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论文2

引言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声乐艺术,无一不是建立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语言就谈不上声乐艺术。法国哲人狄德罗就曾说过:人类的语言应该是音乐模仿的主要模型,声乐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声乐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善于歌唱的民族。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歌手:秦国歌手秦青的歌声美妙的可以“声震林木,响遏流云”,韩国歌手韩娥的歌声感人至深,竟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礼记,乐记}形容当时的歌唱艺术所达到的境界是:“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 {意思是说:歌声上升时昂扬有力,如同高举;下降时沉着稳重,如同坠落;转折时棱角分明,如同折断;休止时寂然不动,如同枯树;音调千变万化都有一定之规,接连不断如同一串珍珠。中国歌唱艺术的富于变化,是和中国语言的发达分不开的。中国语言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语音,声腔,韵最为变化多端,最为丰富多彩,因而也是最具歌唱性的语言之一。
中国歌唱艺术经过历代的发展,到元明清时代出现了一批总结歌唱艺术经验的唱论著作。诸如:沈括[梦溪笔谈],燕南芝庵[唱论],王冀德[方诸馆曲律],沈庞绥[度曲须知],李渔[闲情偶寄],徐大椿[乐府传声],王德晖,徐沅徽[顾悟录]等。综观这些唱论,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歌唱和语言的关系来论述的。其中,字正腔圆可以说是这些唱论的精髓。它的基本要求是吐字真切,以字行腔和字声相谐和。这些既是声乐技术准则也是声乐审美准则,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辩性艺术哲理。千百年来,它们受一定的时代的,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艺术趣味,艺术风尚等相互影响,同时,也受主客体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成为声乐技术理论,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的历史积淀。适时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内涵实质,用以指导声乐审美实践,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字”的审美特征
“字”即歌唱语言。在我国历代艺术家所创造的多种语言处理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情趣。
1歌唱语言的“韵律性”。我国汉语具有声,韵,调的特质。在歌唱中然后把这三种特质艺术化地表现出来。既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声乐技能技巧,也是一种审美创造。为此,词曲作家在创造声乐作品时,首先要将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进行诗化加工,赋予它一定的情感内涵并使之语意凝练;其二,使诗句合辙押韵,赋予它韵

律化,节奏化,旋律化。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盎然。最后,在经过歌唱者运用饱满的感情,深入的气息,放开的喉头和丰富的腔体共鸣等声乐技巧。将汉语声,韵,调进行再度艺术夸张,听起来使语意准确清晰,音质纯美流畅,语音响亮味浓。古代声乐理论中“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就是指这种韵律化的语言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2歌唱语言的“形态性”。为了把字音咬准吐清楚,我国声乐技术理论中有烁烁生辉的一页,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明代沈庞绥的{度曲须知}曰:“凡敷演一字,各有字头,字腹,字尾,”将咬字吐词的出声,引长,归韵等过程,用头,腹,尾等生动的形象做比喻,能激发人们的语言表达灵感。明代徐大椿则在{乐府传声}更为具体地论述了字音的各种形态,曰:“凡物有气必有形,唯声无形。然声必有气以出之,故声亦有声形。其形如何?大,小,阔,狭,长,短,尖,钝,粗,圆,扁,斜,正之类是也。”这是借助“听声类形”的审美通感,赋予语言以视觉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视听兼备的复合意象,便于识别字音的优劣。他又说:“喉,舌,齿,牙,唇,谓之五音,此审字法也。”“开,齐,撮,合,谓之四呼,此读字口法也。”袅袅数语,便精辟地概括了汉语的处理方法。其后,我国曲艺界根据元代周德清所编{中原意韵},将汉语收尾规律归纳为13韵部:即中东,江阳,人辰,言前,油求,摇条,灰堆,怀来,也斜,梭波,衣七,姑苏等。用具有形态性的“辙”字替代原来的“韵部”做名称,使语言收尾规律既具“韵律性”,有具“形态性”。我国戏曲还将咬字吐词的审美标准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这说明传统声乐技术中蕴涵着审美,而声乐审美中又十分讲究技术,二者融为一体。
3歌唱语言的“情调性”。人的情绪,情感在语言中是以语调的形式集中反映出来的。语调在语言学称为句调,“它是在保证字腔的相对音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感的要求产生千变万化的声音色调,它是语言在交流思想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表情因素。”歌唱中的语调是通过音乐形态变化显现出来,却充满了了个人感情色彩。歌唱语言的语调准不准,美不美,将直接影响到感情表达的真实程度和感人程度,反过来,感情体验得准不准,深不深,又决定着语调表现形态准不准,美不美,二者互为因果。歌唱时的语调是以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体验为基础,借助声音技巧和各种表现手法,围绕富有变化的语言音响展开的:情绪激动时音调高昂,情绪低落时音调低抑,恐惧时音调短突,平静时音

调缓和。正是这些千变万化的情感体验,使得歌唱的语调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反过来,透过千姿百态的语调,又可窥见个人的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这种音乐表达中的内与外的统一,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的统一,也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境界。
二“声”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族声乐对“声”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指声音和声乐技能技巧的统称,包含了声音,语言,行腔等,如“声情并茂”;狭义者,专指声音,即歌声,如“余音绕梁”等。
1 歌声的“人性化”。从自然现象来看,声音是人体声带受振后喉咙发出的声波。如果说,人声原本是一种无生命的听觉物质,一旦进入到人的歌唱活动后就赋予了生命的活力,成为客观存在和主观反映相结合的产物。也就蕴涵了物质和精神交融的哲学意识。因此,人声具有经过心灵创造后又回归自然本质的审美属性,或曰“人性化”属性。这种审美属性,为我们创造声乐艺术深层的情感美,思想美,精神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先决条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中早就有“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曰‘渐进自然。’的审美比较,说明这种美妙的人声比各种乐器声更具有诱人的反璞归真的艺术魅力。
2 歌声的“色彩化”。我们进行声乐训练,首先要对人声的各种音色进行巧妙的处理,创造出能集中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听觉形象,才能体现声乐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一般而言,先天嗓音条件较好且歌唱得法者,所发出的声音大都具有音色清脆,嘹亮,圆润,纯美等特质;低声区振动频率较低,声音厚实,中声区振动频率适中,声音明朗,高声区震动频率较高,声音高亢。这是声音的自然的物理属性在人的听觉上形成的客观反映,日积月累便形成为一种声音观念,或称为审美标准,客观反映了发声歌唱的现象和本质,个别和一般等对立统一的规律,其本身“蕴涵着人类本身从生理到心理,从演唱到欣赏的协同效应”。
3 歌声的“个性化”。正象人的面孔千差万别一样,人的嗓音由于发声器官的构造不同,发声方法有异,因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质,音色也就千差万别。加之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对音色的喜好也辉有所差异。西方美学史上的“趣味无辨争”就是指这种审美个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的声音正是具有这种个体本质和个性喜好,才呈现出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多样美。而这种多样美的声音,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又必然要表现出符合美感标准的普遍性的美。即美学上所说的“美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则表现美感的共性,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又

正是这种普遍美和个性美共存,才使得声乐艺术的发展既有章可循又百花齐放。我们综观世界很多著名的歌唱家演唱,从他们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个人艺术风格中,富有个性魅力的音色,恐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点之一。
三 “情”的表现特征
声乐艺术通过以声传意[内容],以声传情[情感]与审美主题交流,达到沟通心灵,净化思想,振奋精神等效应。古之“一声唱到融情处,毛骨萧然六月寒”,即指动情的歌唱所产生的巨大精神作用。
1 歌唱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歌唱感情来自于歌中词曲的内涵,源自于生活中各种现实题材。艺术只有反映了现实生活,才能贴近人的感情,具有生命的价值。但是,真实的感情如果不进行艺术加工就不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也就不能感动人。因此,我们主张在歌唱中既要有对生活中真情实感的深入体验,又要有艺术夸张的技巧与手法。那么,一个是生活的真实,一个是艺术的夸张,在歌唱中表演中然后把握呢?这两者的结合点就是“适度融和”。只有“适度融和”才能体现出真实中的夸张,夸张中的真实,恰到好处等深层审美愉悦性,约定俗成的审美定势,为人理解。这就象我国戏曲表演中的“跑圆场”“骑马”“开关门”等表演动作,既有艺术夸张[戏曲中称虚拟],又来源于生活真实,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真实美”。
2 歌唱情感表达的“典型性”,是指歌唱者塑造的艺术情感具有个别性和概括性相统一的特点。它以鲜明而独特的声音形象展现出来,同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中某方面的本质和规律,二者结合得越完美,典型性越高。在声乐表演中,并非所有声音形象都具有典型性,它专指那些身怀绝技者所创造的声情并茂并给人深刻影响的歌声形象,俗称”代表作”。如胡松华在{赞歌}中所展示的迤俪而奇妙的蒙古长调“颤音”,彭丽媛在{珠穆郎玛}中展示的清脆豁朗的歌声,分别精确地再先现了两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情感特征,堪称声乐艺术的经典。著名琵琶艺术家刘德海说:“学求深,艺求绝。”就道出了任何艺术愈具典型性,审美价值就愈高的道理。
3 歌唱情感表达的多样性。这是声乐艺术繁荣的标志之一。它是由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人们的多方面审美需求,以及作曲家,歌唱家世界观,生活经验和创作个性的千差万别等因素决定的。当代声乐题材的广泛开拓,为歌唱者提供了表达内心感情的广阔天地。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表现爱国情,爱党情,爱民情,民族情,亲情,友情,爱情,乡情,风情等等情感多样,品格高雅,生气昂然的声乐作品应运而生。在表达感情方

面也呈现多种多样:如{我爱你中国}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浓烈的情感;{我象雪花天上来}则借助白色的雪花间接抒发了心中的纯洁爱情。这就要求歌唱者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善于观察生活,体验各种各样情感的内涵,能准确分辨声乐作品中隐含的各种情感,在确定了总的情感基调后,再熟练运用自己掌握的声乐技巧和方法,将歌中的喜,怒,哀,乐,忧,思,惊等各种情绪色彩丝丝入扣,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创造出多样为人称道的声乐艺术情感来。
4 歌唱表达的气质个性。中国文坛有“文如其人”之论,是指透过文章可以窥见作者的气质个性。歌唱表演中,气质被称为台风,风度等。他透过声乐技巧,面部表情与随意动作等外化出来,给人以“既在歌内,又出歌外”的感觉。对于一位成熟的艺术家而言,气质是艺术风格的一种表征。同样一首抒情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不同气质的人表达出的情感有所差异:气质外向者演唱时嗓音洪亮,情绪激动,表达出对祖国炙热的爱;而气质内向者演唱时则声音柔美,情绪深邃,表达出对祖国深切的爱。前者令人神情振奋,后者令人情思绵绵。
正象世间万事万物一样,人的气质也有优点和弱点二面性。气质高雅的人,唱动得款,感情表达真实,落落大方,从朴实中透出高雅,从技巧中透出才气,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都很得体,给人以型神兼备的艺术真实感;而气质低俗人的歌唱则恰恰相反,他言不由衷,华而不实,碰到高音就随意延长以炫技,搞栩头,作秀等等,给人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感。所以,作为一个歌唱者,应不断发扬气质的优点,克服气质的弱点。
四 关于“声情关系”的思考
1 “声情并茂”体现了尽善尽美的儒家音乐审美观。“在中国美学史上,是孔子首先区分了内容美与形式美,并提出了两者的统一。”“声茂”对应是艺术形式标准“尽美”,“情茂”对应内容标准“尽善”。“声茂”是一种表层的感官美,“情茂”是一种深层的内涵美。声的首要任务是悦耳,不能引起人的心理愉悦,就失去了声乐这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意义。只要使人从这些异彩纷呈的“声”的美感中获得某种审美愉悦,才能进入到深层次的审美意境中去,体会感情美以及由此而领悟的思想美,精神美等等。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在“情茂”中,同时含有反映客观对象的准确,深刻程度与社会生活的历史和伦理评价的合理程度,因此,“声情并茂”体现了真,善,美的完美统一,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
2 “声”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客体,有特定的表现技巧和美学内涵,能从不

同领域展示自己的审美价值。“声”可以表现感情,也可以表现感情之外的其他内容,所谓“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仅仅是一种审美理想,并非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国外有些无词的{声乐协奏曲}大都没有什么确定的情感内涵,所表现的内容就是声乐自身的各种技巧,同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因此,“声请并茂”我可以认为它就只是我国的声乐传统观念,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声乐美学思想,并以此来建构自己的民族声乐审美理论。
3 中国传统声乐强调“以声传情”即字,声,腔美化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感情的表达。所谓“声为情役”,反过来,在声音的美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介入就不可能有感人的生命的魅力。正如{乐记}所云:“凡音者,生人心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也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入情。”这说明在中国声乐艺术中,情感被认为是声的灵魂。情之所动,音之所生,有情之声才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既可作为一种声乐技术命题也可以作为一种美学命题提出。把不同时代的声乐实践都作为研究对象,将不断引起人们的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提高对声乐艺术本质的认识,不断追求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更好地用声音表达我们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