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交朋友 习题(含答案)

我与父母交朋友 习题(含答案)
我与父母交朋友 习题(含答案)

我与父母交朋友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2题:

小华的心理()

A. 是逆反心理,是消极的

B. 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

C. 是正常的,同学都是这样的

D. 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2. 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 逆反心理都是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B. 逆反行为都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C.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一概都是错的

D. 逆反心理都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3. 在家庭生活中,能够正确听懂父母的语言也是与父母有效沟通的一种艺术。下列对父母语言理解正确的是()

A. 我不爱弹琴,妈妈说,“现在不认真学点特长,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妈妈说我将来没有出息

B. 半夜从网吧偷偷溜回来,爸爸说:“你还回来干什么?你把网吧当家算了!”--爸爸想把我赶出家门

C. 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冼.”--妈妈乐意我的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D. 爸爸送我去学校,临别时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有什么事情就及时跟爸妈说.”--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情爸妈都会帮我搞定

4. 调查显示“孩子不听话最令父母焦虑”,不听话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对于逆反心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父母太强势,不尊重子女的个性

B. 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用在意

C. 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

D. 子女观点太片面,不能理解父母的爱

5. 上初三的小文因为有事放学回家迟了,妈妈看见小文回来后大为光火,对女儿气愤地说道:“你就是不照顾别人,只想到自己”.下列小文的哪些沟通语言你认为比较好。()

①“妈,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解释一下吗?”②“妈,你只想着发火,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③“妈,对不起,让你为我担心了!”④“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干嘛什么都要打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6. 小刚是个调皮鬼,经常做错事,惹得父母生气,可是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当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会帮父母做事,还会赞赏父母,父母能不喜欢我吗?”这告诉我们()

A. 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

B. 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

C. 小事做错没关系

D. 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

7.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经常会产生一些“爱的冲突”。下列对于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父母认为我们长大了,对我们的关爱减少了

B. 逆反心理,孩子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

C. 父母在管教方式上有不当之处

D. 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8.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小华的心理是()A. 是逆反心理,处理不好会对自己和父母造成伤害 B. 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 C. 是正常的,无需理会 D. 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9. 产生上题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小舟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上存在着差异

②两代人在年龄上存在着差异

③两代人在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上存在差异

④小舟父母的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时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冲突,正确的做法是()

A. 不理不睬,冷眼相对

B.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C. 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D. 控制情绪,寻求沟通

11. 小红为班级出黑板报而放学迟归了,妈妈不由分说地数落她一顿。对此,小红应该()

A. 跟母亲争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B. 显得若无其事,对妈妈不理睬,当她透明

C. 说实情,领心意,表示会让妈妈放心

D. 跟妈妈明说,我的事情你管不着

12. 对如何与父母沟通,消除矛盾和代沟,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父母商量是沟通的过程

②彼此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③略施小计,战胜父母事良方

④尊重、理解父母是沟通的关键

⑤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是沟通的结果。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13. 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也就是逆反心理太强。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 逆反心理都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B. 逆反行为是错误的,子女不应反抗父母

C. 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能一概说错

D. 逆反心理只存在于父母与之女之间

14.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2题:

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

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②为了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自尊

③独立意识增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④父母的做法肯定是不正确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5.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2题:

小华的心理()

A. 是逆反心理,是消极的

B. 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

C. 是正常的,同学都是这样的

D. 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16. 小利原来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小利已完全独立,可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了

B. 小利变得越来越不服父母的管教,越来越不懂事了

C. 父母对小利的关爱之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D. 父母对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

17. 2015年3月14日上午,十堰日报40余名记者及部分家长参加了新学期第一次小记者活动,主题是:如何与父母更好地相处?下列小记者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小刚:要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②小芳:要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小敏:要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到亲人④小娟:要坚持真理,与父母争个高低上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 他们,一只脚踏进青春期,不喜欢被父母管束,妈妈开口还没说上几句,已被“别太啰嗦”抢白:喜欢观赏自己的房门,不再把所有的心事叽叽喳喳地说出来;喜欢顶撞父母,变得“不听话”;更有甚者,选择离家出走……对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父母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B. 子女和父母在社会地位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C. 子女和父母子啊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

D. 子女和父母在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上存在着差异

19. 在家庭交往中,如果父母错怪了自己,我们应该()

A. 与父母斤斤计较

B. 非让父母承认错误不可

C. 多体谅父母,不与他们争高低

D. 不理他们,谁让他们做错了事

20. 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有()

①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

②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故意一周没有理妈妈

③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

④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真啰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1. A

2. A

3. C

4. C

5. B

6. D

7. A

8. A

9. A

10. D

11. C 12. D 13. C 14. A

15. A

16. D 17. A 18. A 19. C

20. D

【解析】

1.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B、C、D观点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

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有助于解答本题.

2.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B、C、D没有正确认识逆反心理,要辩证的看待逆反心理.故选A.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认真审题,紧扣题意有助于解答本题.

3.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学会与父母的沟通,能够使我们更快的走向成熟,减少与家长的矛盾,快乐成长.观点A、B、D都是对爸妈话的错误理解,不符合题意,排除;观点C 正确理解了妈妈的用意,融洽处理了与父母的关系,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学会与父母的沟通艺术.

本题为选择题,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掌握与父母的沟通艺术,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4.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ABD 选项都是不恰当的观点,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封闭自己,产生逆反心理.

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结合比较不同的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有助于解答本题.

5.

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就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交流;分担责任;认真倾听等.选项②④是对父母不礼貌、不尊重父母的做法.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孝敬父母,知识点:孝敬父母就要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解答该题主要应知道与父母交流沟通父母的方式,结合题意、再比较选项作答即可.

6.

本题材料小刚应该掌握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要宽容.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的观点错误,不能选;选项B的说法太绝对,不能选.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学会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

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做出正确选择.

7.

题干中的材料之所以出现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主要是由于随着自己年龄的长大,

出现逆反心理会影响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父母对待子女管理方式上欠科学,两代之间的年龄会产生“代沟”,所以BCD的说法表明了影响沟通的原因,但是我们不要认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少了,所以A说法错误,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这一知识点,要充分认识到影响与父母沟通的根本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与父母交往艺术的认识,所以要做到正确分析,明确原因所在,从而积极与父母进行交流.

8.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B、C、D都没有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故选A.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封闭自己,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有助于解答本题.

9.

依据上题的信息,小周和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小周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上存在着差异、两代人在年龄上存在着差异、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责任上存在差异;所以①②③项符合题意;④项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故选A.

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流沟通的内容,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等相关知识点.

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作出正确选择.

10.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的与父母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选项D的做法可取;选项ABC的做法明显不可取,不能选.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学会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

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结合比较不同的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有助于解答本题.

11.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主动与父母沟通,与父母真诚交流,学会理解体谅父母.选项ABD的做法明显不可取,不能选;选项C的做法是可取的,有利于缓和与父母的关系.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学会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

做选择题要认真读题,正确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准确把握题干与题支的关系,作出正确选择.

12.

分析可知,①与父母商量,②彼此了解,④尊重、理解父母,⑤换位思考、求同存异有利于与父母沟通,消除矛盾和代沟.③略施小计,战胜父母是对父母的不尊敬,不利于与父母沟通,是错误的.

故选D.

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依据教材知识,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是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

本题属于复合式选择题,采用排除法,排除掉错误项即可.

13.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A的观点过于绝对,选项B错误,有些逆反行为是正确的;选项D错误,逆反心理还可能出现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等.故选C.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封闭自己,产生逆反心理.

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结合比较不同的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有助于解答本题.

14.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④观点过于绝对.故选A.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有助于解答本题.

15.

题干中小华的心理是典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的表现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会影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选项B、C、D观点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逆反”心理这一知识点.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认真审题,紧扣题意有助于解答本题.

16.

本题材料反映了子女与父母沟通困难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我们和父母的想法会出现一些偏差,我们应该理解父母,体谅父母,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交往.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的观点明显错误,不能选.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怎样与父母交往的内容,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回报父母,学会积极主动的与父母交流沟通,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干中各选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选出正确答案.

17.

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关心、体贴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孝顺父母,不顶撞父母,克服消极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能谅解父母的过错;认真聆听父母的教诲,赞赏、帮助父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选项①②③的观点正确,符合题意;选项④的观点明显错误,我们应该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宽容父母,不能选.

故选A

根据教材的知识点“与父母交往的艺术:赞赏父母、认真聆听、帮助父母、不必与父母太计较”来回答.

要认真分析材料,明确材料考查的主旨,在准确掌握如何孝敬父母的知识的基础上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18.

我和父母交朋友活动设计

《我和父母交朋友》活动设计 在现代家庭中,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由于他们的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去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孩子们也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提供的一切,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不但会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而且更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在孩子与爸爸妈妈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让他们以朋友似的共同生活呢?由此,我开展了“我和爸爸妈妈交朋友”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体验活动,增进父母与我们的了解,使他相处得更和谐,使他们的家庭充满温馨。 一、活动目标: 情感:1、让学生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2、懂得关心父母,为父母分忧,与父母做知心朋友。 3、通过活动,对自己的成果喜悦感、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 4、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1、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情况。 2、懂的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习、生活等方面) 能力:1、培养采访、查找、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能力。 二、活动步骤: (一)了解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制作档案卡。 1、说说我的爸爸妈妈,书面测试学生对父母的了解程度。 (1)爸爸妈妈的生日分别在什么时候? (2)什么事最让爸爸妈妈开心? (3)什么事最让爸爸妈妈动气? (4)爸爸妈妈最突出的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 (5)爸爸妈妈最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6)爸爸妈妈对你寄予什么希望? (7)爸爸妈妈最关心你哪方面?(a、学习b、身体c、心灵)(8)爸爸妈妈的兴趣爱好分别是什么? 2、对父母进行观察、采访,了解父母的生日,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 3、为父母制作个人档案卡。

《线性代数》习题集(含答案)

《线性代数》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 【1】填空题 (1) 二阶行列式 2a ab b b =___________。 (2) 二阶行列式 cos sin sin cos αα α α -=___________。 (3) 二阶行列式 2a bi b a a bi +-=___________。 (4) 三阶行列式x y z z x y y z x =___________。 (5) 三阶行列式 a b c c a b c a b b c a +++=___________。 答案:1.ab(a-b);2.1;3.()2 a b -;4.3 3 3 3x y z xyz ++-;5.4abc 。 【2】选择题 (1)若行列式12 5 1 3225x -=0,则x=()。 A -3; B -2; C 2; D 3。 (2)若行列式11 1 1011x x x =,则x=()。 A -1 , B 0 , C 1 , D 2 ,

(3)三阶行列式2 31 503 2012985 23 -=()。 A -70; B -63; C 70; D 82。 (4)行列式 000 000 a b a b b a b a =()。 A 4 4 a b -;B () 2 2 2a b -;C 4 4 b a -;D 44 a b 。 (5)n 阶行列式0100 0020 0001000 n n - =()。 A 0; B n !; C (-1)·n !; D () 1 1!n n +-?。 答案:1.D ;2.C ;3.A ;4.B ;5.D 。 【3】证明 33()by az bz ax bx ay x y z bx ay by az bz ax a b z x y bz ax bx ay by az y z x ++++++=++++ 答案:提示利用行列式性质将左边行列式“拆项”成八个三阶行列式之和,即得结果。 【4】计算下列9级排列的逆序数,从而确定他们的奇偶性: (1)134782695;(2)217986354;(3)987654321。 答案:(1)τ(134782695)=10,此排列为偶排列。 (2)τ(217986354)=18,此排列为偶排列。 (3)τ(987654321)=36,此排列为偶排列。 【5】计算下列的逆序数: (1)135 (2n-1)246 (2n );(2)246 (2n )135 (2n-1)。 答案:(1) 12n (n-1);(2)1 2 n (n+1) 【6】确定六阶行列式中,下列各项的符号: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检测卷初二政治考试卷与考试题_0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检测卷初二政治考试卷与考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的心愿。徐母对徐力的严厉管教是基于对他的高期 待,这反映出()A:母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B:儿子要挑战母亲的权威 C:母亲与儿子没有血缘关系 D:母亲的观念落后于时代 参考答案: 1(本题3分) 【题目】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了矛盾,我们不能漠视,积极的做法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本题3分) 【题目】 小红是一名中学生,最近她的母亲发现小红情绪低落,整日闷闷不乐。为了了解情况,便于做小红的思想 工作,其母亲便偷看了小红的日记。小红发觉后,母女为此大吵一架,从此后关系不在融洽。你怎样评价 小红及其母亲的行为()A:理解父母,换位思考 B: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 C:和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 D: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好建议 参考答案: 2(本题3分) 【题目】 ________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8(本题3分) 【题目】 阳阳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同学冬冬真诚地向阳阳请教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为此阳阳告诉他()

①要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②要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③要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A:父母对我们的爱 B:受伤害的是父母 C:父母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 参考答案: 1(本题3分) 【题目】 小明进人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为了摆脱苦恼,他的正确做法有()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学会当自已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b”:”①②,②③,③④,①④ 参考答案: 2(本题3分) 【题目】 第Ⅱ卷(非选择题 55分) 二、问答题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对父母的崇拜、依恋、顺从减弱,而更多地寻求与同龄人的友谊,在家时间减小了,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与此同时,父母却总是把我们看作是孩子,时常唠叨叮嘱,于是与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也产生了。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 (2)你认为进入青春期后应怎样更好地与父母交往?(4分) 参考答案: (1)①我们在成长,有了自己的思想、兴趣、爱好等,而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 ②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 (2)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④对错输赢不必太计较。(本题8分) 【题目】 上小学时,小红和妈妈无话不谈,关系非常融洽。上中学后,小红和妈妈在许多事情上出现了分歧。她觉得妈妈越来越不理解她,对她管得也越来越多,她们之间很难达成共识。有一次,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商场买衣服。她妈妈看上的都很“老土”,小红坚决不要;小红看上的“新潮”,妈妈却看不惯。说不适合她,就是不给她买。一气之下,小红自己跑回家大哭一场。这以后,小红好几天都不理她妈妈。 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和妈妈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化解矛盾,消除分歧的最好方式是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你觉得小红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线性代数考试练习题带答案(6)

线性代数考试练习题带答案 说明:本卷中,A -1 表示方阵A 的逆矩阵,r (A )表示矩阵A 的秩,(βα,)表示向量α与β的内积,E 表示单位矩阵,|A |表示方阵A 的行列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设行列式33 32 31 2322 21131211a a a a a a a a a =4,则行列式33 3231232221 13 1211 333222a a a a a a a a a =( ) A.12 B.24 C.36 D.48 2.设矩阵A ,B ,C ,X 为同阶方阵,且A ,B 可逆,AXB =C ,则矩阵X =( ) A.A -1 CB -1 B.CA -1B -1 C.B -1A -1C D.CB -1A -1 3.已知A 2 +A -E =0,则矩阵A -1 =( ) A.A -E B.-A -E C.A +E D.-A +E 4.设54321,,,,ααααα是四维向量,则( ) A.54321,,,,ααααα一定线性无关 B.54321,,,,ααααα一定线性相关 C.5α一定可以由4321,,,αααα线性表示 D.1α一定可以由5432,,,αααα线性表出 5.设A 是n 阶方阵,若对任意的n 维向量x 均满足Ax =0,则( ) A.A =0 B.A =E C.r (A )=n D.0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与巩固·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与巩固·函数及其表示方法(基础) 【学习目标】 (1)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初步掌握换元法的简单运用. (2)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优点.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求简单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了解分段函数及其简单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要点诠释: (1)A、B集合的非空性;(2)对应关系的存在性、唯一性、确定性;(3)A中元素的无剩余性;(4)B中元素的可剩余性。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①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②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区间表示: <<= {x|a≤x≤b}=[a,b]; x a x b a b {|}(,); (] {|}, ≤<=; x a x b a b {|}, x a x b a b <≤=;[) (][) ≤=∞≤=+∞. x x b b x a x a {|}-,; {|}, 要点二、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简明,给自变量求函数值. 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直观形象,反应变化趋势. 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 2.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而应写函数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个左大括号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要点三、映射与函数 1.映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个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映射;记为f:A→B. 象与原象:如果给定一个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那么A中的元素a对应的B中的元素b叫做a的象,a叫做b的原象. 要点诠释: (1)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象,且唯一;

我与父母交朋友 习题(含答案)

我与父母交朋友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2题: 小华的心理() A. 是逆反心理,是消极的 B. 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 C. 是正常的,同学都是这样的 D. 是有问题的,要到医院去治疗 2. 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A. 逆反心理都是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 B. 逆反行为都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C.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一概都是错的 D. 逆反心理都是正确的,子女可以反抗父母 3. 在家庭生活中,能够正确听懂父母的语言也是与父母有效沟通的一种艺术。下列对父母语言理解正确的是() A. 我不爱弹琴,妈妈说,“现在不认真学点特长,将来怎么会有出息.”--妈妈说我将来没有出息 B. 半夜从网吧偷偷溜回来,爸爸说:“你还回来干什么?你把网吧当家算了!”--爸爸想把我赶出家门 C. 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冼.”--妈妈乐意我的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D. 爸爸送我去学校,临别时说“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有什么事情就及时跟爸妈说.”--在学校遇到任何事情爸妈都会帮我搞定 4. 调查显示“孩子不听话最令父母焦虑”,不听话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对于逆反心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父母太强势,不尊重子女的个性 B. 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不用在意 C. 任其发展下去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 D. 子女观点太片面,不能理解父母的爱 5. 上初三的小文因为有事放学回家迟了,妈妈看见小文回来后大为光火,对女儿气愤地说道:“你就是不照顾别人,只想到自己”.下列小文的哪些沟通语言你认为比较好。() ①“妈,能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解释一下吗?”②“妈,你只想着发火,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③“妈,对不起,让你为我担心了!”④“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你干嘛什么都要打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6. 小刚是个调皮鬼,经常做错事,惹得父母生气,可是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当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会帮父母做事,还会赞赏父母,父母能不喜欢我吗?”这告诉我们() A. 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 B. 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 C. 小事做错没关系 D. 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 7.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亲密无间,经常会产生一些“爱的冲突”。下列对于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父母认为我们长大了,对我们的关爱减少了 B. 逆反心理,孩子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 C. 父母在管教方式上有不当之处 D. 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设计.

初二上册政治第一章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设计 2018-12-29 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知道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对逆反心理进行具体分析。 ○理解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知道与父母沟通的大致程序。 ○懂得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知道要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论输赢不可。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 ○对亲子矛盾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 ○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 ○认识逆反心理的危害、分析本质的`透视能力。 ○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行为能力。 ○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 ○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 ○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 ○崇尚与父母的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2.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有其问题突发的特点,这不可避免地表现于家庭生活的亲子交往之中。初中生亲子之间的差异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每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家庭矛盾处理得好,学生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进步;家庭关系处理得不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新闻媒体披露了多起家庭悲剧。浙江金华一名叫徐力的高中学生将母亲杀害。2001年4月,湖南衡阳一名初三学生毒倒全家。2001年7月15日,贵州安顺市两名16岁孪生姐妹为“自由”毒死了父母,犯罪情节令人发指。其犯罪动因是中考成绩未上重点高中录取线,害怕父母责骂,于是两人竟决定将父母毒死。河北曾发生一起初中学生在同学的协助下趁母亲熟睡时用绳子勒死母亲的案件,其直接起因是母亲阻止他整天去电子游戏室玩耍。此外,学生离家出走的现象也在各地频繁发生。因此,关注学生的家庭矛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家庭冲突,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本功,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课堂。所以,思想品德课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安排了这一教育内容。 (2)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善于合理宣泄情绪,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行为后果、对自己负责,分辨是非善恶等内容,尽管不是本课着重讲解的重点,但都与本课内容有关。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我与他人的关系”规定: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在“活动建议”中规定,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上述规定,是本课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

线性代数习题及答案(复旦版)1

线性代数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1. 求下列各排列的逆序数. (1) 341782659; (2) 987654321; (3) n (n 1)…321; (4) 13…(2n 1)(2n )(2n 2)…2. 【解】 (1) τ(341782659)=11; (2) τ(987654321)=36; (3) τ(n (n 1)…3·2·1)= 0+1+2 +…+(n 1)= (1) 2 n n -; (4) τ(13…(2n 1)(2n )(2n 2)…2)=0+1+…+(n 1)+(n 1)+(n 2)+…+1+0=n (n 1). 2. 略.见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3. 略.见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4. 本行列式4512312 123122x x x D x x x = 的展开式中包含3x 和4 x 的项. 解: 设 123412341234 () 41234(1)i i i i i i i i i i i i D a a a a τ = -∑ ,其中1234,,,i i i i 分别为不同列中对应元素 的行下标,则4D 展开式中含3 x 项有 (2134)(4231)333(1)12(1)32(3)5x x x x x x x x x ττ-????+-????=-+-=- 4D 展开式中含4x 项有 (1234)4(1)2210x x x x x τ-????=. 5. 用定义计算下列各行列式. (1) 0200 001030000004 ; (2)1230 0020 30450001 . 【解】(1) D =(1)τ(2314)4!=24; (2) D =12. 6. 计算下列各行列式.

八年级政治教案-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学案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学案 第一课时:严也是一种爱 一、温故知新: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2、怎样孝敬父母? 二、呈现学习目标:1.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明确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代沟;3.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及危害;三、学习流程:流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 们收集一个关于代沟或者逆反心理的事例(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自己或朋友的例子)【预习自我检测】基础知识填空题: 1、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2、代沟的实质是反应在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的差异。 3、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 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4、代沟的具体表现为:; ; 。5、对于逆反心理要。6、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 服,在情绪冲动是 要。流程二:合作探究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要相信那个不可。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两代人的分歧,使子女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反感,既产生逆反心理。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往往由于为了维护 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独立意识比小时

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3.正确看待逆 反心理?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说是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难免有误区。流程三:探讨与提高辨别分析:(1)代沟的责 任主要在父母。 (2)要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就是得理不让人,如果父母 错了,也坚决不让步。 流程四:检测达标1、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②其实质是反 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③代沟是最深最宽的沟,无法 跨越的④差异产生美丽,彼此接纳越过代沟欣赏对方,才 能进行有效地沟通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线性代数习题集(带答案)

第一部分 专项同步练习 第一章 行列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排列是5阶偶排列的是 ( ). (A) 24315 (B) 14325 (C) 41523 (D)24351 2.如果n 阶排列n j j j 21的逆序数是k , 则排列12j j j n 的逆序数是( ). (A)k (B)k n - (C) k n -2 ! (D)k n n --2)1( 3. n 阶行列式的展开式中含1211a a 的项共有( )项. (A) 0 (B)2-n (C) )!2(-n (D) )!1(-n 4. =0 00100100 1001 000( ). (A) 0 (B)1- (C) 1 (D) 2 5. =0 00110000 0100 100( ). (A) 0 (B)1- (C) 1 (D) 2 6.在函数1 3232 111 12)(x x x x x f ----= 中3x 项的系数是( ). (A) 0 (B)1- (C) 1 (D) 2

7. 若2 1 33 32 31 232221 131211==a a a a a a a a a D ,则=---=32 3133 31 2221232112 111311122222 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D ( ). (A) 4 (B) 4- (C) 2 (D) 2- 8.若 a a a a a =22 2112 11,则 =21 11 2212ka a ka a ( ). (A)ka (B)ka - (C)a k 2 (D)a k 2- 9. 已知4阶行列式中第1行元依次是3,1,0,4-, 第3行元的余子式依次为 x ,1,5,2-, 则=x ( ). (A) 0 (B)3- (C) 3 (D) 2 10. 若5 7341111 1 326 3 478 ----= D ,则D 中第一行元的代数余子式的和为( ). (A)1- (B)2- (C)3- (D)0 11. 若2 23 5 001 01 11 10 403 --= D ,则D 中第四行元的余子式的和为( ). (A)1- (B)2- (C)3- (D)0 12. k 等于下列选项中哪个值时,齐次线性方程组??? ??=++=++=++0 00321 321321x x kx x kx x kx x x 有非零解. ( ) (A)1- (B)2- (C)3- (D)0 二、填空题

(全面突破)高考数学最新一轮复习 必考题型巩固提升 2.1函数及其表示学案

2.1函数及其表示 考情分析 1.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的求法. 2.考查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 3.由于函数的基础性强,渗透面广,所以会与其他知识结合考查.基础知识 1.函数的基本概念 1.符号:f A B →表示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它有以下特点: (1)对应法则有方向性, :f A B →与:f B A →不同; (2)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 f下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对应; (3)象不一定有原象,象集C与B间关系是C B ?. 2.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它特殊在要求集合A和B都是非空数集. 函数三要素是指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同一函数必须满足:定义域相同、对应法则相同. 3.分段函数是指函数由n个不同部分组成,但是一个函数. 4.函数解析式求法: (1)已知函数类型,可设参,用待定系数法;(2)已知复合函数 [(()] f g x的表达式,求() f x可 用换元法;(3)配凑法与方程组法. 注意事项 1.求复合函数y=f(t),t=q(x)的定义域的方法: ①若y=f(t)的定义域为(a,b),则解不等式得a<q(x)<b即可求出y=f(q(x))的定义域; ②若y=f(g(x))的定义域为(a,b),则求出g(x)的值域即为f(t)的定义域. 2.。(1)解决函数问题,必须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2)用换元法解题时,应注意换元前后的等价性. 3.。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值域是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所确定的.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时,则认为两个函数相等.函数是特殊的映射,映射f:A→B的三要素是两个集合A、B和对应关系f. 典型例题 题型一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x-2|-1 log2x-1 ;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目标 a、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b、明确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代沟; c、逆反心理的表现,分析及危害。 2、过程与方法对具体事例分析、总结、概括,得出正确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己的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反悔和耻辱,坚持正确的看法,丢掉不良思想行为。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a、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b、了解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2、难点: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危害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北京市一名19岁的中学生朱宇不满母亲对自己的训斥,在同学崔楠的帮助下,将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磨碎,骗母亲喝下,待母亲昏睡莲后,二人轮流用尼龙绳猛地勒她的颈部,随后割破手腕放血,并在肢解尸体后将装尸的大包抛入“八一”湖。 父母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许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恶性事件呢?究其原因就在于于家庭矛盾没有处理好,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没有得到子女的理解,家庭冲突不断升级,以至酿成家庭悲剧,父母和子女都付出了血的代价。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种种不良诱惑存在,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使我们面临复杂环境,亲子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矛盾和冲突,为了有个好的家庭环境,以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学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理解父母对我们严厉的背后的深深的爱! 1长大后,产生烦恼的原因 教材第19页 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这个小栏目中的材料都是初中生现实普遍会遇到的问题,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就此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作出的努力,目的在于让我们面对现实,发挥主体性。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学生而言,同父母发生矛盾,不完全是坏事,表明我们长大了,有主见了,主体性增强了,享受权利和履行

线性代数(经济数学2)-习题集(含答案)

《线性代数(经济数学2)》课程习 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线性代数(经济数学2)》(编号为01007)共有计算题1,计算题2,计算题3,计算题4,计算题5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计算题5]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计算题1 1. 设三阶行列式为2 310211 01--=D 求余子式M 11,M 12,M 13及代数余子式A 11,A 12,A 13. 2. 用范德蒙行列式计算4阶行列式 125 34327641549916 573 4 1111 4--=D 3. 求解下列线性方程组: ???????=++++=++++=++++---11113221 12132222111321211n n n n n n n n n x a x a x a x x a x a x a x x a x a x a x ΛΛΛΛΛΛ 其中 ),,2,1,,(n j i j i a a j i Λ=≠≠

4. 问λ, μ取何值时, 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1 230020x x x x x x x x x λμμ++=??++=??++=?有非零解? 5. 问λ取何值时, 齐次线性方程组12312312 3(1)2402(3)0(1)0x x x x x x x x x λλλ--+=??+-+=??++-=?有非零解? 二、计算题2 6. 计算61 4230 21510 3212 1----=D 的值。 7. 计算行列式5241 421 3183 2052 1------=D 的值。 8. 计算01111 0111 1011 110=D 的值。 9. 计算行列式199119921993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的值。 10. 计算4124 1202 10520 0117的值。 11. 求满足下列等式的矩阵X 。 2114332X 311113---????-= ? ?----????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测试题.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在后面的 括号内) 1.下列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认识错误的有( A. 由于代沟,使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产生反感,即形成逆 反 心理 B. 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都是错误的 C. 逆反心理导致对父母的逆反行为,其多数结果是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 D.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辩证认识 2. 我们与父母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是( B. 社会经历不同 D .不善解人意 4.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的积极做法是( B. 否认、漠视 5. 在家庭交往中,如果父母错了,此时子女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B. 与父母争个是非曲直 6. 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因此需要沟通。下列对沟通的理解正确的是 7. 小丽的老师建议她与父母多沟通,以消除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她的回答是: 自己无法与父母沟通 ”。小丽的观点( 1)是片面的,是消极的 2)夸大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A .年龄差距 C 兴趣爱好不同 D .知识多少不同 3.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 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 A .高期待、严要求 B .蛮横 C 误解 A .顺其自然 C 在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D .逃避矛盾 A .不必太计较 C 要计较父母的得失 D .不理会父母的错误 A .沟通是父母的事 B .沟通主要是子女的事 C 不能夸大沟通的作用 D.沟通是双方的事

3)不利于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4)不利于消除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8.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清朝早就灭亡,因而清朝的官员也就不可能来处理当今家庭的事务 B. 清朝的官员很腐败,因而也就不可能处理好家庭事务 C. 为官清廉的人,由于精力有限一般都不管家里的事 D .家里的事不是简单地用 有没有道理”这一标准所能解决的 9.毛泽东曾说: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 的问 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这说明( A. 当父母与我们有矛盾时,要善于沟通 B. 要化解矛盾就得先学会修桥 C 要过河必须修桥 D. 要化解冲突,弄清分歧所在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 后面的括号内)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的多重代际差异 C. 和父母商量沟通是没有可能的,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太大 D. 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惩罚了自己,也伤害了父 2.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表现就像没有父亲一样? 因为有些父母的表现就像没有孩子一样。 这个笑话表达出来的寓意是( A .家庭是儿童培育的重要场所 B. 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 A .(1)(2)(4) B .(1)(2)(3) C .(1)(2)(3)(4) D .(1)(3)(4) 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 B.我们与父母的年齡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 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齡差异背后

我与父母交朋友

——两代人的对话 (一)教学内容:讲授第二课第二框——两代人的对话。 (二)情景预设 (1)板书:一、架起理解的桥梁 (2)导入: 前一框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与父母的年龄差异以及多重代际差异,而导致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从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断出现。解决这些矛盾需要我们与父母的沟通。怎样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呢?这就需要正确认识家庭矛盾;如果夸大与父母的矛盾,会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抵触情绪,妨碍沟通;看不到矛盾,会不在意解决与父母的矛盾,也不利于我们的进步。 (三)教学活动预设 1、要亲近父母,跨越代沟 活动一:读图,思考讨论——这两种观说法有道理吗?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分析讲述: “清官难断家务事”,真是这样吗? 怎样理解“家中的矛盾容易解决? 想一想: 怎样对待父母和我们之间产生的矛盾和代沟呢? (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活动二:读图,动脑筋,出主意(见教材p23页)—— 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 (首先是不要发火,因为父亲的要求是出于对小冰的安全考虑,是爱护小冰的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⑴争取父亲到同学家接自己。⑵明天再去同学家做作业。⑶打电话给同学,把父亲的担忧告诉她,取消约定。⑷…) 总之,当我们与家长发生矛盾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家长商量。商量就是沟通的过程。(板书小标题如下) 2、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沟通 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这样,看 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沟通的好,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 甚至改变父母的主意使我们如愿以偿。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在这里,商量沟通就是桥或船,通过商量沟通,我们就能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面对家庭冲突,我们一定要学会商量沟通,要知道商量沟通的具体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相关链接的内容,了解处理家庭冲突的集体方法。 相关链接:处理家庭冲突六步法(学生阅读,仔细体会六步法) 第一步——明确为什么冲突第二步——分析原因 第三步——解决方法第四步——舍去下策 第五步——选择双赢第六步——看效果 活动三:(见教材p24页)模拟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学生按课外活动中设计的方案给小莉出出主意——讨论两个方案的可行性)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刚才我们体会了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从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沟通的方法,在掌握沟通的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了解沟通的基本要领。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板书: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初二政治和父母交朋友综合性测验卷

初二政治和父母交朋友综合性测验卷第一单元·第二课和父母交朋友综合性测验卷 初二()班学号:姓名:年月日 一、单项选择题 1.家庭是一个生活消费单位,消费着物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资料和各种劳务,这是家庭的。 A.物质生活功能 B.人口生产功能 C.消费功能 D.教育功能 2.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A.不可选择 B.能够选择 C.用登报的方式可改变 D.能够改变 3.假如你的家长是一般的工人、农民,你会认为。 A.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 B.他们未必伟大 C.他们注定平凡,不受人们热爱 D.他们在子女心中形象专门微小 4.琳琳的父母嫌她是女小孩,出生后将她寄养,不负担抚养费,这种做法。A.违法,是要受到法律惩处的 B.能够明白得 C.只是不符合道德要求 D.差不多尽了抚养的义务 5.当我们受到委屈时,常常回家诉说;当我们获得欢乐时,常常与家人分享。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A.情感栖息地 B.经济来源 C.天然学校 D.进展的大本营 6.当你成绩差,觉得愧对父母时,你期望父母。 A.露出笑脸,鼓舞你 B.指责你,斥责你 C.对你完全失去信心 D.不闻不问 7.孝亲敬长是我们的。 ①天职②道德义务③法律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

8.假如我们的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勇于批判、禁止 B.顺从、不加指责 C.宽恕、包庇 D.置之不理 9.父母要求子女如此,子女偏要那样……这是一种。 A.逆反心理 B.正常反应 C.变态心理 D.自私心理 10.中学生小明喜爱美术,他更喜爱把自己装扮得像个艺术家,而父母认为他装扮得不伦不类,不像个中学生,你认为他第一要。 A.心平气和与家长商量 B.气概汹汹与家长对质 C.蛮不讲理要求家长妥协 D.离家出走,消极对抗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家庭交往中,不要与父母太计较,这是因为。 A.父母也是平常人,也会犯错误 B.即使计较赢了,也不一定给家庭带来幸福 C.家长总是对的 D.我们认了错,回得到更多的爱和欢乐 12.赞扬父母,我们能够赞扬父母。 A.对我们的爱 B.当年之勇 C.事业进步 D.持家有方 13.我们作为子女,现在能够关心父母的方面有。 A.父母有忧愁时,我们尽力为父母分忧 B.关心劳累的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C.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使父母欢乐 D.倾听父母的建议和意见 14.当你犯错误而父母不断加以指责时,你应该。 A.恶语相加,不承认错误 B.耐心说明,求得父母谅解 C.换位摸索,明确父母批判我们的缘故 D.消极对待 15.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他往往基于。 A.父母对我们的高要求 B.父母对我们的严要求 C.父母对我们来说的苛刻 D.父母对我们不切实际的期待

第二课 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一框严也是一种爱(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代沟,代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同时让学生明白通过亲子双方的努力,代沟是可以填平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和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对代沟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能力;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能力,增强促进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父母亲人的爱;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教学难点:代沟的产生及逆反心理的危害。 第一课时成长也会有烦恼 课前准备:课前先通过班主任了解班级学生基本的家庭关系,记录特殊家庭的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学生等,以便

在活动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还可以记录家庭关系良好的学生,以便于有意识地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给其他同学提供好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烦恼 1.同龄人的心声(见附录) 活动内容:引导思考,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请举几例。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同时对同伴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纠正认知偏差,缓解心理压力。如一些学生可能本来对自己的亲子关系很不满意,但他可能抱怨自己父亲不好。通过这一了解发现很多人也跟他差不多,知道这种现象是青春期孩子的共性,他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就会降低。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认可教材上的材料,即学生身边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事,是每个学生都可能遇到的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补充相近的材料,意在让学生参与,介入到现实生活情景之中。再让学生讨论分析原因,从中体会父母的期望、立场、态度、心思,通过这些分析体会父母的爱。最后,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重在发挥其导向的功能,并不是

线性代数练习题及答案精编

线性代数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B A ,都是n 阶矩阵,且0=AB , 则必有:( ) (A) 0A =或0=B . (B) 0A B == . (C) 0=A 或.0=B (D) 0A B == 2设1011,1101a b c d -??????= ??? ?-?????? 则a b c d ?? = ???( ) (A)01. 11?? ?-?? (B)11. 10-?? ??? (C)11. 11-?? ??? (D)11. 01?? ?-?? 3若 A 为n m ?矩阵,且n m r A R <<=)(则( )必成立. (A )A 中每一个阶数大于r 的子式全为零。 (B )A 是满秩矩阵。 (C )A 经初等变换可化为??? ? ??000r E (D )A 中r 阶子式不全为零。 4 向量组 s ααα ,,21,线性无关的充分条件是( ) (A ) s ααα ,,21均不是零向量. (B ) s ααα ,,21中任一部分组线性无关. (C ) s ααα ,,21中任意两个向量的对应分量都不成比例. (D ) s ααα ,,21中任一向量均不能由其余S-1个向量线性表示. 5 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是非齐次线性方程组AX B =的导出组,则( )必定成立. (A )0AX =只有零解时, AX B =有唯一解. (B )0AX =有非零解时, AX B =有无穷多解. (C )α是θ=AX 的任意解,0γ 是AX B =的特解时,0γα+是AX B =的全部解. (D )12γγ,是AX B =的解时, 21γγ+ 是0AX =的解. 6若θ≠B ,方程组B AX =中, 方程个数少于未知量个数,则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