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5987411.html,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立德树人”落地化研究

作者:吴子兴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2019年第01期

摘要: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重要的教师教育课程,同样要重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立德树人”落地化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语文学科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 (2019) 01-0063-04

一、课程思政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16年底,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

设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至此,全国高教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其中一个热点就是深入开展课堂思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课堂思政的实践探索一开始发源于上海。上海市高等教育界受基础教育界试行“学科德育”的启发,在高校试点“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3]。从这一背景看,语文学科教学论这门教师教育传统课程自然也概莫能外。

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是师范生的教育启蒙地。《语文学科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中的一门重要教师教育课程,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一般被误认为只是一门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类课程,即指导在校高师生如何教授语文课。应该讲,这种认知是片面的,因为师范生在其往后的教学工作上,不仅要有教书的本领,也需要有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教书和育人是融合在一起的,而非相互剥离的。因此,《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同样要重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问题,即:不仅传授给师范生相关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更要关注对师范生的价值引领问题。《语文学科教学论》这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意义在于,它不仅会对师范生产生直接的思政影响,而且会通过师范生间接地影响其参加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