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保研经验

一开始并没有发贴的想法,听了卜老师的建议,才决定把夏令营的经历写出来。之前,赵佳已经把经历写的很详细了,我就简略一点,主要写写自己的感想。在此,也对张永杰表示感谢,我也是从他那得到这个消息的。
上海财经大学夏令营感想
我是03级金融系的董彬彬,在2006年7月1号至5号期间,有幸参加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学暑期夏令营活动以及其组织的2006年中国留美经济学年会和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
说起来,我这次参加上海财经大学的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真的是非常幸运。我知道有这样的机会时已经是6月21日,距离申请截止期只有四天的时间,匆匆忙忙的写出个人申请、打印出成绩单、找老师签推荐信,仓促的凑成一份申请材料寄了出去。之后就没有回音,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7月1日的早上睡梦中接到上海财经大学老师的电话,让我当天赶到上海。当时还没睡醒,呆了半天还以为是在做梦。
7月1日
晚上7点我终于来到国定路的上海财经大学。收拾完行李后,晚上就参加了夏令营营友的交流会。夏令营中一共34个学生,来的最多的就是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在交流会上,本人怀着朴素的爱校主义情怀,宣传了一把南大,被财大老师鄙视为“策反行为”。之后的几天,财大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这时才知道财大此次夏令营是和其组织的2006年留美经济学年会以及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在一起的,可以说,我们全程参与了这次留美经济学年会。
7月2日
我们7点做车出发,9点会议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大会组织者、政府代表、学者都做了相应的发言。下午是数十个同步专题讨论,我选择了全球化、私有化和劳动力市场这个专题。但可惜的是每一个论文演讲者只有25分钟的时间,没办法把全部的内容说清楚。

晚上我们和参加会议的学者教授们一起夜游浦江,外滩的夜景真的非常漂亮。我们四处拍照,和教授合影,见到了许多传说中的人物,更见识了徐滇庆老师和文贯中老师相互调侃的能力。
7月3日
早上参加了中国银行改革的圆桌论坛,谈到了很多中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上海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提到了许多目前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希望中国能够尽快的放松这些限制。之后聆听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法治建设问题的全体会议,其中中国比较法学学会会长江平老师的发言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需要坚持私人财产不可侵犯、合同自由、营业自由,并指出执法的重要性。

晚上参加了教育体制改革和研究创新的圆桌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各个高校领导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坤荣老师也应邀在会议上做了发言。
7月4日
上午的全球化与劳工关系的专题论坛上,我们夏令营同学的兴致达到了高潮。罗小朋教授、周其仁教授和张维迎教授相继发表了他们对目前贫富差距加大、劳工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看法,周其仁教授更是说到了很多他调研时的数据和事例,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非常的钦佩。
做完下午的实验经济学的实验后,晚上是这次夏令营最“痛苦”的活动——头脑风暴。要和每一位夏令营同学组成一对,在五分钟内确定一个论文研究的主题并写出大致的思路。想到最后,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所有记忆仿佛被割碎了一样。
7月5号
听完计量经济学的讲座后,开始了我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感受了一番细雨中的外滩风景。
感想
5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总的感觉,上海财经大学这次夏令营举办的非常成功。它不仅仅让我们有机会和中国一流的教授学者进行交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国际会议的模式,感受到了学者之间讨论问题的氛围,这是我们在学校里很难看到的。
过去,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南大的范围,通过和众多来自其他学校的同学的交流,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信息。比较起来,南大真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起码我们的博导、教授们都会带本科生的课程,我们有导师制来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南大的氛围还是比较宽松开放的。不过南大商院在课程设置上真的需要加强数理方面的教育,武汉大学的数理实验班的课程就是数学系的课加上经济学核心课程,哈工大的会计系甚至还做过物理实验,虽然经济学不是数学,但现在经济学分析中越来越重视数学的运用,这个工具我们必须掌握。
最后,衷心建议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参加类似的夏令营。这是非常好的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