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大气监测网格化管理系统

大气监测网格化管 理系统

大气监测网格化管理系统 一、背景介绍 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56号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该《方案》分为: (1)总体要求; (2)全面设点,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3)全国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4)自动预警,科学引导环境管理与风险防范; (5)依法追责,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联动机制; (6)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制度与保障体系。(共6部分20条) 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系统概述 智易时代环保网格化管理系统根据国家环境部门发布的《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HJ460- )、《环境保护应用软件开发管理技术规范》(HJ62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212 》、《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

范》(HJ_T352- )等国家标准协议,以环境监测点位数据传感体系为基础,针对不同环境企事业单位需求,运用最新的环保理论研究成果和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环保网格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平台。 平台数据中心可提供所属地区各监测点位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实时监控空气环境质量,实现在线数据查询及报表统计、数据自动预警、环保信息综合分析、数据归集和排名反馈等,为环保的研究提供信息资源和手段,为环保业务管理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三、功能特点 3.1 WEB端 3.1.1监测点位GIS地图在线显示 带有GPS模块的监测仪器,能够直接向平台开放的接口发送定位信息,对接成功并审核完成后,即可在GIS地图上显示。当GPS无法定位、定位不准或站点坐标移动后,用户也能够在系统中上传监测仪器经纬度和站点相关信息。站点名称在初始配置或站点配动时能够进行更改。地图效果:矢量、卫星、三维。 3.1.2站点数据实时状态查看 用户上传点位成功,按照环境部门标准格式发送数据协议后,系统即可自动解析数据格式生成数据面板,能够按照不同需求配置需要显示的监测因子,显示时间段分为实时状态值、最近一小时值、最近24小时值等。 3.1.3站点环境远程视频实时监控

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智慧环保

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智慧环保服务项目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系统功能介绍 (1) 1.2 产品中的用户与角色 (2) 1.3 产品应遵循的标准或规范 (2) 2 需求概述 (4) 2.1 软件功能性需求 (4) 2.1.1 Web端功能 (4) 2.1.2 手机端功能 (37)

1项目背景 1.1系统功能介绍 Web端功能主要包括5大部分:在线监测、预警预报、分析溯源、执法联动、监测评估,5大功能能够为用户进行在线监测管理、空气预警预报、污染溯源、管理执法、数据挖掘5方面空气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支撑,并以置顶信息功能方便用户进行系统管理,使得用户在面对海量设备、海量数据时,依然能够快速、准确、方便的抓住关键信息、捕获急需信息、洞察深度信息。 在线监测为用户提供当前城市概况、站点信息的统一展示,主要展示内容包括:城市、站点的基础信息、实时数据、状态信息。 预警预报功能从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气象动态情况、城市目标完成情况三个方便为用户提供预警预报信息,辅助用户掌握空气质量的可能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因子、时间范围进行城市空气质量溯源模拟,展示选定时间范围内,特定站点与其周边站点的相关性系数、空气质来那个变化规律相似度、气象风玫瑰图,辅助用户探究站点空气质量变化的起源和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用户提供的管理标准,系统提供超标信息及超标热力图功能,为用户提供超标事件的详细信息和超标的影响力分析,让用户聚焦超标重点事件,辅助用户做好超标处理。 监测评估为用户提供对空气质量管理的最深度数据分析和最全面分析站式,为用户深度了解空气质量数据以及通过数据理解空气质量业务核心提供重要的

大气网格化精准决策支持系统

大气网格化精准决策支持系统 一、概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社会文明进步呼唤环保自觉。建设民生环保,要始终坚持“环保为民、环保便民、环保利民”的民本理念。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保问题。中共中央、国wu院于2016年10月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其要求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明确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生态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重点区域、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加强市环境监管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量化考核需求,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智慧环保监测网络,使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测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二、总体设计 2.1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立体监测系统体系。根据XX市的发展特点,产业结构规划布局和 环保工作重心,建设从市、县、乡三级联动的纵向和全市承担环保职责的部门行业横向的监管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市”的智慧环保监管体系。以消除环境监管盲区、提升监管效能为目标,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专业的网格员队伍,实现环境监管无缝隙全覆盖。 ◆环境质量大气网格化平台体系。以“物联网+智慧感知”为核心,建立覆盖 全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全污染源覆盖的自动监测网络。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以便民为核心,全面推动环境质量、环境监管、重点排污单位等环保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 ◆日常监管运维体系。依托XX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器、防火墙以及运维服务 等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建设智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

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技术解决方案 一、背景 说起分布式大气检测仪(采用圣凯安大气监测传感器),虽然它在市场上只是一个新面孔,可在咱们圣凯安科技的产品体系里却已经算是老前辈了,公司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早就有了,三年前也诞生了雏形产品,只是当时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所以市场开发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更加明显,产品推广计划就再次被提上了日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总经理的李警,隐隐约约感觉到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考验自己综合能力的一次机遇,就开始了最初的市场摸索。 当时的大气监测项目部,说是一个部门,实际上就李警一个人,他亲自带着雏形产品到高新区环保局咨询后,发现这个产品只能监测PM2.5、Pm10,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了研发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公司决定组建了临时协同小组,由大气监测项目部联合智慧城市板块、智慧安全板块以及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对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经过研发人员两个月的技术攻关,前前后后经历了无数次升级和改良,共推出了两个版本的样品,最终才有了咱们现在称之为“小型空气站”的二代产品。这款新品不仅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可以检测PM2.5、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项空气参数,而且还具备便携性强、性价比高的优势,非常适合多点布位。以前在一个区只能建立一个点,这个点的数据却代表整个区,现在通过多点布位能够监测整个面,还能通过数据分析迅速确认污染源的类型、位置等信息,为后期治理提供了高度精确的决策性依据。 这款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高新区环保局的高度认可,并在4天时间内完成了14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实现了对高新区全区大气质量的网格化监测。随后又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近70台小型空气站的多点布位,总

大气网格化精准决策支持系统版2017

空气质量精准网格化监测系统 ——生态环境物联网平台

更透彻的感知--感知层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传输层 更深入的智能化 --应用层 环境空气监测解决方案

PM2.5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介绍

网格化管理 污染预警预报 污染物时空演变可视化 基于大数据的污染来源追踪和溯源?对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 染点位进行 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迅速捕捉异常排放情况,便于及时管制。?基于污染监测与气象监测,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污染影响预警,快速、准确定位污染源,为空气污染治 理指明方向。 ?结合GIS地图实时显示监控区域内全部监测点的站点信息、监测数据,通过建立网格,实现环境监管区域和内容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自动生成监测区域范围内各监测因子实时分布图和日动态变化图,实现由“点”到“面”全面展示空气质量状况,为研究污染物迁移提供数据支持。

用户数据收集达到系统最低要求数量后,后台即可启用数据归类功能,按照折线图形式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比对功能污染源分析全面覆盖污普、环统、排污申报、总量、监察等数据,采用统一标准规范和统一分析方法,准确反映污染源数据和各类数据间的关系 大数据平台运行过程,在收集够一定量的收据后,建立监测数据三维模型,分析预 测未来的环境质量趋势

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预案录入时候系统根据运行规则自动命名,并生成固定格式编码,便于快速检索 环保监测点位需要大面积覆盖,同时需要满足便携性、移动性、实用性的需求,因此目前数据网络传输基本通 过GPRS传输,接入公网进行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某市的大气污染程度严峻,一直处于74个重点监控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的前10位城市之列,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该市分布着200多家工业企业,其空气质量状况对整个市区的大气污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016年上半年该市下辖区县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表明,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核心区排名中位列倒数第一,说明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紧迫性。随着季节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此外,区内经济发展不断加速,周边区域环境污染加重,给工业园区空气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工业园区东北方向有诸多钢铁企业,北方亦有许多水泥和陶瓷企业,这些污染企业排放的废气随风向飘移扩散,直接影响到园区空气质量,区内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两条主干道路,是大型运输车辆的必经之路,沿途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是造成园区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再加之区内主要干道餐饮企业仍存在无手续、无油烟净化设施、设施不稳定、运行不达标等问题,更使区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1.2、建设目标 天津智易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环境监测与治理领域的高科技软件研发与系统集成公司,是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并被省政府列入“十三五”重点扶持企业。智易时代为真正实现一网一库一平台,与世界500强全球最早的环境监测企业美国霍尼韦尔科技公司合作,深入研发合力打造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精准监控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智易时代针

对工业园区特有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和空气质量状况,研究出一套科学的污染监测与治理方案,请领导审阅。 本方案:首先,利用目前应用广泛、效果最佳的环保网格化监控方法,对全区实行网格化监测,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区域部署相对应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或仪器,既能了解全区污染情况,又能对局部污染进行监控,实现全区范围内宏观到微观的全面监控,然后,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结合专业的空气质量模型,将采集的数据按照空气质量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对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进行准确溯源,为从源头上治污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企业量化减排指标,并结合气象条件的变化,对减排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在治污的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最终达到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确监测、精准预测、精密溯源、精妙控制”,破解减排企业一刀切的困局,为本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出路,提供量化决策支持,从容应对重大事件环境保障,帮助地方政府提升环境质量排名。 本方案于2015年由环保部陈吉宁部长牵头在北京市政府和环保局顺利实施,2016年成功运行;目前正在张家口地区执行,为2022年冬奥会保驾护航。智易时代作为环保行业技术软件的先头企业,紧跟环保部环境监测政策发展趋势,通过本项目将持续免费为该园区3-5年内环境监测设备和平台进行技术升级,以满足国家环保参数和指数指标不断提升的要求,避免地方政府反复投入造成二次浪费,同时作为专业公司提供整体数据运营。

大气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概述

46 中国环保产业 2016年第6期 研究与探讨 Research & Discussion 陈 红1,2 (1.河北省环境保护开发总公司,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石家庄 050000)摘 要:综述了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系统的目的、意义、主要功能和应用实例,提出网格化监测系统对准确查找污染源、实时掌握整个区域大气质量变化情况,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能力和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格化;监测系统;大气污染防治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6)06-0046-03 大气环境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概述 前言 “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以大气、水质、土壤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监控进一步完善,以互联网+、大数据、智慧环保为基础的环境网格化监控和管理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主要针对敏感区域、重点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多种环境监测对象,通过大密度监测网格布点,实时监控区域内主要污染物动态变化,快速捕捉污染源的异常排放行为,做到实时预警,为精准治霾提供科学的大数据评估,以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能力和水平。 1 实现网格化监控系统的目的 网格化监控技术是一项严谨、科学的综合监测技术,对覆盖整个区域的网格化监控系统所生成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批量甄别、处理并进行综合分析、应用,最终起到“精准监测”“实时源分析”“及时管理”“靶向治理”“预警预报”“减排评估”等作用。只有突破原有监测系统的技术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格化监控,才能成为政府大气污染治理的有力抓手。 网格化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可促进治理大 气污染由凭经验、凭感觉、粗放式管理向网格化、实时化、精准化管理转变,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大幅提升治霾的工作效能;通过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网格化监控系统监控,在微观上,可实时反映局部区域的污染物排放及扩散状况,在宏观上,可反映出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而推动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 网格化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网格化精准监控预警及决策支持系统采用最新的微型化、小型化的组合监测技术,通过合理的“组合布点”,组成“群体式”协同监测网络和专业性的数据校准体系,达到环境监测网络的全覆盖,为科学治霾、精准治污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定向管控、限时治理、及时见效”的环境管控目的。 网格化精准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实现以下功能:(1)监测。高精度与高分辨率监测设备通过校准质控得到稳定的高品质环境监测数据; (2)管理。实时监控、限时治理、及时见效、准确到位; (3)防治。实现统筹规划、合理治理、永久治霾的效果,为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4)评估。对短期管理手段和长期治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对影响管控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

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预警平台 建设解决方案

1概述 (一)面临的问题 目前,秸秆焚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秸秆的露天焚烧属于低温焚烧,不完全燃烧,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物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雾霾的发生,不仅如此,各地区每到收获的季节因为焚烧秸秆而引发火灾的事情时有发生,给大气质量、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和火灾防护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秸秆焚烧监管难的原因 政府管理部门虽然对秸秆焚烧管理极为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监控秸秆焚烧的情况,但秸秆焚烧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每年仍有大量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直接焚烧,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点多面广,监管人员匮乏,监管力不从心 农田分布广泛,面对季节性的秸秆焚烧问题,相对少量的监管人员,仅靠人力无法管理如此大的范围。 ?监测手段单一,监测效率低下 部分地区依靠监管人员巡查或视频监控巡查等方式,无法第一时间自动监测到秸秆焚烧事件,使得监管人员无法快速响应,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缺乏自动预警机制,信息获取滞后 过多的依靠人力去完成监管,缺乏自动化的预警机制,监测信息获取滞后。(三)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问题,云创大数据汲取全国两百多个城市大气污染管理的经验,通过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总结出解决我国农业地区秸秆焚烧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下: ?网格化的监测模式 利用高性价比的新型前端监测设备,在重点秸秆焚烧区域内实现高密度的网格化采样布点,实现“区域全覆盖,管理无死角”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解决监管范

围大、监管人力不足的问题。 ?自动化在线监测 采用微型在线监测前端监测空气质量六因子(SO 2、CO、O 3 、NO 2 、PM 2.5 、PM 10 ), 同时结合高空瞭望视频监控,从空气指标及视频图像两方面进行秸秆焚烧监测,全面感知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大气环境监管水平。 ?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自动定位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高空瞭望视频,自动分析识别出秸秆焚烧事件,并进行定位,然后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监管人员接到预警后迅速出动前往现场解决事件。 综上所示,通过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平台的建设,针对秸秆堆积区域、重点焚烧区域、重点污染源区域,采用网格化精准监控,以“全面布点、全面联网”为宗旨,通过大范围、高密度“网格组合布点”,结合高空瞭望图像立体监测、巡查人员移动监测等,形成覆盖整个区域的在线监控网格,最终起到“精准监测”“及时管理”“靶向治理”“预警预报”等作用,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治理大气污染由凭经验、凭感觉、粗放式管理向网格化、实时化、精准化管理转变,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大幅提升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 一、点位布设 (一)布设原则 1、科学性 网格化点位布设应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理信息、气象等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等社会特点,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2、完整性 网格化点位布设应涵盖各类功能性监测点位,能够反映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的空气质量变化,满足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的需求,客观评价重点污染区域的空气质量。 3、代表性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和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4、可比性 同类型监测点位环境条件应客观一致,确保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5、动态性 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能源结构调整、区域空气质量变化等因素,确定重点评价区域,及时合理、科学有效地调整网格化点位布设。 (二)点位分类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 用于监测各网格内的空气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而设置的监测点。 2、污染源区域监测点

用于监测本网格内主要固定污染源、道路交通、工地扬尘及工业园区等污染聚集区对网格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3、区域背景监测点 用于监测网格上风向或网格边界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而设置的监测点。 4、污染传输通道监测点 用于监测污染传输通道或风道污染物输送对区域网格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5、垂直梯度监测点 用于监测城市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而设置的监测点。 6、网格质控点 用于微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量值传递与平行比对,保证监测数据质量而设置的监测点。 (三)布设要求 1、监测网格点位布设可采用方位法和网格法。采用方位法布点时原则上不少于8个方位,采用网格法布点时,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3km×3km,县级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2km×2km。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可适当加密布点。 2、监测设备距地面高度一般应在3m—20m范围内,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边无法满足此安装高度要求,其设备安装高度可放宽至20m—30m范围。 3、对于监测道路交通的污染源区域监测点,监测设备距地面高度应在2m—5m范围内。 4、污染源区域监测点应在污染源的主导风向上、下风向处布设,兼顾排放强度大的污染源及污染的最大落地浓度。 5、污染传输通道监测点应按区域污染传输通道或风道梯次布设。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

附件7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6年12月

目次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 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2) 3 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 (3) 4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4) 4.1标准制修订原则 (4) 4.2标准制修订方法和技术路线 (4) 5方法研究报告 (5) 5.1适用范围 (5)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 5.3 术语与定义 (6) 5.4 系统组成和原理 (7) 5.5安装 (7) 5.6调试 (9) 5.7试运行 (9) 5.8验收 (9) 5.9系统日常运行维护要求 (11) 5.10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1) 5.11数据有效性判断 (12) 5.12附录A (12) 5.13附录B (13) 5.14附录C (13) 6参考文献 (14)

1 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2016年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项目编号:GY2016119。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联合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与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申报《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标准制修订项目。 1.2工作过程 (1)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查询国内外相关资料 2016年4月~6月,《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标准项目任务下达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石家庄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相关专家,共同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启动本标准的制定工作,完成了项目任务书和合同的填报签订,工作组初步拟定了标准编制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讨论了在标准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编制计划与任务分工。在综合分析资料及调研情况的基础上,编写了标准初稿。 (2)编写标准草案和开题报告 2016年7月~9月,《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标准编制工作组组织了讨论会,编制单位根据讨论征集的意见对初稿和编制说明进行了修改。并完成了开题报告的编写。 (3)开题论证,确定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 2016年11月,河北省环保厅在石家庄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标准制订项目进行了开题论证。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查看了实验装置现场,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该组项目研究目标明确、内容全面,技术路线合理,同意开题。

网格化大气微型环境质量监测系统

大气网格化环境在线监测系统 一、概述 APEG-AQ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微型站是安帕尔公司根据十三五及各地大气污染监测治理政策生产的新型空气质量在线多参数监测系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四气(CO、SO2、NO2、O3)、两尘(PM2.5、PM10)、气象五参(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可选配TVOC,共计13项参数监测,并将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可视化地展现出来,实现远程监测,远程警示,污染源严格防治的目标。 二、解决方案 2.1系统构成 本监测系统方案由以下5个部分构成:供电系统、电控箱、检测设备、配套配件、大数据平台。

供电系统:太阳能+锂电池(满足日常所需,但阴雨环境最多持续15天)、市电 电控箱:变送模块、温度补偿、抗交叉干扰系数等 监测设备:四气两尘、气象五参、TVOC 配套配件:立杆、外壳、可选配显示屏 大数据平台:由安帕尔15年研发至今更新第三代的数据分析平台 2.2适用环境 城市环境监测、市政环境监测、移动环境监测、企业化工园区、交通污染环境监测、居民区/学校/医院空气质量环境监测,公园/森林环境监测。 2.3功能特点 1.采样方式:扩散式/泵吸式 2.通讯方式:4G/以太网接口 3.内置大容量SD卡,存储两年数据 4.实现各类参数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上传功能 5.采用进口高灵敏度传感器,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线性好,检测下限达到ppb 级,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 6.具备设备状态指示功能,可直观辨别设备工作状态。 7.具备太阳能+锂电池+市电的供电系统 8.设备可自动报告传感器运行状态、系统电源状态、锂电池状态等 9.可通过远程终端对设备进行远程校准和程序升级 10.支持断点续传功能,避免网络环境问题造成的数据丢失。 11.维护成本低,备件价格低、更换简单,无工具拆卸,方便点位迁移 三、技术参数 微型站技术参数

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仪介绍

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仪介绍 一、项目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易突出。虽然国家每年投入上千亿元的资金进行治理环境,然而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查清溯源,批量化、网格化的进行布局监测刻不容缓。然而,传统国标监测站因价格太过昂贵(仪器设备50-80W,建设成本10-20W),非常不利于批量推广。 二、产品介绍 为了降低成本,适用于批量化、网格化的大气监测需要,SGA-500A-AQI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仪比基于分析仪构建的传统型国标站相比,成本低5~10倍,监测气体的性能却同样能达到PPB级别

的精度;与市面上便宜的备选产品相比,SGA-500A-AQI作为大气网格化管理系统的终端设备,可以给网格化平台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而且能根据现场进行校准,确保其具有最佳的可追溯性。 SGA-500A-AQI网格化大气环境监测仪将各监测传感器和分析仪将多路测试信号按序通过接口协议进入无线通讯节点设备DVR的独立(DTU)传输通道,经避雷处理后输入到单元内数据采集器,采集器将采集的数据经过无线数据传输终端通过 TCP/IP 网络传入到大气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按照《国家空气监测网子站监测数据报送传输协议》规定的内容接收和存储子站上传的监测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处理、审核及上传等处理工作,以及在平台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展示。 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对SGA-500A-AQI所测量的稳各参数进行增减。除常规参数的四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两尘(PM10、PM2.5)、温度和湿度八项参数指标外,还可以选配一氧化氮(NO)、硫化氢(H2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噪声、风速、风向、气压等气象参数。 三、产品特点 1.质量好,价格低,适合网格化,批量化推广 2.国外原装进口四电极气体传感器,性能稳定、分辨率高; 3.模块化产品设计,方便后期维护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ICS Z 备案号: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T □□□-2016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 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 2016-□□-□□发布 2016-□□-□□实施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河北省环境保护厅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协作单位:河北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少华、崔厚欣、尚永昌、付国印、马景金、张玲、王春迎、罗遥、王强、冯占榜、王晓利、宋文波、徐曼、王建国、张璇。 本标准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I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原理、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38/IEC 60068-2-18:200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第2部分:实验方法实验R:水实验方法和导则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08/IEC 60529:2001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5479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G 551 二氧化硫分析仪检定规程 JJG 846 粉尘浓度测量仪 JJG 915 一氧化碳监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JJG 1077 臭氧气体分析仪检定规程 HJ 653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测方法 HJ 654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 为达到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根据不同污染源类型及监控需求,将目标区域分为不同的网格进行点位布设,对各点位相关污染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3.2 微型空气监测站 指采用光散射、电化学、金属氧化物或光离子的传感器检测方法的,体积小于0.1m3、重量小于5kg且可以直接用于室外监测大气污染状况的监测设备,检测参数可以包含PM10、PM2.5、SO2、NO2、CO、O3和TVOC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3.3 微型六参数监测站 指检测参数包含PM10、PM2.5、SO2、NO2、CO和O3的微型空气监测站。 3.4 微型颗粒物监测站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