透压 2. 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是()。 A 乳杆菌属 B 肠杆菌科 C 微球菌属 D 芽孢杆菌属 E 假单胞菌 3. 食品在细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程度与特征主要取决于 ()。 A 细菌来源 B 环境温度 C 食品本身理化特性 D 细菌菌相 E 菌落总数 4. 我国规定婴幼儿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1( ). A ≤1.0μg/kg B ≤0.2μg/kg C ≤0.5μg/kg D 不得检出 5. 200吨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 ()。 A 兑入其他油 B 白陶土吸附 C加碱去毒 D紫外线 照射 E 氨气处理 6. 为了防止食品变质,最常用的办法是()。 A 通风 B 降低食物的温度 C 改变食品的PH D 降 低食品的含水量 E 食品辐照 7. 评价鱼虾等水产品新鲜程度的化学指标是()。 A 组胺 B三甲胺 C PH D 挥发性盐基总氮 8.冷藏可延缓食品的变质是由于()。 A 酶活性抑制 B 水分活度降低 C 渗透压提高 D 氧气含量降低 9. 有机磷农药具有()。 A 肾脏 B 神经 C 内分泌 D 血液 E 肝脏 10. 甲基汞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系统损害的症状。 A 消化 B 神经 C 骨骼 D 胃肠 E 泌尿 1. 下述食品污染中,()是属于食品的杂物污染。 A 90鍶 B 131碘 C 铅 D 黄曲霉 E 铁屑 11. 放射性物质对食品的污染常以水生生物为最严重的原因是 ()。 A 放射性核素水中浓度高 B放射性核素水中半衰期长 C 其他未明原因 D生物富集作用 E放射性核素向水中排 放 12. ( )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着 最密切的关系。 A 水分活性 B 湿度 C PH D 温度 13.有机磷农药的主要急性毒性为()。 A 抑制胆碱脂酶活性 B 致癌性 C 血液系统障碍 D 肝脏损害 1

硝基化合物还原方法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一、芳香胺重要价值 芳香胺被广泛用作医药中间体染料、感光材料、医药和农业化学品和抗氧化剂。制芳胺是一重要的有机合成单元反应,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是制备芳胺的重要途径,目前,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精细化学品的迅猛发展, 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看好,芳胺作为一重要化工产品, 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 特别是医药、农药、染料等的发展, 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势。1 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为相应胺的方法很多,下面我将对我了解到的相关方法做一个简短的说面,常见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催化加氢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常压下C O/H 2 O还原法, 水合肼还原法。 1、化学还原法是一大类还原方法其中就金属催化剂不同,反应条件的不同 可以分为很多类。 1.1金属还原法 很多活泼金属( 如铁、锡、锂、锌等) 在供质子剂存在下, 可以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胺。其中以铁粉还原最为常见。 此法具有较强还原能力, 基本上适用于所有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还原过程羰基、氰基、卤素、碳碳双键基本不受影响,且操作条件温和, 工艺简单, 副反应少, 对设备要求低。生产芳胺的同时还可以制得铁红颜料, 技术经济较合。但该生产存在着自动化水平低, 工人劳动强度大, 所产生的含芳胺铁泥和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而, 该法已逐渐被其他生产工艺所取代。1 1.2硫化物还原法 在硫化碱还原法中, 常用的硫化碱有 Na 2 S、NaHS、Na 2 S 2 , 可用于多硝 基化合物的部分还原和全部还原。在进行部分还原时, 须严格控制硫化碱用量( 一般过量 5%~10% ) 和还原温度, 以避免多硝基化合物的完全还原。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1.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 2CHCH(CH 3)2 NO 2 2. CH 3CH 2CH 2NH 2 3. CH 3NHCH(CH 3)2 4. NHC 2H 5 CH 3 5 H 2N 6H 5 7. C 6H 5SO 2NHC 6H 5 8 . Br N +(CH 3)3Cl - 9 . (CH 3)2N NO 10. CH 2=CHCN 6. (CH 3)2CHN +(CH 3)3Cl - N.N -二甲基-4-亚硝基苯胺 丙烯腈 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解:(1) 间硝基乙酰苯胺 (2)甲胺硫酸盐 (3)N -甲基-N -乙基苯胺 NHCOCH 3 NO 2 N CH 3 CH 2CH 3CH 3NH 2 H 2SO 4 (4)对甲基苄胺 (5) 1,6-己二胺 (7)β-萘胺 CH 2NH 2 3 H 2NCH 2CH 2CH 2CH 2CH 2CH 2NH 2 NH 2

3.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解:(1),乙醇,乙醛,乙酸和乙胺 (2)邻甲苯胺 N -甲基苯胺 N,N -二甲基苯胺 NH 2 CH 3 N(CH 3)NHCH 3(2) √× √ 溶解不溶解 (3)乙胺和乙酰胺 能溶于盐酸的为乙胺,不溶的为乙酰胺。 (4)环己烷与苯胺。 能溶于盐酸的为苯胺,不溶的为环己烷。 4.试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化合物: 解:(1) (1) × × 2溶解 CH 3CH 2CH 2NH 2 CH 3CH 2CH 2NO 2 (CH 3)3CNO 2 O H - H + 不溶于水 CH 3CH 2CH 2NH 2 CH 3CH 2CH 2NO 2 (2)苯酚,苯胺和对氨基苯甲酸 COOH N H 2OH NH 2 (2) √×√- 溶于水溶于水 油 COOH N H 2OH 或: 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处理,苯酚和对氨基苯甲酸溶于碱溶液,分出有机相。有机相为含苯胺。向水相通入二氧化碳,游离出苯酚,对氨基苯甲酸在水相中,酸化

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杂环胺类化合物吗啉|110-91-8|的合成及下游产品简述 摘要:吗啉,是含N、O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又名吗啡啉或者1,4-氧氮杂环己烷,是目前使用的杂胺类化合物。其在化工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介绍合成吗啉的几种工艺,大多数合成工艺都是脱水环化。并且提到了一些下游产品。 关键词:吗啉,110-91-8,吗啉下游产品,合成,杂环胺类化合物 前言 吗啉,是含N、O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又名吗啡啉或者1,4-氧氮杂环己烷,是目前使用的杂胺类化合物。 基于其氮氧杂环的结构,吗啉在化工生产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制造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可用于制备NOBS、OTOS等橡胶硫化促进剂和防锈剂、防腐剂、清洁剂、除垢剂、止痛药、局部麻醉剂、水果保鲜剂、纺织印染助剂等,在橡胶、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用途广泛。吗啉含有仲胺基团,具有仲胺基团的所有典型反应特征。与无机酸反应生成盐,与有机酸反应生成盐或酰胺。 可进行烷基化反应,还可以与环氧乙烷、酮反应或进行Willgerodt反应。由于吗啉所具有的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当前具有重要商业用途的精细石油化工产品之一。另外吗啉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 吗啉的生产工艺 目前,生产吗啉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二乙醇胺(DEA)强酸脱水法。 最初发现吗啉时,是二乙醇胺在浓盐酸中加热至150 ℃以上生成的,后来发现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更有效。该法曾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美国的道化学公司和联合碳化物公司、日本的大阪有机化学公司以及我国的沈阳新生化工厂和上海长江化工厂曾采用此法。其缺点是生产成本高、三废多,因而限制了吗啉的生产。

(2)二甘醇胺(DGA)脱水环化法。 二甘醇胺在Cu、Ni、Cr催化剂、H2及NH3存在下,在150-250℃、6.5-22.5 MPa下,或在含P、Sr和Si、Al组分催化剂及稀释剂存在下,在280-420 ℃及<0.15 MPa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高质量分数吗啉。高反应需求温度较高,对设备要求较高。 (3) 二甘醇(DEG)催化氨解环化法。二甘醇在加氢催化剂和H2存在下,在240 ℃和1.7 MPa 压力下可与液氨或氨水作用,同时完成氨解和环化反应得到吗啉产品和重要的副产品二甘醇胺(DGA)。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以二甘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又可分高压液相法、低压汽液相接触法、常压气相法3种。该工艺比较适合工业生产,要较强的适应性。 (4) 二氯乙醚(DCEE)脱氯环化法。在衬镍的反应器中加入二氯乙醚和苯的混合溶液,然后加入无水氨,通入氮气使反应压力增到l0.65 MPa,温度50 ℃,反应24 h。反应完毕后,减压放出未反应的NH3,重新液化,循环使用。将反应物过滤、分馏。分离出未反应的二氯乙醚、苯和吗啉。在280-420 ℃及<0.15 MPa条件下反应,可制得高质量分数吗啉。该法的缺点是产生大量的废水。该反应需要高温加压条件下进行,对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硝基化合物 分光光度法

FHZHJSZ0001工业废水总硝基化合物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F-HZ-HJ-SZ-0001 工业废水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用于梯恩梯生产废水中三硝基化合物(以26 ?t???ù?ˉo???(以2二硝基甲苯计)总和的测定 系指采用亚硫酸纳 测定废水中三硝基化合物(以26采用锌粉还原 N测定废水中一硝基化合物和二硝基化合物(以2二硝基甲苯计) 第一篇 三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1 原理 26?è′úê?áùíé?ù?áठ?ú465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TNT计) 3y???÷??ía 2.1 亚硫酸钠有效期为三天 3g/L 2.3 二乙氨基乙醇以DEAE表示 2.4 浓硫酸  2.5 硫酸溶液取7.5mL浓硫酸  2.6 26准确称取入10.0mg(精确至0.0002g)26—三硝基甲苯标准样品3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4 3仪器 除一般通用化学分析仪器外 3.1 分光光度汁 25mL 0.5 3.07.0mL于25mL比色管中 加入7.5摇匀后加入5摇匀氯代十六烷基吡啶溶液2mL和33 ?ú2¨3¤465nm下测定吸光度横坐标为26—三硝基甲苯含量(ìg)????±ê×?1¤×÷?ú?? D?óú10mL时应稀释至10mL) 2a?¨?ü1a?è 4三硝基甲苯计)按式(1)计算 三硝基化合物

式中4ìg mL ?êDí?à???ó2?2?′óóú10废水浓度大于1.0mg/L时 可取同样体积水样以抵消色度的影响 而且取水样体积较大时以保持显色后溶液的pH等于7.0 7.3 当水样中有可见悬浮物时 如水样浓度很大 8 参考文献 GB 4918-85 ?t???ù?ˉo???μ?2a?¨ 1 原理 在强酸性介质中二硝基化合物可被锌粉还原成氨基化合物 生成重氮化合物再加入Néú3é×?oìé?μ???μa?ˉo??? 3y???÷??ía 2.1 盐酸1  2.2 亚硝酸钠有效期为二天 2.4 浓硫酸  2.5 氨基磺酸铵有效期为一周 甲萘乙二胺二盐酸盐有效期为三天 4准确称取10.0mg(精确至0.0002g)2二硝基甲苯标准样品使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4 3 仪器 除一般通用化学分析仪器外 3.1 分光光度计 4 操作步骤 4.1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0 1.0 2.0?óD?·?0.2g 加入1再滴加2·′ó|30min后 以每次2~3mL蒸馏水洗涤比色管及漏斗3~5次(过滤洗涤后溶液总体积不超过20mL) )冷却振摇混匀后放置5min 振摇2~3次加入0.5mLN—甲萘乙二胺二盐酸盐 混匀在波长540nm下测定吸光度以纵坐标为吸光度4

硝基化合物还原方法研究报告

硝基化合物还原方法研究报告芳胺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原料,用于合成农药、医药、橡胶助剂、染料和颜料、合成树脂、纺织助剂、表面活性剂、感光材料等多种精细化学品。芳胺可由相应的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得到,工业中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金属(铁粉、锌粉等)还原法、催化加氢还原法和硫化碱还原法,而其他还原方法也多有研究。最近,针对铁粉还原法制备芳胺的过程中,存在含盐废水的污染问题,还提出了许多绿色,环境友好的还原硝基物制相应芳胺的新方法。 1 金属还原法 金属还原法,尤其铁粉还原法适用面广、操作简单、还原效率高、选择性好、产品质量好,尤其对品质有特殊要求的芳胺的制备,仍有优越性。适宜于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的胺类有:①容易被水蒸气蒸出的芳胺; ②易溶于水,并且可以通过蒸馏分离的芳胺; ③能溶于热水的芳胺; ④含磺酸基或羧酸基等水溶性基团的芳胺。 近年来,仍有许多关于各种活化铁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以适合特殊芳胺制备方法的研究。Hazlet、孙权一、LIU等分别制成了活化铁,还原各种芳香硝基化合物,相应芳胺的收率很高,对于那些易还原的基团不影响。除了铁粉外,锌粉也用于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芳胺,锡也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另外,用镁粉,锰粉,铟、钐以及活性镍等作为还原剂,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也有研究。这些金属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相应芳胺,均可获得较高收率的芳胺。与铁粉相比,这些金属的价格较贵,有些还非常容易氧化。而且多数反应还需要催化剂或其他条件辅助作用,反应后都会产生含盐的废弃物。 2 催化加氢还原法 在催化加氢还原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副产物,废气、废液排放很少。由于催化加氢还原硝基苯制苯胺的产量大,产品质量高,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有着显著的优越性,目前已经成为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对于苯环上有其他易还原取代基的芳香硝基化合物,其催化加氢过程中会发生大量副反应。为了抑制这些副反应,一种方法是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常用于催化加氢还原硝基物的催化剂有:铂基催化剂心、钯基催化剂、钌基催化剂、金基催化剂、骨架镍催化剂以及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选择不同的催化剂、添加另一种金属或改变载体物质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脱卤,提高胺的选择性。Corma等研究了纳米金负载在TiO2或Fe2O3上催化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发现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羟胺的积累,生成芳胺的选择性很高。此方法得到了Blaser 的高度推崇。但是这些方法的缺点是:经处理或改性的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有所下降,导致催化剂用量增加。而且对有些底物的催化加氢还原,仍然存在着选择性问题。 虽然催化加氢生产工艺清洁、产量大,但对于固体芳香硝基化合物需要使用有机溶剂溶解,这些有机溶剂挥发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另外,催化加氢制备芳胺一般都在加压下进行,对生产装置和工艺控制的要求较高。而且催化还原所得产物的品质不及铁粉还原产物的品质,在空气中易变色。同时,催化加氢还需要优良的催化剂和氢气来源。以上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广泛的应用。 3 硫化碱还原法 不宜用铁粉还原时,可用硫化物还原。硫化碱还原法是在硫化物的水溶液中进行芳香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一) 硝基化合物 15.1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硝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硝基(-NO2)的化合物,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得到的化合物,常用RNO2或ArNO2表示。 1..分类 ⑴根据烃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R—NO2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ArNO2 ⑵根据硝基的数目可分为:一硝基化合物和多硝基化合物。 ⑶根据C原子不同可分为:可分为伯、仲、叔硝基化合物。 2.结构 通式:R—NO2 或ArNO2 硝基是一个强吸电子基团,因此硝基化合物都有较高的偶极矩。通过键长的测定发现,硝基中的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之间的距离相同。根据杂化轨道理论,硝基中的氮原子是sp2杂化的,它以三个sp2杂化轨道与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形成三个共平面的σ键,未参于杂化的一对p电子所在的p轨道与每个氧原子的一个p轨道形成一个共轭π 键体系。 CH3NO2:偶极矩为3.4D;键长均为0.121nm 3.命名 卤代烃相似,通常硝基作为取代基。 CH 3 NO 硝基甲烷 2-硝基丙烷对硝基苯甲酸 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2,4,6-三硝基甲苯(T N T) 1,3,5-三硝基苯(T N B) 15.2制备 R - R- + 或R N O - + R N O O - + CH3CHCH3 NO2 HOOC NO2 OH O2N NO2 NO2 CH3 O2N NO2 NO2O2N NO2 NO2

1.烃类直接硝化 ①芳烃硝化 ②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2.卤代烷硝基取代 15.3物理性质 1..硝基是一个强极性基,硝基化合物的偶极矩较大。 2..沸点比相应的卤代烃高。 3.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 4.液体硝基化合物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5.有毒。 6.比重大于1。 15.4化学性质 15.4.1酸性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硝基的α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能产生互变异构现象。 CH 2N OH R R O 硝基式 酸式 酸式含量较低,平衡主要偏向硝基式一方。加碱可使平衡向右移动,使全部转变为酸式的盐而溶解。例如: CH 3CH 2CH 3 CH 3CH 2CH 2NO 23CH 2NO 2 3NO 2CH 3CHCH 3 NO 2 R —X AgNO 2 R-NO 2+R-ONO 或 NaNO 2 硝基化合物 亚硝酸酯O - O —X 尿素DMF N O - O R +X -H 2O N —N O OR +X -在不同的溶剂中可 得到不同的主产物N O 2 H 2SO 4H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