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入会申请表.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入会申请表.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入会申请表.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入会申请表

(第1页)

(第2页)

注:年度、编码、代码一律不用申请人填写。

所属专业以“ ”表示,可以不只一个。

申请类别以“ ”表示。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A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 9感染病2010 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

中华医学会88个分会及主委名单 来源:赛柏蓝作者:克立兹鸠 2015年,中华医学会迎来百年圣诞。可以说,中国现代医学的进步,百年来都离不开学会的作用。 目前,中华医学会共设有88个分会,每一个分会的主任委员及其领导班子,总体上都可以称为该领域的精英分子,他们为我国的医学进展和百姓健康无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国医疗器械怀着敬意整理出学会88个分会的现任主任委员名单,本数据来源于中华医学会官方网站,数据信息发布于2015年3月23日。 或有一些主委已有变动,以最新变动的为准;个别主委在今年3月后已被纪委查处,但分会官网的相关资料显示仍然在岗,我们在整理资料时,仍予以保留。 序号专科分会名称主任委 员 1医史学分会梁永宣2内科学分会厉有名3外科学分会赵玉沛4妇产科学分会郎景和5儿科学分会桂永浩6皮肤性病学分会张学军7眼科学分会王宁利8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 会 韩德民9结核病学分会高文10放射学分会徐克11公共卫生学分会冯子健12神经病学分会蒲传强13精神病学分会赵靖平14病理学分会卞修武15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励建安

16科学普及分会郑静晨17肿瘤学分会樊嘉18心血管病学分会胡大一19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尹红章20麻醉学分会于布为21检验分会潘柏申22骨科学分会田伟23核医学分会李亚明24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苏旭25呼吸病学分会王辰26消化病学分会杨云生27血液学分会黄晓军28内分泌学分会宁光29肾脏病学分会余学清30感染病学分会侯金林31老年医学分会李小鹰32泌尿外科学分会孙颖浩33医学教育分会王镭34计划生育学分会熊承良35风湿病学分会曾小峰36整形外科学分会祁佐良37医学病毒学分会袁正宏38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胡盛寿39神经外科学分会张建宁40烧伤外科学分会胡大海41超声医学分会张运42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郎锦义43医学遗传学分会张学44小儿外科学分会王维林45急诊医学分会于学忠46航空航天医学分会罗永昌47地方病学分会孙贵范

中华医学会2018年一类学术会议计划一览

中华医学会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 (一类学术会议) (申报学术会议的专科分会及部门按拼音排序) 中华医学会编制

关于2018年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计划有关情况的说明 各位常务理事: 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我会学术会务部于2017年7月向中华医学会所有专科分会及中华医学会相关业务部门发出了关于报送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截止到2017年12月,共有81个专科分会上报了学术会议计划,其中一类学术会议96项,包括国际会议12项,年会/全国会72项,中青年会12项;二类学术会议174项;杂志社学术会议45项,音像出版社6项,共计321项。 有8个专科分会(公共卫生分会,科学普及分会,地方病学分会,高原医学分会,航海医学分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医疗保险分会,组织再生学分会)2018年没有安排学术活动。 按照《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中有关学术会议审批的规定,一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及常务理事会审批通过,二类学术会议计划提交中华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审批通过。我会于2018年1月10日召开了学术工作委员会会议,对上报的2018年学术会议计划进行了讨论和审议。 经学术工作委员会审议,同意批准专科分会和学会上报的2018年二类学术会议计划,并将一类学术会议计划

提交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 2018年上报的一类学术会议情况如下: 1、国际学术会议12项,包括了国际学术组织的学术会议和自主主办的国际会议。 2、学术年会或全国学术大会72项,绝大部分为各个专科分会连续举办的学术年会。 3、中青年学术会议12项,均为各专科分会为中青年医生专门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随着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的成立,中青年学术会议逐年增多,得到了广大中青年医生的欢迎。另有部分专科分会在全国学术大会中设立中青年医生会场,因此没有单独上报此项学术会议计划。 中华医学会 2018年1月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2018版

姓名:王才有 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简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姓名:刘海一 单位: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筹备建设指挥部 简介:清华大学长庚医院高级工程师 姓名:薛万国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保障部信息情报所副所长,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卫生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从1988年开始从事医院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工作。在国内较早系统化地开展电子病历研究工作...

姓名:蒲卫 单位: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 简介:总后卫生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就读于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并于1989 年获硕士学位,现任总后勤部卫生部卫勤研究室研究员、总后卫生信息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全军医学科委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姓名:张文中 单位: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 简介: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姓名:沈韬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简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中心研究员

姓名:李小华 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简介: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信息中心(全军卫生信息技术基地)主任医学博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主任医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遵义医学院客座教授 姓名:李劲松 单位:浙江大学 简介: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姓名:夏京辉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会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各主要分会领导名单(最新)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血液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 (MDS-EB)临床路径 (2019年版)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ICD-10:D46.2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沈悌、赵永强主编,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4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16),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1.201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9年版)。 诊断标准 1. MDS-EB-1 (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2%~4%;③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5%~9%;③无Auer小体。 2.MDS-EB-2 (1)外周血:①血细胞减少;②原始细胞5%~19%;③ 有或无Auer小体;④单核细胞<l×l09/L。 (2)骨髓:①1系或多系发育异常;②原始细胞10%~19%;③有或无Auer小体。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邓家栋临床血液学》(邓家栋主编,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1年,第1版),《内科学》(叶任高、陆再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第6版),《内科学》(王吉 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2版),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V.1.2019),中国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 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年)。 首先进行诊断分型,然后根据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表1)进行预后分组。 表1 评价MDS预后的国际积分系统(IPSS)

中华医学会各分会组织名录

说明:前一个数字指第几届,后面是换届年代,[重]代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委员按照地域分布排列,先写内科的 8心血管2009 主任委员:胡大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马长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重],韩雅玲/沈阳军区总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重],张运(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 8呼吸2010 主任委员:王辰/卫生部北京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解放军总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沈华浩/浙江大学第二医院,其余不详 9消化2009 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杨云生/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钱家鸣/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张澍田/首都医科大学友谊医院[重],袁耀宗/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陈旻湖/中山大学第一医院 8肾病2009 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解放军总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章友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陈楠/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梅长林/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余学清/中山大学第一医院[重] 8血液2010 前任主任委员:阮长耿(院士)/苏州大学第一医院[重] 现任主委:赵永强/协和医院 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王健民/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其余不详 8内分泌与代谢2009 主任委员:宁光/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曾正陪/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滕卫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李光伟/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母义明/解放军总医院,赵家军/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廖二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 8风湿2010(作为“临床免疫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主任委员:栗占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 前任主任委员:张奉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 副主任委员:黄烽/解放军总医院,邹和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孙凌云/南京大学鼓楼医院 9感染病2010 主任委员:李兰娟(院士)/浙江大学第一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侯金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副主任委员:李太生/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缪晓辉/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 15儿科2009 主任委员:桂永浩/复旦大学儿科医院[重] 侯任主任委员:申昆玲/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 副主任委员:秦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赵正言/浙江大学儿童医院[重],毛萌/四川大学第二医院[重] 5神经病学2010 主任委员:贾建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 候任主任委员:蒲传强/解放军总医院 副主任委员: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陈生弟/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名单

1、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 顾问:张振馨、王鲁宁、王荫华、张昱 组长:贾建平 副组长:陈晓春、李焰生、杜怡峰、章军建 委员:魏翠柏(兼秘书)、高晶、蔡晓杰、彭丹涛、张晓君、田金洲、王新平、孙莉、陈生弟、罗本燕、汪凯、徐江涛、郭起浩、张志珺、贾志荣、王延江、刘之荣、周春奎、沈璐、张金涛、贾建军、张杰文、屈秋民、吕佩源、曹云鹏、佡剑非、吕继辉、陈芹、纪勇、唐牟尼、苗建亭、陈国俊、徐书雯、孙秀莲、张昆南 2、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组 顾问:粟秀初、孔繁元、王维治 组长:赵钢 副组长:何俊瑛、范学文、王佳伟、刘卫彬 委员:关鸿志、彭福华、张家堂、张岳峰、刘铮、刘明、李智文、崔俐、王俊峰、谭利明、王翠兰、陈嬿、丁晶、王文昭、李敬诚、史树贵、刘诗翔、朱海青、李国忠、杜芳(兼秘书)、张齐龙、徐平、洪桢、赵辉、邱峰、李玮、李锐、杨丽、黄文 秘书:卜晖

3、肌电图及临床神经生理学组 顾问: 汤晓芙、康德瑄、沈定国 组长:崔丽英 副组长:樊东升、王玉平、黄旭升 委员:管宇宙(兼秘书)、贾志荣、刘兴洲、刘南平、卢祖能、王晓明、张通、许虹、张哲成、周晖、周瑞玲、李晓裔、乔凯、邵蓓、潘华、潘晓丽 4、脑电图与癫痫学组 顾问:吴立文、迟兆富、黄希顺 组长:洪震 副组长:肖波、王学峰、周东 委员:汪昕、邓学军、朱遂强、郎森阳、廖卫平、刘振国、谭兰、陈晓红、王玉平、刘玉玺、丁美萍、孙红斌、任惠、孙伟、赵忠新、王薇薇(兼秘书)、张颖冬、江文、林卫红、刘学伍、赵永波、朱国行(兼秘书)、王为民、李国良、吴原、张庆、伍国锋、邓艳春、周列民、狄晴、王玉、刘献增、黄华品、宋毅军、金丽日、陈阳美 5、脑血管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规章制度

目录 第一部分:会章、会费标准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各类会员会费标准 第二部分: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议事规则 中华医学会理事会工作委员会议事规则 第三部分:组织管理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专业学组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管理办法 第四部分:业务活动 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学术会议管理办法 继续教育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 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财务管理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 网络信息服务

中华医学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试行) 中华医学会网络支付平台使用管理办法 编辑出版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法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

中华医学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国病理年会日程框架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暨第三届中国病理年会 日程框架 时段11月8日11月9日11月10日上午报 到注册开幕式/ 全体大会分会场交流 中午卫星会卫星会----- 下午会前会分会场交流读片会/闭幕式 晚上常委/全委/青委/ 学组工作会议 ----- A馆3号会议室 2013-11-08 13:50-16:00 美国华人病理学会(CAPA)妇科病理专场主持人:来茂德,周先荣 01 13:55-14:00 [专题发言] Brief introduction of CAPA and topics 赵澄泉 02 14:00-15:00 [专题发言] How to avoid the potential pitfalls in frozen section diagnosis of gynecologic tumors? 刘劲松 03 15:00-16:00 [专题发言]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advance in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赵澄泉 -------------------------------------------------------------------------------- 16:10-18:00 美国华人病理学会(CAPA)妇科病理专场主持人:陈晓端,孙青 01 16:10-17:10 [专题发言] Endometrial Serous 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s: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clinical impact 郑文新 02 17:10-18:10 [专题发言] cytologic detection and hist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adenocarcinoma of cervix 周倩 主会场 2013-11-09 08:00-09:00 开幕式、领导讲话、颁奖主持人:陈杰,方伟岗 -------------------------------------------------------------------------------- 09:00-10:20 大会报告主持人:步宏,王恩华 A-01 09:00-09:30 [大会报告] 弹指一挥间:过去三年回顾来茂德浙江大学医学院 A-02 09:30-09:50 [大会报告] 携手共进再创辉煌---中山医病理人的成长王连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03 09:50-10:10 [大会报告] 待定丁彦青南方医科大学 -------------------------------------------------------------------------------- 10:20-12:00 大会报告主持人:朱明华,范钦和 A-04 10:20-10:50 [大会报告] 病理医师成就之路朱雄增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05 10:50-11:20 [大会报告] 肿瘤血管来源:细胞及分子机制平轶芳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A-06 11:20-12:00 [大会报告] 药物性肝损的病理进展Alastair Burt -------------------------------------------------------------------------------- 第一分会场 2013-11-09 14:00-16:00 基础研究和临床主持人:郑杰,孙保存 BB01 14:00-14:30 [专题发言] Anatomic Pathology Practice: Trends and Directions Velàzque BB02 14:30-15:00 [专题发言]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of Autophagy in Human Tissue Samples Muders BB03 15:00-15:30 [专题发言]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氏病的分子诊断-神经病理学角度的展望章晶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

中华医学会投稿介绍信

中华医学会投稿介绍信 篇一:论文介绍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论文介绍信 尊敬的《》编辑部: 兹有我院科等同志撰写的文章拟在贵刊发表。经我院审核,该文章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撰写内容不涉及保密,作者署名顺序无争议。特在此向贵刊推荐,请贵刊予以审议。 此致 敬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盖章)年月日 篇二:《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介绍信及授权书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篇三:中华医学杂志文章发表多长时间能收到接收函《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网络投稿操作指南栏目设臵: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新进展、论著、科研快讯、会议纪要、管理、综 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与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欢迎踊跃投稿,来稿经专 家审核后择优刊用。

期刊简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中高 级检验医学人员和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我国检验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本刊 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 检验医学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检验医学学术交流。 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文字要求。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 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 病例报告不超过XX字。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 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 式投稿。不准一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2、稿件沟通。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专业学组

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名单 组长:沈志祥 副组长:王建祥 组员:陈芳源,陈国安,陈幸华,陈元仲,方美云,付蓉,郭晓楠,黄晓军,金洁,李建勇,刘霆,罗绍凯,马军,孟凡义,彭志刚,任汉云,沈晓梅,宋永平,孙自敏,王椿,王冠军,王季石,王健民,王晓敏,吴德沛,肖镇,徐从高,张连生,张巧花,张王刚,赵谢兰,周道斌,邹萍, 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名单 组长:邵宗鸿 副组长:徐从高,林凤茹,金洁,孙秉中 秘书:何广胜,付蓉 成员:陈国安,陈钰,仇红霞,方美云,富玲,冯建明,韩冰,赖永榕,李津婴,李绵洋,李薇,刘代红,刘红,刘新月,孙汉英,孙慧,孙竟,王小钦,姚红霞,展昭民,张凤奎,张连生,张梅,张王刚,钟华,周晋,周郁鸿,朱焕玲 血栓与止血学组名单 组长:阮长耿 副组长:王学锋,赵永强,宋善俊,陈方平 成员:邓新立,丁秋兰,冯莹,顾健,韩忠朝,侯明,胡均培,胡豫,雷平冲,李晓静,刘敏娟,马西,麦文渊,牛挺,潘峻,彭军,彭黎明,王建中,王兆铖,吴方,吴竞生,吴润晖,徐建民,许俊堂,杨林花,杨仁池,尹俊,余自强,张广森,张晓辉, 顾问组成员:李家增、王鸿利、邓承祺 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名单 名誉组长:陆道培 组长:黄晓军 副组长:王健民,吴德沛,黄河,刘霆 成员:艾辉胜,白海,陈虎,达万明,郭坤元,韩明哲,江明,李薇,赖永榕,梁益民,刘开彦,刘启发,欧阳健,任汉云,宋永平,沈晓梅,孙自敏,王椿,王恒湘,王玲,吴彤,许兰平,徐雅静,杨林花,于力,张伯龙,张学军,周道斌,周郁鸿,邹萍 实验诊断学组名单 组长:达万明 副组长:陈协群,陈子兴,朱平 秘书:李绵洋,童春容 成员:陈幸华,房佰俊,高子芬,顾健,侯明,胡翊群,黄慧芳,贾永前,李薇,刘鸿,刘新月,罗建民,秘营昌,裴雪涛,邱林,孙竞,童向民,王存邦,王季石,王书杰,肖若芝,徐卫,杨波,杨建民,姚红霞,翟明,张国平,周剑峰,周郁鸿,

中华医学会章程

中华医学会章程(2010版) 发布时间:2010-11-22 10:40:03 (2010年9月25日获民政部核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中华医学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缩写为CMA。 第二条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宗旨,崇尚医学道德,弘扬社会正气。坚持民主办会原则,依法维护会员与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医学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队伍的成长,促进医学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四条本会办会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围绕国家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和卫生工作有关任务开展工作。树立依靠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的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患者和受试者,倡导“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加强中西医团结合作。发扬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第五条本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业务上接受卫生部的指导和管理。 第六条本会住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七条本会业务范围 (一)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密切学科间、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 (二)编辑出版医学学术、技术、信息、科普等各类期刊、图书资料及电子音像制品。

《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血液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报道血液学与输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导并促进我国血液学事业的发展。 1、本刊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研究报告、方法介绍、经验交流、临床病理(例)讨论、专题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座谈)纪要、新药和新书评介、消息等栏目。 2、来稿的要求 2.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数据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为5?000字左右,研究报告等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为1?000~1?500字。 2.2文题:文稿均应提供中、英文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2.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如刊出前必须变更作者署名,一定要出示单位学术机构说明,否则不予受理。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需注明通信作者的文稿,请单独列出“通信作者:姓名、邮编、单位名称”。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 2.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得使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名字的首写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前3位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及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2.5关键词:论著须标引2~5个关键词。请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1998年版《医学主题词表(英汉对照)》(光盘版)所列的词,如果其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如“白血病细胞”,可选用“白血病”和“细胞”;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如“氯化高铁血红蛋白”,可选用“氯化血红素;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如“基因扩增”。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 还原为全称,如“ALL”应标引为“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每个英文关键词第1个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并空1个字。 2.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颁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药名,不用商品名。

关于临床输血分会成立的申请

关于成立“***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的申请报告 ***医学会: 输血医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与血液和输血相关的基础理论、血液免疫机理与临床治疗、技术应用与扩展、献血服务与血液质量、成分输血与血液制品应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信息化管理等,研究和推广输血新技术,达到输血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 2014年1月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医学分会在北京成立。2015年11月**省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在**成立。2016年7月30日输血医学正式增设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为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促进***临床输血医学专业的发展,为***临床输血医学专业提供学术交流、技术交流、培训***临床输血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推广无偿献血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我们申请以*****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输血科为技术基础,联合全***临床输血医学工作者,成立“***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现将有关事宜进行汇报,希望得到院领导及医学会的批准。 一、分会中文名称为“***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 二、分会是***医学会领导下的分支学术机构。由**省临床输血医学分会进行业务指导,***医学会领导。以*****人民医院医院

输血科为技术基础,负责组织***本学科(专业)的活动。 三、**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今后的工作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医学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为我市的输血学的发展探索方向、为当前输血领域存在的问题找寻解决途径。切实落实分会的各项工作,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2)推进学科组织建设: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提高临床输血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临床输血医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积极发展会员,吸纳从事输血专业的各类人才。 (3)调研我市输血医学的现状: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从事输血行业的医师、技师、护士的人数及百分比,了解输血行业人员的层次结构,以及了解我市输血医学发展的具体情况。 (4)建立输血分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会各项制度,对于两次无理由不参加分会会议的委员考虑退出机制,调查清楚不再从事输血行业的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安排。 (5)建立技术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临床输血医学学术交流,组织重点学术课题探讨和科学考察等活动,密切学科间和学术团体间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委员和其他医学人员学习业务,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知识。加强国内外、省内外的学术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临床输血医学的先进技术。开展临床输血医学、无偿献血知识科普的咨询服务活动。大力推动临床输血医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依法维护输血工作人员的合法

2014届全国医学会议一览表

2014年全国医学会议一览表 2014-03-27IVDpoct 会议时间地点 2014年全国变态反应学习班2014年9月20日-9月21日陕西省咸阳市 肩关节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上海市市辖区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2014年10月24-10月28日福建省厦门市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外科学术大 会 2014年10月11日-10月13日福建省厦门市2014年全国神经肿瘤大会2014年4月18日-4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 中国脑血管外科大会20142014年12月19日-12月21日上海市市辖区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 年会 2014年7月14日-18日山西省太原市 第十六届胆道外科大会2014年10月24-26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14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高级研修班2014年9月26-28日北京市市辖区 全国手部功能重建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手 外科分会华北地区第十届手外科学术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2014年8月15日-8月17日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市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山西省太原市第13届全国营养支持治疗学术会议江苏省南京市第12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14年8月21日-8月24日上海市市辖区2014年第七届全国内分泌外科大会2014年10月17日-10月19日辽宁省沈阳市

第四届东亚耳科研讨会2014年5月8-5月10日上海市市辖区 全国临床生化检验与新技术研讨会2013上海市市辖区 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研讨会(暨糖尿病基 础研究与转化医学学组筹备会) 2014年3月16日福建省厦门市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学术会议2014年03月28日-2014年03月30日北京市市辖区卵巢癌的规范化治疗学术会议2014年09月19-9月21日广东省深圳市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高职教育学 组成立大会暨学术会议 天津市市辖区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口腔医学教育学 组专业教学模式研讨会 重庆市市辖区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基础医学教育学 组2014年学术会议 吉林省长春市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改革与 研究学组2014年学术会议 甘肃省兰州市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毕业后与继 续教育学组、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学组2014 年学术会议 四川省成都市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毕业后与继 续教育学组、医学成人学历教育学组2014 年专题研讨会 福建省厦门市 2014年CDS血糖监测学组年会暨第六届 血糖监测国际论坛 2014年10月天津市市辖区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 理学学术会议 2004年4月18日-4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 2014中华医学会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术年会2014年8月5日-8月8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木齐市 第六届亚洲支原体学术会议2014年8月22日至8月25日湖南省长沙市 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第十一 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 2014年8月9日至8月10日天津市市辖区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2014年5月23日-5月27日重庆市市辖区重症医学专题会2014年3月3日-3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创伤救治技术新进展与指南学习班2014年7月28日-7月30日贵州省贵阳市第九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 会议暨第二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 2014年8月21日-8月24日湖北省武汉市创伤与慢性伤口护理培训班2014年4月11日-4月13日上海市市辖区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2014年8月青海省西宁市中华医学会第11次全国放射肿瘤年会四川省成都市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20届年会2014年10月15日-19日辽宁省大连市

中华医学会工作总结精选

中华医学会工作总结 20××年,中华医学会在在卫生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以党的××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华医学会第××届理事会五年工作规划》(20××.4~20××.4),落实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定的20××年工作安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在广大会员、专家和学会办事机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召开的常务理事会和全体理事会会议 坚持民主办会宗旨,严格执行重大议题和事项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的议事规则。20××年4月21日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医学会20××年工作总结和20××年工作安排》、《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修订草案)。20××年12月24日上午,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条例》(修订稿)等文件;审批了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20××年一类学术会议计划和人事任免事项。12月24日下午,学会召开了第23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理事会议,会议听取了钟南山会长所作的届中工作报告,审议了《中华医学会关于发展专科会员的若干意见》。 二、组织建设

20××年5月24~26日,学会在杭州市召开了20××年地方医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会议征求了对《中华医学会专科会员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意见,针对当前中华医学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认识和思路进行了充分的讨论。6月23日,学会在京召开了20××年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秘书工作会议,对专科分会的工作作了总结和部署,对各项工作开展比较好的专科分会进行了了表彰。会议邀请外交部国际司王亚军参赞做国际形势的报告。 20××年,学会严格按照修订后的《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管理规定》,完成了27个专科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完成了运动医疗学、健康管理学分会两个新学会组建、成立工作,协助27个专科分会成立了青年委员会,完成了25个专科分会学组的调整工作。20××年在14个专科分会开展了专科会员的发展工作,发展专科会员共约4163人,3个专科分会发展了专家会员66名。 三、学术交流 20××年,学会共举办各类学术会议293个,其中专科分会举办学术会议(一类和二类会议)214个,杂志社和音像出版社举办学术会议(三类会议)80个。在专科分会举办的214个学术会议中,大型学术年会或全国学术大会(一类会议)40个,国际、地区或双边学术会议21个,专题学术会议(二类会议)153个。在学会直接负责或参与组织的79个学术会议中,共收到论文33635篇,参会人数50472人,其中国内代表47902人,境外代表3070人。编辑出版论文集82册。 (一)内地学术交流

核医学科诊疗常规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核医学科诊疗常规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一、临床表现 1、高代谢症状:乏力、怕热、多汗、消瘦。 2、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3、眼部表现:突眼。 4、心血管系统: (1)心动过速; (2)心率失常; (3)心音改变; (4)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和脉压差增大; (5)甲亢性心脏病。 5、消化系统 (1)易饥; (2)多食; (3)便次增加。 6、精神神经系统 (1)易怒; (2)手抖; (3)失眠、紧张、焦虑烦躁。 7、血液系统:白细胞降低,贫血。 8、运动系统: (1)肌肉软弱无力、可伴有骨密度降低; (2)周期性麻痹; (3)甲亢性肌病、重症肌无力。 9、生殖系统:月经稀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阳痿。

二、入院常规检查 1、血、尿常规; 2、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肾功、血指、血糖、血钾; 3、甲功(FT3、FT 4、TSH、TGA、TMA); 4、心电图; 5、胸正侧位CR; 6、甲状腺彩超; 7、甲状腺吸碘率; 8、甲状腺显像。 三、确定诊断所需的辅助检查 1、甲功四项; 2、血沉; 3、甲状腺显像; 4、甲状腺吸碘率; 5、甲状腺彩超。 四、诊断 1、病史、典型临床表现。 2、甲功三项FT3 、FT4升高,TSH降低。 3、甲状腺吸碘率升高或高峰前移。 五、鉴别诊断 1、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无甲亢症状与体征,甲功正常。 2、更年期综合征:阵发性潮热、出汗,甲状腺不大,甲功正常。 3、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升高,甲功正常,但要注意甲亢、 糖尿病可以伴发。 4、亚甲炎:颈部疼痛,急性期甲功升高,但血沉快、吸碘率降低。 六、131I治疗方案 1、适应症 (1)Graves甲亢患者。 (2)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或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多次复发,或手术后复发的青少年患者。 (3)伴有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