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现代人对超人的需求--超人形象演变综述

2 中美商务谈判的风格差异

3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4 《推销员之死》中的家庭问题研究

5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6 简?爱性格魅力分析

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8 认知语境在语言交际理解中的作用

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 英汉恭维语语用对比研究

11 消除不良商标翻译的策略

12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3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14 从影片《刮痧》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和冲突

15 从词汇对等角度看《红楼梦》中“笑”一词的英译

16 从隐喻视角解析《黄墙纸》的疯癫意象

1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8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19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20 论《爱玛》中的新女性形象

21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22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23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24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

25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26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27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

28 浅析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29 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与郭沫若《女神》对比研究

30 美国宪法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之研究

31 习语的文化现象及翻译策略研究

32 语码转换———从正式场合到非正式场合

3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Numerical Idioms and English Numerical Idioms

34 从《厄舍古屋的倒塌》看爱伦坡写作的哥特式风格

35 小说《面纱》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36 课后练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7 分析《嘉莉妹妹》中女主角嘉莉妹妹命运转变的原因

38 口译者心理环境的适应研究

39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40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

41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

42 《乱世佳人》主人公斯嘉丽形象浅析

43 从文化角度对比中美两国谈判风格

44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45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

46 从功能理论视角研究公示语的中译英翻译

47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开题报告+论)

48 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

49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50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51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52 英汉拒绝言语对比研究

53 目的论视角下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54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

55 Cause of Tragedy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56 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 ocabulary

57 浅析美国俚语的起源

58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59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

60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

61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字幕翻译策略

62 中美婚礼文化的差异

63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ed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4 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

65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

66 论跨文化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67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

68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69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70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71 The Tragic Destiny of Brett Ashley in The Sun Also Rises

72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73 论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74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

75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

76 从《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看美国黑人成长

77 新经济原则在商品买卖会话中的运用

78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79 浅析电影《风雨哈佛路》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80 论广告与文化

81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82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83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84

85 《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之哥特风格

86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87 记忆的主观性与自我的重新发现——朱利安?巴恩斯《终结感》所揭露的道德成长

8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omen in Fortress Besieged and Pride and Prejudice

89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

90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91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92 从《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爱情观

93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

94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95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96 An Analysis of David Copperfield’s Dual Character

9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98 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 spective of “Three Beauty” Principle

99 中英酒俗对比

100 《呼啸山庄》中爱与恨的冲突与交融

101 挣脱枷锁,走向自由——从《人性的枷锁》看毛姆的人生观

102 叶芝:无望的爱情,多变的风格

103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104 浅析中文商标英文翻译的使用策略

105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06 论苔丝悲剧的成因

107 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研究

108 不可撤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09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110 概念隐喻在英语专业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111 浅析网络语言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12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113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

114 目的论视点下的广告翻译原则

115 朋克摇滚的反叛与灵魂乐的激情

116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17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18 英语中的汉语词汇

119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20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121 《鲁宾逊漂流记》与《桃花源记》中乌托邦思想之比较

122 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23 论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

124 《嘉莉妹妹》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125 浅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

126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27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28 论《白鲸》的象征主义

129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130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131 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132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133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司简介汉英翻译

134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135 英汉关于“愤怒”隐喻的分析

136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1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8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39 从目的论的角度比较研究《茶馆》的两个英文译本

140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141 丽塔. 海华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与《肖申克的救赎》接受比较

142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 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43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

144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145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146 浅析海尔的企业制度文化

147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

148 对《瑞普凡温克尔》两个汉译本的语言美的比较评论

149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150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15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2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写作手法

153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154

155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草在歌唱》中的女性角色

156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

157 论《荆棘鸟》中的女性意识

158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新女性形象

159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代沟的不同影响研究

160 浅析英语电影中的字幕翻译

161 伍尔芙的人生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162 从魔幻现实主义角度解读《百年孤独》中的象征色彩

163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164 从交际翻译理论看幽默对话翻译——以《老友记》第一季为例

165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人物性格成因

166 从经济学角度看梭罗《瓦尔登湖》中独特的生活理念

167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168 浅析《鲁宾逊漂流记》中的宗教意识

169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170 浅析苔丝之死

171 文化视角下的直译和意译

172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173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174 A Study of Cultural Influence upon Internet Language

175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 Hollywood Movies

176 Analyzing Translation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s

177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178 狄金森、席慕蓉爱情诗中隐喻现象对比研究

179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80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81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

182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英译汉结构处理的影响

183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

184 《德伯家的苔丝》中亚雷形象分析

185 A Diachronic Study on Sexism in English Lexicon

186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87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

188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189 从《胎记》看霍桑对科学的态度

190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对比

191 从《无名的裘德》看哈代的现代性意识

192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193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am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94 《麦琪的礼物》的叙事技巧分析

195 Positive Transfer of Chinese Reading Strategies in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196 浅析奥利奥品牌在国际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

197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198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199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

200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 人有时候都是会累的,都会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欢自由,喜欢家,因为在家觉得轻松自在不受束缚,于是我们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累。越是觉得这简直 就是再受罪。从而我们会慢慢变的迟到早退偷懒服务态度不好等等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状 况屡屡发生,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这是不付责任的。 第一次读到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一书,是在今年3月中旬到河南许昌胖东来游 学参观时,封面并不花哨的这本书却用烫金工艺突出了“工匠精神”四个字,好奇引导我 继续读下去。 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 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这个故事的结局简直离谱的出奇!”我说道。不由会心一笑,但却是带着涩涩的泪 水的苦笑…… 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这是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心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如果把问题都留给了明天,今天将一事无成,人生 将有几个今天?所有今天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完成,千万不要耽搁到明天,因为明天也有 明天的事情要完成。如果我们每天都把事情耽搁下来,那事情岂不越积越多,无法准时完成?今日事明日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做到不拖延,不忽略,遇到问题马上解 决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才是成功之道。 在一盏夜灯下,今夜终于拜读完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心中荡漾起层层涟漪,好像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块小石子,辗转反侧,有太多的感想。 或许晚上人的思想总是特别的活跃。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 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我的牙齿不好,脸也不长得俊,身材矮小。但我心灵很好,学习虽说不是太好,但我 追求更好。不自卑,不放弃,不泄气,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追求完美。 老师讲的挖坑和种树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有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也 许我们受了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 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跟我没什么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的现实影响研究 哥特文学,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一种另类文学模式。基本的哥特文学要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哥特式文学流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拥有众多读者,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将从哥特文学的起源、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哥特文学与中国文化和哥特文学的主题意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哥特文学,理解哥特文学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哥特文学的起源 1764年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的《奥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在伦敦的匿名出版宣告了西方第一部哥特式小说的诞生。当年霍勒斯?沃波尔在《奥特兰托城堡》的副标题中加上“哥特式”一词。从此以后这一融合有“古代传奇”与“现代传奇”色彩的新型文学形式逐渐流传开来。自此,哥特文学不仅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在英国顺理成章地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文学创作。 从文学史上来看,哥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是英国文艺

复兴时期的戏剧。这一时期英国的戏剧深受古罗马剧作家塞加的影响,戏剧创作中充满了复仇、阴谋、暴力、凶杀、鬼魂出没等情节,惊险刺激。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剧作和詹姆斯一世时期的悲剧,对哥特小说的出现与发展更是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二、哥特文学的发展轨迹 18世纪是一段在历史上被称为启蒙时代的岁月。在这一时期,人们的观念从保守怀旧开始逐步向注重个人发展方向转变;妇女的行为在受到严格规的同时,开始有机会阅读与创作;在理性为主导的前提下,感性审美趣味开始堂皇登场……在这样充满矛盾与对立的社会背景下,哥特文学以一种既反映矛盾又充满矛盾的姿态登上了文学史的舞台。 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得到空前发展,改革运动与人文主义结盟终得以摧毁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然而人文主义的大发展却反过来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并且使以上帝为中心的传统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处于解体之中。到了十八世纪,欧洲进入理性时代,启蒙运动思想家们热情讴歌、极力弘扬人的理性,却忽视并压抑情感、想象、直觉,否认神秘和超自然现象。在这样的情势下,哥特文学就作为一种挑战理性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尖锐武器应时而生。 到了1840年左右,英国哥特小说由于廉价作者的过度饱和及为迎合广大读者而仓促而作的低质量作品的问世而

哥特小说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45660357.html, 哥特小说文化 作者:齐征阳 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02期 “哥特”一词原指居住在北欧的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该部落以野蛮彪悍,嗜杀成性而著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用它来指称一种为他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曾流行于12-15世纪欧洲的宗教建筑,其最鲜明的特征是教堂或修道院高高耸起的尖顶,阴森幽暗的内部,厚重的墙垣,狭窄的窗户,斑斓的玻璃,还有隐蔽的地道和地下藏尸所等。现在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哥特建筑。后来,哥特风格也在非宗教建筑中广泛流传开来。同时,哥特一词也就逐渐被赋予野蛮的,恐怖的,神秘的,中世纪的,天主教的,迷信的,甚至东方的等多种涵义。现代读者一般把它理解为“反古典主义”和“中世纪的”意思。 而哥特小说,简言之,即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开始流行,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为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情节的不寻常的故事。这种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哥特小说是因为其开山之作,霍勒斯·瓦尔普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的副标题为“一个哥特的故事”。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中世纪城堡里发生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奥特朗托城堡现任统治者曼弗雷德家族的祖先曾以卑鄙的手段窃取了城堡,因此有预言称该家族会败落,合法主人将出现。为了打破预言,曼弗雷德命其15岁且身体虚弱的儿子康拉德于伊莎贝拉成婚,但在婚礼即将开始前康拉德却被不知何方飞来的巨大的头盔砸死。于是曼弗雷德决定休掉妻子,与儿子的未婚妻伊莎贝拉成婚。伊莎贝拉不从并在神秘男子西奥多的帮助下逃出城堡。曼弗雷德穷追不舍并错杀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预言实现,西奥多表明身份为城堡真正主人阿方索的后代,奥特朗托城堡墙倒屋塌,曼弗雷德遭到了惩罚。西奥多继承君位与伊莎贝拉成婚。小说的气氛阴森恐怖,情节紧张曲折,而且还有神秘的预言,抖动的头盔,流鼻血的石像等超自然现象。《奥特朗托城堡》从时间,地点,主题,情节,人物类型到艺术手法都为早期的哥特小说的创作确立了基本的模式。 虽然哥特小说存在和流行的时间比较短,但却涌现出一批出色的哥特作家和优秀的作 品。例如,安·拉德克利夫的《尤道弗的秘密》(1794);马修·刘易斯的《修道士》(1795);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特》(1818) (又译《科学怪人》)等。这些哥特作品共同的特征是在写 作内容上,大肆描写恐怖,怪诞,神秘,暴力,邪恶,乱伦,凶杀等极端事件与非理性内容,并时常伴随鬼怪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出现。由于故事内容充满想象,情节离奇,充满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因此哥特小说又被称为“黑色浪漫小说”。 哥特小说的出现与18世纪末英国社会发展的情况有着直接联系。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英国文坛大力提倡新古典主义和理性精神,要求小说创作要面对客观世界,如实反映社会现实,力求把握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理性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读者除了希望现实能在故事中得到反映之外,同样也渴求从超现实的故事中获得愉悦的调节。作为对古典主义的反

e7到中心——国外英国哥特小说研究史述评

内容提要国外哥特小说批评历经2()4余年的酝酿、发酵和膨胀,最终爆发成了一个批评话语的狂欢之场。大致可以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合法化阶段(1920一1970) 和批评视角多元化阶段(1970至今)。鉴于国内英国哥特小说系统研究的稀缺状况,对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背景加以仔细梳理,可以为国内研究者提供一个较高的研究起点,以避免低层次的简单重复。关键词英国哥说边缘化合法化多元化 “哥特小说”原本是一个受到严格历史限定和地域限定的名词,它专指1764一1820年的英国哥特小说。其上限是霍拉斯·沃波尔(H。二ewal州e) 《奥特朗托堡》(服。邸乙龙ofot乙a侧如,A肠thicsto理,1764)的问世,下限则是作为“终结者”出现的马图林的《漫游者梅尔莫斯》。通常,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充满恐怖和悬念,以阴暗古老的城堡或修道院为背景。然而,当现在人们谈论这个名词时,首先要谈的却是它那臭名昭著的不可定义性。“穿过20世纪晚期,现在进入21世纪,评论家们对于滑不溜手的哥特文类边界所表现出的焦虑不断增长。”。哥特小说的内涵不断地在时限上和地域上越出自身的界限。当前研究界对英国哥特小说的范围较为认同的说法大致是:从广义上说,在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三次大规模复兴。第一次即18世纪末的英国哥特小说,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史蒂芬生的《化身博士》等为代表的维多利亚哥特小说,第三次则是出34现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斯蒂芬·金的《撒冷镇》为代表的一批当代恐怖小说。 哥特小说内涵膨胀的过程也正是哥特小说批评话语膨胀的过程,也可以说,正是批评话语膨胀的需要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被搜罗进了哥特小说的研究领域。至今已历经了240余年发酵、膨胀的哥特小说批评最终爆炸成了一个狂欢场。这是个呈现出鲜明的阶段化特征的过程。 一、边缘化阶段(1764一1920) 在18世纪末,我们现在将其称为“哥特”的那些小说还处于不同的小说类别名称之下,如“现代罗曼司”(modem。~ce)、“德国派, (theGerman schol)、“恐怖派” (thetermristschol),等等。②但对于这一类小说的批评和评价却已经开始了。 当时对哥特小说的反应和评价来自四类人群,即普通大众读者、书商、作家与职业文学评论者。不同的人群对它的反应不尽相同:它“在吸引读者方面所向披靡”,但“这个文类及其毫无独创性的模式却从未引起过知识界的尊重”,③在道德上也屡受抨击。虽然批评者把哥特小说“打发到大众娱乐的边缘地带”,但书商、读者和作家“却不断地发现哥特小说是个富于创造性潜力的领域”,④它成了资本主义消费文化最早的文学受益者和牺牲品。 从批评史的角度来看,后两类人的评价更值得探究。 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哥特小说的反应相当矛盾。他们一面对哥特小说口诛笔伐,表现出对它的轻视和敌意,如柯尔律治的哥特小说评论(1794一1798)、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撰写的序言(180)、拜伦勋爵的《英国吟游诗人与苏格兰评论者》(1809)等等;⑤一面又有意无意地将哥特式因素引人自己的创作,如:柯尔律治的《克里斯塔贝尔》(1797一18(X))和《古舟子咏》(1797-1798) 受哥特风格的影响显而易见,华兹华斯在《哥特故事断片》(1797)、《边民》中对哥特式主题和激情的嗜好无法遮盖,在拜伦的《曼弗雷德》和其他诗歌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僧侣》的痕迹,雪莱的文学生涯直接始于哥特小说,济慈创作的《伊莎贝拉》、《圣阿格妮斯节前夜》和《圣马克节前夜》简直就是以诗歌形式叙述的

《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的影响

【摘要】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现实主义及科学幻想的要素,进入到哥特小说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哥特;创新;科学幻想;新阶段 玛丽·雪莱是英国十九世纪上半期著名女作家,浪漫主义派的著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个妻子。她生于英国伦敦,是英国哲学家、小说家威廉·戈德温和著名女权运动家玛丽·戈德温的女儿。她于1814年随同雪莱前往欧洲大陆,并于1816年与雪莱结婚。婚后雪莱夫妇常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散文家、诗人利·亨特等人交往。在拜伦的建议下,玛丽·雪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于1818年正式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弗兰肯斯坦》(或称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此后《弗兰肯斯坦》不断地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此外还为英语添加了 一个新的单词Frankenstein。 一、《弗兰肯斯坦》的背景介绍 在这部小说中,玛丽·雪莱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恐怖气氛的世界。小说主人公弗兰肯斯坦是一位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学者,他力图用人工创造出生命。在他的实验室里,通过无数次的探索,他创造了一个面目可憎,奇丑无比的怪物。开始时,这人造的怪物秉性善良,对人充满了善意和感恩之情。他要求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给予他人生的种种权利,甚至要求为他创造一个配偶。但是,当他处处受到他的创造者和人们的嫌恶和歧视时,他感到非常失望。他憎恨一切,他想毁灭一切。他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他又企图谋害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弗兰肯斯坦怀着满腔怒火追捕他所创造的恶魔般的怪物。最后,在搏斗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同归于尽。 作为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一书在哥特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哥特(Goth)一词最初来自于北欧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到了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作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特殊流派,评论家们称之“黑色浪漫主义”。它所谓的“黑”,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在情节上,它极力渲染暴力与恐怖;在主题思想上,通过揭示社会、政治、教会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尤其是道德上的探索。哥特小说通常是以古堡、废墟以及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发生在过去,尤其是中世纪,这也成了这类故事衍生的经典时代;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等字眼,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只能用幻觉和臆想来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出现;小说气氛阴森、神秘而恐怖,充满悬念。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哥特小说,我们会发现,它们全都是关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之间的冲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冲突归根结底是上帝与魔鬼之间的永恒冲突。而这种光明与黑暗、善与恶、上帝与魔鬼的冲突是哥特小说最突出、最普遍、最持久的主题,它贯穿了哥特小说发展的整个历史。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情节;令人恐怖的情感氛围;幽暗、危机丛生的自然环境;一位温柔、脆弱的女主角和一个恶棍则成为哥特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的五个传统特征。 二、《弗兰肯斯坦》对哥特小说发展方向的影响 长久以来,由于《弗兰肯斯坦》中所表现出来的阴森、神秘、恐怖的气氛以及充满凶杀、暴力和悬念的情节,它一直都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但同时《弗兰肯斯坦》又被看作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因为,它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科学与世界、科学与人类这一严肃主题的关注。对于它究竟是哥特小说的代表还是科幻小说的先驱,文学评论界一直众说纷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弗兰肯斯坦》一书既充满了传统哥特小说的基本特征,又通过注入新的因素从而改变了哥特小说的发展方向呢? 玛丽·雪莱深受传统哥特小说的影响,《弗兰肯斯坦》一书就是这种影响力的结果。小说根植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读书笔记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读书笔记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种思想意识共同并存,但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就也同样的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永无止境,会不停的进步,奴隶社会的自由和正义,封建地主阶级是不会接受的,同样,封建地主的自由和正义,资产阶级也是不能接受的,然而资产阶级在占据统治地位后,却硬是要宣扬他们的领导是自由和正义的,还要所有的人都来承认和接受这种所谓的永恒的自由和正义。但这个现实却是,出于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的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处于一种焦虑不安之中,不但生物宁日,而且再也把握不了自己。 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我的牙齿不好,脸也不长得俊,身材矮小。但我心灵很好,学习虽说不是太好,但我追求更好。不自卑,不放弃,不泄气,努力学习,追求上进,追求完美。 “这个故事的结局简直离谱的出奇!”我说道。不由会心一笑,但却是带着涩涩的泪水的苦笑…… 在一盏夜灯下,今夜终于拜读完了《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心中荡漾起层层涟漪,好像平静的湖面上丢进了块

小石子,辗转反侧,有太多的感想。 或许晚上人的思想总是特别的活跃。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结尾却常常出乎人的意料,这就是所谓的“欧·亨利”手法,即在故事结尾,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起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这变化看来荒谬悖理,实际上却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读者在惊愕之余,仍然感到信服,进而赞叹作者构思之巧妙。 “用心做事”是一种人生原则,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学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维方式。态度决定一切。 读了《夏洛的网》让我知到友情是无价的,你看夏洛用自己全部的力量来救威尔伯,而且它还连夜工作,为了朋友,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救朋友,所以这种友情才是无价的! 他的小说诉说着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记叙他们贫困生活中的美好善良,调侃尔虞我诈的势力小人……在这些作品中,他常以“含泪的微笑”抚慰失意的小人物们心灵所受的创伤。于轻松戏谑中蕴含着对生活深沉的感受,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现象发人深省的针砭,对丑恶现实辛辣的嘲讽。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8篇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选,我受到了很大了启发,也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启迪。以下是“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他篇幅不不长,但总能带给你长篇小说般绵长的美好回忆;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读去普通,却总能在结尾给你带来极大的震撼;有这么一个人写的小说,他没有侦探小说的神秘,没有塑造显赫的大人物,但他笔下的每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都让我们在含泪的阅读中绽放温暖的微笑……他就是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 初识欧亨利还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书最后的选学课文中有一篇叫做《一件运动衫》的小说,文笔朴实,但读完后,那只昂头的麋鹿便在我的脑海里深深扎根了。 于是,阅读欧亨利一发不可收拾。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我知道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片树叶可以永远翠绿不会凋零,那是伟大却极其贫穷的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的画笔描画的,这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唤起了琼西生的欲望;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我知道了原来有一种付出是可以割

舍自我的德拉为了给丈夫的金表配上一副精巧的表链,忍痛卖掉一头美丽的长发,那是“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泻闪亮的长发”;同时,丈夫吉姆为了给妻子的美丽长发配上爱慕已久的玳瑁发梳卖掉了三代祖传的金表。只求付出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谁能说这对穷夫妻不是度过了最为幸福的圣诞节呢? 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两位感恩节的绅士》中,我知道有一种承诺是可以用生命捍卫的。没落的财主尽管自己也食不果腹,但他依然铭记每年在感恩节要让一个流浪汉饱餐一顿,结果自己却饿晕了;而穷光蛋为了感谢财主的恩赐,尽管自己已经受施舍填饱肚子,但还是大快朵颐了财主的美餐以致胀破了肚子…… 有人说,欧亨利的小说,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出其不意的结尾,正因为这样的结尾,所以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尾”。说实话,起初我也被小说的结尾深深吸引,因为他总是在你认定了结局时出其不意地给你惊喜。但在我一次又一次阅读他朴实但精致,雷同却神秘的故事后,我想我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震撼了,这份震撼恰恰来自欧亨利笔下那群贫穷、卑微的小人物,他们个个充满爱心、充满毅力,就这样温暖而坚定地走进读者的心灵。 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欧亨利告诉我们,金钱不是万能的,真正打动人心的恰恰是你的心灵。一个纯洁高尚的灵魂,即使他衣不蔽体,即使她食不果腹,他也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巨人。 篇二《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

哥特文学的发展

“哥特”小说诞生于18世纪中叶的英国。由于“哥特”小说的手法具有特殊的震撼力,并大量用于创作以安排情节,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效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影响和吸引了后来的一大批作家。于是,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哥特” (Goth)自于条顿民族中哥特部落的名称。原本居住在北欧的条顿民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迁徙浪潮中,终于在公元5世纪摧毁了强大的西罗马帝国。其中,彪悍的哥特人是同罗马人作战的主力。在同历史上许多被先进文明征服的民族一样,哥特人也被迅速的同化了,很快失去了他的民族性。大约在公元7世纪以后,哥特人作为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就消失了。但是,英勇善战的哥特人在南欧人,特别是意大利人的心目中始终留下无比的伤痛,其创伤和那种既怕又恨的复杂心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无法随之消失的。 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法萨里(Vasari,1511-1574)在历史的尘封中找出了“哥特”一词,用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所不喜欢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12——16世纪期间盛行于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堪称代表性建筑。这种建筑的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窄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恐怖的地下藏尸所等。在那些崇尚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眼里,这种建筑代表着落后、野蛮和黑暗,正好是那取代了古罗马辉煌文明的所谓“黑暗时代”(The Dark Ages)的绝妙象征。因此,用那个毁灭了古罗马的“野蛮”、“凶狠”、“嗜杀成性”的部落的名字来指称这种建筑风格自然是再适合不过了。这样,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影响下,“哥特”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野蛮、恐怖、落后、神秘、黑暗时代、中世纪等多种含义。 18世纪后期哥特一词成了一种小说体裁的名称。这种小说通常以古堡、废墟或者荒野为背景,故事往往是过去时的,特别是中世纪;故事情节恐怖刺激充斥着凶杀、暴力、复仇、强奸、乱伦,甚至常有鬼怪精灵或其他超自然现象;小说气氛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 作为一种小说体裁,哥特小说产生于1764年。霍拉斯?瓦尔浦尔(Horace Walpole)出版了著名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小说出人意料的成功,瓦尔浦尔为书名加上了副标题“一个哥特的故事”(A Gothic Story)。后来这种小说就被命名为哥特小说。 《奥特朗托城堡》的巨大成功使许多作家竞相效法。到18世纪90年代,随着安?拉德克里夫(Ann Radcliffe)的《乌多夫堡之谜》、《意大利人》、马修?刘易斯(Matthew Lewis)的《修道士》以及其他许多引起轰动的作品相继问世,哥特小说不仅作为一种小说题材在英国无可争辩的确定了自己的地位,而且还深刻的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美国文学的创作。 两百多年以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作品的创作,而且许多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比如英国的司各特、科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狄更斯、勃朗蒂姐妹、康拉德、福斯特、戈尔丁和美国的布朗、华盛顿?欧文、爱伦坡、霍桑、马克吐温、亨利?詹姆斯、福克纳、奥康纳、莫里森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以及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在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 亨利?詹姆斯曾过,需要大量的社会和文化沃土才能抚育出一支文学之花。哥特小说能产

哥特小说特点

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 王晓姝 【摘要】:美国小说是以“哥特式”开始的,美国小说的萌芽期正值欧洲哥特小说的鼎盛期。1 798-1799年间,美国第一位小说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承袭了英、德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两年内写出了四部美国哥特式小说,由此奠定了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200多年来,哥 特传统一直陪伴着美国小说成长的每个阶段,并在美国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虽有起有落,有高潮有低谷,其整体发展态势是螺旋式上升的,美国小说中的哥特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依旧绽放着奇光异彩。本论文试从对哥特传统的追踪溯源开始,以纵、横双向展开研究;纵向以时间为坐标并将研究分成四个不同的时期(美国建国初期、黑色浪漫主义时期、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以及二战后的美国当代),分别描述哥特传统形成、上升、繁荣、鼎盛等发展和演变的轨迹;横向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在不同的文学视野 下是如何继承、发展并丰富了美国小说中的这一传统的,这些作家包括美国哥特小说之父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美国黑色浪漫主义大师艾德加·爱伦·坡、纳撒尼尔·霍桑,南方哥特代言人威廉·福克纳、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当代恐怖大师史蒂芬·金、安妮·赖斯等;纵横双向并行,由点及面地铺开,立体地绘制了哥特传统自1798年至今两个多世纪以来在美国小说中嬗 变的轨迹。 2.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thic novel Gothic fiction originally arose in England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It soon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it influenced the writing of many authors such as Nathaniel Hawthorne and Edgar Allan Poe. It falls in the realm of Romantic literature, although it often explores darker and more tragic themes than other Romantic works of the period. It is distinguished by a number of very specific qualities. 2.3.1 Setting背景 Gothic literature often is set in old, rundown structures: especially castles or great country manors. The building usually features hidden passages, trap doors, dungeons or secret rooms, and has suffered a decline from its former greatness.The environment around the setting reflects a bleak or foreboding atmosphere: dark forests, imposing mountains, stormy weather or areas far away from civilisation. 2.3.3 Atmosphere and emotions气氛环境 Gothic literature stresses an atmosphere of mystery, horror and dread. The plot involves hidden secrets which threaten the protagonist.Emotions run high in Gothic literature. Characters are often passionate and strong-willed, defying others or even their own common sense in pursuit of their goals. Women are often curious and have a tendency to swoon, while men storm and rage in reflection of unseen inner torments. 2.3.4 Protagonists主角 The protagonists of Gothic literature are isolated or alone. That isolation could be physical (trapped in a house far from civilisation) or emotional (cut off from the people around her), and may either be self-imposed or a result of circumstances

英国文学哥特式小说

Gothic is a term originally refers to aGermanic tribe living in northern Europe in third CenturyAfter the West Rome empire was perished,the Italian used the term to refer to the medieval Gothic style of architecture.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became a name of new novel.This kind of novel often use medieval castles or temples as backgrounds to describe murder or persecution. The atmosphere of the Novel is often gloomy and strained, filled with madness,violence, superstition and the spirit of vengeance. The Gothic novel had a wide influence in British literature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many writers. In "Jane Eyre", Charlotte Bronte decorated the Gothic form with a realistic content and dramatic emotion.And with its breaktaking power,the novel demostrated female’s rebellion against patriarchy and finally realized the equaility between man and women. The novel had surpassed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tradition of Victorian age and achieved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realism and romanticism. Extensive use of the Gothic style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rror, mystery and supernatural. From the very beginning,Jane Eyre demostrated a typical gothic atmosphere. Jane was clapped in a ghastly red house where her uncle died by her cruel aunt .Putting in a room like this, of course she would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 Then, Jane was sent to Lowood school.Not only was this school harsh but also the living conditions extremely bad so that many orphans were infected with typhoid and malaria and died.Jane's friend Helen Burns died in her very arms. This environment often gave Jane a feeling of the terror of death. After her graduation from Lowoodschool, Jane became a governess and came to Thornfield .It was an old castle and its typical Gothic environment fashioned an atmosphere of terror and mysterious. Firstly the strange laughter in the attic ,then Rochester’s room caught fire in the middle of a night, and Mason’s brother was badly bitten in the midnight , all of which makes Jane feels the gloomy and horror of Thornfield. In addition to that, the main character Rochester in the novel also has a Gothic style. Rochester is not handsome: he was of medium height, broad chest,black face , thick eyebrows with a broad forehead.In the first place,Jane thought Rochester is a mysterious, cold, harsh man, too profound to be understood. Charlotte’s description of Rochester accord with Gothic style.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800字

欧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800字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2014-02-08标签亨利短篇小说读后感650字作文六年级读后感 契柯夫,欧亨利,莫泊桑这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想必每个人都明白,作为世界三大小说之王的他们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沧桑。在这个第一次在初中度过的秋天里,我有幸读到欧亨利的小说。 在欧亨利的笔下,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读后感 打开第一页,你便会被欧·亨利,这样一位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细腻的文字所吸引,又会被他那辛辣讽刺的描述所折服。 欧·亨利将社会上那些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上流人物”,“得意之徒”们的丑恶行径揭露无遗。透过他们的种种表现,形象逼真,不拘一格地向读者展现了“礼貌社会”的黑暗与滑稽本质,弱肉强食与天良丧尽的现实,并喻示在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异化和畸变。 然而在众多对丑恶人性的描述之中,也不乏许多使人肃然起敬的“小人物”,让人对荒诞,滑稽的故事漠然一笑之

后,感慨万千。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位感恩节的绅士》这篇,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人性的魅力。 故事讲了两位美国绅士——其中一人根本不能称之为绅士,他只能说是一个常年受饥饿折磨的穷人。在他们之间有个奇怪的约定——每年感恩节,穷人便会坐在联邦广场喷水池对面人行道旁边东入口右面的第三条长凳上,等待着老绅士的到来。老绅士来了之后,会带这位饥肠辘辘的穷人饱餐一顿。这就是他们之间神圣的约定。对老绅士而言,一顿饭钱简直微不足道,但是,他却从其中找到了助人的乐趣。而穷人的目的也并不完全是在于那顿丰盛的饭菜,更重要的是能使一位老人如自我所愿。 这个传统延续了九年之久,第十年的感恩节,穷人照惯例走在去约会地点的路上。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半路上,穷人被一幢住宅的管家请进了门,并能够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原先住宅的主人——两位老太太,也有一个奇怪的传统——在正午把第一个饥饿的路人请进门,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但正因为穷人正在饱餐之时,他忘了和老绅士的约定。但穷人仍然去负约了,还装出很饿的样貌狼吞虎咽起来。尽管穷人那时只剩下挪动身子和呼吸的力气。穷人吃饭后,老绅士付了账,两人便到了别。 故事的结局是——两人在回家的路上都晕了过去,被送进了医院。穷人是因为吃得太撑,几乎撑破了胃,而老绅士,

自我_欲望与叛逆_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

自我、欲望与叛逆 ———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 苏耕欣 内容提要 英国哥特小说中的恶棍与中产阶级作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是文学批评界久论不衰的话题。正面主人公以及同他(她)水火不容的恶棍代表18世纪中产阶级人格的公私两面。正面主人公表达的是这个新生阶级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等理想的追求,而恶棍们则是其非法欲望与原始冲动的一种投射。从精神分析法角度看,正面主人公是中产阶级的超我,而恶棍是其本我。哥特小说作者则利用恶棍之言行表达相当有限的反抗与叛逆欲望。 关键词 哥特小说 中产阶级 自我 潜意识 看过英国18、19世纪哥特小说的人,都会对此类作品中正反人物对比之鲜明、冲突之激烈印象深刻。《德古拉》中狰狞、残暴与冷酷的老吸血鬼同柔弱善感的女主人公迷娜和露茜不仅是水火不容的仇敌,也是道德、美学与性情上的两极。然而,这种对立的表象也掩盖着统一的成分;在某些方面两者之间甚至存在一种互相映照的关系。哥特小说的正反人物实际上代表18、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自我中的正负两个方面。 中产阶级的“超我”与“本我” 在情节上,恶棍与正面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哥特小说的主要线索。这些矛盾有的涉及具体而实际的利益,有的则与阶级、时代和意识形态有关。哥特小说的反面人物,即所谓哥特恶棍,大部分是封建贵族或封建时代位高权重的人物,而正面主人公则大多带有浓厚的近代中产阶级的特征。他们同现于一个故事, 体现的是哥特小说富于想象的特征。《尤多尔佛之谜》中的意大利旧贵族莽托尼是个活脱脱的中世纪人物,统治着他所占据的尤多尔佛城堡,俨然封建君主一般。莽托尼在城堡内拥有绝对的权力,生性粗暴残酷,对拒不服从其意志者随意囚禁、施刑甚至杀戮。为他所关押的爱弥丽?圣奥贝尔则出身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其父虽不富裕,却也有为数不少的财产,若非投资失当,一家人本也能衣食无忧。莽托尼和爱弥丽一方面存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莽托尼费尽心机,企图从爱弥丽手中夺取其妻(爱弥丽的姑母)留与她的财产,爱弥丽则坚决不从,因此被长时间关在阴森恐怖的城堡内,几度险遭强奸、绑架,甚至杀害。同时,这两个人物在风格、价值观上的差别悬殊,加剧了他们原有的矛盾,使其几成不共戴天的“阶级敌人”。 这仅是两人关系的一个方面。除对立外,他们之间也有许多相通、相连甚至相像的一 25

论小说简爱的哥特风

论《简·爱》小说的哥特风 《简·爱》这部小说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而小说中源源不断出现的哥特元素也在很大程度上给读者制造出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 说到哥特式,它作为一种小说体裁,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的英国文学里。二百多年来,在英美不仅通俗作家热衷哥特作品的创作,许多第一流的诗人和作家如: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人都要么直接创作过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要么把哥特小说的手法大量运用于创作之中,使哥特小说从通俗小说这一文学领域的“边缘地位”得以进入文学的中心和文学发展的主流,从而英美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十分突出的哥特传统。而哥特式小说其实隶属于浪漫小说的范围,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浪漫主义同步,有些批评家甚至把它看作是“黑色浪漫主义”。虽然它的美学基础是审美上的“崇高”,但是其心理基础则是人类普遍生而有之的“恐惧感”。哥特小说最显著的特征是对神秘而恐怖的气氛的渲染和设计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情节,如在《简·爱》小说里出

现的孤独矗立的阴气森森的古堡庄园;由于惊慌失措而在漆黑夜晚狂奔的女子等等,这些典型的哥特小说元素在《简·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推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简·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死白色的地域、孤寂的墓地、头上长角的黑色怪物、红房子、鬼哭狼嚎的吼叫、大火、噩梦等等一系列的哥特元素。作者还突出运用了哥特手法,刻画了一位出身贫苦,相貌平平,却敢爱敢恨,具有反抗精神的简·爱及同样具有叛逆精神的罗切斯特,描写了简在残酷、险恶的环境里成长和追求平等爱情的故事。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气氛阴森恐怖,主人公忧伤痛苦,超自然事件神秘难测,这使得该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哥特式”特征。小说《简·爱》几乎涵盖了所有促成小说发展的“刺激”成分: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阁楼里的疯女人;不可告人的隐私,图谋杀人的暴力,未果的重婚阴谋。整部作品都弥漫着恐怖、神秘、暴力和性意识。其实,作品在体现哥特风格为主题服务的作用方面采用了生动的语言,奇异的想象,丰富的象征,鲜明的意向和震撼人心的气势等等手法。 除了写作风格,在人物的塑造上也颇具哥特式风格,《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哥特式“恶棍英雄”。他“中等身材,胸膛宽阔。他的脸黑黑的,五官严厉,露出愁容……眼睛和皱着的眉毛看上去好像愠怒……”,“粗粗的浓眉,方方的额头,乌黑的头发……坚毅的鼻子……”身体健的他行为多变古怪,心情阴郁易怒。罗切斯特行为性格符合典型的“恶棍英雄”。而且他意志坚强,身残失明后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书名:《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李伟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题上,中国六朝志怪小说因果报应主题与儒家思想和佛教观念等息息相关,而英国哥特小说与基督教思想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由于这个原因,志怪小说多集中于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内容显得很狭窄,简单明了,缺乏启迪人心、引人回味的厚重感和思想阅读上的阅读魅力。我想确实是这样,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持久深远的。因为儒家文化长期以来在我国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伦理道德规范在各方面影响着我们,强制性的规范及思想上的限制都造成了我们这个民族思想的狭隘。我觉得志怪小说内容狭隘,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人们就算想表现其他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特定文化的影响和环境的限制,于是只能选择最符合当时潮流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而英国的哥特小说受基督教的影响,注重的内容也不仅是局限于伦理这一方面的,但是也比较集中于描写教会的部分。 叙事上,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的重复叙事都有着突出的运用。作者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像受志怪小说影响的《西游记》就是以妖怪的多次出现来贯穿整部作品,而受哥特小说影响的《巴黎圣母院》中多次描写卡西莫多的丑陋外貌来凸显他的心灵美。重复叙事在这两种类型的小说中很好的得到了应用。 有些事物本身不会引起人们的好奇,而当这些互不相同的东西互不相容地走到一起时,我们就产生了疑问,这种疑问倾向于怪诞。怪诞被运用在神鬼小说中,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而往往也揭露了社会上的荒诞现象。“怪诞”是荒诞离奇、古怪的意思,我觉得现今和古时对于怪诞现象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古时,如果有人说在天空中看到人,其他的人就会觉得很荒诞,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在现今,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不会觉得怪异和离奇。由于社会的变化,科学的发展,很多条件的不同,人们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在逐渐的变化。某些曾经的怪诞现象在如今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但是又有一些以前正常的事情现在却成了怪诞现象。 在六朝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的比较研究中,不论在背景、情节、主题、人物还是叙事形态上,作者都是运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重复论述,我觉得这点很好。因为也许读者对于当中的一些作品不了解,而作者多次的提及就可以让读者更了解作品,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但是在论述志怪小说方面的作品都比较简短,而论述哥特小说的作品相对详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