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一、前言

2003实验稿:

第一段:解释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要求。

第二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高中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使命,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2016修订版:省略了背景这一部分,将一些内容融入课程性质中。

二、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课程作用更明显,育人价值凸显

(1)重新定义学科作用

2003实验稿: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侧重于服务现在

2016修订版: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除了服务现在,还强调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

(2)修正学科性质的表现

2003实验稿: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并解释了内涵。

2016修订版:修正为:综合性和区域性,省略了内涵解释。

(3)中心定位课程作用

2016修订版: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改动较大,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2003实验稿: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2016修订稿: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2003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6修订版: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综合思维: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2、课程目标——要点精简、维度变化2003实验稿: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2016修订版:课程目标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

三、课程结构2003实验稿:

设计思路列述了4点,前两点属于课程的设计依据,后两点属于课程结构和学分分配与选课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结构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必修分3个模块,选修7个模块。

选修课程学习不作具体规定。

2016年修订版:

设计依据的介绍更丰富、详实、科学,立足实际需要(学科、社会、学生),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的落实。

调整课程结构,更加重视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选择性。

对课程学习的时间做出建议,学分分配和选修要求也有变化。

1、课程内容结构——大变动(3+7——2+3+9)

(1)改变了呈现方式

选修1:差异发展;必修的递进或拓展;选修选考

高考和选择性学考内容;本科录取依据

选修2:个性化需求;交叉、延伸或应用,校本课程

选修不考或备考

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

学考内容;毕业依据;高职高专录取依据。

呈现形式从表格变为纯文字。

删除活动建议和体例说明

加入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

加入对模块主要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说明

(2)调整了课程内容

必修课更具基础性

选修课更具选择性

内容课程更清晰具体

凸显时代性与科学性

(3)人地关系理念贯穿始终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因此新版课标在内容选择上更加突出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2、必修课程

地理1 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科学基础, 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 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侧重自然地理,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人类活动的关系为主线,内容选择偏重学科基础知识。

【内容标准】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1.4 运用图像等资料,描述3~4 种地貌的主要特点,在野外观察、识别某种地貌。1.5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解释相关现象。 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8 运用图表,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1.9 观察和识别3~4 种土壤类型,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10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避灾、防灾的措施。1.11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

加重了通过观察、观测、野外考察等方式进行地理实践学习比重

强调了运用图表、资料、样本、地理信息技术等地理课程资料源进行地理学习。

加入了防灾减灾措施的学习,既满足学生提高生存能力的需求,也适应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的境况。【教学提示】以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充分利用景观图像、地理视频、遥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和周边地理等课程资源,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解释与地貌、大气、水循环、海水、土壤等有关的自然现象,具有一定的运用实验、考察、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和规律(综合思维)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人地协调观),并能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区域认知)。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加强课程资源利用

地理2 本模块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人口分布,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社会经济的空间特点,树立人地和谐观念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

● 侧重人文地理,内容选择侧重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和空间差异。同时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础性与时代性。

【内容标准】2.1 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2 结合实例,分析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特征,说明合理规划聚落空间的意义。2.3 结合实例,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2.4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市化的利弊。

2.5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6 结合实例,分析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7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条件。2.8 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2.9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和走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道理。2.10 结合实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对分析和解决人文地理问题的作用。

● 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例分析。

● 加入了对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与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国情相适应。

● 近年来我国海洋主权问题和资源考法问题突出,例如南海九段线、台湾岛、钓鱼岛等。海洋地理比重增加,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和育人价值。

【教学提示】以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学习的方法,具体分析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注重社会调查等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培养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维习惯,强化人文地理信息的运用。

【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理解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人文地理事物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区域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多种地理信息,分析人们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形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用恰当的方式收集和呈现人文地理数据,懂得这些数据对理解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意义(地理实践力)。

● 采用案例学习

● 掌握分析方法

● 联系生活实际

● 培养空间思维

3、选修Ⅰ课程

选修Ⅰ-1 自然地理基础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地球运动,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特征,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与意识水平。

● 是对地理1的延伸和补充

● 强调自然地理环境的系统性和发展演变对人类的影响。

【内容标准】Ⅰ-1.1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Ⅰ-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Ⅰ-1.3 结合实例,解释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Ⅰ-1.4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Ⅰ-1.5 运用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说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重要意义。Ⅰ-1.6 绘制示意图,解释陆地水体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Ⅰ-1.7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Ⅰ-1.8 结合实例,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Ⅰ-1.9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解释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对比旧版:?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表述更准确。

● 注重分析现实问题。

● 在旧版基础上,更加重视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提示】以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与要素、发展演变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教学。关注各地理环境整体性与要素的特征、演变过程。注重从具体的地理事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提倡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法,设计特定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全面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地理事象。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法,提高学生解释地理事象与认识自然环境的水平。

● 从具体事象出发,分析现实问题。

● 提倡情境学习。

● 注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业要求】

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逐步形成适应自然环境、应对自然环境问题,以及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行动力(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球运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等知识,解释现实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综合思维);运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区域环境的整体性或差异性,并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与因地制宜等基本地理思想方法(区域认知)。

● 学业要求较地理1相比层次较高:地理1处于描述、理解层面;选修1处于解释、分析层面。

● 更关注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人地协调观的释义水平提高。

选修Ⅰ-2 区域发展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发展,区域协调。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区域特点及发展路径,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

是对地理2的延伸和补充

以区域为载体,从分析区域到全球视角,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Ⅰ-2.1 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含义及类型。Ⅰ-2.2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Ⅰ-2.3 以某大都市区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其区域辐射功能。Ⅰ-2.4 以某资源枯竭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发展的方向。Ⅰ-2.5 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Ⅰ-2.6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Ⅰ-2.7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Ⅰ-2.8 以某流域为例,说明该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Ⅰ-2.9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加入了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和大城市辐射区的学习,是针对我国资源、能源问题和城市发展现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体现课程的时代性。

产业专业相关内容比重较大。

增加流域综合开发内容。

从部分到整体,培养学生全球化视角。

【教学提示】以认识区域地理条件、区域特点和发展方向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典型的或身边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条件、问题和若干途径,引导学生分类思考区域发展问题。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区域数据来源,让学生了解这些数据对分析社会经济和人地协调问题的支撑作用。依据区域调查资料,建立区域部分与整体、以及区域动态变化的思维方式。

案例学习

注意数据分析的作用

建立从部分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思维方式。

【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区域的特点,掌握归纳区域特点的方法;运用公众可获取的基本信息,对所在的区域特征作出解释(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角度,了解区域发展特定阶段的城市、产业特点,以及出现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提出对策(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学业要求与地理2 相比层次也有提高。

要求学生在搜索、处理、分、分析地理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归纳。

能够解释区域特点,也能分析区域差异。

不光要具有空间思维,也要具有时空综合思维。

不仅具有人地协调意识,也要能针对现状提出策略。

选修Ⅰ-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本模块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与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侧重于环境教育

此模块的内容大部分为新增内容,小部分属于现行教材地理3区域地理内容

结合具体事例,体现了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内容标准】Ⅰ-3.1 结合实例,解释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Ⅰ-3.2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Ⅰ-3.3 运用地图,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Ⅰ-3.4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Ⅰ-3.5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Ⅰ-3.6 结合实例,说明设立自然保护区对生态安全的意义。Ⅰ-3.7 结合实例,说明污染物跨国移动对环境安全的影响。Ⅰ-3.8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资源问题、耕地问题、领海问题、碳排放问题,均是我国近些年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课程学习,更具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从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高度看待环境、资源问题,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国家情怀、全球视野,以及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教学提示】

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从地理学的视角认识资源、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采取图表判读、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了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探究。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模拟情境,调查家乡的资源、环境问题,讨论“两型社会”内涵与建设意义,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

视角:家国情怀、全球意识

教学方法:图表判读、综合分析、模拟情境

教学目标:重视资源、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学业要求】学习本模块之后,学生能够:认识国家资源、能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人地协调观);综合分析各种区域性或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理解国家资源、能源政策和法规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实地调查身边的资源、能源、环境状况,分析问题及成因,有理有据提出可行性对策(地理实践力)。

(完整版)2019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综合思维 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区域认知 指人们运用空间一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学.科.网 4.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认同人地协调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新课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最新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 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 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 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 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学科%网4.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 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 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 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一、前言 2003实验稿: 第一段:解释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要求。 第二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高中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使命,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2016修订版:省略了背景这一部分,将一些内容融入课程性质中。 二、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课程作用更明显,育人价值凸显 (1)重新定义学科作用 2003实验稿: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侧重于服务现在 2016修订版: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除了服务现在,还强调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 (2)修正学科性质的表现 2003实验稿: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并解释了内涵。 2016修订版:修正为:综合性和区域性,省略了内涵解释。 (3)中心定位课程作用 2016修订版: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改动较大,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2003实验稿: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2016修订稿: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2003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6修订版: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综合思维: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2、课程目标——要点精简、维度变化2003实验稿: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2016修订版:课程目标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 三、课程结构2003实验稿: 设计思路列述了4点,前两点属于课程的设计依据,后两点属于课程结构和学分分配与选课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结构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必修分3个模块,选修7个模块。 选修课程学习不作具体规定。 2016年修订版:

201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

2017年新课标卷1文综地理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解析】 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特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 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考点:植被类型及影响因素影响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 【点睛】第2题,不少考生错选认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景观规划差异,同为隔离带的行道树,其规划相同,材料提到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同一标准栽种,都是绿化隔离带用地,街道两侧,距离近,居民爱好不可能差异这么大。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 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 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 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 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 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 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 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 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 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 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图1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学*科网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2017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

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7年4月5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1 (二)基本理念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 (一)学科核心素养2 (二)课程目标4 三、课程结构4 (一)设计依据4 (二)结构5 (三)学分与选课6 四、课程内容7 (一)必修课程7 (二)选修Ⅰ课程10 (三)选修Ⅱ课程15 五、学业质量标准 (28) (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 (28) (二)水平说明 (34) 六、实施建议34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34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5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58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60

附录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65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2017高考新课标1地理试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地理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 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光照D.土壤 【答案】1-3:B D A 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同一街道两侧,植被类型不一样,此处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景观规划相同,最可能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 3.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由于常绿灌木叶片较小,对寒冷气候适应能力强,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学科&网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 质量优 【答案】4-5:A D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据此完成6-8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新课标Ⅰ卷

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解读07实施建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解读

实施建议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解读 2017年版2003年实验版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一体教育建议与评价建议是分开的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整体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如人地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等。 教育与评价建议 1.重视问题式教学2.加强地理实践 3.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4.开展思维结构评价5.关注表现性评价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3.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 4.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5.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评价建议 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总体解读: 2017年该部分内容表述与文字大大精练,对2003年实验版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理观念、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三条内容进行了删减与修订,融入培养地理学科核 心素养内容中。 1.2017年版的“重视问题式教学和加强地理实践”,其实与2003年实验版的“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 探究和研究活动”相对应,都有给出实例,但又有所不同。 重视问题式教学通过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识框架,并综合地理解、解释和解 决地理问题。 加强地理实践是为了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某事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地 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从2003年实验版的“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到2017年版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7年高中地理新课标

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7年4月5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4) 三、课程结构 (4) (一)设计依据 (4) (二)结构 (5) (三)学分与选课 (6) 四、课程内容 (7) (一)必修课程 (7) (二)选修Ⅰ课程 (10) (三)选修Ⅱ课程 (15) 五、学业质量标准 (28) (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 (28) (二)水平说明 (34) 六、实施建议 (34)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34)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5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58)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0) 附录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65)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0年高中地理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大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方针,高中地理课程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感悟。 一、教学设计新颖 新课标解读中给了一系列案例,其中《水循环》一节给我很大的感悟,教学分四个环节,分别为:创设驱动式问题情境;发现并提出地理问题;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问题情境以济南“七十二名泉”展开,先叙述济南因泉城而美,又叙述泉水开发矿泉水后,过度开发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泉城已经快名不副实,泉水停喷的次数越来越多,停喷的时间越来越长……;进而提出问题: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济南的泉水主要分布在哪里?济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水,泉水是如何形成的?泉水对人们生产

生活有什么影响?泉水为何会停喷?我们应如何保泉护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展探索性学习;项目合作,寻找地理解决方案中,以“水滴的旅行”“探泉之成因”“感泉城发展”展开,设计一系列问题与探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成果展示中,学生对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原理等问题及泉的相关知识等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内容的学习,又完成了对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感悟颇深。 二、教学内容灵活 近段时间,辅导学生做练习题时,碰到过这样一道题,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大,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结果却是问题百出,问题如下: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 文科综合地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 1 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 题。 1.图 1 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图1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 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 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 B 项。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 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 2 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1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是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1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提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003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知道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效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的

改革,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新 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 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普 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 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 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乘既 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具有国际视野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

2017新课标Ⅰ地理评分细则

2017新课标Ⅰ综合题平分细则 一,平分细则: 36.(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评分细则:(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或者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2分),产量低(2分);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或热带气候季节差异大,或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不佳,品质差)。(2分)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2分) 补充说明:气候条件2个要点,产量和需求2个要点。在气候条件里面必须答清楚热带地区面积,规模小或者种植剑麻面积范围小,热带纬度高,热带气候差异大;但是只说生产地区不得分,抄袭材料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多等,不得分。这个小题的平均分3.1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离沿海或首都或港口或印度洋较近(2分),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2分) 补充说明:这个小题严格扣题据图回答,1是位置四选一,2临交通(社会条件),3是临河自然条件,在这三个里面三选2个要点。但是只回答交通便利不得分。关键词出现错别字不得分,如港口写成巷口,这个题目要求零误差的。此小题平均分3.09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在热带气候条件或热带草原或气候湿热(温度高,湿度大)下(2分),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或影响纤维质量(质量差)(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