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德意志-超级黄金水道与城市格局

彪悍德意志-超级黄金水道与城市格局

众做周知,德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密集而发达的中小城市而闻名于世,其全国排名前100名的大企业,只有3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我们所熟知的诸多世界闻名的德国大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小城市,比如著名的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就是完全为了大众汽车而建的城市,人口仅有12万人。

德国这种产业的均衡分布,让小城镇有了产业支撑,也让小镇和周边的居民,不用离开故土,就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这就是全天下所有打工人最羡慕的钱多(但税重)事少离家近,何其乐也!

那么德国这种相对均衡的城市经济分布格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别国可以从中学习一二吗?只能说,有的可学,有的学不了。

这种城市经济分布格局究其原因有二:历史传统和发达的全国内河水运体系。

历史传统

从历史传统上来说,德国长期处于诸侯国林立的分裂状态,各邦国各自为政,各有各的中心城市,所谓王子公主满天飞,这种历史传统使德国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政治经济多中心分布的格局。

邦国林立

即便是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这场战争也是老大普鲁士带着一帮小弟以联军的形式战胜法国,并最终以普鲁士为核心实现小德意志地区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因此,可以想象,这个帝国并不是我们中国人传统上讲的大一统,把各邦国变成了帝国的省。

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实际上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由普鲁士王国的26个省、4个王国、4个大公国、12个小公国、主教领地、三个自由市以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直属德皇)组成的,可以称之为德意志联合王国。这个国家联盟虽然不松散,但内部各成员仍然保留着较大的自主性,部分成员国继续保留了自己的军队系统,比如独立性很大的巴伐利亚。

德意志第二帝国成员分布

这种自主性就使得德意志祖传下来的多邦国多政治经济中心模式得以继续延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强大浪潮中,德国在这一时期完成了全面工业化,因此各邦国政治“首都”乃至地区重镇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这种分散布局的历史惯性一旦形成,后续纳粹德国乃至战后重建,依旧延续这种格局,继续推动德国工业和城市化进一步发展。

当然,这种多政治经济中心的历史传统别国很难学到,比如隔壁大一统法兰西,就号称“巴黎和其他地区”组成。

如果说这个历史传统是主观因素的话,那么可学习的客观因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通过强大的内河网络激活了全国大、中、小城市。使得这种经济分散布局得以实现,不至于出现人口大规模从欠发达地区涌入发达地区。

客观条件

德国在地形上可分成3大部分,即北部的平原地区(波德平原)、中部的山地地区(中德山地)以及南部的高原地区(巴伐利亚高原)。

大家看到这片大平原不要激动,与大多数情况相反,德国的土地情况是南肥北贫、即山地肥沃平原贫瘠,为啥呢?德国北部平原地区的土壤偏向于沙质土,不够肥沃,只能种少量的如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大多用来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德国看到乌克兰那种啥长啥的厚厚黑土,估计心里馋哭了。

德国地形

扯远了,回到河流。

德国可通航的河流和人工运河非常多,莱茵河、多瑙河、威悉河、易北河、奥德河等,这些河流有的是国际性河流,有的是德国专属的。由于德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且季节分布较均匀,因此各大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通航条件优越,这些河流自古就是德国主要的货物运输通道。

德国之角-科布伦茨

这其中最为强大且重要的是莱茵河,其在德国境内的长度达865公里,流域面积占到德国面积的40%,是德国最长的河流。

莱因河流域

杜塞尔多夫

鲁尔工业区

欧盟1350吨级自航驳

莱茵河流经欧洲众多人口稠密的工业区,其中包括德国最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经过全运河化的整治,莱茵干支流航道可通行1350吨的欧洲自航驳,干流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5000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德国境内的莱茵河货运总量达2亿吨左右,成为世界上航运价值及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流。

科布伦茨

深处内陆的多特蒙德港口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莱茵河流域港口建设十分完善,因为莱茵河本身宽度限制,不能像我国长江沿岸港口一样平铺,莱茵河沿岸各大城市都开凿了巨型的港池码头用来停泊船只,这些港池像脉络一样深入陆地,非常壮观。

杜塞尔多夫

卡尔斯鲁厄

莱茵河

莱茵河

只有天然河流当然是不够的,水系要想组成水网,还得依靠运河。为此,德国人修建了众多人工运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尔运河、中部运河、美茵-多瑙运河和南北运河这四大运河。

基尔运河

最北侧的基尔运河连通北海和波罗的海,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打破德国的海洋困局,使自家舰船出行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不再受制于人。

基尔运河

如今,这条运河成为重要的国际海运通道,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进出北海最为倚重的海上运输通道。

北部运河

南北运河的北段,是易北-吕贝克运河。这条运河是在20世纪初重建的,连通易北河和波罗的海。

南北运河的南段,修建于冷战时期。由于当时东西德分裂,易北河下游在西德手里,而上游在东德手里,敌对的双方使得易北河运输很是尴尬。对于西德而言,易北河与莱茵河断联对于西德北部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西德和东德

为使两河重新连结起来,从沃尔夫斯堡西侧的中部运河分出一道岔,修建了一条侧运河连通易北河,这样就使得西德境内的易北河与莱茵河之间的内河运输重新联系了起来。

易北河侧运河

中部运河是德国最长的人工运河,运河呈东西方向,这条运河连通了德国除多瑙河以外的几乎所有大河。

中部运河位置

运河于1909年开工建设,1930年运河主体完工,后又陆续兴建了一系列侧运河,使之连通了德国内陆的广大地区。

中部运河边的汉诺威

最著名的马格德堡水桥,就两德统一之后建在该运河上。

马格德堡水桥

这座水桥使运河直接跨越了易北河,从西部的莱茵河到东部柏林所在的奥德河,实现直航,不用再绕路。

水桥前后航运路线

美茵-多瑙运河于1963年开始建设,于1992年建成。

美因-多瑙运河

美因河与莱茵河交汇处

美因-多瑙运河起点

美因-多瑙运河终点

美茵-多瑙运河使莱茵河和多瑙河联为一体,船只可以从北海港口鹿特丹直达黑海港口苏利纳,形成了一条贯通欧洲的水路通道。

北海-黑海,贯通欧洲的水运通道

由此可见,德国遵循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并将自己的河流资源利用到了极致,以此助力深居内陆的中小城市发展。通过发达的运河网络,几乎所有主要城市都变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城市”,深度参与工业分工和对外贸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长江内河航运虽然世界第一,但可提升之潜力仍然很大,众多水系的运河沟通应该要加速提升日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美丽的中莱茵河河谷。

历史八年级上册 课后答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答案(华东版) [P10阅读与思考]说明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与世隔绝,中国最高统治者对当时西方国家茫然无知。长期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直接导致中国的落后和对外战争的惨败。 [P11课外学史]反映了他为了争取对外战争的胜利,中国在军事上应该学习西方技术。暗寓“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长处以改造中国的思想。 [P17阅读与思考]想: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亡国灭种迫在眼前。行动:我会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加入辛亥革命的行列。做:青年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刻苦学习,为将来报效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好各种准备。 [P18读地图]《马关条约》规定的四个口岸都为内陆城市,而《南京条约》规定的五个口岸均在东南沿海地区。说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势力已从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内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P24复习与思考](1)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①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标志……完全确定下来?(见上第3自然段《辛丑条约》危害)[P25读图]意思:描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图谋瓜分中国的危险形势,藉以警示国人,亡国灭种在即,迅起救国图存。 [P36判断]我认为最根本的一项建议是“变法成天下之治”。因为甲午战后,中国面临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只有实行变法,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P36辨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薄弱;B.顽固派的势力强大;C.康有为等人缺乏行政管理经验;D.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P36戊戌变法的影响:它有利于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反对旧学,接受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P43课外学史]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西方搬来了基督教,企图用宗教来凝聚人心,但在内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康有为从西方引进民权说,企图依靠一个手无实权的光绪帝自上而下推行变法,结果以流血牺牲而告终。严复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引进进化论思想,并将其简化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警醒国人,令许多有识之士热血沸腾,纷起谋求救国之道。孙中山从西方输入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等观念,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被北洋军阀弄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历史经验表明,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探索之路。他们的努力虽然多以失败而告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但确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激励后人继续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精神动力。 [P48辨析题]有道理。近代化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变革的系统工程,

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

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 5月25日,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目的是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规划》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等战略部署,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确定2015-2020年“3纵5横”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明确划分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并提出完善流通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提升流通节点城市信息化水平、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发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升沿边节点城市口岸功能、促进城市商业适度集聚发展、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实施和推广等九项重点任务。 原文链接: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9318409.html,/xinwen/2015-06/01/conte nt_2871426.htm

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 2015年5月

目录 一、发展现状与规划意义 (5) (一)发展现状。 (5) (二)规划意义。 (6) 二、总体要求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8) (三)规划目标。 (9) 三、空间布局 (10) (一)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10) (二)流通节点城市选择。 (14) 四、增强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 (17) (一)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7) (二)提升综合运输支撑能力。 (17) (三)整合物流设施资源。 (18) (四)加强金融电信设施配套。 (19) 五、发挥流通节点城市功能作用 (19) (一)提升流通节点城市集散中转功能。 (19) (二)提升流通节点城市生产服务功能。 (20)

宁静的莱茵河,德国的父亲河

宁静的莱茵河,德国的父亲河 “莱茵河畔象诗那样美,莱茵河畔美丽而宁静,童话般的恋爱是多么天真”这是《莱茵河之恋》的歌词,你是否想象到了它的美?让我们一起走进莱茵河吧!德国的第一长河。 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沿途的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和荷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以来,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通航长约869公里(540哩),远至瑞士-德国边境上的莱茵费尔登(Rheinfelden)。流域面积(包括三角洲)超过220,000平方公里(85,000平方哩)。从美因茨到科布伦茨的莱茵河段风景优美,没有架设任何桥梁,全靠摆渡过河,目的是为了保存该河段的自然风貌。 简介 莱茵河(Rhine River)德语作Rhein,法语作Rhin,荷兰语作Rijn,塞尔特语作Renos,拉丁语作Rhenus,瑞士德语作Rhy,罗曼什语作Rein。 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莱茵河流经德国的部分长度为865公里,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摇篮。 莱茵河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欧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运输大动脉之一。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莱茵河干流全长大约1230公里(目前据测算,从瑞士格劳宾登州阿尔卑斯山区的莱茵河源头,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和法国,直到荷兰湾的出海口,莱茵河总长应该为1232公里左右),通航里程近900公里,其中大约700公里可以行驶万吨海轮。 莱茵河还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其他大河连接,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莱茵河运费低廉而有助于把原料的价格降低,这是莱茵河成为工业生产区域主轴线的主因。现有1/5的世界化工产品是在莱茵河沿岸生产的。莱茵河过去长期是欧洲政治纠纷的源泉,现在则因污染

“黄金水道”——莱茵河

“黄金水道”——莱茵河 莱茵河全长1320千米,是欧洲西部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工业发达地区,注入北海,是欧洲货运量最大的河流。河口的鹿特丹港,是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莱茵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莱茵河、鲁尔河等,并与欧洲重要 河流多瑙河、塞纳河、威悉河等也有运河相通。从 巴塞尔起可通航,干流通航里程886千米,形成欧 洲著名的内河运输网,是世界上航道最繁忙的河道 之一,货运量居世界各大河前列。 德国是莱茵河主要流经国,境内河段长867千 米,通航里程719千米。德国对莱茵河的治理是以航运为主,因段制宜,兼顾其他,并将河流整治与流域经济区的开发紧密结合,融为二体。整治后的莱茵河干、支流航道,可通航1350吨的货轮,干流在科隆以下可通行7000吨级的海轮,5000多吨级的海轮可抵达曼海姆,货运量(德国段)约2亿吨,成为世界上航运价值利用效率最高的河段之一。 莱茵河四通八达的水网给沿岸工厂提供了很大方便,但是废水和废气的随意排放,使这条国际河流的污染相当严重。早在1963年,莱茵河流域各国在瑞士首都伯尔尼签署一项多国合作、保护水质的协议,但一直未能很好贯彻。1986年,瑞士的圣多兹化工厂发生一起恶性事故,大量有毒化学物质注入河中,促进了各国政府整治莱茵河水质的合作。此后10年间,各国政府拨巨款治理并相继制定严格规定,指令本国化工厂必须拥有完备的废水净化设备,必须对工业废弃物,特别是重金属废料的最终去向实行监控,防止有毒物质流人莱茵河。法国政府决定关闭位于阿尔萨斯的一处收益颇丰的钾矿。莱茵河工业污染问题现已得到有效控制,河里重新发现久不见踪影的鲑鱼,重新成为欧洲最干净的河流。

九江市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发展

摘要 九江城市的发展历程及变迁,从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到交通 区位的分析,研究城市发展的动力,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在九江城市发展现状和国家制定的指导方向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九江山地特点及区位优势,提出切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将其建设成为长江沿岸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以自然、人文为魅力的旅游城市。 [关键词]:发展;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交通;中心城市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Jiujiang city, analysis from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ural resources to its traffic, to study the driving force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development of it. On the basis of Jiujiang city status and the state of the guiding direction, considering the moun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tion advantages, put forward a realistic direc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built it into an important economic center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central region ,and natural as well as cultural attractive tourist cities. Key words: Development;natural conditions;geographical location;traffic;central city

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议论文

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议论文 摘要:水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武汉市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水文化的研究,对武汉市水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水文化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

地理第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点专练(含解析)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考点专练 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回答第1题。 1.图中属于高速铁路优势区间的是() A.AB区间B.BC区间C.BD区间D.DE区间解析旅程在200千米以下,高速公路拥有优势;旅程超过了1 000千米,客运飞机表现出快速、便捷的优越性;BD区间属于高速铁路的优势区间。 答案C 宜万铁路穿过恩施大峡谷,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是我国沿长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2~3题。

2.宜万铁路工程修建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山区气温低,冻土发育B.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不足 C.线路长,工程量大D.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3.下列关于宜万铁路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全国铁路网的布局更合理 B.降低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带动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 D.加强了东西交通联系 解析第2题,宜万铁路经过湖北、重庆,沿线穿过大量峡谷、山脉,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故被称为“世界最难修的铁路”。第3题,宜万铁路对长江“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没影响。 答案 2.D 3.B 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6.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解析第4题,平坦的地形是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自然条件.第5题,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修铁路采用高架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第6题,综合分析运距、运价、速度,人们往往选择既省时又省钱的运输方式。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两段距离均较远,杭州-上海段距离较近,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人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