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的特点

现代交通的特点
现代交通的特点

现代交通的特点:高效益、高效率;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化、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部交通的延续和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在城市外围的出入口附近建设“货物流通中心”,将主要货运交通设施集中布置;以车站为节点,将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机动交通与非机动交通相衔接,方便客运转乘;

城市对外交通泛指本城市与其它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其主要交通形式有: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运交通。

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城区)内的交通,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其中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

城市交通分客运交通(即人的流动)和货运交通(即货的运输)两大部分。

3、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结构的骨架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通行各种车辆和行人的工程设施,主要用来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城市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基础设施(通常指地上、地下的工程管线)的主要空间。

4、交通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l)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布局。

(2)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的走向。

(3)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 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位置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4) 城市道路系统则是城市的骨架, 更影响到城市的用地布置。

2 (2)城市道路系统完整和通畅,交通均衡分布)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a)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用地的性质相协调。

b)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

从公共交通客运网的规划要求及考虑街坊规划的经济性等着眼,一般认为干道的适当距离为700~1100 m,相当于干道网的密度为2.8~1.8 km/km2。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心区交通量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交通量较少,因此,中心区道路网的密度应当较大,市区中部次之,边缘区最小。即中心区道路间距为300~400 m,密度为5~6 km/km2;市区中道路间距为500 m左右,密度为4 km/km2左右;边缘区道路间距为600~800 m,密度为3 km/km2。根据城市建设的经验,大城市的道路网密度以4~6 km/km2为宜。

二、城市道路分类:

1. 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 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

过境道路交通性道路

生活性道路工业区道路

旅游性道路自行车专用路

公共汽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

1.交通流畅、快速安全,体系完整

①联系各功能用地

②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

③路网间距

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300—500米,

支路:200—300米

④道路密度(干道网密度就是每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km/km2 )

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公里/平方公里

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

①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城市道路又是城市的风道,要结合城市绿地规划,把绿地中的新鲜空气,通过道路引入城市。

②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过境车辆不穿越市区; 控制货运车辆和有轨车辆穿越居住区; 在道路宽度上考虑必要的防护绿地。

③将自然、人文景观引入城市干道组织借景、对景

④保护旧城肌理旧城道路网的规划,应充分考虑旧城历史、地方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发展的过程,切勿随意改变道路走向,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与名胜古迹要加以保护。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优点: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划分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缺点:对角线交通联系不便;

若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

旧城区方格网式道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代表城市:西安、洛阳、石家庄等。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

起源于欧洲以广场组织

城市的规划手法。

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

郊区和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

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过分集中;

出现许多不规则街坊,不利于建筑布置。

代表城市:成都、沈阳、武汉等。

3.自由式道路系统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

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山区、丘陵地区常用。

缺点:非直线系数(道路距离于空间直线距离之比)较大,即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较多,建筑用地较分散。

代表城市:重庆、青岛、南宁等。

例:北京、成都

①方格网+环形放射式的道路系统,是大城市后期形成的效果较好的道路网形式

②链式道路网,由一两条主要交通干道作为纽带,串联小范围道路网形成的,如兰州。

1. 城市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

①与道路的性质、位置、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有关

②红线内包括车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

红线宽度:通行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预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其它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和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1)快速道(交通功能为主): 60~100红线宽度

(2)主干道(交通功能为主): 30~45m红线宽度;

(3)次干道(集散功能为主): 25~40m红线宽度;

(4)支路(生活性功能为主): 12~15m红线宽度;

3、道路设计

a .车道宽度:

一条车道的宽度

快速路:3.75米

一般道路:3.5米,路缘:0.5米

自行车道宽度:1.0~1.1米/条;一般4条以上可以设独立车道

车道数×每条车道宽度(3.0~4.0米)

机动车道宽度:一条3~4 米,双车道7~8 米,四车道14~15 米

专用非机动车道最小宽度为2.5米。

纵坡确定

最大纵坡

道路等级与速度

自然条件(海拔、地形、气温)等

快速路4%—5% 主干路5%—6%

次干路6%—7% 支路7%—9% 非机动车 2.5~3.5%

最小纵坡

排水需要,其值为0.2~0.5%。

一般情况下0.5%,困难情况下0.3%,特殊困难时0.2%。

b).车辆停放方式

1)平行停车方式

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是路边停车带

或狭长场地停放车辆的常用形式。

驶出方便迅速,单位车辆停车面积较大。

2)垂直停车方式

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垂直,用地紧凑,是

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3)斜向停车方式

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呈30o、45o、60o或其它锐角斜向布置,斜向停车带的宽度随停放角度和车

身的长度有所不同。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

优点:车辆停放灵活,驶入驶出车位均较方便;

不足:单位停车面积较大。

现代步行街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代步行街区-------仅仅为了吸引顾客

2.第二代步行街区-------体现了对步行者的关怀

3.第三代步行街区-------成为社会活动中心

一、设计步行街的原则

通盘考虑的原则

人性化尺度的原则

区域性限制的原则

三度空间规划的原则

精致处理的原则

主题性设计的原则

二、步行街(区)的特征

研究现代步行街的基本特征、要求,重点在于

它具备其他商业空间所不具备的吸引力,即它不仅给

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美的购物场所,而且为人们的社会

交往、信息传达以及文化传统的表现给予一个具有特

色的环境。因此,要从人们的购物行为、心理以及空

间感知等诸多方面的分析才能不断丰富与充实构成内

容、完善设计方法和体现环境特征。

人们在步行商业街的行为表象,常表现为运动、集

聚、独处等几种,各种不同行为表象是分析、构成步

行商业街特性的出发点。

例如,交往集聚空间的条件包括:

1)应考虑一定的生理要求,如冬季挡风御寒,夏季防晒、

遮雨以及休息的设施;

2)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视觉交流,既要由点观景,又要吸

引外界注意,形成集聚;

3)空间有适当的限定,如必要的围合或标志,增加安全

感、认同感与依托心理。

4)避免交通干扰

三、现代步行商业街(区)设计

(一)现代步行商业街设计的相关因素

1. 文化因素

1)文化价值观与活化商业空间

研究文化价值观的多面性,以在现代步行商业街设计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处理形式风格与功能内容的关系,即要在以现代功能、技术和形式风格去创造新型商业空间的同时,考虑文化价值的大众需求和传统内容。

2)环境形态

①对原有建筑环境分析

从文化性、经济性、象征性三方面,对原有建筑

做分类、处理,即对原有建筑的历史保护价值可利用

性以及标志性作用等进行评价和分析,以供设计中选

择。

各种布局形式都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入口广场与街道设施的景观化设计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分析,环境与商业具有互为推动、促进的作用。这种“环境——商业”的互促原则,要求步行商业街(区)的环境设计,包括广场与街道的环境,在方便人购物的同时,应具有休息、游览、娱乐、遮蔽等多种功能和社会效益性,以便吸引更多的城市居民和观光旅游者。

2. 恰当的规模

具研究分析,在自然环境中,步行距离以400~

500m较合适;在遮蔽雨雪的环境中,有魅力的步行时

间为10分钟,距离是750m。

步行街由于设施条件、地区差别以及种族、性别、

年龄、习惯的等不同原因,其规模确定也不相同。日

本的步行商业街平均距离是540m;美国为670m,最短为130m,欧洲为820m。

步行商业街(区)的空间主要由三种空间组成:

1)流动空间

引入人流、并为人流提供流动条件的连续空间。

2)集散空间

步行街(区)的集散空间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区)出入口处为人流进出、交汇的集散空间;

另一种是在大型商业服务、娱乐休憩设施附近的人流

集散空间。

3)停留空间

主要是为人流在相对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暂短停留休息而提供的空间,休息往往又结合进餐、聚会、交谈、交流信息等活动而进行。这类空间布置有绿化、

水面、喷泉、雕塑等以休息、观赏为目的的设施和其

他服务性公用设施。

临夏州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临夏州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临夏州交通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班级:综文101班 姓名:朱国瑾 学号:2

关于临夏州交通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键字:临夏州道路交通安全 内容摘要:临夏州人口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驾驶员人数的增多,乡村道路里程的延伸,导致我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严峻。人的因素、车的因素、道路条件和道路环境影响我州道路交通安全。 导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趋近于使用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机动车的身影,它们驰骋的姿态为我国城市化增光添彩。人们在享受舒适出行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环境。为了更加了解临夏州的交通现状,对临夏州的交通现状进行彻底的分析,我以个人微薄之力对于临夏州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地点:临夏市东站、西站、南站 调查对象:乘客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13年1月12日-2013年1月20日 调查人:朱国瑾 正文: 一.临夏州道路交通安全概况 临夏州公路总里程达4341.493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12.266公里,三、四级公路2394.3公里,全州123个乡镇中全部通等级公路,通油路的乡镇116个,占94%;全州1149个行政村全部通汽车,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818个,占71%,通油路的村达521个,占45.3%。 人口的增加,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驾驶员人数的增多,乡村道路里程的延伸,导致我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严峻,现有的路面有效警力和交通安全管理模式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据调查,我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如下薄弱环节:

社会实践调查方案(交通情况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方案 经济学院经济大类113班beyond组 组长:张婷 组员:张婷,张热,张晓敏,唐美佳,卢典朝,周春琴, 调查题:贵阳市交通拥堵情况及对策思考 一:调查背景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国内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然而车辆却越开越慢。贵阳市中心城区的交通堵塞由来已久,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均无建树,收效甚微。由于行驶车辆与日巨增,现今交通状况很不乐观!车辆行驶,“三步一停、五步一止”,“大街小巷、乱停乱放”,“中心城区、喇叭声声”,使人烦闷不已! 二: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的调查大体了解贵阳市周边车辆通行的基本情况,并探讨解决方法,最终形成书面报告。 三:调查内容 1.贵阳市喷水池附近高峰期车流量及时间 2.贵阳市喷水池附近日均交通拥堵次数及时间 3.贵阳市喷水池附近非高峰期车流量及时间 4.贵阳市喷水池附近道路建设情况 四: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将采用: 1.访谈法(随机访问市中心附近的居民、学生和司机等对交通 的看法) 2.观察法(选取适当的地点观察当地车辆通行状况,并做好记) 3.问卷法(在市中心发放问卷)

五:调查假设与理论框架 1.调查假设:贵阳市中心附近良好的交通状况是因为合理的道路布局及良好的车辆通行(三元假设)。 1.理论框架: 六:调查地域和调查时间安排 调查地域限于大道,xx大道,xx大道和xx广场。 调查时间:持续十二周左右。(周末) 七:调查人事安排及规章 1.人事安排: 小组位六名成员将分成三个小队,分别负责7:30——11:00,11:00——14:30,14:30——18:00这三个时间段的观察和访谈任务。 2.人事制度: ●在调查过程中小队需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小队成员以十 五分钟为单位记录该时间段内车流量、车辆通行状况和通 行车辆类型(货运车、轿车、公共汽车)。 ●小队成员工作需认真客观,小队之间的交接需无缝进行, 如果接替的小队没有及时交接,上一小组需主动承担任

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展望

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 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 交通问题日益显现。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我国人口众多、路网不完善、道路不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大量存在 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 在中国部分大中城市里 摒弃旧有的控制方式 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虽然在整体规模和层次上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 但部分领域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位置。目前 我国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已不单单是对交叉口信号灯进行控制 而是集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和干线控制以及现代城市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于一体的混合型交通 实现区域信号控制和城市高速公路集成控制。 我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思路在我国的交通控制系统的进步行程中 若只依赖被动、微观和静态的传统模式的控制策略显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必须突破传统信号控制的研究方法 控制思想上要由被动控制向主动自适应控制发展 控制技术上要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控制规模上要由微观、中观控制向宏观、微观结合控制发展 控制模式上要由静态控制向动态诱导控制发展 发展方向上要以我为主 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交通控制系统。概而言之 要充分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加强对城市先进交通处理系统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研发。具体表现为 1、研发城市交通智能控制集成系统 2、基于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3、基于混合交通流的信号控制系统仿真评价 4、基于信号控制系统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5、在技术上大幅度提高信号机的智能水平,加快其反应功能和对交通状况变化的适应度 有利于局部拥堵交通流的快速疏导。在未来城市交通控制中 根据交通流的疏密程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例如 交通流不大且稳定的路段采用定周期控制的智能交通控制方法 反之在交通流较拥挤且变化较大的道路 大多数情况 则采用交通系统建模、实时检测交通数据 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和协调理论以及运筹学的优化方法产生随交通流变化而实时变化的动态反馈控制方法。但是 这种动态控制方法采用很多实时参数 其模糊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建模工作非常困难。于是 我们可以引进人工智能的方法 目前 模糊逻辑控制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响应车辆信号的控制方法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 模糊逻辑算法能够以不同的水平层次运用于交通信号控制。模糊逻辑算法一方面可以方便的集成到传统算法中 并可以取代一些类似于车距、车流密度等交通变量中的复杂和非线性的关系 另一方面模糊逻辑算法也可以不需要获得精确的模型就可以辨识交通流模式并给出最佳交通信号配时。采用模糊控制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分为中央控制级和路口控制级两级。路口车辆检测器可实时检测交叉路口各方向车流信息 并且将此信息通过串行通讯方式传输到路口的控制基站 再远程通讯到中央控制机 中央控制机根据各路口的车流量信息实行区域协调模糊控制 当然 路口机也可在脱机情况下自行采用实时模糊控制的方式或多段控制方式进行单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 我国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综合分析国内外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结合我国城市道路及交通的实际情况 同时也对今后城市交通与道路建设的发展的前瞻性考量 我国道路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模式应具有如下功能 1、多模式化。首先从系统结构上吸收集中式scOO 、分布式SCA等智能交通系统的长处 在控制范围内各个区域采用灵活可转换的系统结构,使系统结构根据交通流的区域变化而改变。此外充分根据不同地区实时交通情况,对路口能力最大、延迟时间最短等作为遴选不同系统的参考标准。 2、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作为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所承担的工作不仅仅是对交

郑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郑州市区道路交通状况调查问卷的结项报告 引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趋近于使用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机动车的身影,它们驰骋的姿态为我国城市化增光添彩。人们在享受舒适出游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每天早晨七点至八点,以及傍晚四点三十分至六点这两个时段,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哪一个路口,都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堵车现象,即使有交警在道路中央指挥,庞大的车流量还是使道路造成了瘫痪,甚至经常引发一些或大或小的交通事故。在郑州,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环境。 一.郑州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概述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强劲发展,机动车辆增长呈现迅猛之势,尽管政府投入巨资新修和拓宽改造了大量道路,但是,目前在市区局部区域和部分道路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行车难”问题严重。目前,郑州市共有658个路口,其中信号控制路口400处,智能信号控制路口130个,监控路口路段为62处。市区双向6车道以上道路34条,双向4车道道路38条。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市区多为双向两车道的道路,承载流量能力较弱。三环以内,贯通道路可以概括为5横3纵,东西横向贯通道路5条,其中全程贯通的道路2条:农业路和航海路,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金水路、中原路、陇海路;南北纵向贯通道路3条,没有一条全程贯通,间接贯通的道路3条:花园路—紫荆山路、嵩山路、桐柏路。截止 2012 年底,全市共有公交车线路为257条。2012年新开公交线路26条,更新、增加公交车辆1 100辆,年末实有公交车5548辆,比上年增长5.3%;城市公交客运量达9.8亿人次,增长7.5%。笔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郑州市频繁出现交通拥堵现象的路段有:金水路全线,西环(长江路至中原路),紫荆山路(金水路至商城路),文化路(文劳路至国基路),南三环

0264现代交通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重点

《现代交通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重点 本门课程的复习重点如下: 一、虚拟闭塞、移动闭塞的概念;移动闭塞技术年的优势。 答:1、虚拟闭塞是准移动闭塞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设轨道占用检查设备,采取无线定位方式来实现列车定位和占用轨道的检查功能,闭塞分区是以计算机技术虚拟设定的。 2、列车间的最小运行间隔距离由列车在线路上的实际运行位置和运行状态确定,闭塞区间随着列车的行驶,不断地移动和调整,故称为移动闭塞。 3、移动闭塞具有如下优势: (1)可实现双向、连续通信,且信息量大 (2)进一步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载客量 (3)工作稳定性不受环境影响 (4)建设和维护费用低 (5)节能 (6)可靠性高 二、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定义。 答:自动导向交通系统是一种狭义的新交通系统。通常把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计算机控制,自动驾驶的胶轮车辆单车或数量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运输系统,称为新交通系统。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定义及作用。 答: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是指用于控制、监督、执行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安全,以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集列车运行控制、行车指挥、设备监测和信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控制系统。 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除了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缩短行车间隔外,还起到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综合运力和服务质量的作用。

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组成及作用;叙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趋势。 答:组成及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常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C ( Automatic Train Con - trol )系统和联锁IS (Interlocking System )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维护等,是一个高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发展趋势:通信信号一体化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信号技术发展所依托的新技术如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技术标准是一致的,属于技术发展前沿科学,为通信信号一体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随着当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通信信号系统发生了重大变化,车站、区间、列车控制以及行车调度指挥自动化的一体化,通信信号系统的相互融合,冲破了功能单一、控制分散、通信信号相对独立的传统技术理念,推动了通信信号技术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重新规划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结构与组成,为列车运行控制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目前,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BTC )系统代表着未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的发展趋势。 五、请对北京地铁10 号线进行简要描述。 答:北京地铁10 号线是一条由西北至东南的轨道交通半环线,线路全长犯.945 km ,其中地下线32 . 095 km ,路堑及地面线0 . 85 km 。全线共设车站28 座,其中地面站 1 座,地下站27 座。地铁10 号线一期包含奥运支线工程,全部是地下工程。奥运支线全长 5 . 91 km ,共设 4 座车站,南起熊猫环岛,北至奥体森林公园。 六、常用的测速方法,叙述.多普勒雷达测速的原理。 答:常用的测速方法有以下三种:测速发电机、.脉冲速度传感器、多普勒雷达 多普勒雷达测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列车的运行速度。在车头位置安装多普

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Array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学院:设计学院 学期:2015—2016(2)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景观设计 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的资料,分析受访者对徐州目前交通现状的总体评价,徐州交通 拥堵的成因及治堵措施的效果,总结出城市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为进一步全面解决徐州

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现状;交通拥堵;缓解拥堵;徐州交通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徐州为例, 徐州有890多万人,徐州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13154万辆,增长到2015年26723万辆。数字的增长最直观地表现在堵车频率的增加。而徐州的交通资源配置尚未到位,地铁正准备建,快速路网未成形;每年还有30 万人在驾校苦学,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因此,徐州交通拥堵将进入常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限行、限购、拥堵费……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尝试运用多种行政或市场方式来缓解人们对日益严重的拥堵的抱怨,但效果不彰,不少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因此,如何破解徐州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分析徐州治堵现状,立足于长远目标开出缓解拥堵的良药,这正是本课题调查研究之所在。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徐州市的交通状况,分析了徐州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并且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解决办法,必将为徐州交通状况的改善做出一份贡献。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调查研究时间:2016年7月16日 2、调查研究地点:徐州市九里区 3、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图表法。 4、调查研究具体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3)安排具体事项 (4)展开问卷调查 (5)筛选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对象(徐州)简介以及公路概况 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徐州地处南北方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历史上有11位徐州籍皇帝。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中国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徐州是苏北最大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

农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加快农村交通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目前,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活动和农民生产生活中,公路交通是农村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繁荣、农业进步和农民发展最基本的公共产品,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福利设施、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支撑,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正是由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具有广泛的外部效应,“要致富,先修路”已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所以,当前农村公路交通情况的改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 一、农村交通运输在近几年取得的发展。 市政府连续四年把建设农村公路作为为百姓办实 事的十件实事之一。各县市区紧扣目标任务,打好农 村公路建设攻坚战。浠水县2009年计划建设完成524 公里通村公路。至当年七月,已完成路基392公里, 硬化路面289公里;蕲春县已计划修建561公里通村 公路,届时将新增62个行政村通水泥路。武穴市梅川 镇政府精心编制发展规划、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投入 资金500多万元,对道路交通、生态绿化、土地利用、 安全饮水、产业发展、农业水利等10个方面内容进行 了全面详细规划。实施了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梅川”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梅川城区为龙头,以柳界线、武梅线、梅马线、梅横线、四条交通主干道为骨架,以公路沿线31个村和部分中心村为主阵地的“点、线、面”相结合的试点工作之路,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红安县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攻坚战,对19个不通公路的边远山区贫困村,实行政府扶持、部门包保责任制,力争实现全县“村村通”。英山县重新组建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强化监督措施,落实政府监督职能,加强通村工程质量监管。近几年来,英山县积极抢抓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机遇,通过试点示范、片带开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县80%以上的农户新建或改建了楼房,7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99%的村实现了通村公路硬化。其他县市也都围绕通村路建设任务“结零”目标,加大落实力度,加快推进建设。农村公路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市交通局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的文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养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工作,质监站加强质量巡检,坚持一月一通报,建设质量逐步提升。 2、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曾经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自行车被大量的摩托车和少数面包车代替。据了解每村85%以上的家庭都配备了摩托车,出门较方便。 二、农村交通仍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农村交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主要表现在: 1、交通事故频发。2009年5月28日16时50分,麻城市龟山乡九里冲地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21名幼儿的面包车被随后一辆满载灰砂砖的农用车追尾撞翻至右侧山崖5米多深的水沟,农用车一同坠下水沟将面包车压住,酿成惨祸。事故造成l名幼儿当场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科)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2010级秋季开放教育 交通运输大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课程开放专科)专业规则说明 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掌握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实际运作能力。 二、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课、职业核心课、专业/职业延展课。 三、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5学分。 1、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学习指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经济数学基础1、英语Ⅰ(1)。 2、选修课:英语Ⅰ(2)。 (二)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1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23学分。 1、统设必修课:管理学基础、管理线性规划入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2、统设选修课: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2、非统设选修课:专业英语(城市轨道)、运输经济学。 (三)通识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4学分。 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该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的最低毕业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本模块包括选修课:影视鉴赏、实用写作、广告艺术、家庭教育、社交礼仪、地域文化(专)、个人理财、实用法律基础。 (四)综合实践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6学分。 1、统设必修课:毕业作业(城市轨道)、专业见习(城市轨道)、综合实训(城市轨道)、职业技能实训(一)。 2、统设选修课:职业技能实训(二)。 该模块由西安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能免修。 (五)职业核心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34学分。 1、统设必修课: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客 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2、非统设选修课:票务组织、公共交通、市场营销学。 (六)专业/职业延展课 该模块中央电大考试最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6学分。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西方经济学、企业运营与发展、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基础。

长沙市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

长沙市交通状况调查及分析报告 城市的交通系统就像一个城市的血脉,是保持城市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长沙位于华中地区,是湖南省会,顶多就是一个中型城市,但是长沙的交通拥堵现状却可以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提并论。本文简述了长沙的交通状况,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来寻求解决的方法,希望能为解决长沙市交通问题,为促进长沙市城市交通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截至2009年末,长沙市总人口量为664.22 万人,根据调查2010 年,长沙市(含5区4县市)机动车保有量达97万多辆。到2011年,长沙市交警部门称,长沙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00 万辆大关,其中6 成以上为汽车,经计算可知每6.6个长沙人就拥有1 台机动车。可以说,长沙的汽车已进入大众普及阶段。到目前为止,长沙拥有公交运营线120多条,路线总长度达2000多公里,营运车辆有3900 多辆,公交从业人员近万人。但是公交车平均速度为20 公里/时,上下班时甚至只有10-15公里/时。按照北京等大城市的拥堵标准,时速20 公里以上的平均时速属于绿色交通,时速15至20公里之间是拥堵黄色预警信号,而时速低于15 公里属于拥堵红色预警。有专家称,目前长沙主城区在下班高峰时段,时速已低至16 公里。从以上种种现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长沙的交通状况,即人多车多路堵,具体表现为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大,交通堵塞严重,公交优势不明显。下面就具体

交通状态做简单阐述 问题之一:道路网增长速度赶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 在《2009长 沙市交通状况年度报 告》一文中有这么一张 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 看 到2009年,步 行和公交车是 长沙市居民出 行选择的最主要方式,分 别占总出行的35.8%和23.0%。电动自行车 和小汽车在居民出行中也占据了15.7%和11.2%的较大比重。根据长沙市规划局的统计,近十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一直保持15.5%年均高增长率。其中,200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74.6万辆,比上年新增15.2万辆,增长率达到25.6%,机动车平均每日增加416辆。尽管长沙市近几年来一直大力建设畅通工程,修路的速度却赶不上机动车增加的速度。2010年,城市轨道一、二号线、长株潭和长益常城际铁路、过江通道、东二环改造、城区交通疏导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和全面铺开,更是对长沙市的交通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近几年长沙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长,小汽车出行比重已由2007 年的9.7%上升至2009年的11.2%而长沙的道路网增长(长度、面积、密度的综合)却不到5%,交通供需不平衡必然造成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选择 摘要:换乘方式首先取决于两条线路的走向和相互交织形式,一般有垂直交叉、斜交、平行交织等多种形式,可分为同站台换乘、结点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等基本形式。 关键词:站厅换乘站台换乘同站台换乘“十”字换乘“T”换乘“L”型换乘平行换乘通道换乘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交通拥挤、行车难、乘车难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发展大运量、快捷、安全、准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网络也正逐渐形成。在线路建设的过程中,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与换乘效率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运营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换乘问题没有解决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国外轨道交通系统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换乘方式,合理地设计轨道交通的换乘系统,使得轨道交通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换乘的概念及原则 1.1换乘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是指出行者为达到目的地,进行轨道交通间的换乘或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换乘的一种行为活动。轨道交通换乘主要包括: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换乘、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的换乘、轨道交通与私人小汽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换乘。本文中的轨道交通换乘特指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 1.2换乘遵循的原则 确定轨道交通的换乘形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换乘客流量的需求: ②调整线路方向,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③尽是缩短乘客的换乘步行距离、换乘时间;

精选-交通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 交通情况调研报告(1) 城市交通是城市品味和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促进我区三创三评目标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区委、区政府于近日就我区城市交通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东区交通基本情况 我区的交通网络主要是由公路和铁路两部分组成,本次调研重点是公路交通网络。湘东,与湖南的长、株、潭经济区毗邻,是江西的西大门,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昌金高速公路、320国道自东向西横穿全境,319国道由北向南贯穿全境,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30公里,距省会南昌290公里,周边可与莲花、芦溪、安源、上栗及湖南攸县、醴陵相接。目前,境内拥有公路总里程1615.55公里(不包括城市道路),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89.3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及连接线2条14.629公里,国道2条41.846公里,省道3条102.202公里(待定),县道14条242.267公里,乡道34条186.257公里,村道818条1028.349公里;拥有一级公路18.328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3.106公里,三级公路69.865公里,四级公路675.797公里,等外公路737.659公里;拥有沥青路126.291公里,水泥路762公里,砂石路727.259公里;拥有桥梁291座计4392延米。到20xx年底为止,全区132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

二、湘东区交通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网是我区经济、社会、综合运输以及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尽管我区公路网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路网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能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迅速提高的客观要求。湘东区公路网仍然是湘东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路网发展不平衡,通畅深度不够 我区公路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核心的地带,呈放射性地向核心外围地域分布,造成了路网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东桥、广寒、白竺三个山区乡镇,路网发展相对滞后。全区132个行政村虽然已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即到村委会所在地已通油(水泥)路,但通自然村的公路大部分是泥砂路,通畅深度不够。 (二)路网等级较低 湘东区路网的技术水平偏低,到20xx年底止,全区三级以上公路为202.094公里,仅占全区公路总里程的12.5%,而四级和等外公路达到1413.456公里,占总里程的87.5%,低等级公路相对较多,这远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速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应是路网建设的急中之急。 (三)路网结构有待改善 目前,我区的路网框架已初具规模,全区三横两纵的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三横包括骨架公路昌金高速、干线公路320国道及白竺

交通运输调查报告.docx

交通运输调查报告 加快铁路专用线运输工作,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就业的重大举措,下面小编收集了关于交通运输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篇一: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铁路专用线是企业连接铁路的桥梁和枢纽。如何加快铁路专用线运输工作健康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已成为我市当前经济建设思考的重大课题。加快铁路专用线运输工作,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就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货物流通,扩大企业有效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对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娄邵铁路正式通车,我市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专用线邵阳石油站铁路专用线。后历经50多年发展建设,全市共建成了20余条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20**年后因企业改制,个别专用线合并或停用,现我市共有合法审批手续的铁路专用线19条,其中在我市双清区16条,邵东县2条,大祥区1条。目前在双清区经营这16条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单位)有19家,总占地面积约2376余亩;铁路轨道31条,总长度公里,有效长度公里,占地面积在300亩左右;拥有大小货场48个,仓库面积万平方米,职工4202余名,装卸人员约800人。铁路专用线距离车站

最远的为三七五专用线,距离为公路;最近的是六三三专用线,距离为605米。轨道最长的铁路专用线是中央储备粮邵阳直属库专用线(共用),其轨道数为2条,有效长度为公里,专用线末端距离车站公里。 二、经营现状 我市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工、农业生产基本资料的运输重任,对经济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铁路专用线经营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送出的货物有非矿、矿建、金矿、粮食、化肥、鲜活、食品、纺织品、纸浆、木材、工业机械、农副产品、文教器材、日用百货等十余个品种近百种产品;运进的货物有成品油、润滑油、沥青、钢材、矿建、水泥、木材、棉花、化工、工机、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粮食、食品、皮棉、鲜活、饮食品、纸及纸制品等二十余个品种上百种产品。据不完全统计,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95%以上尿素、钾肥、成品油、润滑油等基本生产资料和60%以上的饲料、钢材、棉花、纸浆等原材料的运输任务。我市大型企业湘窖酒业的酒精原料、酿酒的粮食等全部是通过铁路专用线运输的。据统计,20**年市区货物运输总量经估算大约为1500万吨,铁路专用线运输总量近140万吨,铁路货物运输仅占比重只有约10%,铁路运输总营业额7000余万元,税收近230万元,铁路运输业在我市运输业乃至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交通安全状况的调查研究性学习

交通安全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交通安全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小组长:田野 研究小组成员:付蓉、成煜珍、刘国梁、王鹏、刘华婷、李坤、李梦梅 指导教师:景栋 摘要:本研究首先通过探讨交通安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明确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其次,对本地居民的交通意识和本地交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本地居民的交通意识情况以及本地的交通情况;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与讨论,对这些情况做了客观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告诉我们:交通的发达,虽然带给了我们生活方便与享受,但只有真正注意交通安全,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幸福!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广饶县日新月异。马路的拓宽,公路的修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繁多的。目前居民未能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出现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而正是因为这些小事,引发了一桩又一桩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所以,提高居民的交通意识,加强交通管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 二、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调查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情况,并进行分析。 了解交通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 让居民了解、重视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为交通发展献计献策。 三、课题的探讨过程 (1)探讨交通安全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交通事故过去和现在,在我国重大事故发生中,不论次数还是造成危害的严重性,都是第一位的,触目惊心的。为什么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呢?综合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交通涉及每一个人,安全意识强者,交通就可以给你带来方便和效能;安全意识差,它就可能给你带来危害和痛苦。目前,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违章行车(走)、违章载重(客)、违章乘车等行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抵制违章行为,那么我国的交通状况,将会出现根本性的好转。因此,逐步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是扭转交通事故频发被动局面的重要措施。 2.驾驶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国教育状况比较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好转,决定了当前大部分驾驶员的素质不高。同时,在驾驶员培训、考核中,培训课程、方式方法、考试内容、程序、严格程度等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过程,因此,在现实中,驾驶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紧急状况下,如何正确采取果断措施等因素都影响交通安全。 3.人为降低车辆的安全性能。如车辆带病上路,唯利是图;随意改装车辆,擅自变更车辆的构造、用途,有的随意装修报废车辆,有的任意加宽加高加长等;车辆核定载重时,有些车辆制造厂,为了迎合购车者逃避或少交有关税费的要求,将按国家标准规定、实际载重量大的车辆,出厂时核定载重量比实际载重量小。 4.部分损坏路面的修复和路标完善更新不及时。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增大,车速的提高,原来建成的道路的技术要求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改造又不能跟上;另一方面损坏的路面、标志牌、防护墙等没有修复和完善,险要地段尤其突出。

济南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

济南市交通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社会实践 教师名称胡燕 姓名王保成 学号 20111000341 专业地质工程(岩土钻掘方向) 所在院系工程学院 班级 051113 日期 2013年8月

济南市交通状况 调查实践报告 工程学院 051113班王保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趋近于使用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机动车的身影,它们驰骋的姿态为我国城市化增光添彩。人们在享受舒适出游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在早晨七点至八点,以及傍晚四点三十分至六点这两个时段,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哪一个路口,都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堵车现象,即使有交警在道路中央指挥,庞大的车流量还是令道路造成了瘫痪。在济南,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环境。 一、调查概述:为了更加了解济南的交通现状,对济南的交通现状进行彻底地分析,我以个人微薄之力对于济南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地调查各大道路及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调查地点包括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历山路、泉城路、济洛路、北园路。调查方式为普查,即在计时开始后,通过划“正”字的方式记下通过该调查地点的车辆数目,并明确划分出车辆的类型,计时结束后统计出车辆数目。调查结束后,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统计,对于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做好“大学前教育”的相关工作。 二、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3年8月5日-2013年8月9日。 2. 活动地点: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历山路、泉城路、济洛路、北园路。 3.活动地点概况 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 经十路,东起山东省团校与济王公路相接处,西经历山路、穿津浦铁路至段店桥,长9346米,中段(历山路至纬十二路)系市区内环路南段。 1941年新辟广场东沟至营市街路基,宽16米。1949年后,经多次向东延伸、加宽和铺装路面,并把营市街至段店桥路段并入形成该路。1972年起展宽段店桥至纬十二路路段,1973年展宽纬十二路至胜利大街路段,1977~1978年展宽胜利大街至历山路路段,1984年展宽历山路至省团校路段。段店桥至营市街路幅宽35米,其中车行道23~30米,两侧人行道各2.5~6米(铺装3米);营市街至济王公路路幅宽50米,其中快车道15米,两侧绿隔带各2米,慢车道各7.5米,人行道各8米(铺装2~3米)。历山路口以东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为2∶8灰土基础15厘米,水泥砂浆3厘米,上铺水泥花砖。历山路口至营市街路面快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铺水泥花砖。营市街至段店桥(除立交道外)路面是沥青混凝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不能只强调单一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而忽略轨道交通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衔接;或只重视单一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和工程设计层面上的研究,而忽视轨道交通系统内各条线路之间的整合。 通过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提高轨道交通集聚和疏解客流的能力,为乘客提供快捷、方便、舒适、安全的换乘环境,为城市枢纽地区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开发环境,最终实现城市综合客运交通系统的最佳运输效益和效率。 一、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的换乘 1、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紧密衔接的公交换乘枢纽,实现立体化“零换乘”。一方面,尽可能地为客流量大的综合枢纽站和一般枢纽站提供衔接公交站场的用地,设置公交换乘枢纽,通过立体换乘通道实现立体化衔接和“零换乘”;另一方面,根据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交停靠站的分布,在不影响道路交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公交停靠站与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口的距离(如有必要,可设置立体步行换乘通道),缩短换乘时空距离,方便乘客换乘。 2、调整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客运走廊的公交线路,形成相互支援、优势互补的公共交通网络,稳步提高公交出行比例。结合道路的结构和功能,从“线、面”两方面优化重组公共交通系统资源,实现常规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优势互补。 3、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组织短途接驳公共汽车,加强对大型公建、主要居住区等客流的收集,延伸网络的辐射。 4、依据车站地位的不同,设计衔接形式。 (1)综合枢纽站。综合枢纽站一般采用先进的设施和空间立体化衔接,合理组织人、车流分离,以使人流换乘便捷,车流进出顺畅,便于管理。 (2)大型接驳站。大型接驳站是指位于城市轨道交通首末站、地区中心及换乘量较大的车站的换乘点,在此布置的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主要为某一个扇面方向的地区提供服务。 (3)一般换乘站。一般换乘站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中间站的换乘点,一般多位于土地紧张的市区。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量大的特点,将公交车站设置成港湾式停车站,并尽可能地靠近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 一、填空题: 1.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__________。 2.地铁设计规范中,采用的超高峰系数为__________。 3.我国大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基本上在__________次/(人·日)左右。 4.列车折返方式根据折返线位置布置情况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站台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布置图形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城市轨道交通的钢轨的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8.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运营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按结构型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暗挖法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自动售检票模式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城市轨道交通的站间距在市内繁华区一般可控制在_____公里左右。 13.轨道交通高压供电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4.世界上拥有地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是__________。 15.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6.轨道交通线网构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7.设计能力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要素。 18.轨道交通乘客使用空间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9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一般选择在______________地区。 20.城市轨道交通敷设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运行图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单轨铁路系统 3.制动装置 4.钢轨 5.轨道电路 6.棋盘式线网 7.运用车辆数8.临时停车线 9.受流装置10.车辆结构速度 11.轨道交通12.地铁 13.转向架14.轴重 15.自动闭塞16.岛式站台 17.车辆段18.站厅换乘 19.车体20.全日行车计划 21.牵引网22.设计能力 23.大型接驳站24.一般换乘站 25.动车组全周转时间26.技术速度 27.旅行速度28.可用能力 29.列车/车辆能力30.轻轨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种类。 2.城市轨道交通的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 3.简述列车自动操作系统的功能。 4.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包括哪几个部分 5.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6.简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的原理。 7.轨道交通车站按运量大小可分为哪几种

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汇总

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汇总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Array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学院:设计学院 学期:2015—2016(2)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景观设计

徐州市交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的资料,分析受访者对徐州目前交通现状的总体评价,徐州交通拥堵的成因及治堵措施的效果,总结出城市交通组织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为进一步全面解决徐州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现状;交通拥堵;缓解拥堵;徐州交通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挤及堵塞现象,加上城市车辆数目的急剧增长,车辆与路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以徐州为例, 徐州有890多万人,徐州汽车保有量从2010年13154万辆,增长到2015年26723万辆。数字的增长最直观地表现在堵车频率的增加。而徐州的交通资源配置尚未到位,地铁正准备建,快速路网未成形;每年还有30 万人在驾校苦学,随时准备加入这座没有交通平峰的城市。因此,徐州交通拥堵将进入常态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一线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限行、限购、拥堵费……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尝试运用多种行政或市场方式来缓解人们对日益严重的拥堵的抱怨,但效果不彰,不少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因此,如何破解徐州城市的交通拥堵难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分析徐州治堵现状,立足于长远目标开出缓解拥堵的良药,这正是本课题调查研究之所在。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了徐州市的交通状况,分析了徐州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并且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解决办法,必将为徐州交通状况的改善做出一份贡献。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1、调查研究时间:2016年7月16日 2、调查研究地点:徐州市九里区 3、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图表法。 4、调查研究具体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2)设计调查问卷 (3)安排具体事项 (4)展开问卷调查 (5)筛选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三、调查对象(徐州)简介以及公路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